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与装配方案_第1页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与装配方案_第2页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与装配方案_第3页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与装配方案_第4页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与装配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与装配方案TOC\o"1-2"\h\u2407第1章智能制造概述 3123781.1智能制造的定义与特点 378801.2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3148101.3智能制造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417661第2章装配工艺与设备选型 482512.1装配工艺流程设计 490872.1.1装配工艺流程概述 4312102.1.2装配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4144542.1.3装配工艺流程设计步骤 5205022.2装配设备选型与布局 513682.2.1装配设备选型原则 5203182.2.2装配设备选型方法 5228752.2.3装配设备布局 5212212.3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与优化 6288562.3.1自动化装配线设计原则 6176892.3.2自动化装配线设计方法 658462.3.3自动化装配线优化 627574第3章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 6109473.1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683883.1.1传感器概述 683773.1.2常用传感器类型 6185953.1.3传感器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实例 7124103.2执行器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754773.2.1执行器概述 781293.2.2常用执行器类型 7271393.2.3执行器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实例 7207743.3传感器与执行器的集成与控制 710753.3.1集成方案 7171813.3.2控制策略 725303.3.3应用案例 818426第4章机器视觉与识别技术 8162974.1机器视觉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8182184.1.1图像采集模块 860634.1.2图像处理模块 863884.1.3识别与判断模块 812414.1.4控制与执行模块 8229134.1.5机器视觉原理 872214.2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 8135724.2.1图像预处理 879394.2.2特征提取 9323074.2.3图像分割 966054.3识别技术在装配过程中的应用 9106084.3.1物体识别 9269824.3.2位置识别 9231234.3.3缺陷识别 9155694.3.4装配顺序识别 9241834.3.5质量检测 99046第5章技术应用 919735.1工业概述 9287555.1.1工业定义与分类 10105495.1.2工业技术特点 10190875.1.3工业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10220065.2编程与控制技术 10110235.2.1编程技术 10135105.2.2控制技术 10286175.2.3视觉系统 1073565.3系统集成与优化 1022075.3.1系统集成 1017105.3.2系统优化 10147325.3.3系统在机械行业的应用案例 10831第6章智能制造系统控制与调度 117506.1智能制造系统的控制策略 1188246.1.1智能控制策略概述 1123746.1.2智能控制策略的关键技术 11248416.1.3智能控制策略的应用实例 11245596.2生产调度与优化 1142546.2.1生产调度概述 11303636.2.2生产调度方法 1171626.2.3生产优化方法 12101276.3数据采集与分析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2196256.3.1数据采集技术 1253726.3.2数据分析方法 1210126第7章质量管理与故障诊断 12138007.1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 12242177.1.1质量管理方法 13142037.1.2质量管理工具 1324037.2装配质量检测与评价 13157997.2.1装配质量检测 1390957.2.2装配质量评价 1399497.3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 1317817.3.1故障诊断技术 14202407.3.2故障预测技术 142441第8章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14322418.1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概述 14247488.2基于模型的定义(MBD)技术 14139048.3仿真分析与优化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517110第9章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 1582259.1工业互联网技术概述 15158989.1.1工业互联网的定义与架构 15182609.1.2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15133559.2大数据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5323279.2.1大数据技术简介 16121579.2.2大数据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实例 16268569.3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在智能制造中的融合 1688139.3.1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概念 1676189.3.2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6267649.3.3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协同发展 1629826第10章案例分析与发展趋势 162548710.1智能制造与装配成功案例分析 16557610.2智能制造与装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7625610.3智能制造与装配的未来发展趋势 17第1章智能制造概述1.1智能制造的定义与特点智能制造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实现制造过程的高效、节能、质量稳定和个性化定制。与传统制造相比,智能制造具有以下特点:(1)数据驱动:以数据为核心,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优化与决策。(2)高度自动化: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3)协同性强: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实现企业内部各环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4)灵活可扩展:智能制造系统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生产需求。1.2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工业互联网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实时、快速、高效的信息传输通道,有助于实现设备、工厂、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2)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的深入应用:通过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开发成本。(3)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决策、智能优化和智能监控。