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解析版)_第1页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解析版)_第2页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解析版)_第3页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解析版)_第4页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考2019中学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5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单选题

1.野外考察是发觉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爱好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B.凹岸C.凸岸D.入海口

(2)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

2.某课堂演示试验(见图)如下: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

视察在桌面上形成的积累体。完成下题。

(1)该演示试验模拟的外力作用是()

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

(2)类似该积累体的地貌多位于()

A.河流出山口B.平原边缘处C.狭长山谷底D.河流入海口

3.河谷是指流水侵蚀所成的槽形凹地。下图为河谷发育的各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题。

wx/V

①+②③④"

(1)依据河谷的发育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②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河流上游、中游、下游主要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侵蚀搬运沉积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侵蚀搬运D.搬运侵蚀沉积

4.下图表示北半球河口三角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貌的形成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流水积累C.风力侵蚀D.风力积累

(2)①②③④四点中最相宜建港口的是()

A.①B.(2)C.③D.④

5.河床沉积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会渐渐变成沉积岩,这类沉积岩往往以砂岩为主,砂岩的抗侵蚀实力

与其颗粒有关,颗粒越小,抗侵蚀实力越强。下图为某河床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在经过多年外力侵蚀

作用以后的形态。读下图,图中沉积岩最可能形成于该河流的()

A.峡谷处B.下游C.凹岸处D.上游

6.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

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

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19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改变过程发生在()

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

(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

(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实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7.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化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积累速率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化趋势,推想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积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3)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缘由可能是流域内()

A.河流输沙量增大B.植被覆盖率提高C.水土流失加剧D.降水强度变大

8.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一流速慢一沉积作用B.甲一流速快一侵蚀作用

C.乙一流速慢一侵蚀作用D.乙一流速快一沉积作用

(2)关于甲、乙两地土地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一建设防洪堤②甲一大规模建设住宅

③乙一相宜建设港口④乙一可以建设采沙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平直河道旁边的地质剖面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西北向东南

(2)下列关于图中的推断科学合理的是()

A.断裂下沉是东南岸阶地形成的主因B.图中岩层的颗粒由①-④渐渐变粗

C.图中M阶地比②岩层形成的时间晚D.图中M阶地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域

(3)近年来,M处出现丰水期水位下降,沉积物削减的趋势,其缘由最可能是()

A.上游拆除水电站B.上游城市进程加快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二、综合题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地貌是地貌,它是由作用形成的;这种地形在地区经常见到。

(2)甲、乙、丙三处易出现涌泉的是0

(3)试在下图中绘出丙处地下岩层和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o

①②

®O0Oo®o

11.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E2岩层O泥沙淤积

(1)图c〜图e中能正确反映图a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哪一个?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什么?

(2)推断图a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哪一岸?并说明其理由。

(3)若图a中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2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A."U"型谷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

(4)若图a所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积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1)C

(2)A

【解析】【分析】⑴图中砾石滩砾石形态圆滑,是流水侵蚀的特征,常见于大河的凸岸,凸岸是沉积河岸,

C对。

凹岸是河流的侵蚀岸,B错。

河源地区流水侵蚀实力较弱,砾石棱角较多,不圆滑,A错。

入海口处沉积的主要是泥沙,砾石颗粒大,沉积早,D错。

⑵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是流水侵蚀,水流长期冲涮,使砾石的棱角消逝,A错。

流水沉积使砾石积累起来,不是变圆的缘由,B错。

风力侵蚀、风力沉积形成的砾石棱角分明,出现在干旱沙漠、戈壁地区,C、D错。

故答案为:(1)C(2)A

【点评】本题考查的学问是流水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地转偏向力。属于对基础学问的考查。

2.【答案】(1)C

(2)A

【解析】【分析】⑴从图中可看出,当沙子从书滑落到桌子上时,由于坡度变小,沙子积累在桌子上,模

拟的外力作用是积累作用。C正确。

⑵图示试验模拟的是冲积扇的成因,冲积扇多分布于河流出山口处。A正确。

故答案为:(1)C(2)A

【点评】本题考查的学问是外力作用与地貌。考查学生对学问迁移的实力。

3.【答案】(1)D

(2)A

【解析】【分析】(])依据河流流水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

在河谷发育初期以下切侵蚀为主,河谷呈现出"V"形;随着河谷的发育,河流的侧蚀越来越强,河道展宽,

河谷呈现"U"形。依据四图可以看出②位置最前,发育最早,接着为下切形成的"V"形;④下切最深,之

后河水向河谷两侧侵蚀,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最终是河谷接着变宽,形成"U"形河谷。所以河流发育过

程的依次是②①④③,D正确。

(2)河流在上游地区起伏大,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中游地区地势变缓,流速减缓,主要以物质的搬

运为主;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最慢,主要以沉积为主,A正确。

故答案为:(1)D(2)A

【点评】本题考查河流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考查基础学问的运用实力。

4.【答案】(1)B

(2)A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图示为河口三角洲I,形成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流水积累,B正确。

