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四(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202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四(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202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四(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202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四(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202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四(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江西省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四)

一、填空题(共22分,每空1分)

1.家庭电路的电压是V,手机上的电压一般是V,干电池的电压是V

【答案】220;3.7;1.5„

【解析】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手机电池电压为3.7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L5V。

2.物理学是探讨自然界的、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答案】物质的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物理学就是探讨自然界的物质的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的运动的最一

般的规律的自然科学。

3.泡茶时,将开水冲入放有茶叶的茶壶中,过一会儿,水中便会呈现出茶色并可闻到茶香,

这是现象。开水温度越高,水中茶色就越简洁变浓,这说明。

【答案】扩散;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明显。

【解析】泡茶时,茶分子会运动到水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温度越高茶分子运动越快,

扩散越快。

4.“中国好声音”竞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发出悦耳的琴声,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

了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空气;声源。

【解析】美丽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

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5.如图为试验室中用来探讨确定电阻大小因素的仪器。初步推断三根导体的电阻大小关系

是,用这三条导体探讨与材料的关系。(选填:“能”或“不能”)

、.<p~0.5rnm银铭丝________

B.mn僦一丝____________—7P

-银铭丝

C••

【答案】RB>RA>RC;不能。

【解析】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由图可知,AB的横截面积相同,B要比A长,故B的电阻大

于A;AC的长度相同,C粗一些,故A的电阻大于C的电阻,电阻关系为:RB>RA>RC;

1

在探讨与材料的关系时,应限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由图可知,三种导体

的材料是相同的,故不能探讨。

6.事实表明,0〜4℃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由此可知4℃水的密度(选

填“最大”,“最小”)。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o

【答案】最大;0。

【解析】(1)事实证明,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上升,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

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故水在4℃时密度最大;(2)冰层下和

水的交界处,有冰有水,其温度等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

7.简洁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和导线组成的。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

简洁电路中的;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洁电路中的O

【答案】开关;用电器;电源。

【解析】简洁电路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和导线组成的。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消

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相当于简洁电路中的用电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供

应电能,相当于简洁电路中的电源。

8.小明发觉楼房大门的上方有一块电锁如图所示,关门时,它会把铁门吸住按下开关时,

吸力消逝,门可以推开,由此推断电锁可能是,门外开关与门内开关是—

联的(选填“串"或"并")。

【答案】电磁铁;并。

【解析】由题意可知,关门时,它会把铁门吸住,按下开关时,吸力消逝,门可以推开,

因此电锁可能是一个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是低压限制高压,有限制电路和工作电路,题

中很明显没有提到。门外开关与门内开关互不影响,属于并联。

9.金庸曾描述一种武功“寒冰掌”:发功时伸出手掌,罩在杯口,杯中水即可结成寒冰(假

设降到-5℃)。依据物理学问,此时手掌温度应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

于”)-5℃,按常理这种武功是(填“可能”或“不行能)练成的。

2

【答案】低于;不行能。

【解析】发功时伸出手掌,罩在杯口,杯中水即可结成寒冰(假设降到-5℃)。依据物

理学问,此时手的温度应低于-5℃,此时才能发生热传递,手汲取水的热量,使水结冰,

按常理这种武功是不行能练成的,因为人的温度在37℃。

10.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时,导航仪与通信卫星之间通过来传递信息;

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

【答案】电磁波;3.0X108

【解析】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时,导航仪与通讯卫星之间是通过电磁波来

传递信息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的传播速度相等,都是3.0Xl(Ai/s。

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11T6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

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

或错选得0分)

1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5Kg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dm

C.初中学生常用铅笔盒的容积约0.5n?

