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3(共5套)(共149题)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9题,每题1.0分,共29分。)1、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蒙台梭利教学法等各种新教学方法试验的广泛开展,反映了A、科学的实用化B、科学的教育化C、科学的平民化D、教育的科学化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同81题。2、我国最先开始实践“设计教学法”的学校是A、北京高师附小B、南京高师附小C、上海吴淞中国公学D、山海工学团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识记学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知识。1919年,南京高师附小首先正式就设计教学法开始研究和试验,反响极大。1921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议通过了《推行小学设计教学法案》,1922年一1923年,设计教学法试验在全国进入高潮。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3、我国最先试行“道尔顿制”的学校是A、育才学校B、上海吴淞中国公学C、鼓楼幼稚园D、北京高师附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识记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实践知识。1922年,道尔顿制被介绍到中国;1922年舒新城等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试行道尔顿制。一些教育家开始纷纷著书立说大力宣传,许多学校也纷纷效仿。1925年帕克赫斯特访问中国,将道尔顿制的宣传和试行推向高潮。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4、下列关于文纳特卡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是文纳特卡制在中国的实验学校B、1933—1935年,厦门、福州、开封、上海等地做过文纳特卡制的实验C、1929年,文纳特卡制传人中国D、1939年,华虚朋来华讲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识记文纳特卡制在中国的传播。1928年,文纳特卡制传入中国;1931年,华虚朋来华讲学。但文纳特卡制对中国的影响没有道尔顿制广泛,只是在1933年一1935年期间,在厦门、福州、开封、上海等地做过一些试验。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是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实践学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5、率先提出“收回教育权”口号的著作是A、《少年中国》B、《教会教育问题》C、《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D、《新教育》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识记收回教育权运动思想的兴起。1922年,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一文中提出了教育与宗教分离的主张,得到许多人的响应。1923年,“少年中国学会”的领导人之一余家菊在《少年中国》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教会教育问题》的文章,率先提出了“收回教育权”的口号。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6、关于“收回教育权”运动意义的表述,错误的是A、使中国人对教会教育有了清晰的认识B、教会学校淡化了宗教色彩C、达到了取缔教会学校的目的D、最大的实际性成果是《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的颁布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识记收回教育权运动的意义。20世纪20年代的“收回教育权运动”虽然使教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遏制,淡化了宗教色彩,教育职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收回教育权运动是教会教育走向本土化和世俗化必不可少的前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没有达到取缔教会学校的目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7、1922年“新学制”又称为A、壬戌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戊辰学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22年“新学制”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1922年“新学制”的内容。1922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专门召开了学制会议,于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这就是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该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8、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一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22年“新学制”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识记壬成学制的意义。1922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专门召开了学制会议,于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这就是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成学制”。由于该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故又称“六三三学制”。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学制。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o9、《学校系统改革案》借鉴了哪国的教育分段A、法国B、日本C、美国D、韩国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确立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地位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一癸丑学制D、1922年“新学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22年“新学制”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识记壬戌学制的具体内容。1922年“新学制”相对于“壬子一癸丑学制”有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第一次根据我国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是第一次。②初等教育缩短小学年限,更加务实,利于普及,幼稚园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确立了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③中等教育是改制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延长中学年限,初中和高中各3年,提高中等教育的程度,克服旧学制中中学只有4年而造成基础教育浅的缺点。④高等教育缩短年限,取消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承担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进行专门教育和科学研究。⑤增强职业教育,最明显的特点是兼顾升学和就业。⑥在师范教育方面,教育程度提高,设置灵活:设置师范大学,并在大学设教育科。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1、受新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壬成学制不定教育宗旨,但提出七项标准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其中不包括A、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B、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C、注重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D、普及教育;缩减各地的教育伸缩余地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22年“新学制”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1922年“新学制”的内容。受新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壬戌学制不定教育宗旨,但提出以下七项标准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重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2、从横向上看,壬戌学制的学制体系中与中学平行的有A、师范学校B、实业学校C、艺术学校D、技术学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22年“新学制”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和掌握1922年“新学制”的学制体系内容。“壬戌学制”从纵向看,小学6年,初小和高小4_2分段。中学6年,初中和高中3_3分段。大学4至6年。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从横向看,与中学校平行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3、“新学制”中与中学平行的是A、师范教育和职业学校B、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C、师范学校和高等教育D、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22年“新学制”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识记壬戌学制的体系。从纵向看,壬戌学制小学6年,初小和高小4—2分段;中学6年,初中和高中3_3分段;大学4至6年。