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导入有一次,一官宦人家的老太太90寿辰,老太太的儿子备了一份厚礼拜访唐伯虎,请他第二天为老太太作祝寿诗助兴,唐伯虎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唐伯虎果然准时赴约。等到觥筹交错、耳热酒酣之际,主人邀请唐伯虎作祝寿诗。唐伯虎也不推辞,站起来思索片刻,用手指着老太太高声吟道:“这老太太不是人。”老太太顿时横眉竖眼,极为难堪,众宾客也大吃一惊,怎么才子开口就骂人,莫不是酒喝多了说胡话?众宾客惊愕,主人也满面不悦,客厅里顿时鸦雀无声。唐伯虎似乎没有注意到别人的反应,稍停片刻,慢慢吟出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好!”众宾客齐声喝彩。个个转忧为喜,主人喜笑颜开,九十老太的脸上也泛起桃花晕。想不到才子又指着坐在老太太周围的儿孙吟出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全场空气立刻像要凝固一样,主人好不尴尬。老太太的儿孙们个个满面怒容,恨不得马上把唐伯虎赶走。又停片刻,唐伯虎指着八仙桌上的寿桃,一句一顿地吟出末句:“偷得蟠桃献娘亲。”“好诗!好诗!”众宾客一齐喝彩,掌声如潮。主人立即亲自上前敬酒,感谢唐伯虎所献的绝妙祝寿诗,老太太的寿宴也变得新奇,热烈。唐伯虎的四句诗引得众人的情绪忽喜忽忧。由此可见,平铺直叙的文章会让人觉得无味,而起伏跌宕的情节设置则会扣人心弦,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这里就运用了欲扬先抑手法二.什么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欲扬先抑”,是一种写作技法,既可写人,也可写物。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或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1.从课文中寻找这种方法。例如《阿长与山海经》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回忆了有关长妈妈的几件事。就是这样一个“我”并不喜欢的、有着诸多缺点的人做出了令“我”终生难忘的事,体现了长妈妈对“我”的关爱,从此“我”的感情也发生了巨大转变。通过这篇回忆文章也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这里不详细说了,大家在课堂上分析得够详细了,如果你能从写作的角度来学习借鉴一下,会获益匪浅:围绕情感变化精心选取典型材料,恰当组织安排,确定详略,结构成篇。2.从古典名著中寻找这种方法如鲁迅的《范爱农》采用的也是欲扬先抑法。文章开头通过打电报、拟电文表现出范爱农简直像是一个不通人情、胆小如鼠的不革命的懦夫,对这样的人,作者甚至写道:“这范爱农……很可恶。……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这是“抑”)然而下文写出通过多次交往,才得知范爱农不是那样的人,他和鲁迅一样对反动派的残酷杀害革命者是极其愤恨,只是当时对发电报作用有看法。(这是“扬”)通过这一抑一扬,一个正直、爱国、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由于运用了抑扬手法,所以文章显得波澜起伏,避免了行文的平庸呆板,单调乏味。3.从平时习作中寻找这种方法《父亲》“我从小就恨我父亲,父亲也同样恨我。”开篇简短两句话,欲扬先抑,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恨,是因为父亲对我严厉要求。写父亲恨我是因为我贪玩不争气,然而正是父亲对我的严厉管束,才使我改掉了坏习气,学习上有了很大进步。这种开篇,可以说是别具一格。三.欲扬先抑的作用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名家范母鸡老舍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又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而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埂,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小疙瘩来。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雏鸡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当它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们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它教给雏鸡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雏鸡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雏鸡。因为它是鸡的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佳作鉴赏:《母鸡》事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运用了欲扬先抑写法,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对募集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本文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运用欲扬先抑要处理好几个问题欲扬先抑,常从贬抑处落笔,在颂扬中走高,使文章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取得既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要处理好几个问题:(1)“抑”什么?“抑”到什么程度?(2)“扬”什么?怎样“扬”?