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六中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六中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市六中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市六中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市六中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六中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生物学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均可用来拼接DNA片段B.酿醋是利用有氧条件下,在醋酸杆菌线粒体内将糖类和酒精氧化生成醋酸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需将酶与底物分别在设定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D.可利用灭活的农杆菌促进小鼠细胞融合,筛选获得杂种细胞2.人体被蝎子蜇伤后将引发如图所示的免疫过程,其中a~e表示不同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a与b的表面均含有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B.细胞c的增殖分化需要两方面信号的刺激C.若无抗原进入机体,则B淋巴细胞无法产生抗体D.图中的细胞e的表面不存在特异性受体3.HIV感染某个T细胞后,会强迫T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形成小囊膜,作为自己的藏身之所,囊膜会经历一个被称为“出芽繁殖”的过程,从这个T细胞断开感染其他T细胞,该过程涉及一种名叫Gag的HIV复合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IV感染其他T细胞的过程与细胞识别以及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若能阻止Gag蛋白在体内的积累可能会抑制HIV的传播繁殖C.HIV的增殖依赖于T细胞内的能量及物质D.HIV感染初期机体免疫能力下降,T细胞数量持续减少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成水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2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该诗句体现了许多生态学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南山下”所有的豆科植物构成了一个种群B.“草盛豆苗稀”说明不同植物间有竞争关系C.“晨兴理荒秽”说明人类能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方向D.诗句中的信息能体现出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6.已知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人感染该病毒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挥免疫功能来消灭该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能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细胞都能对该病毒进行识别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能特异性吞噬新型冠状病毒,依赖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C.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无论是否侵入细胞,都可以与抗体结合并被清除D.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消灭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1)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c神经纤维膜内形成向_____________方向的局部电流。(2)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_________(“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3)人产生尿意的部位在_________。某人在车祸中下丘脑受到暂时性损伤,出现多尿症状,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部分同学们不记得小时候尿床的经历,这种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________有关。但是还有部分同学还记得小时候尿床经历,这种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_有关。8.(10分)为研究低氧胁迫对青瓜品种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A、B两个青瓜品种进行实验研究。图示结果为一周后测得的根系中乙醇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中信息可推出,正常通气情况下,青瓜品种A、B的根系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来自于________(填细胞结构的名称)。(2)实验结果表明,青瓜品种________对氧气浓度的变化较为敏感,直接原因是该品种根系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含量较高,根本原因是________。(3)根系长期处于低氧环境中,青瓜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会下降,根系可能变黑、腐烂,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9.(10分)细胞代谢中ATP合成酶的三维结构(原子分辨率)在2018年被测定,其工作机2019年有了突破性进展。下图1是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1)图1中①侧所示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物质甲从产生部位扩散至细胞外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2)ATP合成酶也是运输H+的载体,其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由此可推测H+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若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暗反应中五碳化合物含量会______________。(3)植物细胞中含有ATP合成酶的生物膜还有______________。(4)为进一步了解植物代谢机制研究人员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释放速率,得到图2所示曲线(整个过程中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据图分析并回答:①实验的前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如改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______________。②图2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__________个;实验中该植物前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______________(选填“<”、“=”、“>”)后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10.(10分)2020年2月10日,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请回答下列问题:(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首先要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叫做__________免疫。(2)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后,与_______(填“细胞”或“体液”)免疫产生的________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可以采用实时荧光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RT—PCR的具体过程如图。过程I需要加入缓冲液、原料、_______酶和引物A等;过程Ⅱ拟对单链cDNA进行n次循环的扩增,理论上需要________个引物B。(4)疫情发生后,多地紧急启动封城措施,限制人员进出,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这种措施属于__________。其他防控措施有:①隔离病人;②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和防护服;③接种疫苗;④用酒精、84消毒液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等;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5)研究人员在研究疫苗的同时,为了临床快速缓解患者症状,需要短时间内大量制备相关抗体,具体步骤为:将减毒新型冠状病毒多次注射到小鼠体内,取经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后小鼠的________,加入__________,使之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以形成杂交瘤细胞,经培养、筛选,最后得到单克隆抗体,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11.(15分)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的研究是当前生命科学的热门课题之一。下图表示分离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简要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妊娠3−5天的雌鼠输卵管中冲出胚胎的实验操作,叫做_________。此时期,之所以能冲出胚胎,是因为早期胚胎是_________。(2)上图所示的胚胎是_________,分离的胚胎干细胞来源于结构_________(填“①”或“②”)。分离胚胎干细胞群后应用_________处理,以分散细胞。(3)图中加入的细胞A是_________,加入的药剂B是_________。(4)胚胎干细胞应用广泛,因为其具有_________,即能分化成成体动物的各种组织细胞。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基因工程中连接两个DNA片段需要使用DNA连接酶,DNA复制时需要使用DNA聚合酶。醋酸杆菌为需氧的原核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可将糖类或酒精氧化生成醋酸。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等方法。【详解】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DNA片段,而DNA聚合酶连接的是单个的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醋酸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B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需将酶与底物分别在设定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再混合,保证反应温度为预设的温度,C正确;可利用灭活的病毒促进小鼠细胞融合,筛选获得杂种细胞,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难度不大。2、B【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免疫过程产生了抗体,因此为体液免疫过程,其中a是吞噬细胞,b是T细胞,c是B细胞,d是记忆细胞,e是浆细胞。【详解】A、细胞a与b的表面不都含有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A错误;B、细胞c是B细胞,期增殖分化需要淋巴因子和抗原的刺激,B正确;C、浆细胞产生抗体不需要抗原的刺激,C错误;D、图中的细胞e是浆细胞,其表面不存在抗原的特异性受体,但是存在其他物质如胰岛素的特异性受体,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抗体为突破口判断特异性免疫的种类以及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细胞的名称,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3、D【解析】

