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选择性必修中册7篇)(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6/1B/wKhkGWbbwJ2AYaQpAAIDd3l8mwE983.jpg)
![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选择性必修中册7篇)(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6/1B/wKhkGWbbwJ2AYaQpAAIDd3l8mwE9832.jpg)
![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选择性必修中册7篇)(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6/1B/wKhkGWbbwJ2AYaQpAAIDd3l8mwE9833.jpg)
![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选择性必修中册7篇)(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6/1B/wKhkGWbbwJ2AYaQpAAIDd3l8mwE9834.jpg)
![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选择性必修中册7篇)(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6/1B/wKhkGWbbwJ2AYaQpAAIDd3l8mwE98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名篇名句默写名篇名句默写选择性必修中册7篇《屈原列传》(1)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士遭受排挤的社会现实。(2)司马迁连用两个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屈原诚实不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引出下文写屈原由于心生怨愤而作《离骚》。(3)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约,用词含蓄隐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做了铺垫。(5)我们读屈原的《离骚》,会发现屈原在诗中经常用美人香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做出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人格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离骚》高度评价,称它兼有《国风》的“_____________”和《小雅》的“______________”。(8)《屈原列传》中阐明《离骚》治国理想“靡不毕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出当时朝廷小人当道的黑暗现实。(10)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离骚”一词做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12)《屈原列传》中,强调小人当道,正直之人不为所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句子高度评价《离骚》的主题宏大、言近旨远。(14)《屈原列传》中,屈原在回答渔父的话里交代的自己被流放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屈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动比喻,表达了不愿意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玷污的态度。(16)司马迁评价《诗经》中的《国风》《小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3其文约
其辞微4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5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6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7好色而不淫
怨诽而不乱
8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
9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10离骚者
犹离忧也
11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
12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1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1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15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
16《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高考模拟1.(2024·山西太原·一模)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以“,”两句评价屈原的文章言近意远,引类譬喻含义深刻。2.(2024·河北邯郸·三模)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两句,运用对偶修辞说明了《国风》和《小雅》的特点。3.(2024·广东汕头·一模)《屈原列传》中称赞《离骚》“言浅意深”的两句是“,”。4.(2024·江西上饶·二模)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用“,”两句,高度概括了屈原被猜疑、被诽谤的不幸遭遇。5.(2024·河北秦皇岛·二模)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和“”两句概括了屈原写作《离骚》的缘由。6.(2024·安徽芜湖·三模)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以“,”两句,对《诗经》中的诗进行了独到的评价。7.(2024·辽宁沈阳·三模)司马迁《屈原列传》中,“”一句用蝉作喻,写屈原的高洁;“”一句写屈原可以与日月争辉。8.(2024·福建福州·三模)《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一句,赞美屈原是保持高洁品德、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并高度推许屈原的人品志向是“”。9.(2024·辽宁·模拟预测)屈原在自己的诗作中经常用香草美人做比喻,司马迁《屈原列传》中“,”两句对此做出了解释。10.(2024·河南郑州·模拟预测)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人们在处境艰难时就会追念本源,如在“”时就会呼天喊地,在“”时则会呼喊父母。11.(2024·安徽安庆·二模)关键时刻,无数“逆行者”用大爱树起丰碑,我们可以用司马迁《屈原列传》中“,”两句赞美他们可比日月的精神。12.(2024·江西抚州·二模)屈原在《离骚》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喻,而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揭示了这样设喻的原因。13.(2024·重庆·模拟预测)司马迁《屈原列传》中“,”两句,两相对照,写出《离骚》所写内容涉及的起止时间。14.(2024·河南焦作·二模)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意思是屈原写到的事物微小而寻常,但文章寓意宏大深远。15.(2024·安徽·一模)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发“怨”之声的缘由是:“,,?”16.(2024·广东肇庆·二模)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指出,屈原诚实不欺却被怀疑,忠心耿耿却被毁谤,怎能没有怨言?作者进而指出“,”。【答案】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2.《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5.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盖自怨生也6.《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7.蝉蜕于浊秽虽与日月争光可也8.皭然泥而不滓者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9.其志洁故其称物芳10.劳苦倦极疾痛惨怛1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13.上称帝喾下道齐桓1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16.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迩、诽、幽、秽、皭、滓、怛、喾。《过秦论》(1)《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秦国统一天下战略上的有利地势。