(4)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注重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1.3智能制造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智能制造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生产线: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智能工厂: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工厂,实现生产过程的信息共享、协同作业和智能决策。(3)智能服务: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提供远程监控、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等智能服务,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4)个性化定制: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产品的个性化设计、生产和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5)绿色制造:采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2章装配工艺与设备选型2.1装配工艺流程设计装配工艺流程设计是智能制造与装配方案中的关键环节,其核心目的是保证产品装配过程的高效、准确及可靠。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装配工艺流程进行详细阐述。2.1.1装配工艺流程概述装配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零件准备、装配顺序、装配方法、检验与测试等环节。通过对各环节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实现装配过程的优化。2.1.2装配工艺流程设计原则(1)满足产品功能与质量要求;(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保障操作安全,降低劳动强度;(4)考虑设备、工装及人员的合理配置;(5)留有适当的扩展与调整空间。2.1.3装配工艺流程设计步骤(1)分析产品结构,明确装配关系;(2)确定装配顺序,制定装配工艺;(3)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与设备;(4)制定检验与测试方案;(5)绘制装配工艺流程图;(6)验证与优化装配工艺流程。2.2装配设备选型与布局装配设备的选型与布局直接关系到装配线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生产成本。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装配设备选型与布局进行探讨。2.2.1装配设备选型原则(1)符合产品装配工艺要求;(2)设备功能稳定,可靠性高;(3)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强;(4)结构简单,操作方便;(5)节能环保,安全可靠。2.2.2装配设备选型方法(1)分析产品装配工艺,明确设备需求;(2)收集相关设备资料,进行对比分析;(3)确定设备类型、规格及数量;(4)考察设备供应商,进行实地调研;(5)签订设备采购合同。2.2.3装配设备布局(1)根据装配工艺流程,确定设备布局原则;(2)合理规划设备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3)保证物流畅通,降低物料搬运成本;(4)保障操作安全,提高生产效率。2.3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与优化自动化装配线是提高机械行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与优化。2.3.1自动化装配线设计原则(1)满足产品装配工艺要求;(2)保证生产效率,提高产量;(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保障设备运行安全,降低故障率;(5)易于操作与维护,提高生产稳定性。2.3.2自动化装配线设计方法(1)分析产品结构,确定装配工艺;(2)选择合适的自动化装配设备;(3)设计合理的装配线布局;(4)制定完善的检验与测试方案;(5)对装配线进行调试与优化。2.3.3自动化装配线优化(1)优化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2)优化设备配置,降低生产成本;(3)优化生产线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4)优化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5)持续改进,提升装配线的智能化水平。第3章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3.1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3.1.1传感器概述传感器作为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主要负责将被测量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以便于后续处理和控制。在机械行业中,传感器技术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保证了生产过程的精确与高效。3.1.2常用传感器类型在智能制造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为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3.1.3传感器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实例传感器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实例包括:生产线上的温度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检测、产品质量的在线检测等。通过这些应用,传感器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提高了生产效率。3.2执行器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3.2.1执行器概述执行器是智能制造系统中的执行部件,负责将控制信号转换为机械动作,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在机械行业中,执行器技术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动力和操作基础。3.2.2常用执行器类型智能制造中常用的执行器包括电磁阀、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液压缸等。这些执行器可以根据控制信号实现各种复杂的机械动作,满足生产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3.2.3执行器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实例执行器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实例包括:自动化装配线上的动作控制、物流搬运设备的驱动、生产设备的自动调节等。通过这些应用,执行器技术为智能制造提供了高效、稳定的动力保障。3.3传感器与执行器的集成与控制3.3.1集成方案传感器与执行器的集成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集成方案主要包括硬件集成和软件集成两部分。硬件集成主要是指将传感器和执行器安装在相应的设备上,软件集成则是通过控制系统实现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协同工作。3.3.2控制策略在智能制造系统中,控制策略是实现传感器与执行器协同工作的核心。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闭环控制、开环控制、自适应控制等。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3.3.3应用案例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与执行器的集成与控制成功案例包括:智能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无人搬运车(AGV)的导航与控制、工业的协同作业等。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重要作用。第4章机器视觉与识别技术4.1机器视觉系统的组成与原理机器视觉系统作为智能制造与装配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图像采集、处理与分析,实现对物体形状、尺寸、位置等信息的准确识别。机器视觉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4.1.1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光源、光学镜头、图像传感器等。其作用是捕捉目标物体的图像信息,为后续图像处理与分析提供原始数据。4.1.2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图像分割等。其主要目的是对原始图像进行增强、滤波等操作,提高图像质量,便于后续图像分析。