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1(共90题)_第1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1(共90题)_第2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1(共90题)_第3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1(共90题)_第4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1(共9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1(共9套)(共90题)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1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对中国近代史的起始时间。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请你举出一种观点论述之。(南京大学2012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标准答案: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起始时间,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不少西方学者采用的方法,主张明代中叶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第二种方法是以鸦片战争为起点,多数中国学者采纳这个看法。(一)1926年,吕思勉在《中国近代史讲义》中,认为欧洲人东来之后,即明中期以来,是为近代;中国近代史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明代中期至戊戌变法,二是戊戌以后,第一阶段是外力压迫之时代,第二阶段是受外力压迫而起反应之时代。同时承认鸦片战争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分界。吕思勉强调了中西文化会通的意义,点明了其中存在的冲击与反应关系,肯定了鸦片战争的标志作用。(二)(1)1938年,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以鸦片战争作为近代史的起始,认为近百年的中国只有一个问题,即能否近代化。(2)以鸦片战争为近代史开端的另一个学术理论依据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论著中,毛泽东提出以社会主要矛盾为判断近代社会的依据。认为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0世纪50年代史学界基本接受了上述看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试析19世纪60年代列强对华政策的变化原因。(北京大学2006年中国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变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扩张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伴随着《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列强在华的利益得到了暂时的满足。由此,列强对华由原来的“炮舰政策"转而开始“相对和平”“与华合作”。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首先明确提出了“合作政策”,其内容主要有两点:(1)西方列强在华问题上相互合作;(2)西方列强和清政府之间合作。这一政策得到了英、法、俄、德等西方列强的支持。“合作政策”在60年代末期由于蒲安臣的出使而达到了高潮,70年代中期伴随着资本主义各国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出现边疆危机而结束。(二)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2)欧美列强之间暂时缓和尖锐矛盾的需要。(3)英国对华态度由武力到和平的转变。(4)美国重视维护对华贸易和平稳定发展,基本对清政府采取支持态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试述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后果。(浙江大学2000年世界现当代史真题)标准答案:(一)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争霸形势与战前相比有了新的变化。战前主要是英、法、俄、德、日、美六国相互角逐,争斗的中心是宰割衰弱的中国。战后,德国败北,沙俄消亡,法国则忙于医治战争创伤和处理欧洲事务,于是,在亚太地区的国际政治斗争舞台上便形成了英、美、日三国继续争夺中同和太平洋海上霸权的新局面。(2)战后,英、美、日三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某些与战前不同的重要变化。英日关系逐渐从盟友走向了某种程度的对抗。美日两国在对华政策方面尖锐对立,战后矛盾日益突出。围绕对华关系,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与日本独霸中国政策之间的对立日益尖锐。在战后争夺远东及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斗争中,美英两国既是对手,又是反对日本扩张的伙伴。(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德国海军的败亡和美、日两国的崛起,围绕争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新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的阴云又笼罩在美、日、英三国之间。大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而展开的海军军备竞赛加剧了远东国际关系的紧张化。(二)会议内容。1921年11月12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和中国,以及英国的4个自治领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了华盛顿会议。会议主席系美国代表团团长、美国国务卿休斯。尽管华盛顿会议声称会议公开、代表发言立即见报,但实际上主要问题均由美国、英国和日本代表团团长秘密开会予以决定。正式列入会议议程的是限制军备、太平洋及远东等问题。但美国倡议召开此会的另一大企图是要结束仍对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的英日同盟。为此,美国大力促成了美、英、法、日四国协定以取代英日同盟,从而使英日同盟寿终正寝。会议的结果是,帝国主义列强先后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以及《九国公约》,分别就远东及太平洋问题、限制军备问题等达成了妥协。(三)后果。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英国在远东的势力受到削弱,标志着英国从远东撤退的序幕。日本的扩张野心遭到美英的遏制和中国人民的坚决抵制,但其独霸东亚的既定国策不会改变,在以后的年代中它不断寻找机会准备最终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美国作为该体系的主要规划者和潜在的保证者,力求保持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新均势,因此美日矛盾终归不可调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试论《汉谟托比法典》及其所反映的古巴比伦社会状况。标准答案:《汉谟拉比法典》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6代国王汉谟拉比(约前1792一前1750在位)颁布的法律。本文部分共282条,是古代两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楔形文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法典,也是世界上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法典。这部法典的颁布,是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的重大活动之一。《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比较详尽、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肯定和维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宣布国王是最高统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军事和祭祀大权于一身。(2)充分保护私有财产权和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肯定了奴隶制,视奴隶为主人的财产,可以任意买卖和出租,甚至可以杀死奴隶。(3)反映和维护自由民内部的等级不平等。古巴比伦自由民内部划分为两个等级,即阿维鲁和穆什凯努,它们的地位是公开不平等的,法典反映了这一事实,并维护着这种不平等关系。(4)包含着大量调整手工业和商业的规范。法典颁布时古巴比商业、手工业已相当发达,所以,法典中调整商业、手工业的规范占很大比重,在商业方面规定了各种契约形式。(5)保留了若干原始公社时期习惯的残余。古巴比伦社会是从原始社会脱胎出来的,不可避免地会具有这一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保留土地的公社占有制,血亲复仇和同态复仇盛行,宣誓和神明裁判是最重要的证据等。知识点解析:此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上古时代两河流域的法典与我们现今的法典不同,当时的法典不仅仅记录法律条文,同时也反映社会情况。5、《中法新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标准答案: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在赫德的操纵下,1885年6月9日,清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中法新约》。主要内容为:清政府承认法国是越南的保护国;同意在广西、广东、云南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法国享有减税通商权;中国日后修筑铁路时,应与法国商办;法军退出基隆、澎湖。《中法新约》的签订,使法国夺取了越南,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还首先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大大加深了我国西南边疆的危机。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标准答案:(1)背景:美国对凡尔赛体系深为不满,积极鼓动召开华盛顿会议,构筑亚太地区的国际新秩序。