D.平放在桌面上的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强约60Pa

【答案】D

【解析】A、两个苹果的质量约300g,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0.3kg左右。

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

本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l.8d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初中生常用铅笔盒的长、

宽、高一般为25cm、6cm、2cm,其容积在V=abh=25cmX6cmX2cm=300cn?=3X10-4"3

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初中物理课本的重力约3N,课本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约500cm2

=0.05m2,课本对桌面的压强约p=E=―=60Pa.故D符合实际。选D。

S0.05m2

12.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公路两边的树

叶会随风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向左行驶,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A、B、C哪一个方向

飘动()

3

树叶

马路

AK

吟•树叶

C'

A.向A方向飘动B.向B方向飘动

C.向C方向飘动D.条件不足,无法推断

【答案】A

【解析】因为快速行驶的汽车使得公路中间的空气流速大,空气压强小;公路两边的空

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两边的气压大于公路中心的气压,树叶向公路中心运动。选A。

13.乐乐同学随父亲去看杂技表演,如图所示,是他看到杂技员小强将小丽高高举起时的情

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丽受到的重力与小强对小丽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丽对小强的压力与小强对小丽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A

【解析】A、小丽受到的重力与小强对小丽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始

终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小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

强的支持力大小并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因为地面对小强的支持力等于两人的重力

之和,故B错误;C、小丽对小强的压力与小强对小丽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由B的分析可知,小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强的支持

力大小并不相等,所以也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选A。

14.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下述演示试验:在天平左盘放上溢水杯,往杯中注水恰至溢水管口处,

使天平平衡。然后往杯里放一木块,天平左端下降,同时木块排开的水从管口流入空量

4

筒中。等排开的水流完后,天平又复原平衡,如图所示。同学们对此发表了以下观点:

①木块在水中受到浮力、重力和水的压力;

②木块的重量等于它排入量筒中水的重量;

③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量筒中水的重量;

④天平重新平衡时,左盘中物体的总质量等于右盘中祛码的总质量。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1)因为木块受到水的浮力实质就是受到水的压力差,所以本题的受力分析重

复,故①的说法错;(2)木块放入溢水杯中,排开的水全部收集到量筒内,木块受到的

浮力等于排开的水重,又因为木块漂移,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重,故②③的说法正

确;(3)因为不知道游码所处的位置,左盘中物体的总质量不肯定等于右盘中祛码的总

质量,故④的说法错。选C。

15.在地下停车场,驾驶员常常依据车位入口上方的红、绿灯推断是否有车位。小吴设计一

种自动限制方案:将光控开关S(遮光时开关闭合)装在每个车位地面中心,红、绿灯装

在车位入口上方,当车位未停车时,绿灯亮;当车位已停车时,红灯亮。如图中的电路

符合要求的是()

【答案】D

【解析】由题知:当车位未停车时,光控开关有光照而断开,电磁铁中无磁性,弹簧将

5

衔铁拉起,绿灯电路接通而发光,所以下面为绿灯;当车位已停车时,光控开关被遮光

而闭合,由图可知,此时左侧限制电路连通,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产生磁性,吸下衔

铁,红灯泡电路被接通,所以上面为红灯;故A图中红灯位置错误,B图红灯、绿灯位置

错误,C图下面是定值电阻,错误,应为灯泡,故只有D正确。选D。

16.如图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描述相应物理量不正确的是()

v/(m-s4)

作物体运动的路程

Sm:物体所受的压强

【解析】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即PV,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

积表示的物理量是物体的质量,故A正确;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

积,即vt,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的路程,故B正确;C、图中

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即UI,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用电器的电功率,故C正确;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压力与面积的乘积,即FS,而

物体所受的压强P=£,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不是表示物体所受的压强,故D错误。选

S

17.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都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

右移动时,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电路总功率变大

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电路总功率变小

6

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变阻器功率变小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功率变小

【答案】ABD

【解析】由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中的电流,电压表

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ABD、由于电压表测的是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由

于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不变;故ABD错误;C、当

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变大,电压U

不变,则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示数减小,由P=UI可知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变小,故C正确。故选ABD。

18.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所画的几种情景下的示意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A.-------------从岸上看水中物体的光路图

N

【答案】ABD

【解析】A、从岸上看水中物体,水中物体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时,光发生折射远离法线

7

后进入眼睛,即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而图中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错误;B、依据

