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区域发展
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
99命耳分析)
课标要求命题方向考题取样核心素养
1.结合实例,说区域地理环境2023湖南「T17
明区域的含义及分析2020全国II,T1—2
【区域认知】
类型。
区域是地理考查的载体,高考试题常对接具
2.结合实例,从
体的区域,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
地理环境整体性
相关知识。
和区域关联的角2023新课标,T36
因地制宜与区【综合思维】
度,比较不同区2022全国甲,T36
域发展高考试题多聚焦具体区域,结合区域状况从
域发展的异同,(1)(2)(4)
城市、人口、产业、区域联系等角度综合分
说明因地制宜对
析该区域的发展变化
于区域发展的重
要意义
高考试题多给出具体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等区域发展的相关材料,结合
区域图,要求学生根据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影响城市、人口、产业、区域联系等的因
命题分析预测
素。要求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能够根据区域图中的信息分析当地的气候、地形等自
然地理特征和人口、交通、产业等人文地理特征,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区位因素
在复习区域与区域发展时,不能机械地记忆区位条件的一般要求,而应该把重点放
备考策略到城市、人口、产业、区域联系的特点等方面,结合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国家相关政
策,运用综合思维判断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
一定的苞阴、花状和边界[
的内♦卜H杳"区&边界刚力州区建边界凡立过丽R
K域及
EK”《收内需的一定性版郴网-£]
"
与q区域的矣BH投■自偿餐征.人文WE.峰令0任导修孑
区
itr(的府0索之间的关lUXJft■体性的期情]
发M域整
«r体性HKMJtWtVW.1
区域整体性
和美取仆
三环地因索冷MRI社会般济因索用*]
因地制宜'/I
区域爱K
考点1区域及其类型
教材借:.IX透攸材融会值通
1.不同类型的区域
(1)区域的概念
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1]目的和标准划定的「21空间单元。
区域W地域
“区域”和“地域”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但是“区域”是泛指,其范
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加强调地方性、景观性,如农业地域、工业地域。
(2)区域的内涵
内涵举例
区域具有一定的「31范围、形状和边界云南省轮廓形似孔雀
有些区域,边界是「41明确的:诲些区域,边界行政区或流域,边界是明确的;自然带或语言区,边
具有过渡性质界具有过渡性质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二致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3)区域的类型
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的区域类型也不同。如下图所示:
'按自然特征划分的:如中国东部季风区
4门,来刖按人文特征划分的:如汉语北方方言区
区域的类型〈
按综合特征划分的:如中国主体功能区
、按行政管理目标划定的:如行政区
2.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1)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5]较大尺度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⑹鱼一尺度的区域。
(2)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7]促进。
(3)同一尺度的区域,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⑻发展方向。
认识区域的一般思路
根据区域的内涵和特点,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认识区域:
情境1崇明岛的变迁
崇明岛是中国最大的沙岛,成陆历史已有1300多年,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由于泥沙淤
积,永隆沙、兴隆沙两岛与崇明岛合为一体,其后崇明岛分属江苏省和上海市管辖。下图示意崇明岛位置
和轮廓。
(1)推测在永隆沙、兴隆沙两岛与崇明岛合为一体前,苏沪间ab段行政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
【提示】主要考虑自然因素。
【参考答案】天然河道。
(2)原崇明岛属上海市,现一小部分归江苏省管辖,分析其主要原因。
【提示】从岛屿的变化和行政归属分析。
【参考答案】崇明岛面积扩大,但行政区分界线未变。
情境2“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
人们习惯以巫山为界,把长江中上游部分区域分为“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
(1)分析“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划分的依据。
【提示】主要从材料中的“以巫山为界”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地形。
(2)推测划分“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的主要目的。
【提示】主要从划分后对于两地发展的益处分析。
【参考答案】有利于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加以开发。
f--------------海痢皿wwmab-------------------
命题点区域地理环境分析
[2020全国n卷]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
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1—2
题。
3"IIO*'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
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
【解题思路】据材料可知,地名常与地理环境有关,是地理要素的表现。所以,地名中的“河”代表水
文;“梁”是一种地貌类型,代表地貌;“柳”是指柳树,代表植被。故选A。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D)