1921年8月,它正式邀请在亚太地区有利益关系的8个国家英、日、中、法、意、比、荷、葡共同举行会议。(2)主要内容:①关于废除英、日同盟的《四国条约》;②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五国条约》;③关于中国“门户开放”的《九国公约》与中日解决山东问题的条约。(3)意义: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它在承认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占有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通过上述一系列条约,修改和补充了《凡尔赛条约》中的一些条款,解决了巴黎和会上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建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新的国际关系结构,被称为华盛顿体系。知识点解析:“一战”结束之后,英、日同盟继续存在,成为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扩张的最大威胁。借机废除英、日同盟是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的主要任务。7、评述土地改革。标准答案: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总体上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冬至1950年6月是边准备、边土改的阶段。从1949年冬开始,华北城市近郊和河南省、陕西省部分新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0年春胜利完成。同时,中共中央做好全国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第二阶段是从1950年6月到1953年春,是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全面铺开的阶段。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作为指导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文献和基本法律依据。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对富农经济由过去征收其多余的土地财产的政策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上分发动群众、划分农村阶级、没收和分配土地三个步骤。土改运动分三批逐步展开,一般以解放时间的先后,由华东、中南到西北、西南(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地区除外)逐次进行。到1952年底,除西藏、新疆少数民族区域外,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全国转入和平的经济建设的条件下进行的。土地改革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最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基本的历史任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述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成就。标准答案: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成就主要表现在:(1)磨制石器的广泛流行。磨制石器大多是精细、规整、光滑的石器,也可以是镶嵌在复合工具上使用。(2)陶器的制造。出现了陶器与生产陶器的机械装置——陶轮。(3)弓箭的使用。(4)动物的驯养。主要是驯养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动物,如:羊、猪、狗等。(5)原始农业的出现。原始农业出现于三个草原地带——西亚、中亚、中南美洲。西亚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大麦、小麦等,东亚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稻、粟、高粱、大豆等,中美洲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塞尔维乌斯改革的内容和意义。标准答案:王政时代后期,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增强罗马的实力、调整社会内部关系,第六王塞尔维乌斯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是:(1)以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新建地域部落,取代原来按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3个氏族部落。他把罗马分成4个城区部落,把罗马的乡村分为15个乡村部落。凡在地域部落登记人册的自由民都获得公民权,这就拆毁了人种和血缘关系的藩篱。(2)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为5个等级,并确定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各等级提供数目不同的百人队(森都里亚),第一等级出80个,第二、三、四等级各出20个,第五等级出30个。第一等级中最富有者还组成18个骑兵百人队。各等级的森都里亚都自备武器装备,第一等级配备全套武装,第二和三等级依次减少,第四等级为轻装步兵,第五等级只有投石器。(3)由百人队成员组成百人队大会(森都里亚大会)作为公民大会。森都里亚大会实行集体投票制,每个森都里亚只有一票表决权。第一等级公民拥有98个森都里亚,控制着大会的多数票。因此,富有公民在居民中虽占少数,他们在森都里亚大会中却居于统治地位。塞尔维乌斯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塞尔维乌斯的改革以地域原则取代血缘原则划分居民,加速了氏族血缘关系的瓦解,使原来处于氏族之外的“平民”在百人队大会上享有公民权,成为罗马公民,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罗马在拉丁姆地区的地位,也基本上完成了罗马由氏族制度到国家的过渡。同时,按照财产划分公民等级并且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联系在一起,造成第一等级掌握会议的多数票,数量超过其他等级票数的总和,促成新的贵族与平民等级的形成。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试述苏联解体的原因。标准答案:苏联的解体,与20世纪初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样,都是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究其解体原因,中国学者的观点大体可以归结为:(1)戈尔巴乔夫推行了错误的政治改革及其路线;(2)苏共的思想理论和党的建设方面的错误;(3)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矛盾和弊端;(4)苏联农业的落后;(5)民族关系紧张和民族矛盾的尖锐;(6)对外政策的错误与军备竞赛的负担等方面。西方学者对苏联解体原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苏联制度、戈尔巴乔夫改革、民族问题和对外政策等方面。苏联解体仅仅过去十几年,从历史的宏观角度看,解体事件的相关因素未必已经完全尘埃落定。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一事件,还有待于时间的演进。就目前的研究进展看,一般认为:除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以及苏联东欧的互动性影响对苏联演变起着十分重要的外部促进作用外,内因乃是基本原因:第一,制度性因素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以斯大林体制或模式为特征的苏联社会制度在其演变过程中已经失去了活力和凝聚力,从而使整个社会进入了停顿和停滞时期。戈氏迅猛的政治改革对这个重病缠身的制度是致命的一击,使改革开始时由对制度的改善到最后变成了对制度本身韵否定和改变。第二,少数民族与知识分子对解体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三,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集团的路线错误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戈氏为推进改革所采取的是折衷主义的政治路线,但折衷主义的调和战略却因缺乏稳定的中间力量作支撑而客观上难以奏效;当经济体制改革受阻、无法深入的时候,苏共不是冷静思考、认真总结教训,而是轻率地转向政治体制的改革,导致经济形势不断恶化,政治权力的再分配又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公开性、民主化口号超出了苏联社会的承受能力;戈尔巴乔夫鼓吹的所谓“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企图全面移植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结果只能诱发苏联社会思想的混乱及经济、政治、民族和社会的全面危机,使整个社会陷入极为严重的失控状态;执政党不是致力于改善革新,进而加强党的领导,却不断地削弱并最终放弃党的领导,这必然造成苏共的解散与国家的彻底解体。第四,历史文化原因是苏联解体的深层因素。苏联社会处于东西方文明的结合部,其独特的文明形态是以欧亚大陆广大空间为依托,在斯拉夫文化为主干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地广为吸收欧亚文明、斯拉夫文明乃至犹太文明而形成。俄国历史上没有欧洲式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没有作为市场经济承载物的市民社会与中等阶级,也没有欧洲式的大学传统,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总之,这一产生于东西方结合部的文明使俄国社会的发展带有鲜明的两元性,既面向西方,也面向东方;既有经济力量集中的大都市,又有贫困的农村;既有掌握国家命脉的精英阶层,也存在与之隔膜的广大平民。俄国人的精神状态也是双重的:既崇尚集体主义,也重视个性;既温良恭顺,也极具反叛精神;既保守且有惰性,但也有不妥协、甚至不惜以极端方式来实现社会变革的精神。1991年,苏联的解体以及俄罗斯走向市场经济,正是这种超乎常规的行为方式的表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2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论述斯巴达的阶级结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标准答案:斯巴达是古希腊城邦中与雅典并立的一个,具有十分独特的阶级结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一)阶级结构1.