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苏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L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
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
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0分)
1.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青年若要成才,行稳方能致远,“吃苦”是必经之路。今天,“吃苦”并非指吃“缺衣少食”的物质
之苦,更多是指吃精神之苦、意志之苦。比如,在科技攻关的关口,为了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甘坐
冷板凳;在抢险救灾的前线,为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冲(&ng)陷阵、不怕牺牲;在保卫祖国
的边疆,为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无畏无惧,用心守护。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hui)o
青年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把青春梦想(zh。)根在祖国大地上,就能听到拔节成长的声音,
看到雨后明丽的彩(hong)□
成才的诀窍不在巧,而在拙,最重要的是守住本心下苦功夫、下笨功夫。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
时将墨汁误当成红糖仍【甲】,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青年要长真本事、真才干,就要找准
自身定位,笃定心神勤修内功,踏实学习补齐短板,在擅长的领域深耕钻研,等待【乙】的时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冲(fBng)②无(hui)③(zha)根④彩(hong)
(2)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甘之如饴名噪一时B.心满意足厚积薄发
C.心满意足名噪一时D,甘之如饴厚积薄发
【答案】(1)①.锋②.悔③.扎虹(2)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冲锋(chongfeng):突入敌阵,以短兵冲杀。
无悔(wilhui):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不后悔。
扎根(zhAgEn):使生根固定。比喻深入进去,打下基础。
彩虹(caihong):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甲处。甘之如饴:指感到像糖那样甜。形容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心满意足:指心愿
满足,多用来形容人的满足和如愿以偿的心情。“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将墨汁误当成红糖”,
可见他觉得墨汁像红糖一样甜,因此用“甘之如饴”恰当;
乙处。名噪一时:意思是一时名声很大。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厚积薄发:意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
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找准自身定位,笃定心神勤修内功,踏实学习补齐短板,在擅长的领
域深耕钻研”是多多积蓄的意思,以“等待”慢慢运用的时候,因此用“厚积薄发”恰当;
故选D。
2.用课文原句填空。
古诗文是文化的火种,点亮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瞬间。“芳草鲜美,(1)”(陶渊明《桃
花源记》)的明艳,“忽如一夜春风来,(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奇丽,“苔
痕上阶绿,(3)”(刘禹锡《陋室铭》)的清幽,让我们领略到人间美景;而“(4),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让我们体会到友情的真挚;"(5),
"(杜甫《春望》)让我们懂得感时伤别的家国情怀;”(6),"(王
安石《登飞来峰》)启发我们不畏险阻,坚定信念。
【答案】①.落英缤纷②.千树万树梨花开③.草色入帘青④.我寄愁心与明月⑤.感
时花溅泪⑥.恨别鸟惊心⑦.不畏浮云遮望眼⑧.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
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缤纷、梨、帘、愁、溅、遮、自”等字的正确书写。
3.班级开展“'漫'话德行”主题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的部分环节,请你参与。
(1)解读寓意。
有同学围绕活动主题画了一幅名为《舍本逐末》的漫画。请你描述漫画内容,并说一说寓意。
2
《舍本逐末》
(2)丰富设计。
同学们认为,如果在树冠、树影、人物、太阳等部分对漫画进行修改,讽刺效果还可以增强。请你任选一
处修改,并简述理由。
【答案】(1)内容:画面中太阳下有一棵树,树冠上写着“德行”,树影上写着“名声”,树下一个人拿
着刷子刷地,努力扩大树影面积。寓意,德行如树,名声如影。德行高尚,名声才能响亮,做人若只思着
扩大名声,不重视德行,是舍本逐末(意对即可)
(2)示例一,给图画中的人物设计汗滴,凸显男子在扩大名声过程中的辛苦。
示例二:缩小树冠面积,或扩大树影面积,使二者形成反差。
示例三:给太阳或树冠画上愁眉苦脸或惊讶的表情,凸显太阳或树冠对该人行为的不满、讶异。(意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画面内容:漫画中,上方中间偏右是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下方左侧是一颗繁茂的树,树冠上写着“德行”,
