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31T027-2022应急避难场所认定标准_第1页
DB1331T027-2022应急避难场所认定标准_第2页
DB1331T027-2022应急避难场所认定标准_第3页
DB1331T027-2022应急避难场所认定标准_第4页
DB1331T027-2022应急避难场所认定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1.120.99

CCSP15

1331

雄安新区地方标准

DB1331/T027—2022

应急避难场所认定

Assessmentforemergencyshelter

2022-08-27发布2022-09-15实施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应急管理局发布

DB1331/T027—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3

5类别认定条件........................................................................5

6认定................................................................................5

7其他................................................................................6

附录A(规范性)应急避难场所认定条件..................................................7

附录B(规范性)应急避难场所认定申请表...............................................11

附录C(规范性)应急避难场所认定表...................................................12

参考文献..........................................................................14

I

DB1331/T02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应急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应急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雄安新区应急管理局、北京八部众泰防灾科技公司、雄安新区震灾预防中心、中

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慧彦、李强、张合、郑通彦、韩建波、李洋、林德茂、张玉赞、刘鹏、仇硕、

宋洁、林向洋、李华玥、王虹宇、张肖、韩飞、王建飞、刘思宇、云萌、尹锦栋、杨森、李硕鹏、张胤、

段乙好、王尅丰。

II

DB1331/T027—2022

应急避难场所认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应急避难场所类别认定条件、认定规程。

本文件适用于应急避难场所类别认定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T35624-2017城镇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

GB50016-2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1143-2015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避难场所emergencyshelter

用于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时的人员疏散和避难生活,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的一定规模的场所和

建筑,既包括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也包括地下空间(含人民防空工程)、体育场馆、学校

教室等建筑。

[来源:GBT35624-2017,2.1,有修改]

3.2

避险场地emergencycongregateshelteringsite

避难场所内可供应急避难或临时搭建工程设施的空旷场地。

[来源:GB51143-2015,2.0.7]

3.3

紧急避难场所emergencyexacuationandembarkationshelter

用于避难人员就近紧急或临时避难的场所,也是避难人员集合并转移到固定避难场所的过渡性场

所。

3

DB1331/T027—2022

[来源:GB51143-2015,2.0.2]

3.4

固定避难场所residentemergencycongregateshelter

具备避难宿住功能和相应配套设施,用于避难人员固定避难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避难场所。

[来源:GB51143-2015,2.0.3]

3.5

中心避难场所centralemergencycongregateshelter

具备服务于城镇或城镇分区的城市级救灾指挥、应急物资储备分发、综合应急医疗卫生救护、专业

救灾队伍驻扎等功能的固定避难场所。

[来源:GB51143-2015,2.0.4]

3.6

有效避难面积effectiveandsafeareaforemergencycongregatesheltering

避难场所内除服务于城镇或城镇分区的城市级应急指挥、医疗卫生救护、物资储备及分发、专业救

灾队伍驻扎等应急功能占用的面积之外,用于人员安全避难的避难宿住区及其配套应急设施的面积。

[来源:GB51143-2015,2.0.14]

3.7

基本设施basicfacilities

为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而应设置的配套设施。包括:救灾帐篷、简易活动房屋,医疗救护

和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

通道,应急标志等。

[来源:GB21734-2008,3.2]

3.8

一般设施generalfacilities

为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在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应增设的配套设施。包括: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物

资储备设施,应急指挥管理设施等。

[来源:GB21734-2008,3.3]

3.9

综合设施comprehensivefacilities

为提高避难人员的生活条件,在已有的基本设施、一般设施的基础上,应增设的配套设施。包括:

应急停车场,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应急通风设施,应急功能介绍设施等。

[来源:GB21734-2008,3.4]

