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人教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考点梳理卷)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课本P22-29页)
考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地形总体特征:
(1)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
(2)在我国的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o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
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3)山区的开发利用:
山区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中草药和动植物资源丰富;高
有利
山草地可放牧;山区水流湍急处便于发电;自然风光优美,便于开发旅游业。山区在发展林业、
条件
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不利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植被受破坏后,水土流失
条件严重;地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2、山脉:
(1)主要山脉的走向
靠北的一列C天山和D阴山
东西走向中间的一列E昆仑山和F秦岭
靠南的一列G南岭
南北走向中部的。贺兰山、P六盘山,在Q横断山区一些山脉接近南北走向
西侧的一列H大兴安岭、I太行山、J巫山、K雪峰山等
东北一西南走向中间的一列L长白山、M武夷山等
东侧的一列N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A阿尔泰山、B祁连山
R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交界处,海拔8844.43米,世界
弧形山脉
第一高峰。
(2)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3、主要地形区:
天
塔里木盆地
海
岳青
iWi原
雅四川盆地陈
雪海
横断山脉员厂
云贵高原
IYJ
南海…
南海诸岛
主要地形区地形特点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纵横,被誉为“世界屋脊
四
大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风吹草地现牛羊)
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原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山间许多“坝子”。
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中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四
大准璃尔盆地纬度最高的盆地,盆地内畜牧业发达。
盆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最高,被誉为“聚宝盆”
地
四川盆地“红色盆地”“紫色盆地”之称,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我国最大平原,黑土地广布,有些低地常年积水称为沼泽地,海拔大多在200
东北平原
米以下。
大
平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
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水田连片,被誉为“鱼米之乡”,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山脉是地形区之间的分界:
务
华
黄
内蒙
东
北
土
北
高
古
平
高
平
原
原
原
原
四W
长中
黄土高原江
川
平
游
秦岭下
盆
四川盆地原
地
5、位于省级行政区界线上的山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庆甘肃
西藏自治区湖北青海
昆仑山则祁连山
,新湖南江西山西
昆仑山/
广东福建河北
X藏'
南岭武夷山太行山
考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也愤二级阶Hi示派阁及附、」匕2i36°如“杉山1面阁
2、三级阶梯概况:
阶梯/界线海拔(米)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平均4000米以上高原、盆地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多在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
木盆地、准喝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三级阶梯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气候西高东低的地势,非常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人我国内陆,沿坡爬升,形成丰沛的降水,
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
西高东低的地势,也使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经
交通
济联系。
当河流从高级地势阶梯流向低级地势阶梯时,落差增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我国水电站建设位置基本上都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附近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
水能
线的附近。原因:这里山高谷深,海拔高度差大,河流在此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的水能资源
非常丰富。
第二节气候(课本30-41页)
考点I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1、冬季气温分布:
规律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一准河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
冬季,由于太阳光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而且越向北越少,大
纬度位置
部分地区气温普遍较低。
成因
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冷空气对我国北方影响较大,冷空气在南下途中受山岭
冬季风
阻隔,对南方的影响较小,进一步加大了南北方的温差。
2、夏季气温分布:
规律南除青藏高原及个别地区以外,全国普遍高温。7月平温在20°C以上,南北温差不大。
夏季,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我国各地获得的热量多。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但
成因纬度位置
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长,所以南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差别不大。
3、温度带:
(1)划分依据:人们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中温带和寒温带,此处还有青藏高原高寒区。
(2)我国的温度带:
温度带范围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
热带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一年三熟水稻、热带经济作物
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一年两至三熟水稻、冬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
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温
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和新疆南部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带水果
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
寒温带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一年一熟春小麦、马铃薯
青藏高原高寒区青藏高原部分地区一年一熟青裸
秦岭一一淮河一线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考点4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规律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距海近,降水多
海陆位置
成因距海远,降水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季风东南季风带来降水
西南季风
最多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
最少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