以平等人自称的斯巴达公民是居于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他们约有9000户,每户从国家领得一份土地以及耕种土地的希洛特,但土地和希洛特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每户只能世代相传,不得买卖。2.耕种土地的希洛特是主要的被剥削阶级,也可说是奴隶群众的主要类型。他们生活在自己的村落里,按户各自耕种斯巴达人的份地,每年向份地主人缴纳大约等于一半田产的税赋。希洛特的身家性命完全在“平等人公社”的掌握之中,斯巴达政府可以任意杀害希洛特,其受虐待迫害之残酷,较之其他城邦的奴隶有过之而无不及。3.庇里阿西人是斯巴达的第三阶级。他们没有公民权却有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土地、作坊和店铺,从事农工商业。庇里阿西人不得参与任何“平等人公社”的政治活动和政治会议,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却须纳税和服兵役。(二)政治制度斯巴达的政治制度基本按来库古改革确立的体制发展。1.双王制。两个国王分别由两个家族世袭,权位均等,任职终身,平时只能作为贵族会议之一员,战时由一人统军出征。2.吉罗西亚会议。作为贵族会议总揽军政大权,国家大事都由它讨论决定,再交民众会通过。它还是最高司法机关,并协助一些主要官员处理政务。3.民众会。是斯巴达的公民大会,由所有年满30岁的男性公民参加,没有任何权力,一切听监察官和贵族会议操纵。4.监察官。五年一选,是斯巴达国家的真正主宰,他们掌握了城邦的主要实权,不仅国王贵族都在其监督之下,对普通公民更可随时以违犯风纪的罪名逮捕直至处死。(三)社会风尚斯巴达男性公民必须按国家要求终生过着严格的军事生活,其全民皆兵、重武轻文的程度在世界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每个斯巴达男性公民从小就受严格到不近人情的体育和军事训练,成年后,则始终生活在军营中,除了行军作战就是反复操练,回家会见亲人只能偷偷进行。精神上,也以培养绝对服从、视死如归的军人气质为首义,直到60岁才能卸甲归田过平民生活。这样二来,确实使斯巴达拥有一支希腊世界实力最强、纪律最严的军队。但其他文化建设则完全被忽视了,以至于在辉煌的希腊古典文明中,所有重大文化创树皆与斯巴达人无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论述汉代中国与罗马帝国的异同标准答案:在公元1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罗马、安息、贵霜、汉四个大国中,就领土面积、人口数字、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而论,罗马与汉都大体相当。分处东西文明中的这两个帝国既有不同之处,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第一,罗马帝国和汉代中国都是在战争过程中形成的,但前者表现为武力征服的结果,后者则表现为武力统一的结果。罗马将本城和周围地区的人当作公民,将战败后而与罗马结盟的人当作同盟者,将行省人民当作臣民,这样一来罗马境内的居民就有了等级的差别,这就是武力征服的结果。汉朝国内,除了王侯贵族和奴隶,其他所有人都是“编户齐民”:编户是说他们都编入户籍,齐民是说他们地位是一样的。编户齐民既不像罗马早期公民那样有参政的特权,也不像罗马行省居民一样被排除于政治权力之外,只是统一之下的情况。第二,罗马和汉代中国都通过划分行政区域来加以统治。罗马广泛实行行省制,汉代则广泛实行郡县制。二者都由中央派官统治地方,具有相似之处。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在罗马帝国中,各个行省所受到的待遇并不相同。每个行省的高级官员由罗马人担任,掌握行省大权,但在广大的基层,各行省的原有机构继续存在着,也即各行省都广泛存在着一定的地方自治。汉代的郡县制则是中央直接统治地方的一整套行政系统。郡以下是县,县以下是乡,各级的官职名称及官员数量都有一定的标准。汉代中国没有任何自治或半自治的城市。也就是说,汉代中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程度,是罗马远远无法达到的。第三,罗马帝国和汉代中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自都有一个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要的地位。这是二者的相似之处。在罗马帝国中,罗马民族(指罗马人和意大利人)虽然在政治上处于主要地位,但在整个帝国中所占比例极少,除在法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外,在文化史上的建树是不大的,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也是很浅的。汉代中国,汉族是由华夏族与夷狄各族融合而成的,汉族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国家的中坚。汉代统治者将儒学定为正宗,统一思想,这就更不是罗马统治者所能做到的了。总之,罗马与汉代中国这两个辉煌灿烂的帝国,相同点是存在的,不同点更是明显。二者不同的地方,反映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别。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试析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的特征和实质。(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世界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特征。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生产水平集中即横向扩大,主要是同一部门内的集中,其结果是部门内出现大规模垄断企业。二是垂直集中亦称纵向扩大,是指相互联系的产业部门之间进行的联合或兼并,这是战后最具代表性的集中形式。三是混合集中即垄断组织的多样化发展。这是战后垄断资本发展过程中,针对集中的局限采用的新形式,它使垄断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范围内。四是跨国集中即跨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它标志着战后垄断资本发展的高峰。(二)实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的本质是国家与垄断资本在经济领域内的结合,国家占有并支配垄断资本的核心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国家干预和调节功能,并通过福利政策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实现社会利润的再分配,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新的资本形态下继续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论述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赋税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标准答案:唐中后期,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大量逃亡,使得唐政府系之于丁身的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了。为了整顿赋税制度,保障中央政府获取足够的税收以应付安史之乱后的新形势,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做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即两税法:①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②“量出以制人”,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③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九等征钱,户等高的征钱多,户等低的征钱少。④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纳税的田亩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垦田数为准。⑤对不定居的行商按三十分之一征税(后改为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大致均等。⑥无论户税和地税,均按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因为夏秋两征,故名两税法。两税法的实施,简化了税制,使得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并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两税法的实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土地兼并更加严重;由于“量出以制人”,致使税额不断增加,且后来两税之外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绢帛交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钱重物轻”的现象,致使纳税者的实际负担增加。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实行了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募役法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募役的费用,由管辖区内的主户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原来有差役负担的人家所交纳的,叫做“免役钱”;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官户、寺官户等也都得按照户等出“助役钱”。方田均税法,是在对土地进行丈量清查的基础上,将田地的亩数、主人姓名、土地好坏一一登记上册,并按土地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率高低。这项法令对大量隐瞒田地的豪强地主不利,遭到他们的反对,因此丈量工作进展很慢,仅仅在华北平原和关中盆地的五路进行过,以后便停顿下来。明初,赋税以土地为对象征收的,按田亩计算。役是以人为对象征派的。按户所征派的役,叫做里甲,按丁所征派的役,叫做均徭。而在征收的内容上,主要是征收实物和劳役。明中叶以后土地兼并猛烈,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旧的赋役制度已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条鞭法便应运而生了。嘉靖十年(1531)局部地区就出现了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把一条鞭法推向全国。