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
【考点梳理】
考点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液化和固化。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略大。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
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比较:
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
在空气中在氧气中或义字表达式
木炭持续红热,放出热量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O2工
co2
(黑)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S+O2'
硫(黄)放出热量,产生一种有刺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SO2
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
红磷
4P+5O2''2P2O5
量,产生大量白烟量白烟
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铁丝
3Fe+202—二Fe3C)4
冷(不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在空气中即可燃烧,放出在氧气中燃烧更加剧烈,放出大量
镁条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的热和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Mg+02工2MgO
生成白色固体
产生黄白色光焰,放出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量。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
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迅速把烧石蜡+氧气点感>
蜡烛
色液滴产生;迅速把烧杯杯倒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水
倒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为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和宇航员提供呼吸用的氧气。
(2)支持燃烧:利用可燃物跟氧气反应放出热量,工业上用于炼钢、气焊和气割金属、
液氧炸药等。
考点诠释:
1.可燃物能否发生燃烧反应和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的浓度越高,燃
烧越剧烈;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如铁丝)在纯氧中可以燃烧。
2.可燃性是物质具有的可以燃烧的性质,所以氧气没有可燃性,只有助燃性,氧气是助
燃物,不是可燃物。
3.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硫燃烧时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描述的是实
验现象。“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描述的是实验结论。一般说来,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
生成物的名称。
4.铁与氧气反应分为铁在氧气中剧烈氧化(燃烧)及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生锈)两种情
况。它们的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产物也不同。
考点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1)氨酸钾和二氧化镒
(2)高镒酸钾
(3)过氧化氢溶液(无色液体\二氧化镒(MnO2,黑色固体)
2.反应原理:
(1)2KClO3^^=2KCl+3O2t
(2)2KMnO4-K2MnO4+MnO2+02?
(3)2H2O2当%2H2O+02T
3.实验步骤:
(1)氯酸钾或高镒酸钾制氧气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燃酒精灯
加热;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把导管移出水面;⑦熄灭酒精灯
(2)过氧化氢制氧气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4.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
适合原理(1)(2)适合原理(3)
(2)收集装置
排水集气法(适合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适合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5.收集方法:
(1)排水集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6.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7.验满方法: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证明瓶中没有水,即
已集满。
(2)用向上排空气法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考点诠释:
1.实验室用高镒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应注意事项: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存在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到达管口冷却
成水滴,再回流到管底,使试管破裂。
(2)伸入试管内的导管应只稍伸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3)如果以高镒酸钾为原料制氧气,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镒酸钾粉末
进入导管。
(4)如果用氯酸钾为原料制氧气,试管口不能塞棉花。这是因为棉花是易燃物,而氯
酸钾又具有强氧化性,放氧速率快,棉花很容易着火燃烧,以至发生爆炸。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而是当气泡连续均
匀放出时才能收集,这样收集的氧气会更纯净些。
(6)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该把导管伸到集气瓶底,便于排尽空气。
(7)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若先熄灭酒精灯,试管温
度会降低,不产生氧气,试管内部压强会变小,水会倒流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2.在理解催化剂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它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说加快或减慢。
(2)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大或减小生成物的质量。
(3)二氧化镒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更不是专做催化剂用的,如用高镒酸钾制氧气
时,二氧化镒是生成物。
【典型例题】
类型一、考查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例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硫B.木炭C.铁丝D.红磷
【思路点拨】根据硫、木炭、磷、铁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C
【解析】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C选项
符合题意;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D选项不符合题
局、O
【总结升华】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
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例2.我们曾做过①木炭、②硫粉、③铁丝、④镁条等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实
验.其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用序号填写,下同);产生耀眼强光的是;生成物有刺激性
气味气体的是。上述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判断化学变化发生的根本依
据是。
【思路点拨】知道常见物质的燃烧现象,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答案】③④②有其它(新的)物质生成
【解析】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
②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
③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④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总结升华】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其它(新的)
物质生成。要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反应及其反应现象,对于常见物质的性质也要熟练掌握,
描述现象要准确简洁并且要全面。
彳列3.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思路点拨】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因为氧气浓度的不同而产生的现象不同。
【答案】D
【解析】碳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
出蓝紫色的火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成
小液滴,出现白雾。
【总结升华】物质燃烧时,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需要注意的是干冰升华发生
的是物理变化。
举一反三:
【变式11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氧气与硫
反应,生成了一种带有的气体,并放出。
【答案】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硫热量
【变式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
B.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大
【答案】C
【解析】氧气不易溶于水,故A错误;氧气没有可燃性,不能燃烧,故B错误;氧气具
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故C正确;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氮气的含量
最大,氧气居于第二位,故D错误。
类型二、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例4.下图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思路点拨】掌握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氧气的检验
和氧气性质的实验。
【答案】A
【解析】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氧气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时,导气管要伸入集气瓶的底部;带火星的木条要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验满;细铁丝
在氧气中燃烧时,底部要放少量的水或细砂。故BCD选项都是错误的,只有A选项正确。
【总结升华】检验氧气是否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很多同学由于学习中对“瓶口”这个考点记忆不准,导致出错。
例5.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分为以下几步:a.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向试
管中装药品,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停止加
热;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bcadefB.abcdefC.bcadfeD.abcdfe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步骤,制取氧气的步骤主要注意两点:①首先
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反应结束后,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实验室用高镒酸钾或氨酸钾和二氧化镒固体加热氧气的步骤,第一步
