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校级联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没有权利,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杀害奴隶或者损伤奴隶的身体,意味着奴隶主的财产遭受损失,侵害人需要承担的是财产上的责任。这些规定最能反映出该法典()A.强化人身依附关系 B.法律体系完备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确立等级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根据材料“奴隶在法律上没有权利,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知,奴隶没有法律上的权利,只是奴隶主的财产,结合所学可知,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中的规定反映了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维护了奴隶制度,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并不是依附于奴隶主,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一部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无法说明法律体系完备,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维护奴隶制度,与等级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8世纪时,法兰克国王查理曼为了让自己的统治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巩固,选择与罗马教皇结盟。当时的教皇利奥三世因其发表的言论遭到罗马贵族的反对而被废黜,在查理曼国王的帮助下,利奥三世重新坐上了教皇的位置。这反映出()A.宗教改革冲击了教会权威 B.教会主宰了欧洲政治局势C.教会与王权之间相互利用 D.王权受到多方势力的压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8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法兰克国王和教皇为巩固自己的权力,相互利用,C项正确;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排除A项;材料强调王权与教会并存相互利用,并未体现出教会主宰,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王权与教会的关系,未涉及到王权是否被压制,排除D项。故选C项。3.17世纪欧洲出现了关于“海洋自由”的争论,下表是当时学者的主要观点。这反映出当时()国家学者观点荷兰格劳秀斯海洋不可占领,应向所有国家开放英国塞尔登沿海国有权占领其周围的海洋,英国及其历代君王应永享对其周边海域的排他性主权和管辖权葡萄牙弗莱塔保留海洋人类共有属性与地位的同时,应将部分航行与捕鱼权让渡给部分国家苏格兰威尔伍德在远离各国陆地且不受海岸限制的大洋上,应实行航行自由,但近海海域不能与大洋相提并论A.欧洲国家争夺海洋权益 B.英国海上霸主地位受到冲击C.国际海洋法规不断完善 D.增进海洋共同利益成为共识〖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的欧洲。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叙述了欧洲国家关于“海洋自由”的争论,其不同国家的观点都是从本国利益和需求出发的,如荷兰主要发展的是海上运输贸易,所以其提出航洋应向所有国家开放,而英国主要是通过占领殖民地和向海外市场销售产品为主,需要殖民地为其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市场,所以强调海洋管辖权维护本国的海外贸易,葡萄牙和苏格兰也从各自利益出发提出了“海洋自由论”,本质上是通过争夺海洋权益维护国家利益,A项正确;此时英国尚未建立海上霸权,与材料涉及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只是对海洋管理的谈论,未涉及成国际海洋法规,排除C项;材料是从本国利益出发,而非要增进海洋共同利益,排除D项。故选A项。4.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一种观念: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国家。意在说明美国内战()A.废除了奴隶制度 B.解决了社会的根本矛盾C.巩固了国家统一 D.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据材料可知,该史学家认为,美国内战后,美国成为一个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国家,说明美国内战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美国内战的影响,而废除了奴隶制度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解决了社会的根本矛盾,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在政治领域的影响,而非经济领域,排除D项。故选C项。5.德意志帝国的军队是由各大、中、小邦国按份额分担组成。巴伐利亚和符腾堡有它们自己的陆军部。虽然皇帝是帝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但巴伐利亚的军队只在战时才听从皇帝的命令。这说明当时的德意志()A.呈现联邦主义色彩 B.处于四分五裂状态C.军队的战斗力较弱 D.皇帝具有实际权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德意志帝国的军队是由各大、中、小邦国按份额分担组成。巴伐利亚和符腾堡有它们自己的陆军部。虽然皇帝是帝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但巴伐利亚的军队只在战时才听从皇帝的命令。”可知,德意志帝国由各种邦国组成,德意志皇帝是帝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但邦国具有自己的陆军部,只是在战时才听从皇帝的命令,说明德意志帝国具有联邦主义的特点,A项正确;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军队的战斗力较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皇帝具有实际权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6.下图是题为《门罗护院》漫画,画面主体是山姆大叔,他一手指着美国国会通过的文件,一手做禁止动作,脚下是门罗宣言文本,面前是各国战舰,该漫画()A.充分赞扬美国支援拉美民族独立运动B.批判欧洲各国对拉美展开的武装殖民C.旨在表达门罗主义遭到各方强烈抵制D.隐含美国将拉美作为势力范围的野心〖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依据材料“画面主体是山姆大叔,他一手指着美国国会通过的文件,一手做禁止动作,脚下是门罗宣言文本,面前是各国战舰”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通过门罗宣言向欧洲列强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即欧洲列强不应殖民美洲,其实质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美国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是赞扬美国支援拉美民族独立运动,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欧洲各国不应在殖民美洲,排除B项;漫画无法反映门罗主义遭到各方强烈抵制,排除C项。故选D项。7.1915年在西线服役的英国诗人维尔弗雷特・欧文写到:“我的朋友,你不应该以巨大的热情告诉孩子们,让他们追求那些绝望的光荣。”这表明()A.