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试卷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教科版中学生八年级试卷。全套试卷共7份。试卷内容如下:1.第一章使用(1份)2.第二章使用(1份)3.第三章使用(1份)4.第四章使用(1份)5.第五章使用(1份)6.第六章使用(1份)7.期末检测卷(1份)第一章达标检测卷(10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如图所示,在以下的测量仪器中,属于电学测量仪器的是()2.元旦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收集证据D.交流与合作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越准确越好B.用分度值不同的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相同的C.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D.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估计的数字越多越好4.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7.2mm=7.2mm×10-3=7.2×10-3mB.15m=15×106=1.5×107μmC.2.5km=2.5km×104cm=2.5×104cmD.3.0×106cm=3.0×106×10-2m=3.0×104m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测量可以消除误差B.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C.测量时应避免产生错误D.测量中错误和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6.下面哪个部位最接近10mm()A.成人食指指甲的宽度B.成人拳头的宽度C.成人脚的长度D.成人眉毛的长度7.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是0~3m,分度值是1mmB.量程是0~10m,分度值是1dmC.量程是0~30cm,分度值是1mmD.量程是0~15cm,分度值是0.5mm8.小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数据:17.86cm,17.88cm,17.87cm,18.8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A.17.86cmB.17.87cmC.18.85cmD.18.115cm9.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65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用尺的分度值是1毫米B.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C.0.650m是估计值D.末位数字零可以省去不写10.在考试中,婉彤同学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试卷纸的厚度是0.005mmB.课桌的高度约1.4mC.教室门的高度约2mD.2B铅笔的长约30cm11.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12.如图所示为用A、B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A、B的读数分别为()A.刻度尺A:3.80cm,刻度尺B:3.80cmB.刻度尺A:3.80cm,刻度尺B:2.8cmC.刻度尺A:2.80cm,刻度尺B:2.80cmD.刻度尺A:2.80cm,刻度尺B:2.8cm(第12题图)(第14题图)13.有下列器材:a.白纸条;b.钟;c.大头针;d.刻度尺;e.重锤;f.圆柱体。若要测出圆柱体底面的周长,应选用的器材是()A.adefB.acdeC.acdfD.abdf14.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得图中细铜丝的总宽度为18.90cm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5.在下面的变换单位的式子中,填上缺少的部分:(1)2.8厘米=____________米=2.8×10-5________。(2)3.5米=____________毫米=3.5×106________。16.给下列数字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________;(2)一张课桌的高度约80________;(3)一位中学生的百米跑成绩约15________;(4)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5________。17.(1)如图甲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2)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_s。(第17题图)(第19题图)18.某同学测出一木块长29.50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_cm,估计值是________cm。19.如图表示用圆规测曲线长度的一种方法,先将圆规两脚分开,再用圆规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总段数n,然后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l,那么曲线的长度L=________。甲、乙两同学用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同一曲线的长度,他们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mm、10mm,他们的测量方法、读数、记录、计算都正确,但两人测得的结果却不同,那么,________的测量结果较准确。20.小黄测得自己每分钟的脉搏跳动次数为70次,他用脉搏作为计时工具,测得从跑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脉搏跳动次数是140次,则他用的时间约为________秒。三、解答与实验题(21~24题每题6分,25题8分,26题10分,共42分)21.某同学在测量一圆锥体的高时,操作如图,试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1题图)(第22题图)2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方法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存在的四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小丽同学要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请帮助她完成测量过程。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将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代替);(3)则一张纸的厚度为d=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24.小明看自行车运动员比赛的电视转播时,听到解说员说运动员身体要尽量前倾、减小空气的阻力。于是,小明找了两张同样的纸,将一张纸水平展开,另一张纸揉成一团,让两张纸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观察谁先落地。结果发现揉成一团的纸先落地。请你分析以上现象,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对小明同学的设计进行评估。(1)你提出的探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的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用一把刻度尺、一根没有弹性的软棉线和笔,就可以从全国交通地图上测量并推算出南京和郑州之间铁路线的实际长度。写出做法。26.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这样的猜测:“保温瓶内水的温度下降快慢可能与保温瓶中盛热水的多少有关”。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借来了8个同样容量的保温瓶做实验,在8个保温瓶中分别装入初温相等、质量不同的热水,在同一环境中同时测量,以保证环境温度相同,8个小时后再测量水温。以下是同学们的实验结果:保温瓶编号12345678装入水的质量/kg2.01.91.81.71.61.51.41.3水温初温/℃9898989898989898末温/℃84.5848381.5794876.5748小时后的温差/℃13.5141516.5195021.524(1)同学们回顾实验的过程,确认读数均正确无误,但他们发现6号保温瓶中水的温差与其他各保温瓶中的水的温差趋势明显不一致。你认为实验的时候,在器材选择上还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这个实验还存在缺陷,你认为应进行怎样的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表中数据后你觉得保温瓶中水温下降的快慢与保温瓶中水的质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达标检测卷一、1.A点拨:停表是记录时间长短的仪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是测量物体长度的仪器。2.C点拨: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小雷在室内发现暖水瓶打开盖后,不冒“白气”,小雷猜想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所以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这个环节。