HIV是一种病毒,它专一性寄生在T细胞内,利用T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和核酸,以繁殖其下一代。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可知,HIV感染T细胞,需要T细胞的细胞膜形成一个囊泡将其包裹隐藏,再经过一些系列的增殖过程,最后通过“出芽繁殖”的方式脱离T细胞,但这一过程需要一种叫Gag的蛋白协助。人体感染HIV初期,T细胞反而会大量增殖,机体免疫能力会增强,但一旦HIV隐藏后,需等到其大量繁殖并感染大量T细胞,机体的免疫力才会遭到严重破坏,此时感染者就会出现各种感染或肿瘤等并发症,直至死亡。【详解】A、HIV感染T细胞的过程与细胞的识别有关,囊泡的出现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A正确;

B、HIV感染其他T细胞与Gag蛋白有关,因此若能阻止Gag蛋白在体内的积累就可能会抑制HIV的传播繁殖,B正确;

C、HIV必须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增殖,该过程依赖于T细胞内的能量及物质,C正确;

D、HIV感染初期,为抵抗病原体的感染,机体免疫力增强,T细胞数量增多,D错误。

故选D。

【点睛】易错选项D,不清楚机体从感染HIV开始到死亡期间内机体内HIV浓度的变化以及对应的T细胞数量变化规律。HIV浓度的变化:急剧增大,再减少,之后逐渐增大。T细胞数量变化:先增多,后逐渐减少。4、C【解析】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比较如表所示。有氧呼吸乙醇发酵(无氧呼吸)乳酸发酵(无氧呼吸)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丙酮酸+H2O→CO2+[H]+能量(少)丙酮酸+[H]→CO2+乙醇

丙酮酸+[H]→乳酸[H]+O2→H2O+能量(多)【详解】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成水,B正确;C、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CO2和酒精,C错误;D、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故选C。5、A【解析】

本题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诗句为背景,主要考查种群概念、群落结构和演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生物学基本原理,同时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详解】A、某一区域中,豆科植物种类繁多,并不只是一个物种,A错误;B、在豆苗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C、在豆苗阶段,豆苗在和杂草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有必要除草,以利于豆苗生长,让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即人类活动能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这也是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之一,C正确;D、人类在某一片土地上种庄稼,则该群落向着人类需要的农田群落的方向演替,若弃耕,农田群落可能演替为草原群落或森林群落,所以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的演替方向,D项正确。

