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地理部分知识体系_第1页
2025年高中地理部分知识体系_第2页
2025年高中地理部分知识体系_第3页
2025年高中地理部分知识体系_第4页
2025年高中地理部分知识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拓展延伸:地理第一册教材知识的整体感知地球宇宙环境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历史圈层水地貌植被土壤组成、垂直分层、受热过程、运动蓝天常在?气象灾害?水循环、海水性质、运动淡化海冰?洪涝灾害?雨水花园、海绵城市?类型、观察喀斯特峰丛的可持续发展地质灾害类型、特点、分布特点、形成、利用整体性和差异性人雨水花园、海绵城市?利用、改造、尊重、保护、顺应和谐共生人口拓展延伸:地理第二册教材知识的整体感知人类活动太阳辐射太阳活动聚落产业环境交通分布、迁移、人口的合理容量影响因素?造成的影响?农村土地利用?我国农村老龄化?土地流转?农业的发展方向?(集约化、规模化、大型化、专业化、)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农业区位因素、品质好、生产活动的空间联系、(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线、点、网生态、经济、社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利用、改造、尊重、保护、顺应和谐共生环境承载力?城市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城市发展: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雨水花园、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工业服务业冷链物流大城市中服务业的布局城市交通影响因素及意义地铁、高铁、立交桥循环经济环境地质地貌拓展延伸:地理选必一教材知识的整体感知自然环境太阳辐射大气的运动水的运动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球运动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质作用与地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天气系统、气压带和风带、气候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气旋与反气旋、锋面气旋?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气候的成因、分布、特征、判读及自然带(地带性与非地带性)陆地水体及其相互补给关系海-气相互作用的过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整体性的形成和表现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交替、时差(地方时、时区、区时)、日界线、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昼长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一天内太阳的视运动及影长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整体性和差异性思想、时空尺度思想、一般与特殊人利用、改造、尊重、保护、顺应和谐共生洋流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影响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措施地域差异的表现及非地带性区域与区域的发展拓展延伸:地理选必二教材知识的整体感知区域发展太阳辐射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合作: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区域的划分及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关联性、层次性、综合性、动态性、可变性、开放性定位(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自然条件+自然资源都江堰水利工程+山西省煤炭资源转型的措施;焦作市:因煤而兴的原因、衰落的原因及措施国内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命运共同体人稳定、和平、发展、创新、合作、共赢保护地球携手同行国际区域的认知区域的发展时空尺度+因地(因时)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思想)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土地退化的表现及典型地区;云贵高原地区石漠化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因地制宜的措施,自然演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影响因素交通建设对城市群的影响纽约的辐射功能的时空体现珠三角地区、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及成因、贵阳大数据中心的布局因素流域内协调发展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水资源的作用?流域协调的措施?黄河下游易淤、易决、易徙(改道)的原因?黄河沙患的措施?小浪底调沙调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措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必要性或背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的影响(经济、社会、生态)产业转移目的+影响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微笑曲线)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地理选必三教材知识的整体感知资源、环境、国家安全太阳辐射太阳活动资源资源安全资源安全环境(生态)安全人地关系自然资源及利用类型、属性、质量特征、数量特征、空间分布特征资源提调配和贸易需求资源禀赋、生产与供给、消费需求耕地资源粮食安全海洋空间资源环境污染人海洋的特点?对国家资源安全和国土安全的影响?海洋牧场利用、改造、尊重、保护、顺应和谐共生经济+技术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影响因素科技安全措施能源安全水资源:缺水的原因及措施(华北、西南、西北、南方)能源供需特点?石油供需、煤炭的开发?未来能源需求与安全的措施能源化工?东北地区黑土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及我国现状新疆、华北盐碱地突发性累积性形成机制大气、水、洋垃圾的污染及应对生态退化形成机制、表现及影响措施: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原理、影响、碳循环、应对措施保障战略与行动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期中考试进度:2-5章)据自己的情况回扣课本,提示:二、地貌及地质作用的过程:(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和及特征(课本18-19页)(2)外力?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形成的地貌?(课本21和22页的活动题,地图册35页-40页,109页-110页)(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过程;(课本22-25页和地图册106页)(4)地质构造与地貌:地质构造的类型?背斜和向斜地形倒置的原因?断层形成的地貌?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课本26-28页和地图册107页:地图册107页的地质构造的实践应用转绘到课本28页上)(5)板块运动及地貌:(课本29-30页;结合地图册108页)理解掌握;(6)山地对交通的影响?(课本30-32页和地图册111页)(7)河谷的演变过程?(课本33页)(8)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牛轭湖的形成过程?(课本35页和地图册39页或高二开学收心测试)(9)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课本37页)提示:三、大气的运动1、天气系统的常见类型;气团、锋的理解;锋面附近的天气现象及成因(课本42页)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的成因及天气特征,及作图;(课本43-44页及笔记)3、高压(高压脊)和低压(低压槽)的判读及天气;台风的形成条件、天气特征及利和弊;(课本44-46页)4、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应用、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规律(地图册112页-113页)5、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近地面高空风的受力及作图;(地图册23-26页)6、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和移动;(课本48-50页和地图册114)7、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和季风环流(海陆分布影响气压带和风带)(课本50-52页,地图册115-116页)8、结合大气环流和洋流理解掌握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成因和特征(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综合影响)(课本57页、地图册117-122页)问题:根据每幅图片的含义,尝试说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地图册131页四、水的运动:1、河流的补给类型及影响因素(课本64-67页)2、陆地水体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湖泊的作用?航运价值高的原因?贝加尔湖蓄水量最大的原因?内外流湖面积减少的原因?2、21-23题河流袭夺及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和水系特征?(地图册124页)3、洋流的成因、分布(寒暖流的分布和判读)和规律?季风洋流的成因(北印度洋、北部湾、索马里沿岸)(课本68-69)4、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气候、渔场、海洋航行、海洋污染物)(课本70-71、地图册126页)5、海气的相互作用与全球的水热平衡(热平衡和水平衡)(课本72-73页)6、24-25题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影响(课本74-75页、地图册127-128页)7、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课本61-62页的问题研究)

