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时练第12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件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时练第12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件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时练第12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件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时练第12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件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时练第12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INDIVIDUALPOSTCOMPETITION123-456-789docer@11.(2023广东高州一模)清军入关前,凡军国大政皆交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清军入关后,这一传统被继承下来。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也称“国议”,权力很大,“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据此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

)A.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B.呈现了近代议会制的雏形C.易于得到汉族官僚的支持D.实际权力等同于明代内阁A1解析据材料“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议即便是皇帝也不能更改,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故选A项。22.(2023四川南充一模)明朝中后期,内阁“大事皆首辅主持,次揆以下不敢与较”。清朝内阁设置了由满洲旗人垄断的领班大学士,但领班大学士的地位与其他阁臣差别不大。阁臣的权势高低主要由其能否“参预机务”决定。这一变化表明,清朝(

)A.君主政治风格更加独断B.注意调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C.中枢官僚体制趋于成熟D.重视吸取明王朝衰亡的教训A2解析内阁首辅在明朝中后期地位高于其他阁臣,但是清朝时期即使是满洲旗人垄断的领班大学士,地位也与其他阁臣差别不大,表明清朝时期君主更加专断,故选A项。33.(2023广东重点中学2月联考)下表所示为康熙时期的资料。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D年份内容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谕荆州将军噶尔汉,令其自将领到兵丁,都要严行禁止侵占市肆要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谕大学士等,财赋出于百姓,凡钱粮查核必须彻底澄清,不额外科派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议政王会议议决,今海内一统,实现了和平,满汉人民,俱同一体,应令出洋贸易,以彰庶富之治A.政府倾力发展小农经济 B.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C.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D.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3解析据材料可知,上谕禁止官兵侵占市肆要地,要求不对百姓额外加征赋税,议政王会议议决强调满汉一体,允许百姓出洋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减轻百姓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4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清初,统治者沿用前朝的文书制度——“公题私奏”制,即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两种文书要经过通政司阅览、登录,内阁票拟,最后交皇帝审阅。康熙时起,上奏人与皇帝形成单线联系,官员们反复表白“唯有皇上,不知其他”。这一变化(

)A.成为清朝政治黑暗的根源B.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C.提高了中央机构行政效率D.实现了中枢权力的制衡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朝时文书传递由经历一系列流程简化为官员与皇帝单线联系,体现了中间流程的减少,侧面体现了皇权的强化,故选B项。55.(2023辽宁沈阳三模)从雍正八年(1730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的182年间,陆续有150人担任军机大臣之职,其中满族有70人,占总数的46.7%;汉族有69人,占总数的46%;蒙古族有10人,占总数的6.7%;族籍不明者1人,占总数的0.6%。据此可知清朝统治者(

)A.笼络各族精英联合执政 B.贯彻平等的民族政策C.提高军机处的行政效率 D.致力于强化皇权专制A解析从军机大臣人员构成上充分显示出满蒙汉各族成员比例相对均衡,有利于各民族精英进入到清朝统治集团之中,与清朝结成了紧密的社会共同体,增强了各民族精英对政权的认同,起到了联合执政的目的,故选A项。66.(2023山西一模)清政府建立了全国性的粮价奏报系统和雨泽奏报系统,而且形成经常奏报和不规则奏报两种形式。经常奏报要经过层层上报的一套程序,不规则奏报则没有固定的奏报人员、程序、时间和格式。上述举措(

)A.有助于提高施政效果B.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C.完善了农业生产体系D.有效解决了民生问题A解析两大奏报系统的建立说明政府能够准确掌握粮价和雨泽情况,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施政能力,故选A项。77.(2023河北邯郸一模)康熙帝虽然勤政,但却对苏州织造及其亲信家奴等的严重贪污行为采取纵容的态度;乾隆时期,和珅揽权二十四年,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在生活上大肆挥霍,但得到了乾隆帝的包容。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君主专制制度的痼疾B.商品经济发展的代价C.阶级矛盾激化的恶果D.传统盛世局面的终结A解析据材料可知,清朝前期,一些腐败分子破坏政治秩序和官场风气,从本质上看,这一现象源于具有强烈主观性的专制皇权的庇护,故选A项。88.(2023广东惠州三研)乾隆年间,御史冯元钦上书建议将军机处改名枢密院。乾隆帝下旨批驳说,本朝职官设置已经相当完备,都记载在《大清会典》中了,军机处“不过以为承旨办理机务之地,并非独重其权,显为官职也”。据此可知,军机处(

)A.地位无足轻重 B.没有取得法定地位C.职能尚不明确 D.成为皇帝集权威胁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清朝军机处没有列入《大清会典》中,这是因为军机处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在正式的国家政治体制中不好定位,故选B项。99.(2023安徽A10联盟联考)清军入关后的历代统治者都强调盛京为“龙兴之地”,并“监往代两都之制”,尊盛京为留都,其辖区内的制度建设遵循了“参汉(汉族)酌金(后金)”的原则。这些做法(

)A.分散了清王朝的中央政治权力B.形成了边疆与内地治理一体化C.吸取了明朝亡于两京制的教训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9解析据题干内容可知,清朝历代统治者在盛京进行制度建设时遵循了“参汉酌金”原则:既参考汉人(明朝或以前)的法律,还考虑后金的情况,再制定合用的法律,这种做法有利于政府对东北地区的治理,从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D项。1010.(2023福建适应性检测)1691年,康熙皇帝和蒙古喀尔喀部族首领在多伦举行会盟。康熙帝同意喀尔喀蒙古贵族的请求,与内蒙古一样实行编旗,拨给牧地,取消蒙古贵族等级中旧有的济农、诺颜之名,一律改为清朝的郡王、贝勒、贝子等封爵。由此可见,多伦会盟(