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从横向看,壬成学制规定与中学校平行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4、在壬戌学制的改革中,职业教育最明显的特点是A、兼顾升学和就业B、设立师范学校C、缩短学习年限D、小学不设职业教育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同94.题。15、“六三三学制”《四项附则》的规定不包括A、注重天才教育B、采用选科制C、对年长者实施补习教育D、取消大学预科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22年“新学制”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识记壬戌学制相关知识。壬戌学制《四项附则》规定:注重天才教育,使优异之智能尽量发展;对于精神或身体上有缺陷者,施以特种教育:为青年个性发展,采用选科制;对于长失学者,给予补习教育。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6、建立自成体系的职业教育系统、以职业教育代替清末实业教育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一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22年“新学制”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识记壬成学制的特点。在壬戌学制的改革中,取消预科,缩短了高等教育的年限,使大学不再负担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集中精力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7、在师范大学设立教育科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一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同94题。18、《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颁布的时间是A、1903年B、1912年C、1922年D、1923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22年“新学制”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识记课程标准内容。1923年6月,全国教育联合会确定并颁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虽非政府颁布,但基于全国教育联合会的地位,全国各地均依此施行。从此,我国的教育进入了“课程标准”的时代。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9、1923年6月确定并刊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新的课程纲要规定A、小学取消修身课本,增加公民、卫生课,将手工改为公用艺术,图画改为形象艺术B、将初小的卫生、历史、公民、地理合为综合科C、设自然园艺科,将国文改为语文,体操改为体育D、小学上课小时记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22年“新学制”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1922年“新学制”的课程标准内容。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议组织了新学制课程标准委员会,着手进行课程改革。1923年6月确定并刊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新的课程纲要规定:小学取消修身课本,增加公民、卫生课,将手工改为公用艺术,图画改为形象艺术;将初小的卫生、历史、公民、地理合为社会科;设自然园艺科;将国文改为国语,体操改为体育。小学上课一分钟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20、下列选项中,对新学制的评价不恰当的是A、1922年的“新学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的“六三三制”,但它并不是盲从美制B、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升学和就业的矛盾,适应了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需求C、加强了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训练,以选科制和学分制来适应教育对象的不同发展水平D、缩短小学教育年限并且初中可单设等,利于初等中等教育的普及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22年“新学制”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1922年“新学制”的评价内容。1922年的“新学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的“六三三制”,但它并不是盲从美制。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它是“应时而生的制度”,是“颇有独到之处”的。1922年“新学制”的颁行,加强了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训练,并注意以选科制和学分制来适应教育对象的不同发展水平,注意发挥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师范教育水平,缩短小学教育年限以及初中可单设等,均有利于初等中等教育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处理了升学和就业的矛盾,适应了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需求。但是也存在着缺乏师资、教材、设备等问题。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2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任务的第一个决议》,其作用是A、形成明确的教育纲领B、明确提出党向工人灌输阶级斗争精神,唤醒劳工觉悟C、开展工人和农民教育运动D、开展普及教育运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的内容。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任务的第一个决议》,虽未形成明确的教育纲领,却已明确提出党向工人灌输阶级斗争精神,唤醒劳工觉悟。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通过了《关于教育运动的决议案》,要求开展工人和农民的教育运动,如普及教育运动。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22、北方最早创办的工人教育机构是A、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B、沪西小沙渡的劳动补习学校C、湖南自修大学D、上海大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与干部学校的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教育,是通过领导全国职工运动的中国劳动结合书记部并依靠各级工会开展的。北方最早创办的工人教育机构是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在南方,1921年刘少奇在沪西小沙渡开办了劳动补习学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23、农民教育最早开展的地方是A、湖南安源B、广东海陆丰C、湖南长沙D、河北定县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与干部学校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发动工人运动的同时认识到,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且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天然盟友和可靠同盟军,因此中国共产党深入农村,以宣传教育的手段,组织农民,建立农会,开展斗争。在农民运动最早兴起的广东海陆丰地区,也是农民教育最早开展的地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2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干部学校不包括A、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B、农民运动讲习所C、湖南自修大学D、上海大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与干部学校的内容。为了有效发展和组织工农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迫切需要大批以理论武装的干部。为此,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干部学校,主要有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和农民运动讲习所等。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是北方最早创办的工人教育机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25、有关上海大学,说法错误的是A、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类型的高等学校,创办于1922年B、上海大学办学的目的是培养研究社会实际问题和建设新文艺的革命人才C、上海大学的教学只采取教师授课的方式D、上海大学影响广泛,不仅宣传、教育了青年和民众,也培养了许多党的干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与干部学校的内容。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类型的高等学校,创办于1922年。上海大学办学的目的是培养研究社会实际问题和建设新文艺的革命人才,上海大学的教学采取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在认真读书、思考基础上的讨论,还鼓励学生投身于社会活动,规定每个同学均须担负一项社会工作。上大学生还在上海各区办了工人夜校,兼任义务教员。“不是一个死读书本的学校”——上海大学影响广泛,创办五年来不仅宣传、教育了青年和民众,也培养了许多党的干部。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26、湖南自修大学的宗旨是A、培养研究社会实际问题和建设新文艺的革命人才B、办“不是一个死读书本的学校”C、办成一所“平民主义的大学”D、采取独特的教学制度、方法和课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与干部学校的内容。湖南自修大学是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在长沙利用船山学社的旧址和经费办起来的,其办学宗旨是办成一所“平民主义的大学”。