树影上写着“名声”;下方右侧一个人正跪在地上,左手扶地,右手拿着刷子刷地,似乎努力扩大树影面
积,左手前面是一个油桶。
寓意:根据画面中人物在专心致志用刷子努力扩大代表“名声”的树影部分,却丝毫不顾及代表“德行”
的树冠,结合漫画标题《舍本逐末》可知,德行如树,名声如影。德行高尚,名声才能响亮,做人若只思
着扩大名声,不重视德行,是舍本逐末。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活动设计。从树冠、树影、人物、太阳等部分中任选一处,对漫画进行修改,并简述理由即可。
示例:我选太阳部分。把太阳修改成脸谱形,画出太阳气愤的样子,表示连太阳对这种行为都嗤之以鼻,
可增强讽刺效果。
第二部分(50分)
3
(-)名著阅读
4.金圣叹评《水浒传》塑造人物的手法时概括:如要衬托宋江奸诈,不觉写作李逵真率;要衬托石秀尖利,
不觉写作杨雄糊涂是也。《西游记》在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时也采用了类似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阐述。
【答案】示例:要衬托唐僧取经目标坚定,就写猪八戒意志薄弱。如在“四圣试禅心”时,面对荣华富贵
生活的诱惑,唐僧立场坚定,而猪八戒信念动摇,最终被戏弄。(意对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把握名著人物和写作手法。用衬托手法塑造人物,是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一般是
从反面衬托。如《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意志薄弱衬托了唐僧取经目标坚定,猪八戒的好逸恶劳、爱耍小聪
明衬托了孙悟空的忠诚勤恳、机智勇敢。
例如:要写孙悟空的忠诚勤恳、机智勇敢,就写猪八戒好逸恶劳、爱耍小聪。猪八戒能劳动,却极懒惰,
如在“智擒金银角大王”中,悟空让他巡山,他却偷睡大觉,偷懒,耍小聪明,编谎骗人;而孙悟空知道
猪八戒在偷懒,变成虫子,当面戳穿其谎言,八戒只得再去探路。两妖之一的银角大王率众妖出洞巡逻,
捉住八戒,孙悟空化名“者行孙”和“行者孙”,又向太上老君借来宝葫芦,把银角大王吸进葫芦里去了。
金角大王连忙拿了七星剑和芭蕉扇去迎战,也被吸进宝葫芦,悟空来到莲花洞,打死小妖,救出师父和师
弟。在与妖魔的斗争中,孙悟空主动寻找方法,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将其制服,他忠诚勤恳、机智勇敢,尽
全力保护师父和师弟们的安全。
示例:如要写孙悟空的爱憎分明,就写唐僧的善恶不分。在“三打白骨精”的情节中,白骨精变成老婆婆、
年轻女子时,唐僧轻信老翁的话,不相信悟空。孙悟空将他们打倒,唐僧还听信猪八戒的谗言,不明辨是
非,仍念紧箍咒,最终悟空被撵走,而接下来的取经路上少了悟空的保护,唐僧经历了一场大的磨难,他
被变成老虎。猪八戒后来把孙悟空请回来,取经团队才又恢复了完整,继续西天取经的旅程。
5.有句名言“沙漠里养不出牡丹花来”,比喻恶劣的环境让人难以成功,甚至无法生存。对这句名言,有
人赞同,有人反对。请结合《骆驼祥子》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人物经历,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看
法。
【答案】示例一:反对。保尔•柯察金经历了退学、战争、病痛、双目失明,却凭借顽强的意志战胜苦难,
创作出《暴风雨所诞生的》,让生命重新焕发生机,可见,沙漠中也能养出牡丹花。
示例二:赞同,祥子在经历了车被抢、钱被骗、虎妞难产而死、小猫子上吊自杀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彻
底堕落。可见,沙漠里养不出牡丹花来。(言之成理,意对部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从《骆驼祥子》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其经历,写
出自己对“沙漠里养不出牡丹花来”的看法即可。
示例1:我赞同这一看法。恶劣的环境让人难以成功,甚至无法生存。祥子来自农村,拼命的赚钱,经过三
4
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
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主人公躲避特务追踪还使他丢了比较安定的工作。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
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
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
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
失去任何希望。可见,沙漠里养不出牡丹花来。
示例2:我不赞同这一看法。恶劣的环境能激发人的斗志,活出不一样的人生。保尔•柯察金经历第一次世
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一生四次死里逃生,特别是全身瘫痪,双
目失明后,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悲剧命运的打击,战胜自己,走上文学的道路,完成作品《暴风雨所诞
生的》并发表,以新的武器一笔,重新回到战斗英雄的行列,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成长为坚强的共产主
义战士,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因此,沙漠中也能养出牡丹花。
(-)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虎丘以望后五日
[明]王士性
虎丘者,吴王阖闾葬以扁诸之剑,白虎之气腾上,而见怪于秦皇也。墓今不知其处,幸日浮图①下,又
云剑池下,剑池两崖如裂,侧立十仞,盖石溜天成,寒泉出其窦②而停潘焉。墓不当在其下,意浮图者近之。
