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52一、单项选择题1.
阅读《死水》的教学实录,按照要求答题。
师:请大家阅读第一节,并思考这节中“绝望”“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突出了死水的什么特点?
生(江南博哥):突出了死水凝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特点。
师:“不如”“爽性”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这是作者的激愤之语,表达出作者对死水的厌恶。
师:因此,这一节总写凝滞的死水,并表达了作者的厌恶。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死水的呢?请一个同学朗读2—4节。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绘的?
生:从色彩、形状、声音几个方面描绘了死水的特点。
师:作者在描绘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美好的事物比喻极端丑恶的事物。
师:诗人为什么要用美好的事物比喻极端丑恶肮脏的死水?
生:这是反讽手法,以丑衬美,丑写得越美,越引起反感,美与丑交织反差,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造成了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师:对,是反讽手法,就好比一个脸上长满疙瘩,嘴里塞满脏话,走路一摇一摆的低俗女子却突然来了个浓妆艳抹、柔声雅语、纤纤细步,你的感觉会怎样呢?是做作?是恶心?还是鄙夷?可能都有。总之,这样的女子装扮得越美,给人的感觉就会越丑,这就是东施效颦似的美丑辩证法。同学们再思考一下,为何要写死水的歌声呢?
生:以有声写无声,反衬死水可怕的、像死一般的寂静。
对上述教学实录的相关评价,不正确的是______A.简单化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B.教师循循善诱,有步骤有条理地引导学生学习C.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设置了悬念,学生可以自己去探究D.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而不是主动给出答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答案:A[解析]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水平相适应,不会显得太简单而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阅读《变色龙》的课堂小结,按照要求答题。
师:这篇课文结尾写道:“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便裹紧大衣离开广场走了。后来怎样了呢?课文没有交代,留给读者去思考。现在,就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后来的事情说出来,以“广场事件之后”为题,写一篇作文。这篇作文的要求:①内容要和原文衔接,不是另编故事。②人物的思想品质、道德作风必须和原文一致。③作文的中心思想,要和原文中心思想吻合。④在符合上述三点要求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编出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
对上述课堂小结的相关评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生发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散迁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提升学生思维能力B.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了有机联系,将读和说两种能力要求合理整合,将课堂知识积极向课外拓展延伸C.反复提到“和原文衔接”“和原文一致”“和原文中心思想吻合”等要求,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D.教师通过课堂小结将学生思维发散开来,既巩固了当堂课的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正确答案:C[解析]C项,表述有误。任何教学都是围绕课文展开的,都是基于教学目标基础之上的教学,课堂小结虽然可以发挥拓展作用,打开学生的思维广度,但是也必须是基于文本内容之上的拓展。这位教师反复提到“和原文衔接”“和原文一致”“和原文中心思想吻合”等要求,意在提醒学生不要忘了发散迁移的基点——文本,不要随意地去发散。
3.
教学《劝学》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一句中“日”的用法,并归纳同类用法的词语。下列语句适合的是______A.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B.以弱天下之民(《过奏论》)C.倚南窗以寄傲(《归去来兮辞》)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正确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意为“每天”。A项,“廷”名词作状语,意为“在朝廷上”。B项,“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削弱”。C项,“傲”形容词作名词,意为“傲然自得的情怀”。D项,第一个“圣”和第一个“愚”是形容词作名词,意为“圣人”“愚人”。
4.
研读古代文化经典时,教师提醒学生运用工具书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梳理出来。下列四组加点词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族秦者秦也(《阿房宫赋》)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B.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尝(《庖丁解牛》)C.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之死》)若非吾故人乎(《项羽之死》)D.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羽之死》)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正确答案:C[解析]A项,“族秦者秦也”中“族”是名词作动词,是灭族的意思,“族庖月更刀”中“族”是众的意思。B项,“技盖至此乎”中“技”是技术的意思,“技经肯綮之未尝”中“技”同“枝”,支脉的意思。C项,两个“若”都是你的意思。D项,“直夜溃围南出,驰走”中“走”是跑的意思。“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中的“走”是趋向的意思。
5.