主要内容有:①田赋折银征收。田赋中除政府所需要征收的米、麦实物外,其余所有实物均折银征收。②徭役折银上纳。所有名目的徭役,皆折成银两。原来,各种名目的徭役主要由人丁负担,现在改为按人丁和田粮两者摊派。至于摊派的比例,由于各地和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地、因时表现出较大差异:有的地方以田为主,以丁为助;有的地方以丁为主,以田为辅;有的地方丁、田平均摊派;个别地方也有全部摊人田亩的。但不管程度如何,徭役摊人田赋的趋向是一致的。改革以后必须的诸役负担,由官府雇人承应。即“一岁之役,官为佥募”。③赋、役银合并征收。将田赋银和由丁、田共同承担的徭役银合并征收。④赋、役银合并后,直接交与地方官府,即“丁、粮毕输于官”,再由官府用银雇人应役。统一赋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漏税;将力役部分摊入田赋,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并且赋役一概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清初赋役的征派仍以地亩、人丁为依据。由于官僚豪绅隐匿土田和下层百姓的流移,地亩、人丁的确切数字总是难以查清。特别是随着地权的日益集中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丁役或丁役货币化的丁银便成为广大贫民的沉重负担,不断引发百姓逃亡,直接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便对传统的按丁征税的办法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了一条鞭法,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制度。摊丁入亩的实行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清廷宣布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税为准,以后额外增丁,永不加赋。第二步,实行摊丁入亩,也叫地丁合一,即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税银,而是把固定下来的丁税额摊到地亩上。具体办法是,把各省丁税原额分摊在各州、县的土地上,每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称为“地丁银”。同时,将地丁支出之处的匠班银、市丁银等其他赋役也合并在田赋中征收。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摊丁入亩”终于在全国得以推行,从而完成了中国赋役史上的又一次大的变革。摊丁入亩的实行,使历来实行的二元税制度变成单一的土地税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试述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原因及意义。标准答案: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是指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召开的由国民党、共产党、其他党派和社会贤达四方面代表参加的协商国事的会议。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与斗争,会议就政府组织问题、军事问题、施政纲领问题和国民大会问题等达成协议。政协会议期间,国共两党确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但会议协议很快被国民党破坏,未能实施。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之所以能够召开,直接原因是这次大会是国共两党重庆谈判达成的《双十协定》的协议,深层次原因则是与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的。国际形势:(1)二战结束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巩固和扩大,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老的世界殖民体系日益瓦解,和平、民主、民族解放成为世界的主潮流。(2)资本主义阵营发生重大变化,德、意、日被打倒,英法受到严重削弱,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它积极地向全球扩张,企图在世界建立统治地位。为了控制中国,美国积极地支持中国在蒋介石主持下建立统一政权,极力推动政协会议召开。国内形势:(1)主要矛盾转变: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与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战争并非不可避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都反对战争,并为此进行了积极努力。(2)蒋介石虽然坚持独裁内战方针,但因为国际、国内都反对内战,发动内战不得人心,所以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邀请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历史意义:历时22天的政协会议,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与斗争,终于迫使蒋介石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章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这些协议虽然还不是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纲领,但它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的独裁政治制度,否定了国民党的反人民的内战政策,迫使国民党承认党派存在的合法性和各党派的平等地位,确定了民主改革的总方向。所有这些,都是符合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代表当时人民利益的,是人民民主势力的胜利。通过会议,共产党在政治上占了主动权,蒋介石国民政府如果违背协议发动内战,就将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地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述评新文化运动。标准答案:(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①政治方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政治腐败,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帝国主义列强利用中国政局动荡,加紧侵略中国。②经济方面: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③思想文化方面:到20世纪初,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到中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上台后,搞复辟帝制,在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发起了新文化运动。(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着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深刻背景,在内容上也不仅限于文化方面。初期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提出了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探索中国的出路。新文化运动由1915年兴起以来,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勇敢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的“新”,是指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开始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此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②民主和科学思想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③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④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⑤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4)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新文化运动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犹太民族自迁居迦南(今巴勒斯坦)至西罗马帝国覆灭前在异族统治下所遭受的几次灾难。标准答案:(1)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攻陷以色列王国的首都撒马利亚,掳走27290人,从此,以色列王国灭亡。(2)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率军攻陷耶路撒冷,灭犹太王国。几乎犹太的所有富裕阶层,许多手工业者,包括一部分贫民,被掳到巴比伦,称为“巴比伦之囚”。(3)公元前63年,罗马攻占耶路撒冷后,巴勒斯坦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犹太人多次起义,反抗罗马的统治。(4)公元70年,罗马将军提图斯率军攻陷犹太起义的中心耶路撒冷。城内居民在殊死抵抗中牺牲。城陷之日,7万居民被卖为奴,古城耶路撒冷惨遭蹂躏,神庙珍品被洗劫一空。犹太人遭屠杀,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至于“没有地方再立十字架,没有十字架再钉人”。(5)公元131年,罗马皇帝哈德良禁止犹太教徒举行割礼和阅读犹太律法,并下令在耶路撒冷建立殖民地和罗马神庙,将犹太人赶走。次年,犹太人爆发起义,反抗罗马帝国的统治。20余万起义者在西门(绰号“星辰之子”)的领导下英勇作战,他们杀死罗马殖民者,攻城陷镇。罗马费时3年,毁灭巴勒斯坦50座城市和近千个村庄,屠杀了58万犹太居民。犹太人经过这次浩劫,田园荒芜,庐舍为墟。犹太人被迫背井离乡,流散异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古王国时期埃及君主专制的表现。标准答案:埃及古王国时期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史学界习惯上把埃及古王国及其以后的埃及国王都成为法老。