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解题思路】据题干可知,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有“河”“沟”“湾”出现,说明两地区地理环境曾经
相似,均为河流较多的地区。但从图中可知,目前乙地河流分布较少,说明乙地区自然环境变化较大。故
选D。
命题拓展
图中甲地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高,推测甲地区地形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特点:沟壑众多,平地少。原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黄土分布广泛,水土
流失严重。
考点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St透敕材敌会贯通、
LDM•日傲雨漠现
1.区域整体性
(1)区域要素构成:自然要素有地质、地貌、山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人文要素有人口、文
化、⑵经济等。
(2)要素之间的关系:区域内各类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有些是直接影响,有些是131间接影响。
(3)整体性的形成: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⑷整体性,进而影响区
域的发展。
(4)区域地理特征
■[聆蹄度位■.曰.日期|
-卜R期契1B.♦济0]
■[气候樽机卜丑做奥03做■点的分♦.卬1■的W*到
■{网询将甑的木条精末支1SM,]
■{・・丽]—:植被的奥1B.分布.t篇*,)
4t博特肥〃me等)
T「广衡*卜邛7户**加聆莫.“雄.n令状况等]
1人口|~以”的欺■,人口*■.AdtWWt人n<Ht・I
城植化案中、城而K位网It.M.liH
衣*14付条件化.■作制度点1»制.作*
冷奥.■靖美赞等
条件.Td分布汨
疹4弟・万丈.女"郴州L之的Htn用
«环冷同胞H坏嵯污力.皆・3立和去6・坏等]
2.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如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
异等。
(2)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的。区域之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
方向、强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⑸区域差异是区域关
联的基础。
(3)区域差异的分析思路
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一一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也
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一一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
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地||"♦一
区域发收水平入更活动的r.改、商”等
。发展方向牛产活功特点
RR.饮食,服饰.
文化等t活涵动X.点
3.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1)区域的发展,既要根据⑹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又要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
区域关联的发展⑺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从而做到因地制宜。
(2)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既需要研究各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也要分析各区域与区外的「81关联
比。
(3)因地制宜是发展变化的:区域各要素的⑼综合作用,以及区域的对外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是随着技术、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的。
(4)区域差异案例分析
①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区域
要素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纬度30°N—33°N附近大致位于44°N—48°N
地理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
位置海陆位置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海口
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
雨热同期,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
条件特征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短
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
类型
耕地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水平
条件以经过人们长期耕作改造而形成的
土壤黑土分布广泛,肥力更高
水稻土为主,生产力较高
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②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
区域
经济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
经济作物油菜、棉花等大豆、甜菜等
农业作物
粮食作物水稻玉米、春小麦
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
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
邻近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
工业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
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
