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新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华大新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华大新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华大新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华大新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大新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数据显示,罗斯福新政推行后,商品仍然大量过剩,失业大军依旧高达900多万人,期间(1937—1938年)还造成了新的经济危机,有学者据此认为罗斯福新政没有也不可能造成经济复兴和高涨。该学者的观点A.全面认识了罗斯福新政 B.建立在一定的史实基础之上C.充满了主观臆断的色彩 D.认为新政是经济危机的根源2.阅读下列国际组织的机构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A.联合国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雅尔塔体制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孙中山在《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一文中指出,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困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来的,无论是选举、是委任,皆有很大的流弊。就选举上说,美国代表院中,往往有愚蠢无知的人夹杂在内。材料表明,孙中山A.使三民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B.开始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C.对西方社会的弊端有较清醒认识D.意欲放弃走英美式代议制的道路4.下列是历史课本剧《屋大维》中的台词,其中符合历史逻辑的是A.上帝帮助我战胜敌人B.自由民都是罗马的公民C.我是共和国的缔造者D.我是元老院的首席元老5.与唐朝形成“翁婿”关系,加强汉蕃民族融和的是A.唐太宗时期 B.唐高祖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6.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7.有学者认为“保持天下风俗纯正的重要性更有甚于维护一姓政权的稳定”。为此,他提出了“有亡国,有亡天下”的著名论断。研究这一论断,可直接参阅A.《天下郡国利病书》 B.《日知录》 C.《明夷待访录》 D.《船山遗书》8.下表展示的是1928—1937年苏联民众的消费情况(图中数据为相对的消费指数),由此可知A.新经济政策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B.人口增长抵消了工业化成就C.五年计划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D.斯大林模式以重工业为中心9.斯温·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过去四千年的棉花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这样跨全球的体系。过去也从来没有过,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做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可见,作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贸易A.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B.促进了欧洲生产方式巨大变革C.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10.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票拟”“面对”“密揭”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体制运作机制中体现了一定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取得皇权的支持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说明明代内阁A.完善了中枢机构 B.掌握着行政大权C.削弱了皇帝集权 D.服务于君主专制11.有学者说:“古来帝王,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其中的“国家政体”指:()A.王位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文官体制 D.监察体制12.清代的金瓶掣签制度,主要适用于A.蒙古 B.西藏 C.新疆 D.13.张治中将军在一次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该晚宴的背景最有可能是A.国共两党达成第一次合作 B.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 D.国民党全面进攻取得成效14.下表为晚清驻外公使知识结构统计表,据此可知晚清A.新式人才成为官吏主要来源 B.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C.摆脱了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 D.外交官群体走向近代化15.《左传》记载,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毫,吾北土也。我们有什么近处的封地?这表明西周分封A.有利于扩大周王统治区域 B.抑制了分裂割据局面C.使中国疆域范围基本确定 D.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16.据统计,截至1929年10月1日,苏联共收到2670份承租申请。1921-1927年苏联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正在A.探索经济建设新模式B.接受来自世界的援助C.利用大萧条发展经济D.反击西方国家的封锁17.如图是1973年西安发现的形似虎的战国时期秦国兵符。虎符上有铭文共40字,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这件虎符反映出当时秦国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B.战争频繁战乱不止C.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D.国力强盛军事发达18.他,孤独凄惶了一生,到处受排挤、受迫害,然而一旦去世,在法国思想界的地位却直线飙升。在大革命发生前的十年里,读他、谈他的人迅速增多。罗伯斯庇尔把他的《社会契约论》当作圣经天天诵读。他是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狄德罗 D.卢梭19.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关键是A.法德和解 B.提出舒曼计划 C.成立欧共体 D.发行欧元20.某同学在考察了江南制造总局和大新公司原址,并查阅轮船招商局文献后,思考与之相关的课题。最为恰当的是A.近代上海经济的转型 B.近代上海市政的发展C.近代上海文化的交融 D.近代上海都市的变化21.下图照片中的情景,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开始流行于20世纪A.50年代初 B.50年代末 C.60年代中 D.70年代末22.“一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以及华盛顿会议中签署了许多条约,其中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有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海军协定》④《九国公约》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23.1933年6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捐弃前嫌,于1936年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A.