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一、单项选择题1.

某教材设有“中国古代戏剧”专题,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下列适合的是______。A.《哈姆雷特》B.《祝福》C.《窦娥冤》D.《林黛(江南博哥)玉进贾府》正确答案:C[解析]A项《哈姆雷特》是必修4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属于西方戏剧。B项《祝福》是必修3第一单元的一篇现代小说。D项《林黛玉进贾府》是必修3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属于古典小说。《窦娥冤》是必修4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关汉卿戏曲集》,属于古代戏剧。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以下对此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_。A.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B.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C.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D.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更高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正确答案:D[解析]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

3.

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名著导读”共选10部中外名著,每册安排2部。导读内容包括“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3个部分。其所推荐名著涉及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包括小说、戏剧、语录体散文等多种文体作品。旨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以及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等。对该“名著导读”部分的实施建议恰当的是______。A.名著学习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应规定学生课内外均要大量反复阅读B.以“名著导读”部分所推荐的作品为重点,依据学情适当增补推荐作品C.利用两周时间集中完成名著导读部分的学习,以迅速取得此专题的教学成果D.课内学习计划的文章足以丰富学生阅读,能提升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名著导读可忽略正确答案:B[解析]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应该得到培养,但不可过分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排除A:教师对学生的精心引导关系到学生对名著阅读部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应注重教学质量,不能以速度取胜,排除C;“名著导读”教学不一定花大量课时,可在课外自主安排,但不可全盘忽略,排除D。

4.

在学习完《逍遥游》一课后,教师指导学生归纳虚词“而”字的用法,四位学生分别给出了以下答案,请从中选出答案错误的一项______。A.学生甲: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连词,表顺承)B.学生乙:怒而飞(连词,表修饰)C.学生丙:决起而飞(连词,表顺承)D.学生丁: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正确答案:A[解析]A项句子中的“而”是连词,表转折,故当选。

5.

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如下:①掌握“负”“幸”“引”“顾”等多义词及“以”“之”等虚词的用法,理解“刃”“怀”“归”“羞”等词的活用情况,正确辨识特殊的文言句式,并能准确翻译;②体会本文把人物放在矛盾斗争的激流旋涡中,调动多种手段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写法;③学习廉颇、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对该教学目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性要求理解准确B.教师对本文特有的写作手法给予足够重视C.教师把握好节奏,教学目标可一课时完成D.教师关注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正确答案:C[解析]目标①体现了教师对基础性要求的理解,目标②体现了教师对写作特色的重视,目标③体现了教师对情感目标的关注,故A、B、D正确,排除;《廉颇蔺相如列传》是重点课文,内容情节较多,即使把握好节奏,文言知识与重难点的攻克也不是一课时能完成的,故C项错误,当选。

6.

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时,看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学生问落下的应该是树叶才对,应该把“木”改成“叶”。下列教师评价中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一项是______。A.这个问题问得好,其他同学也有这么认为的吗?B.有批判意识,敢质疑教材,很好,请为他鼓掌!C.有点道理,看看这首诗中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错误?D.有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值得表扬,能根据作者当时的心境说一下“落木”和“落叶”的区别吗?正确答案:D[解析]A项将问题转移了,B项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没有将学生引向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上,C项将学生引向了对课文其他错误的发现上,D项既表扬了学生又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向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思考上。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7.

执教《再别康桥》,小结时教师深情地说:“轻快、飘逸、清新,这是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的特点。这首诗我们欣赏的差不多了。”然后话锋一转讲起徐志摩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的故事,“就像他写的另外一首诗《偶然》,‘你记得也好,最好忘掉,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他虽然生命不长,但是今天我们和他诗歌的交汇,这展现的光亮,将永远留在我们记忆当中。”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______。A.教师小结时的深情和语言艺术,为诗歌意境的升华锦上添花B.作为拓展型结束语,让学生带着津津有味的思考期待下节语文课C.归纳完诗歌特点,以徐诗《偶然》作结,引发师生情感上的共鸣D.一段好的结语就如一堂课的“凤尾”,使教学过程在唯美中落幕正确答案:B[解析]结束语不但是教师思想的精华也是语言的艺术,该教师做得非常精彩,达到了诗歌意境升华与师生情感共鸣的统一,使本课在唯美中落幕,故A、C、D正确;题于是收束型结束语,“拓展型结束语、思考”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B项表述错误,当选。

8.

