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5驳论要切中要害
—突破高考作文题(解析版)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1月6日,“哈工大学生去上课像登机”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在暴雪天气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
从容地在学校刚建成不久的暖廊中穿行,5分钟内可直达教室、图书馆、食堂、公寓、公寓体育馆。
对于学校建设暖廊,校方的解释是,此举是为有效缓解极端天气对校园生活的影响,提升师生校园生
活便捷度。而网友对此意见不一。有人赞同这一做法,并希望本校也有这样的暖廊,给同学们冬天的温暖;
也有网友质疑,花钱建设暖廊没有必要,“学生们难道就这么弱不禁风吗?”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思考与理解。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例文:
善举暖人心,莫以恶意欺
狂风骤雪中,哈工大暖廊刚刚建成便派上用场,于寒冬中给予师生一股暖流。此番善举,极有效地缓
解了极端天气对校园生活的影响,搏得了大量好评;但亦有些恶评质疑学生是否真的弱不禁风。我的观点
是,君须知,善举暖人心,莫以恶意欺。
北国风光,本就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厄尔尼诺效应影响之下,极端天气更是层出不穷。红色预警不
是儿戏,而是真正影响到了百姓的衣食住行。当此之时,“暖廊”一类应急举措就显得犹为重要。它们当然不
是学生的温床摇篮,更不会没有必要,而是“兵荒马乱”之时的庇护所。你难道会说战乱时的防空洞没有必要
吗?你难道会说马拉松途中的补给站没有必要吗?如今极端天气来势汹汹,如此暖廊,利我便他,怎能言
其没有必要?
诚如校方所言,建设暖廊确实是便利学生的人性化举措。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给学生提供一流
的学习生活条件,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全世界的一流大学在招生时,都会向学生介绍其所能提
供的舒适、方便的学习生活条件。改善办学条件与鼓励学生刻苦奋斗并不矛盾。学生的刻苦奋斗精神,不
是只有在寒冷环境中学习、科研才能体现,而是体现在学习、科研过程的钻研与攻关。
有些善举,看似多此一举,实则温暖人心。诚然,纵是风雪漫天,学生亦可以毅然奔走于学校的七横
八纵之间,绝不至于只能依靠暖廊才可踏出屋门。但为何学校还偏偏多此一举,为本没有那么弱不禁风的
学生修建“暖廊”?其实,此举不但暖身,更是暖心。仅从网上风评便可看出,“羡慕”二字层出不穷,一些网
友的玩笑话更是在字里行间流出称赞之情。网民已是如此,本校学生怎会体悟不出学校的善意?想他人所
想,为他人着想,学校的最终目的,不正是给予学生温暖教育吗?所以,如此暖廊,如此暖心,非是学生
弱不禁风,实为学校善举所至。
学校即是小社会,在充满人情冷暖的真实社会,也是不乏“暖廊”一类的善举。黑夜中的一盏灯,大雨中
的一把伞,陌生人伸出的手,人民英雄的奋不顾身……凡此种种,岁岁年年,屡见不鲜。我们可曾觉得此
类善举没有必要?我们只会感叹这些善举多多益善。
国家为百姓谋福利,百姓方为中华谋复兴。当中国的强盛给予百姓底气,百姓才会为国家奋不顾身;
当学校的善举给予每一位学生情感的温暖,当社会、国家给予青年力所能及的庇护,吾辈青年方能心无旁
鹫,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所谓善举,得之吾幸,传之吾命。
善举暖人心,莫以恶意欺。哪怕风雪停息,暖廊就在那里;哪怕行动不多,善意就在那里。纵是被漫
天恶意侵袭千万次,吾辈青年也会心有所感,善举己落成,善心已体会,善意在传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对于哈工大斥资为学生修建“暖廊”一事,网上有两种评论。一种是赞扬,一种是质疑。赞扬的无非觉得学校
的做法人性化,学生感到温暖,其他学校的学生感到羡慕。我们重点看质疑的声音:花钱建设暖廊没有必
要,“学生们难道就这么弱不禁风吗?”
对于有没有必要的问题,我们首先因“地”而论。资料显示,哈尔滨冬季(12月-翌年2月)平均气温-146C,
最低温度时常可以达零下30度左右。漫长的冬季,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与南方地区高校相比,
东北高校的放寒假时间也相对较长。暖廊的修建,不仅改善了校园生活的舒适水平,更切切实实节约了学
生的时间。在“分秒必争”的校园生活中,这无疑是一笔不容低估的收益。其次,看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建
设暖廊需要成本,但师生通过暖廊产生的便利感、获得感,可能创造更多效益。正如极目新闻的评论所分
析的:“连廊不仅是有暖气,还兼具交通、休闲、学习等多种功能,电源、LED照明灯、网络接口、无线
WLAN等配套设备一个都不少,充分体现出智慧校园的内涵。”校园生活更加舒适,学习和科研自然更有劲
头。
最重要的是看网友所谓的“学生们难道就这么弱不禁风吗?”这里需要讨论一个问题,改善办学条件与鼓励学
生刻苦奋斗矛盾吗?过去条件艰苦,学生们只能顶着寒风暴雪去上课,如今时代变了,追求生活条件的改
善是每个人的朴素愿望,校园生活环境也不应该落后。那种认为青年就应该吃苦的想法没有错,但没有必
要通过让他们过苦日子的方式来锻炼他们的意志,大学治理更加人性化,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
写作时建议写成驳论文的形式。概述材料,引出观点,然后针对“质疑”逐条分层进行批驳,做到有理有据。
还可以横向联系,列举社会上针对青年的暖心之举,分析这样做到底是让青年更加“脆弱”,还是让他们更懂
得关爱,更有了前行的动力。如果纵向分析,则可以探讨这样的暖心之举可能会引发怎样的“正效益”,从学
习、科研、做人方面逐层深入,把道理说透,从而达到批驳的目的。当然,如果写成正向议论文,可以就
网友的担忧做出回应,青年的确不能太安逸,网友的想法不无道理,但这个观点要把握好分寸不容易,注
意思想不要跑偏,措辞要合适。
立意:
1.暖心之举是最好的为人教育。
2.改善办学条件与鼓励学生刻苦奋斗不矛盾。
3.暖廊后续教育要跟上。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习惯从正面看问题,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其实事物都有两面性,既有一般的常规属性,也有一些
特殊属性。客观事物的两面性为逆向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请从下面六句名言中任选一句进行反驳。
①沉默是金。
②逆境出人才。
③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④知足常乐。
⑤开卷有益。
⑥坚持就是胜利。
要求:逻辑严密,论证清晰。题目自拟。
例文:
开卷未必都有益
关于读书,有人主张“开卷有益”,并且引用了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来佐证观点。但
是,我认为,读书固然有好处,可如果一切书皆读,认为书读得越多越好,从而不顾内容,不管是否适合
自己,那就无益了!
