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题组-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题组训练与综合测试_第1页
积累与运用题组-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题组训练与综合测试_第2页
积累与运用题组-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题组训练与综合测试_第3页
积累与运用题组-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题组训练与综合测试_第4页
积累与运用题组-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题组训练与综合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积累与运用题组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题组训练与综合测试

满分:120分建议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16分)

1.(2分)(22-23七年级下•湖北恩施•期中)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摇蓝淳朴哀悼妇儒皆知B.愧作烦燥斑澜酣然入梦

C.薪金头颅元宵深恶痛绝D.亘古烦锁屏障苛绢杂税

【答案】C

【详解】考查字形辨析。

A.摇蓝——摇篮,妇儒皆知一妇孺皆知;

B.烦燥——烦躁,斑澜——斑斓;

D.烦锁——烦琐,苛绢杂税一苛捐杂税;

故选C„

2.(2分)(22-23七年级下•湖北恩施•期中)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元勋(xun)澎湃(pai)震便(song)缺(qi)而不舍

B.揩(kai)油污档(hui)选聘(ping)磨刀霍霍(hud)

C..(jiao)对缠绕(rao)咀嚼(jue)鞠躬尽浮(CU1)

D.哺(bu)育粗拙(zhuo)憎(zeng)恶鲜(xiAn)为人知

【答案】D

【详解】考查字音。

A瞿(qi)而不舍----qie;

B.选聘(ping)----pin;

C.缠绕(r5o)----rao;

故选D。

3.(2分)(23-24七年级上.辽宁鞍山•期中)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文世界风光无限。在这里,我们跟随朱自清寻觅到春天的踪迹,欣赏到大自然的

,聆听了“至圣先师”孔子的,品味了中华文化。有人说,语文是一本

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

A.不仅银装素裹还教训B.不仅花团锦簇还教诲

C.因为银装素裹所以教诲D.因为花团锦簇所以教训

【答案】B

【详解】考查关联词及成语熟语的词义。

根据材料“我们一跟随朱自清寻觅到春天的踪迹''及"一聆听了‘至圣先师’孔子的二分析,跟随朱自清的踪迹与

聆听孔子应为递进关系,故空①空③处应填写:不仅、还;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银装素裹,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

根据“寻觅到春天的踪迹”分析,句中指春天美好的自然风景,故空②处应填写:花团锦簇;

教诲,指教导劝导;教训,指训诫或指从错误、挫折中取得的经验。根据“聆听了'至圣先师’孔子的”分析,

句中指听取孔子的教导,故空④处应填写:教诲。

故选B。

4.(2分)(20-21七年级上•辽宁葫芦岛•期中)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爸爸经常教导我,学习上遇到不懂的地方要虚心向老师求教,不暇下回。

B.神农架原始森林人地芋至,藤条虬枝交错,沟壑纵横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

C.奇险的华山堪称天下第一山,西峰绝壁,东峰日出,南峰奇松,北峰云雾,蓑不胜收。

D.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裁然不同。

【答案】A

【详解】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不耻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与句中“向老师请教”的语境不相符合,用

错对象;

B.人迹罕至:很少有人到的地方;指荒凉偏僻的地方。与句中描写“神农架原始森林很少有人进入”的语境

相符合,使用正确;

C.美不胜收:好的东西太多,欣赏不过来。与句中“对华山景色的描写”的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

D.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与句中“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大不一样”的语境相符合,

使用正确;

故选A„

5.(2分)(23-24七年级上•天津滨海新•期中)下面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汉字,亦称中国字―中文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

1300年前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到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

字体一楷书。汉字的构形本就蕴含着美学要素,如:结构形象生动,对称均衡—线条曲直撇捺,变化

多姿。

A.、,”,B.,,”;

C.,”,oD.、”,;

【答案】D

【详解】考查表达符号。

结合,,中国字,,,,中文字、国字,,可知,这三个词语是并列关系,中间应该用顿号,第一个空用顿号;

“汉字”是词语加双引号,应该在引号外停顿,故第二个空是引号外有逗号;