欲扬先抑,常从贬抑处落笔,在颂扬中走高,使文章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取得既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1.红蕊小蕾徐徐开———“抑”须有度。“抑”是曲笔的起势,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笔下有度”。所谓“心中有数”,是指要选好“抑”的内容,它可以是人物的外貌、爱好、性格、境遇等,也可以是人物对事(景)的态度、认识、情感等。所谓“笔下有数”,是指既要把握好贬抑的“度”,不可突破底线,又要充分地铺叙好“抑”,蓄满待引之弓。【课文引路1】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鲁迅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这里叙写了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等生活细节,交代“我”起初不喜欢长妈妈的原因,“抑”得“真实、细致、有度”,不丑化、不夸张、不虚化,为下文的情感转变为“扬”作了充分的铺叙和准备。2.银汉迢迢巧暗渡———从“抑”走向“扬”。“欲扬先抑”是“先蹲下、后跳起”,这从“蹲势”到“跳势”的过程,就是从“抑”走向“扬”的桥梁。如何从“抑”顺势走向“扬”呢?通常会用线索来构建两者的关系,诸如:人物际遇、认知变化、感情波动等等。行文中,要在“抑”和“扬”之间处理好过渡内容、设计好变化机缘。【课文引路2】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郑振铎《猫》作家以“我”对第三只猫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串起第三只猫的故事。之前“我”不喜欢这只花白懒猫,后来“我”对它深感愧疚。选文中的心理描写就是从“抑”到“扬”的“中转站”,使人物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化成为可能,合乎情理。3.一树繁花满庭芳———“扬”应出彩。在欲扬先抑中,“抑”是形,“扬”是神。“扬”的内容主要指忠诚、仁厚、爱国、诚信等思想情感,常用方法是叙述典型、撷取精彩、抒情议论等。“扬”应出彩,但须符合情理,不可随意拔高。【课文引路3】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杨朔《荔枝蜜》作家先写小时候被蜇过,所以不喜欢蜜蜂,这是“抑”,然后,写吃过香甜的蜂蜜、了解过蜜蜂的习性后,思想上起了变化,这里用议论抒情来进行“扬”,热情歌颂蜜蜂勤劳奉献的精神,进而歌颂了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顺势而“扬”。“扬”出文章的高潮,“扬”出了散文的主旨,可谓“扬”得出彩!五.作品举例同龄作1感动如雪花片片盛开我以前很不喜欢爸爸,因为他胆小怕事,办事从来都畏首畏尾的,在家是个十足的“妻管严”,在外是个十足的“懦弱汉”。【一开始就表明自己对父亲的态度,不喜欢,这是“抑”】小时候,别人总会问我这么一句:“你是不是王八的姑娘?”我总会瞬间愤怒起来:“我不是王八的姑娘,我的爸爸是王xx。”我有些恼恨爸爸为什么在他那些兄弟中排行老八,我更愤恨人们按他们的兄弟排序以“王八”来称呼爸爸。我听到那个称呼就感觉到像一种嘲笑、一种耻辱,而爸爸却好像不十分在意似的,这让我十分鄙视他。【通过用别人的有用心的问话,从侧面烘托爸爸的“懦弱”形象】那年冬天很冷,爸爸去河边捕鱼。因为怕晚上河水结冰,第二天不容易捕鱼,于是爸妈准备晚上就到河边抽水。到了晚上,天气更冷了。外面风呼呼刮着,发出凄厉的声音,我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歌。门被打开了,妈妈走了进来,用商量的语气说道:“丫头,晚上你和你爸一起去河边吧,他忙了几天,你看着电泵,让爸爸多休息一下,你长大了,也该懂事了。你弟弟感冒,妈妈走不开,就委屈你了。”【交待事情的起因】我极不情愿地穿好衣服,和爸爸一起扛着被子去了河边。寒风扯着哨子般地呼啸,吹在脸上刺骨的疼,冻得我不停地哆嗦。终于到了河边,爸爸搭了一个很小的帐篷,帐篷只能容得下一个人,然后在稻草堆上铺上被子。爸爸去安水泵,我四处收集枯枝树叶,点起一堆火。看着火苗忽东忽西地跳动听着柴火“噼噼叭叭”作响,渐渐地我有了一丝困意。这时,爸爸安好了水泵,对我说:“丫头,你先睡,等我困了再叫你。”于是我钻进帐篷倒头就睡着了。【有关寒风的描写,为下文烘托人物形象作铺垫】不知过了多久,我被冻醒了。我捂着被子,爬出帐篷,看见外面下起了雪,地上的雪不知什么时候已堆了一尺多厚。爸爸坐在帐篷边,身上落了一层雪花,仿佛一尊雪雕,河里电泵仍“突突”地抽着水。我心中不禁有些酸楚,轻声唤道:“爸,你来睡一会吧!我不困了。”爸爸却说:“不用了,你睡吧,别冻坏了身子。”【一帐篷外的雪景,这样既能突出天气的寒冷,又能烘托出爸爸的爱心】突然地,心底涌起了想哭的冲动,感觉自己好像欠了爸爸许多东西。爸爸是爱我的,为什么以前只看到爸爸的不好,而对爸爸的爱却毫无察觉呢?雪,仍不停地飘落,感动就像那漫天飞舞的雪花,在心间盛开。捂着被子,看着爸爸那微缩的背影,以前对爸爸的鄙视化为乌有。【爸爸的爱终于让“我”顿悟,心理描写真实而自然地写出“我”对爸爸的态度的转变。这是“扬”】从那个雪夜开始,我知道有个观念已在我心底彻底转变,不管他叫什么名字,不管他怎么怕事懦弱,但,他值得他的女儿永生敬重。【结尾,将作文的主旨落脚在“幸福”两字上,与题目形成照应】【名师点评】整体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行文结构更完整,首尾呼应,对比鲜明;风雪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让父亲的爱女形象在烘托渲染中更鲜明突出。最后,结尾时议论表达方式深化了主旨,也从时间上与开头“小时候”一词相照应,点明是回忆往事,使全文条理更清晰,层次更分明。同龄作2一不留意“我走了。”“路上慢点,注意安全。”这是我和妈妈每天早晨固定时间的固定对话,自上初中以来,从没有变过,如同例行公事。我们家是老房子,带一小院,门外,是一条长长的胡同。我每天骑着车,穿过这条长长的胡同,赶着去学校,生怕迟到。日复一日,每天如此。这样的生活让我觉得枯燥乏味,每天固定的告别让我觉得如同形式化的走过场。然而,让你觉得习以为常的生活总会在不经意间带给你小小的意外,或许它每天都在,只是你没有察觉到而已。