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别林斯基也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
历史上有许多血淋淋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熟读兵书,却不懂得变通,纸上
谈兵,最终兵败被杀。还有三国时期的马谡,他也是饱读兵法,可结果如何?他生搬硬套,言过其实,导
致街亭丧失,被诸葛亮挥泪斩首!所以,我认为,盲目开卷,未必有益。
开卷不一定有益,有时(如读了坏书)还会对自己的身心造成损害。当今社会上的一些少年罪犯,就
是被那些不良书刊污染了心灵,染上了不良恶习,导致最后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现在有些同学可能喜欢看武侠之类的小说,甚至痴迷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上课时想着小说
中的内容,甚至在课堂上偷看小说,最终荒废了学业。更有甚者,有的同学模仿小说中的人物,到处“行侠
仗义”,胡作非为,可能还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这难道不是看无益之书害了自己吗?
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修养身心,但“开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
件。
汉代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
一是毒药,置人死地。不是吗?20世纪的德国,不少人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受其不良影响,最后沦
为希特勒的殉葬品。现在有一部分同学迷上了言情小说,把自己宝贵的精力都用在谈恋爱上,而把功课“丢”
在一边,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试想,“开”这样的“卷”,能是“有益”的吗?“一本
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因此,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一本好书确实有益,
能让你活出人生的精彩;但一本不良的书籍,只会诱你走上邪路。
让我们将“开卷未必有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读书时放开眼光,精心选择,让书籍真正起到“医愚”的作
用!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试题材料首先指出人们容易产生思维定势的问题,然后借此引出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一特点,以及逆向思维
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试题给出写作任务,要求从试题给出的六句名言中任选一句展开逆向思维,进行
反驳,也就是要求学生写一篇驳论文。对此,要注意反驳的方式,一种是从对方的观点出发,得出荒谬的
结论,一种是举出一个特例证明其荒谬性。如第①句可针对“沉默”的好与坏发问:如果大家都保持沉默,这
个世界将会是怎样的死寂和无趣?面对坏人坏事选择沉默是金子一样的珍贵美好吗?第②句则可找出一个
逆境不出人才的反面例子加以反驳,如如果逆境出人才,那么非洲作为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地区,出的人
才一定是最多的。(或“如果逆境出人才,那么人才最聚集的一定是非洲而不是美国。”)第③句“不想当元帅
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从元帅与士兵的关系,得出“如果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士兵都想着去
当元帅而谁来当士兵?”第④句,可以指出“乐”未必要靠“知足”,或者思考“知足”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第
⑤句,可以根据“开卷”的限定条件反向推出部分“无益”的开卷,如开卷不一定有益,有时(假如读了坏书)
会造成损害;当今社会上的一些少年的犯罪事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就是被那些不良书刊污染了心灵,
染上了不良恶习,导致最后走上违法犯罪之路。针对第⑥句,可以为其限定一个条件,如说明如果从错误
的方向开始,那么坚持永远不能带来胜利。
要写驳论文,写作时可先摆出要反对的观点,假设其是正确的,然后进行推理,得出错误的结论。不论选
择哪一句,重点一定是要做到先破后立,先指出这些观点在前提、条件或中间过程中的疏漏之处,然后针
对这些缺陷加以推翻,并由此引出自己的正确的观点。比如针对“开卷有益''这一点,可以先指出读坏书的负
面影响,说明并非所有的开卷都有益,而是需要把握好读好书这一前提。然后,则可进一步论述读好书的
重要意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好书等。
立意:
1.沉默是金,反抗更为珍贵。
2.逆境未必出人才,逆境中站起的人才是人才。
3.走对方向,坚持才能胜利。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华罗庚:少年时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中途退学帮父母料理杂货铺,后来经过努力成为著名的数
学家。
②李想:高三退学选择创业,先后创立泡泡网和汽车之家。2013年,汽车之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成功上市。
③比尔•盖茨:18岁考入哈佛大学,一年后退学,与好友创办微软公司,成为世界首富。
正在读高二的李步明同学搜集到上面三则材料,由此得出“学习无用”的结论,并产生了退学的想法。假
如你是李步明的同学,请针对他的观点给他写封信,有理有据地反驳他的观点,并使,他打消退学的念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例文:
学以自强,鲜花自来
亲爱的李步明同学:
你好!