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B.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C.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D.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24.著名经济学者许涤新提出,外国在华资本是中国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资本主义企业,是中国资本主义的组成部分,尽管列强在甲午战争前尚未取得在中国设厂的权利,但到1894年各国在华工厂已超过100家。许涤新的观点已为多数经济学者所采纳。这一观点说明了A.西方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B.中国资本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C.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D.西方经济扩张推动了中国经济形式的不断创新25.下列最能证明商朝在我国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是①殷墟中的甲骨文②小说《封神演义》③商朝的司母戊鼎④《史记·殷本纪》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26.“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 D.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27.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28.如表是2006一2008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如表可以说明A.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国力衰退B.美国不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C.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出多元化局面D.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29.德国史学家蒙森在其著作《罗马史》中对罗马法起源进行了清晰的讨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由此可知罗马法有利于A.维护法律权威B.保障人民的权益C.保护私有财产D.限制权力的滥用30.秦朝《法律答问》载:“甲盗窃不满一钱,前往乙家,乙没有察觉,问乙方如何论处?不应论罪。如系知情而不加捕拿,应罚一盾。甲盗钱用以买丝,把丝寄存在乙方处,乙收受了,但不了解盗窃的事,乙方如何论处?不应论罪。”上述规定旨在A.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轻罪重罚以减少偷盗行为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以立法手段维护社会秩序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唐玄宗时期,沿边镇兵多达六十余万,宰相张说以时无强敌,奏请精减兵员,罢免二十余万。玄宗对裁减三分之一有些犹豫。张说解释说:“臣久在疆场,具悉边事,军将但欲自卫及杂使营私。若御敌制胜,不在多拥闲冗,以防农务。”玄宗同意并着手对府兵进行了改造。当时诸卫府兵,成丁入伍,六十岁免役,其家又不蠲免杂徭,渐渐贫弱,大都逃亡。先天二年虽然有所改革,规定二十五岁入伍,五十岁放免,屡次征镇者,则十年免役。但实际上徒有此令,并未能付诸实施。因此这时府兵之法日渐破坏,番役更替多不按时,卫士逃匿,宿卫之士无法得以保证。鉴于这种情况,张说建议,请召募壮士充宿卫,“不问色役,优为之制,逋逃者必争出应募。”玄宗同意募兵,不过十几天,即得到精兵十三万人,“分隶诸卫,更番上下。兵农之分,从此始矣”。——据《旧唐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时期军事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玄宗时期军事改革的意义。32.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指“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问题:(1)启蒙思想家所讲的“理性之光”指的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简略叙述自启蒙运动兴起后的三百多年间,“理性之光”是如何驱散黑暗,把世界引向光明的。33.材料李广(?——前119年),陇西人。文帝时,匈奴进扰萧关,李广“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景帝三年,吴楚七国叛乱,李广率部讨伐吴楚军,夺得敌军战旗,“显功名昌邑下”。李广驻守上郡时,曾率近百轻骑与匈奴数千骑遭遇,他布疑兵,进到离匈奴二里才止步。匈奴“见广,以为诱骑,皆惊”,双方对峙至夜半,“胡皆引兵而去”。后李广转为边境多郡做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匈奴称呼他为“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李广待人宽厚和气不苛刻,治军及其简单省事,“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士卒自主快乐,“咸乐为之死”。武帝时,随卫青出击匈奴,因迷路失期被追责,自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摘编自《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广的历史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李广的英雄形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由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推行后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者从一些数据得出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史实依据,说明材料所述现象建立在一定史实的基础上,B项正确,C项错误;数据只是揭示了罗斯福新政的某些方面,所以该学者并没有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A项错误;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非新政,D项错误。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的金融体系,包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个机构,这两个机构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共同构成了战后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故B正确;联合国、雅尔塔体制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CD错误。3、C【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孙中山主要表达的是英国财富的贫富分化以及美国官员的选拔存在很多流弊,据此孙中山是在强调在进行了民族和民主革命之后,需要借鉴欧美国家的弊端,对西方社会的弊端有较清新认识,故选C项;孙中山对“三民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是在其晚年的时候实现转变的,故排除A项;同样孙中山开始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指的是孙中山在晚年实现“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政策,故排除B项;从材料提供的关键信息来看,孙中山并没有放弃走英美式道路的念头,故排除D项。4、D【解析】