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基地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口持续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
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不断调整,耕地面积大
发展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水稻种植面
幅减少,逐渐由全国的粮食净输出区变为粮
积不断扩大
食净输入区
「浪,,用收材谈活I
情境1荷兰木鞋和风车
荷兰地势低平,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木鞋和风车是荷兰的特色,都曾为荷兰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下
图示意荷兰木鞋和风车。
(1)分析荷兰木鞋反映出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
【提示】结合木鞋的特点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地面易积水。
(2)18世纪末,荷兰约有1.2万架风车,推测当时风车最主要的功能。
【提示】结合荷兰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参考答案】排出低地积水,以保障大部分土地免受水患的威胁。
情境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秦腔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秦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表演高亢激
昂,穿透力强。下图为表现我国不同区域特色的四幅剪纸图。
①②
③④
(1)推测秦腔起源于图示区域的④(填序号)。
【提示】结合“黄土飞扬”与图示进行对比分析。
(2)分析秦腔起源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与秦腔表演特征之间的关联度。
【提示】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加上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人们交流很不方便,因此形成了以吼为主的秦腔。
情境3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西南地区传统村落众多,当地政府对传统村落采取
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措施。下图示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传统村落分布O
(1)分析相较于川渝地区,滇黔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更为密集的主要原因。
【提示】从环境和民族组成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村落受外界干扰小,利于传统村落保留;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地域文化独特,易形成传统
村落。
(2)推测当地政府对传统村落采取的合理发展措施。
【提示】从保护性开发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修复保护为主,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t-----------------胸球噬蝴------------------
命题点1区域的整体性
1.[2023湖南地理卷,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广东省是我国多次大规模南下移民的重要目的地。移民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不同的方言
区。下图示意广东省方言区分布。
(1)描述广东省方言区分布的主要特点。(4分)
【参考答案】方言类型复杂,空间差异大;(1分)以粤语、客家语为主,粤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西部,
客家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1分)闽语主要分布在粤东沿海、雷州半岛;(1分)非粤语区存在诸多
粤语岛。(1分)
【解题思路】先整体概述,再分区描述。整体上,广东省方言区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复杂多样,空间差异
大。从各方言的分布看,主要的方言为粤语、客家语和闽语。粤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西部;客家语主要分
布在广东省东部;闽语主要分布在粤东沿海和雷州半岛地区。此外,在非粤语区还存在一些粤语岛。这种
方言区分布的特点使广东省的方言类型多样,并且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2)客家语方言区内的许多中心城镇成为粤语岛,请推测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省会城市广州地处粤语区,省会城市和省内中心城镇之间长期存在密切的人员来往、文化
交流,省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2分)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香港和澳门也以粤语为主,与其他
地区的中心城镇联系较多;(2分)(与乡村地区相比,)中心城镇人口来源复杂,受周边方言影响小。
(2分)
【解题思路】原因可从历史移民、商贸活动和文化交流方面分析。这些城镇与广州等经济较发达且讲粤
语的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促进了方言的交流和融合。相比于乡村地区,中心城镇的人口来源更加复杂,
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较小。这些因素共同促使在客家语方言区的中心城镇粤语岛的形成。
命题点2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2.[2023新课标卷,2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素有利用大叶种茶树的粗叶腌制酸茶的习俗。酸茶以食用为主,也可泡饮,具有清
凉、提神等作用。1914年,茶房村(位置见下图)发现大片野生大叶种茶树,从而成为泰北重要的酸茶生
产地。之后,茶房村引入新的茶树品种和茶叶加工技术,新建利用茶树新芽嫩叶生产红碎茶的工厂,并与
曼谷等地的茶叶、茶饮料公司建立紧密联系。20世纪90年代,随着交通和电力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茶房