某选修教材编排有“春秋笔法”单元,教师准备从单元选文《晋灵公不君》中的“赵盾弑君”入手,联系单元中的其他相关内容,完成对“据实守礼,秉笔直书”这一“春秋笔法”的学习。该教学设计突出的特点是______A.重视实践活动,发展探究能力B.有效利用单元中补充的阅读材料C.整合单元内容,开展专题式教学D.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文”“言”统一正确答案:C[解析]教师将选修教材中的选文与单元中其他相关内容进行联系,并完成对“春秋笔法”的学习,就是通过整合单元内容,开展专题式教学。
6.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寻找“古今不同”的活动。下列举例不适合的是______A.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陈情表》B.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D.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项羽本纪》)正确答案:A[解析]A项,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B项,“故事”古义指“先例,旧例”,今义指“真实或虚构的事情”。C项,“行李”古义指“出使的人”,今义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D项,“河南、河北”古义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今义指“我国省份行政区”。
7.
某位教师在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制定了一个教学目标:学习诗歌的诵读方法,体会排比、反复修辞的好处。下列选项中,你认为最符合这一教学目标的做法是______A.让学生默读全诗,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B.让学生自由阅读,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C.让学生进行赛读,用竖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D.让学生大声朗读,画出诗中相似的句子正确答案:D[解析]A项只侧重了自主学习而没有体现诵读和修辞。B项,题干中的教学目标没有涉及理解情感。C项只强调了诵读这一方面,忽略了修辞。
8.
阅读《荆轲刺秦王》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战国策》当中的精彩篇章《荆轲刺秦王》。自古以来,在中国燕赵大地,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以及许多可歌可泣的悲壮的故事,古人说“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此言不虚。荆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荆轲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也就是说,他人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精神却流传千年。司马迁为其立传,评价其“名垂千古”。在《史记》当中记录荆轲的文字和《战国策》中的记录几乎完全一样,没有什么改动,这不仅反映了史学大师司马迁对这篇文章的喜爱,而且反映了司马迁对荆轲的重视和偏爱。近代龚自珍赞扬荆轲“江湖侠骨”,荆轲身上的拔刀相助、诚信勇敢的侠义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近荆轲,一同感受荆轲慷慨悲歌的情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文《荆轲刺秦王》。
对上述导入设计的评价不恰当的是______A.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设定的情境氛围中去B.从文章题目入手,引入对课文的学习C.以故事导入,自然过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D.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为课文内容打下情感基础正确答案:C[解析]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际教学的前奏,起着“引子”的作用,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该教师的导入从题目切入,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引出对荆轲的评价,为学生创造了具体生动的情境,抓住了主题,切中文意。采用了情感熏陶、创设情境两种导入方式。本案例采用温故知新的导入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旧课、引入新知,因此C项“以故事导入”的表述不恰当。
9.
教学“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时,教师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正确使用成语的语句,建立自己的语言资料包。下列语句可以放入资料包的是______A.读书,要学会欣赏那些美轮美奂的文字,品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深厚意蕴,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B.参加人才交流会的求职者人流如潮,然而高学历人才凤毛麟角,多家用人单位招聘不到专业对口的博士C.“秀我精彩”互动文艺晚会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每当一个节目结束时,全场就爆发出如雷贯耳的掌声D.为了促销,电视生产商纷纷打起了“绿色环保”的旗号,专家提醒,环保电视市场鱼龙混杂,购买时须认清“中国环境标志”正确答案:B[解析]A项,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该词不能用于形容文字,不符合语境。B项,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该词在句中形容高学历人才稀少,符合语境。C项,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该词不能用于形容掌声,不符合语境。D项,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该词不能用来形容环保电视市场,不符合语境。
10.
在李商隐《锦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理解文中运用的典故”作为教学难点之一。下列对该教学难点分析正确的是______A.该教师认为理解典故对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B.该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重难点要求理解不准C.该教师认为理解典故对学生来讲是最困难的D.该教师对古诗词教学应承担的任务认识不清正确答案:A[解析]李商隐的《锦瑟》这首诗中运用的典故较多,里面的典故对于学生而言较陌生,学生只有理解了典故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题干中教师是认为理解典故对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故把这个目标作为教学难点之一。
11.
