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实验
一.教学内容:
化学实验
二.教学过程:
一氧化碳、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比较
co还原氧化铜C还原氧化铜
CtiOC*CuOJ]
CO'fl
苕d1春
实二
[争lii
验澄清石灰水范所
装
置1
实(1)黑色固体逐渐变红。(1)黑色固体逐渐红热,且逐渐减少。
验(2)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2)有红色物质生成。
现(3)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
象成。
CO还原氧化铜C还原氧化铜
右边连接吸收并检验0°2的洗气瓶,点燃尾气,(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实(2)为检验氧化产物,可连接检验装置。
防止CO污染空气。
验(3)反应需高温,酒精灯火焰上加网罩
要以集中火力提高温度或用酒精喷灯。
点
操反应前需检验气体的纯度,还原过程分为四步:实验完毕,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作一通气体,二点灯,三撤灯,四停止通气体。
顺
序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确定
可能的组合方式组合的类型
反应物的状态(1)固——固不加热型
①r———固态-———⑤(2)固----固加热型
(3)液----液不加热型
V/反应条件\v(4)液---液加热型
③加热(催化齐(5)固----液不加热型
④不加热(催化剂)、⑥
(6)固——液加热型
(二)气体收集装置的类型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装置
满(1)不溶于水(1)密度比空气大(相对(1)密度比空气小(相对
足(2)不与水反应分子质量大于29)分子质量小于29)
条(2)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2)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
件应应
研究案例可用哪些方法检验二氧化碳
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可根据其他待鉴别的物质的性质选用以下方法:
(1)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在初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视
为二氧化碳)。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色;(用于区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3)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用于区别二氧化碳和空气、氧气)
方法(2)不能用来区别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因为氯化氢气体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方法(3)不能用于区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因为氮气也不支持燃烧。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通常使用澄清石灰水。如果检验某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是否生成
二氧化碳,可在一只洁净的小烧杯里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使其中内壁均匀湿润,把多余的石
灰水倒掉后倒扣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
是否变浑浊。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才能证明
2
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案例二可用哪些方法区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研究思路鉴别物质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把它们区别开来的过
程。对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和溶解性比较起
来很不方便,因此不能用物理方法将它们鉴别开来。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又
不支持燃烧;(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3)二氧化碳能跟水化
合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
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化合,使深红色的血液变成鲜红色。
鉴别方法方法一:用一根燃着小木条分别伸到集气瓶口,能点燃的是一氧化碳,熄灭
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二:将两种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能使黑色氧化铜变成光亮红色铜的气体是
一氧化碳,另一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方法三: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能使试纸变红色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这是因
为二氧化碳跟试纸上的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另一种气体是一氧化碳。
方法四:将气体分别跟石灰水作用,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另一种气体是一
氧化碳。
方法五:将气体分别通入新鲜鸭血中,能使深红色的鸭血变成鲜红色的是一氧化碳,另
一种是二氧化碳。
物质性质的实验
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如下表所示:
3
与氧气反
现象化学方程式
应的物质
剧烈燃烧,发光,放热产生使澄清石灰占燃
木炭C+0
水变浑浊的气体。22
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淡蓝色火焰。
空气占燃
硫1——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氧气S+0-so
均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2
占燃
红磷剧烈燃烧,冒白烟,黄色火焰,放热。4P+5O-2P0
225
剧烈燃烧,放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点燃
铁丝3Fe+2O-FeO
固体。234
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
铝4AZ+30-2Al0
成白色固体。223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有火焰,生成水
石蜡
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典型例题】
例L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晾干
D.高锯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例2.下列各图.中所示的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例3.从防止空气污染考虑,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A.腆的受热和冷却B,白磷也燃烧C电解水D,白碳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4
例4.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
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是()
A.高压水枪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泡沫灭火器
例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例6.在探究002和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时,某同学设计出下列三种实验装置。
[NaOH浓溶液
T卜塑料饮料瓶
4(质软)
NaQH浓溶液
①②
(1)三个实验是否都能证明0跟Na°H发生了化学反应?