结合“结构形象生动,对称均衡”可知,这两个短句主语是“结构”,这两个短句“线条曲直撇捺,变化多姿”

主语是“线条”,前后构成并列关系,在有逗号基础上的并列应该用分号,故第三个空用分号;

故选D。

6.(2分)(22-23七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地纷纷采取追踪、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B.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答案】C

【详解】考查病句辨析。

A.句式杂糅。“防止”与“不再”两个否定词连用,导致句意与原意相反。正确的表达应该是“防止甲型H1N1

流感扩散”;

B.缺少主语。由于“随着”和“使”的连用,导致句子缺少了主语。去掉“随着”或“使”;

D.搭配不当。“加快”与“速度”是合理的搭配,但与“规模”则不太合适。应该改为“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

扩大了信息流通的规模”;

故选C。

7.(2分)(23-24七年级上•山东青岛•期中)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

①最好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

②周记可详可略,可重点写下生活中那些打动你的人和事

③日记可长可短,记下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

④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学习、训练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①③②④D.④①③②

【答案】D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

通读材料可知,文段主要围绕“记事能力”进行叙述。④句“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学习、训练”介绍培养

记事能力的途径,与前文衔接紧密,应排第一位;①句“最好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是对④的建议,应

排第二位;③“日记可长可短,记下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承接①句,介绍日记,应排第三位;②句介绍周

记,结合①句“最好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的表述顺序,可知,应在③句“日记”之后,排第四位;因此

排序为:④①③②。

故选D。

8.(2分)(22-23七年级下•江苏扬州•期中)下列对作品内容或相关常识的陈述不十分准确的一项是()

A.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人或物的一种修辞。《黄河颂》运用呼告,来表达诗人对黄河的赞美;《土

地的誓言》运用呼告,直接对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和眷恋。

B.《邓稼先》采用“横式结构法”,巧设主题式的小标题,每个标题从不同侧面来写,内容丰富,看似

庞杂而难把握,实则是围绕邓稼先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来组织材料。

C.《孙权劝学》先重点写了孙权劝学的过程,对于吕蒙就学的过程一笔带过,然后通过鲁肃赞学来正

面表现吕蒙读书功效显著。这样写既节省笔墨,又很好地突出了主题。

D.李森祥的小说《台阶》,细节描写的内容虽细小,却小中见大,反映出深刻的主题。如巧用父亲穿

破的草鞋堆的高度这一细节,写出父亲为准备建造新屋所付出的辛劳。

【答案】C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鲁肃赞扬吕蒙是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进步之大,而非“正面表现”,表述有误;

故选C。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20分)

9.(6分)(22-23七年级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临高人偶戏是全国惟海南独有的剧种,主要流行于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县及周边市县中操临高话的乡

镇,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临高人偶戏是当地群众(A喜闻乐见B津津乐道)的重要文化剃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主要特点是。舞台不设布悼。演员手擎木偶化装登台。人与偶在台上同扮一个角色,以人的表演来弥补

木偶感情的不足。以来自本地民歌调可罗哈''和来自道士调“朗叹'’作为主要唱腔,优美动听,地方特色浓郁。

临高人偶戏以其(A源远流长B历史悠久)、艺术独特、内容丰富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临高

人偶戏这朵南国艺术奇葩会凭借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hAn,绽放得更加艳丽、更加光彩夺目!

——节选自网络(有删改)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松体()内han()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2分)

(3)划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2分)

【答案】⑴zai涵

(2)AB

(3)比喻

【详解】(1)考查字音字形。

载体,zaiti,科学技术上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

内涵,nGihln,一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禀;二指内在的涵养。

(2)考查成语运用。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津津乐道:指很有兴趣地谈论。这里写临高人偶戏是人们喜欢听、乐意看的

重要文化载体,用“喜闻乐见”。故选A。

源远流长:水源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历史悠久:指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

很久远。这里写临高人偶戏历史很久远。用“历史悠久”。故选B。

(3)考查修辞手法。此句把“临高人偶戏”比作“奇葩”,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10.(8分)(22-23七年级下•福建漳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大家知道,疟疾是困扰①(A.raoB.lao)人类几千年的重大传染病。药物奎宁的发现,很大程