当你在一不留意发现它时,你觉得那是带给你的意外,而它却是每天都存在的日常。那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一天,如同之前三年来的每一天。“我走了。”我边穿上外套边说。心里在默默地念道:“路上慢点,注意安全。”肯定又是这两句,每天都是一样的话,不烦吗?不出所料,耳畔响起妈妈的声音:“路上慢点,注意安全。”“砰”的一声,门发出沉闷的声音,似乎也在发泄着不满的情绪,如同我的心声。我骑着车在长长的胡同里疾驰,像一阵风吹过。刚出胡同口,想起昨晚将语文课本从书包里掏出来,忘记放回去了。糟糕,今天有语文课,老师要检查预习课文的情况。今天本来就出门晚,如果再返回去拿,说不定要迟到的。心一横,拿定主意:回去取!当我再次拐进这条长长的胡同时,隐约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谁?妈妈?怎么可能?当我离那个身影越来越近的时候,我讶异,真的是妈妈!怎么可能!她怎么会在门口?来到她身前,她问:“怎么又回来了?”“忘记带课本了。你怎么在门口?”“哦,没事,就是看着你走。”我的心里如同平静的湖面上忽然投下了一枚石子,泛起一丝丝涟漪。也许这只是偶然为之,又恰巧被我碰到了而已。虽然心里这样想,但还是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解开心中的疑惑:妈妈是否每天都如此目送,直到我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口转弯的地方?第二天,一如往常。相同的“我走了”,相同的“路上慢点,注意安全”,相同的骑着车穿过长长的胡同。然而,不同往常的是,我在胡同口转弯后停了下来,躲在转弯处偷偷观察,在胡同的另一尽头,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此时,我的背影已消失在拐弯处,而她,依然站在那里,目送。等到她转身回去,我才强忍着泪水离开。原来,她每天如此,站在门口目送我穿过那条长长的胡同。而我,却从来没有发现,从来没有回首望一眼,所以我错过了母亲那无言的爱。如果不是那次的折回,我或许将永远不会发现母亲的目送。这一不留意带来的感动和愧疚,在心里漾出层层涟漪,起了波澜。【名师点评】选材: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选材,选取了生活中非常平凡的一件小事:“我”早已厌烦了每天早晨与妈妈的告别对话,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妈妈在我走后会在门口目送“我”。事件微小,却折射出生活的情感问题:我们会常常忽视或拒绝来自家人的关怀,有时将其当成理所应当或习以为常。作者在一不留意间发现了母亲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深受感动,又为自己之前的忽视感到愧疚。立意:文章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小事来表现主题:不要忽视身边的关爱,要留心观察,善于发现,留意身边微小的事或物。语言:语言平实质朴,通过语言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推动事件的发展。作者和妈妈之间的对话“我走了”“路上慢点,注意安全”和“长长的胡同”在文中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文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更生动形象。结构: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突显文章主题。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穿插议论和自己的感悟,结尾点题,揭示文章主旨,抒发情感。同龄作3《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冬日傍晚五六点钟,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我们坐在教室里,等待着上晚自习。随着清晰的脚步声,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今天的晚自习,我们考试。”话还没说完,教室里的叹气声就已经满天飞了。调皮的F君说道:“昨天考,今天考,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起笔曰‘考试中自得其乐矣。’”语音刚落,教室里便哄堂大笑。语文老师并没有发火,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F君,你的发言不错嘛!没有白学古文。我刚才没解释清楚,我们今天的考试不记成绩,只是想尽量的发挥出你们潜在的能力。现在回答我: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们会想到什么?”“想到老人。”A君首先回答。“想到深沉,默默无闻,像在思索。”“还有别的吗?”老师问。“想到明天,明天太阳会再次升起,那不再是夕阳,那将成为朝阳。”F君不假思索地说。“非常好!”语文老师赞扬道。同学们对F君的精彩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第一个问题刚结束,老师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朝阳应该是什么样的?”“有朝气,朝气蓬勃。”“充满自信,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一回,大家一个个站起来就说,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接踵而来的便是第三道问题:“你们愿做什么样的朝阳,怎么样才能让你们的青春像朝阳一般?”“我希望做一个永远充满朝气的朝阳,最好可以任意的发挥,想象,还可以创造,可是……我没有时间。”W君显得很无奈的挥了挥手。“我希望做一个‘好孩子’式的朝阳,可是,我总是太爱玩,‘好孩子’也许离我太远了。”F君的语气略带惋惜。语文老师听了这些话,高兴地说:“其实你们都是朝阳。