4避难场所类别

4

DB1331/T027—2022

根据场址、设施配置和服务功能,应急避难场所认定类别分为三类,由高类别到低类别依次为I类、

Ⅱ类和Ⅲ类。

—I类应急避难场所:也可称为中心应急避难场所,依托广场、公园、绿地或体育场馆、会展场馆

等建设的,具备综合设施配置,可安置避难人员时间为30天以上;

—Ⅱ类应急避难场所:也可称为固定应急避难场所,依托广场、公园、绿地或体育场馆、会展场馆、

人民防空工程、学校校舍和学校操场等建设的,具备基础或一般设施配置,可安置避难人员时间为3

天~30天(含30天);

—Ⅲ类应急避难场所:也可称为紧急应急避难场所,依托广场、公园、绿地或学校操场等设置的,

可供周边公众紧急避险疏散。

5类别认定条件

5.1基本条件

5.1.1应急避难场所场地选择和安全性应符合GB51143-2015中4.1的规定。

5.1.2应急避难场所的设防目标和设防要求应符合GB51143-2015中3.2的规定。

5.1.3人均居住面积不小于1.5m2。

5.1.4应急避难场所内的各类设施应考虑无障碍要求,按照JGJ50-2001的规定设置。

5.1.5应急避难场所内的建(构)筑物,以及利用周边建(构)筑作为配套设施用房的建筑,应达到

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5.1.6启用后的生活类设施设备和基本应急物资,可采用自我储备或第三方储备,并与相关单位建立

储备、供应保障机制。

5.1.7应制订避难场所平面功能分区图、服务范围和居民疏散路线图、避难场所启用关停制度、日常

运维管理制度。

5.1.8室内避难场所通风条件有限的应增设通风设施。

5.2分类条件

应急避难场所分类条件见附录A。

6认定

6.1应急避难场所认定一般按照申报受理、检查评审、认定与核定结果送达程序进行。

6.2应急避难场所认定前,避难场所管理单位应按照其类别进行申报,申报材料主要包括:

a)基本情况,含:地理位置、场所背景、主要设备设施建设情况、服务能力保障情况、社会效

益等;

b)应急避难场所类别认定申请表,见附录B;

c)应急避难场所预案情况,包括:启动方案、疏散方案、安置方案等;

d)应急避难场所分区平面图、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范围和居民疏散路线图;

e)应急避难场所日常运维管理制度;

f)应急物资自我储备清单,或利用第三方储备的应急物资及设施设备的相关材料;

g)室内避难场所建筑物抗震设防证明材料;

h)其他相关材料。

5

DB1331/T027—2022

6.3检查评审

6.3.1依据制订的应急避难场所类别认定办法或细则,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对前往场所现场进行

初检。

6.3.2应组织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住建、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对

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认定。

6.3.3专家评审采取听取汇报,包括:建设情况、功能介绍及社会服务等、现场检查、质询、答疑等

方式进行。

6.3.4评审完成后填写应急避难场所认定表,详见附录C。

6.4对评审合格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认定,评定相应类别,并将认定与核定结果送达至申报单位。

7其他

同一场址有室内、室外应急避难场所的,申请评定时,按照有效面积最大的场所或者安置避难人员

最多的场所确定。

6

DB1331/T027—2022

附录A

(规范性)