同盟国在战争中逐渐掌握主动权 B.一战引发了人们对战争的反思C.日德兰海战的失利引发悲观情绪 D.一战后极端民族主义再次泛滥〖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5年(西欧)。据本题材料“1915年在西线服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值一战时期,根据材料“你不应该以巨大的热情告诉孩子们,让他们追求那些绝望的光荣。”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对战争的反思,这表明一战引发了人们对战争的反思,B项正确;一战中获胜的一方是协约国,不是同盟国,排除A项;日德兰海战是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大海战,与材料时间1915年不符,排除C项;1915年处于一战期间,而不是一战后,排除D项。故选B项。8.如图为苏俄国家瓷器厂于1921年绘制的“俄国革命瓷盘”,用于纪念俄国十月革命。瓷盘正面绘有红色工厂和手拿锤子的工人图案,但是瓷盘背面同时绘有沙皇尼古拉二世标志与苏俄的镰刀锤子标志。因为保有尼古拉二世标志能让瓷盘在国外卖出更高价格,缓和外汇紧张的情势。由此可知,新生苏维埃政权()A.采取新经济政策并取得初步成果 B.在帝国历史与现实政治之间妥协C.注重提高艺术品的意识形态价值 D.经济实力增强但外汇储备量不足〖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21年的苏俄。根据材料“如图为苏俄国家瓷器厂于1921年绘制的‘俄国革命瓷盘’……因为保有尼古拉二世标志能让瓷盘在国外卖出更高价格,缓和外汇紧张的情势。”及所学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这使得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外部势力威胁,同时国内经济建设的情况并不乐观。由此可见,俄国革命瓷盘既能带来较好的经济利益,又起到了缓和外汇紧张的作用,体现了新生政权在巩固现实统治与帝国历史传统间的妥协,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施的,材料无法得出新经济政策取得初步成果的信息,排除A项;“瓷盘背面同时绘有沙皇尼古拉二世标志与苏俄的镰刀锤子标志”带有明显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政治的特征,不能说明艺术品的意识形态有所提高,排除C项;此时的苏联面临着严重的国内经济危机,并不是经济实力得到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9.印度独立运动时期,甘地坚决反对将英语作为国语,认为英语代表的是阶级特权与等级地位,严重阻碍了争取平等与反殖民斗争,提倡使用印度斯坦语等本土语言。甘地的这些主张()A.推动了民族独立意识的发展 B.意在实现社会的平等C.统一了国内各民族通用语言 D.遏制了印度语言纷争〖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目的题。根据材料“甘地坚决反对将英语作为国语,认为英语代表的是阶级特权与等级地位,严重阻碍了争取平等与反殖民斗争,提倡使用印度斯坦语等本土语言”和所学可知,甘地在领导印度独立过程中,主张使用本土语言,反对使用英语,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印度的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发展,A项正确;甘地主张印度独立,非实现社会平等,排除B项;甘地这一主张并未统一国内各民族语言,排除C项;遏制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图为二战时期的漫画,盘子的馅饼上写着英文“捷克斯洛伐克”,左边戴礼帽的是英法领导人。此漫画意在()A.说明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 B.讽刺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C.谴责捷克斯洛伐克的亲德立场 D.指明《凡尔赛条约》的虚伪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时期(世界)。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戴礼帽的英法领导人把“捷克斯洛伐克”推向了德国法西斯,通过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与安全,这是西方绥靖政策的体现,因此,此漫画意在讽刺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B项正确;此漫画意在讽刺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未体现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排除A项;英法通过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与安全,这是西方绥靖政策的体现,未体现捷克斯洛伐克的亲德立场,排除C项;此漫画意在讽刺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并不是指明《凡尔赛条约》的虚伪性,排除D项。故选B项。11.1940年9月,德意日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承诺以政治、经济、军事手段相互协助。1941年德国三次调整对日政策:3月要求日本在远东进攻英国;7月要求日本进攻苏联;11月又鼓动日本对美国开战。德国调整对日政策的出发点是()A.扭转日趋被动的战争形势 B.阻止反法西斯大国走向结盟C.拉拢日本防止轴心国分裂 D.德国对本国现实利益的评估〖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二战期间,为取得欧洲战场的胜利,德国调整对日政策,因此其出发点是德国对本国现实利益的评估,D项正确;德国政策的出发点不可能站在日本的角度,排除A项;德国的目的是分散反法西斯国家的兵力,以保证其在战争中的地位,排除B项;当时德国和日本都属于法西斯国家,不需要拉拢日本,排除C项。故选D项。
12.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危机,即经济“滞胀”现象,经济停滞的同时又通货膨胀,这是一种反常现象,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时才会出现通货膨胀。解决“滞胀”现象的有效途径是()A.加强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 B.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建立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体制 D.优化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滞胀”,这一局面的出现,是国家大力干预经济造成的,因此解决之道是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滞胀”问题是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问题,国际协调不能解决“滞胀”问题,排除A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被证明无法克服经济危机,排除C项;“优化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主要便于世界资本的流动,与减少国家大力干预的力度联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13.庄志杰在《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提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迅速增长,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幅度,政府保障和福利开支的负担越来越重,并且带着巨大惯性向前滚动,使福利国家面临着经济与福利、负担与稳定之间的两难选择。”这表明()A.