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生物备考复习训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习题)(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中考生物备考复习训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习题)(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中考生物备考复习训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习题)(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中考生物备考复习训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习题)(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中考生物备考复习训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习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i.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载玻片再转动目镜,则说明物点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载玻片上D.反光镜上

【答案】B

【解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

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在观察植物细胞时,

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载玻片再转动目镜,物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物点在物镜上。B正确,ACD

错误。

2.某学生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共10个。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

()

A.1个B.2个C.4个D.32个

【答案】B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

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扩大了4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倍

数扩大了4倍,原来能看到10个,改变以后能看到10-4=2.5(个),完整的为2个。B正确,ACD不正确。

3.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在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着()

A.物镜B.目镜C.标本D.粗准焦螺旋

【答案】A

【解析】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

所以在镜简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而观察寻找物像时,是在镜筒上升的过程中进行

的,眼要看着目镜,A符合题意。

4.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的横切面装片时,目镜的视野太暗,此时应进行调整的是()

A.大光圈、平面镜B.小光圈、平面镜

C.大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

【答案】C

【解析】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的横切面装片时,目镜的视野太暗,此时应该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进行对光,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5.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后,对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与对应的解决方法作了

如下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镜头脏了——用纱布擦拭

B.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C.视野较暗——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D.物像不清晰一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A

【解析】A、擦拭显微镜的镜头时,要用专门的擦镜纸,符合题意;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不符合题

思;

C、如果光线较暗时,应转动遮光器,调至大光圈,同时配合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不符合题意;

D、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地升降镜筒,若显微镜下物像不够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得更加清晰,

不符合题意。

6.如图为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从图甲变成图乙做了怎样

的操作?()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②向右上移动了玻片;③向左下移动了玻片;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⑤调

节了细准焦螺旋

A.①②⑤B.③①⑤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图甲变成图乙变化有:细胞位置从左下方挪到了视野中央;细胞由小变大了,视野变暗了;细胞

更清晰了。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的方法是“物像在哪往哪移“,所以是向左下移动了玻片;细胞变大了,也就

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大,从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视野变暗;细准焦螺旋可以微调焦距,是细胞更清晰了。

故ACD错误,B正确。

7.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B.外界光线强时,可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C.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聚焦

D.物像偏向右上方,往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答案】D

【解析】A、目镜的长短和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短和倍数成正比,A正确;

B、外界光线较强时,视野足够亮,此时可以选择小光圈和平面镜,B正确;

C、使用低倍镜时,要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用高倍镜时,要调节细准焦螺旋,C正确;

D、显微镜看到的物象是倒立的,因此物象偏向右上方,实际偏向左下方,因此需要网右上方移动,遵循“往

哪里偏就往哪里移",D错误;

8.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对使用显微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

B.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C.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D.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答案】A

【解析】A.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物像旋转180度),则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d”,

A符合题意。

B.显微镜的对光的步骤为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

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

形视野为宜,B不符合题意。

C.反光镜是一个可以随意转动的双面镜,一面为平面,一面为凹面,平面镜聚光的能力较弱,是在光线较

强时使用,凹面镜聚光的能力较强,是在光线较弱时使用,C不符合题意。

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头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以免

物镜碰到玻片标本,从而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D不符合题意。

9.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B.使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b”,看到的物像是“d”

C.对光完成的标志是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D.选用10x目镜和40x物镜观察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X

【答案】B

【解析】A、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④整理复原;A正确;

B、显微镜的实物与镜像之间存在差异,两个字母之间旋转180。,因此实物“b”,镜像应为“q”,B错误;

C、对光完成的标志是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视野呈一片雪白,C正确;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D正确;

10.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A.薄而透明的B.干燥的C.完整的D.活的

【答案】A

【解析】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

像。所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因此,

A符合题意。

11.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A撕取洋葱内表皮B盖盖玻片C染色D放置展开材料E滴清水