应急避难场所认定条件

A.1I类应急避难场所认定条件

I类应急避难场所认定条件见表A.1。

表A.1I类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认定条件

设施分类要求

①可安置人员时间超过30天。

基本参数

②用地规模应满足其服务范围内的常住人口避难需求。

①根据设计避难人数,配备相应数量的帐篷或活动简易房(可以采用代储或从应急物资

应急蓬宿区设储备仓库调用的形式加以保障)。

施②应急篷宿区应进行分区,每个应急篷宿分区不应超过1000m2;每个应急篷宿区之间间

距应有大于2m的人行道。

①有救护车进出通道。

医疗救护与卫

②应设置不少于1处固定医疗救护室,2处临时医疗救护站。应设置不少于1处固定卫生防

生防疫设施

疫点,2处临时卫生防疫点。

①可选择设置供水官网、供水车、蓄水池、水井、机井等两种以上供水设施,并根据所

选设施和水质配置用于净化自然水体称为直接饮用水的净化设备。

应急供水设施

②生活饮用水水质应达到GB5749-2006规定的要求。

③每100人至少设一个水龙头,每250人至少设一个饮水处。

①应配置或设置保障照明、医疗、通讯用电的具有多路电网供电系统或太阳能供电系统,

应急供电设施或配置可移动发电机应急供电设施。

②供、发电设施具有防触电,防雷击保护设施。

①应设置满足应急生活需要合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放管线、简易污水处理设施。

应急排污系统

②应急排污系统应与市政管道相连接或设立独立排污系统

①应设置满足应急生活需要的暗坑式厕所或移动式厕所。

②应急厕所之间距离应小于100m,且位于应急避难场所下风向设置。距离蓬宿区

应急厕所

30m~50m。

③暗坑式厕所应具备水冲能力,并附设或单独设置化粪池。

应急垃圾储运①应设置满足应急生活需要的可移动的垃圾、废弃物分类储运设施。

设施②应急垃圾储运设施距离应急篷宿区应大于5m,且位于应急避难场所下风向设置。

①蓬宿区周边和场所内要按照防火、卫生防疫要求设置通道。

应急通道②设置救灾主干道或两个方向及以上的疏散主干道。

③出入口数量不少于4个。

①应急避难场所及周边应设置避难场所标志、人员疏导标志和应急避难功能分区标志。

②场所周边主干道、路口应设置指示标志。

③场所出入口应设置避难场所主标志。

应急标志④场所内主要通道路口应设置应急设置的指示标志。

⑤场所内各类配套设施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⑥危险建筑潜在倒塌影响区,古树、名木、文物和重要建筑的保护范围、灾害潜在危险