)A.促使内外蒙古最终融为了一体B.导致清朝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C.有利于清朝对北部边疆的控制D.粉碎了噶尔丹分裂国家的阴谋C10解析根据材料“一样实行编旗……清朝的郡王、贝勒、贝子等封爵”可知,清政府对内外蒙古实行统一政策,且采用清朝皇亲等级制度,有助于推动边疆和内地的一体化,也有利于清朝对北部边疆的控制,故选C项;“融为了一体”说法夸大,排除A项;清朝地方实行督抚制度,清朝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与北方蒙古贵族会盟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康熙帝是以武力方式粉碎了噶尔丹分裂国家的阴谋,排除D项。1111.清朝在内陆边疆地区,屯驻大量军队,广泛设立军事哨所,把守山川隘口和交通要道,形成边防网络。政府每年还派遣官兵巡察边界,形成巡边制度。在东南海疆,也形成了水师巡防和陆军屯守相结合的防御体系。这表明清朝(

)A.形成了保卫边疆的机制B.采取了闭关自守的政策C.实行了改土归流的措施D.完成了国家领土的勘测A11解析根据材料“边防网络”“巡边制度”“水师巡防和陆军屯守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可知,清朝在内陆边疆、东南海疆地区派驻军队,通过不同的机制,保卫边疆,故选A项;闭关自守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与改土归流无关,排除C项;领土勘测与材料“边防网络”“巡边制度”等不符,排除D项。1212.传统观点认为,明清严格执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后有学者指出,从“海禁”

“一口通商”和其他限制性政策及政策效果来看,即使官方政策也不是长期的闭关自守。据此可知,关于明清闭关自守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观点正确合理B.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理性C.缺乏相关史料数据的支撑D.受到阶级立场差异的影响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现代学者对于明清闭关自守的研究更加理性、客观,这与现代多种研究视角的拓展有关,故选B项。1313.(2023广东广州调研)雍正四年(1726年),针对云南地区水路不通的问题,云贵广西总督(流官)鄂尔泰上疏:“云、贵远居天末,必须商贾流通,庶地方渐有生色。”阅后,皇帝朱批:“见处信得,及便动数十万帑金何妨?朕不惜此等之费也。”材料可以论证的主题是(

)A.交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B.中央集权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C.边疆治理的发展推动了民族交融D.君主专制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B13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云南地区交通不便的情况,中央不惜动用巨资进行交通治理,以加强中央对于云南地区的联络与控制,加强对边疆的治理,故选B项。1414.(2023辽宁辽南协作校三模)面对倭寇和东渐的西方势力,明清政府严格限制私人海上贸易,并在沿岸设立哨所,加强防卫,依靠远离海洋来坚守疆土,抵御外敌。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这反映明清时期(

)A.朝廷海洋意识不足 B.民间贸易已被禁绝C.有效抵制列强侵犯 D.政府缺乏守疆意识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面对西方海洋霸权崛起的趋势,明清政府采用了被动防御政策,意图通过忽视海洋主权来抵御外敌,体现了当时封建政府的海洋意识严重不足,故选A项。1515.(2023广东湛江一模)雍正帝曾说道:“盖天下之人,有不必强同者。五方风气不齐,习尚因之有异,如满洲长于骑射,汉人长于文章,西北之人果决有余,东南之人颖慧较胜,非惟不必强同,实可以相济为理者也。至若言语嗜好,服食起居,从俗从宜,各得其适。”由此可见,清朝(

)A.实现了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B.秉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C.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D.开创了边疆地区管理新模式B15解析据材料可知雍正帝对国内民族关系的一些认知,说明清朝秉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选B项;“从俗从宜,各得其适”反映了对少数民族因俗而治,并不是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雍正帝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并非促进民族交融,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边疆地区的管理要因俗而治,没有开创新的模式,排除D项。1616.(2023福建漳州二模)下面是清朝不同时期耕地与人口数据比例变化表。

年代耕地面积(顷)人口(人)每人实得耕地(亩/人)乾隆十八年(1753年)78011421836782594.25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78071562080957963.75嘉庆十七年(1812年)79139393616000002.19依据上表可以推知,清朝(

)A.垦荒拓耕效果显著 B.外来人口流入剧增C.人地矛盾日益激化 D.农业经济发展迅速C16解析据表格信息,乾隆至嘉庆年间,耕地面积增长缓慢,但人口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人均实得耕地逐渐下降,反映了当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故选C项;材料中耕地面积的增长并不明显,说明垦荒拓耕效果并不明显,排除A项;清朝前期的人口增长主要是自然增长的结果,与外来人口流入无关,排除B项;人均实得耕地逐渐下降导致人地矛盾尖锐,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17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正月十九日(丁卯),议政王大臣会议上对吴三桂叛乱中几位叛军头领的处罚做了全国性公示,其中除处死部分头领外,吴三桂和吴世璠都受到更为苛刻的处罚。在会议上,上曰:“此中尚有可议者否?”(大学士)勒德洪、明珠奏曰:“此辈罪犯已极,应正国法,似无可议。”上从之。又逆贼耿精忠等十人,应凌迟处死,其逆党黄国瑞等十九人,应立斩……上又曰:“贼党官员内,尚有可矜者否?”明珠奏曰:“此内有……四人,犯罪固应处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