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单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1页
第2章单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2页
第2章单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3页
第2章单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4页
第2章单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精讲精练第2章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A.新冠病毒B.节水标记C.甲烷分子结构D.足球烯结构2.(2019·浙江·嘉兴实验初中八年级期中)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在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中X与Y的质量比为7:3,则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2Y3 B.X3Y2 C.X2Y7 D.X3Y73.(2019·全国·九年级开学考试)金属镓(Ga)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为70,其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8.则氯化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氯元素在该物质中显﹣1价)()A.105.5 B.141 C.176.5 D.无法计算4.(2020·浙江·八年级期中)科学模型不仅可以表示静止的物体,还可以表示物质变化的过程。水的电解过程可用模型表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能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C.在水电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变化D.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水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5.(2021·浙江·七年级期末)对于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D.“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6.(2020·浙江·台州市书生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A.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7.(2019·浙江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过程示意图,据此不能说明的是()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C.原子在电解前后没有改变D.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8.(2021·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二中学八年级开学考试)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A. B. C. D.9.(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表示该氧元素的原子有8个质子,(16-8)个中子,是的一种同位素,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现有两个容器,分别充满、、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两个容器中分别有相同的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物质的质量和质子数相等 B.合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中子C.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和原子 D.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和中子10.(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已知个银原子的质量为。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个碳原子的质量为,则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B. C. D.11.(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地质学家在浙江的西北部发现了稀土矿,其中含有一种元素钪,钪呈银白色,质软,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而失去光泽。主要存在于极稀少的钪钇石中。下列有关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钪是一种金属元素,产量少 B.稀土矿是一种混合物C.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56 D.钪的化学性质不活泼12.(2020·浙江·八年级阶段练习)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A.一种化合物B.两种单质的混合物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D.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13.(2020·浙江温州·九年级阶段练习)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和,Y+和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Z 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Y>Z14.(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体有害。不合格的家居用品或装修材料中常常含有甲醛,损害人体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甲醛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B.甲醛燃烧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甲醛是氧化物D.甲醛分子中的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15.(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某元素R的化合价是奇数价(化合价不变),已知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R的化合价为()A. B.C. D.16.(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科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①—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②—2个钙离子③—2个氧原子④—钠离子⑤—2个水分子⑥2H—2个氢元素⑦—氯化亚铁A.①④⑤⑦ 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⑦ D.②⑤⑥⑦二、简答题17.(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食用碘盐”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3)碘酸钾()分子中钾原子、碘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4)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18.(2019·全国·九年级开学考试)NH4NO3是常用的化肥,但在化肥生产和使用中,伴随着能源耗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利用生物固氮、雷电固氮等作用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请回答:

(1)能用水鉴别NH4NO3、NaOH和NaCl三种固体的原理是________。

(2)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3)资料显示一公顷林地平均每年固定氮元素的质量约为100千克。这些氮元素如果从NH4NO3中获得,则需要施加多少千克NH4NO3?(精确到0.1千克)

_______19.(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1)表中元素②形成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2)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_____相同.(3)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20.(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以下是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的探究。【过程与现象】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解释与结论】(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2)通过上述实验,可推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______;(3)【分析与应用】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______(填字母)。三、填空题21.(2018·浙江·玉环县城关第一中学八年级期中)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甲是___.(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22.(2021·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星桥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小金设置了两层花盆,如甲图,内层花盆底部开有孔,将多余的水流入外层花盆与内层花盆之间储存,可以几个月不用浇水。但浇水量超过图中水位线会引起烂根的原因是___________。(2)图乙和图丙都是电磁限流器的示意图。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电磁铁吸引衔铁B,接点C、D被弹簧拉起(C、D为动触点),电路切断。电路切断后,___________(选填“图乙”或“图丙”)所示的电磁限流器能自动复原。(3)如图丁所示,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了探究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进行了上述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ɑ粒子轰击金箱,发现:①大多数ɑ粒子能穿过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ɑ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ɑ粒子被弹了回来。请你根据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现象①的原因是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现象②的原因是原子核带____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ɑ粒子轰击金原子核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现象③的原因是___________。23.(2019·浙江·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八年级期中)每个化学研究室的墙上都必备一张元素周期表,可以说这是化学研究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份研究成果最早的元素周期表由俄国化学家迪米特里·门捷列夫于1869年创建。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填字母);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2)物质都由元素组成,已知某化合物仅由氮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且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化学式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最简整数比);(3)50周年来临之际,元素周期表大家庭又增添了新成员,2016年增加了4种新元素:113号元素Nh(nihonium)、115号元素Mc(moscoviun)、117号元素Ts(tennessine)和118号元素Og(oganesson)。Og是人类人工台成的元素,位于第7周期,0族,试推测Og单质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24.(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人类在探索物质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请你回答相关问题。(1)下面的科学家中最早发现电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道尔顿

