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2024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情境卷(含答案)_第1页
统编2024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情境卷(含答案)_第2页
统编2024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情境卷(含答案)_第3页
统编2024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情境卷(含答案)_第4页
统编2024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情境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主题情境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8小题,计24分)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大好春光中,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以“春游踏青——

一桩有历史感的文化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

务。

【活动一:听一听,恰逢春色话春游】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春游的历史文化,学校举办了专题讲座。不少同学对古人

如何踏青产生了浓厚兴趣。

先秦•浪漫诗意

先秦时就已经有了春游,那个时期的郊游以浪漫闻名。《诗经》中的爱情诗

篇里常常可见有关春游的内容。孔子推崇的“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也颇

具浪漫色彩。你听,泗水河边,夫子拨弦,弟子和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琴声歌声融进暖暖的春日里,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魏晋•【甲】

魏晋时期的文人常借踏青之机交游,这是他们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流连于

山水之间,他们一起品茶、饮酒、赋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可称得上“旅游大咖”。

他和友人共聚会稽山,在水边交游,还玩起了漂流杯的游戏——曲水流觞。此次

聚会收获了37首诗歌。酒酣耳热之际,王羲之还提笔挥毫,写下了著名的《兰

亭集序》。因此,永和九年暮春时节的这场文人雅集,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

一次春游。

唐朝•【乙】

到了唐代,春游已成了一项全民活动,主要在上巳、寒食、清明时节展开。

这些节日可是唐代官吏的公休假日!每到这时,唐玄宗还会给百官发“旅游基

金”呢!说起资深的“旅游博主”,白居易绝对算一个。他徜徉于“绿杨阴里白

沙堤”上,乐而忘鱼n。那时,不仅官家喜爱乘兴出游,百姓也喜爱郊游宴饮。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的诗句,让人仿佛看到这样的景象:城外远郊的阡

陌上,踏青赏春的人们络绎不ju6,好不热闹!

宋朝•健身休闲

宋朝的春游,内容更加多元化。除了赏花、品茶、写诗,人们还会开展一些

体育活动:蹴鞠、射柳、荡秋千、放风筝……宋朝人,无论文人武士还是大家闺

秀,几乎都会玩蹴鞠。人们趁着春融日暖,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宋人的春游活

动如此丰富多彩,有没有给你的春游带来一些启发呢?

1.请根据语境,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2分)

(1)你听,泗水河边,夫子拨弦,弟子和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2)琴声歌声融进暖暖的春日里,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乐而忘毯n()络绎不ju6()

3.根据语境,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恰当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

分)

①交游赋诗②挥毫泼墨③假日公休④全民狂欢

A.【甲】②【乙】③B.【甲】①【乙】④

C.【甲】①【乙】③D.【甲】②【乙】④

4.朱自清笔下的《春》非常美丽,古人也很喜爱春天,经常春游踏青。请你结

合下面材料,概括出踏青习俗的两大特点。(2分)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就是指春天到郊野去游览。踏青的习俗在我国

由来已久,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曾有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

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杜甫在诗中也曾记载

了皇家浩浩荡荡春游踏青的情景,“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踏青这种民俗历来有所讲究,每当青草依依、清水涟涟之时,人们便脱下长

布衫,走出四合院,三五成群到乡野山间赏景散心,一冬的沉闷一下子便烟

消冰释。

【活动二:品一品,曲水流觞知雅韵】

“曲水流觞”是我国古代的传统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后来发展

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农历三月,大家列坐于河渠两旁,在上游放

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赋诗一首。

5.读了上面这段文字,同学们也列坐在小河旁,效仿古人“曲水流觞”的做法,

以水代酒,以“春天”为主题开展对诗活动。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8分)

o3・啰

A.潮平江水阔B.登高怜故菊

①潮平两岸阔,②,

O③。

(王湾《次北固山下》)(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C.斜月揽江山

D.杨花诉子规

④,

⑤,

影入平羌江水流。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李白《峨眉山月歌》)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黛婢.・威瓶布'娥,•:

嘀,篝轴喊弱於

E.昏鸦鸣老树

F.霜月吹芦管

枯藤老树昏鸦,

不知何处吹芦管,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⑧。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曲水流觞”活动结束后,有同学想选一幅书法作品作为纪念,但对选用哪幅

作品犹豫不定。请你结合【甲】【乙】两幅作品的书体特点和活动的相关内

容给他一些建议。(3分)

【甲】【乙】

我建议选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学一学,忙趁东风扎纸莺】

7.春天,只要有一只风筝,就能既满足又快乐。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风筝的

资料,请你阅读并完成相关任务。(2分)

①“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莺。”②从古至今,放风筝都是孩

子们很喜欢的一项活动。③这次活动,还专门请了老师教同学们做风筝。其

制作工艺有三大环节,即扎、糊、绘。④扎骨架最为关键,骨架扎不好,风

筝便无法飞起。糊风筝多用坚韧受风的绵纸,也有用绫、绢的。⑤“绘”赋

予风筝丰富的内涵,而“扎”和“糊”是古人探索机械原理和技术应用的体

现。⑥神话故事、花鸟瑞兽是传统风筝最常见的绘画题材。⑦两千年来,高

超的风筝工艺逐渐与悠久的传统文化融合,风筝就不再是单纯的纸莺了。⑧

小小的风筝,承载的不仅仅是飞翔的梦想,还有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

好祈盼;对亲朋好友平安康泰、前程似锦的真诚祝福。

⑴小秦同学在整理以上文字时,发现第⑧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你

帮他修改。(1分)

(2)小秦还发现第⑤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1分)

【活动四:读一读,发现经典人文之美】

天地浩渺,山川如画。我们在诗文中感受美、欣赏美,也在生活中寻找美、

创造美,在自然风光中探寻自然之美,在经典中探寻人文之美。

8.鲁迅故居的“朝花夕拾厅”打算添置几座人物雕塑,现面向全体同学征集设

计方案。请你像小语那样分享自己的创意设计。(3分)

小语:我想在展厅添置藤野先生的雕塑。雕塑命名:遇见恩师。在对应

的橱窗里放置藤野先生添改后的讲义手稿或照片。因为在日本求学时藤野先

生对鲁迅没有任何民族偏见,在学习方面给予他热诚的帮助,鲁迅对藤野先

生十分怀念、感激和尊敬。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不得再选藤野先生)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1题。(9分)