自修大学不是要办成一所纯粹学术的大学,目的是为“改造社会”做准备,为实现办学宗旨,自修大学实行了独特的教学制度、方法和课程。学生制定课表自己看书,自己思索,自学为主,辅以授课。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o27、有关黄埔军校的“变迁”,错误的是A、1924年5月,黄埔军校领导机构正式成立B、1925年11月5B,黄埔军校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并决定迁往南京C、1928年3月6B,新校在南京举行开学典礼,从此进入南京中央军校时期D、1926年3月1B,广州国民政府决定改组黄埔军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的内容。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期间,孙中山决定筹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址选在广州黄埔岛。1924年5月,黄埔军校领导机构正式成立。1924年5月5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入校,1926年3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决定改组黄埔军校。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11月5日,黄埔军校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并决定迁往南京。1928年3月6日,新校在南京举行开学典礼,从此进入南京中央军校时期。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28、黄埔军校办学特色是A、实行课堂教学与现实斗争相结合B、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办学宗旨,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C、纪律严明,管理规范,从严治党D、政治教育和军事教育分开进行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的内容。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建立在新三民主义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建军路线,具有三个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贯彻新三民主义的办学宗旨,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政治教育和军事教育相辅相成。二是实行课堂教学与现实斗争相结合,将学生锻炼成为革命军战士。三是纪律严明,管理规范,从严治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29、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成立的秘密党组织是A、黄埔军校秘密处B、黄埔军校共产部C、黄埔军校特别支部D、黄埔军校党支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的内容。黄埔军校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出许多高级将领,中国共产党还在黄埔军校成立了秘密党组织——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吸收优秀学员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二、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30、简述教会学校的性质和影响。标准答案:(1)教会学校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传教士要使中国完全基督化,向中国传播西方的科学和文化,带有强烈的殖民性质。(2)但同时教会学校也是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过渡的促进因素。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近代教育的起步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教育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教会教育在中国的举办的情况。教会学校在性质上具有殖民性,在影响上促进中国教育向近代转变。31、简述洋务学堂的类型和特点。标准答案:(1)洋务学堂的举办。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2)洋务学堂的类型。洋务派创办的洋务学堂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外国语(“方言”)学堂、军事(“武备”)学堂和技术实业学堂。(3)洋务学堂的特点。培养目标上:造就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办学性质上:提供专门训练的专科性学校,属于部门办学,是具体洋务机构的组成部分或附属单位,直接针对本部门和机构的需要培养人才。教学内容上:“西文”“西艺”为主,课程包括外语、数学、格致、化学等一般性课程以及和各自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课程,注意学以致用。教学方法上: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理解。教学组织形式:制定有分年课程计划,确定了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由于洋务学堂植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所以又表现出新旧杂糅的特点,零星分散,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传授西文与西艺的同时,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管理上有封建官僚习气。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洋务学堂的兴办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和识记洋务学堂的类型、特点和意义。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写洋务学堂的新特点,还要写新旧杂糅的特点。三、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32、试比较壬子一癸丑学制与1922年“新学制”,有哪些进步之处?标准答案:1922年“新学制”相对于“壬子一癸丑学制”有明显的特点,基本上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第一次根据我国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是第一次。②初等教育缩短小学年限,更加务实,利与普及,幼稚园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确立了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③中等教育是改制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延长中学年限,初中和高中各三年,提高中等教育的程度,克服旧学制中中学只有四年而造成基础教育浅的缺点。④高等教育缩短年限,取消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承担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进行专门教育和科学研究。⑤增强职业教育,最明显的特点是兼顾升学和就业。⑥在师范教育方面,教育程度提高,设置灵活,设置师范大学,并在大学设教育科。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22年“新学制”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和识记1922年“新学制”的特点。考生要具有较强的比较分析能力和较为清晰的逻辑能力。33、评述大学院大学区制。标准答案:(1)1927年6月,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模式,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地方试行大学区取代民国以来的中央政府教育部和省级教育厅。同年10月1日,大学院正式成立,大学院是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隶属国民政府,管理全国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宜。(2)“大学区”制是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的组成部分,《大学区组织条例》规定全国各地按教育、经济、交通等状况把全国分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设立大学一所,区内的高等专门教育,中、小学教育及社会教育和文化学术事宜均由该大学校组织办理。大学的事务,由大学教授组成的教育委员会主持,校长由教育委员会选举产生,校长负责大学区内一切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务。各大学区大学的校长组成高等教育会议,处理各大学区间的事务。教育部只负责处理经高等教育会议议决而与中央政府发生关系的事务及教育统计报告等,不干涉各大学区事务,教育总长必须经高等教育会议认可。(3)大学区制是蔡元培独立教育思想的体现,目的是要促进学术与教育相结合,实现教育行政机构学术化,摆脱腐败官僚的支配,实现教育决策与实施民主化,但在专制独裁统治的政治形式下,大学院与大学区制在一年之后不了了之,原因是:理想过高,期望学术领导行政,使教育行政学术化,反而使学术机构官僚化;忽视中小学实际需要,削减中小学教育经费,使得中小学居于附庸地位。总之,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一次忽视中国国情的失败的教育管理改革实践。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和识记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制度改革内容。考生要先指出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什么,然后对其进行评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1题,每题1.0分,共21分。)1、凯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主要基于A、学生如何学B、教师如何教C、教学互动D、发现学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苏联现代教育发展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思想。