自阊门买舟,五里即达寺门。初入,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挈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再入,则清
泉白石,断腭③垂奇。钳坂④如砥,可罗胡床百座,号千人石。石咬水处.为白莲池。近池而灌葬塞焉者,
为清远道士放鹤涧,循涧上,登大雄阁,右行过剑池石粱,望浮图而息焉。既畅,复下可中亭,观生公点
头石。复右上而尝陆羽泉,石窦似慧山,而味劣之。
此地游踪成市,要以秋月为胜。千人石古株轮困,把酒问月,醉而枕之,仰视碧落⑥垂垂。固恍如乘槎
⑦泛斗牛⑧渚也。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又昔人所称绝景云。
(选自《王士性集》,有删减)
【注释】①浮图:佛塔。②窦:洞。③断腭(yme):像露齿的样子。④银坂:坚硬的坡石。⑤轮困(qun):
盘绕高大。⑥碧落:天空。⑦槎:木筏。⑧斗牛:天上的星宿名。
虎丘寺
[唐]张籍
望月登楼海气昏①,剑池无底浸云根。
老僧只恐山移去,日暮先教锁寺门。
【注释】①海气昏:水汽迷蒙。②云根:深山云起的地方。
5
6.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句方法提示解释
吸曰浮图
[语境分析法]上一句为“墓今不知其处”(1)______
下
墓不当在[课内迁移法]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
(2)______
其下家》)
断腭至奇[成语关联法]精旗求精(3)______
要以秋月[查阅词典法]①经得住;②胜利;③美好、(4)______(填
为胜美景;④超过。序号)
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拳/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B.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挛/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C.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拿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D.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拳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8.“剑池无底浸云根”中的“浸”字,有的版本作“镇”字。你觉得哪个字更贴合诗意?请联系诗、文的
相关内容,陈述理由。
9.山并不会移动,但作者却故意说老僧是因担心山移去而锁寺门。请结合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10.把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罗胡床百座,号千人石。
(2)又昔人所称绝景云。
11.不同人望月有不同的感受。结合《游虎丘以望后五日》《虎丘寺》中相关句子与链接材料,简述望月这
一行为会给人带来哪些感悟或收获。
[链接材料]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杜甫《月夜忆舍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
6
【答案】6.①.有人②.应当③.更加④.③7.C
8.示例一:“浸”更好。“浸”有浸泡之意,形象地写出了山石没于剑池水中的景象,突出了剑池水深而
清的特点,给人一种宁静、幽美之感。
示例二:“镇”更好。“镇”有压的意思,写出了剑池崖壁侧立直上的气势。突出了剑池崖高水深,给人
以庄严之感。(言之成理,意对即可)
9.老僧锁门是日常动作,作者却故意说老僧是因为怕风景优美的虎丘山离去。含蓄诙谐地表达对虎丘寺风
景的喜爱与赞美。(意对即可)
10.(1)(坡石)可以排列几百座胡床,称作千人石。
(2)(这)又是以前的人所称赞的极为美妙的景色。
II.望月时可以欣赏到美景,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月亮引人遐想,望月令人产生丰富想象:望月寄托情感,
抒发思念之情:望月发现自然规律,收获人生启迪。(意对即可)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
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第一空,上一句“墓今不知其处”意为:如今阖闾王的墓穴已不知道在哪里了。据此可推断“或日浮图下"
一句应是对阖闾王墓位置的推测,意为:有人说在塔的下面。“或”在此处意为“有的人”。
第二空,《陈涉世家》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一句意为:应当立为国君的是公子扶苏。“当”在这句话中
意为“应当”。据此可推断该句意为:吴王的墓穴应当不在剑池下面。“当”意为:应当。
第三空,精益求精:意思是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还求更好。“益”意为“更
加”。据此可推断该句意为:石缝间龊牙咧嘴的怪石更加奇特。“益”意为:更加。
第四空,该句意为:但要以秋天来游览最为美好。这句话中“胜”修饰“秋月”,应作形容词,意为:美
好、美景,故选“③”。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
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该句意为:先喝了憨憨泉的泉水,再坐在试剑石上,用手摩挛着石头的缝隙,长时间地凝视着并陷入深深
的沉思。
“酌憨憨泉”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完整的动作,应独立成句。“坐吴王试剑石”是一个地点状语,“坐”
是动词,而“吴王试剑石”是地点状语中的宾语,表示作者坐在了试剑石上,也是一个独立的部分,需要
断开。“摩挚石缝”描述了坐在石头上的人正在摩攀石头的缝隙,与“坐吴王试剑石”在逻辑上是并列的,
7
因此需要分别断开。“为凝睇而沉思久之”是一个完整的表述,表示因为长时间凝视而陷入深思,且持续
了一段时间,是在上一动作之后的又一个动作,因此应该作为一个整体。