某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后给出了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写的文章,设计的问题是:“联系课文进行比较阅读,想一想,马克思是否实现了当年的职业理想?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与同学交流一下。”对该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的伟大人格B.引导学生了解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历程C.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D.让学生在受到马克思熏陶后树立高远的理想正确答案:C[解析]C项,表述错误。阅读所给文章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马克思的了解,而并非是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文本内容的理解。
12.
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师在课堂引入的环节中,首先播放了配乐诗朗诵。对于这一教学资源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体现了教师对诗歌风格与思乡情怀的重点关注B.利用多种手段教学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C.教师利用这一教学方法有意识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D.有利于学生感悟作品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答案:B[解析]利用多种手段教学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但“利用多种手段教学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说法过于绝对。
13.
设计“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鉴赏”专题教学方案时,教师想带领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作品。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______A.马尔克斯《百年孤独》B.雨果《巴黎圣母院》C.福克纳《喧哗与骚动》D.司汤达《红与黑》正确答案:A[解析]A项,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B项,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C项,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D项,司汤达的《红与黑》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14.
班级开展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活动,教师要求学生整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对联,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下列与对联描写的景象对应的节气是______
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A.立春B.雨水C.惊蛰D.春分正确答案:D[解析]二十四节气中,春分与秋分时节“昼夜等长”,且由下联中的“新柳皆来扭绿腰”可知,与该对联描写的景象相对应的节气是春分。
15.
某教师教学“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专题,课前向学生推荐预习篇目。下列不适合的是______A.《游褒禅山记》B.《项脊轩志》C.《柳子厚墓志铭》D.《祭十二郎文》正确答案:B[解析]唐宋八大家指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A项,《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作品。B项,《项脊轩志》为明代归有光的作品,不属于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范畴。C项,《柳子厚墓志铭》是韩愈的作品。D项,《祭十二郎文》是韩愈的作品。
二、案例分析题(共40分)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回答下面小题。
案例:
不要轻易说“不”
①母亲离开他们时,正是他们家中最困难的时候。那时,父亲的生意合作伙伴卷走了父亲的资金,只留下一间空空的店铺和一些贷款帐单给父亲,而他们居住的房子也因抵押给银行而面临失去的危险。搬家那天,看着高档的钢琴,他痛下决心,想叫父亲卖掉它用以抵债。
②父亲听罢,摇摇头,安抚他说:“你不要担心这些,学好钢琴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债务,我有能力解决。”他暗地里流泪,报纸上、电视里整天有报道卷款事件,却没有听说有追回的可能。
③但是,为了安慰父亲,他仍努力地练琴,即使学业繁重,他也没有偷过懒。因为他意识到,他一定要好好努力,父亲为了这个家,竟骑着三轮车,在菜市场卖水果。他知道父亲这般屈尊,从坐拥闹市店铺的老板到每天早起晚归,还得躲避城管追赶的小商贩,为的不过是不让这个家垮掉。他想起母亲离开前对父亲的那一声声冷笑:“你都四十好几的人了,还能有什么重来的机会?”母亲叫喊着,而父亲,望着这个离去的妈妈,脸上露出坚毅的表情,和后来安抚孩子时的表情一样坚定。他知道,父亲是不会轻言放弃的。
④伴随着父亲的早出晚归,他升入了高三。功课优秀,钢琴弹得不错的他决意报考著名的音乐学院。他告诉父亲他的想法。父亲连声称“好”,但一想到高昂的报考费用以及培训费用,他与父亲同时面露难色,他几次想开口说放弃,父亲却面带微笑地说:“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吃了这么多苦,现在这点困难算什么,不要轻易放弃,知道吗?”他点点头。父亲为高昂的费用忙得头发花白,更加卖力地练琴,为的就是让父亲的努力不白费。
⑤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⑥临近期末的一次体育测试,正在打球的他被百米冲刺的同学撞倒,左臂当场骨折。青少年男生骨折,似乎司空见贯,但他不能啊!距离考试已不到三个月了,左臂骨折意味着什么,他都明白。他含着泪水在医院说道:“爸,对不起。”父亲看见他如此怯弱,一反平常的慈父形象,用力地抓住他的肩膀:“不许说这个,还有三个月,就还有机会。不到最后一刻,不许轻易说放弃,不许说不。”他垂下脑袋,含着泪花,用力地点了点头。
⑦三个月后,考试那天,经过一番物理治疗,凭着之前打下的功底,他用娴熟的右手以及初愈的左臂,弹奏了一曲《命运交响曲》,技压全场,震惊评委。
⑧所有人都看见那个年轻的考生一边弹奏,一边流泪,却不知道泪水背后的真正含义。但是,场外的一位中年男子知道,他的孩子正在用这首名曲告诉他:往后的人生,不会再轻易说“不”了。
问题:1.