故选A。6、D【解析】

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可以引起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免疫系统除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可识别和清除体内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衰老细胞、死亡细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能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细胞为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其中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病毒,A错误;B、吞噬细胞可以识别并吞噬病原体,但是不能特异性识别,B错误;C、抗体只能结合细胞外的病毒,不能进入到细胞内,C错误;D、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消灭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的时事热点,主要考查了特异性免疫的相关过程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等相关知识。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作答。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膀胱壁感受器→c→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初级排尿中枢(或右)正反馈大脑皮层下丘脑受损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新突触的建立【解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2、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

3、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4、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详解】(1)当膀胱充盈后,产生刺激,由膀胱壁感受器感受刺激,并将产生的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排尿中枢,进而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所以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为:由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在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c神经纤维膜内的电流方向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一致,故形成向排尿中枢方向的局部电流。

(2)由于是兴奋后,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所以是正反馈调节。

(3)产生尿意的部位在高级中枢即大脑皮层。由于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若人在车祸中下丘脑受到暂时性损伤,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会出现多尿症状。

(4)人的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水分调节等多方面知识,解题关键理解图示水平衡调节过程,易错点是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判断。8、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A品种A根系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基因表达水平较高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影响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的过程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解析】

由图可知,低氧胁迫条件下,青瓜品种A乙醇增加量大于青瓜品种B。【详解】(1)由图可知,正常通气下,青瓜品种A、B仍然有酒精产生,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来自于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2)由图可知,青瓜品种A对氧气浓度的变化较为敏感,直接原因是该品种根系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含量较高,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可以根据氧气的浓度做出对应的调整,根本原因是品种A根系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基因表达水平较高。(3)根系长期处于低氧环境中,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影响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的过程,使得青瓜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会下降。同时,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根系可能变黑、腐烂。【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等相关知识。9、叶绿体基质8协助扩散减少线粒体内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上移4<【解析】

分析曲线图:前3小时内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3~6时,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6~18时,呼吸速率小于光合速率;18~21时,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21~27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27~30时,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30~42时,呼吸速率小于光合速率;42~45时,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45~48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在6、18、36、42时,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详解】(1)图1中①侧为类囊体的外侧,所示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物质甲为氧气,产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腔内,从叶绿体的类囊体腔(1层膜)扩散至细胞(1层膜)外需要经过叶绿体膜(2层),因此一共穿过4层膜,8层磷脂分子。(2)ATP合成酶也是运输H+的载体,其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可以合成ATP,由此可推测H+跨膜一定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若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光反应减弱,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是照常进行的,C5去路正常,但是来源减少,因此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C5会减少。(3)植物细胞中含有ATP合成酶的生物膜还有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ATP)。(3)①实验的前3小时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时,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不变,吸收CO2将减少,所以c点上移。②图2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4个,在6、18、36、42时。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从图中CO2含量的差值比较可知,实验中该植物前24小时差值比后24小时的小,有机物积累量小于后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点睛】熟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非特异性效应T细胞体液抗体逆转录2n-1控制传染源②④B淋巴细胞(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解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后,与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过程I是逆转录过程,需要加入缓冲液、原料、逆转录酶和引物A等;过程Ⅱ拟对单链cDNA进行循环的扩增,由图示可知,第一轮需要1个引物B,第二轮需要2个引物B,第三轮需要4个引物B,故第n轮理论上需要2n-1个引物B。(4)疫情发生后,启动封城措施,限制人员进出,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这种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①隔离病人属于控制传染源,①错误;②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和防护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②正确;③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③错误;④用酒精、84消毒液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④正确。故选②④。(5)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具体步骤为:将减毒新型冠状病毒多次注射到小鼠体内,取经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加入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使之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以形成杂交瘤细胞,经培养、筛选,最后得到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的特点。【点睛】本题结合新冠病毒考查免疫调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相关知识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11、冲卵游离的囊胚②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饲养层细胞牛磺酸(丁酰环腺苷酸)发育的全能性【解析】

1、干细胞分为全能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其中全能干细胞的全能性最高,可被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和组织;其次是多能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细胞;最后是专能干细胞。细胞具有全能性,原因是细胞中含有该生物全套的遗传物质。2、胚胎干细胞的主要用途是:(1)可用于研究哺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