古埃及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上古世界各国同类政体中最典型的,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老的意志就是法律。法老不仅是立法者,也是最高的法官。法老的敕令和口谕就是法律。同时法老拥有最高审判权。(2)法老独揽了全国的一切行政大权。他有权任命中央及地方的官员,国家的行政、司法、经济、军事和宗教等大权都集于他一人之手。(3)在法理上,法老拥有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他不仅直接占有大量的土地、劳动力和其他财富,而且还控制了国家的土地,随意把土地赏赐给官吏、神庙以及他所宠信的人。(4)法老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军队是法老对内镇压和统治人民、对外进行扩张的工具。(5)法老大肆宣扬君权神授思想。王权同神权结盟是埃及君主专制的显著特征之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分析地理大发现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与地位。标准答案:新航路的开辟、美洲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的实现,使各大洲连成一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世界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第一,地理大发现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使西欧率先过渡到资本主义时代,并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商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有:世界市场的形成,商品种类和商品流通量的增加,商路和商业中心的转移及商业经营方式的发展。价格革命则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加速了阶级分化。农村贫农和城市贫民日益破产;有固定收入的封建地主地位削弱;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经济力量日益增长。价格革命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使西欧从此超越了其他地区和国家。第二,地理大发现为西欧的海外扩张创造了条件,亚洲、非洲和美洲开始沦为西欧各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西欧各国通过掠夺殖民地人民积累了大批财富,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亚、非、美洲各国的独立发展进程被打断,人民遭受沉重的剥削,陷入了贫困和落后的深渊。第三,地理大发现使得原来相对隔绝的各大洲成为联系紧密的一个世界。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空前加强,如动植物的全球性扩散,世界范围内的移民和新兴民族的形成,商业流通的增加,促使人类社会由区域文明向全球文明过渡,世界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总之,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跨时代的大事,世界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西欧日益成为新世界的中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试谈19世纪下半叶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特点。标准答案:特点:(1)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殖民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19世纪后半叶,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几乎遍及整个非洲大陆,不仅范围广阔,而且各地的起义都发展为有组织的、规模很大的、持久的武装反抗,有些还发展为全民性的自卫战争。(2)各地区的武装斗争的领导者,几乎都是由封建阶级或传统社会的统治者担任,只有埃及等少数先进地区的斗争具有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性质。这是由非洲总体上社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决定的。(3)非洲民族解放斗争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伊斯兰教在一些地区和国家的反帝反殖斗争中起了很大的号召作用。如苏丹马赫迪起义以伊斯兰教为旗帜,号召进行“圣战”,坚持20年之久。(4)城市反帝运动兴起。在西方资本的入侵下,非洲的民族经济得到发展,新的阶级阶层不堪忍受殖民者的压迫。在城市中,工人、市民和知识分子的反帝运动便成为民族斗争的一个主要内容。(5)斗争缺少联合,没有汇成席卷非洲大陆的革命风暴。虽然在19世纪后半期非洲各地区几乎都发生了武装斗争或武装起义,但各地区的斗争互不联系,未能汇成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结果被殖民者各个击破。这是由非洲还处在封闭隔绝状态造成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3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南京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山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历史背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要宣传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谕各国前来朝贡,也有发展以朝贡为形式的海外贸易的意图。(二)过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越过了赤道。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纻丝、丝绸、金银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因此他们的船只被称为“宝船”。(三)意义。(1)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方,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2)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使者费信著《星槎胜览》、马欢著《瀛涯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这三部书记载了所至各国的概况,如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和社会生产等,是研究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论述法国大革命中吉伦特派与山岳派的斗争标准答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之后,由于对于形势的看法不同,吉伦特派和山岳派展开了激烈斗争。吉伦特派是指法国大革命开始后掌握实权的共和派,山岳派是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左翼。双方斗争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共和国建立之后,山岳派认为革命不能停步,还要继续向前推进;而吉伦特派则主张在打倒王政,实现共和之后,革命就应该停止了。第二,在对待巴黎公社问题上,吉伦特派强调它是地方政权,干预全国事务是越权行为,要求改组公社,而山岳派则维护巴黎公社。最后公社改组,但山岳派在选举中取得了胜利。第三,在如何处置废王路易十六上,山岳派认为处死路易十六可以推动共和国革命进一步发展,而吉伦特派则认为处死路易十六会招来更严重的外国武装干涉。最终通过1793年1月16日国民公会的表决,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由于以上分歧,吉伦特派和山岳派实际上已水火不容,1792年10月,吉伦特派从雅各宾俱乐部分裂出去,山岳派成为雅各宾俱乐部的主人。而之后的限价问题,又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共和国成立之后,面临着物价高涨和市场物资短缺的问题,群众生活异常困苦,要求限制物价,打击投机,并发展成全国性的运动。在这个问题上,吉伦特派对限价完全敌视,他们反对政府控制贸易和物价的经济自由主义。山岳派最初亦反对限价,但在内忧外患的巨大压力下,转而联合群众,反对吉伦特派。1793年5月31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6月2日,起义军包围国民公会,逮捕29名吉伦特派代表,吉伦特派倒台,政权转入山岳派之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简述大流士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南京大学1998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世界古代史真题)标准答案:(一)背景。公元前517年,大流士远征印度,夺取了印度河流域。约在公元前515一前513年之间,他又远征巴尔干的斯基泰人,虽遭失败,但却征服了色雷斯地区,并使马其顿向其纳贡称臣,从而使波斯帝国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二)改革内容。大流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波斯帝国并加强其个人的专制统治,这就是所谓的大流士改革。(1)加强王权,确立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大流士神化自己的权力,宣称其权力是善神阿胡拉.马兹达恩赐于他的。他控制了行政权、军权、司法权,建立起王室经济。大流士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各行省每年要向波斯交纳规定的赋税。(2)他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军区,每个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军事长官和总督互不相属,使其互相牵制。波斯军队由步兵、骑兵、象兵、海军、工兵等兵种组成,分常备兵和战时临时征召的两部分。(3)统一铸币制度。他规定,帝国中央铸造金币、行省铸造银币、自治市可铸造铜币。金币称“大流克”,每枚重8.4克。(4)大流士在全国建立驿道制度,以便于传达国王的命令和下情上达,传递各种信息,并便于军队的调动。(5)奉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但对各地原有宗教也并不排斥和干涉,各地区仍保存自己的民族宗教。