3.C点拨:在长度的测量中我们要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不是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越准确越好。在测量中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是不同的。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只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D5.C点拨: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测量中的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6.A7.A8.B点拨: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减小,而不可能避免。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求出的平均值还应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8.85cm与其他三个数据相差较大,因此18.85cm是错误数据,应求其他三个数据的平均值,故B正确。9.B点拨: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650m,其中末位数字0就是估计值,所以C、D不正确;准确值是1.65m,此结果精确到cm,所以B正确;所用尺的分度值是1cm,所以A不正确。10.C点拨:“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身体上的某个部位进行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例如:利用手臂的长度、自己的身高、手掌的宽度、一拃的长度等估测一个物体的长度。一般纸张的厚度在50μm=0.05m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向上伸开手臂,手指尖到地面的高度大约是2m,门的高度与此数值差不多;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是20cm,2B铅笔的长度比此数值小一些。11.C方法规律:本题应用平移法。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应从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度线开始测量,A、D选项中的测量方法不正确;B选项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圆柱体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一般测量值会偏小,不符合题意;C选项三角板接触圆柱体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直径的大小。12.D方法规律:本题应用图解法。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木块的长度为:2.80cm;B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木块的长度为:2.8cm。所以选项A、B、C都不正确。13.C方法规律:测量圆柱体底面的周长可采用转换法,将圆的周长变成直线的长进行测量,具体做法是:将白纸条紧密地绕在圆柱体上,用大头针在纸条重叠处扎一个孔,取下白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间的距离,这就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14.D点拨:由图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不是1cm;对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尺面垂直;由图示刻度尺可知,细铜丝总宽度是18.90cm-15.00cm=3.90cm;实验中需要测出铜丝的总宽度,数出铜丝的圈数,再求它们的比值。二、15.(1)2.8×10-2;千米(2)3.5×103;微米16.(1)mm(2)cm(3)s(4)dm点拨:(1)5枚硬币的厚度接近1cm=10mm,所以一枚硬币的厚度在2mm左右;(2)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3)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所以中学生的百米跑成绩比10s要大,在15s左右;(4)物理课本的宽度如果是1.85m,太宽了,如果是1.85cm太窄了,只有1.85dm最合适。17.(1)3.10(2)337.5点拨:(1)刻度尺的单位是cm,一个小格是0.1cm,所以示数是3.10cm;(2)停表里面小圈的单位是分钟,外面大圈的单位是秒,所以示数是337.5s。18.1mm;29.5;0.00点拨:由木块长29.50cm可知数字5是倒数第二位,即毫米位,对应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最末一位数字为估计值,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准确值为29.5cm,估计值为0.00cm。19.nl;甲方法规律:此题用了化曲为直法和分割法。甲、乙两同学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mm、10mm,因为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小,越接近两脚之间曲线的长度,故甲的测量结果较准确。20.120点拨:小黄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为70次,当小黄的脉搏跳动次数为140次时,他用的时间约为t=eq\f(n′,n)×60s=eq\f(140,70)×60s=120s。三、21.(1)直尺的零刻度线没有与圆锥体底部相平(2)三角板的短直角边没有紧贴直尺(3)人的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22.(1)刻度尺放歪了(2)0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3)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长度(4)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点拨:①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其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及其量程和分度值;②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线必须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23.刻度尺;(1)先数出50张物理课本内纸张(2)使用刻度尺测出50张物理课本内纸张的厚度为h(3)eq\f(h,50)24.(1)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什么因素有关(2)小明同学的设计简单易行25.解:把棉线仔细与地图上南京和郑州之间的铁路线重合,然后把线拉直,测出棉线的长度,然后根据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实际长度。方法规律:本题用到了化曲为直法。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如何将不易测量的曲线的长度转化成易于测量的直线段的长度。26.(1)6号保温瓶保温性能特别差;把6号保温瓶换掉,尽量采用保温性能相同的保温瓶(2)保温瓶中水的质量越大(小),保温瓶中水温下降越慢(快)第二章达标检测卷(10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物体下落B.冰化成水C.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D.行驶中的汽车2.某同学周末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甲车B.乙车C.地面D.路旁的树3.小明同学骑自行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面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小明同学的自行车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C.新华大街D.天上飞过的小鸟(第4题图)4.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站台B.甲车C.乙车D.自己5.“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列哪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神舟十号”飞船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6.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第8题图)7.若采用发光二极管,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灯丝的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假设后车以50km/h的车速匀速前进,则在0.5s的时间内,后车前行的距离大约为()A.3mB.7mC.12mD.25m8.