和你一样,我也沉迷茫然不知所措,怀疑学习无用,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学习不是适合我的那条
路。然而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完成必要的学习阶段的人士的成功率要高得多。以IT业为例:马化腾,毕业
于深圳大学;李彦宏,毕业于北京大学;张朝阳,毕业于清华大学;虽然学习的过程痛苦,但请你坚信,
学以自强,鲜花自来,当我们能够如期完成求学之路,一定会助力我们的成功之路。
冰心曾写道:“人们只看到鲜花绽放时的美丽,却不见他浸满血泪的浇灌。”或许我们只看见华罗根辍学
成为数学家,却忽视了他考入上海中职职业学院的不俗的学习能力;或许你只看见了李想退学创业成功,
而忽略了他创业泡泡网和汽车之家所必需的领导力和创造力;或许你只见比尔盖茨退学创办微软,赢得鲜
花与财富,却忽视了他能够被哈佛大学录取及其创业途中所经历的血与泪。学习并非无用,正是学习给你
我绽放的机遇。
苏格拉底讲:“不被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你如今萌生了想要退学的念头大概是在审视自我中步入
歧途。还记得《师说》中的教诲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并非不适合学习,只是还没找到你的舞
台。学习的过程就是审视自我,寻找自我的过程。霍金在大学时也曾经迷惘过,最终他听从内心的声音与
自己钟爱的物理学长久相伴。李健在考入清华大学后仍然坚持他钟情的音乐,如今在音乐界风生水起。从
今来看,他们前期的经历似乎无足轻重,然而正是前期的广泛学习,使他们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因此请你
也打消消极的念头,重整行装,奔赴战场。
身为学生,我深知你所经历的痛苦与煎熬,但是我们也须谨记罗素那句话:“不能忍受无聊的一代人,
注定是碌碌无为的一代人。”学海遨游固然辛苦,但每一次屏息,都是积淀的过程,每一次深潜都是知识的
淬炼。愿你足够相信,风雨过后现彩虹,吃过的苦总会在生命中其他时刻回赠你。
我很喜欢小王子中的一句话,请以此共勉。“若你钟爱着一朵独一无二的,如星星般闪耀的玫瑰花,那
么当你抬头仰望繁星时,便会感到心满意足。"愿你我借学习之灯,找到自己的玫瑰花,无愧于今日的努力。
此致
敬礼!
某同学
某年某月某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李步明同学搜集到的材料的真实性无可置疑,只是他由材料得出的“学习无用”的结论存在逻辑错误。其一,
这三个人选择退学,只是终止了在学校的学习,并没有停止其他方式的学习。其二,退学与成功没有必然
的因果关系,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与个人的兴趣、能力、学识、方法以及环境、机遇等均有一定的关联。
其三,每个人的成功都有其独特性,是不可复制的,因此不能盲目模仿效法。其四,即便是将“学习”定位在
“学校学习”这一范畴,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完成必要的学习阶段的人士的成功率要高得多。以IT业为例:
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李彦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出国深造);张朝阳,毕业于清华大学;等等。写
作时,要注意要求中的“有理有据”,“有理”就是论述时要合乎逻辑事理,“有据”就是论述时要用事实说话;
要注意“反驳”,就是要有针对性地驳斥“学习无用”的观点;要注意“使他打消退学的念头”,即在反驳李步明
观点的同时,对他进行规劝,让他明白“退学”的弊端,最终放弃“退学”的打算。同时,要符合书信格式。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非学何以成才。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
不可否认,在如今这个社会,高学历可能不会带来高利益,而成功者也不一定是高学历。努力是奋斗者的
必然途径,而学习能为你披荆斩棘,让你走得更好。二、“学习无用”如同一枝摇曳的无根之花,看似美丽,
可无根无立。三、学习并非无用,相反,大有有用之道永远不是功利层面的计较,而是自我提升,成长,
认同的过程,而于其中,学习永远有用。
立意:
1.非学何以成才。
2.学以自强,鲜花自来。
3.人不学何以立。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文课上,老师告诫同学们应该热爱读书,多读名著经典,引来学生讨论。
学生甲:”高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实在没法安排课外时间阅读这些对高考帮助不大的闲书,国家都
在提倡‘双减',还是等高考完再读吧。”
学生乙:“现如今信息技术这么发达,电脑、手机、媒体等提供的知识、资讯丰富而有趣,何必孤独而
又单调地抱着名著死啃,况且,现在的书籍又贵得吓人。”
学生丙:“我不赞成中学生阅读名著经典。《水浒》里满是打家劫舍,占山为王,少年人心性未定,难
免不有样学样;《三国》中充斥了阴谋诡计,尔虞我诈,不能明辨是非阶段的孩子,容易受影响;《西游记》
虽然看起来情节曲折,最容易勾起孩子阅读兴趣,但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孩子难以理解;至于《红
楼梦》“色、空、幻、灭''的主题,则可能会影响孩子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针对上述材料中的某一看法写一篇驳论文,体现你对当代中学生阅读问题的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在
班会课上与班级同学进行交流。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阅读名著,夯实基座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想就某些同学认为名著是“闲书”,认为读名著对高考没有帮助的观点,与各位同学交流一下我的
看法。
有些学生认为名著阅读与高考关系不大,还会“浪费”大量时间,没有阅读的必要。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首先,高考不仅仅是考查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更考查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而阅读名著,能
够开阔我们的视野,锻炼我们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是提升我们综合素质的很好的渠道。
其次,名著中大量词汇和写作技巧,是我们写作文的很好的范例,阅读名著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能提高
我们的写作能力。另外,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对于情节、人物、主题的鉴赏能力也会提高,这正是我们高
考用到的“阅读能力”。因此,不能说阅读名著“对高考帮助不大”。
至于说阅读名著会挤占高考刷题的时间,我想,阅读名著恰恰是我们放松身心最好的办法。俗话说一
张一弛,文武之道,学习不可能总是绷着弦,合理安排时间,不同学科交叉进行,这样的学习才是最合理、
最有效的吧。
由此我说,名著并非“闲书”,而是对我们成长很有帮助的好书。所谓“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一代又一
代读书人反复选择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知名度高、含金量高,不应成为青年人“束之高阁”的收藏品,
或成为“味同嚼蜡”的应试工具。