表示方法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降水集中在5~9月,这期间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季节变化--------------------------------------------------------------------------------------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5~9月),且高温期与多
分布特点
雨期一致,(雨热同期)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但易发生春旱、夏涝等灾害。
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
年际变化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
3、我国的干湿地区:依据是干湿程度,受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影响。
Q中国的干湿区
干湿地区干湿状况分布地区天然植被农业类型
年降水量>800mm东北山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
湿润地区森林种植业
降水量〉蒸发量部等
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一淮河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分布。
年降水量>400mm
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等森林草原种植业
降水量,蒸发量
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一张家口一兰州一拉萨一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一线分布。
年降水量<400mm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一部分、青藏高
半干旱地区草原畜牧业
降水量〈蒸发量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分布。
年降水量<200mm内蒙古高原西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荒漠草原、
干旱地区畜牧业
降水量〈蒸发量地、准嘎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等荒漠
考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
2、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形成了多个温度带,自南向北气温越来越低,气温差异大
原因海陆位置自东南向西北,离海越远,受夏季风影响越小,降水越少,干湿差异大
地形高大山地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增加了气候的多样性
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景观。
影响
气候对人们的服饰产生影响,如藏族同胞的服饰,藏袍也是适应西藏地区气候的产物。
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
3、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均温在(TC以上),夏季高
亚热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一年内降水较少西北地区
高山高原气候四季低温,有的地方终年积雪青藏高原
4、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风向在一年之中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又规律改变的风叫做季风。
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分布着
热季风气候
5、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
(2)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一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一太平洋,西南部距
离印度洋较近,形成了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
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
类型冬季风夏季风
源地西伯利亚、蒙古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偏北风:东北季风、西北季风偏南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性质寒冷干燥高温多雨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海南岛以外大兴安岭一阴山山脉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
影响范围
都受影响脉一冈底斯山脉以东、以南地区
对气候的影响加剧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带来丰富降水,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
(3)地形:
①由于高大山地的阻挡,山地两侧的降水差异明显。山地迎风坡降水多,阳坡气温高;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阴坡气温低。
②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6、秦岭一淮河一线地理分界线:
冬
秦岭北方
季c
气介公公公公一]月o。c
温南方>0。c
一月0P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秦岭一淮河一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北方与南方的分界线
河流有无结冰分界线
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7、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1)有利方面:季风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这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许多对热量条
件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要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的纬度偏高。
(2)不利方面:季风常常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洪涝、干旱、寒潮等,其中旱涝灾害发生频次高、
危害范围广、造成损失严重,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影响很大。
8、中国主要的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寒潮发生在冬半年;梅雨发生在夏初;台风发生在
5------10月,7------8月为多;沙尘暴发生在干旱的春季。
第三节河流(课本P42-53页)
考点\以外流河为主
1、外流河与内流河:
概念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
注入太平洋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松花江、澜沧江等
主要
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
外流河河流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深受李风气候的影响:夏季风盛行时,雨季来临,河流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冬季风
水文特征
盛行时,气温下降,淮河以北的河流普遍有结冰现象
概念最终未能注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主要河流塔里木河
水文特征多为季节性河流
2、外流区和内流区:
概念主要分布区
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东部季风区
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山脉一贺兰山一祁连山脉东端
内流区供给内流河河水的区域西北部非季风区
3、外流河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流量大小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
影响因素干湿状况降水季节分配植被状况降水季节分配气温情况
4、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分界线流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
北方河流不大短有大
秦岭一一淮河
南方河流大长无小
东北河流无丰富较长(有春汛、夏汛)长小
5、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分布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水源补给水源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水量大,其他季节水量小甚至断流,季节性河流
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等高山冰雪融水,每年的
主要内流河
汛期是7—9月。
6、湖泊:
集中分布区湖水性质最大湖泊
内流河青藏高原咸水湖青海湖
外流河东部平原淡水湖鄱阳湖
7、我国的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全长1800千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京杭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
考点J长江
1、概况:
发源地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
注入海洋东海
流经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
长度6300余千米
中国第一长河,长度居世界第三
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
上、中游:湖北宜昌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中、下游:江西湖口
主要支流雅碧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流经温度带青藏高原高寒区、亚热带
流经干湿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流经气候区高原气候区、亚热带季风区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文特征水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
水能开发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等
主要湖泊洞庭湖、鄱阳湖
2、长江各河段的划分及其特点:
特点
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多峡谷,落差大,水流湍急(云南省玉龙纳西族
上游
自治县境内的虎跳峡是最有名的峡谷地段)
分界点湖北宜昌
中游水系纵横,河道弯曲(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水面宽阔,流速缓慢
分界点江西湖口
下游地势低平,江阔水深,水流缓慢,利于航运
3、长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提供优越的航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分列南北,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终年不冻,航运条件极为优越,
运条件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航道,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
蕴藏着丰富的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蕴藏量约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1/2。长江支流
水能资源和干流上建有多座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如龚嘴、葛洲坝、丹江口、二滩、三峡等。
经济作物种类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产量丰富,棉花产量占全国1/3以上,油菜籽、芝麻、蚕丝、
繁多麻类茶叶、烟草等的产量均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全国三大林区中,西南和南方两个林区的大部分在长江流域。几乎全国所有的矿产资源在
资源丰富
长江流域都有储量。长江淡水鱼产量约占全国淡水鱼产量的一半。
4、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河段危害表现危害成因治理措施
上游水土流失滥伐林木的情况严重,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退田还湖,加高加固堤防,修建分
中下游洪涝灾害地势低平,降水量丰富,暴雨时洪水难以排泄
蓄洪区
5、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及各河段的特点:
上游水文特征:多峡谷、]
急流和险滩。水利开发方下游水文特征:水流
式:二滩、三峡水利枢平缓、江阔水深。开
纽、葛洲坝等发方式:航运、灌溉
/宜昌
上
中游水文特征:游
支流、多湖泊。
发方式:航运、
溉等
考点黄河
1、概况:
发源地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注入海洋渤海
流经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9个)
长度5500千米
中国第二长河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
上、中游: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中、下游:河南省郑州市的桃花峪
主要支流浪水、洗河、无定河、汾河、渭河
流经温度带青藏高原高寒区、暖温带、中温带
流经干湿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流经气候区高原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水文特征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有凌汛
水能开发三门峡、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
2、黄河各河段的划分及其特点:
特点
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多峡谷,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
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支流较多,河流多泥沙;这一地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
分界点河南省郑州市的桃花峪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水流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3、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最
孕育中华文明多的区域。黄河流域的文物古迹非常丰富,其开发和保护对于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作用。
提供水能资源黄河干流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上游地区,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多座水电站。
黄河为北方沿岸9个省区提供重要的水资源,供人们饮用和灌溉农田。宁夏平原是我国重
提供灌溉之利
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被誉为“寨上江南”
山西、陕西、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铝、铝土和稀土的储量居全国前列;河南、
蕴含矿产资源
山东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可观,发展潜力很大。
4、黄河的危害和治理:
河段危害表现治理措施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凌汛
建坝淤地,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地上河”易决口改道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治沙与防洪并举
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各河段的特点及采取的措施示意图:
5、“地上河”成因:
夏季多暴雨、植被稀疏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河水携带大量泥沙汇入黄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白水泥行业的产品设计国际化趋势
- 科技企业如何应对复杂的知识产权环境
- 科技引领未来移动支付在商业地产的应用研究
- 科技助力下的绿色餐饮创新实践案例分享
- 现代保安公司经营模式创新与教育领域融合研究
- 电竞产业未来创新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泥炭粉末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企业招聘呼和浩特旭阳中燃能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空港数字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真题
- 2025至2030年中国氧化铁黄颜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感应加热操作规程
- 最新小学二年级口算及竖式计算练习题
- 脑病科中医疾病护理常规(精)
- 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
- 病理生理学教学病生6休克课件
- 金鸡冠的公鸡绘本课件
- 日影朝向及长短
- 沙盘游戏治疗(课堂PPT)
- (完整版)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表格
-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完整
- 教育系统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共6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