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树之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主备人备课成员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二年级语文《树之歌》
2.教学年级和班级: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8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教学内容:
《树之歌》是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绘不同种类的树和它们在不同季节的景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树木的敬意。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富有诗意,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描述不同树木的特点和季节变化。
教学难点:
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树木的意识。
教学准备:
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树。
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树木,询问学生对树木的了解和观察。
2.新课导入:介绍课文《树之歌》的内容,引导学生期待学习。
3.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发音和节奏。
4.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解释词语意思。
5.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讨论课文内容。
6.课文描述: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同树木的特点和季节变化。
7.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树木,用词语卡片组成一段描述该树木的句子。
8.分享展示:每组朗读自己组成的句子,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和评价。
9.小结:教师总结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和对自然的爱护意识。
10.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树木,用所学生字词写一段描述。
教学反思: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体现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策略三个方面。
1.语言能力:通过课文《树之歌》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提高他们的语文朗读和理解能力。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品质: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树木和自然的热爱。同时,通过分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学习策略: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树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例如,学生需要掌握“杨树”、“柳树”等词语的正确发音和意义,并在描述不同树木时能够恰当使用。
-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需要能够理解课文《树之歌》的大意,描述不同树木的特点和季节变化。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对于部分生字词,学生可能存在发音困难或者对词语意思不理解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展示、举例解释等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例如,通过展示杨树和柳树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树木的意识: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概念可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内容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树木,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树木的意识。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树木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树木的美妙和重要性。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本,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课文《树之歌》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不同种类的树木图片、季节变化的视频等,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描述课文内容。
3.实验器材: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例如放大镜、树叶标本等,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触摸,增强对树木的认识和兴趣。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布置教室环境,例如设置分组讨论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设置实验操作台,供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树木,引导学生关注树木的不同特点和季节变化。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对树木有什么了解?树木在不同季节会有什么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讲解课文《树之歌》的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讲解。首先,让学生跟读课文,确保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然后,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如“杨树”、“柳树”等,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词语描述不同树木的特点。最后,讲解课文中的季节变化,让学生理解树木在不同季节的景象。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讨论课文内容。例如,教师可以提问:“课文中的树木有哪些特点?它们在不同季节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互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展示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课文内容。
4.巩固练习(5分钟)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进行描述。例如,让学生选择一种树木,用所学生字词组成一段描述该树木的句子。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例如,教师可以提问:“课文中的树木有哪些特点?它们在不同季节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和对自然的爱护意识。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树木,用所学生字词写一段描述。
7.课堂小结(3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对自然的爱护意识。提醒学生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整个教学过程共计45分钟,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如上所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拓展与延伸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教材《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中与树木相关的其他课文,如《小树苗长大了》、《森林的故事》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和森林的重要性。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自然和环境保护的书籍,如《大自然的秘密》、《我们的地球》等,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提供一些关于树木的科普文章,如《树木对环境的影响》、《树木的生态作用》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阅读,挑选一些与自己感兴趣的树木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
-学生可以进行家庭作业的完成,如观察身边的树木,用所学生字词写一段描述该树木的句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如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树木,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该树木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并制作一份简单的报告或PPT进行展示。内容逻辑关系①课文《树之歌》的内容逻辑关系
-课文以树木为主题,通过描绘不同种类的树和它们在不同季节的景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树木的敬意。
-课文开头提到“绿树成荫,花香满园”,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树木景象,引起读者的兴趣。
-接着课文介绍了不同种类的树木,如杨树、柳树、松树等,并描述了它们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如“春天杨柳绿,夏天松树青,秋天树叶黄,冬天枝条裸”。
-课文最后强调了对树木的保护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②生字词的学习逻辑关系
-生字词的学习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生字词,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生字词的学习逻辑关系可以从字音、字形和字义三个方面来考虑。
-字音的学习逻辑关系:通过听读课文,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发音,如“杨树”(yángshù)、“柳树”(liǔshù)。
-字形的学习逻辑关系:通过观察生字词的结构,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的书写顺序和结构,如“杨树”的结构是“木”字旁加上“羊”字。
-字义的学习逻辑关系:通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学生能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如用“杨树”描述一种高大的树木。
③课文理解和描述的逻辑关系
-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描述不同树木的特点和季节变化。
-课文理解和描述的逻辑关系可以从观察、思考和表达三个方面来考虑。
-观察的逻辑关系:学生通过观察课文中的描述,能够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如“杨树高又直,柳树细又长”。
-思考的逻辑关系:学生通过思考课文中的描述,能够理解树木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如“春天杨柳绿,夏天松树青,秋天树叶黄,冬天枝条裸”。
-表达的逻辑关系:学生通过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够用所学生字词描述不同树木的特点和季节变化,如“我喜欢杨树,它高又直,像一位巨人守护着我们的校园”。作业布置与反馈1.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树木,用所学生字词写一段描述该树木的句子。
-让学生选择一种树木,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该树木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并制作一份简单的报告或PPT进行展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