(2)分别写出实验①、②所能看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①;实验②«
(3)请进一步设计实验来证明0°2和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简述,实验操作步
骤、现象及结论)
答案:(1)能
5
(2)试管内液面上升,并充满试管;塑料瓶变扁。
(3)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如果出现气泡,则说账°2确实跟
电。口发生了化学反应。
例7.下列实验操作图中,各有一处错误需改正,将改正的内容填在相应的空格中(用
文字叙述)
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用滴管滴加液体加热液体药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内容集气体
改正
答案:集气瓶底放少量水;胶头滴管竖直,不能进入试管口;试管内液体不要超过容积
1
3;导气管应伸入集气瓶底
例8.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你想过没有:发生燃烧的条件是什么?下面请
你从提供的6个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②③
实验假设实验内容(填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序号)
[实验1]应选燃烧;-物质燃烧必须满
(1)可能与物质有择实验没有燃烧足的条件:物质
6
关________、具有可燃性
(2)可能与[实验2]应选
择实验要与—
—________、接触
(3)可能与[实验3]应选_____________;—
择实验
—________、
【模拟试题】
填空题。
1.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的变化。这就是化学反应中
的或现象。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热量,碳与二氧
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热量。化学反应放出的热是一种重要的,人们可直接
利用,如、等。
2.目前,人类通过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而化石燃料
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燃烧,对于非常
重要。
3.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一是;
二是o燃料燃烧不完全,不仅,
而且还会o
4.煤燃烧后的主要产物是,为什么有时能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o把煤加工成蜂窝煤的主要目的是o
5.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水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物质,用水生产大量的氢气是人类梦
寐以求的愿望,但是这一转化过程又需要大量能源。能提供既经济又不污染环境的理想的三
种能源(或方法)O
6.甲烷、煤、石油、酒精等物质中,由于含有两种共同元素,因此当它们
7
燃烧时都会生成和,而其中和
燃烧会产生S02等大气污染物。
7.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剧增,为减缓此现象,最理想的燃
料是。
8.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应该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
温室效应。
(1)科学家采取“组分转化”技术,将CQ和”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
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6”2=1()+4”2°,
括号内重要的化工原料的化学式为;
(2)为了减缓大气中00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③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
9.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99%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排放来源
于汽车尾气。我市近几年来汽车持有量的增长达20%,环保面临着汽车污染的考验。
另据报道:将氢气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技术已在我国研制成功;酒精为燃料的汽车已在
北京市、河南省使用;我市也有一部分汽车改用液化气为燃料。
(1)汽车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有(写化学式)。
(2)我市将部分汽车排气管加装三效转换器,促使一氧化碳在排气管内与空气作用转
化为二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为。
(3)请提出我市治理汽车污染的一条合理化建议。
(4)就目前的情况看,氢气做燃料的汽车要投入使用前,你认为还需要研究解决的问
题有o
10.小飞同学在调查大气污染可能因素时搜集了以下一些信息:
(1)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2)人和动物呼出的气体;
(3)煤和石油的燃烧;
(4)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
8
(5)燃放鞭炮;
(6)太阳能的使用。
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可能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有,为了改善空气质量,
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请你列举至少三项。
答:(1);(2);(3)o
11.下面是一些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如一下图所示的代号(A、B、C、D、E)填入下表:
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氧气(加热高镒酸钾)
氧气(过氧化氢.)
二氧化碳
(2)在向气体发生装置装入药品前,必须检查装置的。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前,必须先将,然后。
(4)D中导气管必须放入集气瓶接近底部是为了o
(5)图B中反应物的状态为,反应条件为;导管刚刚露
出橡皮塞的目的是为了o
(6)图A中反应物的状态为,反应条件为;其中试管口
要略低于试管底是为了防止_酒精灯要用——焰进行加热。
(7)实验室制氧气可用加热的方法,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条件为,反应物的状
态为反应的发生装置为上图的实验室制氧气也可用将
和混合的方法,其中起作用,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反应物分别为态和
态,反应条件为一所以发生装置应选用0收集
氧气可以选用法和法,因为氧气o
9
(8)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用和混合的方法,化学方程式为
,在该反应中能否用稀硫酸来代替上述酸?,原
因是=
由于反应物的状态分别是——态和——态,反应条件为
发生装置应选用,收集方法为法,因为O
(9)由上述讨论可知,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方法的依据是o
(10)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
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得硫化氢气体。
分析:
a.反应物及其状态:
—种反应物是,为态,另一种反应物是,
为态;反应条件o
b.生成气体的有关知识:溶解性溶于水;密度于空气。
结论:发生装置选用,收集装置选用=
12.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AB
(1)检验:证明。2中混有0°2的装置内应盛_____________o
(2)贮气:
①若用排空气法收集”2时,气体从装置____________端通入,若用排空气法收集0°2
时,气体从装置____________端通入。
②若用排水法收集°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装置_____________端通入。
③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____________端通入。
10
【试题答案】
填空题。
1.热量,吸收,放出,放出,吸收,能源,取暖,做饭
2.化学反应,化石燃料,充分,节约能源
3.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2)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燃料燃
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产生大量的CO
4.CQ'S02,增大煤与空气(Q)的接触面积
5.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6.C,氏RHO煤,石油
7.H2
8.(1)。2H4;(2)①③
c小CO,NO,NO
y.Qi>2
(3)略
(4)降低制取"a的成本,”2的贮存、运输问题
10.(1)(3).(4)(5),措施略
11.(1)
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氧气(加热高铳酸钾)AC或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立秋健康养生》课件
- 2021学年天津市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四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 小学一年级20以内数学口算练习题大全
- 国际贸易试卷答案解读
-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
- 年度第一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
- 高考语文分钟专题突破(2):字形
-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英语试题
- 餐饮娱乐场所保安工作经验
- 能源行业话务员工作心得
- 齐鲁名家 谈方论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小学六年级数学100道题解分数方程
- 南京工业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 阅读题赊小鸡
- 中国风围棋对弈雅致文艺教育培训活动策划版
- 钢管购销合同
- 基于51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时间显示(LCD1602显示)
- 2022国开大学电大专科《农科基础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眼睛结构与功能》PPT课件.ppt
- 村委会实虚线信纸.
- GB∕T 39757-2021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混凝土泵和泵车安全使用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