教师讲解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时强调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为此教师又列举写月夜景色的诗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______。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B.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C.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正确答案:B[解析]B项语出温庭筠《嘲春风》,是写春风的句子。

9.

执教《祝福》一课,教师让学生思考:“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有哪些动词形象地凸显出祥林嫂的坎坷经历和悲惨遭遇?试着找出并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______。A.以描述人物命运的关键动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文本B.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肯定,就能步步深入,明确课文主题C.该题简单易操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与讨论答问的积极性D.运用具体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符合小说教学规律正确答案:B[解析]以让学生找出“文中描述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动词”为教学切入点,题旨直指课文凝练的语言特色和作家深蕴在词语中的感情,题目问法简单,易于操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能通过教师的恰当引导,步步深入明确主题。A、C、D项表述正确。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是对的,但也要恰当引导和拨乱指正,否则课堂就会“一团糟”,“就能”一词说法太绝对,故B项错误,当选。

10.

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案例,按照要求答题。

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质疑问难”的环节,有学生就“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发问,问为什么“灵魂是紫色”的?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把问题的彩球抛给其他学生,有学生认为紫色代表高贵,有学生认为紫色代表悲惨、凄凉,然后老师启发说:“正因为大堰河死前承受了数不尽的苦难,命运悲惨、凄凉,所以她的灵魂才高贵华美。盘剥人的人,死后肯定不高贵”并对学生对紫色的独特理解给予了高度评价。

对上述教学案例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适时点拨,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B.展现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个性之美C.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探究的精神D.教师的问题设置不当,导致学生的思维发生偏差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施中口头评价的启迪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生偏差乃至错误都是极其正常的现象,这也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启发点拨的最佳契机,教材要适机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指正,以引导学生思维达成教学目标。上述案例中教师问题设置不当,引起学生思维出现了偏差。所以正确答案选D。

11.

对于《师说》一文的教学设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本课的学习应以学生反复朗读、悉心体会为主,要在掌握文言知识的基础上,体会古代议论性散文的魅力,借鉴古人议论的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B.《师说》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要让学生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C.作为一篇文言文,掌握文言知识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对于语句的翻译,词语的理解,重点词语的用法,特殊的词语、句式的把握便成为学生自学的一个重点D.学生不仅要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还应了解古代的中国有尊师重教的思想,但当今的社会创新是永恒的话题,不应拘泥于尊师重教这种思想,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才是王道正确答案:D[解析]不论社会如何变化,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都不能丢弃,不能单纯用成绩来衡量教学,D项说法不恰当。

12.

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我们来看几个细节,琢磨琢磨林冲的性格。(投影课文内容)有人关注过这个片段吧?你怎么想的?

生: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取、挑、盖、戴、拿、拽、锁等,体现了林冲严守职责,对本职工作做得很仔细。

师:不错。关门,又锁上,林冲很多细小的动作,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很有意味。即使现实十分残酷,他仍小心翼翼地呵护,宁愿抱残守缺。

师: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么?

生:“信步”,随意步行,表明林冲还很满意眼前的状况。

师:好。还有,两次提到了一个什么物件?