B.汤姆森

C.卢瑟福D.门捷列夫(2)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科学家都运用了__________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3)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___________。(4)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如图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你的观点及依据是___________。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精讲精练第2章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A.新冠病毒B.节水标记C.甲烷分子结构D.足球烯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详解】A、此图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模型图,A不符合题意。B、此图为节水标记图,不属于模型,B符合题意。C、此图甲烷分子结构,是化学分子的表现形式图,属于模型,C不符合题意。D、此图为足球烯结构的表达形式图,属于模型,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19·浙江·嘉兴实验初中八年级期中)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在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中X与Y的质量比为7:3,则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2Y3 B.X3Y2 C.X2Y7 D.X3Y7【答案】A【解析】【详解】设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aYb,则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M时,元素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M;化合物XaYb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7M×a):(2M×b)=7a:2b,根据题意:化合物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7a:2b=7:3解得a:b=2:3,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2Y3。故选A。3.(2019·全国·九年级开学考试)金属镓(Ga)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为70,其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8.则氯化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氯元素在该物质中显﹣1价)()A.105.5 B.141 C.176.5 D.无法计算【答案】C【解析】【详解】金属元素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0,它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8;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其相对原子质量是16;设氧化物中镓元素化合价为x,氧元素显-2价,则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x;则70×2+16×x=188,x=+3;镓元素化合价为x,氯元素显-1价,则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GaCl3,其相对分子质量是70+35.5×3=176.5。故选C。4.(2020·浙江·八年级期中)科学模型不仅可以表示静止的物体,还可以表示物质变化的过程。水的电解过程可用模型表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能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C.在水电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变化D.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水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说法错误。B、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不在这个条件下,说法就是错误的。C、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变化,例如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变化,说法正确。D、分子的体积很小,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水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说法错误。故选C。5.(2021·浙江·七年级期末)对于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D.“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答案】D【解析】【详解】A.手捏海绵,由于海绵内的缝隙大,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但海绵是宏观的物体,不是分子,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A错误;B.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但烟雾是宏观的物体,不是分子,分子水的直径很小,是看不见的,这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大到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不存在,故C错误;D.“花气袭人”是扩散现象,扩散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扩散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明显,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故选D。6.(2020·浙江·台州市书生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A.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A、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是因为它们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而不是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选项错误。B、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是因为它们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而不是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故选项错误。C、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是因为它们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而不是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故选项错误。D、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是因为它们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正确。故选:D。7.(2019·浙江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过程示意图,据此不能说明的是()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C.原子在电解前后没有改变D.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电解水的过程示意图可知,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电解水的过程示意图可知,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电解水的过程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只有氧原子、氢原子,故电解水前后原子没有发生改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氧原子、氢原子构成,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8.(2021·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二中学八年级开学考试)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A. B. C.D.【答案】B【解析】【分析】氮气分子极少数分解,即分子大小不变,分子数目基本不变化,主要原因是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了一倍,气体体积增大一倍。【详解】A、该变化中分子体积增加了,而上述变化中分子大小不变,只是间隙变大,与题意不符,故A不正确;B、该变化中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了一倍,而分子大小没变,分子数目也基本不变,符合题意,故B正确;C、该变化中分子全部破裂了,原子变大了,与题意不符,故C不正确;D、该变化中分子全部破裂成了原子,与题意不符,故D不正确。故选B。9.