福利开支迅速增长导致经济危机 B.西方国家将放弃福利国家政策C.福利政策调整受经济等因素影响 D.福利政策不利于社会整体稳定〖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欧美国家)。依据材料“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迅速增长,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幅度,政府保障和福利开支的负担越来越重”,可以看出社会福利政策加重了政府的财政开支,当经济疲软时,政府不得不调整福利政策,可见福利政策调整受经济等因素影响,C项正确;福利开支增长不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危机的发生会影响福利政策的调整,排除A项;“放弃”表述错误,排除B项;福利政策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整体稳定,排除D项。故选C项。14.苏联学者指出,赫鲁晓夫1957年“这样全面的工业改革,不言而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应该经过几个州若干年试点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报刊上对改革计划的种种分析,不能代替实际的尝试”。该学者认为赫鲁晓夫改革()A.未经充分准备急于求成 B.缺乏明确具体的改革思路C.打破传统体制不合时宜 D.未能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应该经过几个州若干年试点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报刊上对改革计划的种种分析,不能代替实际的尝试”等可知,苏联学者认为赫鲁晓夫1957年改革未充分准备,仓促进行,急于求成,A项正确;材料强调改革未经充分准备,仓促进行,急于求成,并不评论改革是否缺乏明确具体的改革思路,排除B项;赫鲁晓夫没有打破传统体制,排除C项;材料强调改革未经充分准备,仓促进行,急于求成,并不评论改革是否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15.数据显示,1971年,拉美外债总额250亿美元,1986年增至1820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中,有17个负债大国,其中12个在拉美。2019—2020年间拉美地区外债占GDP比重从47.9%增至56.3%。这根源于拉美国家()A.政局持续动荡 B.科技水平的落后C.社会两极分化 D.经济结构不合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1-2020年(拉美地区)。拉美近代被沦为列强的殖民地,独立后的拉美在经济上被美国控制,所以拉丁美洲各国在经济上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现代工业不发达,至今仍有许多国家还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作为本国的经济支柱,造成负债严重,D项正确;A项体现的是其落后的政治因素,不是根源,排除A项;C是其落后的科技因素,排除B项;C体现的是拉美的社会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16.如表为1999年至2008年主要气体年排放量统计表,据此可知()单位:亿吨温室气体全世界西方七国工业集团二氧化碳298000153237甲烷375139一氧化二氮5.72.6HCFC—220.20.17A.西方国家未重视环境保护 B.城市化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C.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D.发达国家对环境治理负有主要责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9年至2008年(世界)。根据表格可知,西方七国工业集团温室气体的排放均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左右,对环境的破坏大,说明发达国家对环境治理负有主要责任,D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说明发达国家对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没有体现各国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发展中国家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无论是种植、纺织生产还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之中进行的,没有产生跨区域的影响力。即便在种棉技术于12到14世纪传入欧洲之后,棉花也没有成为“全球商品”。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大西洋贸易网络的建立改变了棉花的命运。在随后的两个世纪中,欧洲帝国在美洲开启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土地掠夺”,用暴力强占印第安人土地,准允和保护跨大西洋的贩奴贸易,凭借对远洋航行技术的掌握和武装航运的暴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美洲、欧洲和非洲以支撑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即“棉花帝国”。由此,世界完成了经济分工的第一步,非洲被锁定在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位置上,英国人则将自己从种植原棉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摘编自王希《评〈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材料二: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事实上,直到1780年,这些国家生产的原棉和棉纺织品数量远大于欧洲和北美。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机械锭子——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他们利用他们的新地位启动了工业革命,中国和印度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则越来越屈从于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材料三:21世纪初的世界和18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前的世界为数不多在地理上一致的地方是亚洲在棉花世界的重新崛起。棉花的种植以及纱线和布料的生产继续向亚洲转移……——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棉花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的主要原因,指出“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所反映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3)根据材料三,概括2012年全球棉花产量的分布特点。〖答案〗(1)变化:由区域商品发展为全球商品;全球棉花贸易网络逐渐建立(棉花成为全球经济网络的重要支撑);对世界经济影响不断增强(地位越来越重要)。(2)主要原因:蒸汽机的改良;工厂制的建立;工业革命的推动;全球联系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工业品)、亚非拉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原料)。(3)特点:中国棉花产量居世界首位;亚洲是世界棉花种植中心(或中国与印度共同占了世界棉花产量一半)。〖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据材料一“种棉技术于12到14世纪传入欧洲之后,棉花也没有成为‘全球商品’。