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五 第十八单元 第68讲 战争与文化交锋_第1页
板块五 第十八单元 第68讲 战争与文化交锋_第2页
板块五 第十八单元 第68讲 战争与文化交锋_第3页
板块五 第十八单元 第68讲 战争与文化交锋_第4页
板块五 第十八单元 第68讲 战争与文化交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X第十八单元单击添加副标题文化交流与传播GENERALWORKREPORTFORFOREIGN战争与文化交锋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01主题概览从中外历史来看,战争是文化交流的特殊方式。1.战争带来巨大的灾难:战争是最激烈、最直接的人类交往方式。从亚历山大远征到蒙古西征,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无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它都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使交战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一系列人类文明的毁损和断裂,甚至某些民族文化的湮灭。人类应远离战争,珍爱和平!2.战争对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征服者的文化奴役或精神同化政策导致被征服民族的传统文化失传。另一方面,异质文化交流、交汇与传播,人们被动或主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古代战争促进了地域文化的演变,近代战争推动了西方文化的扩张,现代战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的文化碰撞与交流。内容导航一梳理必备知识二突破关键能力三链接高考热点四课时精练落实基础性梳理必备知识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02知识点一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1.亚历山大的远征及影响(1)概况①时间:从公元前334年开始,历经10年征战。②人物: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远征。③范围:马其顿率军入侵波斯,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2)影响: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2.亚历山大的统治及结果(1)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①在埃及,他自称法老之子。②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③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2)最终结果帝国分裂: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3.“希腊化时代”(1)在希腊化世界中,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他们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2)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托勒密占据埃及后,亚历山大城成为埃及都城。(3)在希腊化时代,文学和科学等许多领域得以发展。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埃拉托斯提尼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4)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农民说着他们祖先的语言,保持原有的宗教和风俗。(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1.蒙古西征(1)背景:13世纪初,中国北方草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蒙古汗国;1218年,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2)过程西征概况第一次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发动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第二次灭亡金朝之后,蒙古发动第二次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第三次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进行第三次西征,攻占巴格达2.东西方交流(1)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①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他们撰写的出使报告流传至今。②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③住在大都的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2)蒙古西征还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西征的蒙古军队在14世纪后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他们来自不同地域,说着不同的语言,被称为“色目人”。1.警示·易错易混“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世界”指的是空间区域,具体指欧亚非地区;“希腊化时代”指的是时间范围,具体指的是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的时间。这段时期内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特点。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亚历山大的所作所为无疑加深了东西方之间的了解。——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根据材料分析“希腊化时代”的主要特征。2.思考·情境问题答案对被征服地区强制推行希腊文化;希腊化过程中伴有民族交融;希腊化推动科学发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成吉思汗统领大军出发亲征花剌子模,此外,还有金国、西夏新归附的契丹军、汉军、河西军以及大批能工巧匠……一些欧洲人,都曾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中国,如果没有蒙古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中国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摘编自马婷《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根据材料概括蒙古帝国时期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方式。3.思考·情境问题答案前期以战争方式为主,注重技术交流,如把技术工匠带往蒙古;后期以和平方式为主,注重中西方文化交流,如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中西绘画交流等。知识点二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1.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文化(1)背景:来自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和被贩卖为奴的非洲黑人,与当地的印第安人共同生活在北美洲的土地上。