A.EADBCB.DAEBCC.EADCBD.ADEBC

【答案】A

【解析】制作洋葱鳞片叶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是:

1.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撕:用镣子从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4.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

5.盖:用镶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防止产生气泡;

6.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

正确的排序为:EADBC,即A正确。

12.把范菜放入冷水中几分钟,水不会变成红色,如果将其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水就会变成红色。这是

由于高温破坏了细胞的哪个结构()

A.细胞壁B.液泡膜C.细胞膜D.细胞核

【答案】C

【解析】细胞膜是保护并控制物质的进出的结构,把范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高温会破坏细胞膜的结

构,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水就会变成红色,因此,C正确,ABD错误。

13.如图①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若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象如图②所示,则最可能有

问题的步骤是()

①取材②滴水③展平④盖片

图①

图②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

【解析】图2中出现了气泡,说明是盖盖玻片这一步出现了问题。

14.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叶绿体是()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B.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C.小麦叶片细胞临时装片

D.小麦根尖的纵切片

【答案】C

【解析】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中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A错误;

B、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中人的细胞没有叶绿体,B错误;

C、小麦叶片细胞临时装片中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C正确;

D、小麦根尖的纵切片中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D错误;

15.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下列正确的是()

A.枫叶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B.使枫叶变红的色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C.秋天枫叶变红是生物影响环境

D.光是影响秋天枫叶变红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B

【解析】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枫叶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只有叶肉细胞之后才

含有叶绿体,在叶的表皮和叶脉细胞中没有叶绿体,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有液泡和叶绿体,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营养物质、有味道的物质、

色素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花青素存在于叶肉细胞的液泡中,B符合题意。

C.秋天枫叶变红,是收到温度的影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C不符合题意。

D.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叶绿素被大量分解掉,这时,淹没在枫叶里的花青素等其他色素就会

显露出来,使枫树叶变成了红色,D不符合题意。

16.如图中不参与构成人体的是()

【答案】D

【解析】A神经细胞、B肌细胞、C口腔上皮细胞都属于人体细胞;D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属于植

物细胞,不属于组成人体的细胞,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17.小吴用清水代替生理盐水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装片放置一段时间后,镜检发现很多细胞吸水

涨破。这是因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漠育()

A.细胞壁的保护B.细胞膜的分隔

C.细胞核的控制D.细胞质的流动

【答案】A

【解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将植物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涨破。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会涨破。

18.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对此概念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一些生物是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是由多细胞构成

B.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一般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C.植物细胞具有不同于动物细胞的结构,如叶绿体和细胞壁

D.细胞的不同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分别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D

【解析】A.除病毒外,生物可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身体只是由一个细胞构

成的生物,叫做单细胞生物。常见的有草履虫、眼虫、衣藻、变形虫、酵母菌等,A不符合题意。

BC.结合分析可知,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一般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不同于

动物细胞的结构,如叶绿体和细胞壁,B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是一个整体,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内部的各种结构及其功能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的,细胞

内的各种结构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符合题意。

19.图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③⑤④①

B.步骤①中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

C.步骤④操作不当可导致出现气泡

D.步骤②中滴加的是清水

【答案】D

【解析】A.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一②滴->③刮-⑤涂-④盖一①染,A不符合

题意。

B.步骤①染,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B不符合题意。

C.如果装片中出现气泡,是图中步骤④操作不当导致的;正确的做法是:用镶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

皮上,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C不符合题意。

D.步骤②中滴加的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符合题意。

20.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缺少的结构是()

A.细胞核、细胞膜B.细胞质、细胞壁

C.液泡、细胞壁D.线粒体、细胞核

【答案】C

【解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植

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所以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21.大熊猫主食冷箭竹,大熊猫和冷箭竹体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胞核B.细胞质C.线粒体D.叶绿体

【答案】C

【解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在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

体。

大熊猫属于动物,冷箭竹属于植物,所以大熊猫和冷箭竹体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c符合题

