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石油知识竞赛试题215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石油知识竞赛试题215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石油知识竞赛试题215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石油知识竞赛试题215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石油知识竞赛试题215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石油知识竞赛试题215题及答案

1、我国汽油消费量在各种石油产品中最多(X)

2、从东西半球来看,东半球石油资源远高于西半球(J)

3、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国(J)

4、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没有进行过石油的勘探和开发(X)

5、世界上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特征完全相同(X)

6、天然气化工的英文翻译为GasChemicalIndustry(J)

7、油藏压力系数越高,地层能量越小(X)

8、钻进是旋转钻进工艺中钻前准备工作之一(X)

9、刮刀钻头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钻头(X)

10、由于地壳是不断运动的,所以油气藏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处于一个动态保存油气的过程中(J)

H、如果地表发现与油气有关的化学物质,表明地下一定存在工业油

气。(X)

12、地震勘探技术中主要是利用纵波在岩石界面的折射,推断地下岩

层的性质和形态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X)

13、石油被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石油行业也是个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

密集的行业。(J)

14、我国第一口井是1907年清政府从日本聘请技师,购进一部顿钻

钻机,在陕西延长油矿钻成,井深80多米,至今任然还在出油。(我

国第一口井是1887年在台湾西部苗栗钻成的)(X)

15、大庆会战,一举扭转了我国石油工业长期落后的面貌,接着在胜

利,大港,四川,江汉,宁夏进行了石油会战。(没有宁夏)(X)

16、我国的三大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天然气总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这三大公司均属于石油工业部。(从石油工业

部分理后才成立了这三家公司)(X)

17、沉积岩的形成尽力了母岩的风化作用,削蚀作用,搬运作用,沉

积作用和成岩作用。(J)

18、钻井队必须遵循钻井工程设计,不能随意变动,如因井下情况变

化,原设计确需变更时,必须提交有关部门重新讨论研究。(V)

19、石油的组成部分包括四个部分,油质,胶质,沥青质,碳质。(J)

20、石油中胶质,沥青质的含量越高,颜色越深。(J)

21、当井内流体从钻杆内喷出,如果钻具内防喷工具又不能关闭,

可以考虑使用剪切闸板,切断钻具后用半封闸板关井。(X)

22、喷射钻井的显著特点是从钻头喷射出来的钻井液射流具有很高

的喷射速度,井底得到较大的冲击力和水功率,从而及时清除井底岩

屑,破碎井底岩石,提高钻井速度。(J)

23、停止循环后,井口钻井液仍不断地外溢,说明已经发生了溢流。

(V)

24、及时发现溢流并迅速控制井口是防止井喷的关键。(V)

25、溢流发现的越早,关井后的套压越大。标准答案:溢流发现的

越早,关井后的套压越小。(X)

26、若能尽早地发现溢流,则硬关井产生的“水击效应”就较弱,也

可以使用硬关井。(J)

27、下尾管时发生溢流,如果尾管已快接近井底,应尽力强行下到预

定的位置。(J)

28、斜度井是指设计的最大井斜角不超过75度的井(85度)(X)

29、丛式井,井口间的距离一般为3〜4米(2〜3米)(X)

30、浅井指深度小于1500米的,中深井指深度在1500〜3000米的井,

深井指深度在3000〜4500米的井(3000〜5000)(X)

31、一般用刮刀钻头来破碎塑性岩石,牙轮钻头破碎塑脆性和脆性岩

石(J)

32、固井时发生溢流,听到报警信号后,要停止注水泥作业,按下套

管时的关井程序关井。标准答案:固井时发生溢流,听到报警信号

后,要继续注水泥或替入钻井液作业,直至碰压为止。(X)

33、(J)产生圈闭压力的原因主要有:停泵前关井;关井后天然气

溢流滑脱上升。

34、(X)圈闭压力是指在立管压力表或套管压力表上记录到的低于

平衡地层压力的压力值。标准答案:圈闭压力是指在立管压力表或

套管压力表上记录到的超过平衡地层压力的压力值。

35、按规定,井口装置的额定工作压力要与地层压力相匹配。(J)

36、一般情况下,井底通常是裸眼井段最薄弱的部分。标准答案:

一般情况下,套管鞋处通常是裸眼井段最薄弱的部分。(X)

37、关井后要及时组织压井,如果是天然气溢流,可允许长时间关井

而不作处理。标准答案:关井后要及时组织压井,特别是天然气溢

流,不允许长时间关井而不作处理。(X)

38、通过井口压力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井下是否发生井漏和地下井

喷等复杂情况。(J)

39、由于天然气的密度低,与钻井液有很强的置换性,不论是开井还

是关井,是循环还是静止,气体向井口的运移总是要产生的。(J)

40、硫化氢对钻具和井控装置产生氢脆,造成钻具断裂和井口设备损

坏,使井控工作进一步复杂化,甚至引发井喷失控。(J)

41、从天然气侵入井内的方式来看,当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天

然气不会侵入井内。标准答案:从天然气侵入井内的方式来看,即

使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天然气也会侵入井内。(X)

42、井底的负压差越大,进入井内天然气越多,大量的天然气可能形

成气柱所以若不及时关井,很快会发展成为井喷。(J)

43、气体侵入钻井液与液体侵入钻井液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相同。

(X)

44、钻遇浅气层时任何钻井液密度的下降,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J)

45、在开井状态下,气柱滑脱上升越接近井口,钻井液罐液面上升速

度越快,溢流量才变得比较明显。(J)

46、发生气体溢流必须长时间关井,避免发生气体上窜。(X)

47、天然气只有在开井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滑脱上升。(X)

48、不能用关井很长时间后得到的关井立管压力来计算地层压力。

(V)

49、在使用立管压力法释放压力时,由于环空放出钻井液,环空静液

压力减小,因此套压增加一个值,增加的值等于环空静液压力所减小

的值。(V)

50、(X)对于高含硫的气井,可以采取立管压力法和体积法进行处

理。标准答案:对于高含硫的气井,不宜采取立管压力法和体积法

进行处理。

51、(X)关井后记录的立管压力通常情况下大于套管压力。

52、标准答案:关井后记录的套管压力通常情况下大于立管压力。

53、压井时,为了实现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的平衡,可以通过调节

节流阀来控制立管压力。(J)

54、压井时可以利用正常钻进时排量快速循环排除溢流。标准答案:

压井排量一般取钻进时排量的1/3〜1/2。(X)

55、压井钻井液密度的大小与关井立管压力有直接的关系。(J)

56、有技术套管和仅有表层套管的井,压井方法必然是不同的。(J)

57、钻井液密度的安全窗口值越大,在压井过程中调整的余地越大。

(J)

58、在司钻法压井第一循环周的循环过程中,当气体接近井口时,其

体积迅速膨胀,套管压力迅速升高,此时应开大节流阀降压。(X)

59、在用重钻井液循环时,随着重钻井液在钻柱内下行,钻柱内的液

柱压力逐渐增加,当重钻井液到达井底时,此时循环立管压力等于终

了循环立管压力。(J)

60、低节流压井就是在井不完全关闭的情况下,通过节流阀控制套

压,使套压在不超过最大允许关井套压的条件下进行压井。(J)

61、压回法是从钻柱内泵入钻井液把进井筒的溢流压回地层。标准

答案:压回法是从环空泵入钻井液把进井筒的溢流压回地层。(X)

62、若井喷与漏失发生在同一裸眼井段中,应先压井,后处理井漏。

标准答案:井喷与漏失发生在同一裸眼井段中,应首先解决漏失问题,

否则,压井时因压井液的漏失而无法维持井底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

(X)

63、体积法的基本原理是控制一定的井口压力以保持压稳地层的前

提下,连续放出钻井液,让天然气在井内膨胀上升,直至上升到井口。

标准答案:体积法的基本原理是控制一定的井口压力以保持压稳地层

的前提下,间歇放出钻井液,让天然气在井内膨胀上升,直至上升到

井口。(X)

64、处理溢流时防止钻具粘附卡钻的主要措施是尽可能地减少地层

流体进入井筒。(J)

65、起下钻后期发生溢流时,应抢时间起完钻或下钻,然后再进行压

井。标准答案:起下钻后期发生溢流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关井后

压井,压井成功后再起钻或下钻。(X)