(2)表现:在欧洲人排斥、压迫印第安人和黑人等的基础上,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与混合,形成了美国文化的多元特征。①北美居民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②他们使用的英语已经发展为美式英语,与英国本土英语不尽相同。③他们的饮食文化、艺术生活也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④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等,也成为北美殖民地文化的一部分。(3)局限:到独立战争前,“美利坚人”已经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同时,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2.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原因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表现1787年的联邦宪法,使北美大陆出现了第一个以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为指导建立的联邦制共和国,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局限发展种植园经济和继续实行奴隶制,是与美利坚主流文化相违背的,是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面3.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文化(1)背景: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建立起殖民统治。到19世纪上半叶,它们控制着美国以南的广大美洲地区。(2)表现①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拉丁美洲的主要语言。②拉丁美洲的文化多元性非常明显。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因种族融合而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③在欧洲移民活动的区域内,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拉丁舞也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④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如多神信仰、图腾崇拜等。4.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文化背景19世纪上半叶,除法属殖民地海地的独立是由黑人领导之外,西属殖民地的土生白人成为革命的主要领导者表现①西属拉丁美洲独立后,建立了15个共和国。葡属巴西独立后建立了帝国,1889年建立共和国②独立后都颁布宪法,取消奴隶贸易、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但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③战争促成了战后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这成为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1.拿破仑战争的影响(1)在欧洲建立了一个从大西洋沿岸到波兰,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庞大帝国,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这些地区传播。(2)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3)在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中,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4)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2.欧洲文化的重构(1)在俄国,一些贵族青年军官于1825年12月发动了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武装起义。(2)1830年11月,波兰一批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推动了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3)德意志北方大邦普鲁士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1848年2月和3月,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1.文化侵略的含义:殖民国家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2.特点: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文化,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3.表现中国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志士仁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也使一些新技术、新思想传入中国印度英国把英语和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文官制度等移植到印度。印度上层精英提出了“印度人的印度”口号。另外,印度的传统文化也顽强地保留下来埃及长期受到法国与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伊斯兰教仍然是其主要宗教,阿拉伯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得以保留考迪罗考迪罗亦称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制度,原意是首领、头领。考迪罗制度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考迪罗。考迪罗在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依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1.阐释·核心概念文化侵略文化侵略是与经济、政治侵略相平行的一种侵略方式,是强势国家(或者民族)为了达到同化、控制他国(或者民族)的目的,对他国(或者民族)进行文化改造和思想改造的征服行为。1.阐释·核心概念位于墨西哥城塔库巴街的三文化广场,包括阿兹特克大祭坛、圣地亚哥大教堂和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分别代表了古代的阿兹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时期文化和墨西哥现代文化。概括材料体现的现代拉丁美洲地域文化的特征。2.思考·情境问题答案墨西哥文化中既有印第安人的传统文化,也有欧洲白人的天主教文化和现代墨西哥文化,体现了拉丁美洲文化的多元性。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摘编自恩格斯《德国状况》如何理解拿破仑“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3.思考·情境问题答案拿破仑摧毁了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战争对文化的影响各有不同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分别以欧洲文化为基础,形成了融合性的新文化,新文化重构了美洲文化。