意,ABD不符合题意。

22.箭毒木又名见血封喉,是我国的保护植物。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中含有剧毒,一旦接触人畜伤口,即

可使中毒者心脏麻痹、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被称为见血封喉。见血封喉与人的生命

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器官B.组织C.系统D.细胞

【答案】D

【解析】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既是生物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

故植物见血封喉与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即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23.在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母牛甲提供细胞核,母牛乙提供去核卵细胞,母牛丙是代孕母牛,那么克隆

牛的特征最可能是()

A.像甲B.像乙C.像丙D.都不像

【答案】A

【解析】细胞核中具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叫染色体,它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

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在克隆动物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所

以,克隆牛的特征最可能是像提供细胞核的甲牛。

24.下面关于细胞有关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功能的基本单位

B.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C.烟草细胞中的尼古丁存在于细胞液中

D.遗传信息载体——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答案】B

【解析】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

B.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

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的结构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除了植物细胞有细

胞壁外,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壁,B错误。

C.在细胞中各部分的功能为: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不停

的流动,能加速细胞核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光合作用

的场所,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液泡-内含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释放能量。

所以,烟草中的尼古丁存在于细胞液中是正确的,C正确。

D.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所以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正确的,D正确。

25.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能保持一定的形态与细胞的细胞壁有关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细胞核有关

C.西瓜细胞能保持一定的形态与细胞膜分不开

D.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与叶绿体有关

【答案】C

【解析】A.细胞壁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外围的♦层厚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能使植

物体直立并保持一定造型,所以植物细胞能保持一定的形态与细胞的细胞壁有关,A正确。

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

对于物种的稳定有重要作用,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细胞核有关,B正确。

C.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细胞膜具有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一个细胞要

正常生活,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即细胞的物质不能随便向外扩散,外界物质也不能随意进入细

胞,所以西瓜细胞能保持一定的形态与细胞膜无关,C错误。

D.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所以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与叶绿体有关,D

正确。

二、读图理解题

26.根据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回答下列问题。(口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T―观察T清洁和收镜。

(2)在对光过程中,要转动[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若在[①]内能看到明亮的视

野,说明对光成功。如果光线太暗,应该使用、来增加亮度。

(3)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图1中的[③],目的是;

之后一只眼向[①]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

为止。

(4)图2中,实现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的正确操作顺序是o

①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②向左下方移动玻片③调节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遮光器换用大光圈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⑥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⑥①②③B.②①④③C.⑤①④③D.⑤⑥①③

(5)如果使用“10X”的目镜和“40X”的物镜,则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了倍。

【答案】(1)对光

(2)反光镜;大光圈;凹面镜

(3)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标本;镜筒;粗准焦螺旋

(4)B

(5)400

【解析】

(1)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即取镜和安放一对光一观察-清洁和收镜。第1空填:对光;

(2)对光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

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⑥反光镜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在①目镜

内能看到明亮的视野,说明对光成功。如果操作时光线太暗,应该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来增加亮度。因此:

第1空填:反光镜

第2空填:大光圈

第3空填:凹面镜

(3)使用显微镜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

③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然后一只眼向①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⑦粗准焦螺旋,使②

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因此:

第1空填:物镜

第2空填:防止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第3空填:目镜

第4空填:粗准焦螺旋

(4)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一移动装片,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T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一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故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向左下方移动玻片一①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一④转动遮光器换用大光圈一③调

节细准焦螺旋。即顺序为②①④③,B正确。因此选B。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10X”的目镜和“40X”的物镜放大倍数为:10x40=400,

第一空填:400

27.同学们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材料时,看到如下视野。

图1图2图3图4

(1)根据你的经验判断,图所示是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可见的细胞轮廓是一

(结构)。出现图1所示现象的原因是,在制作装片时没有。制作该临时装片时,为观察到清晰

的细胞结构,需滴加O

(2)图2视野中出现的A是,可减少此现象出现的操作

是:o

(3)图3中的B是细胞中的(结构)。我们吃番茄时感受到的酸甜味道,与(结构)

