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_第1页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_第2页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_第3页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_第4页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整顿)

一、给加点词语注音

社修()饿事()摩序()孝修()契肯()迨语()

虎殂()■牧()牲毒()弯事()奉命()姨恨()

哙落()里落()后喇()墓姆()诽谤()环杀()

鼓布()诅咒()咀嚼()磐石()气氨()散勉()

履行()佞谈()诚学().皮()弯迪()歌西()

电线()李缚()手以()给以()析祷()阳獗()

比现()■华()争伏()沟擎()一年()机圈()

搴责()乘机()传记()鹏()镖铐()编搴()

摹改()湮没()名黑()疏浚()勾当()马摩()

规相()服侍()侍候()亲戚()等刑()忐忑()

菲薄()抽搔()蛾缩()镂刻()牛虻()黝黑()

离回()哄笑()虫多()缜密()火耕()窟摩()

淮出()创伤()果脯()尊拉()箴言()崛吓()

模糊()厚劲()弹劾()峨缩()球脚()恶梦()

厄运()飒隐()萄枪()濒临()诀窍()第络()

烟制()挑球()逮捕()逮老鼠()一管()铁银()

引擎()里您()胭下()脊背()怜他1()提供()

扫考()僧恨()物角()畅角()罐罚()脸颊()

掺动()修刻()口拿满()女.()搭辿()狂丹()

平到()呵■斥()呼喝()濒临().瓷()推掾()

烟固()模板()覆取()昏谈()信笔()隐陶()

抚加()罩赘()拖累()哽噎()暮第()木隼()

猿皖()映吸()崔里()节召()江港()尽快()

鬓角()砧板()塞外()青冢()朔漠()万壑()

鼠人()姻然()迁谪()幽.()国()红缜()

.呼()间隙()转件()阜盛()和煦()李艰()

茶几()W()似乎()不道()门旗()落枕()

罗缅()桑梓()擎范()晋害()便然()栗冽()

寂寥()杀戮()邮戳()植木()沉颂()粤第()

毋宁()移植()尊荷()筵席()纣细()纣绳()

嫁欠()弱冠()缄口()缴械()赋予()蒙骗()

攀受()型劣()塔今()祈求()米缚()本绕()

世然()殖色()宝藏()胳臂()臂膀()破砺()

同胞()模式()模样()思重()不停().对()

阴霞()奶3()耳像()繁衍()胆桐()拮婚()

联袂()感晴()啰叨()融泠()累赘()狭嶙()

雕望()船帆()擦水()嵯峭()衷心()点缀()

江堤()闻或()吮血()甘道()冷哮()恰然()

崖边()姐()缜密()鞭愁()媲美()伶信()

停水()相称()?逍()胆怯()粗华()期除()

兴奋()壮初()般示()处理C)拎包()什刹海()

制子手()汗涔涔()强人不倦()弃甲里兵()

卓有成效()不可估计()义愤填膺()命途多舛()

浅尝辄止()前仆后继()虚与委蛇()称心如意()

二、改正错别字

干弋()木渎()粟子()遗撼()震憾()烟蒂()

盅惑()沮咒()肤浅()菲谤()编缉()贤慧()

暮蔼()奥悔()飞弛()测隐()编篡()苍桑()

惊愕()苍桑()峥荣()荟粹()精萃()蛊惑()

桎告()铿将()砥厉()鉴名()祟拜()帐簿()

捍然()差峨()颁布()瞻养()厮杀()威协()

溜鸟()淘太()讫今()收迄()验讫()夜霄()

云宵()崔嵬()详和()攀缘()鉴署()辐度()

海蛰()赊帐()冒味()巍峨()磐石()邮戮()

渎罪()缔听()菁华()撕打()惊蜜()鞭苔()

昧心()脉博()赌搏()干躁()急燥()惊愕()

幅射()帐篷()煤碳()鬼计()刀诅()咀咒()