4.1.3识别与判断模块识别与判断模块通过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模式识别、特征匹配等操作,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识别与分类。4.1.4控制与执行模块控制与执行模块根据识别结果,对或其他设备进行精确控制,完成装配、检测等任务。4.1.5机器视觉原理机器视觉原理主要包括图像成像、图像处理和图像识别三个方面。其中,图像成像遵循光学成像原理;图像处理遵循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图像识别则依赖于计算机视觉算法。4.2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是机器视觉系统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图像分割等操作,为后续识别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4.2.1图像预处理图像预处理主要包括图像增强、滤波、去噪等操作,目的是消除图像中无关信息,突出目标特征。4.2.2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从图像中提取具有区分度的信息,如颜色、形状、纹理等。这些特征将作为后续识别的依据。4.2.3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划分为若干具有相似特征的区域,便于对目标物体进行识别与定位。4.3识别技术在装配过程中的应用识别技术在装配过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3.1物体识别物体识别是指通过机器视觉系统识别出装配过程中的目标物体,如零部件、工具等。4.3.2位置识别位置识别是确定目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为或其他设备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4.3.3缺陷识别缺陷识别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进行检测和识别,保证装配质量。4.3.4装配顺序识别装配顺序识别是对装配过程中各个步骤的顺序进行识别,以保证装配顺序的正确性。4.3.5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对装配完成的产品进行在线检测,保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通过以上对机器视觉与识别技术的介绍,可以看出其在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与装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视觉系统及识别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第5章技术应用5.1工业概述5.1.1工业定义与分类工业是面向工业生产领域,模拟人类手臂功能,进行自动化作业的机械设备。按照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关节臂、直角坐标、圆柱坐标和并联等类型。5.1.2工业技术特点工业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良好的柔韧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焊接、装配、搬运、喷涂等多种场景。5.1.3工业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在机械行业中,工业主要用于零部件的加工、装配、搬运和检测等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5.2编程与控制技术5.2.1编程技术编程技术主要包括离线编程和在线编程两种方式。离线编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进行,便于编程人员的操作和修改;在线编程则直接在控制系统中进行,实时性较好。5.2.2控制技术控制技术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控制等方面,实现对运动的精确控制。目前常用的控制算法有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5.2.3视觉系统视觉系统是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的图像信息,经过图像处理和分析,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定位和跟踪。在机械行业中,视觉系统广泛应用于装配、搬运和检测等环节。5.3系统集成与优化5.3.1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将与周边设备(如输送线、传感器、控制器等)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系统。系统集成主要包括硬件集成和软件集成两部分。5.3.2系统优化为提高系统的功能和效率,需对系统进行优化。优化方法包括:提高本体的功能、优化控制策略、改进编程方法、提高传感器精度等。5.3.3系统在机械行业的应用案例以具体项目为例,分析系统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效果,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等。同时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第6章智能制造系统控制与调度6.1智能制造系统的控制策略智能制造系统作为现代机械行业发展的关键,其控制策略的优化与改进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讨论智能制造系统中的控制策略。6.1.1智能控制策略概述智能控制策略是基于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自动调节和优化。其主要目标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6.1.2智能控制策略的关键技术(1)模型预测控制: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数学建模,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系统状态,从而实现对控制参数的优化调整。(2)自适应控制:根据生产过程中系统状态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以适应环境变化。(3)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神经网络等,用于解决控制参数的优化问题。6.1.3智能控制策略的应用实例以某机械制造企业为例,通过采用智能控制策略,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6.2生产调度与优化生产调度是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本节主要讨论生产调度与优化方法。6.2.1生产调度概述生产调度是指根据生产任务的要求,合理安排生产过程中各设备、人员、物料等资源的使用,以保证生产任务按期完成。6.2.2生产调度方法(1)基于规则的调度方法:根据专家经验和事先设定的规则,进行生产调度。(2)基于启发式算法的调度方法:如遗传算法、蚁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用于解决生产调度问题。(3)基于数学模型的调度方法:建立生产调度的数学模型,利用优化算法求解。6.2.3生产优化方法(1)工序优化:通过调整工序顺序、设备配置等,提高生产效率。(2)物流优化:优化物料配送路径,减少物料运输时间。(3)能源优化:合理分配能源资源,降低能源消耗。6.3数据采集与分析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数据采集与分析在智能制造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生产过程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6.3.1数据采集技术(1)传感器技术:利用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2)自动识别技术:如条码、RFID等,用于自动采集设备、物料等信息。(3)工业网络技术:如以太网、工业无线网络等,实现设备间的高速数据传输。6.3.2数据分析方法(1)时序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时序数据进行处理,发觉潜在的问题。(2)机器学习: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生产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为生产决策提供支持。(3)大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生产过程中的规律和趋势,为生产优化提供依据。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第7章质量管理与故障诊断7.1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在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与装配过程中,质量管理。