里的物质有关。

(4)图4为利用番茄果实表皮制作的临时装片。果实表皮属于组织。切开后的番茄果实块儿,

放于实验室,几天后就发霉了,在同样环境下,完整的番茄果实却没有发霉。请你对上述现象给出合理解

释。

【答案】(1)1;细胞壁;展开;碘液

(2)气泡;①用镶子夹住盖玻片②先用一端接触载玻片中的液滴③再轻轻斜放

(3)细胞核;液泡

(4)保护;果实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微生物侵染

【解析】(1)图1细胞中可见的轮廓是细胞壁,因此为植物细胞,据此判断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

1中的细胞重叠了,是因为没有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展开。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需滴加碘液,

给细胞进行染色,使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清晰。

(2)图2视野中出现的A是气泡,盖盖玻片时,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玻片,这样能

减少气泡的产生。

(3)图3中的B染色较深,是细胞核,吃番茄时感受到的酸甜味道来自液泡,液泡中有大量营养物质。(4)

番茄果实表皮细胞属于保护组织,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外部的细菌和真菌进入,能保护细胞内部

柔软的部分。

三'实验探究题

28.实验观察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显微

镜操作的各步骤,所观察到的视野影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步骤A是对光,其操作是要转动①,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

要转动[](填序号)反光镜,直到出现视野。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盖好盖玻片后,需滴一滴稀碘液进行染色,是因

为o

(3)步骤B看到视野中央有黑色的污点,移动目镜污点不动,转换物镜污点还在,那么污点很可能在一

上。

(4)观察时若发现物像有些模糊,可以调节[]准焦螺旋,调节焦距使物像更清晰。

(5)步骤E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中被染成深色的点是细胞结构中的0

【答案】(1)转换器;②;明亮的圆形(或白亮)

(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几乎是无色的,碘液是用来使细胞核着色的,以便观察到细胞核

(3)玻片

(4)④;细

(5)细胞核

【解析】(1)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

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

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因此,图中的步骤A是对光,其操作是要转动①转换器,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要转动②反光镜,直到出现白亮的视野。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盖好盖玻片后,需滴一滴稀碘液进行染色,是因为洋葱鳞

片叶内表皮细胞几乎是无色的,滴入碘液是用来使细胞核着色,以便观察到细胞核。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

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

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因此,步骤B看到视野中央

有黑色的污点,移动目镜污点不动,转换物镜污点还在,那么,污点很可能在玻片上。

(4)使用显微镜时先调粗准焦螺旋,确定较清晰的视野,然后再转动④细准焦螺旋微调,使视野更清晰。

(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碘液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

观察经过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看到的细胞中被染成深色的点是细胞结构中的细胞核。

29.某同学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如下图①一⑤,图一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口

腔上皮细胞示意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②③⑤①④D.②③⑤④①

(2)图②操作中,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液体的主要目的是=若步骤④的操

作不规范,在观察时可能会出现哪种现象?o

(3)图一中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填“左”或“右”)方向移动。若该视野是在

目镜10x和物镜10x的镜头组合下观察到的,则该物像被放大了倍。

(4)仔细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该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答案】(1)D

(2)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盖玻片下会出现气泡

(3)左;100

(4)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解析】(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

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

漱口);涂:将带有细胞的牙签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盖片:用镶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

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

碘液;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因此,以上步骤的正确操作顺

序是②③⑤④①。

故答案为:D。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

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因为洋葱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涨破,故可以用清水;而人的细胞是

动物细胞,用清水的话会因为渗透作用,细胞吸水涨破,故需滴加与人体细胞液浓度相同

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盖盖玻片时,用镶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

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3)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

哪一方移动,物像可移动到视野中央。若要把偏左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左移动。显微镜的

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因此,放大倍数是10x10=100倍。

(4)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30.根据“小羊多莉的身世”图解,回答下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