(2)港口应建在水较深的海区,由材料可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受地转偏向力

的影响,顺河流流向看右岸(南岸)水量大,水流速度较北岸快,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水较深,相宜建

港,图中①位于河流的南岸,A正确;

②为凸岸,以流水积累作用为主,③和④都位于河流的北岸,以积累作用为主。不相宜港口建设。故

BCD错误。

故答案为:(1)B(2)A

【点评】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属于对学问运用实力的考查。难度较大

5.【答案】B

【解析】【分析】峡谷处、凹岸处及河流上游,往往水量大,水流急,携带实力强,沉积物颗粒较大,且

规律性不如下游。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携带实力弱,沉积物颗粒小,沉积物往往有明显的分层

现象,据此结合图示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学问是流水作用与地貌。属于对基础学问的考查。

6.【答案】(1)D

(2)B

(3)A

【解析】【分析】⑴由材料可知,甲时河床最低,侵蚀为主,应当为当地汛期;乙时河床抬高,为枯水期,

淤积为主,河床抬高;由甲到乙,应当是由汛期结束进入到枯水期的过程,结合该地位于我国的浙江,

浙江河流的汛期在夏季,汛期结束起先进入枯水期,外力作用由侵蚀转为淤积。D正确。

⑵水库修建后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家中,枯水期潮流沿河口倒入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使河口泥沙大量

淤积;水库建成后,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削减,流速减慢,淤积加重,冲刷减弱,河床不易展宽。B正确。

⑶大型水闸修建在河口,可以拦截枯水期的潮流,切断潮流泥沙补给,防止泥沙的沉积,河口位置的水

闸,对河流汛期的洪水下泄会起到减缓作用,水闸拦截潮流,会减弱冲淤作用,在河口拦截河流的入海

泥沙,只会增加河口泥沙的淤积,不行能是该工程的主要作用。A正确。

故答案为:(1)D(2)B(3)A

【点评】本题考查的学问是河口地区地质作用与地貌。综合分析流水作用与海水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注意

对学问的运用实力的考查。

7.【答案】(1)A

(2)D

(3)B

【解析】【分析】⑴读图,依据图例,比较1880—1945年,的沙洲|0米线位置,①处看不到1945年的沙

洲0米线,说明侵蚀速率大于积累速率,A对。

②、③、④三处1945年沙洲10米线范围比1880年扩大,说明积累速率大,B、C、D错。

⑵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化趋势,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河口沙洲面积不断拓宽,河口变窄,河道

可能变深,A错。

沙洲向海洋推动,海水侵蚀作用小于河流积累作用,B错。

北航道泥沙淤积多,航行条件始终比南航道差,C错。

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D对。

⑶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缘由可能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削减,河流含

沙量减小,B对,C错误;

河流输沙量减小,A错。

与降水强度无关,D错。

故打啊为:(1)A(2)D(3)B

【点评】本题考查的学问是流水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属于对基础学问的考查。

8.【答案】(1)B

(2)D

【解析】【分析】试题通过某河段示意图,考查河流地貌及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⑴图中甲是凹岸,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乙是凸岸,流速慢,以沉积作用为主。B正确。

⑵甲是凹岸,侵蚀作用强应建设防洪堤,不相宜大规模建设住宅;乙是凸岸,以积累作用为主,不相宜

建设港口,可以建设采沙场,D正确。

故答案为:(1)B(2)D

【点评】本题考查的学问是河流地貌及河流对聚落的影响。属于对基础学问的考查。

9.【答案】(1)B

(2)C

(3)C

【解析】【分析】⑴读图可知河流有东南岸和西北岸,所以河流流向为东北-西南或者西南-东北,依据河

流中的沉积物在东南岸,说明,该岸为沉积岸,西北为冲刷侧,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冲刷右

侧,淤积左岸,所以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故选B。

⑵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东南岸为河流沉积一侧,图中阶地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

地貌,A错。

图中岩层只能显示形成时期不同,越向下形成年头越久,不能反映颗粒大小,B错。

M阶地位于岩层②上方,形成时间晚,C对。

图中M地阶地在河流丰水期会被沉没,简单发生洪涝灾难,D错。

⑶M处出现丰水期水位下降,沉积物削减,说明流量削减,河流携带泥沙量削减。上游拆除水电站,会

导致流量增加,泥沙在水库旁边沉积少,带到下游的多,A错。

上游城市进程加快,水土流失会加剧,泥沙含量增加,B错。

下游整治河道,排水实力增加,泥沙沉积削减,C对。

下游修建跨河大桥,对于上游泥沙淤积量无关,D错。

故答案为:(1)B(2)C(3)C

【点评】本题考查的学问是河流流向的推断,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及形成缘由。属于对学问的运用和迁移

实力的考查。

二、综合题

10.【答案】(1)冲积扇;流水积累;山谷出口

(2)乙

①②③④

岩石受挤压顶部外层受到强破碎的岩层易被外力

卜拱四曲力.易形成裂隙风化、松蚀血缺失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地貌,它是由流水积累作用

形成的。(2)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位于断层旁边,易出现涌泉。(3)读图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