萌芽

赵丰

①春天,是被一个叫作萌芽的词唤醒的。奉着天意的使者,为自然界的生灵

们打开了春之大门。

②童年时,最先看到的,是我家老屋门前的柳树萌芽。清晨,我还在被窝里

做梦,母亲急急地摇醒我,说太阳快要晒屁股了,你还赖在被窝里,快起来看柳

树吐芽芽。“芽芽”,她把那个词重叠起来,叫得那样顺畅,那样亲切。

③在母亲的熏陶下,我开始对植物的萌芽上心。天气渐暖,我守候在院子的

泥土旁,等待某个小草的萌芽。这样的过程不是徒劳的,好多次,我就捕捉到了

草芽从土缝里蹦出来。我注意到,小草出芽时,总是带着鲜嫩的鹅黄色,像刚孵

出的小鸡那样的色彩,惹人疼爱。

④萌芽,写意的是初春的朦胧之相。发芽后的草木,总是绿着面孔,照应着

风和日丽、万物复苏。古代的诗人很早就用上了“嫩绿”这个词,宋代词人柳永

在《西平乐》中写下:“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唐代李咸用的《庭竹》

诗里也有“嫩绿与老碧,森然庭砌中”的句子,一直不解“老碧”是什么意思,

“碧”是碧绿,而“老”呢?细细琢磨,方才领悟出是老竹发新叶之态。与此对

应,这“嫩绿”应当是刚刚长出的竹笋啊。

⑤万物吐芽的早春,是诗人内心世界至善至美的境界。

⑥率先萌发的嫩绿春草,成为诗人爱春惜春的情感寄托。韩愈作诗,浓彩涂

抹,穷形尽相。《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开头两句写的便是初春之景:“天街小

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雨之后这“近却无”的草色,正是早春时节草

木的嫩芽。“最是一年春好处”袒露出对立春之相的极尽赞美。此情此景,远远

超过了烟柳满城的晚春之景。

⑦古人描绘新芽,用词极考究。与他的性格一样,辛弃疾用词极为豪放,那

句“陌上柔柔破嫩芽”的“破”字极为传神,幼芽逐渐萌发的姿态和膨胀的力量,

如爆竹般脆响,炸裂开凝冻的空气。

⑧注目新芽,自是阵阵欣喜。杜牧诗亦云,“看著白菊芽欲吐”,春芽欲吐,

心灵复苏,蕴含着朦胧、含蓄之后的舒适与写意,这是绝佳的审美气象。

⑨草木之萌芽,可以生佳气。古人以为,佳气者,美好的云气也,是吉祥、

兴隆的象征。草木之相,是宇宙间的物象。

⑩春芽,收藏的是光阴。“一寸光阴,一寸萌芽。”这是清代收藏家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里的句子。寸,言极少、极小。时光,虽漫无边际,却是一

点点累积而成。从萌芽的身上看到光阴的,是将生命分分秒秒计算的人。韩泰华

是大智之人。一个收藏家,如果懂得收藏光阴,那绝不是一般人的思想境界。

⑪常常,我会走进不远处的秦岭。那些熬过了寒冬仍挺拔着的乔木、灌木,

那些匍匐于地的草木,初春的节气里无不竞相出新芽,远看仿佛连成一

片,彰显出内在力量的强大。此情此景,虽是多见,可是如果上心了,这就是人

世间的绝佳之境。

⑫秦岭之深邃宽广,完全可以为萌芽这样的词找到适宜的安身之地。鸟儿在

山涧飞翔,牛羊在山坡上啃草,白云在山壁上缭绕,为点点嫩芽营造出生命的意

境。我可能不是一个惜时之人,但自从晓得了韩泰华,我就不会忽略这面面山坡

的绿芽,守着一寸光阴,看着一寸萌芽,将自己的生命时光仔细拉长。

⑬无论心境如何,身子陷于一片萌芽的环境里,总会感觉到舒心。人世间如

此多烦恼,何不换个氛围,在大自然中寻求解脱。我钟情于秦岭,不仅是为了吸

纳新鲜的空气,更在于寻找时光如金的那种感觉。草感地恩,方得其葱郁。那么

人呢?对于这滋养了我们身心的春芽,用什么去感恩它?人生一路走来,我惊喜

地发现,几十个春天的时光,总是被收藏在一个叫“萌芽”的词汇之中。

⑭萌芽,是春天出生的词。

⑮萌芽,多么好的表述啊!就像母亲怀抱里的幼童,需要人和大自然的精心

呵护,才能长大。

(有删改)

9.阅读全文,从“我”的角度理出文章的情感线索,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上心一疼爱一一舒心一

10.朗读下面这句话,至少有两个词需要重读。你认为是哪两个?请简述理由。

(3分)

几十个春天的时光,总是被收藏在一个叫“萌芽”的词汇之中。

11.第⑬段中,作者说“对于这滋养了我们身心的春芽,用什么去感恩它”。

阅读全文,说说这春芽怎样滋养了作者的身心。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于这

滋养了我们身心的春芽,你准备怎样去感恩它。(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21分)