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s内的平均速度是()A.150m/sB.15m/sC.1.5m/sD.0.15m/s9.2015年田径世锦赛在北京举行,如图是男子100米决赛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A.可知博尔特跑得最快B.可排出各选手的最终名次C.不能求出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D.可知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10.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分析可知()A.v甲=0.6m/s,v乙=0.4m/sB.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6.0mC.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4.8m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11.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1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A.所用时间为2.4hB.所用时间为2.6hC.平均速度为48km/hD.平均速度为50km/h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3.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图B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第13题图)(第14题图)14.如图所示机械停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__,合计________s。15.如图所示的是两种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方法:甲图中让两者运动相同的________,图中________运动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________(填“快”或“慢”)。乙图中让两者运动相同的________,图中__________完成运动所需的时间长,所以自行车运动________(填“快”或“慢”)。(第15题图)16.2015年,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红旗HQ3将再次进行长途测试。之前的测试中,该车的平均车速约90km/h,合________m/s;自动行驶过程中,路边树木相对该车是________的。17.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_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__________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__m/s。(第17题图)三、实验与探究题(每题8分,共32分)(第18题图)18.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停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_______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9.某班同学进行“测量纸锥从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你认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你选用的主要实验器材是:手表、____________。(3)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在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_______m/s。(第19题图)(第20题图)20.小明看到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手指轻弹输液管,有气泡向上运动,但他发现气泡在不同位置上升的快慢是不同的,气泡上升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气泡运动速度与倾斜角的关系,小明使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速度,情况如下表:(液体:自来水液柱长度:30cm气泡长度:4.1mm)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度857565554535251550运动时间t/s32.320.015.312.511.611.812.514.519.525平均速度v/(cm·s-1)0.931.501.962.402.592.542.402.071.54根据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θ角为0度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速度随倾斜角θ变化的图像;(3)随θ角的减小气泡运动速度是先变______后变________(填“大”或“小”);在θ角为________度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21.下表是卡车沿直线平稳行驶和电车、机车启动过程中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从启动一段时间后开始计时),请你比较和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t/sv/(m·s-1)对象05101520卡车2020202020电车57.51012.515机车1214.51719.522(1)卡车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2)电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定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电车的速度v与时间t的定量关系是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分析电车和机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相同的。四、综合应用题(22题7分,23题10分,共17分)22.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若驾驶员发现前方70m处有障碍物,采取制动后,汽车行驶60m刚好停在障碍物前,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则:(1)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多少米/秒?(2)请你对安全驾车提一条合理建议。23.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某天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求:(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第23题图)车次萍乡北站开南昌西站到运行距离G134608:3809:40240kmG169208:4910:05240kmG148209:1110:31240km
第二章达标检测卷一、1.B点拨:冰化成水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并不是位置的变化,不是机械运动,故选B。2.B点拨:该同学坐甲车回家,相对于甲车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错;该同学坐甲车,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以乙车为参照物,该同学是向后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在后退,故B对;该同学坐甲车回家,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是变化的,但方向是向前的;相对于路旁的树的位置是变化的,但方向也是向前的,故C、D错。3.A点拨:以小明同学的自行车为参照物,高楼和自行车有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向西运动。4.C5.B点拨:“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对接后,两者同速同向飞行,相对静止。6.C点拨:运动员的速度v1=s1/t1=50m/5s=10m/s,汽车的速度v2=54km/h=eq\f(54,3.6)m/s=15m/s。7.B点拨:50km/h=eq\f(50,3.6)m/s≈13.89m/s,汽车前进距离s=vt=13.89m/s×0.5s≈7m。8.C点拨:0.3s内水滴下落的距离是45cm,则水滴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s/t=0.45m/0.3s=1.5m/s。9.A10.D点拨:A.由图可知,当t=6s时,甲车通过的路程为s甲=3.6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1.2m,则v甲=eq\f(s甲,t)=eq\f(3.6m,6s)=0.6m/s,v乙=eq\f(s乙,t)=eq\f(1.2m,6s)=0.2m/s,故A错误;由图像可看出:经过6s,甲车的路程是3.6m,乙车的路程是1.2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3.6m-1.2m=2.4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3.6m+1.2m=4.8m,故B、C错误,D正确。