66、动态压井法与传统的压井法相比,套管鞋处的压力最大。(X)

67、小井眼井控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常规的压力损失计算模式和传

统压井方法不一定适应。(J)

68、水平井主要用于已知油气藏地质或油气藏压力的油气藏开发,因

而钻井液密度可以确定。(J)

69、水平井起钻抽汲影响钻井液灌入量,侵入流体离开水平井段前,

对液柱压力影响较小或没有影响。(J)

70、在钻含硫化氢地层时,钻井液应加入能中和硫化氢的处理剂,并

且要调整钻井液的PHV9.5,以有效消除钻井液中的硫化氢。标准

答案:在钻含硫化氢地层时,钻井液应加入能中和硫化氢的处理剂,

并且要调整钻井液的PH29.5,以有效消除钻井液中的硫化氢。(V)

55、井控装备及工具的配套和组合形式、试压标准、安装要求要按《中

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执行。

71、当井内流体从钻杆内喷出,如果钻具内防喷工具又不能关闭,可

以考虑使用剪切闸板,切断钻具后用半封闸板关井。(X)

72、处理事故险情时,首先考虑应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其次是人身

安全和环境污染。(X)

73、从事“三高”油气井的施工队伍,在施工前要专门安排时间,对

全队人员及协同施工人员进行针对“三高”油气井特点的培训、应急

预案演练等,建设方要把该培训列入合同之中。(J)

74、实施欠平衡钻井应在井场两侧分别增加一个面积不小于1000m2

的燃烧池,池体深度应在2m以上;池体中心距井口应在75nl以上。

(V)

75、施工单位野营房应放置在距井场边缘50nl以外的下风处。。(X)

76、起钻过程中井筒内钻井液液面下降最大不允许超过50m。(X)

77、起钻时产生过大的抽汲压力,是导致溢流发生的一个主要的原

因。(J)

78、钻速加快是判断溢流发生的最准确的信号。(X)

79、停止循环后,井口钻井液仍不断地外溢,说明已经发生了溢流。

(J)

80、及时发现溢流并迅速控制井口是防止井喷的关键。(V)

81、溢流发现的越早,关井后的套压越大。标准答案:溢流发现的

越早,关井后的套压越小。(X)

82、若能尽早地发现溢流,则硬关井产生的“水击效应”就较弱,也

可以使用硬关井。(J)

83、硬关井的主要特点是地层流体进入井筒的体积多,即溢流量

大。(X)

84、下尾管时发生溢流,如果尾管已快接近井底,应尽力强行下到预

定的位置。(V)

85、固井时发生溢流,听到报警信号后,要停止注水泥作业,按下套

管时的关井程序关井。(X)

86、产生圈闭压力的原因主要有:停泵前关井;关井后天然气溢流滑

脱上升。7)

87、圈闭压力是指在立管压力表或套管压力表上记录到的低于平衡

地层压力的压力值。(X)

88、按规定,井口装置的额定工作压力要与地层压力相匹配。(J)

89、一般情况下,井底通常是裸眼井段最薄弱的部分。(X)

90、关井后要及时组织压井,如果是天然气溢流,可允许长时间关井

而不作处理。(X)

91、通过井口压力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井下是否发生井漏和地下井

喷等复杂情况。(J)

92、由于天然气的密度低,与钻井液有很强的置换性,不论是开井还

是关井,是循环还是静止,气体向井口的运移总是要产生的。(J)

93、硫化氢对钻具和井控装置产生氢脆,造成钻具断裂和井口设备损

坏,使井控工作进一步复杂化,甚至引发井喷失控。(J)

94、从天然气侵入井内的方式来看,当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天

然气不会侵入井内。(X)

95、井底的负压差越大,进入井内天然气越多,大量的天然气可能形

成气柱所以若不及时关井,很快会发展成为井喷。(J)

96、气体侵入钻井液与液体侵入钻井液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相同。

(X)

97、钻遇浅气层时任何钻井液密度的下降,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V)

98、在开井状态下,气柱滑脱上升越接近井口,钻井液罐液面上升速

度越快,溢流量才变得比较明显。(J)