据此可断句为: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挛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答案不唯一,结合“浸”或“镇”字的本意,体会其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分析其
贴合诗意的合理性,言之有理即可。
“浸”字意为泡在液体里,在诗歌中形象地描绘了剑池仿佛深不见底,仿佛能够浸入到云层的根部,给人
一种深邃、幽远的感觉。联系文章第一段“池两崖如裂,侧立十仞,盖石溜天成,寒泉出其窦而停滞焉”
可知,王士性用简短的一句话就表现出剑池的雄伟壮丽。诗歌中用“浸”,这种描绘使得剑池显得神秘而
壮丽,与周围的山川云雾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浸”字也带有一种湿润、浸透的意
味,表现出剑池水深而清的特点,给人一种宁静、幽远的感觉。
“镇”字含有镇压,用强力压服的意思。在诗歌中,“镇”字可以解读为剑池的气势能够镇压住云层的根
部,显示出一种强大而威严的力量。联系文章第一段“墓不当在其下,意浮图者近之”可知,剑池作为吴
王阖闾墓的象征,本身就带有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息。使用“镇”字,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这种氛围,使读
者在阅读时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沉。据此,“镇”不但写出了剑池“侧立十仞”
的气势,突出其山高水深,更能给人庄严肃穆之感。据此任选角度作答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歌前两句意为:诗人登上虎丘寺的楼阁,眺望远方,只见海气弥漫,月色朦胧。剑池深不见底,连云彩
的根部都浸没其中。诗人在前两句中详细描写了剑池的壮丽景色,而“老僧只恐山移去”一句是夸张的表
达,巧妙地以老僧担心山移去而锁寺门的情节作为点睛之笔。虽然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山是不会移动
的,但作者在此处用诙谐的手法,故意将老僧每天晚上锁门的日常动作说成是他因为害怕美丽的风景从虎
丘山离开,才在日暮时分先锁寺门。从中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对虎丘寺优美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重点字词的
翻译。重点词:
(1)罗:排列;百座:虚数词,指几百座;号:称作。
(2)昔:从前,过去;称:称赞;绝景:美好无比的风景。
【11题详解】
8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章第三段“此地游踪成市,要以秋月为胜”“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
照苏州,又昔人所称绝景云”可知,王士性在登上虎丘塔顶时,看到苍茫的原野,远望湖天之间,一轮明
月高悬,遍照苏州城。通过望月,他看到了前人所称赞的美好景象。这说明望月可以让人欣赏美景,获得
美好的情感体验。
根据《虎丘寺》中“望月登楼海气昏,剑池无底浸云根”可知,诗人由望月看到了海气弥漫、月色朦胧的
美好景象,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仿佛看到了云彩浸没在剑池的奇景。这说明望月可以引人深思,产生丰富
的遐想。
根据材料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可知,作者既写景,也点明节候。那是在白露的夜晚,清露盈盈,
令人顿生寒意。诗人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
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深刻地表现
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说明望月可以寄托情感,抒发思乡之情。
根据材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知,人生充满了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
缺一样,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常态。作者借此启示我们要以超脱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无常和变化,珍惜
眼前人、事、物,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困难。这说明望月可以让我们发现自然规律,收获人
生哲理。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虎丘山,是吴王阖闾用“扁诸”名剑埋葬自己的地方,有白虎蹲踞在墓上的气势,秦始皇曾在这里寻
找过宝剑,因此留下了奇异的传说。如今阖闾王的墓穴已不知道在哪里了,有人说在塔的下面,有人说在
剑池的下面。剑池的两岸像刀劈开似的,直立的石壁高达十多丈,大概是天然形成的石头裂缝。寒冷的泉
水从裂缝中涌出,积水成为深潭。吴王的墓穴应当不在剑池下面,大概是靠近塔的地方。
从阊门进去,雇小船到虎丘山,走五里路就到了虎丘寺的大门。刚进去以后,先喝了憨憨泉的泉水,
再坐在试剑石上,用手摩拳着石头的缝隙,长时间地凝视着并陷入深深的沉思。再进去,就看见清澈的泉
水、洁白的石头,石缝间龊牙咧嘴的怪石更加奇特。一块平整的大石头像磨刀石一样,可以排列几百座胡
床,称作千人石。石头正对着泉水的地方,是一个石砌的池塘,池塘中开着白色的莲花。近池塘的地方有
灌溉用的水闸,像门一样,叫做“放生池”,通向虎丘山的石桥,就在闸门的上面。走过石桥,登上虎丘
山,向右转,走过剑池、石桥和坟墓,就到了虎丘塔前。参观完后,我们又下山来到可中亭,观赏生公点
头石。再往上走,又品尝了陆羽泉的泉水,泉水的石窦和慧山相似,但味道稍逊一筹。
这地方游览的人众多,但要以秋天来游览最为美好。在千人石上,古老的树木盘根错节,我们举杯向
月,醉了就枕着石头躺下,仰望碧空如洗的天空,这时,我们好像已经驾着小船,在斗牛星和织女星的中
间遨游了。如果登上虎丘塔顶,可以看到苍茫的原野,远望湖天之间,一轮明月高悬,遍照苏州城,又是
9