11.B12.C点拨:汽车行驶120km所用的时间是t=eq\f(s前半,v前半)+eq\f(s后半,v后半)=eq\f(\f(1,2)×120km,60km/h)+eq\f(\f(1,2)×120km,40km/h)=2.5h。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v=eq\f(s,t)=eq\f(120km,2.5h)=48km/h。二、13.2.60cm;22.5点拨:s=450m,t=20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eq\f(s,t)=eq\f(450m,20s)=22.5m/s。14.3min10s;190点拨:对停表读数时,先看小表盘,再看大表盘。15.时间;摩托车;快;路程;自行车;慢16.25;运动17.匀速;1.80;0.9点拨:由于木块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示可知,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3.80cm-2.00cm=1.80cm;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4位置时,频闪3次,故所用的时间t=0.02s×3=0.06s;由图可知,木块运动的距离s=7.40cm-2.00cm=5.40cm=0.054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v=s/t=0.054m/0.06s=0.9m/s。三、18.(1)时间(2)大;大(3)0.25(4)7点拨:(1)斜面倾角越大,小车下滑的速度越快,过某点的时间越短,计时越困难;为使计时方便,应使斜面倾角小些,这样可以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3)小车通过的距离s=15.00cm×2=30.00cm=0.3m,小车的平均速度v=eq\f(s,t)=eq\f(0.3m,1.2s)=0.25m/s。(4)已知木板长为120.0cm,小车长15.0cm,故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平均速度的数量是eq\f(120.0cm,15.0cm)-1=7(组)。19.(1)路程;时间(2)刻度尺(3)先变大后不变;0.16点拨:(1)由v=eq\f(s,t)可知,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2)测量路程需要的工具为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具为手表;(3)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纸锥的速度:v=eq\f(s,t)=eq\f(0.064m,2×0.2s)=0.16m/s。20.解:(1)1.2(2)如图所示。(3)大;小;45点拨:(1)v=s/t=eq\f(30cm,25s)=1.2cm/s。(3)根据图像解答。(第20题图)21.(1)匀速直线(2)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3)5+0.5t(m/s)(4)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点拨:(1)由表格可知,卡车的速度在几个时刻是不变的,卡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电车速度依次为5m/s、7.5m/s、10m/s、12.5m/s、15m/s,即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3)由表格可知,电车每隔5s速度增加2.5m/s,即每秒增加0.5m/s,故从0时刻开始每过时间t速度增加0.5t(m/s),则有v=5+0.5t(m/s);(4)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电车和机车每隔5s速度都增加了2.5m/s,即它们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是相同的。四、22.解:(1)从发现障碍物到开始制动的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路程s=70m-60m=10m,故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v=s/t=10m/0.5s=20m/s。(2)请勿超速行驶。23.解:(1)由图知,s=30km,限速v=60km/h,由v=eq\f(s,t)可得,驾车到萍乡北站所用的最少时间:t=eq\f(s,v)=eq\f(30km,60km/h)=0.5h=30min,他们8:20开车出发,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为8:50,由于到站时火车G1692已出发,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482车次。(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达南昌西站所用时间t′=10:31-9:11=1h20min=80min,总路程s′=240km,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v′=eq\f(s′,t′)=eq\f(240km,\f(80,60)h)=180km/h。第三章达标检测卷(10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A.传热B.传声C.通风D.以上说法均不对2.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失聪后,为了“聆听”谱写的乐曲,将硬棒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嘴中。这说明()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C.固体传声效果好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老师上课时使用“小蜜蜂”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传播速度4.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琴弦的振幅5.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已建成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察觉,原因是超声波的()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6.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是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在图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措施是()7.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第8题图)8.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9.某电视台举办了这样一套综艺节目,众多知名歌手戴着各种面具蒙着脸在舞台上演唱自己从未唱过的歌,观众只凭声音来猜测演唱的是哪一位歌手,由于歌手故意将自己的声音进行了“包装”,观众猜测的难度较大。节目中,观众往往容易猜出自己最熟悉的歌手,是因为观众熟悉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10.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距离。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望山走死马”,距离有多远呢?不妨请“回声阿哥”来帮个忙:对着高山大喊一声,听一下回声,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可以估算出距离了。如果一人对着高山呼喊,经过10s后听到回声(声速为340m/s),那么我们可以断定()A.高山距离我们1700mB.高山距离我们3400mC.高山距离我们170mD.高山距离我们340m11.星光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吴老师绕操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A.乙和丁B.甲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丙(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响度较小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3.中考进入考场的铃声响了,考生都自觉地走进考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小明和小华肩并肩走向考场,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的。交警部门在考场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14.“神十”上天,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说话时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________,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很大。(第15题图)(第16题图)15.如图所示,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6.