(三)历史意义。大流士一世的改革在政治上虽然未能消除波斯帝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未能消除各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但毕竟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并为专制王权寻求宗教上的根据,加强了帝国的统治,使波斯帝国维系了近二百年之久。在经济上,修筑驿道、开凿运河、统一币制等。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帝国内部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落后地区经济上的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论述波斯帝国在古代地中海文明史上的地位。(2014年统考真题)标准答案:公元前6世纪中叶波斯帝国兴起于伊朗高原,先后征服了巴比伦、埃及等西亚北非的古老文明区并远征希腊、印度。为管理疆域庞大、民族众多的帝国,创立了行省制度,制定了货币制度,并修驿道、实行宗教宽容等,为以后地中海区域大帝同的统治提供了借鉴。波斯创造性地吸收并发展了西亚北非古老文明的成就,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其文化成就又渐与古希腊文明融合,形成独特的希腊化文明。波斯文明上承古代西亚北非文明,下接希腊化文明和罗马文明,在古代地中海文明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简述贞观之治。标准答案:唐太宗即位后,总结隋亡教训,并引以为戒,以改善统治。唐太宗励精图治,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的辅佐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适当的治国措施。具体措施:①政治上,虚心纳谏、任人唯贤,进一步完善科举制,整顿吏治,裁汰冗员。②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继续推行均田制。③文化上,推崇儒学,统一经学,编订《五经正义》。④军事上,改革府兵制。⑤民族关系上,采取了军事进攻与怀柔羁縻相结合的方式,提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⑥为了抬高皇族地位,打击山东士族,唐太宗令高士廉等人刊正姓氏,修订《氏族志》。新修成的《氏族志》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等山东士族被降为第三等。使得部分做官的人士获得了士族名分,而山东士族则进一步受到打击。在唐太宗君臣的努力下,贞观二十三年间,政治清明,经济恢复,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思想文化开始繁荣,边境安宁,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但在贞观之治的后期,唐太宗的治理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纳谏、用人等各个方面已经不如贞观初期,同时东征高丽的战争也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很大的灾难。知识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唐初政治。答案应当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对贞观之治进行简述,并对贞观之治进行客观评价。6、简述一条鞭法。标准答案:一条鞭法是张居正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①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②把一部分力役摊人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有的地方将户丁银全部摊人田赋征收;有的地方将户丁银的大部分摊人田赋征收。小部分仍然按丁征收;有的地方将户丁银的大部分仍然按丁征收,而小部分摊人田赋征收;有的地方则将户丁银按田赋和按丁平均分配。总之,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人田赋,只是部分地摊人田赋。③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统统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④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一条鞭法将力役部分地摊入田赋,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把力役改为折银,这就使农民摆脱了一部分封建国家的劳役束缚,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赋役一概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张居正清查土地和改革赋役制度的直接结果,是使明朝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赋税的征收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按不同比例由田亩承担,呈现出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减轻了人丁的负担。这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知识点解析:此题考查一条鞭法。答案应当从一条鞭法的内容和意义两方面进行论述。7、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标准答案:1856~1860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表现在:①战争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③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表现在:从战争的进程来看:①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②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鸦片战争历时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延续四年之久。③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中国清政府的都城。④签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签约国和签约数量增多。从战争的影响看:①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5处,割香港岛。第二次开11处,割九龙司地方一区,丧失东北及西北边疆大片领土。②赔款增加:第一次是赔款2100万银元;第二次新增巨额赔款。③破坏了中国更多的主权。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促使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评述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标准答案:改定新约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整顿财政的重要措施,也是南京国民政府顺从帝国主义的重要体现,是一次软弱的外交活动。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发起。改定新约运动只是在承认不平等条约的前提下进行若干条款的修订,其内容仅限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自1928年7月起,南京国民政府先后与美、意、英、法、日等国签订关税新约,并在1929年至1934年间,先后四次修订税则,使海关税率有所提高。但关税行政管理权仍然掌握在帝国主义手中。税率的提高也有所限制,中国的关税仍不能完全自主。关于领事裁判权的问题,意、比、葡、丹、西等条约期满的五国在同南京政府所定的新约中,同意取消领事裁判权,但有重大保留,即中国对五国行使司法权的方式须经双方同意,且须待多数国家同意废除领事裁判权方能实施。南京国民政府还向美、英、法、日、意等国发出吁请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的照会,但始终未得结果。虽然南京国民政府宣称撤销领事裁判权,但列强不予理睬,“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有关废除领事裁判权的规定也成为一纸空文。总之,通过“改定新约”运动,使中国一些长期丧失的主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增加了国家收入,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这次“改定新约”运动的实质,一方面,是南京国民政府为缓和人民反帝和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以制造国家独立自主的假象;另一方面,是以此取得各国的承认。所以,南京政府称之为“外交新纪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雅典民主共和国的形成。标准答案:雅典民主共和国的形成,经历了分别以四个重大事件为代表的发展阶段:第一,提休斯改革,雅典国家诞生。第二,在阶级和等级的划分使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公元前594年出现了梭伦改革,簿贵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备。第三,在旧贵族势力削弱、新兴工商业者和下层平民力量还不甚强大时,庇西特拉图实行僭主政治,巩固和发展了梭伦改革的成果。第四,克里斯提尼改革彻底消除了氏族制残余,完善了雅典国家机器,确定了民主政体。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比较德国、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异同。标准答案:德国、意大利统一运动的相同点:(1)德国和意大利都是在封建统治者的领导下,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的。德、意两国的资本主义水平发展较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弱小、分散,没有力量领导统一运动。封建王朝在两国的统一运动中居于领导地位,在德国是普鲁士王朝,在意大利则是撒丁王国,两国都是在封建王朝的领导下,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统一。(2)德、意两国的统一过程中,都出现了核心的领导人物,德国的是首相俾斯麦,在意大利是首相加富尔。