99、发生气体溢流必须长时间关井,避免发生气体上窜。(X)

100、天然气只有在开井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滑脱上升。(X)

101、不能用关井很长时间后得到的关井立管压力来计算地层压力。

(V)

102、在使用立管压力法释放压力时,由于环空放出钻井液,环空静

液压力减小,因此套压增加一个值,增加的值等于环空静液压力所减

小的值。(J)

103、对于高含硫的气井,可以采取立管压力法和体积法进行处理。

(X)

104、压井时,为了实现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的平衡,可以通过调

节节流阀来控制立管压力。(J)

105、压井时可以利用正常钻进时排量快速循环排除溢流。标准答

(X)

106、压井钻井液密度的大小与关井立管压力有直接的关系。(J)

107、有技术套管和仅有表层套管的井,压井方法必然是不同的。(J)

108、钻井液密度的安全窗口值越大,在压井过程中调整的余地越大。

(J)

109、在司钻法压井第一循环周的循环过程中,当气体接近井口时,

其体积迅速膨胀,套管压力迅速升高,此时应开大节流阀降压。(X)

H0、在用重钻井液循环时,随着重钻井液在钻柱内下行,钻柱内的

液柱压力逐渐增加,当重钻井液到达井底时,此时循环立管压力等于

终了循环立管压力。(J)

111、低节流压井就是在井不完全关闭的情况下,通过节流阀控制套

压,使套压在不超过最大允许关井套压的条件下进行压井。(J)

112、压回法是从钻柱内泵入钻井液把进井筒的溢流压回地层。(X)

H3、若井喷与漏失发生在同一裸眼井段中,应先压井,后处理井漏。

(X)

114、体积法的基本原理是控制一定的井口压力以保持压稳地层的前

提下,连续放出钻井液,让天然气在井内膨胀上升,直至上升到井口。

(X)

115、处理溢流时防止钻具粘附卡钻的主要措施是尽可能地减少地层

流体进入井筒。(J)

H6、起下钻后期发生溢流时,应抢时间起完钻或下钻,然后再进行

压井。(X)

117、动态压井法与传统的压井法相比,套管鞋处的压力最大。(X)

H8、小井眼井控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常规的压力损失计算模式和传

统压井方法不一定适应。(J)

119、水平井主要用于已知油气藏地质或油气藏压力的油气藏开发,

因而钻井液密度可以确定。(V)

120、水平井起钻抽汲影响钻井液灌入量,侵入流体离开水平井段前,

对液柱压力影响较小或没有影响(J)

121、在直井与定向井中对同一地层所做的破裂压力试验所得到的数

据可以互换使用。(义)

122、无论是在国内钻井还是在国外钻井,是在海上还是在陆上,是

在热带丛林还是在严寒地区钻井,都要遵守中国的有关规定。(X)

123、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颁发的SY5333钻井工程设计格式》是我们

进行钻井设计时必须遵守的标准。(V)

124、探井地质设计中应标注说明如煤矿等采掘矿井坑道的分布、走

向、长度和距地表深度等。(J)

125、钻井工程设计完成后,设计人员应介入井位论证,参与地质方

案的讨论,熟悉掌握地质资料,深入了解地质目的,明确设计任务。

(X)

126、钻井队必须遵循钻井工程设计,不能随意变动,如因井下情况

变化,原设计确需变更时,必须提交有关部门重新讨论研究。(J)

127、钻井工程设计书应明确钻井必须装封井器,并按井控装置配套

要求进行设计。(J)

128、在预测地层孔隙压力的同时,还应预测全井段的地层破裂压力,

并一同画在地层压力剖面上。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应该略大于(平衡)

地层压力,大于漏失压力,而小于坍塌压力、破裂压力。(J)

129、“三高”油气井油(气)层套管和固井水泥应具有抗碱性气体

腐蚀能力。(X)

130、当高压层在低压层上部时,技术套管应下过高压层以便能以较

低密度的钻井液钻开低压层。(J)

131、钻井液密度的确定要根据地层压力并考虑井眼的稳定附加一定

的安全值。(J)