小丽用两把伞做“聚音伞”的实验,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两把伞,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到了手表的嘀嗒声,当把左边伞拿走后,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手表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________,生活中的________应用与这一原理相同;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________。17.某品牌汽车发动机工作时超低的噪声是人们青睐它的重要原因,我们用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汽车装有的倒车雷达系统是利用_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汽车内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仪,它与导航卫星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这种声波实现全球定位。18.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________(填“高”或“大”)些。三、实验与探究题(每题10分,共20分)19.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介质v/(m·s-1)介质v/(m·s-1)水(5℃)1450冰3230水(15℃)1470软橡胶(常温)40~50水(20℃)1480软木500海水(25℃)1531铁(棒)5200(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①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s=____________,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m。20.在学习二胡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弦发声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出的不同规格的弦,还借来一个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弦进行实验。(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1铜600.52601.03601.54800.5561000.57钢801.58尼龙801.591001.5四、综合应用题(21题9分,22、23题每题10分,共29分)21.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时间(t)图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01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多远?(2)若显示物体的st图像如图,物体在0至15s的运动情况如何。(第21题图)22.汽车驶出高速公路后,进入某国道,如图为此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以某一速度v远离测速仪某段距离L=64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0.4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试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第22题图)2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潜艇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kHz到________kHz。(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声波信号后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多少?(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3)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收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过1min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多少?(4)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第三章达标检测卷一、1.B2.C3.C点拨:老师上课时使用“小蜜蜂”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同学们听得更清楚。4.C点拨:演员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时,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5.C6.B点拨: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不符合题意;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声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符合题意;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7.D点拨: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8.D点拨: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程度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偏离程度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即音量大。只有D选项说法正确。9.D点拨:因为每个人的发声声带结构都不相同,因此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辨别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靠的是音色。10.A点拨:高山与我们的距离s=vt/2=340m/s×10s/2=1700m。11.D点拨:由图可见,乙和丁距离两个声源一样远,声音同时到达,不会产生干扰,会听起来比较洪亮;而甲和丙两处则不同,距离两个声源的远近明显不同,两个声源传来的声音相互干扰,导致听不清楚。12.A点拨:近处的A能录到高音、低音,远处的B只能录到低音,说明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远;音调的高低与声音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故频率低的声音传播距离远。二、13.信息;静止;声源点拨:考生听到铃声自觉进入考场是利用声传递信息;小明和小华肩并肩走向考场,小明相对于小华位置不变,因此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禁止汽车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4.振动;响度15.音色;响度16.响度;喇叭(或听诊器);空气17.dB(或分贝);超声波;不能点拨:(1)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符号用dB表示。(2)车内的倒车雷达系统,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原理来工作的;车内安装的GPS全球卫星定位仪与导航卫星是通过电磁波实现全球定位功能的,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不能通过声波实现全球定位。18.避免声音的干扰;大点拨:由于地下水管漏水时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较小,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可以避免其他声音的干扰;听音棒是固体,传声效果好,能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声音听起来更大。三、19.(1)①温度;声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②介质种类;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2)vt/2;153120.(1)1;2;3(2)1;4;6(3)80;1.5点拨:由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可知,要验证猜想一:声音的音调高低与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改变弦的横截面积,控制弦的材料和长度不变;可见,选用编号为1、2、3的弦可以完成实验。应选择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弦1、4、6验证猜想二。应选择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弦验证猜想三,因此编号5的材料长度为80cm,横截面积为1.5mm2。四、21.解:(1)信号从发出到物体所用的时间t=eq\f(1,2)×0.01s=0.005s,由v=eq\f(s,t)可得,物体距传感器s=vt=340m/s×0.005s=1.7m;(2)由图像可知物体在0至15s内距离传感器始终是20m,所以说物体没有移动,处于静止状态。22.解:依题意可得如图行程线段图,可见,声音在t/2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声与L和s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s声=L+s车,即v声·eq\f(t,2)=L+v车·eq\f(t,2),则340m/s×0.4s/2=64m+v车×0.4s/2,解得v车=20m/s=72km/h<80km/h,故该车不超速。