以前的人所称赞的极为美妙的景色。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
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
能和支撑。
②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广袤的乡土,既有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
农业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选自2024年3月2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①低级别文物是相比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高级别文物而言,主要包括市、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②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低级别文物并不那么吸引人。它们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或散落在民间村落中,
默默地等待着岁月的流逝,但它们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的基石。
③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对这些风雨飘摇的低级别文物的保护,是一场与时间的赛
跑。
(选自2024年5月13日中国经济网,有删改)
材料三:
①走进郴州市桂阳县和谐村,古朴悠然的老屋一字排开,夕阳映得瓦片一片金黄,不时从中传来的琅
琅读书声在田间回响。村中曾经的废弃老屋如今蝶变为种类丰富的”非遗研学基地”,正焕发着新的生机。
②“老屋不仅蕴含着建筑美学,与其所属的传统村落世代相传,更寄托了无数人的乡愁”郴州市相关
负责人说。近年来,郴州启动“唤醒老屋”试点计划,在保护老屋的同时唤醒沉睡的文旅资源。
③在郴州、湘西等地,一幢幢长期无人居住的老屋经过抢修保护和合理利用,旧貌换新颜,转变为民
宿、研学基地、村史展览馆等,为村庄带来更多人气,也激活了乡村振兴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选自2024年5月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①放眼如今的苏州,从城市到古镇再到乡村,新兴旅游目的地和多元业态不断涌现。古典与现代、传
统与时尚交相辉映的旅游体验,让苏州旅游焕发出新的魅力。
②角直古镇的沉浸式夜游项目以具有江南特色的风景、园林、非遗等载体搭建演绎场景,将古街、廊
桥等设施进行了艺术亮化提升改造,同时利用激光投影等多媒体技术,重现千年古镇繁华夜景,给游客带
10
来沉浸式游园体验。
③随着旅游的生活化、体验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交通和公共设施的日益完善,叠加游客避免人
挤人、追求性价比的心态,县域旅游加速崛起,许多“小城”不知不觉中成了游客向往的目的地。五一期
间,昆山举办第九届昆剧艺术节,6大类17场配套活动同期举办,吸引了大批游客。除了昆山,常熟、太
仓、张家港另外3个县级市同样越来越火。常熟接待游客144.07万人次,同比增长53.17%;太仓接待游客
87.25万人次,同比增长30.1%,其中乡村游接待游客25.98万人次;张家港以“来小城、漫漫游”为主题,
举办了140余场文体旅活动,吸引游客61.26万人次。高铁张家港站假期发送旅客超10万人次,客流增长
率为65.9%=
(选自2024年5月17日《中国旅游报》,有删改)
12.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广袤乡土中,不但有民间艺术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古村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B.低级别文物都分布在偏远地区,且散落于民间村落,默默地等待着岁月的流逝。
C.在苏州,县域旅游加速崛起与游客避免人挤人、追求性价比的心态有一定关系。
D.今年五一期间,常熟、太仓、张家港等县级市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均超过50虬
13.有人认为,一些年代久远的古建筑散落在村落里,破旧不堪,维修成本较大,没有修缮利用的价值。请
结合材料说说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14.在文旅部门开展的“我为乡村文旅献计策”活动中,同学们提了以下建议,不合适的一项是()
A,摸清当地乡村旅游资源现状,唤醒沉睡的文物。
B.将古建筑拆除并集中新建,打造特色旅游街区。
C.利用当地古村闲置古建筑,建设文化研学基地。
D.用科技手段赋能乡村旅游,让乡村游“潮”起来。
【答案】12.C13.有修缮利用价值。乡村古建筑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的基石,修缮
古建筑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激活生机和活力,乡村古建筑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
源,乡村古建筑蕴含着建筑美学,寄托了无数人的乡愁,修缮古建筑可以增加旅游目的地,让旅游呈现多
元业态。14.B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理解不正确。根据材料一②段“广袤的乡土,既有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
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知,民
间艺术等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等属于物质文化遗产,而非“非物质文化
11
遗产”。
B.理解不正确。根据材料二②段“低级别文物并不那么吸引人。它们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或散落在民间