故乡的冬

张金凤

①冬天是被一场场北风送来的,天底下的事物纷纷变身。叶子变得五彩斑斓

后,四处投递着消息。收获了庄稼之后,土地变得坚硬而冷峻。空气变得干燥,

人们念着“开北风了”纷纷去晒瓜干。秋地瓜被切成薄片晾晒在大地上,很快成

了脆响的口粮。北风抚摸着田野,大地上作物越来越少。

②冬天是被萝卜送来的。菜园里汹涌的白菜萝卜在做最后的冲刺,一天一个

样子地生长。“立冬收萝卜,小雪收白菜。”立冬了,不能再把萝卜放在露天撒野。

而从霜降到小雪,正是白菜越长越壮实的时候。立冬后,早晚会有些霜冻,但是

白菜的筋骨结实,越冷,越长得瓷实;越冷,越生得鲜美。

③“猫冬”是从堵上后窗那一刻开始的。父亲踩着板凳和木梯子,手托着泥

坯把后窗堵了,又抹上厚厚泥层,家里暖和了许多。地瓜藏在屋顶棚子上,盖着

薄薄的豆秸叶。奶奶不似往常勤劳,而是天天偎在炕头上,透过窗户中间的小玻

璃片观天看地;就连平日里忙碌的母亲,也常常坐在炕头上摆弄窗花和鞋垫。

④北方的冬天常常是万里晴空,日头那么慷慨地照着,大地一丝风也没有。

大好的天气里最适合一帮老伙计聚在一起,排在南墙根下晒太阳。

⑤思念一场雪从树叶还没有落光开始。人们看向天空的眼神有了些期待,默

念着:小雪就要来了。初雪撵着小雪节气而来。不经意间,草垛上、树枝上甚至

墙头的草上,都传来沙沙声,那是雪的脚印。听雪的人高兴地跑过大街,一路报

告着:下雪了,下雪了。

⑥雪在那个北风不紧的日子只是遥遥地打了个招呼,人间就热闹地接待,仪

式感非常足。人们在大锅灶上用刚刚收回家的大白菜炖猪肉粉条。迷呈标准的震

天大锅菜,仿佛是给白菜过节,—也是为小雪过节更为接下来要休养生息的冬天

,过节。

⑦有风的冬日,村庄很安静。柴门吱吱呀呀,玉米秸垛窸窸窣窣,槐树豆叮

叮咚咚,白杨树笔直而向上的枝丫就像竖琴,被风刮奏着。

⑧总得有一场鹅毛大雪才对得起冬天的想念,天地都被扯不开的“芦花”填

满。芦花雪是数朵雪花粘在一起,像一只只柳叶船,硕大仍不失轻盈。它们飘荡

在天空,慢慢降落并栖息在稀疏的篱笆上、草垛上,落在毛茸茸的干扁豆藤上,

落在月季花干透却未凋零的花骨朵上……那样自然,那样和谐,好似它们的到来

就为这样的相依,就是为给那些枯木干藤开一季花。雪成了藤上的花、花上的蕊、

蕊上的蝶。

⑨大雪来的时候,乡村是沸腾的、喧闹的。孩子们在雪扯起的帷幕间奔跑着,

欢呼着,庆祝着。小手冻得好似小胡萝卜,捧起一把雪,就那么扬向对方,或将

雪攥成团,“嗖”地打在对方肥大的棉袄棉裤上。

⑩下过大雪,屋里开始点泥火盆,它既可以取暖,又能烫热一壶酒,在暖炕

上斟饮。炉灶上口兹口兹啦啦,炒鸡蛋的香、炸花生米的香、煎白菜包的香、烤小鱼

干的香混合在炊烟里,飘荡在雪的曼舞中。故乡被酒香菜香熏醉的雪花,飘得更

舞步翩翩了。

⑪雪持久不化的日子,母亲在屋檐下的长木搬子上挂了几穗高粱穗子款待麻

雀。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我们家有冬天“斋鸟”的传统。木搬上那些高粱穗不几

日就变得轻了,若雪还没有化,母亲会另选一把穗子挂出去。

⑫故乡的冬天是浪漫的、温暖的。那些冬夜,乡村寂静得只听见风吹草叶的

轻叹。透过窗户,或是温暖的灯光伴着夜读的身影,或是一位默默剪窗花的母亲,

守着一炕香甜的酣梦。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12月11日,有改动)

12.金文的“夕Q(冬)”字,将“日”包裹起来,表示寒冷来临,温度下降,这

令人联想到“秋收冬藏”的农耕生活。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写图内三处故乡

的冬事。(6分)

13.请结合语境,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雪成了藤上的花、花上的蕊、蕊上的蝶。(对这个比喻句进行赏析)