只要别太死读书,给自己留些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你们的创造不会只是梦。你们想想你们今天说过的话,多么完整,多么有道理,文采也不错嘛!”这原本“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也深深地被这堂不寻常的考试所陶醉。真希望师弟、师妹们“减负”后的考试,和我们这次考试一样快乐。【名师点评】本文的成功得益于作者的巧妙构思-——运用了“欲扬先抑法”抒情达意,将一次别开生面的“不同寻常的考试”,写的情趣盎然,意韵深远,令人回味。晚自习语文老师宣布考试,“教室里叹气声已满天飞”,“f君”调侃的话,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老师因势利导,以“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会想到什么”为话题,开始了晚自习的而考试,形式新颖,方法独特。结尾写“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这是欲扬先抑写法六.注意的三个问题1.题材的选择一篇好的写人作文,除了有新颖的构思和立意外,还需要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来表现对象的美好品质,从而充实文章的内容。采用欲扬先抑手法写人时,如何去选材呢?在写人时,可以写老师、爸妈、同学、街坊、邻居、陌生人等,所选取的事例、材料必须要新颖典型,言他人所未言。安排材料时可以选几件令人厌恶的事,再加上一两件令人改变看法的事。可以写人、事、物、景。2.线索的安排在安排线索时,一定要注意“变化”二字。以对人/物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抑扬的转变要有一个触发点。比如:写老师可按照“讨厌、害怕——有好感——佩服——敬重”这一线索组织材料。又如:《阿长与山海经》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的。“不大佩服——空前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详略的处理。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作者在写阿长时,先用充满贬义的文字略写了六斤十,来表明如何“憎恶”、“讨厌”阿长,结尾却用充满感激怀念的文字来详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由此看来,我们在采用欲扬先抑手法时,还要注意详略得当。一般来说,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抑”少“扬”多,要注意“抑”少“扬”的作用,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抑”的部分要先写,起铺垫作用。要为“扬”蓄势,与“扬”的部分相比要略,“扬”的部分后写,是文章的重点,是要详写的地方,也是揭示作写作意图,点明文章中心的地方。七.适用范围:许多题材都适合用此种方法表现,这里只举几方面,帮助大家打开思路,相信你的想法会更多:eq\o\ac(○,1)可以写亲情、友情,写“爱”的题材,写出你的情感变化,由不理解到理解、感动的过程;eq\o\ac(○,2)可以写平凡的人、丑陋的物,写出他(它)崇高的品质;练习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生活或阅读经历,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以“我的读书故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思想积极健康,要有真情实感。【佳作示例】书中日月长———我的读书故事月黑风高,我,一个自诩的“小书虫”,悄悄打开了姐姐视若珍宝的小书箱,翻出一本《红楼梦》。
封面上,一个女子两弯似蹙非蹙笼眉烟,一双似笑非笑含情目,娴静如娇花照月,正手执一卷书,倚栏沉思,窗外隐约有一丛幽竹。凭着我对这本书的粗浅了解,心想:这林黛玉,为啥整天哭泣?哪来的这么多眼泪?
喜欢玄幻小说的“我”,毫不犹豫地把这“哭宝子书”扔在一边,寻找着自己中意的书,翻了半天,没找着,悻悻地合上了书箱。
姐姐突然推门进来,看我一脸慌乱,狐疑地盯着我,“翻我书箱了?”“就随便看看,也没什么好看的书!”有点心虚,但还嘴硬。
姐姐连忙打开书箱,发现里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收购合同样本英汉
- 企业购买工装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交保险合同标准文本
- 信息中介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公益广告景观小品合同标准文本
- 东莞二手车购车合同标准文本
- 体培员工合同标准文本
- 产品包销提成合同范例
- 个人书籍出版合同标准文本
- 买树安全合同样本
- 村级公墓规划设计方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民法学(2)》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央戏剧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3
- 2021年高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实务》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原子核第2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课件
- 40万只全现代化蛋鸡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起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合集-2024年消防月专题培训
- 拼多多在线测评98道题
- 环境监测站运行管理与质量控制标准
- 20以内的加法口算练习题4000题 28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