教学论是凯洛夫《教育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讨论了教学过程问题,以及教养和教学的内容、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知识的检查和评定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基于教师如何教的角度展开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2、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的苏联教育家是A、赞科夫B、马卡连柯C、克鲁普斯卡雅D、巴班斯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苏联现代教育发展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有关内容。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3、被誉为苏联“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教育思想的泰斗”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B、马卡连柯C、高尔基D、苏霍姆林斯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苏联现代教育发展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了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历史地位。苏霍姆林斯基是二战后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本人也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4、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这三个命题揭示的教育观不包括A、教育既要尊重儿童,又要联系社会B、教育不仅应尊重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同时也应为促进儿童这些心理因素的发展提供外部条件(尤其是社会性的条件)C、儿童的教育、发展应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且应有明确的社会定向D、教育只需要联系儿童的日常生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的三个命题揭示的教育观是完全相同的:教育既要尊重儿童又要联系社会;教育不仅应尊重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同时也应为促进儿童这些心理因素的发展提供外部条件,尤其是社会性的条件;儿童的教育、儿童的发展应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应是一个使儿童身心不受压抑的过程,而且儿童的教育和发展还有明确的社会定向。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5、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A、推动社会的进步B、提倡个人主义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了解和识记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有关内容。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反对个人至上论,也反对社会至上论,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6、下面关于“教育即生活”的论断,理解错误的是A、教育是生活的完整过程B、学校要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C、教育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D、学校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了解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的有关内容。杜威反对教育为固定的成人生活做准备。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强调的生活是现在的、儿童的生活,要求教育重视儿童现在生活的内在价值,使儿童从目前的生活中得到乐趣,而不仅仅将现在的生活视为为另一种生活做准备的工具与手段。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7、被称为杜威德育“三位一体”的教育内容是A、学校生活、教材、教法B、学校生活、教案、教材C、教案、教材、教法D、教具、教材、教案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了解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在杜威看来,学校生活、教材、教法三位一体,都应渗透社会精神,视学校生活、教材及教法为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8、被誉为“危机时代的哲学”的教育思潮是A、永恒主义教育思潮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C、改造主义教育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掌握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概况。布拉梅尔德把改造主义称为“危机时代的哲学”,危机时代的教育目的就是要改造社会,旨在通过教育使社会成员为建设新秩序和实现人们共同生活的理想社会的义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9、旨在培养人们的群体意识和集体心理,形成人们共同的思想、信念、习惯,最终成为一个民主的富裕社会的教育思潮是A、永恒主义教育思潮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C、要素主义教育思潮D、改造主义教育思潮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概况。旨在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培养人们的群体意识和集体心理,形成人们共同的思想、信念、习惯,使之在口头上和行动上表现一致,最终成为一个民主的富裕社会的教育思潮体现的正是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社会一致”的社会精神。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0、明确提出反对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认为教师应该通过民主的讨论和劝说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的教育思潮是A、古典主义教育思潮B、存在主义教育思潮C、改造主义教育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有关教育主张。改造主义明确反对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认为教师应该通过民主的讨论和劝说的教育说服学生去“改造”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使学生坚信改造主义哲学,培养他们的“社会一致”的精神。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11、20世纪30年代,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对立面出现的教育思潮是A、永恒主义教育思潮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C、要素主义教育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清晰掌握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有关教育主张。要素主义教育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重视学业考核,重视课堂知识的学习等主张与美国“进步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对立。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12、重视天才儿童的培养,主张应当采取措施对天才儿童进行特殊培养的教育思潮是A、古典主义教育思潮B、要素主义教育思潮C、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掌握和识记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有关主张。要素主义教育极力主张天才儿童教育,认为学生中具有天才的只是少数,应当在比较幼年的时期鉴别出来,加以精心培养,让他们选学严格的学术性科目。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3、永恒主义教育思潮认为教育的目的应当是A、培养人的道德感B、实现人的全面发展C、引出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以达到人的自我实现D、促进社会的发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掌握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的有关主张。永恒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达到人性的自我实现、人的进步和完善。而培养这些共同的要素,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经典著作。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14、永恒主义教育思潮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赫钦斯B、科南特C、巴格莱D、布拉梅尔德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概况。永恒主义教育是提倡复古,以欧洲古典实在论为基础的一种教育理论。它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有美国的赫钦斯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5、以经院哲学为理论基础,把宗教教育作为教育核心和最高目标的教育思潮是A、永恒主义教育思潮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C、要素主义教育思潮D、存在主义教育思潮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掌握和识记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概况。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是提倡宗教教育的一种教育理论,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它强调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教育应该属于教会。