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在研究最困难、最关

键的时刻,甲(A.额手称庆B.振奋人心)的是,古代名医葛洪有关青蒿治疗疟疾的论述给了我新的

灵感和乙(A,反思B.启示),引导我们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青蒿素的发现折射出东方和西方智

慧的r6ng②(A.融B.熔)合,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长久以来,中医药服务于中国和亚

洲人民,毫无疑问,对传统医药的继续探索和发扬,会让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更加健康。丙全球性的问题

并不少见,疾病威胁、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不可持续发展,等等。既要关注人类的需求,也

要有自己的研究兴趣,科学工作者并为此做出努力和贡献。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处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甲乙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在横线上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4)下列句子中,填入丙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A.我们同呼吸,我们共命运,作为地球人,我们也面临共同的问题

B.作为地球人,我们也面临共同的问题,我们同呼吸,我们共命运

C.作为地球人,我们同呼吸,我们共命运,我们也面临共同的问题

D.作为地球人,我们也面临共同的问题,我们共命运,我们同呼吸

【答案】⑴AA

(2)BB

(3)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礼物。

(4)C

【详解】(1)考查字音字形与词义辨析。

①处,“困扰”读作kunrao,意思是搅扰,使感到难办。

故选A。

②处,“融合”读作r6ngh爸,指不同个体或群体在一定的碰撞或接触之后,认知、情感或态度倾向融为一体;

“熔合”读作r6ngh6,指多种固体吸热量变为液体融为一体。在语段中指的是东方与西方的智慧交融,应选

“融合故选A。

(2)考查词义辨析。

甲处,“额手称庆”,意思是双手合掌,举到额头,表示感到庆幸;“振奋人心”意思是某件事使人振作奋发。

在语段中指在研究青蒿素最困难的时候获得了灵感,让人振奋。应选“振奋人心”。故选B。

乙处,“反思”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启示”指看完某种事物后,又有了启发指示,使有

所领悟。在语段中指古代名医葛洪有关青蒿治疗疟疾的论述给人们带来启发,应选“启示”。故选B。

(3)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这句话宾语残缺,应在“人类”后添加“的礼物

(4)考查语句衔接。

结合下文“全球性的问题并不少见”分析,前文最后一句应与“问题”相关,故排除B、D;“作为地球人”放在“我

们同呼吸”前语意更衔接。故选C。

11.(6分)(22-23七年级下•河北保定•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的进步在于向

榜样学习。本学期我们在课文中认识了众多“可爱的人他们有的是杰出人物,让我们感受到非凡的气质,

如锲而不会、慷(kAi)淋漓的闻一多,鞠躬尽瘁、夫志爱国的邓稼先……他们有的是平凡人物,身上表现

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如青年守(gua)却淳朴善良的长妈妈,孤苦无依但老实厚道的老王,辛苦一生实现

造高台阶梦想的父亲……这些"可爱的人''引导着我们向善、务实、求美。

⑴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①缺而不舍()②台阶()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①慷(kAi)②守(gu京)

(3)在文段口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R66»

.,,D.:、、o

C“,,na,,

•、,。LJ•*、、o

【答案】⑴qiejie

⑵慨寡

⑶D

【详解】(1)考查字音字形。

锲而不舍,qieerbushe,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台阶,匕ijie,供人上下的阶梯。比喻由低到高的等级,职位等。

(2)考查字形。

慷慨,kangkai,志气昂扬。

守寡,sh6ugu&,谓寡妇不再嫁人。

(3)考查标点运用。

“某人说”后应用冒号和前引号。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表并列关系的短语,中间用顿号。

“民族就有希望”后引用结束,应用句号和后引号。

故选D。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33分)

12.(8分)(22-23七年级下•江苏扬州•期中)请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此夜曲中闻折柳,0(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雄兔脚扑朔,o(《木兰诗》)

