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2025年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1页
鲁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2025年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2页
鲁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2025年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3页
鲁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2025年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4页
鲁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2025年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鲁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多在800mm以上B.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C.西北地区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D.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温暖本题考察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选项A,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但年降水量多在400~800mm之间,而非800mm以上,故A错误。选项B,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和少雨,河流无结冰现象,故B错误。选项C,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故C正确。选项D,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但气候特点是高寒,而非温暖,故D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2、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全部位于地势的第二阶梯B.南方地区全部位于季风区C.西北地区全部位于非季风区D.青藏地区全部位于地势的第一阶梯本题考察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与地势阶梯、季风区的关系。选项A,北方地区并非全部位于地势的第二阶梯,如东北平原就位于第三阶梯,故A错误。选项B,南方地区由于靠近海洋,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因此全部位于季风区,故B正确。选项C,西北地区虽然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但并非全部,如新疆的北部地区就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故C错误。选项D,青藏地区虽然大部分位于地势的第一阶梯,但并非全部,如四川盆地就位于第二阶梯,故D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3、下列关于东南亚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B.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C.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D.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答案:B解析:A项,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但并非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面积和人口都超过东南亚的洲有亚洲、非洲等,故A错误。B项,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B正确。C项,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但题目中只提到了“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表述不完整,且不是对东南亚地理位置或特点的描述,故C错误。D项,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没有温带季风气候,故D错误。4、我国某地的经纬度是(116°E,40°N),该地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答案:A解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根据题干可知,该地的经度是116°E,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该地的纬度是40°N,位于赤道以北,为北半球。故A正确,B、C、D错误。5、在地球表面,纬度40°与经度120°的交点有几个?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D解析:纬度40°包括北纬40°与南纬40°两条纬线,而经度120°包括东经120°与西经120°两条经线。这四条线可以形成四个不同的交点,因此正确答案为4个交点。6、下列哪个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最小?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当地植被类型答案:D解析:虽然植被类型能够影响局部小气候,但相比于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量)、海陆分布(影响温度差异与降水模式)以及地形地势(影响风向与降水量)而言,植被类型对整体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最小的。7、下列关于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即一个恒星日B.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正圆,公转速度不变C.地球公转一周的回归年长度为365天6时9分10秒D.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选项A,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这是恒星日的时间长度,而非24小时,故A错误。选项B,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且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时较快,在远日点(7月初)时较慢,因此公转速度并非不变,故B错误。选项C,地球公转一周的回归年长度实际上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而非365天6时9分10秒,故C错误。选项D,地球自转确实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这是地球自转的基本地理意义之一;同时,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进而产生四季更替现象,故D正确。8、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位于北半球,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C.南北跨纬度大,气候复杂多样D.领海宽度是12海里,海岸线曲折漫长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选项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而非东岸,故A错误。选项B,我国位于北半球,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故B正确。选项C,我国南北跨纬度确实大,但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不仅仅是跨纬度大,还受到海陆位置、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C错误。选项D,我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但海岸线并非曲折漫长,而是绵长曲折,且海岸线长度世界第四,故D错误。9、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同B.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C.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自转和公转都围绕地轴进行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选项A,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但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相对稳定,可视为相同(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因此A正确。选项B,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而非相反,所以B错误。选项C,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而非公转,公转主要产生季节变化等现象,故C错误。选项D,地球自转是围绕地轴进行的,但公转是围绕太阳进行的,不是围绕地轴,因此D错误。10、下列关于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昼夜交替是地球公转产生的B.昼夜长短的变化与自转无关C.时区不同是地球自转产生的D.季节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原因。选项A,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当地球自转时,不同地区轮流进入和离开太阳的照射范围,从而产生昼夜交替,因此A错误。选项B,昼夜长短的变化实际上是由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造成的,但主要是公转的影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其轴心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黄赤交角),这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所以B错误。选项C,时区不同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会出现时间的差异,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分为24个时区,因此C正确。选项D,季节变化主要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特别是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状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从而引起季节变化,所以D错误。11、下列有关我国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A.海南岛全部位于热带,热量条件优越B.我国东部地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C.东北平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D.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适宜发展河谷农业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我国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选项A,海南岛北部属于亚热带,而非全部位于热带,因此A错误。选项B,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B正确。选项C,虽然东北平原纬度较高,但夏季气温并不低,且由于日照时间长,积温较高,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C错误。选项D,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但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件差,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相对较高,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因此适宜发展河谷农业,但选项D的表述方式有误,它直接指出了青藏高原的缺陷和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而非作为区位条件进行分析,因此D错误。12、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图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水稻种植业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农业地域类型的识别。选项A,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如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且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而图示地区并未明确显示出以小麦或玉米为主的大规模种植,因此A错误。选项B,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以满足城市居民对鲜奶及其制品的需求,而图示地区并未明确标出大城市的位置,且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多样,不仅限于乳畜业,因此B错误。