拿破仑战争使被侵略地区接受了启蒙思想,推动了被侵略地区的近代化;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使被侵略地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文化。4.拓展·思维点拨答案拿破仑摧毁了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知识点三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1)背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2)表现①战争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②英、法殖民地的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③在十月革命的感召下,亚洲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国家概况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思想文化上的巨大变化,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法属印度支那胡志明参加了共产党,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尼赫鲁明确提出了要求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并为之奋斗④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3)结果①这些民族民主解放斗争形成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②欧洲所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不断遭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2.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2)表现①战争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随着日本的战败,朝鲜获得了独立,中国收复了台湾。②战争结束后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所有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英国首相丘吉尔虽然不愿充当“为英帝国敲丧钟的首相”,但是英帝国还是很快解体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3)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构建了几个世纪之久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退出了历史舞台。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印度特征印度的现代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原因独立后,印度的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使印度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表现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印度也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等仍然影响着政治与社会生活新加坡、韩国(1)它们都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诸如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2)它们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埃及(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共和国成立,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影响,复兴民族文化(2)现代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3)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4)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②战争结束后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所有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英国首相丘吉尔虽然不愿充当“为英帝国敲丧钟的首相”,但是英帝国还是很快解体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3)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构建了几个世纪之久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退出了历史舞台。1.阐释·核心概念民族意识、民主意识、民族自决(1)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特征之一,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2)民主意识是人们对于民主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3)民族自决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材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人民在客观上带来了什么影响?2.思考·情境问题答案民族意识觉醒,民族自决原则传播。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发现,它们自己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挣扎,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的问题。3.思考·情境问题答案国内政局动荡;边界争端;国家经济受制于工业化强国。返回提升综合性突破关键能力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01视角1希腊化时代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主题一材料从亚历山大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就是“希腊化文化”。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希腊文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基督教的文化内涵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新宗教,它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还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根据材料,概括“希腊化时代”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