(5)拟人是古代诗歌常用的手法。王维的《竹里馆》中运用拟人把倾洒着银辉的明月当成与自己心心相

印的知己的句子是“______,”;韩愈的《晚春》中运用拟人表明虽然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

但也要尽自己所能为晚春添色的句子是“______,

【答案】马上相逢无纸笔何人不起故园情朔气传金柝雌兔眼迷离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详解】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作答时,一是要彻底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

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字、不写错字。注意中的“逢、园、朔、柝、雌、照、杨、

榆荚、才、惟、漫”等字词容易写错。

13.(10分)(21-22七年级下•福建福州•期中)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①,

②;③,④o

(2)《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也有相似的两句诗是:⑤,

@o

(3)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⑦,⑧。

(4)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由听至「折柳”曲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⑨,⑩0

【答案】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详解】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

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中的“朔、雌、傍、辨、士、闻、园”

等字词容易写错。

14.(10分)(22-23七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海日生残夜,o(王湾《次北固山下》)

(2),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此夜曲中闻折柳,o(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诗人岑参在《逢入京使》中以平实的诗句“,。”抒写思念亲人又不愿让

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8)《木兰诗》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北方军营夜晚的环境,渲染了木兰十年军旅生活苦寒悲壮气氛的

句子是>。

【答案】江春入旧年杨花榆荚无才思不知何处吹芦管铁马冰河入梦来何人不

起故园情何当共剪西窗烛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朔气传金柝寒光照

铁衣

【详解】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

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中的“榆荚、芦、烛、朔、柝”等字词容易写错。

15.(5分)(21-22七年级下•北京•期中)默写。

很多诗词歌赋,都有“诗中有画,画中有声”的特点,“声音”可以使诗词的意境更加丰富。如:"①—,弹

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中的琴声,衬托出月夜竹林的幽静;“黄梅时节家家雨,②—"(赵师秀《约

客》)中的蛙声,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③—,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中的笛声,触动了诗人浓浓的的羁旅情怀;“商女不知亡国恨,④—”(杜牧《泊秦淮》)中的歌声,引发

了诗人深沉的忧国之情;“⑤—,唯闻女叹息”(《木兰诗》)中的叹息声,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停机长叹、

忧愁苦闷的木兰。种种声音,增加了诗词的画面感,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独坐幽篁里青草池塘处处蛙谁家玉笛暗飞声隔江犹唱后庭花不闻机

杼声

【详解】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

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中的易错字:幽、篁、塘、

蛙、隔、庭、杼。

四、名著阅读(共14分)

16.(6分)(22-23七年级下•山东枣庄•期中)请根据你对名著《骆驼祥子》的阅读,完成下面的各题。

(1)下面是小语做的读书笔记,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痛苦的活着,委屈的死去”是祥子命运的写照。

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所以祥子只做四天就不干了。

C.《骆驼祥子》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困难生活。

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她和刘四爷彻底吵翻后就自己做主在外租房,与祥子结了婚。

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2)原著中祥子的悲惨命运与很多人物息息相关。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小说情节,分析他(她)

对祥子悲惨命运的影响。

备选人物:孙侦探虎妞小福子

(3)下面是小文做的读书笔记,请你帮他补全批注内容。

原文批注

他就那么半死半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的

坐车人的形

任着车夫在水里挣命。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象:—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答案】⑴B

(2)示例一:祥子并不爱虎妞,不得已接受她的爱情。虎妞假装怀孕,与祥子结婚,令祥子的婚姻生活痛苦

不堪。最后虎妞难产而亡,祥子卖车给她办丧事,祥子的生活又一次跌入谷底,他逐渐走向堕落。

示例二:小福子给了祥子温暖,她希望与祥子一起生活,但被祥子拒绝。后来,祥子去白房子找小福子,

发现小福子已经上吊自尽。祥子的所有希望都破灭了,他完全堕落了,到处占便宜,甚至开始骗钱。

示例三:祭灶那天,祥子拉着曹先生由西城回家。路上曹先生发现被侦探跟踪了,让祥子将自己拉到左宅

去,并让祥子坐汽车回曹家报信。祥子刚回到曹家,就被侦探抓住,原来这个侦探就是当初把祥子连车带

人抓走的孙排长。在孙侦探的敲诈下,祥子交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祥子的生计又成了问题,买车的希望

