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课件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拟行路难(其四)》课件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拟行路难(其四)》课件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拟行路难(其四)》课件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拟行路难(其四)》课件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拟行路难南朝·

宋鲍照导入新课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赞美李白的诗作既有庾开府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参军作品那种俊逸之风。注:庾开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鲍参军:指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把李白的作品和魏晋南北朝时的庾信;鲍照”相提并论,可见,鲍照诗坛独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学习目标1、了解鲍照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2、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3、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4、体悟作者在门阀制度下,命运不公的愁苦心情。作者其人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人,南朝宋文学家;与庾信并称“鲍庾”(或“南照北信”);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但空有一腔才华,不被朝廷重用,终生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5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鲍照的诗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边塞诗,如《代出自蓟(jì)北门行》,被看成唐边塞诗派的萌芽;有描写游子、思妇、弃妇的诗,如《代白头吟》,反映现实社会状况;而以《拟行路难》18首为其代表。

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文学成就写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士族(大家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以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这就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门阀制度

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西汉武帝以后,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承家学,继续为官。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解读题目拟,摹仿,即学习模仿《行路难》写的乐府诗。汉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拟行路难》共18首,表现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解读题目

道路难行。人生之路(仕途)艰险坎坷,才华埋没,壮志难酬。

结合全诗,理解标题:“行路难”字面意思是什么?又有什么深沉的象征意味?初读诗歌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诗中哪个词最能表达诗人的内心情绪?(诗眼)愁愁什么/为何而愁?如何解愁?愁的结果?研读诗歌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诗人在第一句中就含蓄地说出了造成不幸的命运的原因,明明是写“愁”,第一句为什么却去写“水”呀?

鉴赏诗句运用了“兴”手法,诗人用平地上的水向不同的方向流淌,比喻人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抨击了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诗人拈出泄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实际上是写“水”的流向是地势高低造成的,而“人”的命运是门第贵贱造成的。如果说“命”是直接道出愁的原因,那么“水”则间接暗含着愁的原因。起兴

起兴,又叫“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咏之词也”。就是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它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是一种利用语言因素建立在语句基础上的“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有起情,创造作品气氛,协调韵律,确定韵脚和音步,拈连上下文关系等的作用。运用起兴手法还可使语言咏唱自由,行文显得轻快、活泼。“起兴”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鉴赏诗句

“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同时还含有反讽的语气,作者越是说人生有命是正常的,越能显示这一现实的荒唐;越是平静地说“安能行叹复坐愁”,就越是透露出精神上无可解脱的痛苦,让我们感受到一颗被压抑的心灵。本句中的“命”是指什么?作者说“人生亦有命”,因而不应该“行叹复坐愁”,似乎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事实是否如此?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①运用反讽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②运用反问的手法,表现了他面对因门阀不同而不能受到重用的人生态度:不哀叹,不忧愁。鉴赏诗句,运用了哪些手法?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鉴赏诗句该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诗人想要通过酌酒来排遣自己愁绪,宽慰自己,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种种不平在心头激荡。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欲将一腔悲愤倾泻而出。但是因为太过悲痛,连歌也唱不下去了。“愁之解”,无可排解、压抑郁闷,透露出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鉴赏诗句(1)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2)一语双关,“断绝”既指表面上作者因饮酒无法歌唱《行路难》,也指作者已然醒悟,一味的哀叹命运,抱怨眼前“行路难”的处境对现实没有任何帮助,远不如“举杯”更能慰藉作者内心,浇灭作者愁绪。表达作者对现实境遇无能为力的苦闷。(3)与后文“吞声”“不敢言”相呼应。赏析该句的手法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鉴赏诗句该句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鉴赏诗句该句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这句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鉴赏诗句该句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人生亦有命”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鉴赏诗句该句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人生亦有命”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1、愁什么?2、如何解愁?3、愁的结果?“人生亦有命”(南北朝时期被门阀士族操控的“九品中正制”选士)——饮酒,悲歌。——“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歌总结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诗人形象不平之气(以水起兴)宽慰克制(人生有命)悲愤难抑(酌酒歌难)矛盾痛苦(岂无感不敢言)认命——不认命——认命︱︱︱抨击悲愤无奈作者情感由“屈从”到“不平”再到“认命”到“借酒浇愁,唱歌断愁”再到“无可奈何”。整首诗塑造了一位满怀郁结,举杯消愁却大放悲声、忍辱负重而又悲怆难抑的诗人形象。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全诗小结:对比阅读行路难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是李白遭受谗毁而被排挤出长安时所写。对比阅读比较阅读李白的《行路难》与这首《拟行路难》,分析这两首诗最后两句所抒发感情的不同。李诗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鲍诗表达了诗人忍气吞声、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愤懑之情。(魏晋的门阀制度压制人才,唐代开明的思想和繁盛让人充满希望。)对比阅读同样是行路难,同样是才华抱负无法施展,李白大声喊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鲍照却“吞声踯躅不敢言”,分析原因。(1)诗人所生活的时代不同。李白生活在盛唐,经济繁荣,政治相对开明,士族门阀政治受到抑制,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鲍照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对比阅读同样是行路难,同样是才华抱负无法施展,李白大声喊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鲍照却“吞声踯躅不敢言”,分析原因。(2)诗人为人性格的不同。李白处世自信,性格豪迈,充满激情,虽仕途终无果,但仍乐观面世;鲍照则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无法实现、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对比阅读

诗歌材料一般选用不同的人所写的相同或相似的题材,或是思想感情不同,或是表达技巧不同,或是形象、语言风格不同。

比较阅读应该以求异为主。如何进行诗歌比较阅读:情境默写(1)《拟行路难(其四)》中“

”两句将作者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2)在《拟行路难(其四)》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3)作者在《拟行路难(其四)》中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的句子是:

。(4)作者在《拟行路难(其四)》中,用比兴的手法写人生贵贱穷达不一致的诗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