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6、特别强调古典自由教育,注重古典学科与经典名著学习的教育思潮是A、要素主义教育思潮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C、永恒主义教育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掌握和识记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概况。永恒主义教育是提倡复古,以欧洲古典实在论为基础的一种教育理论。它认为人性是永恒不变的,因此,立足于人性、培养人的理性能力的教育业应该是永恒不变的。该思想强调古典自由教育,主张经典名著的学习,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17、强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的教育思潮是A、永恒主义教育思潮B、存在主义教育思潮C、分析主义教育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掌握存在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概况。存在主义者强调人的生成,甚至认为“教育即生成”,主要关注人的本质实现,其中首先是要发展自我意识,培养人做出自我选择的能力,再者充分发展自我责任感,最终实现“自我生成”。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8、根据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教师观,教师应当是A、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B、结构教学中的主导者C、结构教学中的辅助者D、结构教学中知识的传播者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有关教育主张。结构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其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这一理论把教师看作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19、提出程序教学理论,被称为“教学机器之父”的教育家是A、布鲁纳B、布鲁姆C、斯金纳D、罗杰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斯金纳的教育思想。新行为主义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最具有影响的现代欧美教育思潮。其中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影响最大的是斯金纳。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因而被称为“教学机器之父”。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20、标志着终身教育思潮开始的著作是A、《终身教育导论》B、《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C、《教育——财富蕴藏其中》D、《学会学习》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掌握终身教育思潮发展的概况。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终身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得到发展,并逐步形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发展和改革思潮。代表人物是法国成人教育家朗格郎,其代表作为《终身教育导论》..该书也是终身教育思潮出现的标志。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21、强调“教育研究应该以教和学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思潮是A、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C、永恒主义教育思潮D、要素主义教育思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掌握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发展的概况。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有托尔曼、赫尔、斯金纳、加涅,其中以斯金纳的影响最大。新行为主义教育的主要理论有:教育就是塑造行为;程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教学机器;教育研究应该以教和学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二、辨析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2、马卡连柯强调在学校进行纪律教育的手段应当包含体罚的成分。标准答案:错误。(1)马卡连柯认为良好的纪律是通过正确合理的教育产生的。纪律首先不是教育的手段,而是教育的结果,当纪律形成后才成为教育的手段。(2)马卡连柯主张纪律教育应当建立在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结合的基础上。他明确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3)马卡连柯提出了诸多纪律教育的方法:诱导(鼓励)、督促、惩罚等。其中惩罚作为一种强制的纪律教育方法并不包括体罚的形式,因为体罚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实质的身心伤害,是不尊重学生的体现。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马卡连柯纪律教育的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先分析马卡连柯的纪律教育思想,再进一步澄清其关于惩罚等同于体罚的误读。三、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23、简述昆西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标准答案: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先驱者帕克领导和主持了昆西学校实验,以“昆西教学法”或“昆西制度”著称。其主要特征是:(1)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帕克受卢梭浪漫自由主义影响,认为儿童具有内在的能力,能自发地从事学习和工作。教师也因此必须了解儿童的本性,满足其发展需要。(2)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他强调学校的组织应当是一种建立了雏形民主政治的理想的家庭和完善的社区。(3)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这样可以唤起儿童的学习意愿,同时摒弃以往抽象的、无意义的形式训练,把各门学科统一起来,获取整体性的知识。(4)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他认为教师的工作在于指导学生发现真理,使学生养成探究、发现、使用真理的习惯。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实验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帕克的“昆西教学法”的基本特征。首先,昆西教学法作为进步主义教育实验的一种,其特征与整个进步主义教育的宏观上主张大体应当是契合或者有所联系的。因此,应当注意到结合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特征进行解读。其次,结合平时对于该考点内容的识记,联系并提取其一些基本的特征,包括儿童地位、教育目的、课程主张等方面,进行简要作答。24、简述美国《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标准答案: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后,美国朝野极为震惊,改革教育的呼声更加高涨。1958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该法规定了联邦政府对教育事业拨款资助的有关事项,其基本精神是要求重视科技教育,以提高教育水平,加速培养人才,并不是开展简单的国防教育。其中《国防教育法》颁布的“紧急措施”有:(1)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所谓“新三艺”)的教学。(2)为提高教学水平,要求大力更新教学内容。(3)加强职业技术教育。(4)强调“天才教育”。(5)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以便加强普通学校的“新三艺”教学。(6)资助高等学校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对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教育发展和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美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美国《国防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在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该法案颁布的时代背景以及目的。在此基础上简述相应的法案内容,最后还可以简要陈述该法案的历史影响或历史地位。25、简述赞可夫的一般发展教学思想。标准答案:(1)赞科夫认为“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目的是促进学生“理想的一般发展”,这就是发展性教学的思想。(2)所谓一般发展,一方面是对特殊发展(即数学、语言、音乐等方面的发展)而言,即不同于特殊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别于智力发展,一般发展包括智力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意志的发展、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3)为此,他所提出的促进一般发展的教学原则有: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原则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等。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赞科夫一般发展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在解答本题时,要能理解其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关系,从一般发展的概念着手,联系到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则。