又一次成了泡影。

(3)极其自私,对劳动者的苦难和不幸冷眼相待、蛮横凶狠。

【详解】(1)考查名著内容的掌握。

B.有误,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杨先生。

故选B。

(2)考查名著人物关系的理解。学生要熟读《骆驼祥子》,根据情节内容,理解其中人物虎妞、小福子、

孙侦探对祥子的悲剧人生产生的影响。

虎妞在祥子悲剧人生中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如蝇不能逃出蛛网”,虎妞是网,祥子是蝇,他没有和

任何人这样亲密接触过,虽然是突如其来,虽然是个骗诱,当他感觉到自己的堕落时,想挣扎已经来不及

了,仿佛是碰在蛛网上的小虫。祥子被迫与虎妞结婚后,她变成了捉住祥子的精灵和毒物。他们的结合成

了样子个人奋斗过程中的一个新的打击。“他第一得先伺候老婆,那个红袄虎牙的东西,吸人精血的东西,

他已不是人,而是一块肉。他没了自己,只在她的手中挣扎着,像猫叼住的一只小老鼠。”一直到最后她

难产而亡,祥子又卖车给她办丧事,生活又一次跌入谷底,他逐渐走向堕落。所以,虎妞是造成他人生悲

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另一个对祥子产生重大影响的女人是小福子。祥子心里是顶喜欢小福子的,在他的观念中他们俩都是穷人,

都是无产者,都是被人欺侮,他同情她,也同情自己,是上苍将他俩连在一起。这种个人主义的理想在他

兴高采烈地走进白房子,听说了小福子的死后就完全破灭了,他完全堕落了,到处占便宜,甚至开始骗钱。

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迷糊糊地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泥潭。“他吃,他喝,他嫖,他懒,他狡猾,因

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摘去了。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去。”所以,

小福子也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孙侦探对祥子的悲剧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祥子想买一辆人力车的愿望,正像农民想拥有土地一样,只是

一个劳动者的最低愿望,然而这一正当愿望在那个社会里却成了奢望。他历尽艰辛,三起三落,欲独立自

主而终不可得,祥子拉曹先生回家的途中发现被人跟踪了,曹先生让他改走左先生家,然后要他到曹家报

信。他才回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了,孙侦探威逼利诱,最后祥子把闷葫芦罐里的所有积蓄都给了孙侦

探来“保命”。祥子的生计又成了问题,买车希望又一次成泡影。

(3)考查人物性格分析与文章主题探究。

联系原文“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可知这是对坐车人的语言描写;联系“跺着脚喊”可知是对

他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面对“车夫在水里挣命”和避避雨再走的合理要求,坐车人冷漠、麻木、缺乏同

情心,只考虑自己,不管他人。这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写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不把车夫这样的底层劳动

者当人的现状,表现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漠。

17.(8分)(22-23七年级下•新疆克孜勒苏•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好像时间忽然有了知觉,有了感情,使人们随着它思索,随着它忙碌。他想好,破出块儿八毛的,得

给刘四爷买点礼物送去。礼轻人意重,他必须拿着点东西去,一来为道歉,他这些日子没能去看老头儿,

因为宅里很忙;二来可以就手要出那三十多块钱来。破费一块来钱而能要回那一笔款,是上算的事。

(1)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祥子离开人和车场后,第一次拉包月的雇主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友好。

B.祥子的妻子虎妞是老舍精心塑造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有同情,又有批判。

C.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死后,祥子变得麻木、自私,自甘堕落。

D.作品围绕祥子的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2)《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一,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一步步走向

毁灭的o(3分)

(3)《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因为失去了土地,流落到(地名)拉车。老舍在文中大量使用

了当地的口语,如车夫付给车主的租金叫“",晚上出车叫“(3分)