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改变了棉花的命运”结合所学得出由区域商品发展为全球商品;据材料一“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美洲、欧洲和非洲以支撑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即‘棉花帝国’”结合所学得出全球棉花贸易网络逐渐建立(棉花成为全球经济网络的重要支撑);据材料一“世界完成了经济分工的第一步”结合所学得出对世界经济影响不断增强(地位越来越重要)。【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第一小问主要原因,据材料二“数以百万计的机械绽子——由蒸汽机驱动”结合所学得出蒸汽机的改良;据材料二“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结合所学得出工厂制的建立;据材料二“中国和印度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则越来越屈从于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结合所学得出全球联系的建立(世界市场的发展);据材料二“他们利用他们的新地位启动了工业革命”结合所学得出工业革命的推动。第二小问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材料二“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这些工厂又距离布料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结合所学得出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工业品),如洋布等;根据材料二“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亚非拉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原料),如棉花等。【小问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三2012年全球主要棉花产地比例图可知,中国占据了最高的29%的比例可知,中国棉花产量居世界首位;据材料三“2012年全球主要棉花产地比例图”可知,亚洲是世界棉花种植中心,中国与印度共同占了世界棉花产量的一半。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俄国国内反动势力的平息以及国外武装干涉的覆灭,以“管控”为主要特点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国内外的现实情况。而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18年至1920年这三年时间里致使普通民众的生活极端困苦,特别是农民这一群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粮食收集制”,不仅收走了农民的余粮,甚至连农民的一部分口粮也强制征收了,广大农民对此苦不堪言。1921年,苏维埃俄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俄国由此转向发展国民经济的新道路。面对当时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人根据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实际,积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反思,为新经济政策的产生及实施奠定基础。材料二新经济政策以发展农业为序幕,把工业的振兴发展作为目的,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即通过商业关系这个中介持续带动苏俄(联)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积极主动地去开垦新的耕地,扩大种植面积,进行家畜饲养,实现了农产品产量的增加,提升了农村经济的活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苏俄(联)重工业也恢复了增长,重工业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轻工业得到发展,工人的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国家金融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卢布保持长期的稳定,也有助于国家经济的长足发展。新经济政策废除了禁止贸易的规定。因为禁止贸易,实行计划配给制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背弃苏维埃俄国实际的社会生产力水平。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苏俄(联)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唐广虎《列宁新经济政策内容及启示研究》(1)根据材料一,分析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俄(联)实施新经济政策取得的成就。〖答案〗(1)原因:苏俄反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战争基本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国内外形势;苏俄国内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列宁主义理论的发展(列宁等人的反思)。(答出三点即可)(2)成就:农村经济困难的局面得到改变;轻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创立了苏维埃俄国的商业和金融体系。〖解析〗【小问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1年的苏俄。原因:由材料“随着俄国国内反动势力的平息以及国外武装干涉的覆灭,以‘管控’为主要特点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国内外的现实情况。”可得出苏俄反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战争基本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国内外形势;由材料“面对当时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人根据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实际,积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反思,为新经济政策的产生及实施奠定基础。”可得出苏俄国内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列宁主义理论的发展(列宁等人的反思)。【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1年后的苏俄(联)。成就:由材料“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积极主动地去开垦新的耕地,扩大种植面积,进行家畜饲养,实现了农产品产量的增加,提升了农村经济的活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可得出农村经济困难的局面得到改变;由材料“苏俄(联)重工业也恢复了增长,重工业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轻工业得到发展,工人的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可得出轻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由材料“国家金融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卢布保持长期的稳定,也有助于国家经济的长足发展。”