村建立了几家大型茶叶加工厂,使茶叶加工从分散走向集中,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产业
链。目前,茶房村围绕茶叶的旅游活动也悄然兴起。
1000104°
首都
。
城市
。
国界
二
铁路
A河流
等高
OOO
(1)结合地形和气候条件,解释泰北山地民族吃酸茶习俗的形成原因。(8分)
【参考答案】地形起伏大,常年高温,旱雨季分明;(2分)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制作酸茶的原料丰
富;(2分)山地人口分散,交通闭塞,形成当地独特的酸茶制作工艺;(2分)酸茶具有清凉、提神作
用,适宜人们应对当地的湿热气候,且可作为菜品四季食用。(2分)
【解题思路】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泰北山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山地能阻挡来自印度洋湿润
的西南季风,形成大量地形雨,空气湿度大,山区云雾缭绕,光照减弱,适合大叶种茶树生长,酸茶原料
丰富;当地地势起伏大,交通闭塞,酸茶制作工艺独特;在气候炎热且空气潮湿的环境下,当地居民就地
取材,利用大叶种茶树的粗叶腌制酸茶并食用,可起到清凉、提神的效用。
(2)分析茶房村生产的酸茶和红碎茶主要销售范围。(6分)
【参考答案】吃酸茶是当地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酸茶销售范围主要在泰北山区。(3分)利用红碎茶生
产的茶饮料在泰国湿热的气候下有广泛的销售市场,销售范围可至全国大部分地区。(3分)
【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吃酸茶是泰北山地民族独特的习俗,故酸茶主要的销售范围是泰北山区;红
碎茶是用茶树新芽嫩叶制成的,品质好,茶房村红碎茶生产工厂与曼谷等地的茶叶、茶饮料公司合作,可
销售地区广。
(3)分析生产集中化对茶房村茶叶加工企业采购和销售的有利影响。(8分)
【参考答案】采购:形成相应的专业化供应商和稳定的供应渠道,方便企业采购,降低风险;(2分)茶
叶原料集中采购,成本降低。(2分)
销售:便于形成稳定的客商和销售渠道(规模较大的市场);(2分)有利于发挥平台优势,获得市场、
技术等相关信息(避免价格战)。(2分)
【解题思路】采购方面,由材料可知,茶房村建立了几家大型茶叶加工厂,使茶叶加工从分散走向集
中,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产业链,有利于保证茶叶加工企业的原料质量和稳定供应,降
低采购成本和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声誉。销售方面,产品集中化,有利于形成规模更大、更稳定的
市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避免同行恶意竞争。
(4)围绕泰北山区酸茶文化习俗,针对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出建议。(6分)
【参考答案】开发酸茶旅游商品,增加采茶、制茶体验活动;开展古茶树认养活动;展示酸茶文化,加
强宣传等。(每点2分,共6分)
【解题思路】围绕泰北山区酸茶文化习俗,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提出建议。社会方面,进一步挖
掘泰北山地民族酸茶文化,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不断传承创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向人们展示泰北山地
民族酸茶文化历史。经济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弘扬泰北山地民族酸茶文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黄金旅
游路线,开发特色酸茶旅游产品等。生态方面,加强山区环境保护,保持文化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命题拓展
说明茶房村大力培育和推广酸茶产业的重要价值。
【参考答案】经济价值:培育和推广酸茶产业,延长产业链,促进就业。生态价值:培育和推广酸茶产
业,扩大茶树种植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当地水土流失。文化价值:酸茶产业历史悠久,培育和推
广酸茶产业,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口名师指导区域空间尺度与区域面积
区域空间尺度的大小与区域面积的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空间尺度大的
区域,面积不一定大;空间尺度小的区域,面积不一定小;面积大小不能决定空间尺度的大小。
口方法点拨区域特征的认知与比较
区域分析最常见的形式是区域特征的认知与比较。区域特征的认知是根据地理位置判断出区域要素的
特征。区域特征的比较是多个区域特征的对比。区域特征比较的思维过程:第一,找到比较的本体;第
二,确定比较的角度;第三,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门方法技巧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思路
■知识拓展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和人文环境因素差异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1)气候差异的形成
|..侵..AL______
:-.—弋..―卜
I*♦・H/■p1―一I—\
,________,1^*13/ZMU
[大*Z/
..."■....y
l・-ft■不同V1--------1
(2)地貌差异的形成
1,1
卜..ff.tr]-”♦方侑■♦丈
&.fn1.Q内
(3)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
卜.修象第H
■!、・勤4・冰1检.1
Lqc|pfit]
|惴1,,KU也玲,H*文
T施学*q氐41jM*I1要
,约
I值被■鼻X
(4)土壤差异的形成
(5)植被差异的形成
Aftk•g
Ilf#
导
水文象鼻.2
2.人文环境因素差异
人文环
差异成因具体表现
境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
农业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等差
差异异
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人口规模、密度、素质、增长速度等差
人口
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异
城市形态、分布、数量、规模、发展水
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
平等差异
交通地形、气候、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差异