请从第①段和第⑥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分别修改。正确答案:(1)错别字:第①段中的“帐单”应改为“账单”,第⑥段中的“司空见贯”应改为“司空见惯”。
(2)病句:第④段中的“父亲为高昂的费用忙得头发花白,更加卖力地练琴,为的就是让父亲的努力不白费”前后主语不一致,应改为“看着父亲为高昂的费用忙得头发花白,他更加卖力地练琴,为的就是让父亲的努力不白费”。
2.
请指出该习作的两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正确答案:优点:①审题到位,主题明确。这位学生成功塑造了两位不轻易说“不”的汉子,通过具体实例的叙述,表现了父亲以及儿子都不轻易说“不”这一主题。写作重点落在了“不轻易”上,全文围绕“不轻易”进行写作,可见这位学生审题非常到位。②立意深刻,形象突出。文中多次描写父亲面对的绝境:生意失败,债台高筑,钱被卷走,母亲也离开了他,父亲成为拉三轮车卖水果的小商贩,母亲的冷笑与讥讽,儿子要参加钢琴培训和考级需要钱,在这些绝境面前,父亲没有轻易说“不”。文章通过反复渲染,一个真正男子汉一而再、再而三不轻易说“不”的形象就展现在读者面前。具有深刻意蕴的是,在父亲的熏陶下,儿子也成为一个不轻易说“不”的汉子,可以说结尾也相当精彩。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回答下面小题。
案例:
花样年华
①记忆的碎片散落在四处,因为时间的流逝变得稍稍有些暗淡,今天我要将它们重新拾起,编织一首属于自己的歌。
②童年生活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家门口的小院子,每天莯浴着阳光,在小院子里和伙伴们疯跑,摔倒了,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和小伙伴们闹成一片,直到太阳下山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不必叹息时间过得很快,因为当太阳再次升起时,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
③儿时的很多事已经记得很模糊了,有时,我真的很佩服爸爸妈妈,他们总是可以清楚地记得我小时候的每一件事,然后细细向我讲述一个疯丫头的成长历程。
④告别了充满阳光与朝气的小院子,我走进了小学的大门。那时的我是一朵从胆小走向活泼的花朵,六年,一朵花开的时间,世界的大门徐徐向我打开,无数新鲜有趣的事情刺激着我的眼球,我开始学习,开始懂事,开始有了一大堆伙伴,开始知道记住别人的生日。至今仍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自己过马路时父母鼓励的眼神,第一次洗衣服时父母欣慰的眼神,第一次做饭时父母开心的眼神……童年,是金色的阳光。
⑤离开了生活了六年的小学校园,怀着对中学生活的憧景,走进三十一中的大门。有人说,初中就不再是童年了,我们开始走进青春。虽然不能再像儿时那样在小院子里疯跑,但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梦,开始为梦想而奋斗,就像和伙伴们疯玩一样,追求梦想同样是一种快乐。喜悦与伤心结合,失败与成功交织,共同编织着丰富的多彩中学生活。中学不同于小学,走进中学大门的那一刻,一种无形的压力随之而来,但校园里仍然可以听到我们的笑声,虽然各科的作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虽然一学期也睡不了几个安稳觉,即使我们不停地穿梭在各个考场之间,但我们仍会抽出仅有的空闲时间,坐在操场的大树下乘凉、聊天,课余,我们谈梦想,谈趣闻,谈明星,教学楼的走廊上不时会传来我们的歌声。
⑥“……闪耀的梦照亮你和我,化成幸福的彩虹,张开翅膀,天地任我疯涌,穿越绝望,坚定地翱翔,绽放无限的笑容,青春梦想属于你和我。”
⑦正如歌中所唱,青春梦想始终属于我们——水样清纯的花样年华。
问题:3.