(2)奶奶不似往常勤劳,而是天天偎在炕头上,透过窗户中间的小玻璃片观天看

地;就连平日里忙碌的母亲,也常常坐在炕头上摆弄窗花和鞋垫。(分析这句

话运用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14.作者说:“我的乡土散文中很少写到具体人物。”第。段作者提到母亲冬天

“斋鸟”一事有何匠心?(4分)

15.结合文本,谈谈如何理解画波浪线句子中的三处“过节”。(4分)

16.传统的乡村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朴素的道理,谈谈你从中获得的生活启示。(3

分)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

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诺,期返而食。”起日:

“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

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宋濂《吴起守信》,有改动)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相季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方与之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卷其自食其言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方与之食B.起之不食以俟者

C.下车引之D.起不食待之

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20.请结合【甲】【乙】两段的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2分)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1、22题。(4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1.小秦一直将“洪波涌起”错误地背诵为“波浪涌起”。请你给他简单讲解原

句描绘的景象与“波浪涌起”的不同。(2分)

2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赏析。(2分)

三、作文(50分)

23.[2024.西安交大附中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春天,树木长出了翠绿的嫩芽,花儿在枝头竞相开放……春天是大自然

给予我们的最好礼物,是希望的象征。春天,我们可以慢慢规划自己的未来,

可以细细品味生活的美好。春天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只要我

们勇敢地迈出步伐,就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春天。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触动或思考?请联系初中阶段的学习和

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分享你的体验或发现。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等相关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1.(l)he(2)pan2.返绝3.B

4.踏青习俗历史悠久;踏青习俗有讲究。

5.①风正一帆悬②遥怜故园菊

③应傍战场开④峨眉山月半轮秋

⑤杨花落尽子规啼⑥闻道龙标过五溪

⑦小桥流水人家⑧一夜征人尽望乡

6.示例一:【甲】【甲】是行书,潇洒飘逸,能体现文人雅士的悠闲和潇洒。

示例二:【乙】【乙】是隶书,古朴典雅,能体现曲水流觞历史悠久的特点。

7.(1)将分号改为逗号。

(2)“扎”和“糊”是古人探索机械原理和技术应用的体现,而“绘”赋予风

筝丰富的内涵。

8.示例:我想在展厅添置阿长的雕塑。雕塑命名:怀念阿长。在对应的橱窗里

放置《山海经》图书,长妈妈与隐鼠、长妈妈讲长毛故事等插图及文字。因

为阿长虽然是鲁迅的保姆,地位低下,粗俗、守旧又迷信,但她却给小鲁迅

买来有图的《山海经》,别人不愿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做到了,她的善良、

朴实、热心、慈爱让鲁迅充满感动和敬意。

二、9.欣喜惊喜(每空1分)

10.示例:“几十个”“总是”需要重读(1分)。“几十个”修饰“春天”,强

调了时间之长(1分);“总是”强调“我”一直受着“萌芽”的影响(1分)。

11.童年时在母亲的熏陶下,“我”开始关注草木萌芽,发现它的美(1分);随

着时间的推移,“我”从诗词中读出萌芽里蕴藏的诗人内心世界至善至美的

境界(1分);从秦岭的草木萌芽中“我”感受到生命力的强大,悟出时光如

金的道理(1分)。学习之余,我要更多地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珍

惜时间,多阅读,多实践,努力将自己的生命拉长(1分)。

12.①收萝卜、白菜②堵后窗③晒太阳(每空2分)

13.(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雪比作花、蕊和蝶,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雪覆

盖在枯木干藤上,给那些枯木干藤带来了美丽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雪的喜

爱和赞美之情(1分)。

(2)运用对比能具体准确地说明奶奶和母亲在冬天的状态,表现了故乡冬天温

馨、闲适的特点(1分),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冬天的喜爱之情(1分)。

14.描写母亲“斋鸟”的情节,表现了母亲的善良和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2分),

凸显了人性的美好和温暖,深化了文章的主旨(2分)。

15.三处“过节”表现了人们对白菜、雪和冬天的重视和喜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