(2)在《过秦论》中,秦国“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内外两个方面的努力,轻而易举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土地。(3)在《过秦论》中,诸侯为了削弱秦国,“_____________”,以此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但当秦国军队“开关延敌”时,“九国之师”则“____________”,最终“从散约败”。(4)《过秦论》中写秦始皇发展了前代君主的功业,用武力统治天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阿房宫赋》中用“六王毕,四海一”来形容秦始皇灭掉诸侯国统一天下的过程,《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6)在《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秦朝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的事实,而秦朝的暴政最终导致“______________”。(7)《过秦论》中举例说明秦始皇在北方采取的军事行动以及取得的功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秦始皇的暴力统治不但震慑了北方的少数民族,也震了国内的勇士。(9)《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然派良将精兵驻守要害之地,控制天下。(10)《过秦论》中描写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过秦论》中交代陈胜起义时装备简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过秦论》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人们主动担着粮食追随陈胜起义大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在《过秦论》中,战国诸雄为了对抗强大的秦国,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外交策略。(14)《过秦论》中,描写六国盟约失败,争着贿赂秦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述了秦国没有任何消耗就把九国军队陷入困境之中。答案: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2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逡巡而不敢进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5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6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7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8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9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10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1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1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3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4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15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高考模拟1.(2024·重庆涪陵·二模)《阿房宫赋》中用“六王毕,四海一”来形容秦始皇灭掉诸侯统一天下的过程,《过秦论》中“,”两句与此表达的意思相同。2.(2024·云南昆明·三模)贾谊《过秦论》中“,”两句写秦始皇发扬前代君主功业,挥舞长鞭统治天下。3.(2024·广东茂名·二模)贾谊《过秦论》中,“,”两句描写了陈涉起兵攻秦时天下人的反应。4.(2024·江苏宿迁·一模)从《过秦论》中的“,”可以看出陈涉与六国的兵器差别巨大,说明装备好坏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5.(2024·江西抚州·一模)贾谊在《过秦论》中回顾了陈涉起义的经过,“,”两句说他不过是戍卒中的一员,却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6.(2024·山东日照·三模)贾谊在《过秦论》中通过“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写秦朝一统六国的不易,又以“”写从陈胜起义到秦朝灭亡,快得出人意料,两相对比,总结出“”的道理。7.(2024·江西·一模)贾谊在《过秦论》中叙述,秦孝公在商鞅的辅佐下,在国内制定法令,鼓励耕织,强化军备,对外采取“”的策略,从而取得“”的效果。8.(2024·辽宁·模拟预测)《过秦论》中,当陈涉高举义旗后,天下众多豪杰志士积极响应,并追随支持的两句是“,”。9.(2024·上海浦东新·二模)贾谊《过秦论》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情景。10.(2024·新疆乌鲁木齐·一模)在贾谊的《过秦论》中,表现面对来势凶猛的九国之师,秦国从容应对的句子是“”,而九国之师则“”,说明其人心不齐、同时也凸显了秦国的强大。11.(2024·辽宁大连·二模)贾谊《过秦论》中叙述商鞅辅佐秦孝公,对内采取了确立法度,“,”等一系列的措施。12.(2024·辽宁·二模)贾谊在《过秦论》中以“,”两句,突出了农民军武器落后且与秦军军事实力无法相比的情况。13.(2024·湖南怀化·二模)《过秦论》中描述秦始皇继承前代功业后,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始皇用武力和刑罚征服天下的句子分别是“,”。14.(2024·河北保定·二模)贾谊《过秦论》中,“,”两句将陈涉的兵器与九国之师的兵器进行对比,说明武器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15.(2024·湖北黄冈·一模)从《过秦论》中的“,”可以看出陈涉与六国的兵器差别巨大,说明装备好坏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16.(2024·浙江·二模)贾谊《过秦论》中,“,”两句形象地描述了秦国没有任何消耗就让天下诸侯陷入困境之中。17.(2024·湖南·二模)贾谊《过秦论》中“,”两句,表明秦始皇继承并发扬了前代君主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18.(2024·江西南昌·二模)《阿房宫赋》中用“六王毕,四海一”来形容秦始皇灭掉诸侯统一天下的过程,《过秦论》中“,”两句与此表达的意思相同。19.(2024·河北承德·二模)《过秦论》中,面对九国联军的强大攻势,秦国的对策是“”,然而九国的军队却“”。20.(2024·福建漳州·三模)贾谊《过秦论》中,“”一句写出了秦孝公君臣对周王室的觊觎,而“”一句则表现出秦始皇夺取天下后对百姓的奴役。21.(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民心所向”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关键,在贾谊的《过秦论》中,“,”描写了天下百姓拥护陈涉起义,奋起反抗秦朝暴政的盛况。22.(2023·江苏·模拟预测)在《过秦论》中,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威震四海,向南夺取了百越的土地,百越的君王最终只能“,”。23.(2023·云南楚雄·一模)始皇即位后,南征北战,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成果,贾谊在《过秦论》中形容为“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其威慑力使“,”。24.(2023·山西运城·模拟预测)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25.(2023·广东·二模)《过秦论》中秦始皇极力开疆拓土,修长城,击匈奴,以致于“,”。26.(2023·辽宁沈阳·模拟预测)《过秦论》中,秦始皇安边定国后,“,”,大力推行愚民政策,企图从精神上控制百姓。【答案】1.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2.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5.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7.(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8.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9.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0.(秦人)开关延敌逡巡而不敢进11.务耕织修守战之具12.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13.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14.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15.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16.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17.