26、简述多元文化教育思潮的基本内容。标准答案:(1)多元文化教育思潮是20世纪后5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首先兴起并迅速在全球普及的一种思潮和社会与学校教育改革运动。(2)多元文化教育是指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依据受教育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所实施的教育。(3)多元文化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有:尊重文化的多元与平等,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性;强调文化的整合互动与创生,多元文化应实现多文化之间有效的对话、沟通和整合;追求全纳教育的公平与正义,追求全社会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均等;提倡个性化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潮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多元文化教育思潮的有关内容。解答本题可以先简要陈述多元文化教育思潮兴起的背景,简要阐述多元文化教育的含义,最后概括多元文化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四、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7、试分析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标准答案:二战结束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开始进入经济、军事、科技新一轮的竞争时期。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欧洲主要国家开始采取措施,进行战后的教育改革。其中,主要的基本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大都采用立法的形式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普及义务教育成了各国教育发展的基础,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必然要求。通过立法的形式,以强制的规范化的途径保障公民最基本的受教育年限和质量,并不断完善与修订相关法律,延长国民的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和水平。(2)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体系建设受到关注。比如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所制定的核心课程、基础课程与附加课程;法国《课程宪章》强调课程编制应以学生为中心,使全体学生具备较高的素质;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为提高教学水平,要求大力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等。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体系建设朝着科学化实用化,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方向前进。(3)职业教育开始受到欧洲各主要国家的重视。在改革中,德国的双元制成为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双元,是指一边在职业学校里学习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一边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英国的“城市职业技术学校”,也是一种全新的学校类型,打破了传统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无法融合的局面。法国则出台关于普通中小学职业教育的法案。可见,职业教育开始受到欧洲各主要国家的重视。(4)教育领导体制出现新变化。战后欧洲各国在保留自己教育管理领导体制的特色时,同样在吸取经验教训,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比如,英国的教育领导体制有向加强中央领导的倾向。法国则开始下放一些权力给地方当局。(5)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师范教育的重点。为了加强师范教育,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各国均采取了有效措施。英国的《詹姆斯报告》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文件。它提出了著名的师范教育模式——师资培训三段制。它将师范教育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普通高等教育阶段、专业训练阶段和在职培训阶段,使师范教育中的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体现了非定向型师范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欧洲现代教育发展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熟悉并掌握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关内容。二战结束后,欧洲主要国家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本题宜从各国颁布的主要法案以及改革运动中分析并提取共同的要素,从立法内容、立法领域、教育领导体制以及教育发展重点等方向着手,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方面进行拓展,提取共同的特征与发展趋势。28、阅读下述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以前未曾认识的观念间的联系和相似规律性,及对其本身能力的自信感。”材料二:“在我们的学校实践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成为主要的辅助者。”材料三:“很清楚,机器不是将要代替教师——实在,如果教学中比较麻烦的工作能够交给自动机器去做,可能会产生更多和更好的教师的需要。”(1)材料中反映的是哪个现代欧美教育思潮?其核心观点有哪些?(2)对此思潮进行简要评析。标准答案:(1)材料中反映的是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教育思想。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知识结构论和学科结构论为核心的结构主义学习论,提倡发现学习和早期教育,并把它推广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对当代西方教育理论和各国教育实践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这一教育思潮的核心观点有:①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②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③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④提倡“发现学习法”。⑤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2)评析。结构主义教育思想论述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可能性,并且十分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它强调了儿童期的特征在教育上的意义,开创了对儿童认知结构发展问题的研究等。把认知发展与教育统一起来,为心理学研究和教育研究互相协作提供了一个范例,对现代西方课程论的影响很大。同时,由于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力图从课程和教材的改革着手寻找教育对策,因此,它成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它也有不可回避的弊端:如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区别性,忽略了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相互渗透性;无法形成它提出的所谓的“学科结构”标准;以“学科结构”作为编写教材的原则难度很大,也增加了教材内容的难度和抽象性,给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等。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思潮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熟悉并掌握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有关内容。解答本题的思路在于,首先要判断出材料中所体现的是结构主义教育思潮,比如材料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就可以体现出结构主义的教育主张。其次,陈述结构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最后,从不同角度对该思潮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6题,每题1.0分,共26分。)1、我国历史上教育成为独立的部门始于A、西周B、汉代C、隋唐D、北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时期教育体系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掌握不同时期的教育体系。隋以前,中央政府没有专设管理学校教育的机构,都由负责礼乐的太常寺兼管学校。隋代开始,加强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管理,中央官学由附属机构转为独立机构,从太常寺分离出来,国子学后来改称国子监,既是高级教育学府,也是教育行政机关。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2、以下学校中,不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是A、国子学B、太学C、四门学D、崇文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隋唐教育体系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隋唐的教育体系。唐代中央官学包括儒学与专门学校两类,国子监管理的“六学一馆”成了中央官学的主干,“六学一馆”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广文馆,由国子监管理。另外的学校是中央的一些事业和行政事务部门结合自己的需要办的,由他们自己管理,如太医署的医学、东宫的崇文馆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3、唐朝时期,每年地方主管部门都会从州县学生中举送人才,经过考试如能录取,则升入___________充俊士。