区及其他可能影响受灾人员安全的地段,应设置警告标志。

7

DB1331/T027—2022

①应急期间应急篷宿区应配置灭火工具或器材设施。

应急消防设施②消防水量按不少于2次火灾、每次灭火用水量不小于10L/s、火灾持续时间不小于1.0h设

计。

基本功能介绍在避难场所入口处设置,应明确标出各功能分区位置以及居民从平面图所在地向蓬宿区

设施疏散的路线、全图辅以相应文字说明。

①应根据避难场所容纳的人数和生活时间,在应急避难场所内或周边设置储备应急生活

物资的设施。

应急物资储备②可利用应急避难场所内或周边的店、商店、超市、药店、仓库等进行应急物资储备。

设施③场所周边的应急物资储备设施与应急避难场所的距离应小于500m。

④对于本避难场所已储备的物资(含协议代储和临时征用)均需建立台帐,对于本避难

场所储备不足的物资,要明确灾时调拨来源。

①应设置广播、图像监控、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等应急管理设施。

应急指挥管理

广播系统应覆盖应急避难场所。

设施

②图像监控范围应覆盖应急蓬宿区和应急避难场所内的道路。

应设在适用于车辆出入的区域。对于有应急指挥场所或应急救援人员驻地的避难场所,

应急停车场

应急用车场地距离应急救援人员驻地和应急指挥场所距离不能太远。

①应急避难场所内或周边应设置供直升机起降的应急停机坪。

应急停机坪②应急停机坪地面应平坦硬质,周用无高大建(构)筑物,保证直升机有升空平行安全

角度。

应急洗浴设施建有应急洗浴功能设施或备有课移动式洗浴设施,可结合应急厕所设置。

应急通风设施室内场所专用。对于室内的应急避难场所,要建有应急通风设施。

综合性功能介

应设置功能介绍图板,宣设置触摸屏、电子屏幕等设施。

绍设施

应急救援人员

选建设施,驻地应配有蓬宿区、应急供电、消防、供水、卫生间、停车场等设施。

驻地

A.2Ⅱ类应急避难场所认定条件

Ⅱ类应急避难场所认定条件见表A.2

表A.2Ⅱ类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认定条件

设施分类要求

①可安置人员时间3-30天(含30天)。

基本参数

②用地规模应满足其责任区内的常住人口避难需求。

①根据设计避难人数,配备相应数量的帐篷或活动简易房(可以采用代储或从应急物资

应急蓬宿区设储备仓库调用的形式加以保障)。

施②应急篷宿区应进行分区,每个应急篷宿分区不应超过1000m2;每个应急篷宿区之间间

距应有大于2m的人行道。

①有救护车进出通道。

医疗救护与卫

②应设置不少于1处固定医疗救护室,2处临时医疗救护站。应设置不少于1处固定卫生防

生防疫设施

疫点,2处临时卫生防疫点。

8

DB1331/T027—2022

①可选择设置供水官网、供水车、蓄水池、水井、机井等两种以上供水设施,并根据所

选设施和水质配置用于净化自然水体称为直接饮用水的净化设备。

应急供水设施

②生活饮用水水质应达到GB5749-2006规定的要求。

③每100人至少设一个水龙头,每250人至少设一个饮水处。

①应配置或设置保障照明、医疗、通讯用电的具有多路电网供电系统或太阳能供电系统,

应急供电设施或配置可移动发电机应急供电设施。

②供、发电设施具有防触电,防雷击保护设施。

①应设置满足应急生活需要合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放管线、简易污水处理设施。

应急排污系统

②应急排污系统应与市政管道相连接或设立独立排污系统

①应设置满足应急生活需要的暗坑式厕所或移动式厕所。

②应急厕所之间距离应小于100m,且位于应急避难场所下风向设置。距离蓬宿区

应急厕所

30m~50m。

③暗坑式厕所应具备水冲能力,并附设或单独设置化粪池。

应急垃圾储运①应设置满足应急生活需要的可移动的垃圾、废弃物分类储运设施。

设施②应急垃圾储运设施距离应急篷宿区应大于5m,且位于应急避难场所下风向设置。

①蓬宿区周边和场所内要按照防火、卫生防疫要求设置通道。

应急通道②设置救灾主干道、疏散主干道或两个方向及以上的疏散次干道。

③出入口数量不少于2个。

①应急避难场所及周边应设置避难场所标志、人员疏导标志和应急避难功能分区标志。

②场所周边主干道、路口应设置指示标志。

③场所出入口应设置避难场所主标志。

应急标志④场所内主要通道路口应设置应急设置的指示标志。

⑤场所内各类配套设施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⑥⑥危险建筑潜在倒塌影响区,古树、名木、文物和重要建筑的保护范围、灾害潜在危