和霭()绝窍()葱笼()缅怀()勘探()纹身()

渲泄()须臾()陷井()沉缅()僚铐()翻云复雨()

迫不急待()世外桃园()人才倍出()节风沐雨()走头无路()

暗然神伤()再接再励()不可思异()再接再厉()相形见拙()

针贬时弊()积毁消骨()变换莫测()浅尝则止()雷霆万均()

震聋发耳贵()义愤填鹰()坐收鱼利()良晨美景()关怀倍至()

弊帚自珍()哀声叹气()鞠躬尽粹()好高鹫远()提心掉胆()

吊以轻心()趋之若鹫()榜提名()略见一班()兴高彩烈()

虚无漂缈()朝气篷勃()轻歌慢舞()相辅相承()

三、重点成语总结:

1.既来之,则安之:原意为已经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今义指既然已经来了那么就要安

定下来。

2.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组织分裂瓦解。

3.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方内部发生祸乱。

4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五十步笑百步:自己跟他人有同样的错误或缺陷,只是程度轻某些,却在讥笑他人。后泛用以比方缺陷或

错误的性质相似,只有情节或轻或重的区别。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弃甲曳兵:常用来形容败逃的狼狈样子。

6.这个人的去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计的损失。

不可估计:无法估计。

7.不过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种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均有独到日勺发现,这样的领域是诸多的,

并且其中任何一种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方学习不深入钻研。

8.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

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探索。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为宽阔明亮。比方顿时通达领悟

9.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卓有成效:卓:卓越,高超。指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10.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11.我有一种梦想,从前奴隶的后嗣和奴隶主的后嗣,有一天,可以在佐治亚州红色的山峦上,平起平

坐,兄弟相称。

平起平坐:平等起坐。比方地位或权力相称

12.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状况公之于众。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公之于众:把事实向众人公开。

13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义愤填膺:由于不义的人和事所引起的愤怒感情充斥胸膛。

14.假如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安之若素:对于困境或异常状况一如平常,泰然处之。大失所望:表达本来的但愿完全落空。

15.不过对于等待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必须说得。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同样,形容非常着急。也作心急火燎、心急如火。

16.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有关的。

息息有关:呼吸有关联,比方关系亲密。也作息息相通。

17.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种黑人不能参与选举,只要纽约有一种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决

不会满足。

无济于事:对处理问题毫无济助。

18.我们相信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

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19.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惊天地、泣鬼神: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

20.那是由于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目前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

一帆风顺:船张满帆顺风行驶。比方极为顺利。

21.你认为一种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

于心不忍:忍,狠心,残酷,硬着心肠。在心里不能下狠心,不能硬起心肠(做)。

21.人家脱掉了他的上衣和衬衣,直到露出胸膛,他也听之任之。

听之任之:听任不管。让它自由发展。

22.焚烧尸体产生的浓烟遮天蔽日,德国官兵命令犹太人用铁镐挖掘自己同胞日勺尸体。

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隆重。

23.辛德勒权衡良久,最终作出决定要竭力挽救那些即将遭灭顶之灾的犹太人。

灭顶之灾:涉于水中而灭没其顶的灾祸。比方遭到致命打击,损失惨重。

24.许多工厂都在制造这种东西,这局限性为奇。

局限性为奇:不值得惊奇。

24.那我们就做坦克炮弹,这样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大家都欢欢喜喜。

25.我已经山穷水尽了。

山穷水尽:比方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26.他从兜里掏出一副扑克,慢条斯理地洗着,然后啪地扔到高斯的办公桌上。