打破了历史上东西方各自发展的状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传播了先进的语言文字;基督教吸收了东方宗教的因素,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视角2评价蒙古西征材料对于自成吉思汗开始的蒙古西征,长久以来,人们对此褒贬不一。苏联1957年出版的《苏联域外的东方中世纪史》是这样概括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为首的蒙古封建主,在差不多七十年的时间里,血洗了亚欧国家。前所未有的灾难落到了被征服国家人民群众的身上。征服,破坏了他们的城市,践踏了他们的田野,消灭了他们的生产力和文化。”但是,法国学者麦撒却这样说道:“蒙古人西征,将以前闭塞之路途,完全洞开,将各民族集聚一处……中世纪满天黑云,使人不得望见天日。至是乃因蒙古西征,而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自梦中惊醒。”——摘编自杨峻岭《试析蒙古西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简述材料中关于蒙古西征的评价有何不同。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

一种评价认为蒙古西征是前所未有的灾难,对经济文化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另一种评价认为蒙古西征恢复了东西方交通,促进了文化交流,为欧洲走出中世纪提供了契机。深化拓展历史解释——希腊化时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1)希腊化时代是西方君主专制时代的开始,独立的城邦开始转向统一的世界性帝国,“世界国家”一词就诞生于希腊化时代。(2)亚历山大帝国囊括了东方的波斯文明、埃及文明和犹太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的一部分,第一次在政治上统一了地中海东部世界,奠定了希腊化文明多元化特征的基础。(3)东西方文明交互渗透,超越种族和国界的观念开始呈现。(4)地区之间的差别逐渐缩小,经济和文化的联系扩大,出现了统一的希腊化世界的经济体系。(5)希腊化时期世界主义逐渐取代了过去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多元文化共存局面下的希腊化世界呈现开放的全球意识。视角1

1500年后世界文化交流近现代战争与文化交锋主题二材料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年后世界文化交流呈现的特点,并指出“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

特点:以殖民活动为主要形式;涉及范围广,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以欧洲人为主导(单向性),主要是欧洲文化影响其他文化。历史意义: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推动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视角2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文化重构的影响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不仅使西方世界笼罩在一片“世纪末”的悲凉气氛之中,同时也使本来对学习西方文化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一些中国人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郑大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1918—1927)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文化重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

中国人开始对西方的民主与科学进行反思,重新探求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这加快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唯物史观——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政治文化出现的新因素深化拓展政治制度冲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秩序,推动了欧洲各国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或革命;欧洲国家开始不同程度地争取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斗争政治观念对内,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观念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对外,民族民主意识的空前觉醒,反对专制制度,争取民族独立,要求实现国家统一阶级力量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日益强大,要求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返回达成应用性链接高考热点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02(2023·湖南统考模拟)作为英国曾经的殖民地,直到1965年印度才终止了英语唯一官方语言(与印地语相同)的地位,在此之前,大部分的印度人以英语作为他们的母语,印度语则是第二语言。这一现象反映出A.民族文化认同的迫切性 B.殖民扩张带来经济侵略C.印度逐步融入国际社会 D.打响独立战争迫在眉睫典题例证悟√1.学习情境——征服战争与文化传播(2023·潍坊模拟)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多立克柱式建筑风格是希腊建筑文化的缩影。这种文化伴随着亚历山大东征来到世界各地,成为亚历山大东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见下图)。据此可知123经典模拟练4希腊帕特农神庙遗址叙利亚古城帕尔米拉遗址埃及卢克索神庙遗址A.征服战争客观上推动了人类文化传播B.古希腊罗马文化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C.亚历山大东征推动了西亚文明的进步D.建筑艺术是希腊文明绵延千年的象征1234√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的建筑文化风格带到其征服的地方,体现了征服战争客观上推动了人类文化传播,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文化对东方的影响,排除B项;建筑形式能够体现文化的交流,但不能体现文明的进步,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腊文明并没有绵延千年,排除D项。1234122.社会情境——拉美民族文化(2023·太原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地区成为西方文明的“延伸地带”,文化也随之迅速变化。墨西哥作家巴斯康塞洛斯认为,由于种族构成、文化混杂和政治环境,墨西哥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画等号的。其观点得到相当一部分拉美文人的推崇。这些现象反映出A.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B.拉美民族文化的生存困境C.拉美为世界文明贡献重大 D.拉美政治独立还任重道远34√3.生活情境——晚清社会变化(2023·长沙模拟)下图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政府和法国举办的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的一张照片。它反映了晚清时期A.城市交通的全面发展

B.洋务运动的发展C.新旧并存的时代特征