【答案】⑴A

⑵刘四爷虎妞小福子

⑶北平车份儿拉晚儿

【详解】(1)考查名著情节识记。

A.有误。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杨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故选A„

(2)考查人物形象。

刘四爷:刘四爷七十岁,是虎妞的父亲,人和车厂的老板。为人苛刻,祥子的雇主。旧社会的袍哥人物,

改良办起了车厂。为人耿直苛刻,性格刚强,爱惜钱财,略喜欢占小便宜,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

虎妞:虎妞是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之一,祥子的妻子,是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

长的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因此吓住了男人,成了没人敢娶的老姑娘。她是个办事的好手,拥有爽快

和利落的性格特点。在和祥子的爱情纠葛中,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死于

难产。身上有很多阶级剥削的色彩,既有许多旧社会恶俗,也是旧社会的牺牲品。

小福子:先是被父亲卖给军官,后被军官抛弃,回家后为了养活弟弟,靠卖身为生,虎妞难产去世后她和

祥子互相确定心意,最后在树林上吊,带恨逝世。她的死是继虎妞难产而死后给祥子的又一次的打击,也

是压死祥子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3)考查名著情节识记。

祥子是从农村来到北平的,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他勤劳、纯朴、善良,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在北平买

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书中口语化称呼车夫付给车主的租金叫“车份儿”,晚上出车叫“拉晚

儿“。

五、综合性学习(共37分)

18.(6分)(22-23七年级下•山东枣庄•期中)“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班级组织“天下国家”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任务各题。

(1)鲁迅先生逝世后,社会各界人士同声哀悼,敬献挽联不可胜数。请运用对联知识,将下面这副悼念先生

的挽联补充完整,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上联:笔①—大野,胸怀日月光和热

下联:墨洒②—,夜度春秋慨而慷

A.①耕;②乾坤

B.①写;②长河

C.①写;②乾坤

D.①耕;②长河

(2)班级组织朗诵《黄河颂》,小语在朗诵“我们祖国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伟大坚强/像你一样

伟大坚强”几句时,对最后两句的语气、语调处理把握不准,请帮他指出处理方法,并说说这样朗诵的原

因。(4分)

【答案】(DD

(2)用赞叹的语气,语调要高昂。这两句话语气要“你”“伟大坚强”这两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黄河伟大坚强,

品质的赞美,所以重读这两词语以突出这种感情。

【详解】(1)考查对对子。根据内容照应,词性相对的角度来分析。动词“耕”与名词“大野”搭配恰当,名

词“大野”对“长河”工稳。

故选D。

(2)考查朗读设计。

首先要深刻理解这几句话的含义。《黄河颂》是一首表达对黄河以及它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诗。

这里的“像你一样伟大坚强”是在说我们祖国的儿女要学习黄河的伟大和坚强。最后两句是对黄河品质的高

度概括,应该用充满赞叹的语气来表达。语气要显得庄严而又激昂,体现出对黄河的敬仰之情。“你”和“伟

大坚强”是这两句诗的核心词语,应该在朗诵时加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19.(9分)(22-23七年级下•河北唐山・期中)“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

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无论

外国民族、中华民族。滦州中学七年级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

列任务。

(1)【活动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堂上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

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材料二:

在远离城市的荒漠戈壁隐姓埋名28年间,邓稼先亲身经历核试验32次,亲自指挥15次。在一次空

投试验中,降落伞没有打开,装置未被引爆,直接摔向地面。邓稼先并未多言,他不顾同事们的极力劝阻,

只身奔向现场,弯下腰低着头认真查找,力求尽快确定装置落点。

材料三: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我的探究结果:。

⑵请依据示例的句式进行仿写,表达爱国之情。(3分)

示例:爱国是一种情怀,一笔一画书写经典历史文明。

仿句:爱国是,»

(3)无论哪个时代,英雄事迹和爱国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班级开展“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

然”的主题班会,请你为这次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吧!(4分)

【答案】(1)示例一: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义务。

示例二:一个爱国的人必然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用在为国为民办实事上。

示例三:个人的理想选择要考虑国家的需要。

(2)示例一:爱国是一种理想一举一动成就灿烂未来奇景。〃示例二:爱国是一种信念,一字一

句彰显优秀文化传统。

(3)示例:各位同学大家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爱国思想,“少年

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少年的我们,更应该以国为重,勤奋努力,自信自强!为此我们召开“天地

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主题班会,让爱国思想铭记我心,请同学们积极发言!