屋大维是罗马帝国元首,自称“首席元老”,故D正确;屋大维通过军事战争战胜敌人,A错误;自由民里的外邦人没有公民资格,B错误;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屋大维》中的台词”,结合所学屋大维的主要事迹分析解答。5、A【解析】

唐太宗时期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汉蕃民族融合,故选A项;唐高祖、唐玄宗和武则天时期没有与吐蕃和亲形成“翁婿”关系,排除BCD项。6、B【解析】1836年的俄国正处于沙皇专制统治时期,俄国还依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钦差大臣》里的情节反映的是小官吏被误认为是钦差大臣而备受巴结和奉承以至于行贿,这是沙俄腐朽的专制体制的产物,故选B;当时的俄国处于封建制时代,故A中的“资本主义政治”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剧作表现的是现实主义创作的风格,故C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题干没有反映拜金主义,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以俄国著名戏剧家的作品入题,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考生要具备一定的俄国时代特征知识才可以准确判断每个选项的正误,既要有时间概念,又要有对俄国历史的总体把握能力,体现了对考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7、B【解析】

材料“有亡国,有亡天下”体现的是顾炎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观点收录在《日知录》,B正确;《天下郡国利病书》虽然是顾炎武的著作,但是未收录该思想,A排除;《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作品,C排除;《船山遗书》是王夫之的作品,D排除。故选B。8、C【解析】

根据表格计算,消费合计/人口指数,可知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33.8和170.109,两个年份比较人民消费水平增长明显,说明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C正确;1928年起,新经济政策实际被停止,A错误;根据计算,人口增长并没有抵消工业化成就,何况苏联大部分工业品为重工业品,不能直接消费,B错误;材料看不出斯大林模式以重工业为中心,D错误。9、D【解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欧洲人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做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体现了世界市场在国际贸易推动下逐步形成,选项D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欧洲棉纺贸易推动了整个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类似于连锁反应,其落脚地也侧重欧洲消费,而非资本原始积累,选项A排除;选项B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体现了欧洲人通过棉编织品贸易将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但没有强调此商业网造成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排除C项。10、D【解析】

据材料“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体制运作机制中体现了一定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取得皇权的支持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内阁参与中枢决策的形式,而不是完善了中枢机构,A错误;据所学可知,掌握行政大权的是皇帝,B违背史实;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C与题意不符。【点睛】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是皇帝的咨询机构。11、B【解析】

略【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故B项符合题意;王位世袭、文官体制和监察体制都不属于国家政体,排除ACD项。12、B【解析】

清代的金瓶掣签制度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时期(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故答案为B;ACD没有这种制度,排除。13、C【解析】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国的方针,这主要和《双十协定》的签订有关,故C选项正确;国共两党达成第一次合作时期蒋介石尚未出任国民政府主席,故A选项错误;此时抗日战争以结束,处于解放战争前夕,故B、D选项错误。14、D【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从1875至1911年,晚清驻外公使的知识结构中来自新式学堂和留学生出身的人数越来越多,这表明外交官越来越需要一批识西学,懂外语的新式人才来顺应近代社会的变化,突显出外交官群体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倾向明显,逐渐走向近代化,故选D项;本表主要是外交官的出身情况,而非晚清所有的官吏,故A项排除;材料中不能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也不能体现天朝上国心态的变化,故排除BC。15、A【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表明西周分封的诸侯国遍布东西南北,而且很多封地都在边远地带,扩大了周的统治疆域,故A项正确;分封制最终导致分裂割据,排除B项;基本确定中国疆域从秦统一开始,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分封制是历史趋势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A。16、A【解析】