选项C,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起来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示地区既有种植业(如麦田、玉米地等),又有畜牧业(如牧场),符合混合农业的特点,因此C正确。选项D,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这些地区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但图示地区并未明确标出水稻种植的区域,且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多样,不仅限于水稻种植,因此D错误。13、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B.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冬季普遍高温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D.气候类型单一,海洋性特征显著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我国气候特征的理解。选项A,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最为辽阔,故A正确。选项B,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但并非所有地区都高温,如青藏高原地区夏季凉爽,故B错误。选项C,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年际变化大,故C错误。选项D,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并非单一,且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大陆性特征显著,而非海洋性特征,故D错误。14、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B.内流河多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流水量丰富C.黄河、长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D.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是内流河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我国河流的分布及特征。选项A,我国外流区面积61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中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外流河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95%以上,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5%,故A正确。选项B,内流河多分布在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河流水量不丰富,故B错误。选项C,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两者并不都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故C错误。选项D,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大多为内流河,但额尔齐斯河是外流河,注入北冰洋,故D错误。15、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B.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D.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A选项,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故A错误。B选项,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B正确。C选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全年高温,降水分为干湿两季,主要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地区,故C错误。D选项,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而非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内部和西部,故D错误。16、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海洋性气候显著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亚洲的气候特点。A选项,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其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故A正确。B选项,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故B正确。C选项,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故C正确。D选项,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海洋性气候并不显著,故D错误。综上所述,错误的选项是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背景资料: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长江作为亚洲第一长河,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2)分析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3)结合实际,说明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长江水资源。参考答案:(1)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热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水稻种植,得益于充足的降水和温暖的气候,可以实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2)原因: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加,暴雨频繁;人口密集,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排水系统不完善;滥伐森林,破坏自然植被,减少了土壤的蓄水能力;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的蓄洪能力。防治措施:加强上游地区的植被恢复,提高水源涵养林的建设;改善城市规划,增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建立健全防洪预警机制,提高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实施退耕还湖政策,恢复湖泊面积,提升其调节洪水的功能。(3)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长江水资源,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强化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分配制度;发展节水型产业,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确保饮用水安全;开展综合流域管理,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的利益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参与水资源保护活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长江流域地理环境的理解,特别是气候条件对农业的影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以及如何平衡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通过此题,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还考察了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时需要注意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的措施要切实可行。第二题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为南美洲某地区示意图,甲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流域内年降水量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且流域内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但水能资源极为丰富。材料二:近年来,随着南美洲某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计划在该国甲河流域进行大规模的水电开发。(1)简述甲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简述甲河流域水电开发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答案:(1)甲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该流域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为水能提供了充足的水量基础;其次,该流域地处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使得水能蕴藏量巨大;最后,该流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进一步增加了水能资源的可开发潜力。(2)甲河流域水电开发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水电开发可以缓解当地能源紧张状况,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其次,水电开发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电力、建筑、机械制造等,从而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此外,水电开发还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如交通运输、通讯等,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最后,水电开发还可以促进流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解析:(1)甲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首先要考虑的是河流的水量大小,而水量大小又与流域的降水量密切相关。甲河流域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明显,降水量大,因此河流径流量大,为水能提供了充足的水量基础。其次,河流的落差也是影响水能资源的重要因素。甲河流域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使得水能蕴藏量巨大。最后,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也会影响水能资源的可开发潜力。甲河流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这种变化使得水能资源在不同季节都有较大的可开发潜力。(2)甲河流域水电开发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水电开发可以缓解当地能源紧张状况,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随着南美洲某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水电开发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能源选择。其次,水电开发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电力、建筑、机械制造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就业机会,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此外,水电开发还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如交通运输、通讯等,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最后,水电开发还可以促进流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通过合理的水电开发规划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第三题题目: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地理考察活动中,选择了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片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记录了该区域的主要特征,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以下是该小组的部分观察记录:地形特征:该地区地表崎岖不平,有大量溶洞、天坑、石林等地貌景观。气候条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水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