热点情境区域关联一一京津冀协同发展
材料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
其“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
格局。
材料二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率先突破的领域。主要目标是建设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
域铁路,建立京津冀主要城市一小时交通圈,打造国际一流航空枢纽。下图为京津冀位置示意图。
探究设问(1)评价北京市的交通条件。
(2)分析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对北京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
(3)从优势互补角度,指出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主要积极作用。
【解题思路】(1)评价交通条件要考虑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2)根据上题分析中北京市交
通的不利条件进行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3)先要明确京、津、冀三地各自的优势,然后针对
优势作答。
【参考答案】(1)有利条件: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陆运(公路、铁路运
输)发达;航空运输发达。不利条件:内河航运不发达;缺乏海运港口。
(2)促进货物和人口流动;加快北京产业转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北京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有
利于缓解北京市城市发展问题。
(3)提供廉价劳动力;提供矿产资源;提供后备土地资源;提供农副产品。
[2023湘豫名校联考]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
下,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和升级、协同发展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对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科学合
理布局提出更高要求。据此完成1—2题。
1.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B)
A.劳动力成本低B.制造业基础好
C.高铁网密度大D.矿产种类多
【解题思路】京津冀地区中,京、津地区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高,A错误;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水平
高,制造业基础好,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B正确;高铁以客运为主,不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
C错误;煤炭、铁矿、石油等矿产对制造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但不是矿产种类越多,制造业水平就越
高,D错误。选B。
2.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协同发展过程中(C)
A.高端制造业向河北扩散
B.不同类型制造业加速集聚
C.专业化分工趋势显著
D.不断向京津冀以外区域转移
【解题思路】在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协同发展过程中,高端制造业应布局在京、津,低端制造业应向劳动
力成本优势显著的河北转移,A错误;同一类型的制造业会集聚,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会分散,制造业的专
业化分工趋势明显,B错误、C正确;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并没有不断地向其他区域转移,而是在区域内部
转移,D错误。选C。
(■一■一•蕾•一-)
[2024江西九校联考]耕作半径指从农村居民点到相应耕作区的距离。耕作半径受地形地貌、农业生产
技术与装备、劳动力、出行方式及农用地类型和布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两乡村聚落分布图。据此
完成1一2题。
1.我国北方乡村的耕作半径普遍大于南方,其主要原因是北方(D)
A.地形平坦
B.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更高
C.劳动力数量少
D.耕地多为旱地
【解题思路】与南方相比,我国北方以旱地种植为主,耕作较粗放,劳动强度较小,耕作半径较大,D
正确。我国南方也有地形平坦的平原分布,但耕作半径并不大,A错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
水平差异不大,B错误;北方平原地区也是我国人口分布密集区,劳动力资源丰富,C错误。
2.上图甲村耕作半径大于乙村的影响因素是(B)
A.地形起伏B.居住地布局
C.道路通达度D.耕地类型
【解题思路】读图可知,甲村居民点规模大,分布较乙村更集中,农户与其承包的耕地距离远,所以耕
作半径大,B正确。图示两村的交通线路都比较平直且密集,说明两村道路通达度都比较高,地形起伏都
比较小,A、C错误;耕地类型无法判断,D错误。
[2023湖北地理卷]“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
式。下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3—5题。
•一’生.…逐现.)
、一,烈慎精色、一,
3.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D)
A.人口规模B.基础设施
C.生产水平D.资源禀赋
【解题思路】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
资源承载力相协调。读图可知,该模式的发展是建立在空间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和特色景观资源的基础上
的,说明资源禀赋是该模式发展的基础,D正确。人口和基础设施属于社会系统,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区域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A、B错误。生产水平属于经济系统,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不是该模式发展
的基础,C错误。