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18.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19.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20.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执敲扑而鞭笞天下2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2.俯首系颈委命下吏2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2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2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26.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履、赢、锄櫌棘矜、铦、钩戟长铩、蹑、倔、隳、衡、逡巡、笞、镞、瓮牖绳枢、报怨。《五代史伶官传序》(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______,______”;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3)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用“___________?”指出了“得难失易”的现象,而用“___________?”揭示了其原因。(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有永不懈怠的精神品质,这里我们可以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警醒自己。(5)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历代的帝王“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究其原因,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所说的“______,______”这一“自然之理”或许是其中之一。(6)宋代欧阳修在《伶官传序》里谈到小事情与品德的关系,还提到喜好也会影响到品德修养,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的修为是品德修养一个层面,在中华传统文化里,更重要的是人应该有家国情怀,时时刻刻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答案】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2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而皆自于人欤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高考模拟1.(2024·北京朝阳·一模)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总结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时说“,”,认为成败得失的根本在于“人”。2.(2024·山东济宁·一模)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身边的一些人和事,究其原因,或由小积大,或沉溺而不能自拔,《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两句就是对此类教训的总结。3.(2024·河南郑州·三模)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告诫人们要防微杜渐,不可被个人嗜好束缚。4.(2024·河北·二模)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对历史场景的描绘让人如临其境,比如描述皇甫晖作乱后,李存勖逃至洛阳附近时,剩下的一百多将领表示誓死以报的两句是“,”。5.(2024·湖南·二模)欧阳修在写《新五代史》时,将《旧五代史》中那些描写祥瑞、灾异的东西弃掷不纳,增添了摒弃天命,强调人事的哲理。《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就是显例。6.(2024·湖南娄底·二模)《五代史伶官传序》紧紧围绕“人事”来谈论五代后唐庄宗宠幸伶人带来的后果,最后主题升华,得出两句结论“,”,结尾“岂独伶人也哉”发人深省。7.(2024·安徽芜湖·二模)高三百日,小明想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所说的“,”两句提醒同学们要注意细节,防微杜渐。8.(2024·北京门头沟·一模)在高三忙碌紧张的复习中,你会引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对陪伴你三年的同窗进行劝勉。9.(2023·江苏南通·模拟预测)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用“?”指出了“得难失易”的现象,而用“?”揭示了其原因。10.(2023·辽宁鞍山·二模)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表达忧劳兴国、安乐亡身的道理的句子是“,”。【答案】1.(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5.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满招损,谦得益)9.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而皆自于人欤1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誓、豫。《燕歌行》(1)《燕歌行》描写汉军被围后长期征战的士兵想象家中妻子悲苦断肠,自己徒然回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了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4)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5)高适《燕歌行》中,描写前线军情紧急,敌军侵略的战火已经点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了边塞的广漠、苍凉、壮美,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7)《燕歌行》开头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燕歌行》中描写行军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9)《燕歌行》中用“飞”字警告军情危急,气氛紧张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高适的《燕歌行》中揭露“汉军”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高适的《燕歌行》最末两句,诗人想起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将军李广而发出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2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3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4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5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6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7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8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9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10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11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凭箜篌引》(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______________”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乐音效果。箜篌声使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煦,高高在上的天神也被打动。(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以女娲补天的神话表现箜篌乐音的震撼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能让善弹箜篌的神仙求教;乐声感物至深,致使“________________”。(5)《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交代演奏者姓名和演奏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6)《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每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也不肯离去。【答案】
