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主讲人:王钊磊原始社会(石器时代)170万年前—BC2070年奴隶社会BC2070年-BC476年夏:前2070年-前1600年建立商:前1600年-前1046年发展西周:前1046-前771年强盛春秋:前770-前476年衰亡部落联盟氏族公社神话传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封建社会形成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国家两汉(前202年—22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国家分裂与民族融合隋、唐(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279年)民族融合加强和封建经济发展明清前期(1368—1840年)统一多民国家巩固与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古代中国封建社会BC475年--1840年近代中国(1840-1949半殖半封现代中国(1949-今)讲解2分钟中国史分期课堂总结百家争鸣(思想家)反作用社会存在社会意识min:1m政局之变夷夏之变经济之变阶级之变决定变变革之象应对之策变法运动(政治家)社会存在决定反作用壹变革之象第二讲春秋战国:剧烈变动与社会转型

整体把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的阶段特征整体特征:大动荡、大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诸侯争霸,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变法运动的兴起,贵族分权体制向官僚体制过渡,分封制向中央集权过渡,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新局面。中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融合加强,华夏认同的观念增强。经济:耕作技术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发展为封建土地私有制;经营方式由集体耕作到小农经济。手工业从“青铜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工商食官制度走向瓦解,重农抑商政策逐步确立。文化: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学术领域异常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科技、文化、艺术取得重要成就,出现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开始形成。主题一

春秋战国的政治:礼崩乐坏素养解读时空观念春秋战争政权的演变;贵族分权体制瓦解,中央集权逐渐形成。历史解释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的背景,分析动荡中包含的华夏认同因素和社会整合的力量。史料实证运用史料解读春秋战国的大变革。唯物史观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理解小农经济与诸侯纷争的关系。家国情怀中原文明向周边地区的扩展,华夏民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考试风向标:1.王权体制面临挑战:“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演变为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2.变法运动的兴起: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风起云涌,完成古代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历史性转变。3.政治体制的创新:建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新局面,逐渐向中央集权过渡。变革之象·政局之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权更替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是争霸。春秋五霸先后出现。各诸侯国以尊王为旗帜,建立霸业,实质是奴隶主的掠夺战争。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兼并。齐楚秦燕赵魏韩等战国七雄同时并存。各国以统一为目标,攻城灭国。◎春秋列国形势图(一)春秋起止时间:起始标志:时代特点:春秋五霸: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平王东迁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二)战国起止时间:起始标志:时代特点: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兼并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二、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一)春秋争霸

1.背景:①东周时期,周王室控制力削弱,“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②诸侯实力强大,独立性增强,大的诸侯国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

2.春秋五霸:齐晋楚吴越3.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瓦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二、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二)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群雄兼并、策士穿越、纵横捭阖的时代①三家分晋:

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②田氏代齐:

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姜姓国君③经过长期纷争,最终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三、华夏认同

1.含义: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少数民族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2.基本历程:(1)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促进了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2)局部统一的局面,为大一统奠定基础。(3)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4)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3.影响:①战国之后,内迁民族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大量新鲜血液。②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形成。变革之象·夷夏之变概念解读:华夏认同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宫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后来成为中原主体民族的总称。夏商周三族有着明显的民族认同意思,他们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联系起来,自称是黄帝族的后裔,也就是说夏商周都认为源于一体。同时华夏族与四夷之间也不断发生融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多元一体的统一体。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各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所以,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一个列国纷争、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华夏认同感不断强化的时代。华夏认同民族大融合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在长期的杂居、邻居过程中,华夏文明提升了戎狄蛮夷的文明,戎狄蛮夷的文化也进一步丰富了华夏文明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认同、民族交融战国中后期,赵武灵王(约前340-295年)推行“胡服骑射”,是华夏文明吸收周边民族文化的典型事例。意义:①缩小了胡汉差异。减弱了华夏民族鄙视胡人的心理。增强了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依心理,促进了华夏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民族交融。②培养起了中原人彪悍晓勇的尚武风气。打击了“先王之道不可变”的保守思想。③“习胡服,求便利”成为了中国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弱化了服饰的身份标识功能(身份高低,夷夏之别)。强化了其实用功能,④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为秦汉时期全国各民族大一统的局面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补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西周宗法制分封制九鼎七鼎五鼎三鼎或一鼎礼乐制min:1m变革之象·政局之变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昔齐桓公九合诸侯,未尝不以周襄王之命。然则虽尊襄王,桓公亦定霸矣。九合之尊桓公也,犹其尊襄王也。

今日天子不可得而为也,虽为桓公吾弗为云者,岂不为过谋而不知尊哉!