4.“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A)
A.乡村旅游开发B.生态环境建设
C.农副产品加工D.电子商务推广
【解题思路】读图可知,乡村旅游开发不仅能充分利用乡村景观资源,还可以利用村庄营造乡土景观、
利用产业提供特色景观,将“产、村、景”各要素融合在一起发展,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
可持续发展,A正确;生态环境建设主要促进乡村生态可持续发展,即主要是“景”要素的发展,B错
误;农副产品加工和电子商务推广会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即主要是“产”要素的发展,C、D错
、口
沃。
5.该模式的特色在于(C)
A.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
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
D.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解题思路】该模式的发展促进了“产、村、景”各要素的融合发展,因此其特色在于体现农村生产、
生活、生态空间之间的高度融合,C正确。
6.[2023广东地理卷,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胆草(图1)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土壤呈微酸性的环境中生长。
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大部分地区土壤pH在5.5—
6.8o该县是我国优质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前,该县龙胆草生产以散户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企业少,产品售价
低。近年来,该县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新型组织模式(图2),提高了龙胆草产业效益。
图1图2
(1)分析该县适宜龙胆草大规模种植的自然地理条件。(8分)
【参考答案】地处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凉;(2分)受季风叠加地形影响,降水较充足;
(2分)山地丘陵地形,利于排水;(2分)坡地面积广,大部分土壤呈弱酸性,适宜大规模种植。(2
分)
【解题思路】龙胆草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土壤呈微酸性的环境中生长,因而可从气候、地
形、土壤等方面分析。气候方面,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纬度较高,且位于长白山余脉,海拔较高,气候
温凉,适宜龙胆草生长;该县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较湿润,夏季雨热同期,利于龙胆草生长。地形
方面,以坡耕地为主,排水条件好。土壤方面,该县大部分地区土壤呈微酸性,利于龙胆草种植。
(2)简述农户参与图2所示的新型组织模式能获得哪些方面的益处。(6分)
【参考答案】农户通过土地租赁、投资及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收入;(2分)农户能从基地和企业获得资
金、技术等支持;(2分)种植或初加工的产品由企业收购,产品销售有保障。(2分)
【解题思路】该模式与农户相关的环节有“劳动力+土地”“合同+服务”“工资+知识溢出”等。由
“劳动力+土地”环节可知,农户为基地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收入。
由“合同+服务”环节可知,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风险共担,提升农户抗风险能力;种植或初加工的产
品由企业收购,产品销售有保障。由“工资+知识溢出”环节可知,农户能从基地和企业获得资金、技术
等支持,利于农户提升种植技能。
(3)该县如何利用“清原龙胆”品牌优势进一步打造优质龙胆草产业基地?(8分)
【参考答案】加大品牌宣传和营销力度,加强交易集散中心建设,扩大市场影响;(2分)进一步选育优
良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建设良种繁育及供应基地;(2分)建设深加工基地,吸引知名企业及人才、技
术和资金等进入,生产龙胆系列优质产品;(2分)利用品牌优势,建设康养、科普、研学和文创等产业
基地。(2分)
【解题思路】可从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经济方面,该地过去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企业少,
产品售价低,因此可以加强交易集散中心建设,扩大种植规模和市场影响,建设良种繁育及供应基地;建
设深加工基地,吸引知名企业及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进入,生产龙胆系列优质产品。社会方面,加大品牌
宣传和营销力度,发挥“清原龙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优势,建设康养、科普、研学和文创等产业
基地。
f----------------------鎏鲤)—廉阳勘《---------------------\
考点1区域及其类型
[传统文化/2024吉林摸底]语言和音乐有着天然的联系。民歌是由大众口头创作并广泛流传于日常生活
和生产劳动中的歌曲。山西民歌大致可分为晋中、晋南、晋东南和晋北四个不同的色彩区。据此完成1—2
题。
1.关于山西民歌色彩区的叙述,正确的是(D)
A.不同色彩区的大小、形状相同
B.各色彩区间边界明确
C.各色彩区之间主要是自然条件差异
D.受方言影响显著
【解题思路】晋中、晋南、晋东南、晋北四个民歌色彩区大小、形状不相同,A错误;民歌色彩区主要
按照人文特征划分,各色彩区界线具有过渡性质,边界不明显,B、C错误;民歌受方言的影响大,各色
彩区之间主要是语言上的差异,D正确。
2.山西晋南色彩区与陕西关中地区的民歌有许多相似之处,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C)
①二者经济水平相近
②二者地理位置邻近
③二者气候类似
④二者有水系连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题思路】晋南色彩区与陕西关中地区仅隔一条黄河,地理位置邻近,生产生活方式相似,因此二者
的民歌有许多相似之处,②④正确。综上可知,C正确。
[2023湖北荆门期中]野生稻是栽培稻的近缘祖先,具有栽培稻不具有或已经消失的优良遗传基因,可
用来改良水稻品种。中国野生稻零星分布在南方地区。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有迄今为止发现的纬度最高的
野生稻分布区,国家在这里划定了野生稻保护区。据此完成3—5题。
3.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野生稻分布区(B)