生(齐):钥匙。

师:为何两次提到?拿钥匙干嘛呢?钥匙除了关锁之外还有象征意义:有钥匙就可以开门,可以回来,表明这个世界上无论如何都有一条路为你开通。有扇门为他打开,表明林冲对世界还有期待,与前面找“泥水匠”一样,他对现状还感觉不错。如果出门不带钥匙,则是出门就不需要回了,或者说回不了了,此处回不了,只好他处再找路。林冲此时没有关注回不了,他满脑子都是回来好好过。

所以,此片段可归结林冲为——(投影)安乐,安于现实、乐于现状。

对该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不恰当的是______。A.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描写细节,有助于学生分析人物性格B.教师的优美语言说明教师准备充分,但需要注意补充地知识与课文中心问的关系C.关于最后的总结,可以让学生回答,让学生对本小节的教学有个总体的印象D.教师对课文的分析过于细致,与高考联系不密切,不应如此设计正确答案:D[解析]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不能以高考作为单一的衡量标准。

13.

阅读一教师高中必修3第二单元单元复习课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师:请大家看课件展示的诗歌及作者搭配,进行纠错。(展示该单元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作品及作者搭配)

(学生积极踊跃进行了纠错,教师现场将正确搭配予以展示)

[B]师:谁能选取课件中r其中一首诗歌进行赏析,从文章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入手均可。我来举个例子:……

(经老师举例,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顿时上来了,课堂气氛浓郁)

[C]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准确,我们能不能结合自身阅读的经历或者亲身感受为同学们推荐几首类似的名家名作?

[D]师: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中国文学史上名篇名作,作品的主旨,表面技巧,语言运用,其中的名句都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学习。课后请同学们利用图书馆或者网络资源搜集其他名家名作,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是______。A.课件展示问题有助于学生复习本单元基础知识B.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和引导作用C.此设计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D.此项作业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确答案:C[解析]C项设计有利于学生温习已有的知识,并未体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14.

下面是一位教师有关高中语文必修3课文《蜀道难》的教学过程设计,请仔细阅读并按要求作答。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入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

(2)生评;

(3)师读生听(听节奏、听感情)(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

(4)生评,师随机点拨;

(5)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

(6)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三)研读课文

(1)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可以研究老师揭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出示问题);

(2)汇报探究结果;

(3)理解这首诗的主旨,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由学生朗读);

(4)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对整首诗主旨和艺术特色的见解。

(四)牛刀小试,自品自作诗

以下是对这篇教案设计的评析,其中有误的一项是______。A.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B.诗歌教学突出了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直至背诵的特色,让学生初步完成了对诗歌美的欣赏C.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讨最后能独立品诗、写诗,说明教学中不需要学生自主学习D.把握了诗文的内涵,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读诗感悟生活,通过联系生活更好地品味诗意,领悟意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正确答案:C[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规定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因此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很重要。

15.

阅读《雨巷》的阅读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师:首先,我想邀请一位同学和我合作朗读《雨巷》。(一女生上台和老师合作朗读,老师诵一、三、五节和第七节前三句,女生诵二、四、六节和第七节后三句,[B]背景音乐是张维良的箫曲《听雨》,大屏幕上同时播放与诗意契合的Flash动画)

[C]师:请同学们自己把诗朗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再告诉我们一点朗读技巧。

生:“丁香一样的颜色”是说姑娘很美,要读出喜欢、欣赏的感觉,可以读轻快一点。“丁香一样的芬芳”是写香味,要读出心驰神往的感觉,“丁香”两个字要拖长一点,读的时候面部表情应该是陶醉状,好像嗅到了花香一样,再配一个伸出右手向外拉开的动作。

[D]师:真厉害。这位同不连朗诵的表情和手势这些细节都考虑到了。

生……

师: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朗读,听了你们的经验,老师非常感动。你们哪里是在读文字啊,分明是在用自己的心去触摸诗人的灵魂!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______。A.师生合作,体现出民主意识、合作意识,既是一种朗读示范,同时又能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品味B.根据诗歌特点,合理适时选择多媒体配合教学,更能增加教学的“诗意”,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C.以学生的喜好来决定教学内容,体现了学生兴趣在教学内容设计当中的决定性作用D.多样化的点评,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全面性、客观性等原则正确答案:C[解析]“以学生的喜好来决定教学内容”,“学生兴趣……起决定作用”说法错误,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由学生情况、教材情况、课文内容等内容综合决定的。故C项错误,当选。

