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题作文的审题-2024年中考作文满分训练_第1页
自拟题作文的审题-2024年中考作文满分训练_第2页
自拟题作文的审题-2024年中考作文满分训练_第3页
自拟题作文的审题-2024年中考作文满分训练_第4页
自拟题作文的审题-2024年中考作文满分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作文满分训练

自拟题作文的审题

内容上

自拟题作文是考生按照出题者给出的材料或者话题自己取个相关的题目。考生需要对所

给的作文材料或话题进行筛选阅读,提取其中关键部分,自己拟定一个题目,然后用自己的

话去阐述关于这个题目的相关内容。近几年,呈增长趋势。

自拟题的导语有的有明确指向,便于审题立意,如徐州市2023年中考自拟题作文导语:

“本试卷阅读(三)中写道:'我不知说什么好,鼻子有点酸酸的。'其实,这种复杂的感

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有时为他人,有时为自己,有时为...”而有的表意比较朦

胧,就会给考生带来审题的难度,如盐城市2022年中考自拟题作文导语:“青涩,留下了成

长的滋味;绿意,焕发出奋进的活力;青绿,凝结着希望的印痕。校刊编委会准备为2022

届毕业生出一期专辑,请你为其中的‘青绿苔痕”栏目写一篇文章。”

但不管什么类型的导语,都可以提供写作角度供考生选择,或是设定考生的写作身份,

或是让考生在众多角色中自主选择。它有明确的任务方向,既有必要的写作限制,也给考生

充分的自由空间。

形式上

导语式,如湖北省鄂州市作文导语如下:

成长,就是一场和自己的较量!

不认输、不服输,一切才皆有可能!

结构上

自拟题作文一般由导语、任务和情境、要求组成。

材料作文一般要遵循“具体一一抽象一一具体”的思路进行审题立意和习作。

就是先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然后以这个中心作为写作的主题,再围绕主

题进行选材、构思。

【2023年甘肃威武】黑板上的公式和名言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拟题目,分享你的

故事或写出你的感受。

如果题目给出多个材料,就要寻找这些材料之间的共性。比如这道题目给出了两个材料,

虽然形式不同,但说明的道理是相同的,就是“积少成多”或“日积月累的重要性”,根据

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自己的学习经历为素材,包括学习、训练某种艺术技能,以《每天进步

一点点》《坚持成就伟大》或《小小改变,收获满满》为题进行写作。

立意要力求准确,正确,积极,切合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思想取向。

【2023年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妈妈爱小伟,竭尽全力为小伟付出一切。

爸爸说:“小伟呀,妈妈这么爱你,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回报妈妈啊!”

小伟默默低下了头。

妈妈连忙说:“小伟,妈妈为你付出的一切,都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并不是为了要

你回报我,妈妈愿意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尽好妈妈的责任。”

小伟抬起头,粲然一笑:“妈妈,你真好!我一定会让你为我骄傲的!”

是啊,爱不是索求,爱是尽责。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此,子女对父母的爱也是如此;家庭

里的爱如此,社会中的爱也是如此。

尽责的爱,往往会带来更多的爱。

故事类材料要分析故事的前因后果,抓住关键语句(一般是议论性句子)。这则材料

扣住最后两段,“尽责的爱”是因,指发自内心,无私无求,是为了尽自己的应该尽的责任

而产生的爱;“更多的爱”是果,材料中指小伟的对父母的爱的回报,也可以理解为得到爱

的人也会将爱传递、播撒。

要注意的是,从材料中提炼,但不限于材料的范畴,因为题目材料只是一个借代,泛

指类似的所有事情,比如这则材料中的爱不仅仅指父母与子女的爱,也可以是对他人、社会、

国家的爱。

提取材料中心要由表入里,作文构思要善用小故事、小切口阐明大道理,这样就能使

作文立意集中、深刻。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到哪里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别

的地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

"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别的地方,还是会惹人

讨厌的。”

寓言类材料要理解寓意。这则材料运用拟人化手法,通过猫头鹰与斑鸠的对话阐明人与

环境的关系。从不同的写作对象、不同的角度可以提炼出不同的主题。

比如从猫头鹰的身上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主题:

1.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2.唯有自我反省,才能进步。还可以逆向立意:世界因个性不同而精彩,人要悦纳自己。

发散思维,站在斑鸠角度,可以提炼出“善于为别人着想(指出缺点及改进方法)是一

种良好的品德”的主题。

材料作文要想写出新意,就要发散思维,善于联想,辩证思考,力求有新的角度,独到

的见解。

[2023徐州中考】

本试卷阅读(三)中写道:“我不知说什么好,鼻子有点酸酸的。”其实,这种复杂的感受,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有时为他人,有时为自己,有时为...