读文学名著,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这是我们在家庭和学校中学习不到的知识,文学名著是我们的前
辈给我们留下来的精神瑰宝,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的不朽之作。如读《论语》《孟子》《墨子》《大
学》《老子》《中庸》等可以让我们了解文学常识与各方面的知识,增长见识与眼光,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
会。
古典名著是历史的奠基,是创新的先导,是历史的沉淀。有的古典名著里面包含了计谋、军事的运用,
成功的秘诀,社会的规律,而且任何年代都适用。所以想成功,想扬名立世的人士都会选择看《三国演义》、
《孙子兵法》、《战国策》、二十五史等。
有的名著不仅本身文笔就很好,并有励志作用,看后使人们振奋、坚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人
深刻的启迪;《老人与海》让我们正确认知成功和失败;《西游记》告诉我们如何不惧艰难、追求理想。
总之,我们不能坐视“名著远去”,特别是年轻人。年轻人需要读一读名著,因为它所弘扬的是永恒的主
题。作家周国平说,“读名著像给一个人的精神,打底子7精神的根底不正不牢不壮,附丽其上的人生也就
扭曲、摇摆、空洞。年轻人需要读名著,因为它是我们祖先的文化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代人对
另一代人的精神遗言,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是准备去休息的士兵向前来换哨的
士兵的命令
阅读名著,夯实人生基座。阅读名著就是阅读时代,阅读生活,借由它,我们穿透历史,继承文化的
血脉。
这是我对阅读名著的一些浅见,希望与各位同学切磋、交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求针对材料中的一种看法写一篇驳论文,在班会课上与班级同学进行交流。
材料核心是中学生该不该读名著经典。三名学生分别给出了不读经典名著的理由:甲认为名著阅读耗费时
间,对高考帮助不大;乙认为名著不如媒体提供的资讯生动有趣,书籍又贵;丙认为名著的负面信息不利
用孩子成长。
这三种看法当然都有问题,关键是我们该如何找到理由反驳他们。如甲的说法,不利于高考就不读,这是
唯高考论,是当下很多学生的看法。这是鼠目寸光的观点,没有看到名著对青年人的重要性,可以从阅读
名著的好处角度来反驳;对于乙的说法,则体现的是当下现代人的浮躁心态,可以从资讯的肤浅、娱乐化
以及碎片阅读的危害等角度反驳;而丙所说的那些所谓“负面”影响,相比于名著的精华更是不值一提,只要
善加引导,不但不会对孩子成长有负面影响,反而可以为其提供人生借鉴。
本题要求写“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
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
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最后要注意题目还有一个写作要求和一个写作情境,“提出希望与建议”,这部分内容应放在充分驳斥了对方
观点之后,在文章后半部分出现,注意建议要切合实际,比如建议老师每周安排固定的名著阅读课,并引
导学生导读;或者定期组织阅读名著的展示课,可以通过写人物评论、列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展示和交流
等。“在班会课上与班级同学进行交流”,要注意措辞得体,有交流的意识。
立意:
1.去除名著困惑,潜心阅读名著。
2.让名著陪伴我们成长。
3.名著阅读,永不过时。
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高级中学公布了20名拟聘教师名单,其中19名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
业,所有人都是硕士以上学历。此前,深圳中学公布了去年28名教师录用名单,其中20人毕业于清华大
学、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
有人认为,这些人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小用,他们应该在更高更广的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有人认为,
这些人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大用,他们会培养出和他们一样优秀的学子。
请你针对两种观点中的某一种观点,写一篇驳论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大材小用,学术损失
毕业于知名大学的优秀学子,毕业后却做了中小学的教师,这一现象,让人们纷纷热议,有人表示惊
叹,还有的人表示可惜,更有人认为这些人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大用。而我认为:博士、硕士助力中小学教
育实在是大材小用!
高学历的人降低就业标准,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也许是真心喜欢做教师,衷心愿意为中小学教育事业
注入新力量,或许未来会创造教育的点点奇迹。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高学历任低职位,这不仅是大材小用,还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如果担
任中小学教师仅是从个人角度考虑的话,这种选择未免有些“任性”和不负责任,虽说个人在面临选择时有自
由权利,但这样的职业选择,还是应基于理性,理智思考自己的能力,定位好自己,既要让自己的价值充
分发挥,也要让自己得到充分锻炼。况且,现在高科技的创新与实践正是中国社会的发展主题,此时,社
会的发展正需要一些博士生、硕士生这样高学历的人才来助力,在自身研究领域进行深入发掘、研究,进
行学术创造,以更好、更深入地造福社会。如果他们仅是因个人利益关系而弃社会利益于不顾,那么这样
的选择不仅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遗憾,这绝对不算是人尽其才,只能是才不得
用。
例如:以上海交大工科博士身份毕业的李宏炜,就因为个人的爱好而“转行”做了一名相声演员。职业与
身份落差之大,让人难以接受。为了梦想,勇于从零开始的胸怀固然令人佩服,但在此之余,我方辩手始
终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理智的,过于感情用事,试问:人生有多少从头开始的机会,又有多少可以浪费的
既得资源?不能始终如一,坚守本心,是助力了社会的发展,还是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呢?如果有人纷纷
效仿,从长远来看,深造多年之后,不从事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职业,到底是落后还是进步呢?相信大家
有目共睹!
再看,大到国家或小到父母,为了培养一个博士生或硕士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更何况那些
出身于名牌大学的人,他们又被寄予多少希望,又有多少更加重要的领域期待着他们的加入?更严重的是,
从社会层面上看,高学历的人任低职,挤掉了本应在那个职位上工作的人,而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却长期
虚位以待,这是社会的悲哀,也必然造成某种程度上的混乱。
林则徐曾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或许可以告诫那些浪费优势资源的高学历者一
担当精神,不可或缺!