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图册129-133(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和表现及课本的案例;

植被的生态功能?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2)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陆地地域分异的规律?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的相关规律?理解林线和雪线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期中考试进度:2-5章)四、据自己的情况回扣课本,整理落实本次1-4章的试题:二卷据自己薄弱环节记忆、整理提示:2、地貌及地质作用的过程:7-11题、26题注意(1)7-10题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过程;(2)11题、16、17题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推测气候类型及自然带;(3)26题洪积扇和三角洲的形成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大气的运动:12-17题注意(1)12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和降水的形成条件(2)13题大气的受热过程(3)15题台风的形成条件(4)27题锋与天气和气象灾害的危害4、水的运动:18-25题28、29题注意(1)18题河流的补给类型及影响因素(2)21-23题河流袭夺及河流的水文特征(3)24-25题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影响(4)29题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图册129-133(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和表现及课本的案例;(2)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陆地地域分异的规律?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的相关规律?理解林线和雪线的原理及影响因素?问题1、根据图上的文字提示,画出四种准静止锋的符号,并说明,贵州冬季天无三日晴的原因?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受地面状况、大气运动、太阳辐射等因素影响,在地面或高空形成高气压区和低气压区。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不同半球形成不同的气旋和反气旋系统。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2月某日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

1、

指出P地形成阴天而没有形成雨天的原因。(4分)P地位于低压中心,但等压线稀疏,气流上升运动缓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量小,难以形成降水。2、说明甲、乙两个阴影区形成的天气系统并画出符号和天气示意图,并对比天气差异。(6分)天气系统:甲阴影区为冷锋,乙阴影区为暖锋。(6分)天气差异:甲阴影区形成云、雨(雪)、大风天气;乙阴影区形成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3、推测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并解释原因?4、如果乙地产生降水,请描述产生降水的过程?甲:冷锋,快;乙:暖锋,慢。原因:甲是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冷气团因为是2月,大陆高压强盛,偏北风的实力强;乙是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此时偏南风(西南风)来自低纬度地区,比较弱,是靠低压中心逆时针向里辐合的气流的带动,向冷气团移动相遇形成;带有海洋水汽和当地蒸发的水汽的相对暖湿的西南风(偏南风)和冷湿偏北风(东北风)相遇,暖湿气团主动徐徐爬升,上升过程中,随高度增加,同时在冷气团的影响,气温降低,形成降水。问题回顾:厄尔尼诺的时间68页7、表现(水温69页4和70页3(1)和环流特点69页5)、形成原因70页3(2)73页18、影响(渔场70页3(3)及气候(68页6及我国笔记))及措施70页3(4)反正常加剧正常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圣婴

坏小子和坏女孩因为厄尔尼诺现象一般发生在圣诞前后。我国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显著,冬季风主要是由于陆地高压和海洋上的低压的气压差形成。厄尔尼诺发生的时候,由于西太平洋海洋上水温相对降低,致使气温降低,与陆上的气压差减小,冬季风减弱,从而出现了暖冬现象。反正常加剧正常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圣婴

坏小子和坏女孩由于厄尔尼诺使得太平洋东部的冷水变成暖水,使得太平洋偏东信风强度减弱,使得原本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向东流动,使得西部表层海水厚度和暖水层厚度都有很明显的降低,这会使得流经在暖水层上的西南和东南季风强度减弱,我国南涝北旱,一般是出现在厄尔尼诺发生次年的北半球夏季。反正常加剧正常(2019全国一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