(第22题图)23.解:(1)10;20(2)s1=eq\f(1,2)×1500m/s×10s=7500m。(3)s2=s1+vBt=7500m+20m/s×60s=8700m。(4)不能,因为月球表面是真空环境,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第四章达标检测卷(10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现象是()2.“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第3题图)3.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4.小军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5.艾梅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个虚像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的原因就是会产生两个像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应选择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D.以上说法均不对6.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D.以上说法都不对7.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星,把口径加大的目的是()A.会聚更多的光B.成像更大C.增大视角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B.如果是远视眼,应当用凸透镜加以矫正C.用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10.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0题图)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1.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第11题图)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第12题图)1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B.当u=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3.某小区楼道装有多功能电子门铃,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其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该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第14题图)14.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我们看到的鱼,实际上是由于____________而形成的鱼的虚像。15.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则反射角为__________。16.如果长时间看手机、玩电子游戏,容易造成眼睛近视。矫正近视眼,应该配戴镜片是______透镜的眼镜。17.小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放在距发光体50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接下来她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光屏应该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小芳将近视眼镜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模糊了,她将光屏远离透镜,又在光屏上得到了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18.如图所示,AB、CD是同一光源S发出的经过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请找出S点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第18题图)(第19题图)19.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四、实验与探究题(20题8分,21、22题各10分,共28分)20.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①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第20题①图)(第20题②图)(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图②所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4)小明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③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③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③丙中的()(第20题③图)(第21题图)21.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2)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____________[填“(1)”或“(2)”];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_;③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____(填“虚”或“实”)像。22.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第22题图)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13015220203153045/(1)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__________透镜,将光屏__________透镜。(均填“靠近”或“远离”)(3)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第四章达标检测卷一、1.A点拨:“小兔”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珠相当于凸透镜,水中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筷子在水中“弯折”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2.C点拨: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故A错误;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故B错误;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3.D4.D点拨: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折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5.A点拨:玻璃有两个面,并且都会将蜡烛的光反射回来,这时便会有两个重叠的像,故A正确;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一个原因是梳妆镜不透明,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B错误;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成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故C错误。6.B7.A8.A点拨:“A、T、V”都是左右对称,无法探究物与像左右位置的关系。9.B点拨: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1倍焦距之内;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正确。10.B点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点F,点F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30.0cm-20.0cm=10.0cm;图乙中,物距u=15.0cm,像距v=30.0cm,像距大于物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则在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11.C方法规律:本题应用辨析法。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A错误;近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小,折光能力太弱,使像成在视网膜后面,用凸透镜矫正,B错误;白光由各种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程度不同,白光可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正确;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错误。