慢条斯理:缓慢而有条理。比方从容不迫。

27.辛德勒失望至极,无可奈何地伸手去抓牌,高斯忽然拦住他,用手指了指。

无可奈何:没有措施;无能为力。

单上有名的自然兴高采烈,由于他们清晰,上了名单等于挣脱了死神的怀抱。

兴高采烈:情绪高涨,异常快乐。

28.满载妇女的列车鬼使神差般地驶入这个传说中的“地狱”,士兵们荷枪实弹早已在站台等待。

鬼使神差:有鬼使唤,有神派遣。比方人做事在不自觉之中投入。

29.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青衫司马:喻指失意之官吏。

30.鉴于它事关重大,我们的辩论应当容许各抒己见。

各抒己见:各自体现自己的见解和见解。(各持己见;各执所见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1.在这种时刻假如怕冒犯各位的尊严而缄口不语,我将认为自己是对祖国的背叛和对比世界上任何国

君都更为神圣的上帝的不忠。

缄口不语:缄:封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反义词:口若悬河)

32.人类渴望进步,担忧常常误入歧途。

误入歧途: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33.有了这种尤其的精神鼓励,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中,我想诸多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迎刃而解:只要用刀在竹子上劈开了口儿,下面的一段就迎着刀口自己裂开。比方重要的问题处理了,其他

有关的问题就轻易处理。也比方问题的顺利处理。

34.中国的状况不在于几代同堂,而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有一种观念,规定代际之间有一种融洽的关系,父

母对子女的照顾、子女对父母的孝顺都是不可或缺的。

不可或缺:或,稍微。表达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

四、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

()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言行

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波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

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晚年整顿“六

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2.孟轲,名轲,字子舆,()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

记录()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波及政治活动、

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重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孟子》向

以长于譬喻和雄辩著称。

3.马丁•路德•金,()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政治主张的关键是非

暴力主义。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4.曹禺,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著有《》《》

《》等。

5.现代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按照艺术形式和体现手法,可分为()、歌剧、

舞剧。按照剧情繁简和构造可分为独幕剧、()。按照题材反应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

()。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6.雨果: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重要作品《》

《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7.唐诗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基础上发明了律诗和()两种新诗体,从

而扩大诗的体现范围。

8.李白:字(),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后人称之为

“()”,诗歌风格“清新飘逸”。他的诗歌到达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高峰。

9.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他的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

称为“()”。他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也被后人尊称为“()”。诗歌风

格:沉郁顿挫。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

10.()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列的高峰。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

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称道,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将进酒》《越中览古》,杜甫的风格多样,

而以沉郁为主,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如“三吏”、“三别”,《兵车行》《登高》《客至》

《咏怀古迹》《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

1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主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行、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

为古代诗歌的体裁。本文选自《白氏长庆集》

12.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与“杜牧”合称“()”,

有《李义山诗集》。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

13.词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扩为流行,被称为诗余,后改称词。又称长短

句。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派代表诗人,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尚有秦

观(北宋),()派代表诗人苏轼,辛弃疾。

14.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七,北宋第一种专业词人,()派创新者,有《乐

章集》。

15.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土,南宋女词人,()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16.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是()时最有成就的词人。后人将与其父的作品合辑为《南

唐二主词》

17.晏殊,字同叔,()(朝代)词人。有《珠玉词》

18.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

称“()”。《滕王阁序》是其骈文代表作。

19.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

()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倡导“文”“道”

并重,反对浮靡文风。《六一诗话》开创“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日勺发展有一定影响

20.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近代()运动日勺创

始人。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认为东蒙主:认为:古义一一以+为=让……担任;今义一一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古义一一指有军事行动;今义一一有事情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古义——诸侯的封地;今义——国家

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和住所

4.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安:古义一一社会不安定;今义一一①不安定,不安宁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

三、一词多义:

为:①语气词,呢。例:何以伐为

②动词,担任。例:昔着先王认为东蒙主

③动词,成为。例: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介词,替。例: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相:①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例:则将焉用彼相矣

②动词,辅佐。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过:①动词,责怪。例:无乃尔是过与

②形容词,错误。例:且尔言过矣

③名词,过错。例:是谁之过与

④走过,通过。例: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⑤超过。例: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⑥过于。例: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⑦拜访,看望。例:大母过余日(《项脊轩志》)