——刘向《战国策·韩策三》min:1m变革之象·政局之变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战国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

——刘向《<战国策>书录》

min:1m变革之象·政局之变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①诸侯国的数量之变化,说明了什么?②地图中新图例之变化,说明了什么?①诸侯国数量减少局部统一扩大②新图例:长城集中力量局部发展min:2m变革之象·夷夏之变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③北部民族数量之变化,说明了什么?②地图中新图例之变化,说明了什么?②新图例:长城交流、冲突民族交融③北方部族数量减少融入华夏min:1m变革之象·夷夏之变“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材料一: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左传·闵公元年》材料二:

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资治通鉴》中原北狄南蛮东夷西戎华夏族min:1m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比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华夏”华夏认同民族大融合在频繁交往和密切联系中,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春秋时期四夷与华夏的区别主要在文化方面,他们的服饰、语言、经济生活、风俗习惯都与华夏明显不同。……通过春秋时期的华夷之争,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变革之象·夷夏之变主题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考试风向标(1)农业:

耕作方式由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由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向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转变;

经营方式由集体耕作到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2)手工业:由官府主导逐渐到官营、民营和个体共同发展。(3)商业:时期商业的发展逐渐突破地域限制,商品交换频换。素养解读时空观念1.夏商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演进;2.春秋战国时期各区域经济发展概况历史解释随着铁犁牛耕技术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封建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成为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模式。史料实证运用考古发掘的壁画、墓葬文物、文史史料及其他考古遗存,解读印证早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1.春秋战国生产力进步对生产关系的影响;2.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家国情怀

1.国家对民生的关注及其政策调整,2.生产力进步促进人类整体生活水平变革之象·经济之变变革之象·经济之变农业发展提供原料、商品(提供原料)工商业繁荣min:1m部分人从农业生产中脱离(提供劳动力)温饱满足,追求生活质量(提供市场)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

”广泛推广使用。2.农业技术:

(1)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芍陂、邗沟(2)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

,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3.土地制度:由土地国有制向

转变。

(1)原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2)确立:①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3)类型: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4)问题:土地兼并。铁犁牛耕都江堰土地私有制春秋战国水利工程图4.农业经营:由集体耕作向

转变。(1)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2)小农经济的特点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②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市场交换少。③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④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⑤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不利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3)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经营方式、生产组织形式)小农经济概念辨析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1)自然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与商品经济相对立(2)小农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较小。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其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兴衰(3)自耕农经济,农户耕种的土地是自己的,它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农业经营:由集体耕作向小农经济转变。

(4)影响:①政治上:是秦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形成的根源,而中央集权制度又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②经济上:“自给自足”的特点及脆弱性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③科技文化: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科技发展。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阻碍了古代中国科技的突破;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④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同时也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5.赋税制度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劳役地租逐渐为实物地租所取代。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 ;无论公田、私田一律征税,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原始农业时代传统农业时代工具(生产力)耕作技术(生产力)经营方式(生产关系)土地制度(生产关系)精耕细作

春秋战国以后:封建土地私有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小农经济集体劳动

商周时期:井田制大量使用铁农具牛耕、水利工程等木、石金石并用刀耕火种

农业之变二、发达的手工业:1.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及特点经营形态生产经营模式产品及流向流通方式地位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和供皇室、贵族消费的日用品不投放市场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私(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投放市场明中叶以后在一些部门占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业的一种副业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产品投放市场稳定了小农经济,在近代破产2.发展概况:(1)春秋晚期:中国冶炼生铁和块炼铁技术出现。

(2)战国时期: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三、趋向繁荣的商业:1.商业繁荣的表现

(1)货币:出现了铸币和贵金属。

(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较著名。)(2)交通:逐渐形成以各国都城为中心的向外辐射交通网路,都城所在地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春秋时期,由吴国在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3)城市:诸侯国的都城都设有市,有的城市出现了“市井”的商业区。(4)商人:“富”“贵”分离,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5)政策: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诸侯国货币2.商业发展的原因

①社会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让整个社会拥有了大量可供流通的商品。②国家因素:

区域性国家的产生,割断和阻碍了整个社会的自由联系,让许多商品的流通变得有利可图;政府的政策支持。③人为因素:

富国强兵的需要。变革之象·阶级之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铁犁牛耕公田抛荒私田开辟私田实际私有国家收入减少井田瓦解私有确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井田瓦解私有确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奴隶和平民垦荒种地,得到土地所有权(自耕农)奴隶主贵族阶级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奴隶主贵族分化、军功地主等大片土地所有者(新兴地主阶级)受租于新兴地主阶级耕种土地的逃亡奴隶或破产农民(佃农)min:1m变变革之象应对之策政局之变:礼崩乐坏,分封制瓦解夷夏之变:华夏认同,民族交融经济之变:铁器牛耕、生产力大发展、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阶级之变:奴隶主贵族阶级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min:1m贰应变之策变变革之象应对之策政局之变:礼崩乐坏,分封制瓦解夷夏之变:华夏认同,民族交融经济之变:铁器牛耕、生产力大发展、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阶级之变:奴隶主贵族阶级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百家争鸣(思想家)min:1m主题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素养解读时空观念先秦时期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思想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及趋势。历史解释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在思想上的反映,推动了历史变革的进程.2.孔孟之道的内涵;3.先秦诸子治国思想的异同。史料实证运用考古图文史料,解读实证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主张、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家国情怀早期儒学的诸多思想如和谐、民本等,奠定了中华民族爱国爱家的情怀,促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性格的形成。考试风向标:百家争鸣: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促成了春秋战国多元性的文化格局;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重点理解先秦儒学的内涵与外延。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一)概念解读:什么是百家争鸣?1.汉代司马谈按照诸子学说的主要学术主张,把他们分为阴阳、儒、墨、名(辨)、法、道家。(《史记·太史公自序》)2.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则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辨)、墨、纵横家、杂、农等九家。故:百家只是个约数,表明数量众多。一、百家争鸣(一)概念解读: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各派学者或思想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提出自己的治国济世主张。

实质: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实质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本质上争的是国家的治理方略。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二)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根据唯物史观,把握一个基本原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对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我们在分析原因时,一定不能脱离当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思想变迁)。战国时期铁器出土分布图战国七雄孔子讲学图材料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的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小结: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井田制崩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贵族政治趋于瓦解;新的统治阶级尚未树立绝对权威,人们思想条件不受束缚。社会关系:“士”阶层的活跃与崛起;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纷纷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提出自己的主张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教育下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史论: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二、“百家争鸣”的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一)儒家学派——春秋时期的孔子1.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鲁国人,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3岁丧父,17岁丧母,从小虚心好学。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小吏。30岁开始私人讲学。50多岁又从政。55岁仕途失意。晚年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处碰壁。68岁返鲁,晚年潜心办学和整理文献。后被尊为“至圣”。(一)儒家学派——春秋时期的孔子2.孔子的思想(1)思想主张a.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以“礼”治国,调整礼和仁的方法“中庸”,回归圣贤,恢复到西周的礼乐秩序;b.民本思想:“以德治民”,实行德政(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c.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全面发展世界观:存疑鬼神,把探讨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首位。文化编撰:“六经”,其言行被辑录成《论语》影响: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传统文化主流,有利于教育普及局限性:维护等级制,官本位思想严重,重义轻利不利于经济发展。

孔子观点摘要①子不语怪力乱神②爱人、德政、孝悌、仁义礼智信③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④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⑤克己复礼、正名、齐之以礼——重视现世事功(实践理性)——重视道德修养——重视血亲人伦——重视民本思想——重视社会秩序从“累累若丧家之犬”“孔老二”到“至圣”“素王”“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可以说,孔子能经受得住多少诋毁,也就担当起多少赞美。思考:孔子思想在当时为什么不被重视?孔子思想在当时为什么不被重视?当时不被重视的原因:1.不符合统治者需要:春秋争霸,孔子主张“仁”和“为政以德”,不能满足军事经济的需要;2.不适应时代的趋势:春秋社会大变革,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不能满足变法革新的需要;3.缺乏政治保障:周王室衰微,国家分裂。从“累累若丧家之犬”“孔老二”到“至圣”“素王”“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可以说,孔子能经受得住多少诋毁,也就担当起多少赞美。思考:孔子思想在当时为什么不被重视?孔子思想在后世为什么备受推崇,长盛不衰?被后世推崇的原因:1.自身优势:有利协调人际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2.适应时代:经改造后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3.体系开放: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精华而与时俱进进行调整;4.政治支持:历代统治者的推崇;5.个人贡献:儒学家的改造和发展。

