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课件 第16课 3国鼎立_第1页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课件 第16课 3国鼎立_第2页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课件 第16课 3国鼎立_第3页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课件 第16课 3国鼎立_第4页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课件 第16课 3国鼎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课时目标:京剧《捉放曹》是根据小说《三国演义》创作的剧目,讲述了曹操在逃亡中杀死无辜老汉吕伯奢一家的故事。剧中的曹操是一个疑心极重、冷酷无情的白脸奸臣。然而,这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形象,不是历史上曹操的全貌。史书中记载的曹操是什么样子?他和三国鼎立的形成有什么关系?京剧《捉放曹》中曹操的扮相

新课导入州牧割据黄巾起义爆发后,地方州郡作乱一团。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臣出任州牧,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地位在郡守之上。此后州牧的势力逐渐膨胀,甚至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东汉末年,大小势力割地而治,天下陷入一片战乱。其中,魏国、蜀国和吴国是最具实力的政权,三个国家相互制约,明争暗斗,他们的首领分别是曹操、刘备和孙权。曹魏、蜀汉、东吴,三国率领着自己的军队,在中国历史上演绎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战争故事。任务一:官渡之战知识讲解:官渡之战

曹操,字孟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农民起义中势力壮大起来。占据河南一带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的地位。经济上,采取了恢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些措施。

袁绍,字本初,出身“四世三公”,是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据黄河以北拥兵10万,战马万匹,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相关史事

官渡决战前夕,袁绍的谋士许攸投降曹操。曹操听说后,高兴得顾不上穿鞋,赤脚相迎。许攸问曹操,还有多少军粮可供支持战争,曹操开始并没有以实相告。在许攸的一再追问下,曹操只得说出实情。许攸听说曹军粮食只够吃一个月,便告诉他袁绍的辎重粮草屯积在乌巢,当率精兵前往袭击。曹操依计而行,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曹操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任务二:赤壁之战知识讲解:赤壁之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他实现了吗?原因是什么?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刘备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

孙权听从将军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三顾茅庐曹操孙刘水战是本次战役制胜的关键,但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随着曹操势力日益强大,曹操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致命弱点不利因素先决条件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材料研读诸葛亮曾对孙权说:“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策略?与赤壁之战有什么关系?体现了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策略。揭示了赤壁之战胜利的原因

明朝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说说你的想法。

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是有区别的。小说中作者为了增加趣味性,会适当地进行文学加工,比如对曹操的评价。任务三:三国的建立及发展知识讲解一:三国鼎立背景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三分天下但任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形成想一想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什么影响?三国鼎立形成,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魏蜀吴三国各自发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也为后期统一打下基础。知识讲解二:三国时期的发展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翻车可以连续将低处的水提升到高处,便利灌溉;遇到涝灾,也可以用来排水。翻车既轻巧又便于操作,是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长期使用的一种灌溉工具。翻车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台湾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学史崇德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主持军国大政。他忠于职守,公正无私,法令严明,治蜀有方。诸葛亮多次出师北伐曹魏,最后病逝于北伐前线,践行了他所说的“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诺言,体现了为事业奋斗终身的奉献精神。七擒孟获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你认为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观点:进步。理由:三国时期,国家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是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相比,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的统一,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课堂小结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官渡之战(200年)统一北方孙权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之战(208年)魏蜀吴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活动(一)

朗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描绘了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原因在于东汉末年州牧郡守拥军割据、战乱不断。活动(二)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议一议:影响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意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00年208年曹操vs袁绍曹操vs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以少胜多曹操胜孙刘联军胜基本统一北方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这两个战役胜方取胜的原因都有指挥得当、运用巧妙的策略等因素,而败方失败的原因都有指挥者轻敌自傲、指挥失误等因素。随堂训练1、齐桓公曾用管仲之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而称霸。这里的“尊王”举措,为后来者提供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这些后来者中包括(

)A、嬴政B、刘邦C、刘秀D、曹操D2.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的相同点是(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②都有孙权参加

③都采用了火攻

④都是以少胜多⑤都是军阀之间的斗争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D

3、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夷洲的联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A、新疆B、西藏C、台湾D、海南C

4、下列人物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①孙权②曹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