所以,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学术研究,为社会做贡献,人尽其用,才是最好的选择!博士、硕
士助力中小学教育实在是大材小用!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本题为材料作文。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高级中学所录用的教师的学历和毕业学校引发人们的议论。
有人认为,高学历的名校毕业生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小用;有人认为这是大材大用。从材料看,本作文审题
难度不大,只要按照任务要求“针对两种观点中的某一种观点,写一篇驳论文”,选择所给立场写作即可。但
一定要注意驳论文的要求和特点,即文章中心必须反驳“顶尖大学毕业生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小用”,或反驳“顶
尖大学毕业生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大用,,,如这一任务指令没有完成,即为偏离题意之作。
如果反驳“顶尖大学毕业生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小用”,即赞成顶尖大学毕业生到中学教书,可从教育的重要性、
高学历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思路。
如果反驳“顶尖大学毕业生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大用“,即反对顶尖大学毕业生到中学教书,可从高学历的人才
应该从事科研、教育本身的特点等方面展开思路。
【立意】1.顶尖人才塑造优质教育
2.百年之计,教育最重
3.不是“人才浪费”,而是基础教育发展之必需
4.教育是头等大事,“大才”应该用在教育上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世界是一个整体。山火焚烧,破坏的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物种;地震、海啸、蝗虫袭来,也不仅
仅是某一个地区的灾难;病毒横行,跨越五洲四海,侵袭不同肤色的人群。——网络文摘
②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王阳明
③子日: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合则俱利,分则全伤。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假如今年九月在中
国举办第一届关于世界气候、卫生、安全的综合性大会,各国代表共商大计,为达成公平而有效的协议而
努力,但某国代表却发表了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言论。作为一名收看电视转播的中学生,你想反驳某国代
表的言论,请写一篇驳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
同呼吸,共命运
当各国代表齐聚一堂,为达成公平有效的协议而努力时,某国却大发谬论,试图破坏赈灾成型的协议
与规则,大谈“单边主义”。对此,我只想说:一切无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终将受到现实的制裁!
约翰・邓恩曾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叫做地球;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人
类。
从贝加尔湖畔,到尼罗河边,从密西西比河以东,到多瑙河以西,从珠穆朗玛峰,到安第斯山脉,从
非洲草原,到欧洲平原,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遍及人类的脚步,闪耀人类的光芒。这是全世界的收获,
也是全人类的幸福!但,挑战与危机如影随形,天灾与人祸纷至沓来。
当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续上涨,低陆城市岌岌可危时,当山火、地震、海啸云集而来时,当全球
空气和水污染加剧,资源日益枯竭时,当恐怖主义横行,战争与杀戮肆虐泛滥时……我想,不会有一个国
家能幸免于难!而且,如今没有一个国家能独自处理好所有的危机和挑战,无论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
是年初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亦或是此刻全球气候、卫生、安全等危机重重,紧靠一个或几个国家,妄想
解决所有问题,无异于天方夜谭!曾经、现在乃至未来,应对、解决问题的主体应该是、也必须是所有国
家和所有民众!
唇亡齿寒,巢倾卵破。某些国家仍执迷不悟,沉醉于单边主义带来的“财源滚滚”,奉行所谓的独立和自
由,将自己幻化成一座孤岛,妄想着与外界隔离,认为团结一心都是在为别国谋福利,此举实为无知、短
视和倒退!须知,“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远隔千里的大洋彼岸可能
迎来一场飓风。六大洲在几万年前,也曾紧紧相连。而联合国的成立,G20峰会的举办,一带一路的重启
等,都是为了让这个美丽的家园更加团结。在全球化联系如此紧密的今天,一件高端商品的完成需要多个
国家的相互协作,一次未知领域的探索更是需要全世界的通力合作,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世界轻易分割!
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亩林。每个国家既是单独的个体,也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只有汇入整
体的洪流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和更强的力量,这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心。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包
容的胸怀、兼收并蓄的气度,来消除与他国的隔阂,与世界携手共进!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分国别,不论肤色,我们都深刻认识到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西方伟
大的智者拉封丹曾大声疾呼: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所以,我们应该坚信:“山川异域,风月同
天”、"亚当子孙皆兄弟''!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全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然的手中,更掌握在我们自己
手中。唯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详解】本题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次涉及宏大主题的写作,考生综合三则材料和提示性话语,并由平日对社会时政的关注,
不难推导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作文题的写作核心。
材料①是说,当灾难来临时,所有国家、所有人群都会受到影响。
材料②则重点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人与人)之间是有机关联的整体。两则材料既暗示着不同国家、人群之
间祸福相依、休戚相关的联系,也暗示着全人类都应该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出
发点和落脚点。
材料③则以中国先贤的政治文化理念,指明建设的方式或具体做法,即以德为先,友善处理人与人、国与
国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三则材料分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措施之一),共同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写作
的核心。在行文时,最好能适当引用、概述或诠释三则材料的内容,以更好地从材料出发,得出相关观点。
提示性话语中的“全球化”“相互依存”等,则进一步明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写作内容。在具体写作时,既
可以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为核心进行构思,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具体做法,提出解
决措施等,以此构思成文。题目设置了一个写作任务,并有身份限制,涉及驳论文的写法,既注重文体的
具体应用和情境交际,也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立意】1.风雨同舟,共克时艰;
2.全球共通,相互依存;
3.“单边主义”可休矣;
4.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素材】1.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可能成为
本国的挑战。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习近平主席
2.今天,在中国举办的这次世界综合性大会中,我看到了各国的诚意,呵护我们的地球,联手应对各类世
界性难题,已成共识。但遗憾的是,我也看到了一出闹剧,惊讶于某国的无稽之谈与无理取闹。是的,他
们有首屈一指的高端技术,有领先全球的先进武器,还有,那旁若无人的姿态和藐视一切的神情……我一
瞬间错认为,他们可以独挡一面,称霸宇宙,似乎,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他们为什么就不懂?西方哲人左伊默所说的“谁要是蔑视周围的人,谁就永远不会是伟大的人",他们怎么也
没听过?