“仁”对中国人为人处世产生极大影响,形成了中国人谦恭的性格。

“礼”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规定了应当为、可以为、不得为的行为方式,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当所以,“仁”和“礼”一方面促进了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也促进了家庭伦理关系的协调,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爱幼、团结和睦的家庭伦理关系。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中国人创新思维,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观念障碍。孔子的人文主义精神“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宽松社会环境。“礼”:道德规范,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

“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发展个性,提高社会成员素质。(二)道家学派—春秋时期老子1.春秋时期的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负责征集和收藏文化典籍。他博学多智,精通礼法,熟悉各种典章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思想通过《道德经》一书流传下来。1.老子的思想主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两面并不断转化。强调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无为而治”不是不作为,而是强调不妄为,要遵循自然法则与规律“待时而动”“因时制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对悲观,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道”是世间万物的本原,是永恒不变的。强调“道法自然”,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核心思想“道”辩证法思想倡导“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三)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继承发展——孟子、荀子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相传师承子思。

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有“亚圣”之称。

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曾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时人尊称“荀卿”。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韩非子,一位是李斯。1.孟子的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要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大丈夫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具体的政治学说,主张施行“仁政”。“仁政”的实质是建立小农经济,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薄赋。请注意:“仁”与“仁政”有一些具体差异。“仁”是一种伦理道德理念,其最基本精神是爱人。“仁政”是包括思想、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施政纲领,是对孔子“仁”和“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仁政民本思想“性善论”倡导“养浩然之气”2.荀子的思想主张思想主张:(1)“仁义”和“王道”(礼法并用、王霸并用);(2)民本思想:“君舟民水”,强调民对君的制约;(3)“性本恶”,强调后天学习与“礼法并用”,扩充善行;(4)朴素的唯物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天命、鬼神迷信,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后世儒家多奉孟子为儒家又一宗师,而视荀子为旁门别支,汉以后不受重视小结: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民本思想异“人性论”阶级属性爱人仁政仁义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相近性善论创立儒家学派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时期,儒学成为蔚然大宗性恶论没落的贵族阶层新兴地主阶级新兴地主阶级2.庄子的思想主张战国时期的庄子思想主张:(1)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2)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庄周梦蝶2.庄子的思想主张对事物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要逍遥,就要“无所恃”,就要放弃生死、有无、贵贱等差别观念,达到精神上的“逍遥”。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社会不公(偷带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社会是虚伪的。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对自然的破坏,有害无利,要顺应自然。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应同等看待。请注意: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庄子主张顺应自然,体现了”儒道争锋“。局限:认为斗争毫无必要,只顺从命运安排,安于现状即可。“齐物”“逍遥”社会观顺应自然(四)强调集权、变革的法家思想战国时期儒学大家荀子思想中,已经孕育了法家思想,比如“王道”思想(礼法并用)。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韩非子,一位是李斯。“法”继承了“礼”的规范性但又突破了其保守性。《韩非子》: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法家思想的核心内涵社会在发展,政治要变革,反对儒家“是古非今”“以古非今”的历史观。“法”“术”“势”相结合,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威慑臣民。。以法治国,赏罚分明,奖励耕战,法为君主集权服务。加强君主集权,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集权观改革发展观政治观法治观请注意: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和今天的法治有本质区别。前者是为专制集权服务,后者是为保障人人平等而行。法家的集权、变革思想的影响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厉行赏罚以法治国专制集权变法革新请注意:法家思想逐渐被统治者采纳,并在秦国成为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和儒家并称战国时期的“显学”。汉代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但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外儒内法),成为维护专制集权的工具。(五)站在平民小生产者立场的墨家思想1.兼爱:消除亲疏、贵贱地去爱所有人(爱人若爱其身)。孔子的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有差别地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2.非攻:反对不义战争,主张各国和平共处。3.尚贤:尊重有才能的人,反对任人唯亲。4.尚力:强调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5.节用:主张节俭,节葬,反对奢靡浪费。6.非命:反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7.尚同:主张集权,“一同天下之义”。请注意:由于墨家站在平民小生产者的角度,其思想很难被统治者所青睐,但墨家的具体思想逐渐融合在古代中国治国理政思想之中。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思想比较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治国理念救世根据代表立场推崇“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王道”“礼崩乐坏”,主张通过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恢复西周礼乐秩序没落贵族,文士。主张“无为而治”,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认为不能人为制定秩序,主张顺从自然规律隐士“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霸道”旧秩序已被淘汰,应通过改革建立新秩序新兴地主阶级,谋士“兼爱”“非攻”社会秩序有问题,主张建立平等、“兼爱”的社会平民小生产者,侠客、武士1.百家争鸣铸就了中华文化兼容并包、开放多元的基本特征;2.儒家的仁爱、有教无类、积极有为的进取思想:有助于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有借鉴意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助于推动今天的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进程。3.道家的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对今天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重要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4.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构建法治中国、推动改革的深化提供传统支撑。5.墨家的简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崇尚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思考:百家争鸣的现代价值。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民族融合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抓住时代特征或关键原因进行宏观分析)2.百家争鸣构筑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基本特征。3.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主张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墨家思想蕴含着“行侠仗义”“兼爱非攻”的平民理念。(微观分析百家争鸣的具体影响)综上,百家争鸣的出现不仅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而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并对今天的社会提供重要借鉴,也是构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整体小结)三、如何评价百家争鸣?流派代表主要思想主张儒家孟子性善论

