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2022-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版)_第1页
选择题-2022-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版)_第2页
选择题-2022-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版)_第3页
选择题-2022-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版)_第4页
选择题-2022-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选择题-2022-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

(上海专版)

学校:姓名:班级:

1.(22-23四年级下•上海•期末)下列四个数中,与其他三个数不相等的数是()o

A.0.060B.0.600C.0.06D.0.0600

2.(22-23四年级下•上海•期末)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后是3.8,这个

数是()o

A.0.38B.0.038C.38D.380

3.(22-23四年级下•上海・期末)把5.0703、5.0073、5.7003、5.0730四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在第3

个的数是()。

A.5.0703B.5.0073C.5.7003D.5.0730

4.(22-23四年级下•上海•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九时三十分时,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

B.已知直线a,画直线a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

C.平行线之间的线段处处相等。

D.长方形只有2组互相垂直的边。

5.(20-21四年级下•上海•期末)86800+800=()。

A.108....4B.108....400C.18....4D.10....400

6.(20-21四年级下.上海•期末)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的

位置关系是()。

A.互相平行B.相交C.互相垂直D.无法确定

7.(20-21四年级下•上海•期末末)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后得到的数

是3.5,那么原数是()。

A.0.035B.0.35C.35D.350

8.(20-21四年级下•上海•期末)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凑整到十分位是7.1,这个两位小数最大

是()。

A.7.19B.7.15C.7.14D.7.19

9.(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近似数26.18是由下面的()按照“五舍六入”法得到的。

A.26.175B.26.189C.26.179D.26.186

10.(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如图所示,点A到线段上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的是线段()。

A

A.ADB.AEC.AFD.AG

11.(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两杯水,第一杯喝去它的一半,第二杯喝去0.2kg,剩下的两杯水

()。

A.第一杯多B.第二杯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

12.(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12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小美的3倍,今年小美24岁,今年爸爸的

年龄是小美的()倍。

A.1B.2C.3D.4

13.(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5.2加上下面的哪个数结果大于9且小于10?()。

A.3.6B.3.74C.4.1D.4.9

14.(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平面上的点(8,0)表示()。

A.纵轴8,横轴0B.纵轴0,横轴8C.纵轴8,横轴8D.纵轴0,

横轴0

15.(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同一平面内,画出与已知直线距离为6cm的平行线,能画出()。

A.1条B.2条C.3条D.无数条

16.(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把一个数缩小100倍后,得到的数比原来小495,原数是()。

A.5000B.550C.505D.500

17.(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下列各数中,在数的末尾加上“0”后,数的大小发生变化的是()o

A.25.0B.3.8C.10D.15.2

18.(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6.32等于450个百分之一加上()个千分之一。

A.182B.1820C.587D.5870

19.(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4900+(49x5)=4900+49+5,这个算式运用了()。

A.除法运算性质B.商不变性质C.乘法交换律D.乘法结合律

20.(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小瑶做小数减法时,把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9,结果得到的差

是21.67,原来正确的差是()□

A.21.58B.21.76C.21.59D.21.75

21.(19-20四年级下•上海•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5.8,那么差增加11.6B.两条直线的关系不是垂直就是平行

C.8.0的计数单位比8.00的计数单位大D.3.19M.1是依据“进一法”凑整得到的

参考答案:

1.B

【分析】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详解】0.06=0.060=0.0600

故答案为:B

【点睛】熟记小数的基本性质并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2.C

【分析】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到3.8,则把3.8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

向左移动两位,得到这个数。

【详解】3.8x1000700=38

这个数是38。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关键是看清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和位

数。

3.D

【分析】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

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详解】把5.0703、5.0073、5.7003、5.0730四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5.0073<5.0703<5.0730<5.7003。

第3个的数是5.0730c

故答案为:D

【点睛】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都是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

4.B

【分析】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据此选择。

【详解】A.九时三十分时,钟面上的时针指向9和10的正中间,分针指向6,时针与分针形成的

角不是90。,说法错误;

B.在同一平面内,画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如图:一;说法正确;

---------------a

C.从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做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间距离

处处相等,说法错误;

AD

D.长方形有4组互相垂直的边,如图:AB和BC互相垂直,BC和CD互相垂直,

BC

CD和AD互相垂直,AD和AB互相垂直;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5.B

【分析】计算86800—800时,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同时去掉2个0,商不变,将得到的余数末尾添上2