【详解】(1)考查材料内容的探究。

材料一,根据“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

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见周恩来为报效国家而读书,终生为国为民,这体现了一个爱国的人自

己理想选择要考虑国家的需要;

材料二,物理学家邓稼先在在远离城市的荒漠戈壁隐姓埋名28年间,邓稼先亲身经历核试验32次,亲自

指挥15次。在一次空投试验中,降落伞没有打开,装置未被引爆,直接摔向地面。邓稼先并未多言,他

不顾同事们的极力劝阻,只身奔向现场,弯下腰低着头认真查找,力求尽快确定装置落点。这是他爱国精

神的体现,是因为祖国的需要。说明爱国的人必然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用在为国为民办实事上;

材料三是徐特立和鲁迅的名言,“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惟有民魂是值得宝

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意思是: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义务;

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2)考查句子仿写。仿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句式一致。要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把例句中每一句话

分割成几部分,确定保留与变化部分。②修辞相同。如果所给例句运用了某种修辞,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

例句所使用的修辞相同。③字数大体相等。仿写时字数要尽可能与所给例句一样多。④语意连贯。所写句

子要符合整段文字的内容,感情色彩、语体风格应保持一致。

示例:爱国是一种精神,一心一意彰显民族情怀。

(3)考查拟写开场白。开场白的特点:内容要紧扣主题;语言要亲切,要有激情,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以点燃观众的热情;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可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作答时,一般先是称呼和问候语,

然后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意义。最后宣布活动开始即可。围绕“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主题来拟写

即可。

示例:同学们:大家好!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的英雄。古有霍去病、岳飞、郑

成功、林则徐、邓世昌,今有董存瑞、黄继光、邓稼先等。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难,不怕牺

牲,前仆后继,救民族于危难之间;他们发奋图强,无私奉献,致力于国家强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

怀英雄,传承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争做国家栋梁之才。我宣布班会现在开始。

20.(10分)(22-23七年级下・甘肃白银・期中)班级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并完成任务。

(1)为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请你参照示例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活动一:配乐朗诵爱国诗文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配乐朗诵爱国诗文”活动中,小语搜集了下列爱国名言,请你任选一句为其匹配合适的背景音乐,并

说明理由。(3分)

A.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

备选音乐:悠扬的乐曲一欢快的乐曲慷慨悲壮的乐曲

我选句,应匹配的背景音乐是o理由是

(3)在“配乐朗诵爱国诗文”活动中,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为二号选手的《黄河颂》和三号选手的《土地的誓

言》设计一段串词。(5分)

【答案】(D示例:爱国人物的故事大会爱国名言展示墙报

(2)示例:C慷慨悲壮的乐曲理由:这句诗彰显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配

以慷慨悲壮的乐曲更能突显诗人视死如归的决心。(言之成理即可)

(3)示例:二号选手以洪亮的声音,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三号选手带来的《土

地的誓言》。

【详解】(1)考查主题活动的设计。此次活动主题为“天下国家”,结合“爱国诗词朗诵会”的例句内容及形

式,围绕主题开展,并且易于操作即可。

示例:爱国人物书画展;爱国人物故事会等。

(2)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题干要求完成配乐朗诵爱国诗活动,在选项中任意选择一句名言或诗词,配乐

合理,理由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我选A句,其背景音乐应该匹配悠扬的乐曲。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

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

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豪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

感人,所以用悠扬的乐曲更能凸显诗人对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示例二:我选C句,其背景音乐应该匹配慷慨悲壮的乐曲。该诗句慷慨悲壮、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

高亢的语调彰显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故配以慷慨悲壮的乐曲更能突显出诗人的视死如

归的决心。

(3)考查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