请你联系生活,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

字;⑤书写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审题分析]

结合材料“'我不知说什么好,鼻子有点酸酸的。'其实,这种复杂的感受,在我们的

生活中也会遇到,有时为他人,有时为自己,有时为……”可知,这种复杂的感受是因为我

们在生活中感知到了母亲的爱,而产生的温暖和幸福的情感。而我们在人生成长的生活中会

遇到各式各样的事情,会接触到许许多多的人,如亲情、友情、师爱的产生,而在这相处的

过程中相对应就会有情感的产生,这种感觉是复杂的。那我们可以对此进行立意,如亲情让

我更加坚定,我们进行写作时可以从一开始对爸爸妈妈的误解到最后明白他们的爱;亦或是

友谊的帮助,也可以范围扩大,以“成长的滋味”进行立意,写出成长过程中的人与事,亲

情、友情、师生情之间的情感变化。总而言之,此篇文章抓住“生活中的他人、自己、……

等带来的复杂感受”进行立意。

[立意构思]

材料是一篇文章,其中那种酸酸的复杂的“感受”是因为感知到了母亲的爱,而产生的

温暖和幸福的情感。其实,这种复杂的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有时为他人,有时

为自己,有时为……这个题目适合写记叙文,人的成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感受到的“滋

味”也是多变的。一路长大,我们会经历许多,涉及的主题非常丰富,比如亲情、师爱、友

谊,比如团结、奋斗、勇敢,比如诚信、善良、正直。当然,也包含挫折、失败、悲观,以

及虚伪、伤害、欺诈等主题。因此我们可以针对于成长路上的亲情、师爱、友谊;团结、奋

斗、勇敢;诚信、善良、正直;挫折、失败、悲观,以及虚伪、伤害、欺诈等主题进行构思。

其次要精选素材,理思路。成长路上故事多,同一个主题,往往能搜索到许多事例。比如你

写一篇作文,来赞美成长过程中友谊的纯真和珍贵,这时,许多与友谊有关的故事就会纷至

沓来。怎么办?精心挑选。看看哪个故事印象最深刻,情节最生动,人物最鲜活,最能感动

自己,那就写哪个故事。当然,也可以在一篇文章中写几个故事,表达成长路上的复杂滋味。

【佳作展示】

藏于节俭中的感动

望着那发黄的记账本,我仿佛被父亲节俭中深藏的关爱紧紧包裹,鼻子有点酸酸的,

是感动,是惭愧,也是释然后的坚定。

我总是极力遮掩自己的书包。我的书包从小学背到现在,上面卡通人物的花纹早已被

磨得褪色了,与同学们肩上款式新颖的书包显得格格不入。

那一天,我的虚荣心终于在父亲面前爆发。他先是一愣,然后茫然地从口袋里拣出张

皱巴巴的50元——你瞧,他甚至还是习惯于现金支付。“你怎么这么抠门!"我按捺不住

内心的愤怒,打落他递来的那张钞票,头也不回地跑进了房间。门"啜”的一声关上后,家

里再没有动静了。

我不懂父亲,他怎么对自己的女儿这般小气。我怀着满心的埋怨,把那伴我多年的书

包扔在角落里。我越发觉得,父亲的爱少得可怜,他甚至不舍得花一点钱满足自己女儿的小

小心愿。

我在房间里躲了一上午,才蹑手蹑脚地出来觅食,没承想父亲正坐在桌前写着什么。

见下雨了,他赶忙出门收被子,桌上遗落着一本暗黄色纸张装订成的小本子——父亲每夜都

将它翻来覆去,笔尖喇喇地在纸页上写着,口中还念念有词,时不时一抹忧愁便悄悄地爬上

眉间。我走近一看,发现那是他的记账本。

“周四,买菜栏把青菜,4.5元;4颗蒜,3根胡萝|总计37.8元。”一个

个鲜红的数字跳入眼中,我被深深震撼了,这些有整有零的金额中,是我从未真正了解过的

“生活”,是一个中年男人对琐碎开销的精打细算,是节俭,是不易。

翻至下一页,我又被深深感动——“女儿要买新书包,50块应该不够。接下来一周要

多多节省,给她换个好书包。"我顿时鼻头酸酸的,泪水盈满了眼眶,恍然发觉那一笔笔零

散的开销中,最常出现的,也是最“大手大脚”的,全来源于为我的支出。买文具、新衣服,

追求所谓的“名牌”……父亲毫无怨言地默默负担。他省吃俭用,却把最好的给了我,把爱

意藏在最细微的枝丫间。其实,父亲饱满的爱一直都在,只是我后知后觉。

我跑回房间,捡起那个蕴含着父爱的书包,拍去上面的灰尘,亦是拂去我那可笑的虚

荣心,回归如父亲那样普通劳动者的淳朴与简单,感受他对我发自内心的爱。