二、教学设计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咬文嚼字(节选)

朱光潜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见文学创作第四期郭沫若札记四则)。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啰嗉,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更复射,终不能复入石矣。

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课文介绍

《咬文嚼字》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一篇文艺随笔,撰写于1943年。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能够领略朱光潜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领略此文独到的写作特色。

单元导语

这个单元学习文艺评论和随笔。

这些文章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讨某些问题,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

学习本单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作一番比较。不妨参照这些文章的写法,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作品也做一点分析和论说,这对于提升我们的审美品位,增强文艺评论能力,当会大有裨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学生情况

高中二年级,班级人数45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掌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问题]1.

请阅读以上《咬文嚼字》节选片段,并结合高中课文《咬文嚼字》全文,为其设计教学目标并说明教学方法。正确答案:教学目标:

(1)分析和推敲关键字词的妙处,体会关键字词在语句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语句的推敲和使用体会情感态度的不同。

(3)指导学生在语句使用中能够更加精细化,反复斟酌,达到更好的写作和表达的目的。

(4)指导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有创新精神,不落窠臼。

教学方法:

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

2.

请为本文设计一则课堂导入语,并说明课堂导入的作用。正确答案:导入语设计:

有三位作家聚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曰:“在吃中国。”这三人的话意思是否一样?“吃在中国”是主谓短语,说的是:食文化,在中国。“在中国吃”是偏正短语,其意是:想吃美食,到中国去!“在吃中国”是动宾短语,作家感叹那些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人任意挥霍国家财富,吃穷了中国,针砭深刻!要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我们得要“咬文嚼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光潜的《咬文嚼字》。

课堂导入的作用:

(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2)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3)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

(4)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5)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

3.

请为《咬文嚼字》设计一则思考题(需给出参考答案),并说明设计意图。正确答案:思考题设计: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

(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2)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渚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3)宋代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全面或分组讨论:对朱光潜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应该怎么看?

正确答案:

朱光潜在本文中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但就阅读说,就是要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味。精读,就是古人说的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讲的是另一种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主要在于“会意”,就是领会书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琐、牵强的解释。像读经典著作,就是要领悟它的精神实质,而不能只是死抠它的一些字句。

这两种读书方法各有长处和局限性。对于学生来说,应以精读为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了解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的优劣。

三、案例分析题1.

阅读教师的教学实录(节选)完成下题。

案例:

师:苏洵的《六国论》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史实,有些地方说理也欠妥当,谁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学生思考,自由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

生1:我觉得课文中关于六国的灭亡顺序与史实不符。文中说“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可是根据我们学过的中国古代史,秦灭六国的时间和顺序分别是: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9年秦灭赵,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4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国。文中的说法不太符合历史。

生2:苏洵提出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的观点是应该肯定的;但他的“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的观点,我们却不能赞同,我们认为燕国后亡是秦远交近攻的合纵策略所决定的。因为六国中燕、齐离秦最远,要先灭燕就必须越过赵、魏,这就势必会违背秦国的策略,就会对秦不利。因此,秦只能在灭亡了魏、赵等国后才进兵灭燕。由此可见,“用兵之效”的说法是不合历史真实的。

师:以上同学敢于质疑,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老师在这里提出表扬。可是这样一来我就开始担心,苏洵的《六国论》“漏洞”这么多,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生:《六国论》第二部分的论据中虽有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还是反映了历史的规律,完全能够证实他“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的观点。