作为统一的实际领导人,两人对内进行经济建设,加强军事力量,对外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为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3)德、意两国统一后都建立了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妥协的政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两国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条件。同时,旧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大量保留下来,资产阶级改革的任务还远未完成。德国、意大利统一运动的不同点:(1)两国统一前所面临的任务不完全一样。在德国,由于政治上分裂,经济上落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消除封建割据和实现国家统一,就成为德国的首要任务。意大利则不同,1848年革命失败后,意大利不但继续保持四分五裂的局面,面且继续遭受外国的奴役。摆在意大利人民面前的历史任务除了消灭分裂状态完成统一外,还要驱逐外国势力。(2)人民群众在两国统一中的作用也不同。在德国,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软弱,统一的任务只好由普鲁士来担当。在意大利,资产阶级民主派和自由派对如何实现统一有着不同的主张。尽管统一是在萨伏依王朝领导下完成的,但在统一过程中,仍然存在自下而上的统一道路,可以说,在意大利的统一过程中交织着两条道路的斗争。(3)两国在统一中对外援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由于普鲁士的力量比较强大,所以德国的统一是自己完成的。而意大利则不同,萨伏依王朝虽然可以领导统一,但其力量不足以对付像奥地利这样的大国,所以在统一中意大利通过外交手段,借助法国的帮助把奥地利从意大利土地上驱逐出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4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论述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标准答案:隋朝建立后,文帝、炀帝父子采取了方方面面的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一)政治制度的改革1.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内史省是决策机关,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长官监、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长官纳言;尚书省是行政机构,负责执行政令,长官令、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工、刑、兵六部,长官称尚书,分别负责官吏任免考核、户口赋税、礼仪、军政、刑狱、工程营造等方面的内容。三省各有分工、互相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在地方上,隋文帝在开皇三年将地方行政机构改为州县两级制,后隋炀帝又改为郡县两级制。这样就精简了地方行政机构,既节约经费又提高了行政效率,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隋朝还规定,凡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吏,一律由中央的吏部任免。这就把地方官用人之权完全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隋文帝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始。这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选举的局面,有利于寒人的上升。(二)经济赋役方面的改革1.继续推行均田制。隋文帝规定,每丁受露田80亩,永业田20亩,妇人受露田40亩。身死之后露田归还国家,永业田可自由买卖、传之子孙。2.继续实行租、调、力役制。规定男18至60为丁,须负担赋役。丁男一床(即一夫一妇),每岁出租粟三石;调为户调,每年桑田者,输调绢一匹(四丈),绵三两;麻田者,输调布一端(六丈),麻三斤。未婚男丁及奴仆租调减半。力役负担,每丁每岁服役一个月。隋朝的租庸力役制基本贯彻了轻徭薄赋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稳定了社会局面。3.大索貌阅。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讹老诈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结果查出新丁24万,新口64万。此举增加了政府的户口与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4.输籍定样: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这样人民就不能逃避赋税,地方官也不致任情舞弊。且税额低于世家大族对佃客的剥削,因此吸引佃客脱离世家大族的荫庇,成为国家编户。加强了政府的经济实力,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力量。(三)军事方面的改革改革府兵制。隋文帝使军人既有军籍,又有民籍,颁给田地,保证其生活。这样就使府兵制与均田制合一,形成了兵农合一的新制度。在府兵统帅方面,设置十二卫,每卫置大将军,总隶于皇帝。各卫下统兵府,即府兵的基本组织单位,隋炀帝时改为鹰扬府,由郎将和副郎将统领。(四)营建东都和开通大运河1.隋炀帝即位后,下诏营建东都洛阳。因为洛阳地势险要,位置适中,政治上便于对关东和江南地区的控制,经济上可以满足对中央政府机构的物资供应。从此,洛阳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和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2.隋炀帝即位后,利用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有着重大作用。隋文帝和隋炀帝通过以上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并且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开凿大运河等庞大的工程却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论述清末预备立宪运动标准答案:清末新政没有触及政治体制改革,受到广泛批评。在各方压力下,清政府于1905年派端方、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他们奏报实行君宪有“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弥”等好处。1906年9月,慈禧下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同时开始着手官制改革。清廷中央企图通过立宪来加强集权,削弱汉族督抚的权力;地方督抚则希望通过立宪来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中央官制也有五不议:军机处、内务府、八旗、翰林院、太监不议。在这种情况下,清廷推出了官制改革方案:1.军机处不变,“一切规制,著照旧行”;2.设外务、吏、民政、度支、礼、学、陆军、法、农工商、邮传、理藩等11个部,“各部堂官,均设尚书一员、侍郎二员,不分满汉”;3.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增设资政院以“博采群言”、审计院以“核查经费”;4.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礼部,练兵处、太仆寺并人陆军部;都察院改为都御史一员、副都御史二员,六科给事中改为给事中,其余不改。官制改革,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督抚的权力。1907年秋,上谕宣布在中央筹备资政院,各省筹备谘议局,作为议会的前身。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9年内完成立宪的准备工作。1909年各省成立谘议局,1910年中央成立了资政院。通过立宪派的三次国会请愿运动,清廷规定将立宪期限缩短三年。但1911年5月成立的新内阁中皇族成员占了5个,这与立宪的精神大相违背,立宪运动遭到了破产。预备立宪是清廷对传统政治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颁布了宪法大纲,成立了具有议院雏形的资政院和谘议局,无疑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母系氏族公社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怎样?标准答案:(1)农业母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农具主要以石、骨、蚌、木制成,也有少量陶制农具,耕作、收割、加工三大类农具都已具备。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成为各具特征的两大农业地区,黄河流域以粟为主,江南地区则普遍种植水稻。饲养业是在狩猎经济的基础上出现的,家畜饲养主要有猪、狗等。渔猎经济在当时仍占相当重要的地位。(2)手工业:母系氏族公社原始手工业也有突出成就,包括编织、雕刻和制陶等。从出土陶器上的编织物印痕可以知道,当时的编织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当时的编织物有斜纹缠结、棋盘格式、间格纹等多种编制方法,这些编织方法直到近代仍是农村手工编织的基本方法。陶器的发明是当时手工业中最大的成就,仰韶时代前期的陶器已有饮食器、储藏器、水器和炊器等多种类型,小件陶器捏塑成形,大件陶器采用泥条盘筑方法,当时以制作精美的彩陶著称,彩陶的造型和装饰都达到了新的高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论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标准答案:拿破仑在担任执政及第一帝国皇帝期间,大肆进行战争,最初是反抗外来侵略,具有正义性;但随着拿破仑野心的增长及局势的转变,逐渐变为对外争霸战争,具有侵略性。拿破仑初任第一执政,就面临以英、俄、奥三国为首的第二次反法同盟的进攻。拿破仑亲率大军大败奥地利,迫使反法同盟瓦解,同时使得英国议和,双方签订《亚眠条约》。随后的四年间,拿破仑分别击溃敌三、四、五次反法同盟,确立了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权。此时的拿破仑帝国已经控制了超过法国本土三倍的国土,包括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即意大利地区;伊比利亚半岛即西班牙、葡萄牙地区;德意志的大片领土以及相邻的华沙大公国、比利时与荷兰地区。但拿破仑的野心也因此膨胀。1812年,拿破仑率领7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结果失败,撤军时仅剩五万余士兵;西班牙的民族解放战争,牵制了法军的很大一部分军力,这对法国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法国此时战争资源已近枯竭,无力与整个欧洲为敌,在一次次反法联盟的进逼及各占领地人民的反抗下,越来越难以支撑。