3.我渴求一个充满和平鸽的世界,让它们自由飞翔,传递世界各国团结友爱的信息!我们,共处在一个和谐
的大家庭中,在强大自我的同时,要多伸出援手,去帮助那些饱受天灾蹂躅、战争摧残和疾病缠身的人,
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肤色!中国古代先贤孔子曾说:“德不孤,必有邻。”让我们联起手,献出
自己火热的爱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成、为全人类日后的友好相处而不懈努力,共创一片不被疾病的
阴霾与战争的硝烟所侵染的蓝天,共同勾勒一幅温暖、和平、光明的盛世画卷!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1898年,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先生认为国民体质虚弱,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大家不重视体育,于是,他大声疾呼:“强我种族,体育为先。”
材料二:2019年8月,《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正式公布实施,其中“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
育文化”“体育交往”五个关键词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悠悠百年,时光荏苒,“体育强国”终于由先贤的呐喊
变为纲领性文件,体育强国终将梦想成真,但实现梦想的征程任重道远。
有人认为,国家强盛有科技就行,体育无足轻重,请你写一篇文章批驳这种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强体魄,铸国魂
——驳“体育无用论”
《吕氏春秋》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此言得之,天地万象因运动而生生不息,国家的强盛,也
离不开国民强健的体魄。恰如百余年前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先生的振臂疾呼:“强我种族,体育为先”。
有人认为:国家强盛有科技即可,体育无足轻重。对此,我不敢苟同。诚然,科学技术乃为国家强盛
的利器,但体育更是强健国民体魄的基石。若国民没有强健的体魄,任何宏伟的蓝图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从小处而言,体育建设关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放眼九州天下,泱泱十四亿国民不能每个人都成为科
学家,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健身者。从校园里的学生,到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因病告假的情况屡
见不鲜。若每个人都能拥有强健的体魄,那么校园里的学习效率、社会上的工作效率都将得到普遍的提升。
唯有身强体健,才能精力充沛地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
我常常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林徽因51岁便病逝而叹惋,为史铁生自嘲“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
作”而遗憾,为体弱多病的诗鬼李贺27岁便英年早逝而扼腕叹息……多少国家的栋梁之才,都因身体原因
而过早离开,只给后人留下“千金无复换新诗”的无限怅恨。北宋名士苏东坡非常注重养生,即便身遭贬黜,
他依然坚持通过瑜伽术、叩齿术、茶水漱口等方式强身健体。在那个人口平均年龄不足40岁的年代,苏东
坡虽被贬黜到惠州、僧州等医疗水平极其有限的蛮荒之地,还能寿至64岁,这离不开他对养身健身的重视。
从大处而言,体育建设关乎国家的各个领域。从农业领域,至工业领域,至商业领域,至科学技术等
每一个国家的命脉行业,都需要有身体强健的人从事其中。而体育也成为了一项独立的领域,在社会的发
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每个人都能拥有强健的体魄,那么国家的未来也将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揆诸当下,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等等已经不仅仅是娱乐项目,更是体育竞技项目。从2008年的北
京奥运会,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乃至将至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些举世瞩目的活动不仅是国家荣
耀的象征,更是国家软实力与在世界上地位的昭示。《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正式公布实施,是我国的一项
重要举措。放眼寰球诸国,许多国家也都已经意识到了体育的重要性。2004年5月,当86岁高龄的曼德拉
亲自带领代表团前往苏黎世申请下2010年世界杯主办权时,体育的重要程度也再一次于国际间彰显。放眼
今时,体育已与科学同为中华民族永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
强体魄,方能铸国魂。“生命在于运动”不该只是一句虚无的口号,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从个人,至国
家,体育的重要性彰显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罅隙,“体育无用论”可休矣!我们需要为了学习焚膏继辱,不妨也
为了体育“兀兀穷年”。愿华夏儿女皆能身体强健,在成就个人理想的同时,也将成就家国天下的时和岁丰、
河清海晏。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有两则材料,材料一是一百多年前张伯苓先生对于体育强国的呼喊,
材料二是2019年我国公布的体育强国建设文件,两则材料从梦想到现实,从个人到国家。且共同话题围绕
“体育的重要性”展开,材料一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大声疾呼:“强我种族,体育为先。”这可以直接作为
文章的写作中心,而他认为“国民体质虚弱,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国人不重视体育”,考生则
可以直接拿来分析“体育不强”所造成的后果,也可成为文章的一部分;材料二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正式
公布实施,其中五个关键词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从现实的角度强调体育强国终将梦想成真。强调要推动
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民体魄的重大举措,从长远来看,
这对于弘扬体育精神,铸造健康体魄,培养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十分
深远的意义。作文立意要紧扣体育强国来写。写驳论文,需要注意对“体育无用论”予以反驳,并给出反驳的
理由。要注意文章在批驳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看法。
【立意】1.强健体魄,利国利民。
2.弘扬体育精神,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3.弘扬体育之风,强健体魄,是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选择。
4.体魄和运动精神是复兴中华的源动力和内驱力。
5.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课外阅读用时多了,会降低语文考试的成绩。请你对这个观点进行批驳,写一篇驳论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文体鲜明,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课外阅读之我见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的进步的阶梯。可见,名人对于读书的重要性是很看重的。而“有人却说
课外阅读用时多了,会降低语文考试的成绩”,对于这一观点,我是不认同的。因为我觉得语文成绩的高低
取决于语文素养的高低,而要想提高语文素养,有效的课堂学习是基础,而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关键。只有
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从古至今,人们都很注重读书。不仅要学好自己所学的课内文章,还要多读课外的书籍,以此来丰富
我们的见识和开阔我们的视野。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凿壁偷光”的故事吧!故事中的主人公匡衡非常热爱读书,
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蜡烛,在墙上挖了一个洞,借隔壁的光来读书。也可以看得出匡衡热爱读书和读书的好
处。