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螺线管的下端为N极,

其上端为S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的下端应为N极,故B错误;C、

依据平安用电原则可知,火线先进入开关,再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干脆接在灯泡

的螺旋套上;三孔插座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故C正确;D、由图可知,

。为支点,图中动力F的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F作用线的距离,而图中是截取了力的作

用线的一部分,故D错误。选ABD。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2分,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6分,第22小

题6分)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平安,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事实

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简洁凝

固,长时间开车也不简洁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详细数值

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

混合液的凝固点/e-17-28-37-49-48-46-28

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

8

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较大。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

液中,宜选o

A.30%B.40%C.60%D.90%

(3)请在图2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推知,防冻液的

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C。

【答案】(1)比热容;(2)B;(3)见图;120。

【解析】(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同样状况下,可以

汲取更多的热量;(2)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由于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

低气温低10〜15℃,则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30〜-25℃,由表中数据可知选择40%和

90%的防冻液,而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所以选择40%的防冻液较为合适;

(3)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以找出当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为120℃。

20.“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清明节人们到英雄山扫墓,牢记历史、缅怀英

烈。如图所示,位于英雄山山巅的革命烈士纪念塔,通高约34米,由塔身和水平基座两

部分组成,塔身平面东西长约10米,南北宽约6米,采纳乳白色花岗岩砌成,高耸入云。

已知该花岗岩的密度为Z.GXKfkg/nA塔身花岗岩体积约为6011?.取g=i()N/kg。通过

计算回答:

(1)革命烈士纪念塔塔身的质量是多少?

(2)纪念塔塔身对水平基座的压力是多大?

(3)纪念塔塔身对水平基座的压强是多少?

9

【答案】(1)革命烈士纪念塔塔身的质量是1.56X105kg;(2)纪念塔塔身对水平基座的

压力是1.56X1()6N;(3)纪念塔塔身对水平基座的压强是2.6X104Pa。

33

【解析】⑴花岗岩的密度为P=2.6X10kg/m,整个塔身体积V=60m)

由P=?得塔身的质量:pV=2.6X103kg/m3X60m3=1.56X105kg;

(2)塔身对水平基座的压力等于塔身的重力,即:F=G=mg=1.56X105kgX10N/kg=

1.56X10%;

(3)受力面积S=10mX6m=60n)2,

6

塔身对水平基座的压强:P=L=1-56X10M=2.6X104Pa„

S60m2

21.如图1所示,L上标有“6V3W”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

变阻器R的最大电阻为100Q.只闭合滑片置于a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为电流表示数为L.只闭合S2,移动滑片,变阻器两端电压与其连入电路的电阻关

系如图2所示;当滑片置于b点时,电压表示数Ub=8V,电流表示数为L.已知L:Ro

=12:5,L:Ib=3:5.(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更)

求:

(1)小灯泡的电阻;

(2)定值电阻R。和电源电压;

(3)在电表的示数不超过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值的状况下,只闭合&时,

计算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范围?

【答案】(1)小灯泡的电阻为12Q;(2)定值电阻R。和电源电压U分别为20Q和18V;

10

(3)在电表的示数不超过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状况下,只闭合开关

Si时,电路消耗的功率范围为4.5W〜9W。

【解析】(1)由可得小灯泡的电阻:比=至=(6V)2=12Q;

RP额3V

(2)由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滑片置于a点时,L与变阻器R串联,变阻器连入电路

中的电阻为Ra,

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LjU=/

%+Ra12Q+Ra

由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2,滑片P置于b点时,R。与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

端电压,电压表示数Ub=8V,由图2可知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16Q,

由欧姆定律可得:Ib=h=X2=-^L=0.5A,

R160

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U

L=―------=o.5A-①

R+R。160+R0

由题可知la:Ib=3;5,所以L=0.3A,

U

即:=0.3A--②

12Q+*

又因为Ra:Ro=12:5--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U=18V,R°=20Q;