个0,才能得到原来算式的余数。据此解答。

【详解】868+8=108......4,贝I]86800+800=108........40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商的变化规律,注意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去掉几个0,余数末尾也要同时去掉几个0,

所以在得到的余数末尾添上几个0,才能得到原算式的余数。

6.A

ab

【分析】

—3--3-c

根据垂直和平行的性质可知,同一平面内,a_Lc,b_Lc,则@〃鼠即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

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详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平行。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平行和垂直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画图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7.A

【分析】逆向倒推即可求得原数,3.5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是35,35再向左移动三位是0.035,原数

是0.035。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3.5,

原数是0.035。

故答案为:A

【点睛】利用逆向倒推法即可求得原数。

8.C

【分析】要考虑77是一个一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7.1最大是7.14,“五入”得

到的7.1最小是7.0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四舍”得到的7.1最大是7.14,“五入”得到的7.1最小是7.05,所以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7.14;

故答案为:C

【点睛】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

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9.C

【分析】近似数是26.18,也就是小数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字。根据五舍六入法的原则,

若干分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6,就向百分位进1;若千分位上的数字小于6,就舍去千分位及其后面

数位上的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26.175-26.17

B.26.189=26.19

C.26.17X26.18

D.26.186^26.19

故答案为:Co

【点睛】灵活应用五舍六入原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小数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下一位上的数字。

10.B

【分析】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

最短,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观察图形可知,A点到线段BC的垂线是线段AE,则点A到线段BC上的所有线段中最短

的是线段AEo

故答案为:Bo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11.D

【分析】题目没有明确第一杯水的重量,也就不确定剩下的第一杯水的重量。没有明确第二杯水的

重量,也就不确定剩下第二杯水的重量。故而不能比较剩下水的重量的大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无法比较剩下两杯水的重量。

故答案为:D。

【点睛】只有明确两杯水的重量,才能确定剩下两杯水的重量大小关系。

12.B

【分析】用今年小美的年龄减去12,求出12年前小美的年龄。因为爸爸的年龄是小美的3倍,则

用12年前小美的年龄乘3,即可求出12年前爸爸的年龄。再加上12,求出今年爸爸的年龄。用今

年爸爸的年龄除以今年小美的年龄解答即可。

【详解】[(24-12)x3+12]-24

=[12x3+12]4-24

=[36+12匕24

=48+24

=2

则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美的2倍。

故答案为:Bo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13.C

【解析】根据小数加法计算方法,分别求出5.2与各个数的和,再看哪一个和大于9且小于10。

【详解】A.52+3.6=8.8,8.8<9;

B.5.2+3.74=8.94,8.94<9;

C.5.2+4.1=93,9<9.3<10;

D.5.2+4.9=10.1,10.1>10;

故答案为:Co

【点睛】小数加法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小数比较大小时,从

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

14.B

【解析】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用两个数加小括号表示,将点所在的列数写前,行数写后。

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在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数,而列数是横轴上的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而行数是纵轴

上表示的数。则平面上的点(8,0)表示横轴8,纵轴0。

故答案为:Bo

【点睛】本题考查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数对中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也就

是横轴的数在前,纵轴的数在后。

15.B

【解析】两直线互相平行时,从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所得的平行线间的垂直

线段的长度,叫做平行线间的距离。则与已知直线平行且距离固定的直线只有两条。

6厘米

[详解]一1---------a

6厘米

____________

同一平面内,画出与己知直线距离为6cm的平行线,能画出2条。

故答案为:Bo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的性质,画图能帮助更好的理解题意。

16.D

【解析】把一个数缩小100倍,则得到的数比原数小99倍。已知得到的数比原数小495,所以得到

的数是495+99=5,再用得到的数乘100,即可求出原数。

【详解】495+99=5

5x100=500

则原数是500o

故答案为: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得到的数比原数小99倍,进而求出得到的数。

17.C

【解析】小数的性质是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在25.0的末尾加上“0”后,变为25.00,数的大小不变;

B.在3.8的末尾加上“0”后,变为3.80,数的大小不变;

C.在10的末尾加上“0”后,变为100,数变大;

D.在15.2的末尾加上“0”后,变为15.20,数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Co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B

【解析】450个百分之一即4.5。用6.32减去4.5,再看求出的差是几个千分之一即可。

【详解】6.32-4.5=1.82

1.82是1820个千分之一。

故答案为:Bo

【点睛】小数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