村落中,默默地等待着岁月的流逝,但它们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的基石”可知,低级别
文物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或散落在民间村落中,而非“都分布在偏远地区”。
D.理解不正确。根据材料四③段“常熟、太仓、张家港另外3个县级市同样越来越火。常熟接待游客144.07
万人次,同比增长53.17%;太仓接待游客87.25万人次,同比增长30.1%,其中乡村游接待游客25.98万
人次;张家港……客流增长率为65.9%”可知,常熟、太仓、张家港等县级市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分别是
53.17%,30.1%,65.9%,而非“均超过50犷。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看法。
根据材料二②段“它们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或散落在民间村落中,默默地等待着岁月的流逝,但它们是
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的基石”可知,乡村古建筑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的
基石;结合材料一①段“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和
材料三③段“在郴州、湘西等地,一幢幢长期无人居住的老屋经过抢修保护和合理利用,旧貌换新颜,转
变为民宿、研学基地、村史展览馆等,为村庄带来更多人气,也激活了乡村振兴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可谈,
修缮古建筑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激活生机和活力。
根据材料二③段“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对这些风雨飘摇的低级别文物的保护,是一场
与时间的赛跑”可知,乡村古建筑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结合材料三②段“'老屋不仅蕴含
着建筑美学,与其所属的传统村落世代相传,更寄托了无数人的乡愁'郴州市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
郴州启动‘唤醒老屋’试点计划,在保护老屋的同时唤醒沉睡的文旅资源”和材料四①段“放眼如今的苏
州,从城市到古镇再到乡村,新兴旅游目的地和多元业态不断涌现。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的
旅游体验,让苏州旅游焕发出新的魅力”可知,乡村古建筑蕴含着建筑美学,寄托了无数人的乡愁,修缮
古建筑可以增加旅游目的地,让旅游呈现多元业态。
示例:我认为散落在村落里古建筑有维修的价值。首先这些古建筑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
的基石,且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属于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加以保护。其次,这些古建筑不
仅蕴含着建筑美学,与其所属的传统村落世代相传,更寄托了无数人的乡愁,能激发人们的家国情怀。第
三,修复后的古建筑可以增加旅游目的地,让旅游呈现多元业态,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激
活生机和活力。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建议。
12
B.建议不合适。根据材料二②段“它们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的基石”和③段“文物是不
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结合材料一①段“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
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可知,该建议既破坏了文物,也违背了中央精神,因此不合
理。
故选B。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大河出深山
汤素兰
①山里人见的山多了,走的山路多了,便有了关于山的智慧。“望山跑死马”,意思是你虽然望见了
前面的山,但若想到那山上去,把马跑到累死也不一定能到达。你若身在山中,朝着山走,是走不出大山
的。只有沿着水走,才能走出大山去。
②两山之间必有涧,涧中一线泉水,数线这样的洞泉从四围大山中滑流而出,慢慢朝盆地中汇聚,盆
地里就出现了一条清亮的小溪。
③这小溪是我童年的乐园。夏日的午后,阳光照得整个村庄昏昏欲睡,蝉在树上大声喊热啊热啊,我
却一点也不觉得热。我赤脚,拎着小桶和撮箕,跳进小溪,将撮箕伸进水草中撮鱼虾泥纵,翻开小石头捉
螃蟹。
④小溪蜿蜒流过村庄。村路像飘带似的,沿着小溪往村口飘去。温柔的小溪来到村口的山嘴处,突然
变得大胆起来,以决绝的姿态跳下悬崖,纵身跃入山下峡谷中的大河。村路则在这里犹豫一下,转了个弯,
绕过山嘴去寻找大河,然后沿着大河飘向山外。
⑤我不能跟小溪一起跃进大河,也不能跟着村路走去山外。我童年的世界只有头顶那一方篮天和蓝天
下的村庄。但我的脚步没有停歇。河岸边的山坡上开凿了层层梯田,我赤脚跳跃在梯田窄窄的田藤上。沿
着那些高高低低的田滕,我终于也像小溪一样,走进峡谷中的大河,去继续我的渔获。
⑥说是大河,其实河里的水不多,也不深,一年四季,我们都可以涉水过河。但大河曾经也是大的。
从夹岸耸峙的高山、刀砍斧削般深切的河床和河床里大如茅屋的乱石,都能感受到大河当年奔腾的气势。
但如今,它只能在乱石间穿行,沿着曾经的巨大河床,执拗地爬向山外。
⑦芙蓉山下有一个水库,是在我童年时代修建起来的,水库的大坝就建在大河上。也因为修建这座水
库,才使大河失去了奔腾的气势。随着水库一起修建的,还有两条渠道。其中一条渠道通过隧道,将水库
的水送到我们村庄。这渠清水在流过我们村庄后,又通过一条架在盆地中间的高高渡槽和另一个隧洞,流
向我所不知道的远方。
⑧渠道不像溪流和大河那般弯弯曲曲,渠道里的水也不像溪流和大河里的水可以随心所欲。溪流像调