望着陈旧的书包、发黄的记账本、窗外父亲的背影,我不知该说什么,却也无须多言。

鼻子酸酸的,是成长的复杂感受。此刻,我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节俭,也感受到了他藏在其中

的爱。我想,我会铭记这份愧疚和感动,为父亲分担生活的炀恼和艰辛,收获新的成长。

点评:考生为我们讲述的故事有着温暖的底色。我们可以推测,父亲是个收入不高的普

通劳动者,善良纯朴,甚至有些落伍,他极尽节俭却从未吝啬对“我”的付出,默默守护着

“我”敏感的心。那细心的记录,是父亲关爱的注脚;那无声的父爱,是父亲奉献的诗篇。

考生把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描写得真实曲折。一次偶然的发现,“我”读懂了父亲极

尽节俭的背后深藏着的笨拙爱意,悄然打开了感受爱的心灵通道。从最初的抱怨到后来的感

动和领悟,将虚荣心转变为对节俭美德的传承,这种情感转变在文章中得到了真实而深刻的

呈现。在突出“复杂的感受”和“鼻子有点酸酸的”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情感上的冲击。

【2023年甘肃威武】

黑板上的公式和名言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拟题目,分享你的故事或写出你的感受。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

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

[审题分析]

第一组公式对应第一句话“积此步以至千里",1.02只是比1.01多0.01,但经过365次

方以后,就变得大了很多。联系"积监步以至千里"可知,这一组公式表示的意思是每天进步

一点点,经过一年的努力,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第二组公式对应第二

句话”积怠惰以致深渊”,0.98只是比.099少0.01,但经过365次方以后,就变得小了很多。

联系"积怠惰以致深渊”可知,这一组公式表示的意思是每天堕落一点点,经过一年的持续堕

落后,就会最终走向毁灭。从这两个主旨中选择一个,写人记事或议论说理都可。

[立意构思]

可以写人记事,创作一篇记叙文。如确定主旨为“不积畦步,无以致千里”,记叙自己为

了学习的进步或掌握某一项技能每天都坚持学习或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后,自己的学

习有了明显的变化,想掌握的那项技能越来越得心应手。可以议论说理,创作一篇议论文。

如确定论题为“坚持的力量",按"为什么要坚持一一怎样做到坚持一一补充坚持也不能不知变

通”的顺序来进行论证,末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行文中可列举实例、引用名言来增强论

证的力量。

【佳作展示】

小数字,大启发

0.01,这个几乎微不其微的数字,在今天这堂课中却给了我无比深刻的启示。

蒋老师在黑板上流畅地写出了一个算式“1的365次方等于多少”?蒋老师清脆明亮的

声音刚落下,全班同学几乎都信心十足地把手举了起来。“还是1"。一位同学几乎不假思

索地朝蒋老师大声喊道。这个答案显然是对的。1无论乘多少个1也还是不会变化。“那么

1加0.01的365次方又是多少呢?”蒋老师的声音再次回荡在教室。这回同学们喇喇地把

手放了下来,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一分钟后,依然没有一个同学回答

出这个问题,大家都一脸茫然地看向老师。“既然不会,那就猜测一下吧!”老师刚说完,

有好几个同学就纷纷地把手举了起来。“1!”王斯林振振有词地喊了起来,“因为0.01

约等于0,可以把它忽略不计。”有很多同学都赞同他的看法。可当老师说道“太小了”的

时候,我们都十分惊奇。这个数字会大到哪儿去?我不禁心里这么问自己。“4-5!”“20!”

大家纷纷作答,可当老师纷纷摇头后又是一片的疑惑和焦虑。“35-40!”一阵洪亮的声音

在教室里响起,是朱行健。但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