(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表示该氧元素的原子有8个质子,(16-8)个中子,是的一种同位素,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现有两个容器,分别充满、、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两个容器中分别有相同的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物质的质量和质子数相等 B.合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中子C.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和原子 D.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和中子【答案】C【解析】【详解】A.由于一个一氧化氮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6=30,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16=29,因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所以物质的质量也不同,故错误;B.一个一氧化氮中的质子数为:7+8=15,一个一氧化碳中的质子数为:6+8=14,所以它们的质子数不同,故错误;C.两个容器中因为分子数相同,每个一氧化氮分子中有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它们的原子总数相同,一个一氧化氮中的中子数为(14-7)+(16-8)=15,一个一氧化碳中中子数为(13-6)+(16-8)=15,所以它们的中子数也相同,故正确;D.由于一个一氧化碳中的质子数为14,一个一氧化氮中的质子数为15,所以它们的电子数不同,故错误。故选C。10.(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已知个银原子的质量为。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个碳原子的质量为,则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相对原子种类的定义是一个某原子的质量与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该题中一个银原子的质量为,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为,因此两者相比则为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即,故选A。11.(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地质学家在浙江的西北部发现了稀土矿,其中含有一种元素钪,钪呈银白色,质软,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而失去光泽。主要存在于极稀少的钪钇石中。下列有关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钪是一种金属元素,产量少 B.稀土矿是一种混合物C.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56 D.钪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钪是一种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极稀少的钪钇石中,产量较少,故正确。B、稀土矿含有多种物质,是一种混合物,故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56,故正确。D、钪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而失去光泽,钪的化学性质活泼,故错误。故选D。12.(2020·浙江·八年级阶段练习)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A.一种化合物B.两种单质的混合物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D.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答案】B【解析】【详解】A、碳元素和氢元素可以组成一种化合物,例如甲烷,故A不符合;B、不可能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如果是两种单质,则应该是碳和氢气,因为碳是固体,所以不可能是两种单质,故B符合;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例如氢气和甲烷,故C不符合;D、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例如甲烷和乙炔,故D不符合。故选:B。13.(2020·浙江温州·九年级阶段练习)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和,Y+和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Z 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Y>Z【答案】A【解析】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数等于失电子数;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阴离子带负电荷数等于得电子数。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则X为第VIA族元素,Z为VIIA族元素;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在的下一周期,则为Na元素,Z为F元素,X、Y同周期,则X为S元素。【详解】A、X、Y、Z分别为S、Na、F,原子序数分别为16、11、9,故A正确;B、常温下Na、S为固体,F2为气体,Na的熔点较低,但钠的沸点高于硫,顺序应为Na>S>F2,故B错误;C、Na+、F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应为F>Na+,故C错误;D、X、Y、Z分别为S、Na、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1、7,故D错误。故选A。14.(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体有害。不合格的家居用品或装修材料中常常含有甲醛,损害人体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甲醛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B.甲醛燃烧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甲醛是氧化物D.甲醛分子中的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甲醛是由甲醛分子构成的,1个甲醛分子是由4个原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甲醛属于有机物,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氧气中的氧元素化合价为零,反应物甲醛以及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元素化合价都不为零,氧元素化合价改变,故选项不正确。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甲醛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故选项不正确。D、甲醛分子中的氢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没有中子,故选项不正确。故选A。15.(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某元素R的化合价是奇数价(化合价不变),已知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R的化合价为()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设元素R的化合价为x(x是奇数),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则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x,其相对分子质量=2y+16x=m,R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Ox,其相对分子质量=y+35.5x=n,则x=,故选D。16.(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科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①—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②—2个钙离子③—2个氧原子④—钠离子⑤—2个水分子⑥2H—2个氢元素⑦—氯化亚铁A.①④⑤⑦ 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⑦ D.②⑤⑥⑦【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①中的0表示的是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正确;②2Ca2+表示2个钙离子,正确;③O2表示氧气,不能表示2个氧原子,错误;④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错误;⑤2H2O表示2个水分子,正确;⑥2H表示2个氢原子,不是元素,错误;⑦FeCl2表示的是氯化亚铁,正确;故选:C。二、简答题17.(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食用碘盐”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3)碘酸钾()分子中钾原子、碘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4)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答案】