险区及其他可能影响受灾人员安全的地段,应设置警告标志。

①应急期间应急篷宿区应配置灭火工具或器材设施。

②宿住区避难人数大于等于3.5万人时,消防水量按不少于2次火灾、每次灭火用水量不小

应急消防设施

于10L/s、火灾持续时间不小于1.0h设计。其他情况应按不少于1次火灾、每次灭火用水量

不小于10L/s、火灾持续时间不小于1.0h设计。

基本功能介绍在避难场所入口处设置,应明确标出各功能分区位置以及居民从平面图所在地向蓬宿区

设施疏散的路线、全图辅以相应文字说明。

①应根据避难场所容纳的人数和生活时间,在应急避难场所内或周边设置储备应急生活

物资的设施。

应急物资储备②可利用应急避难场所内或周边的店、商店、超市、药店、仓库等进行应急物资储备。

设施③场所周边的应急物资储备设施与应急避难场所的距离应小于500m。

④对于本避难场所已储备的物资(含协议代储和临时征用)均需建立台帐,对于本避难

场所储备不足的物资,要明确灾时调拨来源。

①应设置广播、图像监控、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等应急管理设施。

应急指挥管理

广播系统应覆盖应急避难场所。

设施

②图像监控范围应覆盖应急蓬宿区和应急避难场所内的道路。

9

DB1331/T027—2022

A.3III类应急避难场所认定条件

III类应急避难场所认定条件见表A.3。

表A.3III类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认定条件

设施分类要求

①可安置人员时间3天以内。

基本参数

②用地规模应满足其责任区内的常住人口避难需求。

应急通道应有2条以上与外界相通的疏散通道。

应急垃圾收集点应设置应急垃圾收集点。

应设置应急休息区,且应根据避难人数适当分隔为避难单元,避难单元可利用常态设施或设

应急休息区

置缓冲区进行分隔,每个避难单元人数不宜大于2000人。

应急标志应设置区域为主指示和警告标志,并宜设置场所设施标识。

A.4室内应急避难场所认定条件见表A.4。

表A.4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分类条件

设施分类I类Ⅱ类III类

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

应急通风建有应急通风设施。

应有2条以上与外界相通的疏散通道。

应急通道避难建筑的出入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易于从内部打开,防火安全出口数量、宽度和总

宽度应根据避难人数按照现行GB50016-2004的要求确定。

抗震性能应达到GB51143-2015规定的结构设计和抗震设防要求。

应急标志场所周边,附近主路口设置,并有距离指示。可设置应急避难场所组合标志、图形符号。

具备基本设施配置、一般设具备基本设施配置和一般设

配套设施具备基本设施配置。

施配置和综合设施配置。施配置。

10

DB1331/T027—2022

附录B

(规范性)

应急避难场所认定申请表

B.1应急避难场所认定申请表

应急避难场所认定申请表样式及内容见表B.1。

附表B.1应急避难场所认定申请表

申请单位单位性质

产权单位法定代表人

申请认定类别Ⅰ□Ⅱ□Ⅲ□联系人

电话

场所名称

传真

场所用地位置

(包括经纬度)

用地东:南:

四至西:北:

场所类型场所用地抗震设防等级(如申请

可疏散人数

(公园、绿地、广场、学校、建成时间面积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必

(万人)

体育场馆…)(平方米)填)

以上由申请单位填写,并保证所填内容真实、有效。

(章)年月日

11

DB1331/T027—2022

附录C

(规范性)

应急避难场所认定表

C.1应急避难场所认定表

应急避难场所认定申请表见表C.1。

表C.1应急避难场所认定表

应急避难场所名称

序号评定内容现状说明

1类别评定申报表口有口无

2预案(包括启动方案、疏散方案、安置方案等)口有口无

3平面图、服务范围和居民疏散路线图口有口无

4日常运维管理制度口有口无

5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口有口无

6自查表口有口无

7室内避难场所建筑物抗震设防证明材料口有口无

8基本参数口达标口未达标

9应急蓬宿区口达标口未达标

10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口达标口未达标

11应急供水设施口达标口未达标

12应急消防设施口达标口未达标

13应急供电设施口达标口未达标

14应急排污系统口达标口未达标

15应急厕所口达标口未达标

16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口达标口未达标

17应急通道口达标口未达标

18应急标志口达标口未达标

19应急停车场口达标口未达标

20应急管理设施口达标口未达标

21应急停机坪口达标口未达标

22应急洗浴设施口达标口未达标

23应急通风设施口达标口未达标

24综合性功能介绍设施口达标口未达标

结论避难场所认定等级Ⅰ□Ⅱ□Ⅲ□

12

DB1331/T027—2022

签字:

年月日

13

DB1331/T027—2022

参考文献

[1]GB/T30353-2013人员密集场所地震避险

[2]GB/T33744-2017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

[3]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4]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5]GBJ121-2009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6]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建标180-2017)

[7]DB13(J)/T111-2017人民防空工程兼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技术标准

[7]雄安新区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试行)(雄安办字(2022)30号)

14

DB1331/T027—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