本节主要介绍质量管理的方法与工具,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与提升。7.1.1质量管理方法(1)全面质量管理(TQM):通过全员参与,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质量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2)六西格玛管理:通过系统地消除缺陷,降低变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3)零缺陷管理:鼓励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追求零缺陷,提高产品质量。7.1.2质量管理工具(1)统计过程控制(SPC):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异常,保证产品质量稳定。(2)质量功能展开(QFD):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质量特性,指导产品设计、生产与装配。(3)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分析产品可能的故障模式及其影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7.2装配质量检测与评价装配质量检测与评价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相关技术和方法。7.2.1装配质量检测(1)视觉检测: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装配过程中的关键尺寸、位置、形状等进行检测。(2)激光检测: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对产品表面及内部结构进行非接触式检测。(3)声学检测:通过分析声音信号,诊断装配过程中的缺陷。7.2.2装配质量评价(1)尺寸链分析:分析装配过程中各零件尺寸的匹配关系,评价装配质量。(2)装配精度评价:通过测量装配体的关键尺寸、形位公差等,评价装配精度。(3)功能功能测试:通过对产品功能功能的测试,评价装配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7.3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对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7.3.1故障诊断技术(1)振动诊断:通过分析设备振动信号的频率、幅值等特征,诊断设备故障。(2)温度诊断:监测设备关键部件的温度,判断是否存在过热等故障。(3)油液分析:通过对设备油液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诊断设备内部的磨损、腐蚀等故障。7.3.2故障预测技术(1)基于模型的故障预测:建立设备故障模型,通过监测参数预测设备未来可能出现的故障。(2)数据驱动的故障预测:利用历史数据,采用机器学习等方法,建立故障预测模型。(3)人工智能故障预测:结合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设备故障的智能预测。第8章数字化设计与仿真8.1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概述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是智能制造与装配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实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设计、分析与优化。该技术有效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本章将重点介绍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其优势。8.2基于模型的定义(MBD)技术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BasedDefinition,MBD)技术是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的基础,它通过三维模型取代传统的二维图纸,实现产品信息的完整表达。MBD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几何建模: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构建产品的三维几何模型,为后续的仿真分析提供基础数据。(2)属性定义:对产品模型进行属性定义,如尺寸、公差、材料等,保证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结构分析:对产品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评估产品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功能指标,为结构优化提供依据。(4)工艺规划:基于MBD模型,进行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的规划,提高生产效率。8.3仿真分析与优化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仿真分析与优化技术是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的核心,其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功能仿真: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对产品在各种工况下的功能进行仿真分析,如力学功能、热力学功能、动力学功能等,以保证产品满足设计要求。(2)结构优化:基于仿真分析结果,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产品的功能、减轻重量、降低成本。(3)工艺仿真与优化:对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装配等工艺进行仿真,发觉潜在问题,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4)生产调度优化: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生产计划、物料配送、设备利用率等,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在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与装配方案中的重要作用。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为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9章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9.1工业互联网技术概述9.1.1工业互联网的定义与架构工业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网络信息技术,是指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互联网将人、机器和资源有机连接起来,实现工业生产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互联互通。它包括网络、数据和安全三个层面的架构,为智能制造提供基础支撑。9.1.2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网络传输技术;大容量、高效率的数据处理技术;以及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技术。这些技术为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与装配提供了坚实基础。9.2大数据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9.2.1大数据技术简介大数据技术是指在海量数据中发觉有价值信息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在智能制造领域,大数据技术为生产过程优化、设备维护、质量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9.2.2大数据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实例(1)生产过程优化:通过采集生产线上的实时数据,分析设备运行状态,预测设备故障,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2)设备维护: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控,提前发觉潜在故障,降低设备维修成本;(3)质量管理:通过对产品质量数据的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提高产品质量。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