安:①形容词,安定。例:不患贫而患不安

②使动使用方法,使……安定。例:既来之,则安之

疾:①大。例: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②憎恨。例: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③快。例: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④妒忌。例: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⑤小病,轻病。例:君有疾,在奏理,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止:①停,动词。例: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制止,动词。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③只,副词。例: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四、词类活用:

1.后世必为子孙忧:忧: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

2.既来之,则安之:来、安:使动使用方法,使……来,使……安

3、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动使用方法,使……来。

五、特殊句式: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语后置】季氏将于颛臾有事

2.虎兜出于押,龟玉毁于桂中:【状语后置】虎兄于种出,龟玉于梗中毁

3.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而于邦内谋动干戈

4.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

6.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无乃尔过与

7、何以伐为:【宾语前置】以何伐为

8、昔者先王认为东蒙主:【省略句】昔者先王以(之)为东蒙主

六、固定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

2、何以伐为?:何(以)……为=为何……呢?(表反问)

七、重点词语: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有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怪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⑴陈:摆出,施展。⑵力:才能。⑶就:居,充任。⑷列:职位。⑸止:不

4.固而近于费:固:结实

5、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辞:托辞,借口

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患:紧张

八、重点翻译:

1.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责怪你吧

2.何以伐为:为何要攻打它呢

3、虎兜出于柳,龟玉毁于楼中:

译:猛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占卜用的)龟甲、(祭祀用时)宝玉毁坏在匣子里

4.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

5.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译:(财物)平均分派就无所谓贫,(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没有倾覆的

危险

九、有关成语

1.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指内部发生祸乱。

2.分崩离析:倒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列瓦解。

3.开神出虎:原址负责看守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方放纵坏人。

4.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

安下心来。

5.大动干戈:原指大规模的进行战争,后比方大张声势的行事。

6.虎兜出神:比方坏人逃脱或做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7.扶颠持危:指挽救危亡颠覆日勺局面。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梳理

一、注音

(1)王好战:hao(2)弃甲曳兵:ye

(3)数罟:cu•gu不入湾池:wu(4)衣帛:bo

(5)鸡豚:tiin狗彘:zhi(6)庠序:xiang(7)饿草:piao

(6)申之以孝悌之义:ti

二、一词多义

①凶:

(1)不吉祥,不幸。例: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顺应自然的变化,采用对的的措

施就吉利;顺应自然的变化采用错误的措施就凶险)

(2)庄稼收成不好。例: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

(3)凶残、残暴。例:攘除奸凶(《出师表》)

(4)恐惊而喧嚷骚动。例:敌入而凶(《国语》)(由于敌人入侵因恐惊而喧嚷骚动)

②察:

(1)观测、仔细看例: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2)考察。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考察后推荐。例:察臣孝廉(《陈情表》)

(4)明智、精明。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③兵

(1)兵器、武器。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军事、战争。例: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

(3)军队。例: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4)士兵。例: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④直

⑴与“弯”相对。例:木受绳则直(《劝学》)

(2)对时的、正直的。例: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指南录〉后序》)

(3)面对、碰到。例:与单于相直(《汉书》)(与单于相面对)

(4)价值,后写作“值”。例: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副词,仅,只是。例: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6)副词,径直、一直。例: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

(7)副词,居然。例:可认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縻縻也(《论积贮疏》)

⑤数

(1)(Shu)数目、数量。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2)几,几种。例: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3)命运。例: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六国论》)

(4)(Cu)密,与“疏”相对。例:数罟不入湾池(《寡人之于国也》)

(5)(Shu)计算。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6)(Shud)一再。例: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三、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⑶涂有饿草而不知发:通“途”,道路。

四、词类活用

①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打鼓

(2)树之以桑:种植

(3)七十者衣帛食肉:穿

(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

(5)王无罪岁:归罪

②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③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

④使动使用方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迁移

五、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