生:《六国论》是一篇借古讽今的政论文,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北宋王朝屈辱妥协的外交政策进行委婉的讽谏。因此,本文虽有不妥之处,但论证说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师:古人论史,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六国论》能够针对现实,借评论六国讽喻北宋王朝,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文章的意义是深远而积极的。不过,北宋统治者并没接受这些意见,“庆历纳款”后又过了31年,宋神宗熙宁八年(1073年),辽国又一次提出领土要求,神宗比他的前辈走得更远,竞然割了山西境内黄河东西700里土地给辽国。以后的北宋、南宋统治者同样不接受这些历史教训,因而最终招致了灭亡。因此,从这点看,《六国论》借评论“六国破灭”的史实,精辟地提出了“弊在赂秦”的观点,以警告北宋统治者,要他们汲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文章写得尖锐泼辣,机锋雄辩,很有警策作用。尽管苏洵的史论并不确切,但他“文为时作”,针对北宋王朝赂敌求和的现状,主张抗战守土,这在当时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问题]阅读以上教师有关《六国论》的教学实录(节选)并对其作出合理评价。正确答案:首先,本案例片段较好地做到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阐发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在学生理解和把握了全文基本思想观点和结构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六国论》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史实,有些地方说理也欠妥当,谁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既给学生提供了质疑的起点,也指出了思考的方向和范围,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质疑和思考。

其次,这一案例还很好地体现了正确处理文本的基本理解与多元解读的关系。

这一点体现在教师设计的第二个更值得深思也更令人忧虑的问题上:“以上同学敢于质疑,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老师在这里提出表扬。可是这样一来我就有了担心,苏洵的《六国论》‘漏洞’这么多,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根据这一问题,教师巧妙引导,学生经过自由讨论,不仅给出了精彩回答,而且完成了对课本内容的多元解读。

下面是一位高中三年级学生的习作,阅读并完成下面各题。

案例:

踮起脚尖

①踮起脚尖,脚尖的钝痛令人皱眉,但踮起脚尖,却可以成就美,却可以看得更高,看得更远。

②芭蕾舞演员是痛苦的。日复一日踮起脚尖舞动,只为了有朝一日白天鹅在舞台上的翩跹起舞。众人皆知,芭蕾舞演员那变形的脚指——那是脚尖的痛苦所留下的明证。待到汗水和泪水流过后,我们看到舞台上那踮着脚尖的舞者优雅如月下的精灵,那一刻我们所有人都为这舞蹈所倾倒。踮起脚尖可以成就美。滔滔历史长河,总有人站在波涛潮头,去看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

③邓小平,这个时代的伟人,却是身高上的矮子。他踮起脚尖来,眼光却看过了东方明珠,看过了数万里重洋。他三起三落,坎坷的路途中,他踮起脚尖来,那痛苦岂是常人可以想见的。走过动乱,终于窥见暑光,他的眼光使一个动荡的中国终于平定,一切秩序逐渐恢复。而他又毅然吹起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终于使中华民族今天可以自信地立于世界,并且可以向未来看见一副光明的图景。踮起脚尖,向远处张望。世界上有多少人,被眼前的挫折所迷惑,一蹶不振,再没有拼搏的勇气。踮起脚尖来吧,向过去看见邓小平的不折不饶,向未来可憧憬一个前程万里。当踮起脚尖来看的时候,那希望才会浮出地平线,如太阳一般放射光芒。

④莫泊桑说:“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希望里,旧的希望实现了,或者泯灭,新的希望的烈焰随之燃烧。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希望,他的希望实际上也就停止了。”在困境里,不要让那恰恰高过我们眼睛的障碍的围墙使我们希望烈焰的火光进不入我们的眼帘,而使我们的生命静止。所以,踮起脚尖来吧,让我们看过围墙,永远使希望的烈焰跃入眼帘,而让生命永远鲜活如春之万木,蓬勃向上;如天之苍鹰,有搏击蓝天的万丈豪情;如万流奔腾的大海,激情蓬勃。

⑤生命有许多痛苦,可“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忍受生命的痛苦,而成就生命的美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