A、国子学B、四门学C、太学D、书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隋唐地方官学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隋唐地方官学的制度体系。唐代的地方官学也有比较完备的制度。唐代的州、府、县各级单位都根据其大小设立相应规模的州学、府学、县学等地方官学。州县学生有几种出路:一是每年地方主管部门从州县学生中举送人才,经过考试如能录取,则升入四门学充俊士。二是通一经以上,投牒自举,经县、州选拔考试合格者,以乡贡的身份赴京参加科举考试。三是谋求任地方上小官吏,参与公共管理事务。四是自由择业。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4、命令编写《五经正义》的皇帝是A、唐太宗B、唐文宗C、唐玄宗D、武则天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隋唐教育体系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隋唐的教育体系。为了统一繁杂的经说,唐太宗诏令颜师古主持考定五经文字,后又诏令颜师古、孔颖达对五经经义进行统一的解释,由皇帝钦定,题名为《五经正义》,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5、科举考试制度确立于A、魏B、晋C、隋D、唐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科举制度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科举制度的建立情况。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动乱,战争频繁,地方组织遭到破坏,致使“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曹丕即位以后,听从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行“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隋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建进士科”,是科举考试制度确立的标志。唐承隋制,全面推行科举取士,正式完成了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过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6、开创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皇帝:是A、唐太宗B、唐文宗C、唐玄宗D、武则天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科举制度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科举制度的发展情况。武则天重视科举,开创了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形式,对科举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7、科举生源中,经过中央、地方官学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后,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A、生徒B、乡贡C、进士D、举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科举考试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经过中央、地方官学学习的学生,且通过了学业考试,被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生徒。没有经过学校学习而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州县选拔报送尚书省应试,由于他们随各州进贡的物品发送,称为乡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8、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武举、糊名都产生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A、唐太宗B、唐文宗C、唐玄宗D、武则天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科举制度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科举制度的发展情况。武则天重视科举,开创了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形式,开创了武举选军事人才的先例,开创了糊名考试的办法,对科举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9、针对问题设想解决的办法,由被试者做文章,题目的范围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这种科举考试的方法是A、墨义B、策问C、帖经D、诗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科举制度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唐朝科举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帖经”,是将书上某行帖上几个字,要被试者将所帖的字填写出来。“墨义”,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问答,被试者以笔答日“墨义”,以口答日“口义”(口试)。“策问”,较帖经、墨义高深,也较重要。策问的方法是针对问题设想解决的办法,由被试者做文章,题目的范围是人事政治,称方略策、时务策。“诗赋”,在经义策问的基础上加试一诗一赋,也称为帖诗。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0、隋朝__________科的建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A、进士B、秀才C、明经D、明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科举制度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科举制度的建立情况。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建进士科”,是科举考试制度确立的标志。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1、科举考试的积极作用不包括A、使选士与育士结合B、明确了学校教育的目的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使选拔人才较为客观公正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科举制度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第一,科举制将选士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到中央政府,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制的大趋势。第二,科举制把选士和育士紧密结合,成为实施儒家“学而优则仕”原则的途径。第三,科举制比以前任何一种选士制度都更为客观公正,这对以后考试制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2、新罗留学生留唐开始于A、贞观年代B、永徽年代C、开元年代D、建武年代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外教育交流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掌握新罗、日本学生留唐的情况。中国史书明确记载新罗、百济、高丽派遣留唐学生入国子监习业,始于唐太宗当政的贞观年代。《新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上》载:新罗、百济、高丽“并遣子弟入学”,附监读书习业。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3、新罗初期派遣的留唐学生选自A、六头品官的子弟B、王族子弟C、平民百姓D、僧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外教育交流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掌握新罗、日本学生留唐的情况。新罗派遣留唐学生的条件:初期很重视政治身份,所以都选自王族子弟。后期较重视学习专业,多选取六头品官的子弟。留学生的身份为宿卫学生或宿卫。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4、新罗派遣留唐学生留学的年限通常是A、十年B、八年C、七年D、六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外教育交流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掌握新罗、日本学生留唐的情况。新罗派遣留学生的留学年限通常是以十年为限,限满申报归还本国。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5、新罗派遣的留唐学生在学期间的费用由__________供给。A、新罗政府B、唐政府C、自己D、父母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外教育交流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掌握新罗、日本学生留唐的情况。新罗留学生受到唐政府的优待,在学期间的费用由唐政府供给。留学生到达长安,由鸿胪寺负责接待,然后安排到国子监学习。他们的服装、粮食、住宿、经籍等费用,由主管部门鸿胪寺依照规定的标准供给。而准备返回时选购书籍的买书银,则由新罗政府支付。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6、新罗多数留唐学生学成之后的去向是A、回归本国B、在唐任职做官C、在唐成为僧人D、在唐成为科技人员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外教育交流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掌握新罗、日本学生留唐的情况。多数新罗留唐学生学成之后回归本国,为国家服务。留学生多半出身于王族、贵族或官僚家庭,有此政治背景,回国后常任政府部门要职。也有小部分学业优秀的留学生,参加唐科举考试,考试及第者,可以在唐任职做官。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7、据史籍记载,日本朝廷从__________年开始,随同遣隋使、遣唐使派遣留学生和留学僧。A、605B、606C、607D、608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外教育交流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掌握新罗、日本学生留唐的情况。