1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2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3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4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5吴丝蜀桐张高秋
李凭中国弹箜篌6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锦瑟》(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3)古典诗词善以杜鹃表达悲切之意,如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无限怅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2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3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4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书愤》(1)《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叙述两次抗金胜仗,构成一幅幅气势磅礴的画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书愤》在今昔对比中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陆游《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高考模拟1.(2024·河南三门峡·二模)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将镜头分别对准出征的战士和守家的妻子,对前者的外貌描写和对后者的神态描写,相互映衬,倍增其哀。2.(2024·河北邯郸·三模)高适《燕歌行》以浓缩的笔墨写了一场战役的全过程,开篇“,”两句指明了战役的方位和性质。3.(2024·福建福州·三模)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许多为了国家大义而奋不顾身的人,如高适《燕歌行(并序)》中“,”两句就描写了一群浴血奋战、舍身为国而不计功勋的战士。4.(2024·广东佛山·二模)高适在《燕歌行》的结尾写出了保家卫国的志士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赤诚报国的句子是“,”。5.(2024·贵州黔南·二模)古代行军作战击鼓而进、鸣金收兵。高适《燕歌行》中,“,”两句在描写行军场面时就提到了金、鼓这两种事物。6.(2024·山东临沂·一模)借古伤今在古代诗歌中比较常见,高适《燕歌行》中“,”两句借思念古代体恤士卒的良将来感叹唐代士兵征战之苦。7.(2024·河北衡水·模拟预测)《燕歌行》中,“,”两句分别运用借代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一实一虚,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和家中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8.(2024·重庆·一模)高适《<燕歌行>并序》中“,”两句满含悲悯地刻画士兵浴血奋战的细节并礼赞士兵的质朴和勇敢,也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9.(2024·吉林·模拟预测)《燕歌行》中的“,”和《雁门太守行》中的“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写出诗人在战场上的见闻。10.(2024·湖南长沙·一模)唐人写时事,常托之于汉代。杜甫《兵车行》中有“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的句子,高适《燕歌行》中也有“,”的诗句。11.(2024·浙江·二模)古代行军作战鸣鼓而攻,鸣金收兵。高适在《燕歌行》中“,”两句在描写行军场面时就提到了这两样事物。12.(2024·广东深圳·一模)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许多为了国家大义而奋不顾身的人,如高适《燕歌行》中“,”两句描写的一群浴血奋战、舍生取义而不计功名的战士。13.(2024·湖南长沙·三模)高适《燕歌行》中描写战士们从早到晚的军旅生活的句子是“,”。14.(2024·吉林·三模)高适《燕歌行》中的诗句“,”描写了金鼓震天的盛大出征场面,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浩浩汤汤、气势壮阔的行军图。15.(2024·河南许昌·二模)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秋雨的句子是“,”。16.(2024·河北承德·二模)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秋雨的句子是“,”。17.(2024·湖南衡阳·二模)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一句引用了女娲炼石补天的典故,而“”一句和《红楼梦》中林黛玉“满湘妃子”的别号由来所用典故相同。18.(2024·贵州黔西·一模)《李凭箜篌引》中“,”从正面写乐声,时而众弦齐鸣如玉碎山崩,时而一弦独奏如凤凰鸣叫,时而幽怨,时而轻快。19.(2024·浙江·三模)《李凭箜篌引》中“,”两句将听觉、视觉融为一体,巧用比喻形象再现梨园弟子李凭高超的箜篌演奏技艺。20.(2024·河南·模拟预测)《李凭箜篌引》中运用瑰丽的想象,以月宫中吴刚和玉兔对乐声的痴迷来渲染乐曲的美妙的诗句是“,”。21.(2024·北京房山·一模)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两句直接写音乐,用比喻和通感的手法激发读者对音乐的想象。22.(2024·贵州毕节·二模)《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通过侧面烘托音乐的感染力,《李凭箜篌引》中的“,”两句与之类似。23.(2024·青海西宁·三模)李商隐擅长借用典故传说来寄托情思,《锦瑟》中“”一句化用了庄子的典故,“”一句借用了鲛人的传说。24.(2024·内蒙古赤峰·一模)《锦瑟》中“,”两句,把瑟与华年联系在一起,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思考,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25.(2024·四川雅安·二模)李商隐《锦瑟》中“,”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曾经经历的感情的珍惜和怀念,这份感情给诗人留下了无限怅惘之感。26.(2024·广东肇庆·二模)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运用“鲛人泣泪”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描写出一种优美意境的两句诗是“,”。27.(2024·重庆·三模)李商隐《锦瑟》中“,”两句,分别运用了“庄生梦蝶”和“杜宇”的典故,营造了一种迷离、凄怨的意境。28.(2024·云南曲靖·二模)李商隐《锦瑟》中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缥缈虚幻”的千古名句是:“,。”29.(2024·陕西安康·三模)《锦瑟》中“,”,李商隐借用庄子和蜀帝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心中的迷惘哀怨。30.(2024·青海西宁·二模)李商隐的《锦瑟》中,“,”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3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木材加工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态势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三版)》 课件 项目九 服务器操作系统
- 模型16、电场模型 (原卷版)-2025版高考物理解题技巧与模型讲义
- 二零二五年度门面铺面转租合同模板创新版
- 消化内科的病例分析课件
- 《信号与系统资料》课件
- 《粥天粥地》课件
- 《幼儿体育游戏》课件
- 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人教
-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知识精研】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 地质队安全培训
- 建筑复工复产安全培训
- 2021年公务员国考《申论》真题(副省级)及参考答案(两套答案)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 课件
- 智能蓄电池远程核容系统运维管理指导意见
- 2025年日历( 每2个月一张打印版)
- 2024年全国执业兽医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社区成人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
-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
- 信息科技重大版 七年级上册 互联网应用与创新 第1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互联网时代
- CR200J动力集中动车组拖车制动系统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