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5平均速度的测量 教学课件_第1页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5平均速度的测量 教学课件_第2页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5平均速度的测量 教学课件_第3页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5平均速度的测量 教学课件_第4页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5平均速度的测量 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机械运动

2.5平均速度的测量课程导入

课程讲授习题解析课堂总结课程导入你能判断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吗?如何测算汽车的平均车速呢?课程讲授任务

平均速度的测量平均速度是指做____________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_______,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v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则平均速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变速运动

比值课程讲授【实验装置图】【实验数据】运动过程ABBCCDDEEFFG路程s/m时间t/s平均速度v/(m/s)任务一测量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1.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器材(1)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3)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秒表、金属片、小木块任务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课程讲授2.实验设计注意:1.调整斜面的高度适中,使小车刚好从斜面上滑下,不能太快。2.小车的前端对齐起始线,静止释放。3.计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课程讲授(1)斜面的作用是什么?

使小车获得速度。(2)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测量时间。课程讲授课程讲授(3)实验中什么环节容易出现误差?

a.上半段路程和下半段路程分得不等。b.计时不准确。c.刻度尺读数不准确。d.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的原因:方便测量时间。坡度大了会导致物体移动过快,所测量的时间偏小。e.提前计时或者延后计时,得出的平均速度与正常操作的区别:提前计时偏大;延后计时偏小。f.考虑刻度尺的热胀冷缩,那么得出的平均速度与正常操作的区别:尺子受热膨胀后,两刻度之间的距离(分度值)会变大,但读数还是按照原来的来读,因此会导致测量(读数)的s偏小。尺子遇冷缩短则测量的s偏大。

3.实验步骤刻度尺停表课程讲授4.设计表格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t1=s2=t2=课程讲授t3=s1-s2t1-t2s3=

s3t3

课程讲授5.进行实验和数据收集0.351.30.270.351.90.180.22

t2=s2=

t3=t1-t2=s3=s1-s2=

t1=s1=平均速度(m/s)运动时间(s)路程(m)0.73.2课程讲授6.实验结论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在不同的路程上小车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同,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7.交流与评估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斜面的坡度过小,小车达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过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实验误差大。课程讲授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还可以借助光电门传感器和计算机进行更加精准的测量。如图所示,将斜面轨道调整至适当的角度,把两个与计算机相连的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斜面轨道上,在小车上安装挡光片。让小车从斜面轨道顶端滑下,使小车上的挡光片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即可借助光电门传感器和计算机自动、迅速地记录下小车在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进而可以精准地测出小车在这段路程内运动的平均速度。借助传感器和计算机测平均速度扩展性实验课程讲授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越近,所测出的平均速度就越接近小车经过某一光电门的瞬时速度。这样借助光电门传感器与计算机就可以更加精确地测量出小车通过某一位置(或时刻)的瞬时速度。课程讲授1.车速表在汽车驾驶座位前,有几个功能各异的仪表,其中有一个就是车速表。车速表是通过复杂的传动机构并应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工作的,它可以显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现代测速方法课程讲授2.雷达测速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车辆急剧增加,交通状况变得越来越严峻,这就需要对车速进行适当的控制。那么交通警察是采用什么方式来发现超速并及时提醒司机的呢?测速雷达、就是发挥这种作用的装置之一。警察使用的测速雷达根据发射功率的不同,有效测速距离在300m~800m之间,测速范围为17km/h~199km/h.当将测速雷达瞄准行驶车辆时,测速雷达的显示屏上马上就会显示出该车的瞬时速度,警察就可以判断其是否超速行驶.手持式测速雷达车载式测速雷达课程讲授1.[创新题][2022·宿迁宿豫区期末]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要测量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他用每隔相等时间拍照一次的相机(相机说明书上的相关描述如下:每秒拍照2次,像成在同一底

片上),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1)纸锥运动的时间tAB____(填“<”“=”或“>”)tBC。(2)纸锥从A到F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3)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放大图,纸锥在EF段运动的路程是______cm,纸锥在EF段下落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先变大后不变20.00.4习题解析2.在学习《平均速度的测量》一节后,小华尝试利用脉搏和步长,估测走路的平均速度。(1)他首先了解到:①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小华用刻度尺测出自己的步距如图所示,他的步距为________m;②人的脉搏一般是有规律的,大多数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为75次左右,那么脉搏每跳动1次约为________s。0.750.8习题解析(2)小华进行速度的测量:他数着脉搏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在这个过程中脉搏跳动了100次,他共走了128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________m,他步行的时间是________s。那么他的步行速度是________m/s。(3)小聪认为小华测量步距的方法误差太大,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6801.2先测量出走10步的距离,再折算出一步的距离习题解析3.为了保障学生安全,交警在中学校门前的街道上设置了限速30km/h的标志牌。有家长反映,经常有车辆超速。在没有安装测速仪的情况下,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测量校门前行驶车辆的平均速度,判断是否超速。(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表、卷尺(见下一页)习题解析习题解析(2)①在校门口前的街道边标出A、B两点,用卷尺测出两点间的距离s;②让一名同学站在A点,另一名同学站在B点;③汽车车头行驶至A点时,A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B点处的同学用停表开始计时,汽车车头行驶至B点时,B点处同学停止计时,记录汽车从A点到B点行驶的时间t;④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v=(3)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v>30km/h,则车辆超速;若v≤30km/h,则车辆不超速本课小结课堂总结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