在隋唐时期的中日教育交流中,随同遣隋使、遣唐使来中国的留学生和留学僧,以及中国东渡的僧人、学者及科技工作人员,为中日教育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据史籍记载,日本朝廷从607年开始,随同遣隋使、遣唐使派遣留学生和留学僧。留学生是从平素以才华而闻名的人中按专业挑选出来的,初期人数较少,后来渐次增加。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18、颜之推认为,士大夫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A、体、用B、技、艺C、德、艺D、学、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与核心观点。颜之推主张,士大夫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德、艺两个方面。在德育方面,他认为,树立仁义的信念是德育的重要任务,而实践仁义则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关于“艺”的教育,主张以广博知识为教育内容,以读书为主要教育途径。主张“五经”是必读之典籍。此外,还要研习百家群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19、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不包括A、均爱的原则B、尽量早教C、慈与严结合D、随人分限所及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与核心观点。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了儿童家庭教育应当注意的一些基本的原则,主要有:尽量早教;慈与严结合;均爱的原则;重视语言和品德教育。“随人分限所及”是王守仁的教育原则。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20、《师说》中提到的教师的基本任务不包括A、传道B、授业C、效法D、解惑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韩愈的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韩愈的教育思想与核心观点。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教师的基本任务包括三方面:一是传道,即传授儒家的仁义之道;二是授业,讲授儒学的六艺经传与古文: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21、主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思想家是A、王充B、颜之推C、韩愈D、朱熹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韩愈的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韩愈的教育思想与核心观点。《师说》从“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了“学者必有师”。韩愈这一思想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第一,肯定了教师工作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第二,对当时知识分子中存在的一种“耻学于师”,羞于承认老师的恶劣风气进行了批判。“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再次强调了“学无常9币”的思想。主张不管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可以为师,只有“道”是做师的唯一标准。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22、韩愈高度地评价__________是孔学最忠实的继承者,认为“孟氏醇乎醇者也”。A、孟轲B、董仲舒C、朱熹D、苟子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韩愈的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韩愈的教育思想及核心观点。韩愈特别推崇孔丘和孟轲,“生人以来,未有如孔子者,其贤过于尧舜远者”,把孔丘尊为历史上超过尧舜的最高圣贤。他高度地评价孟轲是孔学最忠实的继承者,认为“孟氏醇乎醇者也”。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23、孟轲之后,__________成为重振儒学的卫道者。A、朱熹B、董仲舒C、韩愈D、苟子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韩愈的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韩愈的教育思想及核心观点。韩愈认为孟轲之后,圣人之道无人继承。他鼓起任道的勇气,欲挽救先王之道,再兴再传。他表示“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他要成为道统的继承人而不惜牺牲生命。韩愈成了重振儒学的卫道者。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24、下列关于宋代科举考试防止科场舞弊的做法,表述错误的是A、建立锁院制B、建立殿试制度C、建立别头制D、建立糊名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宋朝科举制度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科举制度的演变。宋代针对科场作弊,建立了新的制度:建立锁院制,主考官一旦受命,立即住进贡院,与外界隔离,以免请托;实行别头试,凡是省试主考官、州郡发解官和地方长官的子弟、亲戚、门生故旧等参加科举考试,都应另派考官,别院应试;采用糊名法,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以防止考官徇私舞弊;创立眷录制,在誊录官监督之下,由书吏用朱笔眷抄试卷。殿试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需要注意的是宋代建立了殿试制度,但殿试不是防止科场作弊的方法。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25、明朝科举考试中,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的是A、乡试B、会试C、殿试D、礼部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明朝科举制度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朝科举考试实际上分为依次递进的四级考试:童试一乡试一会试一殿试。童试,又称童生试,是府、州、县学的入学考试,也是科举的预备考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县试由知县主持,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各省提学官在府、州巡回举行;乡试又称乡闱、大比,是在省城举行的考试,由皇帝钦命的正副主考官主持:会试在京城由礼部主持,因而又称礼闱;殿试又称廷试,由皇帝主持。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26、宋朝的官学教育制度中,下列中央官学中不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是A、国子学B、太学C、四门学D、画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宋元明清的文教政策与官学体制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宋朝的官学体制。宋朝的官学教育制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有国子学、太学、辟雍、四门学、广文馆、武学、律学、小学等;属于中央各局管辖的有医学、算学、数学、画学等;直属于中央政府的有资善堂、宗学、诸王宫学、内小学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二、辨析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7、书院是学术研究之所。标准答案:错误。(1)书院既是一个教育机构,又是学术研究基地。同时,许多书院还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和有影响力的印刷出版机构。早期的书院均不以参加科举考试为目的,而以研究、传播学问和道德践行为宗旨。书院的创建者、主持人大多是一方鸿学。他们在担任主讲时,一般都是讲自己的学术心得,不少研究成果也是在讲学的过程中完成并取得社会承认的。(2)清代以前的书院活动主要是讲学、供祀、藏书三方面。到了清代以后,书院对藏书和刊印书籍尤为重视,有的书院还把师生的读书心得,记在日记册上,然后汇编刊印成书。教学、研究和出版三者的结合,对推动书院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因此,命题说书院是学术研究之所,窄化了书院的职能,是错误的。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书院特点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教育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书院教育的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学院的特点及精神。①书院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机构;既是一个教育机构,又是学术研究基地。②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③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④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⑤师生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工厂股东合资经营协议模板
- 2024年新款家用沙发独家代理协议
- 城市供水业务承包管理协议样本
- 2024建筑工人劳动协议格式
- 2024技术工人劳动协议样本
- 2024年化电脑设备修理协议
- 2024年度人力资源部门总监聘任协议
- 2024建筑设施维修协议样本
- 2024年知识产权使用权让渡协议
- 2024年草牧场租赁承包协议稿
- 学习弘扬劳模工匠精神
- 【超星尔雅学习通】女性学:女性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网课章节答案
- RoHS检测报告完整版
- 原油电脱水处理技术
- 红楼梦81至100回读书笔记3篇
- 学术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写作课件
- 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倡廉历史进程回顾课件
- 希沃优化大师操作培训
-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全套课件(完整版)
- 威布尔分布课件
- 卡尺的使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