D.民族危机的加深1234√据材料可知,光绪三十三年是1907年,长袍马褂的普遍化、民众围观新式交通工具等现象,反映了新旧并存的时代特征,C项正确;“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并非北京到巴黎的公共交通,排除A项;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与1907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的出现并非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排除D项。12344.学术情境——民众对战争的认识《新全球史》中说:“哲学家罗素评论道,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当欧洲国家的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人们在街头跳舞……”材料主要反映A.各国民族主义在推动一战爆发中起了重要作用B.欧洲民众对战争及战争胜利充满信心和期待C.英法老牌殖民帝国的殖民主义是一战爆发根源D.各国民众对二战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认识不清1234√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一战前欧洲各国民众的好战情绪,并非强调其对战争胜利的信心和期待;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一战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一战前欧洲民众的好战情绪,不是二战前的情况。123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文化西播热潮战后,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没落”“衰败”的悲凉气氛中,诸多学人对自身文明的前途怀抱忧患意识,尤以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一书最具代表性……甚至兴起了一股“东方文化救世论”思潮……研究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学术组织机构也大量涌现,巴黎大学中国学院、法兰克福大学中国学院、达姆斯塔特的“东方智慧学院”等等……形成了19世纪以来中学西播的一次高潮,对战后西方文明的反省与重建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夏舒洋《一战后的中国文化西播热潮述评》命题视角拓[材料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现东方文化热潮。战争后,一部分欧洲人对自身文明的前途抱有忧患意识;东方文化中的一些精神有助于西方文明的重建。[命题方向]指出材料中反映的文化现象,并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返回GENERALWORKREPORTFORFOREIGN课时精练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0312345678910111213141.(2023·徐州模拟预测)埃及出土了许多覆盖在木乃伊脸部的人物肖像。这些肖像形态不一,极具个性,与埃及画像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人物的外形和服饰多为希腊罗马式,装饰图案既有埃及的神灵,也有希腊罗马人喜爱的橄榄花冠、玫瑰花等。这些肖像说明A.希腊罗马的先进文明征服了埃及B.武力扩张推动了文明的迅速传播C.文化交融促进了埃及文明的发展D.文化侵略泯灭了埃及文化的特色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埃及文化受到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反映了文化交融对埃及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希腊罗马文化对埃及的影响,并未说明希腊罗马文化的先进性,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古希腊罗马与埃及之间的文化交流是通过武力扩张还是和平交往实现的,排除B项;覆盖在木乃伊脸部的人物肖像仍然保留埃及文化的特征,埃及文化特色没有泯灭,排除D项。选择题52.(2023·汕头三模)猎狮是一项起源于西亚的贵族传统活动,“帝王猎狮图”也是西亚一种常见的传统艺术创作主题。亚历山大在征服波斯后,举行了几场大型狩猎活动,而他手持马其顿长矛与雄狮搏斗的英勇场景也被创作成了各种画像(如图),供人敬仰。这可以用于说明A.狩猎运动符合帝国武力扩张需要B.狩猎运动在帝国境内得到普及推广C.统治者以猎狮文化强化自身权威D.统治者的爱好左右艺术创作发展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亚历山大猎狮图》马赛克镶嵌画√3.(2023·哈尔滨二模)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基督徒远征东方,他说:“不要因为爱家庭而拒绝前往,因为你们应爱上帝胜于爱家庭;不要因为恋故乡而拒绝前往,因为全世界都是基督徒的故土;不要因为有财产而拒绝前往,因为更大的财富在等待着你们。”由此可推知,这次远征A.源于世俗王权不断强化 B.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C.巩固了基督教统治地位 D.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教皇通过号召基督徒远征东方来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C项正确;此次东征属于宗教军事行动,并不是世俗王权的强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基督教地位的巩固,无法得出其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影响,排除B项;宗教军事行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4.(2023·潍坊一模)如图是出土于阿富汗的公元前3世纪的饰板,天空中是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背生双翅、手持长棍和缰绳驾车的是希腊胜利女神妮可,车上头戴皇冠的是希腊自然女神西布莉,车子具有波斯风格。据此可知A.东西方商贸往来高度发达B.多元文化交汇现象较明显C.希腊文化与西亚文化同源D.中亚已出现政教合一国家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根据材料可知,阿富汗出土的饰板中,人物形象多来自希腊神话,而车子具有波斯风格,这明显是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体现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交汇,B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当时的商贸联系情况,排除A项;材料饰板是静态物品,无法看出希腊文化和西亚文化的同源性,排除C项;宗教因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55.(2023·亳州三模)远征意大利,拿破仑宣布法国军队是“自由和解放的旗手”,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但是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终归是占领军,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反抗法国的征服。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A.主要目的是传播启蒙思想 B.促进了欧洲各国完成统一C.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具有革命与扩张双重特征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拿破仑对外战争,一方面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促进欧洲各地的进步,另一方面又是侵略者,侵占他国领土,所以具有革命与扩张双重特征,D项正确。56.(2023·南京模拟预测)下表为1867-1873年福州船政局聘用洋员概况表。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监督帮办技师监工匠首工作领班职员医生翻译教师合计1人1人4人1人8人23人3人1人1人9人52人A.中体西用思想得到了社会认可 B.西学传播推动了企业制度转型C.人才引进适应了科技求富需要 D.