请从第②段和第⑤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⑤段中找一处病句,分别修改。正确答案:(1)错别字:第②段中“沫浴”应改为“沐浴”,第⑤段中的“憧景”应改为“憧憬”。
(2)病句:第⑤段中的“即使我们不停地穿梭在各个考场之间”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虽然我们不停地穿梭在各个考场之间”。
4.
请指出该习作的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正确答案:优点:内容充实,语言朴实平易,情感真挚。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记叙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小学时光和初中时光。作者回忆小时候在熟悉的院子里面,疯跑、玩闹的场景,天真烂漫,生动形象。也描绘了小学时光,回忆了自己很多的第一次,也看出了自己的成长。在初中时光的笔墨是最多的,在这段时光中有很多的压力,有很多的学习任务,但是这段回忆更是快乐的,有梦想,有快乐。整篇文章详略得当,叙述脉络清晰。在文章的结尾处,更是紧扣主题,水样清纯的花样年华,突出文章的情感主旨。
三、教学设计题(共65分)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下面小题。
原文
陈情表
李
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一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课文介绍
《陈情表》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所选课文时代不同,文体不一,所抒发的感情也各有不同:有回归田园的乐趣,有才士不遇的悲情,有人世沧桑的感慨,有不懈追求的壮志,也有友情与亲情的抒发。语言或典雅华丽,气韵灵动;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或娓娓道来,质朴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古人真才实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读来仍能感人肺腑。
阅读这些作品,要悉心体会,注意领略其中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最好能够熟读成诵,这样就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相关要求
通过文言文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又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
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生情况
高二年级,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1.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正确答案: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强化文言文阅读、解释、翻译及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掌握本文中出现的一些常用成语。
(2)用整体意识结合重点提示来记背文章,利用小组合作来归纳文中的重点字词句,通过同伴之间的互相修改来提高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3)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课文陈情于表,情深理切,感情真挚,表达自然、畅达的特点,理解“忠”和“孝”的含义。
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中国古代作品,读懂文章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
(2)文本分析。《陈情表》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无论是作者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作者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作者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体会作者的真挚感情作为教学目标。
(3)学情分析。高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正处在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形成有益于人生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观十分必要,因此本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置为“理解‘忠’和‘孝’的含义”。
2.
选择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教学目标: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课文陈情于表,情深理切,感情真挚,表达自然、畅达的特点,理解“忠”和“孝”的含义。
教学片段:
一、故事导入:导趣
师:苏轼说:“读《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读《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我们在初中学习了以忠情感人的《出师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以孝情动人的文章一一《陈情表》。
二、初读课文:导疑
师:学习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接下来我们分段朗读这篇课文,老师读第一段,男生读第二段,女生读第三段,齐读最后一段。读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中断,我们争取接力成功。另外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
师生读(播放轻音乐,进入情境)
师适当点拨(读错的字、语速及停顿方面),检查预习情况。
三、细读文意:导思
(1)师:初读了一遍文章,大家应该对文本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我猜想,同学们可能还有些不理解的字、词、句。我们再次读课文,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方式(小声细读、大声快读、浏览读、跳读)阅读文章,如有不懂的字、词、句,请大家圈点勾画出来,一会儿我们共同来解决。
(生读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各项应急预案
- 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疫情防控方案
- 人工挖孔桩爆破施工专项方案
- 台背回填专项施工方案
- 13学校学生食堂“三防”制度
- Methyl-nicotinat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 Methoxyfenoz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钢架大棚施工合同
- Malaoxon-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4年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之初级网络管理员考试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
- DL-T 1160-2021 电站锅炉受热面电弧喷涂施工及验收规范
- 煤矿知识考试400题及答案
- 文学活动赞助协议
- 责任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分析报告
- 办公室租赁协议样本
- 政府回购厂房合同范本
- 国能辽宁北票 200MW 风力发电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2024年中考英语题型复习:阅读理解(含练习题及答案)
- 2024年江西邮政揽投部经理岗位社会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