A.是人为划定的区域
B.是客观存在的区域
C.具有明确的边界
D.与野生稻保护区的范围一致
【解题思路】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野生稻分布区是客观存在的区域,其边界具有过渡性质,A、C错,B
对;与人为划定的野生稻保护区的范围不完全一致,D错。
4.东乡区野生稻作为迄今为止发现的分布区纬度最高的野生稻,与其他地区(纬度更低地区)的野生稻相
比,具有的最重要的优良遗传基因是(A)
A.抗寒B.抗旱C.抗病D.抗风
【解题思路】东乡区野生稻作为分布区纬度最高的野生稻,与其他地区(纬度更低地区)的野生稻相
比,其生长环境热量条件差,可推出东乡区野生稻最主要的优良遗传基因是抗寒。
5.国家在东乡区划定野生稻保护区,是为了(D)
A.促进当地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B.保护当地自然环境
C.提高野生稻的产量和品质
D.保护野生稻物种资源
【解题思路】由于野生稻具有栽培稻不具有或已经消失的优良遗传基因,并可用来改良水稻品种,且面
临着日益减少的威胁,故国家划定野生稻保护区,是为了保护野生稻物种资源。
[2023福州期中]太行山脉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呈东北一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千米。“太
行八隆”即古代晋、冀、豫三地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地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
地。现今“太行八隆”已被公路、铁路替代,变成了通途,昔日的军事关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据
此完成6—7题。
6.“太行八隆”被公路、铁路替代,变成了通途,说明该区域的界线(A)
A.先以屏障功能为主,后向联系功能转变
B.先以联系功能为主,后向屏障功能转变
C.只具有屏障功能,阻止区域相互渗透
D.只具有接触功能,促进区域相互联系
【解题思路】自然形成的区域界线既是地域分异的表现,也是区域形成的因素,一条界线不仅将区域分
割成毗邻的地域单元,还是区域间接触联系的纽带。由题可知,现今“太行八隆”已被公路、铁路替代,
变成了通途,说明该区域的界线先以屏障功能为主,后向联系功能转变。
7.“太行八险”的变化可以促进山脉东西两侧(B)
A.自然地理特征趋于相似
B.风俗习惯日益接近
C.农业类型趋于相同
D.人口密度日益接近
【解题思路】区域之间具有联通性,“太行八隆”的变化可以促进区域间的沟通,使区域语言和风俗习
惯趋于相似;自然地理特征、农业类型和人口密度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难以通过建立交通联
系而改变。
[2023贵州遵义联考]某古装剧背景设定展现了我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天下共分九川,其中墨川为
边境要塞,牧民散居,牧业发达;霁川梯田层叠,喜食菌类;苍川干燥贫瘠,物资稀缺;莹川雨量充沛,
四季常青下图为我国相关信息简图。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九川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墨川大致位于①区域,其河流均为内流河
B.霁川大致位于⑤区域,属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C.莹川大致位于④区域,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
D.各川内部环境差异大,相邻两川习俗差异小
【解题思路】
选项分析结论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墨川应大致位于②区域,即内蒙古草原地区,地广人稀,农
AX
业以放牧业为主,与蒙古国接壤,且其河流有内流河也有外流河
霁川应为横断山脉以东的云贵高原,地势起伏较大,缓坡修筑梯田,气候湿润,菌类繁
BX
盛,而⑤区域是青藏高原
C莹川应为我国南方地区,即④区域,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q
D各川内部环境相似、差异小,而相邻两川习俗差异大X
9.与苍川和莹川自然环境差异关联性最小的因素是(C)
A.纬度B.海陆位置
C.植被D.地形
【解题思路】我国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纬度较高,距海较远,气候干旱,物资稀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2课《自定主题活动三:制作吉普车模型》(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
- 全国电子工业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2单元2.3活动2《新媒体带来新社交形式》说课稿
- 会展旅游目的地的智慧旅游建设考核试卷
- 2025年度新房认购意向金及权益保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宾馆客房一次性用品市场调研及采购合同3篇
- 内河船舶驾驶员心理素质与压力管理考核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厂房电气设施安全评估与改进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5人合伙企业经营管理合作协议3篇
- 主播合作协议合同范本(2024版)
- 中介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2024版)
- 外配处方章管理制度
- 2025年四川长宁县城投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骆驼祥子-(一)-剧本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全国医院数量统计
- 【MOOC】PLC技术及应用(三菱FX系列)-职教MOOC建设委员会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3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A 第1课时(1a-2e)教案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泌尿科主任述职报告
- 中国的世界遗产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PEP-3心理教育量表-评估报告
-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项目竞争性磋商招标文件评标办法、采购需求和技术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