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2.2水圈与水循环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2.2水圈与水循环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2.2水圈与水循环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2.2水圈与水循环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2.2水圈与水循环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二节水圈与水循环一、选择题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回答1~2题。1.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2.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解析:第1题,根据海水盐度副热带海区最高、依次向南北两侧递减,以及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规律,可判断图中①②③分别是温度、盐度和密度线。进而可知,赤道地区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说明密度与温度成负相关;由赤道到副热带的盐度线与密度线关系还可看出,密度与盐度成正相关;而海水由表层到深层温度降低、密度增加。答案:1.C2.B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回答3~5题。3.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 B.乙C.丙 D.丁4.下列城市附近,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 B.秦皇岛C.大连 D.烟台5.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解析: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年平均气温≤-4℃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图中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都在20到40之间,但乙海域位于近海,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易结冰且结冰期较长。而甲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且体积巨大,相比较不易结冰。第4题,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说明海冰厚度越大,结冰时间越长。葫芦岛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大于60,因此,是四城市附近海域中海冰资源最丰富的。第5题,我国北方地区淡水资源短缺,淡水市场需求量大;开发海冰对环境基本上没有破坏;目前没有大规模开发海冰资源,主要是因为技术有限,开采利用成本太高。答案:3.B4.A5.C读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回答6~7题。6.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A.寒暖流交汇B.上升补偿流C.径流入海D.人工养殖7.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第6题,甲渔场为纽芬兰渔场,是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形成的。第7题,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图中①②③分别为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答案:6.A7.A下图为城市建设前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与城市建设前相比,城市建设后()A.下渗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地下水水位上升D.地表径流量增加9.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B.排水系统日趋完善C.地表硬化面积增大D.城市绿化面积扩大解析:第8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城市建设后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第9题,城市建设后,地表硬化面积增大,地表水下渗量减少,从而使地表径流量增加。答案:8.D9.C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图中a、b、c、d、e分别表示()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11.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的各个环节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第10题,a表示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b表示地表径流(河流)注入海洋;c表示下渗,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d表示地下径流,地下水流入海洋;e表示蒸发,海洋水转化为大气水。第11题,陆地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①错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径流输送的影响上,③错误。答案:10.C11.D二、综合题12.读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附近的海域。(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________‰,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________附近海域。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解析:(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三条曲线的相关性特点很容易得出结论。(2)海水盐度的高低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常年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盐度相对南北两侧副热带海区较低。(3)观察图示坐标可知,南纬60°附近海水盐度约为34‰,与北纬60°附近(盐度为32.5%)相比相对较大,这是因为北纬60°附近海域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稀释),而南纬60°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4)图示明显反映了蒸发量、降水量以及入海径流量对海水盐度的影响。答案:(1)蒸发量南北回归线(2)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3)34南纬60°北纬60°海域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4)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13.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2)人类影响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最多。(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所在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解析:(1)分析图中三种水循环的环节,通过比较可得出答案。(2)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