皮的孩子,整天叮叮咚咚唱歌,有时贪玩,改了道,弯进圳沟,忘记了再回小溪,就聚成山塘。大河里的
13
水常在窄处湍急,而在一些大石头下又沉静为深潭。渠道却规定了水的来路和去处,让水流得规规矩矩、
明明白白。途经村庄的渠道虽然不长,却有明渠、隧道和渡槽。明渠有一个梯形的底座,渠道送水的时候,
渠水在梯形的渠道里平缓无声地流动,没有波澜,也看不见底。隧道和渡槽的内壁都是陡直的,里面没有
可供抓握的水草或者杂树。所以在渠道过水的时节,父母每天都要叮嘱孩子们不要去渠道里玩水,以免发
生危险。我们简直对它又爱又怕。
⑨对于农人们来说,这渠道真是太重要了。记得渠道第一次送水时,正是一个干旱的夏天。满渠清澈
的河水流过村庄,不仅带来缕缕凉风,也通过渠底的孔洞,流进两旁的田野,让久旱的禾苗得到灌溉,让
农人们的脸上荡漾开水波纹似的微笑。
⑩少年时代,我沿着大河走出山村,到镇上读高中时,才发现家乡的大河在镇上有一个名字,叫流沙
河。大河到了流沙河段,已经没有了夹岸耸峙的高山和河床里嶙峋的乱石。河道变得宽阔,流水变得平缓,
河床铺满金黄的流沙,流沙河也因此得名。那时候沿河正在搞建设、盖房子,于是,流沙河里的沙子被广
泛用到建筑工地上去,而那原本开阔平缓的河床,被掏得尽是窟窿。大河因此遍体鳞伤。
⑪后来,我沿着大河再往外走,到省城读大学,才知道大河的书名叫楚江。楚江从我的故乡发源,全
长48千米,沿途又汇入20多条支流,然后入滴水、进湘江,直通大海。
⑫读大学后,我弄明白了,正因为在大河上修建了大坝,调节了山洪,才保了我们一方平安。我还知
道,那通过水渠引出来的水,后来走得很远。在缺水的年份,它甚至被调往邻县,为那儿的禾苗解渴。
⑬我故乡的这条大河,虽然在我的童年时代就被截断了,但不管是水库里的水还是渠道里的水,它依
然以水的形态,滋养着大地上的万物。如今,楚江之源的水库被命名为青山湖,是下游多个乡镇的饮用水
源。经过近十年的治理,楚江已经是水清岸绿,时有白鹭、野鸭在水中嬉戏。
⑭“只有河能走出重重叠叠的山。河呼啸着冲撞而去,山门轰然打开、前面是一马平川。”这是我年
轻时一篇小说的题记。而关于河的这种印象,是童年时代故乡的大河带给我的。
⑮当日子流水似的远去,我在回忆故乡和故乡的大河时,也重新理解了河的意义。河水走出大山,其
实最终又会回到大山。因为河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会被蒸发成水汽,飘入天空,聚成云彩。总有一片云会
飘回故乡,变成雨,又落入故乡的大河。
(选自2024年5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减)
15.梳理文章的内容,完成下图,并据此探究文章的结构特点。
(1)梳理文章内容:
14
(2)探究结构特点:
16.文章第③段说:“这小溪是我童年的乐园。”请分析作者在本段是如何写出“乐园”之“乐”的。
17.请你为文章中画线句子设计朗读,并阐述理由。(可从重音、停连等角度设计)
只有河能走出重重叠叠的山。河呼啸着冲撞而去,山门轰然打开,前面是一马平川。
18.作者在一次访谈中曾说,年轻时以为乡村环境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她的想象力,后来才明白,最重要的是
滋养她形成了朴素的价值观大河作为乡村环境的一部分,它的哪些精神影响了作者形成朴素的价值观?请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答案】15.(1)①清亮、温柔、大胆②宽阔平缓、遍体鳞伤③同情、怜惜④感激,赞美。钦佩
(2)文章采用双线结构,一条线索是大河从深山一路奔流到海,另一条线索是我读书的经历(或我的情感
变化)。
16.用拟人的手法写村庄的香昏欲随和蝉的鸣叫,突出夏天的炎热,与我的感受形成对比:通过一系列动作
描写表达出我捉鱼虾、泥纵、螃蟹的快乐心情。
17.示例:重读“只有”“冲撞”“轰然”:“重重叠叠”“一马平川”语音延长。因为“只有”强调河的
唯一性,突出对河的赞美。“冲撞”强调走出大山的艰难性,“轰然”展示出大河冲出深山的浩大气势:
“重重叠叠”语音延长凸显山的阻碍之大。“一马平川”语音延长展示出大河冲出深山后的美好图景,令
人向往,给人激励与鼓舞。(言之成理即可)
18.大河从深山流出,历经波折,依然一路奔向大海,它一往无前的精神坚定了作者不惧困难、走出大山的
意志:大河无论以何种水的形态存在,都滋养万物,保一方平安,它的奉献精神激励作者树立崇高的人生
追求:大河奔流入大海,但最终仍会变成云、雨回到故乡,它的反哺精神影响作者生发回馈故乡的愿望。(意
对即可)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
第一问:
(1)根据思维导图“童年期”和“我的感情”是“喜爱”的提示,找到②段“盆地里就出现了一条清亮的
小溪”、③段“这小溪是我童年的乐园。夏日的午后,阳光照得整个村庄昏昏欲睡,蝉在树上大声喊热啊
热啊,我却一点也不觉得热”和④段“村路像飘带似的,沿着小溪往村口飘去。温柔的小溪来到村口的山
嘴处,突然变得大胆起来,以决绝的姿态跳下悬崖,纵身跃入山下峡谷中的大河”可将“小溪”的特点概
括为:清亮、温柔、大胆;
(2)根据思维导图“少年期”和河名“流沙河”的提示,找到⑩段“河道变得宽阔,流水变得平缓,河床
铺满金黄的流沙,流沙河也因此得名。那时候沿河正在搞建设、盖房子,于是,流沙河里的沙子被广泛用
15
到建筑工地上去,而那原本开阔平缓的河床,被掏得尽是窟窿。大河因此遍体鳞伤”可将河的特点概括为:
宽阔平缓、遍体鳞伤。
(3)根据思维导图“少年期”和河名“流沙河”的提示,找到⑩段“而那原本开阔平缓的河床,被掏得尽
是窟窿。大河因此遍体鳞伤”,结合“遍体鳞伤”可将“我的感情”概括为:同情、怜惜。
(4)根据思维导图“上学后”和“河名及特点”是“楚江:支流多、景色美”的提示,找到⑫段“正因为
在大河上修建了大坝,调节了山洪,才保了我们一方平安。我还知道,那通过水渠引出来的水,后来走得
很远。在缺水的年份,它甚至被调往邻县,为那儿的禾苗解渴”和⑬段“我故乡的这条大河,虽然在我的
童年时代就被截断了,但不管是水库里的水还是渠道里的水,它依然以水的形态,滋养着大地上的万物”
可将“我的感情”概括为:感激,赞美,钦佩。
第二问:
根据②段“盆地里就出现了一条清亮的小溪”、④段“小溪蜿蜒流过村庄……纵身跃入山下峡谷中的大
河”、⑥段“说是大河,其实河里的水不多,也不深,一年四季,我们都可以涉水过河”、⑩段“到镇上
读高中时,才发现家乡的大河在镇上有一个名字,叫流沙河。大河到了流沙河段,已经没有了夹岸耸峙的
高山和河床里嶙峋的乱石”和⑪段“我沿着大河再往外走,到省城读大学,才知道大河的书名叫楚江。楚
江从我的故乡发源,全长48千米,沿途又汇入20多条支流,然后入滴水、进湘江,直通大海”可知,一