美国学者爱默生爱读书,他把读书当成精神魔术,他说:“进去的时候是短暂的动作,出来的却是不朽
的思想;进去的是琐事,出来的却是诗歌。”爱默生对读书情有独钟,读书改变了他自己。德国哲学家叔本
华爱读书,波兰学者哈维兰爱读书,他把自己的读书方式称为挤奶,好的书本像好的乳牛。走入书籍的海
洋,就可以吸收到最丰富的影响,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每天进行一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这有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在书里看到的好词
好句在写作文时在文中加以运用,写出更好更优美的文章。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知识。多读
课外书的好处不计其数,但是现在对课外书阅读不重视的现象越来越多。大部分人的休闲时间不是在看电
视,就是在玩手机,不是抱着iPad就是守着电脑。上着QQ、聊着微信、刷着微博、玩着游戏。把应当阅
读课外书的时间都浪费在了娱乐上。
在这里我给大家提几个关于阅读的建议:
1.每天空出10〜60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放松自己的心身。
2.不能盲目的读书,应该选一些适合我们学生阅读的好书。
3.适当的做一些读书笔记。把在书中看到的好词好句抄下来积累,还可以写写读后感。
《高尔基论青年》中写道:要热爱读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
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热爱书,
热爱读书,您一定深刻体会到了高尔基谈到的书籍带给我们的好处。是的,我们要成为真正的“读书人”。读
书可以让你知识渊博,可以让你谈吐不凡,可以让你全身散发着一股书香。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
望。我相信大家都会喜欢这种人,也喜欢与这种人打交道。所以,同学们,多读书吧!让读书充实你的生
活!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本则材料指出:有人说课外阅读用时多了,会降低语文考试的成绩。要求学生针对这
个观点进行批驳,写一篇驳论文章。要写好此文章,首先要竖起反驳的靶子,明确自己的观点:课外阅读
用时多了,不会降低语文考试的成绩,反而能够提高语文素养,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然后列举读书的
实例论述读书的好处,可以从读书能增长知识、提高人的语文素养、可以让你谈吐不凡,可以让你全身散
发着一股书香等角度来谈,但是要注意课外读书的时间要合理,读书的内容要合适,读书的方法要正确等。
最后回扣论点。
参考立意:
读史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
坚持课外阅读,获得意外之喜
读书可以改变生活,也可以改变命运
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
读书是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方法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过去几十年里,“垮掉的一代”先后被安到中国90后和00后的头上,类似的代名词还有“小
皇帝”“巨婴”等。
材料二:中国90后和00后见证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他们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长大;抗疫斗争
中,他们是投身一线的青年医护人员、青年志愿者,积极投入到这场斗争中。
材料三:有学者这样评价当代中国青年:他们不是什么“小皇帝”,或许我们对他们知之甚少,没有
真正看到这些年轻人身上与生俱来的中国精神。
请结合材料内容,为学校举办的“青春的风采”为主题的辩论赛写一篇正方一辩的辩稿,可开宗明义,展开论
辩,亦可界定概念,批驳他见。
要求:自拟标题和辩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中国没有“垮掉的一代”只有“永不弯曲的青年脊梁”
主持人好,对方辩友好!
过去二三十年里,“垮掉的一代”先后被安到中国80后、90后和00后的头上,而在过去两个多月里,
从危难关头的武汉就能找出许多年轻人,证明这个称谓是多么荒诞不经,他们身上洋溢的正是积极向上的
青春风采。
“垮掉的一代”这顶帽子,首先是由流过汗、流过泪、流过血甚至拼过命的年轻医务人员甩掉的。“穿上
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从广东到武汉支援的护士刘家怡说。她是2000年出生的“千禧宝宝”之一,在武
汉的日子是她离家最久的一段时间。
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以“垮掉的一代”为标志的刻板印象和代际歧视,可以“寿终正寝”了!
清华大学博士生郑翔瑜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每隔10年就有一代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其实,中国从来就没有“垮掉的一代”,只有一代代“永不弯曲的青年脊梁”。他说,这代青年不做时代的“观
众和看客”,而是用行胜于言的激情和干劲为自己代言、为时代定义。
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中,90后、00后约占1/3。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在谈到这个
数字时说:“这些年轻的医生、护士,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价值。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
已然成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成为我们国家的骄傲和希望。”
除夕夜,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徐子扬决定跟随他的工程师父亲去参建火神山医院。有亲友夸他是“小英雄”,
他反对这种说法。“参与火神山建设的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背后都有着普普通通的家庭、普普通通的
朋友,我们只是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人们……因为热爱,
仅此而已。”
在中国多个学术机构兼职的苏丹学者加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非常关注新一代中国人的行为变化。中
国朋友告诉过他,这些人是“小皇帝”一一个始于80后的“帽子”。
但这一次,当国家面临巨大挑战时,这些“小皇帝”毫不迟疑地投入战斗,放下靓丽的衣服和手袋,从四
面八方驰援武汉。这位学者指出,“小皇帝”一代已经成长为坚强的战士。他们不是什么“小皇帝”。“或许我
们对这一代人知之甚少,才没有真正看到这一代年轻人身上与生俱来的中国精神。”他在受访时解释,这些
人不是瞬间成长的,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发现“。他相信,这一代人将为中国和世界的稳定作出贡献。
今天,最小的90后也已成年,“轮到90后来保护大家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并没有出现“垮掉
的一代”,他们是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拥有青春和热血建设者更美的家园。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
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
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
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
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
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由三个小材料构成。材料一:过去几十年里,“垮掉的一代”先后
被安到中国90后和00后的头上,类似的代名词还有“小皇帝”“巨婴”等。这则材料讲的是总有一些歧视性的
帽子扣在年轻人头上;第二则材料说明:中国90后和00后见证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他们在深刻的
社会变革中长大;抗疫斗争中,他们是投身一线的青年医护人员、青年志愿者,积极投入到这场斗争中。
简言之,这些小年轻已经逐渐长大,担负起了建设国家的重任。材料三是国外人士的评价。三者材料的目
的都是要为年轻人正名,他们不是垮掉的一代,也不是什么“小皇帝”,是有担当、有责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题干要求围绕主题“青春的风采”,为辩论赛的正方一辩写辩论词,显然基调就是肯定我们年轻人有担当、
有使命感,正彰显着青春的风采。
立意角度:
1.勇于担当,向“垮掉的一代”的说法,说“No”!