(3)只闭合开关&时,L与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流中的电

流,由P=UI可得灯泡的额定电流:I额=至=±1=0.5A,

U额6V

电流表量程0〜0.6A,依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到处相等,

所以电路中最大电流为:I最大=1额=0.5A,

则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P最大=UI**=18VX0.5A=9W,

电压表量程0〜15V,当电压表示数最大为15V时,此时灯泡两端电压最小,由串联电路

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TUL最小—U-UR最大18V-15V—n℃

RrRT120

11

则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P最小=UI最小=18VX0.25A=4.5W,

所以电路消耗的功率范围为:4.5W~9W„

22.小明家新装了电热水龙头,铭牌如表,求:

产品规格220V/50Hz/2200W

防水等级IPX4

走线方式台上台下走线

电线要求1.5平方铜线

电线长度1.4m左右

弯头旋转可360°旋转

(1)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

(2)其加热电阻丝的阻值是多少;

(3)在额定电压下工作21s,若不计热量损失,能够使多少克的水从15℃上升到35℃」水

的比热容为4.2义10打/(kg・℃)]

【答案】(1)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10A;(2)其加热电阻丝的阻值是22Q;(3)在额

定电压下工作21s,能够使550g的水从15℃上升到35℃□

【解析】(1)依据P=UI得,电热水龙头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I=P=2200I=WA;

U220V

(2)依据I=U得,其加热电阻丝的阻值:R=U=侬i=22Q;

RI10A

(3)由P=I可得,在额定电压下工作21s消耗的电能:

t

W=Pt=2200WX21s=4.62X104J;若不计热量损失,贝UQ吸=川=4.62X10),

由Q吸=(:1112\1;可得,加热水的质量:

Q吸__________4.62X10,

m==0.55kg=550g。

cAt4.2X103J/(kg-Dx(35C151C)

四.试验探究题(共31分)

23.指出下列测量工具运用时存在的不规范或错误:图甲中天平运用前调平衡:

图乙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图丙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o

12

【答案】游码没有调零;所测力的方向没有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温度计玻璃泡遇到

了容器底。

【解析】(1)对于天平的正确运用是这样的: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而后将游码归

零,在调整平衡螺母,使得天平平衡,故该题中操作失误的地方是:游码没有调零;(2)

由图知,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拉力方向没有与弹簧

轴线方向一样;(3)丙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虽然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是遇到了容器

底部,因此图乙的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玻璃泡遇到了容器底。

24.在“测平均速度”的试验中:

(1)试验原理是;

(2)试验中须要的测量工具有、;

(3)某次试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和底端不同

时刻,则该次试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

的平均速度是m/so

【答案】(1)v=旦;(2)刻度尺;秒表;(3)0.18;0.225。

t

【解析】(1)测量速度的试验原理是丫=旦;

t

(2)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

(3)全程长si=90cm=0.9m,通过全程的时间ti=10:35:05-10:35:00=5s,

13

全程的平均速度vi=2-=0・9m=0.18m/s,下半段路程为s2=AxO.9m=0.45m,

115s2

时间为t2=10:35:05-10:35:03=2s,则v2=±2=2^d=0.225m/s。

122s

25.某班物理试验小组的同学,在试验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T

(1)方案一:小军用石块依据如图甲所示的试验步骤依次进行试验。

①由图甲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N,排开水的重力G排=

N,发觉F浮W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缘由不行能是(填序号)。

A.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

B.整个试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C.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的底部

②小军改正错误后,得到石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1N,则石块密度为kg/m3;

若将图甲C中的小石块取出,将装有溢出水的小桶放入溢水杯漂移,忽视水的损失,则

此次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为g«

(2)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小川同学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

整水杯的高度。当小川渐渐调高升降台时,发觉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

簧测力计A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示

数的变更量________B示数的变更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而证明

白F,¥=G排.在这个过程中溢水杯对升降台C的压力(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o

(3)甜甜同学认为:用天平、烧杯、水、细线也能测量出小石块的密度,主要试验步骤

如下:

①如图丙所示,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置于天平上,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Q;

②如图丁所示,接着用细线将石块拴住,使之完全浸没在上述烧杯的水中,天平平衡时

的读数为mz(此时手向上拉住细线另一端,石块不接触杯壁和杯底,水不溢出);

14

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P石

【答案】(1)①1.1;L0;B;②2.5X10"120;(2)变小;等于;不变;(3)丁」~9。

(-mJg

【解析】(1)方案一:

①依据F浮=0-F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F1-Fs=2.5N-1.4N=1.IN;

排开水的中力Gjfl=F「F2=2.2N-L2N=1.0N;所以,F?j>G排,A、若最初溢水杯中的

水未装至溢水口,则石块排开水的只有一部分溢出到桶中,排开水的重力G排减小,故A

有可能;B、若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那么四次测量结果都应加上测量前弹簧测力计示

数,那么所得浮力与排开水的重力大小应不变,故B不行能;

C、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容器对石块有支持力,测的Fs偏小,则

利用F滓nFi-Fs偏大,故C有可能;选B;②依据阿基米德原理FJJ=P水gV排知,石块

43

体积为:V石=丫排=>浮=-----------------1N-------------=lX10-m,石块的密度:

JJ

P水g1.0X10kg/mX10N/kg

p=3=_§_=_L=-------&变~——=2.5X103kg/m3;若将图甲C中的小石块取

VVggVlON/kgXixio-4m3

出,将装有溢出水的小桶放入溢水杯漂移,漂移时小桶受到的浮力等于溢出水和小桶的

总重力,当将石块取出后水面下降,减小的体积等于小桶中水的体积,所以此次从溢水

杯中溢出的水的重力为小桶额重力,为L2N,则溢出水的质量为L2N=

g10N/kg

0.12kg=120g;

(2)方案二:

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依据F浮=P液gV排可知,重物

受到的浮力变大,因为Fj?=G-F示,所以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F示=G-F浮变小;又因为

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溢出水的体积变大、溢出水的质量变大、溢出水受到

的重力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大;依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

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所以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更量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

更量相等;将烧杯、水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容器对升降台C的压力等于空杯和杯内水

的总重与物体的重力之和再减去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

即:FH=G杯+G杯内水+G物-F示,而G物-F^=F浮,

所以FJE=G杯+G杯内水+F浮,依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6排水,

15

所以F压=6杯+G杯内水+G排水,由于杯内的水和排出的水的总重等于原来杯子里的水,是个

定值,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容器对升降台c的压力不变;

(3)①如图丙所示,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置于天平上,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皿;

②如图丁所示,接着用细线将石块拴住,使之完全浸没在上述烧杯的水中,天平平衡时

的读数为m2(此时手向上拉住细线另一端,石块不触杯壁和杯底,水不外溢),排开水的

m排mo-mi

质量为m排=mz-nh;若水的密度为P水,石块的体积:V石=丫排==——==---

P水P水

Fl

P水

26.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验:

(1)试验前需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比较规范的操作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整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整

C.将三者分散排列,用刻度尺分别测量高度进行调整

(2)试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楚的倒

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3)试验过程中,小丽发觉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4)试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视察到光屏上的像向(选填"上”或

“下”)移动。

(5)通过试验视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行能形成的像是o

(填符号)

16

(6)当固定透镜位置如图甲,蜡烛由图示位置渐渐向右移动到标尺“25cm”处,通过移

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出现清楚的像,在此次移动过程中,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变更是

A.始终增大B.始终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E.保持不变。

【答案】(1)B;(2)缩小;照相机;(3)变大;(4)上;(5)B;(6)C。

【解析】(1)“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的操作,比较规范的

是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整,这样误差较小,故B正确;(2)图中把烛焰放

在距凸透镜50cm处时,即u>2f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3)试验过程中,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

减小,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距与像都变大。(4)试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

依据“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会向光屏的上方移动。(5)依据凸透镜

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能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不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6)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之间

的距离在u=v=2f时最小,距离是4f;因为凸透镜的焦距为15cll1,2f=30cm,故当蜡

烛在20cm处时,u=2f,此时蜡烛和光屏的距离最小,故由图示位置向25cm移动时,蜡

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再变大。故C正确。

27.小强随家人到海边玩耍时,发觉阳光下的海水和岸边的沙子温差很大。于是他设计了如

图甲所示的试验装置想比较沙子和水这两种物质比热容的差异。试验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