结合题干时间判断,当时苏联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经济建设的新模式,故选A;当时资本主义国家敌视苏联,所以苏联不可能接受来自世界的援助,排除B;大萧条指1929年到1933年,排除C;D与材料不符,排除D。17、C【解析】

由材料信息“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可知,这件虎符反映出当时秦国军权掌握在君主手中,即君主权力高度集中,故C正确;虎符体现不出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故A错误;战争频繁、战乱不止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错误;材料只是体现的是军事调动,不能说明国力强盛、军事发达,故D错误。18、D【解析】

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思想家,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D正确;A主张天赋人权思想;B主张三权分立思想;C是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19、A【解析】

法德是欧洲宿敌,恩怨极深,所以欧洲一体化实现的关键在于法德和解,故选A项;BCD都是实现或推动欧洲一体化发展的表现,不是关键,排除。故选A。20、A【解析】

根据材料“江南制造总局和大新公司原址”并结合所学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因此可研究近代上海经济的转型,故A项正确;江南制造总局是军事工业,与近代上海市政的发展、近代上海文化的交融和近代上海都市的变化无关,故BCD三项错误。21、B【解析】

根据图片宣传语“吃饭不花钱”以及集体就餐可知,这是人民公社化初期,实行一大二公,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末,B正确;20世纪50年代初正值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当时不存在吃饭不花钱的现象,排除A;60年代中期,经过国民经济调整,国家经济略有恢复,农村中不再实行大食堂、大锅饭,排除C;70年代末农村已经改革,一家一户生产,自负盈亏,大锅饭早已取消,排除D。22、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包含中国主权问题的条约是①《凡尔赛和约》④《九国公约》,故D正确。23、B【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这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只是表明两种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逐步分化对立并重新组合,没有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排除A项;材料表明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不能体现世界经济的制度化问题,排除C项;二战爆发的深层次原因确实跟1929年的经济危机有关,但材料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排除D项。24、A【解析】

由材料信息“外国在华资本是中国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资本主义企业,是中国资本主义的组成部分”可知,外国在华工厂的增多就意味着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即西方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故A正确;B项说法错误,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是独立于西方的;没有列强销售商品和掠夺原料的信息,材料不能得出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形式不断创新,D项错误。25、D【解析】

遗迹和遗物是考古挖掘的文物,最具有史料价值。殷墟中的甲骨文是记载商朝社会生活的文字,商朝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典型代表,故①③正确;《封神演义》属于神话小说,史料价值有限,不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排除②;《史记·殷本纪》包含有商朝历史,但属于二手史料,排除④。故选①③组合,排除ABC,选D。26、C【解析】同治光绪至宣统时期,一方面由于外来的侵略,外来文化广泛传入,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民主思想广泛传播,中国近代化开展,即由于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导致了题干现象的发生。C项符合题意。ABD项都是只说了其中的一个原因。27、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涉及的两个时间及学派“先秦法家”“汉朝儒生”,荀子属于先秦儒家而非法家,因此AB错误;C不对,孟子属于先秦儒家而不是在汉代;因此只有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法家、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点评:注意题干关于时间、地点、人物等限定词。28、C【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出多元化局面,因此C选项正确。增速放缓不等于国力衰退,A选项错误;B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依据材料无法得出D选项,排除。故选C。29、D【解析】

根据材料“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可知罗马法以契约形式确保了各权力代表的相互制约关系,有利于形成权力约束,故D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未反映罗马法对法律权威的维护作用,排除。材料未体现罗马法保护人民权力及私有财产,故排除BC两项。30、D【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法律的理解和认识。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对犯罪情形的分类做了明确而详实的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故D项说法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的规定不是轻罪重罚的意思,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也并未突出盗窃一定要判罪,故C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当时边境无强敌环伺;府兵制弊端日显;张说熟悉边防军事力主改革,得到皇帝支持。(2)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提供了相对充足的兵源。【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以时无强敌”、“这时府兵之法日渐破坏”可知,军事改革的背景是当时边境无强敌环伺,府兵制弊端日显;从人物主张来看,当时张说熟悉边防军事力主改革,得到皇帝支持。(2)意义:根据材料“当时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