条线索是:小溪----大河----流沙河----楚江----大海;
根据③段“这小溪是我童年的乐园”、⑩段“少年时代,我沿着大河走出山村,到镇上读高中时,才发现
家乡的大河在镇上有一个名字,叫流沙河”、⑪段“后来,我沿着大河再往外走,到省城读大学,才知道
大河的书名叫楚江”可知,一条线索是:童年——少年——高中时——读大学;
据此分析可知,一条线索是大河从深山一路奔流到海,另一条线索是我读书的经历(或我的情感变化),可
见本文结构特点是采用了双线结构。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赏析。
根据③段“夏日的午后,阳光照得整个村庄昏昏欲睡,蝉在树上大声喊热啊热啊,我却一点也不觉得热”
将村庄和蝉人格化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想象地写出了小溪周围的环境,突出了夏天的炎热,
并与我的感受形成对比,表现了“我”的“乐”。
根据③段“我赤脚,拎着小桶和撮箕,跳进小溪,将撮箕伸进水草中撮鱼虾泥纵,翻开小石头捉螃蟹”中
的“拎”“伸”“撮”“翻”“捉”等动词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生动想象地写出了我捉
鱼虾、泥纵、螃蟹的样子,表现了“我”的快乐心情。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朗读设计。
16
重读:
根据⑭段“只有河能走出重重叠叠的山。河呼啸着冲撞而去,山门轰然打开,前面是一马平川”中“只有”
表示必需的条件,可以设计重读这个词,以强调河的唯一性,突出对河的赞美。“冲撞”写的是“河”流
动的样子,可设计重读这个词,以突出“河”的形象,表现它走出大山的艰难。“轰然”是象声词,表面
写的是“山”开的声音,实则表现的是大河冲出深山的浩大气势,因此,也可重读。
停连:
“重重叠叠”写的是山的样貌,此处突出了“河”冲出大山的困难之大,可语音延长凸显山的阻碍,表现
“河”的顽强。“一马平川”写的是大河冲出深山后的美好图景,可语音延长,以表现“河”的胜利,能
给人激励与鼓舞。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⑥段“从夹岸耸峙的高山、刀砍斧削般深切的河床和河床里大如茅屋的乱石,都能感受到大河当年奔
腾的气势。但如今,它只能在乱石间穿行,沿着曾经的巨大河床,执拗地爬向山外”大河从深山凝聚小溪
开始出发,历经艰难险阻,从不停歇,一路奔向自己目的地一大海;结合⑪段“我沿着大河再往外走,
到省城读大学”可知,正是大河一往无前、坚韧不拔的精神,给了作者不惧困难、走出大山的力量和勇气:
根据⑫段“正因为在大河上修建了大坝,调节了山洪,才保了我们一方平安……”和⑬段“我故乡的这条
大河,虽然在我的童年时代就被截断了,但不管是水库里的水还是渠道里的水,它依然以水的形态,滋养
着大地上的万物”可知,大河无论外形如何变化,本质上都是水的形态,都在滋养万物,保一方平安,具
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可知,河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激励作者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
根据⑮段“当日子流水似的远去,我在回忆故乡和故乡的大河时,也重新理解了河的意义。河水走出大山,
其实最终又会回到大山。因为河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会被蒸发成水汽,飘入天空,聚成云彩。总有一片云
会飘回故乡,变成雨,又落入故乡的大河”可知,大河在流动的过程中,会被蒸发成水汽重新回到故乡,
往复循环,不断回馈人们,可知,河的反哺精神影响作者生发对故乡的感恩之情。
第三部分(60分)
19.作文。
诗人方政在诗歌《面对石头》里写道:
“横亘石头的地方/是绕道而行的地方/是跪拜祈祷的地方/是排石开路的地方。”
诗中的“石头”有什么喻义?面对石头,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带来哪些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做出怎样的
选择?请从以下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作文。
任务一:根据你的见闻或经历,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任务二;联系生活现象,表达你的思考与看法,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17
要求:(1)自拟标题;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答案】例文一:
勇战“巨石”,成就自我
成长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时会有“巨石”横亘在前。当遇到“石头”的阻路时,你会做出什
么选择呢?
记得那是初二时一次重要的演讲比赛,对于一向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各大广告位合同范文
- 2024年度学生宿舍租赁合同范本及入住管理规定3篇
- 特殊儿童幼儿园课程设计
- 小数乘法教学课程设计
- 湘版美术课程设计
- 正定课程设计
- 焊接技术应用课程设计
- 2024年度吸污车租赁与环保设备租赁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新能源公交车运营管理合同
- 水蒸汽换热器课程设计
- 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模板
- 《明辨是非》课件
- 重症监护专科护理质控考核标准
- 2023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 高标准农田输配电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外来人员车辆入厂安全须知
- 小学校本课程-寻觅沉睡的宝船教学课件设计
- 2022-2024学年校方责任保险统保方案
- 食材供应链行业市场分析ppt
- 跟师临诊抄方心得体会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