混合物

+5

1:1:3

214【解析】【详解】(1)由标签可知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食用碘盐”,属于混合物;(2)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根据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则有:(+1)+x+(-2)×3=0,x=+5;(3)由碘酸钾的化学式可看出KIO3钾、碘、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1:3;(4)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9+127+16×3=214。18.(2019·全国·九年级开学考试)NH4NO3是常用的化肥,但在化肥生产和使用中,伴随着能源耗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利用生物固氮、雷电固氮等作用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请回答:

(1)能用水鉴别NH4NO3、NaOH和NaCl三种固体的原理是________。

(2)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3)资料显示一公顷林地平均每年固定氮元素的质量约为100千克。这些氮元素如果从NH4NO3中获得,则需要施加多少千克NH4NO3?(精确到0.1千克)

_______【答案】

NH4NO3溶于水吸热,温度下降;NaOH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NaCl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

N:H:O=7:1:12

285.7kg【解析】【详解】(1)NH4NO3

溶于水吸热,温度下降;NaOH

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NaCl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2)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3)=7:1:12。(3)N%=35%需要施加多少千克

NH4NO3的质量为m==285.7kg。故答案为(1)NH4NO3

溶于水吸热,温度下降;NaOH

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NaCl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2)7:1:12;(3)285.7kg。19.(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1)表中元素②形成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2)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_____相同.(3)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答案】

N2

核外电子层数

得到

A【解析】【详解】(1)表中元素②为氮元素,氮元素形成的单质为氮气,化学式为N2。(2)分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可知,3至10号元素的原子核外均有2个电子层,11至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均有3个电子层,可以得到的规律是每个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3)表中9号和17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都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4)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种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故选A。20.(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以下是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的探究。【过程与现象】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解释与结论】(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2)通过上述实验,可推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______;(3)【分析与应用】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______(填字母)。【答案】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C

BC【解析】【详解】(1)[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2)[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实心部分占的体积很小,故选C。(3)[3]原子内部的原子核带正电荷,而α粒子也带正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上面的α粒子轨迹向上弯曲,下面的α粒子轨迹向下弯曲,因此运动轨迹不可能是BC。三、填空题21.(2018·浙江·玉环县城关第一中学八年级期中)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甲是___.(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答案】

原子

氯化钠(或NaCl)

水分子(或H2O)【解析】【详解】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故填原子。(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金属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水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所以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故填氯化钠(或NaCl);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填水分子(或H2O)。【点睛】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构成它的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构成它的分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构成它的阳离子和阴离子。22.(2021·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星桥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小金设置了两层花盆,如甲图,内层花盆底部开有孔,将多余的水流入外层花盆与内层花盆之间储存,可以几个月不用浇水。但浇水量超过图中水位线会引起烂根的原因是___________。(2)图乙和图丙都是电磁限流器的示意图。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电磁铁吸引衔铁B,接点C、D被弹簧拉起(C、D为动触点),电路切断。电路切断后,___________(选填“图乙”或“图丙”)所示的电磁限流器能自动复原。(3)如图丁所示,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了探究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进行了上述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ɑ粒子轰击金箱,发现:①大多数ɑ粒子能穿过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ɑ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ɑ粒子被弹了回来。请你根据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现象①的原因是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现象②的原因是原子核带____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ɑ粒子轰击金原子核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现象③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

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金原子核质量比α粒子大很多,且体积很小【解析】【分析】【详解】(1)[1]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如果浇水过多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无法呼吸,会使花卉的根腐烂,导致花卉死亡。如图所示,小金设置了两层花盆,内层花盆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