132、在钻含硫化氢地层时,钻井液应加入能中和硫化氢的处理剂,

并且要调整钻井液的PHV9.5,以有效消除钻井液中的硫化氢。(X)

133、井控装备及工具的配套和组合形式、试压标准、安装要求要按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执行。(V)

134、当井内流体从钻杆内喷出,如果钻具内防喷工具又不能关闭,

可以考虑使用剪切闸板,切断钻具后用半封闸板关井。(X)

管压力。

135、压井时,为了实现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的平衡,可以通过调

节节流阀来控制立管压力。(J)

136、压井时可以利用正常钻进时排量快速循环排除溢流。(X)

137、压井钻井液密度的大小与关井立管压力有直接的关系。(J)

138、有技术套管和仅有表层套管的井,压井方法必然是不同的。(V)

139、钻井液密度的安全窗口值越大,在压井过程中调整的余地越大。

(J)

140、在司钻法压井第一循环周的循环过程中,当气体接近井口时,

其体积迅速膨胀,套管压力迅速升高,此时应开大节流阀降压。(X)

141、在用重钻井液循环时,随着重钻井液在钻柱内下行,钻柱内的

液柱压力逐渐增加,当重钻井液到达井底时,此时循环立管压力等于

终了循环立管压力。(J)

142、低节流压井就是在井不完全关闭的情况下,通过节流阀控制套

压,使套压在不超过最大允许关井套压的条件下进行压井。(J)

143、压回法是从钻柱内泵入钻井液把进井筒的溢流压回地层。(X)

144、若井喷与漏失发生在同一裸眼井段中,应先压井,后处理井漏。

(X)

145、体积法的基本原理是控制一定的井口压力以保持压稳地层的前

提下,连续放出钻井液,让天然气在井内膨胀上升,直至上升到井口。

(X)

146、处理溢流时防止钻具粘附卡钻的主要措施是尽可能地减少地层

流体进入井筒。(J)

147、起下钻后期发生溢流时,应抢时间起完钻或下钻,然后再进行

压井。(X)

148、地震波的速度是指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地震速度

(V)

149、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仅与岩石的密度有关(X)

150、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变质岩和火成岩的地震波速度小于沉积岩的

地震波速度。(X)

151、孔隙度越大,地震波的速度就越小,反之则越大(X)

152、岩石的密度与孔隙度成反比(V)

153、当岩石密度增加时,地震速度不变。(X)

153、地震速度随岩石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X)

154.、岩石的结构单元是岩石骨架和充填物。(义)

155、当地下界面倾角较大时由速度谱求的平均速度为等效速度(X)

156、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相同,称为走向断层(V)

157、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相交,称为斜断层(X)

158、剖面是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经过数字处理后得到的(X)

159、水平迭加剖面实质上就是反射时间剖面(X)

160、水平迭加剖面记录的是反射界面的垂直反射时间(J)

161、油气主要在浮力和水动力的驱动下进行二次运移(J)

162、石油从生油岩中向外排出的过程叫初次运移.(J)

163、油气藏是在圈闭内,具有压力系统的油气聚集(X)

164、地槽是地壳上活动性不太强烈的地区(X)

165、地台是地表上相对稳定的地区(J)

166、反射系数有突变的界面,在突变点上不会产生绕射波(X)

167、平界面反射波的tO(X)曲线为一条抛物线(X)

168、水平长反射段的反射波,具有一个主体四个尾巴.(X)

169、不同波的迭加叫做波的干涉,迭加部分叫做干涉带.(J)

170、背斜是褶皱构造中,岩层向上弯起的部分(J)

171、向斜是褶皱构造中,岩层向上弯曲的部分(X)

172、断层是发生明显相对移动的一种断裂构造现象(X)

173、不整合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它不一定有沉积间断

()X

174、沿测线方向反射界面的倾角,叫视倾角(J)

175、界面与地面的夹角,叫真倾角(V)

176、在一个油气藏中,气位于最顶部,油居中,水在最下部(J)

177、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就形成波(V)

178、地震实质上就是一种在岩层中传播的波()X

179、描述质点位移随时间和空间位置变化的叫做波形

()X

180、任意一个振动的波形,无论怎样复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