2.青春正当时要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3.用奋斗和勤勉,书写我辈青年的使命感。
4.对青年多一些发展的眼光,少一些歧视的眼光,要看主流,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结构层次:
范文《中国没有“垮掉的一代”只有“永不弯曲的青年脊梁”》,非常符合辩论稿的形式和内容。首先称呼:主
持人和对方辩友,以示尊重。开篇直截了当地说道,“垮掉的一代”先后被安到中国80后、90后和00后的
头上,而在过去两个多月里,从危难关头的武汉就能找出许多年轻人,证明这个称谓是多么荒诞不经;相
反他们身上洋溢的正是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接着用大量的事例:广东到武汉支援的护士刘家怡,中国地
质大学学生徐子扬决定跟随他的工程师父亲去参建火神山医院等说明,他们不是垮掉的一代,相反他们身
上正彰显着中国的昂扬精神。与此同时,文章还用了大量的专家数据和外国人对中国年轻人的关注和评价,
说明新生代已经渐渐成长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肩负着时代和国家给予他们的使命。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材料I《中国需要更多姓“科”的科幻作品》中,天体物理学家叶文洁认为“一个科学如此昌
明的社会,必然拥有更高的文明和道德水平“,但当审问者质疑她的观点时,她却沉默了。假设你是当时的
审问者,你怎样批驳她的观点?
请把你的批驳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
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所给的就是天体物理学家叶文洁认为“一个科学如此昌明的社会,必然拥有更高的文明和道德水平”,审
问者对此质疑。
这道作文试题是从阅读延伸而来,是读写结合的尝试,但又避免了考生偷懒引用原文影响考试公平的问题。
作文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和道德文明的关系,现代文阅读材料是情境,也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了解《三
体》的考生能写,不了解《三体》的考生也能写。
对叶文杰观点的批驳是写作主要内容,也就是说需要找出批驳的理由和依据,也就是需要一些理论和事实
的依据作为支撑。比如动物在很多艺能方面远远超过人类,但动物永远也不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欧美曾
在近百年里拥有相当高的技术。但是,欧美把人类的道德败坏发挥到了极致。看看嗜血如命、惨无人道的
希特勒……就彻底明确了。
西方(欧美)有“技术贡献”,而没有“文明贡献”。因为西方从古至今确实没有文明,所以,也就谈不上西方
对文明的贡献。“技术”不等于“文明”。技术有高低之分。动物也有技术。但却没有文明。欧美社会正是如此。
要弄懂“文明”的概念,就让我们借助对哲学概念的理解来明确文明。美国精神就是经过包装的“海盗习性”。
海盗习性还能被称为“文明”吗?
作文要求写一篇驳论文,这是文体要求;而情境又决定了作者身份:审问者。所以考生不能再在作文中谈
论,,我辈莘莘学子,,之类的不符合身份的话。考生要驳斥的是:“一个科学如此昌明的社会,必然拥有更高的
文明和道德水平”,考生可以从逻辑和事实两方面对这个判断句中的“必然”进行批驳。
立意:
1.技术不等于文明。
2.科学水平高不代表道德水平一定高。
3.科学昌明不代表文明程度高。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佛山市第一中学的办学理念先进,对学生的要求科学合理,办学效果优异。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严、
勤、活”,这三个词角度相互独立、相辅相成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严”,就是“严谨”,是学习态
度;“勤”,就是“勤奋”,是学习品质;“活”,就是“活泼”,是学习状态。它不仅仅是学习要求,
也是人生追求,更是社会需求。但是有的同学错误地理解它的内涵和作用,有的不理解三者的关系,有的
没有按照要求行事。
学校将举行一场有关上述“要求”的讨论,你班也将召开“学•明•行”主题班会课。请根据材料所属内容,写一
篇在班会课上的发言稿,必须用到驳论的方法,不少于1000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共四句话。第一句话叙述佛山市第一中学办学理念先进,效果优异是因为对学生的要求科学合理;第
二句指出合理科学要求的内容“严、勤、活”及其关系;第三句指明这个要求不仅是学习要求,更是社会要求;
第四句是有的同学对学校要求“严、勤、活”的认识不理解。
佛山市第一中学通过学习“严、勤、活”的要求,让青年学生能明白立身处世要严谨,做人要勤奋,要积极阳
光,最后把这种要求用到实践中去。
任务要求写发言稿,明确了文体;班级要召开“学•明•行”主题班会课,明确了主体;是在班会课上的发言,
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
古语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写作时可以先引出材料中学生错误的认识,然后
批驳,确立观点。“在‘学’中明方向,在,行'中显担当”,明确学生当严谨,要勤奋,要阳光向上,接着,再
论述严谨、勤奋、活泼的意义,最后要求青年要践行严谨、勤奋、活泼。先“学”,然后再“明”,最后“行”,
在“学''中明方向,在“行'’中显担当,用层进式结构。
写作重点应侧重在第四句,考生要对部分同学的认识误区进行批评,要用到驳论的方法。
立意:
1.在“学,,中明方向,在“行”中显担当。
2.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3.笃学、明理、敏行。
4.以学促知明方向,以知促行添动力。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浙江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一封厚厚的挂号信。信的署名是“顺其”,落款地址则是不存在的宁
波市中山路1号。信封里依旧是一叠厚厚的汇款收据,共107张,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行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案
- 公共交通行业人身意外险管理规程
- 巧用信息手段打造疫情中3DS云课堂
- 商超物料库存管理与盘点规范
- 《员工待遇协议》
- 医疗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
- 养老院防疫工作值班制度
- 医院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总结
- 2023年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方案
- 智能家居系统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数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化学试卷
- 大学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说课稿
- 2024年度2024行政复议法培训
- 高填方,深挖路堑边坡和软基监测方案
- 投标文件质量保证措施
- 应用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判别沉积环境
- 培训师授课评分表
-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 MACD二次绿柱缩短的选股公式.doc
- 尾矿库闭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