终于,在1813年与第六次反法联盟的对抗中,拿破仑战败,被迫退位。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有其进步的一面,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本主义理念,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也有侵略的一面。拿破仑发动战争的目的是掠夺他国财富和土地,将之变为法国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倾销地,对他国人民是一场深重的灾难;同时,无休止的战争,也给法国国内的民众带来了深重灾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简述王莽改制。标准答案:西汉后期,汉王朝危机四伏。公元8年,王莽废掉孺子婴,正式称帝,改国号“新”,改元“始建国”。王莽建新后,为了解决长安长期以来存在的土地兼并以及奴婢等问题,颁发诏令,开始托古改制。(1)王莽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王莽宣布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均不准买卖。“王田”就是实行土地国有制,也就是废除土地私有制,重新分配土地。废除奴婢制度,改奴婢之名称“私属”,违令者治罪。②推行五均六筅。五均是管理市场物价的官署。六筅是官府专营盐、铁、酒,专营铸钱,征收渔猎樵采之税和五均赊贷,共六事。③不断改革币制,王莽共改革币制五次。④附会周制,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易官名、地名等,导致制度混乱不堪。⑤改变少数民族的族名和民族首领的封号。如改“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改“匈奴单于玺”为“新匈奴单于章”,如此将王降级为侯,导致少数民族普遍不满。(2)意义:王莽改制是统治阶层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与自救,但是很快就以失败告终,被绿林、赤眉等农民军推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一味地附会古制,官吏贪污,更易名号。王莽的“王田”政策要彻底废除土地私有制,收土地归国有,遭到地主阶层的激烈反对,三年后就被下令废除。“五均六筅”政策是用以制止囤积居奇,平抑物价,阻止土地兼并,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王莽随意变更各种名号导致了全国的大混乱。尤其是改民族名称,破坏了民族间的和睦关系,加剧了民族矛盾。知识点解析:此题考查王莽改制,应当从王莽改制的背景、内容以及结果等方面进行论述。6、简述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南京大学1996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标准答案:(一)内容。拿破仑为打击英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同时力图建立起一个大陆体系。在打败普鲁士后,他于1806年11月21日发布《柏林敕令》,宣布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船只一律不得进人大陆上帝国控制的任何港口。这是大陆封锁的开始。1807年11月23日和12月17日,拿破仑在意大利两次发布《米兰敕令》,将大陆封锁政策推向了中立国家。敕令宣布,不属于英国及其殖民地的产品,必须出示原产地证明方能运进大陆;中立国船只凡曾在英国靠岸者,货船一并没收;在海上曾屈从于英国要求者,则视为已被“剥夺国籍”,予以捕获。(二)效果。严厉的大陆封锁政策曾使英国出口额锐减,蒙受很大损失。英国当即宣布从海上封锁大陆,同时力图打开英货进入大陆的通道。中立国葡萄牙成了重要的通道之一。为了阻止葡萄牙与英国的贸易,拿破仑出兵占领了葡萄牙。1808年,法军借道返回时,竟然占领了盟国西班牙。这时,法兰西帝国已控制着意大利所在的整个亚平宁半岛、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莱茵邦联所在的德意志大片地区及与之相连的荷兰和比利时。但是,拿破仑的大陆体系充满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希腊古典时代的主要文化成就。标准答案:(1)文学:雅典最负盛名的三大悲剧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代表作品有《波斯人》《被幽禁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品是《美狄亚》。雅典的喜剧作家是阿里斯托芬,代表作品有《骑士》《云》《蛙》等,被称为“喜剧之父”。(2)哲学:公元前5一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两军对垒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唯物主义者的杰出代表是德谟克利特,唯心主义的代表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希腊古典时代最后一位大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3)史学: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三位史学家。希罗多德是欧洲第一位大历史学家,所以在西方有“史学之父”的赞誉。希罗多德的代表作是《历史》;修昔底德的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著有《希腊史》《万人军远征记》《经济论》《雅典的收入》等,都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其中《希腊史》尤为重要。(4)天文学:恩培多克勒正确解释了日食形成的规律;阿那克萨哥拉斯正确解释了月食、银河、太阳;欧多克索斯提出了天体运行全方位。(5)数学:科斯岛的希波克拉底致力于化圆为方之类难题的解决;美尼克穆斯开展了圆锥曲线的研究。(6)医学:科斯岛的希波克拉底被誉为“医学之父”,是西方医学奠基人,提出“体液学说”,他的医学观点对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知识点解析:希腊文化是重点知识,涉及各个方面。8、简述鸦片战争的三个阶段。标准答案:鸦片战争从1840年6月英军舰船开抵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为标志正式爆发,到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历时两年零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始,至1841年1月下旬清政府对英宣战之前,历时约七个月。期间钦差大臣琦善查办禁烟有功的林则徐和邓廷桢,义律向琦善提出了所谓的《穿鼻草约》。第二阶段:自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对英宣战始,到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历时四个月。第三阶段:从1841年8月英军扩大战争到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订,战争结束,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地位。标准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80%的世界人口被卷入战争。据估计,“二战”造成了6000万人死亡,物资损失超过了4万亿美元。战火遍及欧、亚、非三大洲,以及大西洋、太平洋和地中海,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战争。(1)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侵略集团,摧毁了法西斯思潮、运动和政权,从而扩大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范围。(2)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平进步力量得到壮大。(3)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最终导致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在战后瓦解。亚非地区一系列国家相继独立,从而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4)“二战”打破了近300年以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战后逐渐形成以美、苏争霸为核心的两极格局,国际政治的舞台第一次扩展到了全球;另一方面,美、苏、英在反法西斯正义战争中卓有成效的合作,为战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通过协商谈判,而不是冲突解决问题提供了范例。“二战”后世界之所以没有再发生大的战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国间频繁的直接接触和磋商机制,特别是美、苏两国在“冷战”期间建立的削减核武器谈判机制。(5)促成欧洲的联合与复兴。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欧洲在一体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宽,这就在客观上确保了欧洲人从内部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最小,因而欧洲再次成为战争策源地的可能性也最小。(6)推动了军事思想和军事技术的大发展。(7)“二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科技战争,它不仅表现在战场上的科技较量,还表现在战争双方对科技人才的激烈争夺上。这种对科技人才的争夺所造成的后果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战争中,人们深刻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即现代社会是智力文明阶段,科学研究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所以,各国政府在战争中大力资助科学研究,有系统地把科技当做国家的资源,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正是在此意义上,“二战”开创了科技革命的新时代,技术革命促进所有产业飞速发展,从而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旧面貌,更加坚定地确立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8)“二战”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战争的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