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大单元教学分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1页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大单元教学分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2页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大单元教学分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3页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大单元教学分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4页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大单元教学分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单元整体分析一、单元学习内容本单元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七个主题中的第一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属于新课标九个大概念中的第一大概念:在新课标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作为第一大概念,具体指的是通过对细胞的学习,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尺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初步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相统一等观念,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这一概念在教学中起着打基础的作用,帮助学生建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概念,便于后续单元的学习。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从微观到宏观的逐步引导:首先,从细胞这一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开始讲解,让学生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然后,通过复习动植物的组织,再根据其功能引入器官,最后学习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和其他植物器官,以及动物器官以人体为例,引出人体八大系统。这种逐步引导的方法有助于学生从微观到宏观逐步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结合多媒体和实验:通过游戏、实验等结合多媒体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归纳分析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能力。例如,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展示受精卵卵裂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从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个体的,讨论分析发育过程。这种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3.谈话法(问答法)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问,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解答问题。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检查和提高教学效果。4.强调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通过讲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让学生初步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相统一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自然观。5.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例如,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一些内容可以点到为止,不必展开。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获得进步。学科核心素养呈现形式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相关内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主题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呈现:生命观念:学生通过学习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理解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等生命活动,从而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科学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和探究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和科学推理能力。探究实践:课程设计强调通过实验和模型构建等探究活动,如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模拟制作细胞模型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态度责任:通过学习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学生能够理解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从而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健康意识,培养责任感和科学态度。此外,课程标准还强调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运用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解释特定生物学现象,分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及影响,针对相关议题进行科学论证与决策,从而培养学生基于证据、逻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通过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四个维度进行呈现,旨在培养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尺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初步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教材编写体例1、章节设置与课程安排相适应,1章对应1个课时;2、每节设置“想一想、议一议”问题或情境导入均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3、每节重难点以小标题形式呈现,简约清晰;4、每节安排有、“观察与思考”,“思维训练”等模块,任务突出;5、课后有“练习”和“拓展应用”,让课堂知识得到延伸。教材编写特点新教材以新课标为指引,聚焦大概念,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知识排布顺序贴近新课标主题分布。教材以新情境为支撑,关注新素材,对接社会热点,体现情境式教学。例如,教材中增加了跨学科实践,创新科学方法,体现学科素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的表现形式很独特,图文并茂,并且附上了很多的颜色。在生物教学课堂上,教师所讲解的一些内容学生不能理解的时候,就可以参照书上的图文进行理解,这样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直观。另外,教材中的内容都是跟我们的生活相关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会相对轻松一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探究实践活动。教材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因此设计了多个模块,通过多种不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锻炼。如“探究实验”、“观察与思考”模块,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探究力和思考能力;“资料分析”模块,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教材趋向人本化、人文化、人性化、生活化、综合化、信息化、个性化、立体化、过程化和主体参与化。它突破了“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课程资源整合、开发和应用1、合理利用已有教材。根据学情和班级特点,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选择对应的教学模块,有所取舍。如每一节开头的“想一想,议一议”,如果觉得有更合适的问题和情景取代可以有所改变。2、科学选择网络资源。根据教学过程和与知识的关联,科学选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辅助教师将知识形象化展示。3、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进行学习活动。调查与交流活动:在学校生物园或附近的小池塘、农田等环境中调查生物之间的关系;收集和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收集和交流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实例;调查人类活动破坏或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生物圈国际保护”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二、单元学情分析已知内容学习方法生活经验初一学生思维活跃,喜欢不断追问“为什么”,并且乐于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他们正处于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阶段,逻辑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因此在教学上多采用一些视频和图片素材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利用他们亲手制作的生态瓶以及在此过程中他们自己发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和主动思考获得知识并初步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新知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设计(1)指导学生通过对一片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等生态系统的分析或研究,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2)通过资料分析、调查、实验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3)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用恰当的形式呈现,发展学生的建模思维。主要学习障碍有效突破方法1、学生会误以为能生长、能运动的就是生物。突破方法:教师强调“满足全部生物的基本特征的才是生物,只满足其中一项的不一定是生物”,如钟乳石。可提供一些图片(如植物、动物、微生物、机器人和一些软体动物的贝壳等),让学生辨别是否属于生物,并说出理由。2、学生会误以为各种调查都要对所有的样本逐一进行调查。突破方法:教师提供需要用“抽样调查法”进行的活动:有时调查的范围较大,调查的对象太多,或者是具有破坏性的调查,不可能逐一调查,往往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学生学习本单元表现出的特点、习惯、兴趣1、课堂上能够快速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但长时间后注意力容易下降,需要教师把控时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2、探究实践、动手操作、言语表达等能力两极分化严重,需要每堂课至少安排一次小组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提升班级综合素养。3、课后实践任务完成质量两极分化严重,需要教师及时强化、鼓励学生的科学探究,从而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三、单元学习目标生命观念认识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理解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统一整体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出发,每节课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生物与环境的欲望。课堂上将生物与非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