及所学可得出创立了苏维埃俄国的商业和金融体系。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联合国绝非国联的简单继续和翻版,它对国联的经验不是机械地照搬,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联合国宪章》提出的和平与安全的宗旨充分反映了惨遭两次大战涂炭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意愿。……国联实权为英法所操纵,英法把国联当作自己战利品的保卫者,正因为国联缺乏一个世界范围的国际组织应具有的广泛性与普遍性,所以不能代表各国广大爱好和平人民的利益。联合国的筹建者中,除有反法西斯的西方大国外,还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东方大国中国和印度,联合国成立之初的51个创始会员国,遍布世界六大洲,代表着世界80%以上的人口。——摘编自高华《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材料二:美、英、法三国全不理会苏联的反应,于1948年6月18日,宣布在(柏林)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次日,苏联政府宣布,“大柏林在苏占区内,经济上为苏占区的一部分”,“为了保护苏占区居民和该地区经济利益,防止对苏占区货币流通的破坏”,决定对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水陆交通实行管制。苏联亮出的这一招,原本是锁住西柏林咽喉的一步虚招,意在观察对方如何应对。然而西方却依旧我行我素。21日,三国根据“伦敦建议”,在德境西占区正式实行“货币改革”。随后,苏联决定在柏林发行新货币,作为整个大柏林的流通货币。这可难坏了柏林当局。23日下午,柏林市政厅特别会议经过激烈辩论后决定:苏联的命令只适用于东柏林,西柏林听从美、英、法的指示。事已至此,苏联断然决定虚招变实招,切断西占区和柏林西管区之间的全部水陆运输,对西柏林实行全面封锁。如此一来,双方的对立骤然紧张起来。——摘编自吉青、来承坦《20世纪十大军事危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区别。(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柏林危机出现的原因。简述第一次柏林危机出现的影响。〖答案〗(1)区别:联合国更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和权威性,国联缺乏普遍性、广泛性和权威性;联合国安理会对实质性事项的决议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国联采用“全体一致”原则;在制裁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联合国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而国联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联合国更加重视对世界和平的维护,更能代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国联主要维护英法利益,对维护世界和平不够重视,不能代表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意愿。(2)原因:二战德国战败,盟国对柏林实行分区占领;柏林当局由于自身实力弱小而缺乏自主性;柏林西占区的币制改革激化了东西柏林之间的矛盾;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经济利益、意识形态和政治利益的冲突。影响:进一步加速德国的分裂;奠定了东、西德国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加剧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欧洲及世界的和平稳定。〖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一“联合国的筹建者中,除有反法西斯的西方大国外,还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东方大国中国和印度”可分析出联合国更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和权威性;根据材料“国联缺乏一个世界范围的国际组织应具有的广泛性与普遍性”可得出,国联缺乏普遍性、广泛性和权威性;根据材料一“国联实权为英法所操纵,英法把国联当作自己战利品的保卫者”结合“大国一致”原则和“全体一致”原则可分析出联合国安理会对实质性事项的决议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国联采用“全体一致”原则;根据材料一“国联实权为英法所操纵,英法把国联当作自己战利品的保卫者”可分析出在制裁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联合国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而国联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根据材料一“代表各国广大爱好和平人民的利益”可分析出联合国更加重视对世界和平的维护,更能代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国联主要维护英法利益,对维护世界和平不够重视,不能代表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意愿。【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948年的德国。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宣布在(柏林)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可得出二战德国战败,盟国对柏林实行分区占领;根据材料二“柏林市政厅特别会议经过激烈辩论后决定……西柏林听从美、英、法的指示”可得出柏林当局由于自身实力弱小而缺乏自主性;根据材料二“柏林市政厅特别会议经过激烈辩论后决定……西柏林听从美、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15篇
- 2025年水利管理及技术咨询服务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测高仪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数控裁板锯项目提案报告模稿
- 保安个人述职报告集合15篇
- 2024冶金工程质保期合同担保协议2篇
- 去广告公司实习报告范文集合七篇
- 保险公司实习报告范文集锦八篇
-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范文合集五篇
- 小学生考试没考好检讨书
- 超市柜台长期出租合同范例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新)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8物(科)期末】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 2024年01月11190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试题答案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初三适应性考试模拟试卷历史试卷
- 2024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第24课《穿井得一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提高吸入剂使用正确率品管圈成果汇报
- 2024年全新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 北京邮电大学《大数据技术与应用》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