仁政论

民本论荀子性恶论礼法并重德主刑辅道家庄子相对主义消极无为的人生观和社会观阴阳家邹衍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墨家墨子兼爱

非攻

尚贤

节俭法家韩非子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中央集权思想百家争鸣的实质--各家学派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变变革之象应对之策政局之变:礼崩乐坏,分封制瓦解夷夏之变:华夏认同,民族交融经济之变:铁器牛耕、生产力大发展、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阶级之变:奴隶主贵族阶级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百家争鸣(思想家)变法运动(变革家)min:1m变法是社会的大势所趋春秋代表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特点:奴隶主的改革;经济领域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战国代表特点: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更加彻底,不仅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在政治领域也进行改革目的:富国强兵魏国:李悝(法家始祖)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应变之策·变法运动齐桓公、管仲改革(公元前7世纪前期):①改革赋税制度,根据土地的多少和田亩的好坏征收不同等级的赋税。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②“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发展工商业,增强了齐国实力。③整顿和发展军备。结果,齐桓公率先成为霸主。鲁国: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具体方法是不分公田私田按田亩征税,税率为产量的1/10。实质公开承认土地私有。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把鲁国“初税亩”作为我国征收农业税的起点。春秋时期的变法革新运动8132燕国:乐毅改革465齐国:邹忌改革楚国:吴起改革赵国:赵武灵王改革韩国:申不害改革魏国:李悝改革秦国:商鞅改革7思考探究:如何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政治: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迭起,新制酝酿经济:铁犁牛耕,井田瓦解

土地私有,小农经济思想: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阶级:士阶层活跃,新兴地主阶级壮大。战国时期的变法革新运动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察能而授官”;军事改革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战国时期各国变法魏李悝改革秦商鞅变法赵赵武灵王变法韩申不害改革大行“术”治;开垦荒地;兵器制造,军事改革食有劳而禄有功;尽地力之教;著《法经》;实行“武卒”制以能任官;着胡服,习骑射楚吴起改革燕乐毅改革齐邹忌改革谨修法律而督奸吏;广纳言路min:1m奖励耕织军功爵废井田,开阡陌什伍制统一度量衡建立县制连坐制焚烧诗书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最典型的变法123政治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王。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列传》加强对地方控制、稳定社会秩序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发展提高军队战斗力,军事实力增强【课堂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李斯《谏逐客书》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1)积极性:

①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②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2)局限性:轻罪重罚,压迫和剥削百姓等。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变法小结改革/变法1.原因:政治:社会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尖锐/内忧外患/战争频繁,社会动荡

经济:国库空虚/财政危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思想:受

思想的影响个人:

的人格、努力/统治者支持事物本身:旧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2.影响:政治: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经济:促进

经济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思想:促进

思想的传播对后世:为后世

提供借鉴对世界:为世界其他国家

提供中国方案消极: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容易导致

3.改革成功或失败原因:

(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3)看改革的政治措施是否行之有效。(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4.评价改革的原则要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

是否符合生产力或实践的标准;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屡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

——《国语·齐语》

齐国管仲变法材料二:初税亩,非礼也,谷出不过藉,以丰财也。

——《左传》

鲁国初税亩材料三: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

秦国商鞅变法思考①:土地私有制有几种类型?①君主土地所有制(补充)②自耕农土地所有制(附庸)③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补充重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概念辨析封建土地私有制与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土地所有制广泛而分散地存在,但由于农民经济力量薄弱,土地往往被兼并。概念:重视发展农业,限制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开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原因:①农业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②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征收赋税,征发摇役和兵役。③工商业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影响农业生产,危及专制政权统治。④根本原因,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补充重点:“重农抑商”政策表现:①重农:奖励农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