传统教育已不太符合时代需要√当时中国本土的轮船制造技术人员欠缺,传统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中体西用思想仍然受到顽固派的批评,排除A项;仅由材料中的“监督”“技师”等无法得出企业制度的转型,排除B项;福州船政局是军用企业,是为了自强而不是求富,排除C项。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7.(2023·扬州模拟预测)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摒弃任何理性思维,主张进行无目的、无意识的写作,即所谓的“自动写作法”和“梦境记录”,完全凭冲动来写作、画画和雕塑。由此可知,该艺术流派A.开始强调灵感在艺术中的作用 B.反映艺术家对社会问题的反思C.创作脱离了社会毫无艺术价值 D.体现出信息时代人的思维特征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超现实主义艺术属于现代主义艺术,体现了人们对战争、灾难、社会问题等带给人类的幻灭感的反思,B项正确;“开始”说法错误,强调灵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并不是从超现实主义艺术开始的,排除A项;该艺术流派具有特定艺术价值,不能说创作脱离了社会毫无艺术价值,排除C项;20世纪20年代并不是信息时代,且信息时代人的思维特征也不是完全摒弃理性,排除D项。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8.(2023·漳州三模)1949年,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的小说《人间王国》问世,作者运用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描写了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法国统治下的海地,黑奴传播非洲迷信故事、土著和黑人皈依天主教、西班牙教堂里的巫术气息等现象。据此可知,该作品A.反映了拉美不同种族文化的交融B.具有深刻的种族歧视倾向C.真实再现了法国殖民扩张的史实D.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珍惜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非洲文化、印第安人文化与西方殖民者文化相互交融,反映了拉美不同种族文化的交融,A项正确;材料强调拉美不同种族文化的交融,无法得出种族歧视,排除B项;小说故事情节为虚构,因此无法真实再现法国殖民扩张的史实,只能从侧面反映,排除C项;材料强调文化融合,并未说明人民对和平的珍惜,排除D项。59.(2023·漳州模拟预测)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曾这样描述拉美文化:“加勒比的历史充满了魔幻的色彩。这种魔幻现实色彩是黑奴从他们的非洲老家带来的,但也是瑞典的、荷兰的、英国的海盗们带来的。在加勒比地区集中了各色人等和各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这在世界其他地区是见不到的。”马尔克斯意在强调近现代拉美文化A.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 B.已丢失印第安文化元素C.移植了殖民者的风俗 D.促进了不同种族的交融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10.(2023·惠州一模)20世纪50年代,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对外宣称:“说什么英国人民在一阵急躁的情绪下放弃了他们的帝国,这是一种无稽之谈。他们并没有丧失统治的力量。他们的责任毋宁是把他们在漫长的时间里获得的长处传播给其他国家。”这一言论A.导致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B.暴露了帝国主义的傲慢C.反映了第三世界的兴起 D.说明了英国国力的衰弱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英国首相明显在为其殖民活动狡辩,暴露了帝国主义的不甘和傲慢,B项正确;导致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是民族独立运动席卷,并不是这一言论的发表,排除A项;所谓第三世界兴起,是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划分国际关系时提出的,与本题材料时间不一致,排除C项;材料中“他们并没有丧失统治的力量”与英国国力的衰弱相矛盾,排除D项。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11.(2023·黄冈模拟预测)有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进步文化和反动文化之间的一场大搏斗。战争和文化是有矛盾的,因为战争会给文化造成破坏。然而正是通过战火的提炼,人类的文化才得以净化和升华,进入一个新境界。该学者意在强调现代战争A.给文化带来割裂与冲击 B.以军事手段推动文化交流C.导致世界文化发展中断 D.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双刃剑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该学者既指出了战争给文化造成的破坏,又强调“通过战火的提炼,人类的文化才得以净化和升华,进入一个新境界”,这说明现代战争对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D项正确;材料还体现了战火对人类文化的净化和升华,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文化交流,排除B项;“导致世界文化发展中断”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12.(2023·菏泽模拟预测)19世纪70年代前,西欧社会主义和俄国社会主义就其基本精神而言是彼此隔绝的,西欧社会主义要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工人阶级数量、质量上的足够准备为前提;俄国社会主义追求植根于村社传统,不应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前提,避免资本主义的侵害来实现社会主义。两者的分歧在于A.无产阶级政党的引导 B.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C.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 D.东西欧文化思想的隔绝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5√选择题12346789101112131419世纪70年代前,西欧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已高度发达,而俄国刚通过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不久,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低层次,俄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远未得到充分发展,所以两者的分歧在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C项正确。5123467891011121314选择题1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随着印度高级知识分子对西方现代思想学习的逐渐深入,许多有志青年认为应该改变英国与印度之间的关系。从19世纪后期开始,印度解放、独立的思潮愈演愈烈。这一切并不在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掌握之中,压迫之下的反抗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估。西方文明既包含着英国传统文化,也包含着英国的现代文化。而印度文明包含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