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最后一步是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总结升华】实验室用高锦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铳固体加热氧气的步骤中,收集完氧
气后,一定要牢记: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例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b
(DA中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⑵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若采用C(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到一种气体,请简述验证该气
体的实验方法。
【思路点拨】学生平时要对制取氧气及其它基本实验熟练掌握和实践,这样就会很容易
解答此类试题。
【答案】
(1)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⑵2H2。2型生2H2。+02T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或向集气瓶中加
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解析】(2)B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所以应该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
化镒制取氧气(3)气体由a口进入,说明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
碳。验证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或向
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总结升华】制取气体用什么样的发生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如
果药品只有固体,且反应条件需要加热,用固固加热型反应装置,如A装置;如果药品有
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无需加热,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如B装置。
举一反三:
【变式1】实验室常加热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2KMnO4-K2MnO4+MnO2+02T
【变式2]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⑴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中(填标
号,下同)与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
【答案】
(1)酒精灯试管
(2)2H2O2叁%2H2。+02?BC(或D)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实验室检验氧气应该选用()
A.pH试纸B.澄清石灰水C.酚酥溶液D.带火星的木条
【答案】D
【解析】pH试纸常用于检测溶液酸碱性,澄清石灰水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酚联;
溶液常用于检验碱性溶液,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2.下列物质和氧气反应的生成物在常温下有液体的是()
A.蜡烛B.铝C.磷D.铁
【答案】A
【解析】蜡烛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铝燃烧的产物是氧化铝固体,磷燃烧的产物
是五氧化二磷固体,铁燃烧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固体,所以答案A正确。
3.实验室加热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固定装有高镒酸钾的试管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B.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收集
C.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答案】C
【解析】固定装有高镒酸钾的试管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过程中生成的水回
流至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开始加热时,刚开始出来的气体主要是空气,不宜立即收集,应
该待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开始收集;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
灯,防止试管内因温度变小压强降低,水槽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破裂。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
【答案】B
【解析】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也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
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
误;氨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5.下列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能供给呼吸
B.液态氧用作火箭燃料
C.不锈钢用作制餐具
D.氨气用作填充探空气球
【答案】B
【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但没有可燃性,因
此不能用作火箭燃料。
6.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A
【解析】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A选项说法错误;铁丝在
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B选项说法正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C选项说法正确;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
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选项说法正确。
7.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B.液氧是混合物
C.液态氧是淡蓝色的,而固态氧是白色雪花状的
D.变色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淡蓝色液氧变为无色气体就不是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对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某些现象来认识,鱼类能在水中生
存,说明氧气能溶于水;而天气闷热时,鱼游到水面呼吸,说明氧气溶解于水的能力不强,
所以不能说氧气易溶于水。液氧和氧气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液氧转化成氧气的过程中没
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8.欲鉴别分别装在三个集气瓶中的氧气、氮气、空气,可以采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逐一闻气味
B.分别测量它们的密度
C.分别测量它们的水溶性
D.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
【答案】D
【解析】氧气有助燃性,而氮气无助燃性,同时要注意“最简便的方法工
9.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可用于炼钢
B.液氧可做火箭发动机里的助燃剂
C.氧气可做气焊时的气体燃料
D.氧气可供登山、潜水、航空等缺氧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呼吸
【答案】C
【解析】氧气具有氧化性,决定了氧气具有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等用途。氧气
不能燃烧,不可做气体燃料。
10.课堂上教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
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的火焰熄灭;当没有气泡冒出时再把燃着的小木条
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火焰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已知氮气的沸点低于氧气的沸
点I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气泡是由氧气汽化产生的
B.氮气不能做燃料而氧气能做燃料
C.氮气不能助燃而氧气能助燃
D.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由氮气的沸点低于氧气的沸点可知先汽化出的是氮气,由燃着的木条的变化情
况再推理出氮气和氧气的性质。
二、填空题
11.氧气在加压、降温条件下会变为色液体或固体,这是变
化;液态氧气一般储存在中。
【答案】淡蓝物理蓝色钢瓶
【解析】氧气在加压、降温条件下会变为淡蓝色液体或固体,该变化的特征是没有生成
其他物质,这是物理变化;液态氧气一般储存在蓝色钢瓶中。
1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的化学方程式,收集氧气可采用法
(写一种X
【答案】2H2。22H2。+02T或2KMnOzA^MnC^+Mn02+02T或
2KC1O3^=2KC1+3O2T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解析】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高镒酸钾、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三、实验题
13.在生产、生活和实验中常加入某些物质,这些物质起到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
题:
(1)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里预先放入少量水的作用;
(2)探究“乙醇能溶于水”的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几滴红墨水的作用;
(3)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气体的作用。
【答案】
(1)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2)现象明显;
(3)便于人们及时发现煤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业会计实务》课件-项目三 3.3临时设施的核算
-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联合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护理
- 2025赠与合同公证样本
- 2025仓储保管合同范本3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大通开发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股票交易授权代理合同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个人贷款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25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
- 发力新质生产力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竖式计算练习100题及答案
-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中国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参考值》(编制说明)
- 食堂大米采购招标文件
- 医疗美容诊所规章制度上墙
- CJT 216-2013 给水排水用软密封闸阀
- CJ-T250-2018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及管件
- 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题库和答案
- 2024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CISP培训讲义全集
-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讲解
- DB64 1996-2024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