12.D点拨:当物距为4cm时,像距也为4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4cm,则f=2cm,故A错误;f=2cm,2f=4cm,当u=3.5cm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当物距u=5cm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到8cm处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增大,所以成的像逐渐减小,故D正确。二、13.倒立;缩小;20点拨: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镜头的焦距是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即20cm。14.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点拨:针孔照相机实质是小孔成像仪,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制成的;我们看到的鱼,是由于光发生折射而形成的虚像。15.35°16.凹17.缩小;靠近;发散三、18.解:如图所示。或(第18题图)19.解:如图所示。(第19题图)四、20.(1)9.5(2)蜡烛的火焰、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3)能(4)D点拨:(1)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约为9.5cm;(2)根据题图可知,像在光屏的上方,原因是蜡烛的火焰、凸透镜的光心及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3)16cm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成放大的实像;(4)凸透镜成像时,上下、左右都颠倒。21.①(2)②物体大小相等;相等;垂直③不能;虚点拨:小明感觉像的大小与距离有关,所以要改变距离,观察像的大小是否改变,(2)的做法符合要求。22.(1)正立、放大的虚像(2)靠近;远离(3)远离点拨:(1)由第2次成像的数据可知:u=v=2f=20cm,故f=10cm,当u′=5cm<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要使像变大,就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故使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3)近视镜片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当紧贴凸透镜时,会减缓光线的会聚,成的像将远离透镜,所以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第五章达标检测卷(10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A.0℃B.10℃C.40℃D.100℃2.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A.钢铁B.玻璃C.蜡块D.沥青3.对以下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冰挂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第4题图)4.如图是新宁崀山八角寨美景:峰峦浓雾缭绕,若隐若现,令人心旷神怡。其中雾的形成是()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5.冷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镜面“模糊”的原因是()A.水发生汽化B.水蒸气发生液化C.水发生凝固D.水蒸气发生凝华6.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A.春天,冰雪熔化成溪水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7.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图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8.2016年4月份,我市各地陆续下起了冰雹,范围广,颗粒大,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罕见。冰雹落到地上,不久就“不见了”,这个物态变化过程是()A.熔化B.液化C.凝固D.升华9.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A.T=t+273B.t=T+273C.t=eq\f(T,273)D.T=273-t10.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下,再放入病人口中,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烤一下,能杀死病菌B.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所以要放在火焰上烤一下C.纯属职业习惯,其实不烤也行D.防止水蒸气液化(第11题图)11.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2.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卫生球凝固而成的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二、填空题(第19题2分,其余题目每空1分,共18分)13.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______图是寒暑表,在甲、乙两图中分度值较小(精确度较高)的是________,甲的示数是________℃,乙的示数是________℃。(第13题图)(第14题图)物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凝固点/℃酒精78-117水1000水银357-3914.2016年春节,小明去北方看雾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如图所示,其量程为________℃,当时气温为________℃,温度计内测温液体是表格中的________。15.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16.夏天,老师建议不要将冰冻的瓶装矿泉水放在桌子上,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瓶的外壁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滴,水滴会弄湿书本。学生喝了这种冰水会感到特别凉爽,这是因为冰在熔化时会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7.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________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水不到100℃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________减小而降低。18.毛泽东同志曾用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冬天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19.小宣在探究某个热学问题时,通过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温度T与温度t的关系:T=________。t/℃556065707580T/℃485256606468三、实验与探究题(每题7分,共28分)20.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第20题图)(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min。(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但要继续________热。21.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建筑施工安全协议书范本3篇
- 2024年校园文化衫校服定制与推广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度担保公司环保产业担保业务合同规范3篇
- 2024年肉牛养殖场租赁及技术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电子合同数据保护与隐私权法律问题
- 水源热泵空调课程设计
- 燃气工程课程设计纸
- 玉米加工过程中的营养保持考核试卷
- 2024年简化版商业借款协议版B版
- 2024年度家居用品区域代理商保护协议3篇
- 2025届重庆康德卷生物高一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初中七年级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课件)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检测试卷(1-4单元)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 含答案
- 服装厂安全教育培训规章制度
- 车辆修理厂自查自纠整改方案及总结报告
- 2024版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TCNAS 42─20241
- 湖北省八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 《拉起手》 教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一例尿毒症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