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一声光金
透镜及其应用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挎情概览
考点内容课标要求命题预测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属于基础知识,一般难度不大。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
透镜及对光的
作用和凹透镜的发题和作图题。主要命题点有:透镜种类的辨识、透镜对光的作
作用
散作用用的作图等。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考试中出现频率较
高。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考查题型基本上是选择题、填空题、
凸透镜成像规探究并知道凸透镜实验探究题,有时也会出现在作图题和综合题中。命题点有:
律成像的规律物体在透镜前不同位置所成像的位置及特点、透镜焦距的确定、
物体移动成像变化、焦距变化对成像的影响以及实验的具体操
作等。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是重点和热点问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
像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常见考题类型是选择题、填空题,
凸透镜成像的了解凸透镜成像规
有时也会出现在实验探究题和综合题里。命题点有:照相机、
应用律的应用
投影仪、放大镜、眼镜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调节
等。
厚题透视
>考向一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1.(2023•赤峰)两只激光笔并排放置,它们发出的光束经过透镜(未画出)的光路如图所示,说明
该透镜对光有作用。
【答案】发散
【解析】由图可知,光线经过透镜后,传播范围比通过透镜之前传播范围大,说明该透镜对光有发散
作用。
2.(2023•聊城)如图所示,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请画出从小灯泡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
镜折射后的光线。
【解析】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3.(2023•重庆)在如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解析】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射向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4.(2023•重庆)请根据画出的光线,在答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的透镜。
【解析】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因此该透镜起发散作用,为凹透镜
-易错警示:
会聚作用是指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更“靠拢”主光轴,发散作用是指经透镜折射后的
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更“远离”主光轴,不能将会聚理解成会聚于一点
>考向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2023•淄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於12cm,蜡烛、凸透镜、光
屏在光具座上的值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B.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C.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此30.0cm,像距为片20.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户12cm,
30.0cm〉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A错误;
B.当成实像时,物距变大时,像距变小,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应该减小像距,即向左
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
C.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
得到清晰的像,故C正确;
D.将蜡烛移动到45cm的刻度线处,物距尸5cm,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
承接,故D错误。
故选Co
6.(2023•宁夏)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其中成像性质与投影仪成像性质相同的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因此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应用于照相机,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物距等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因此可知,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以判断
凸透镜焦距,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因此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
影仪,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不能在光屏上成实像,因此可知,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因此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
像,应用于放大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7.(2023•益阳)点燃蜡烛,烛焰通过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成缩小的像。现用焦距为10cm的凸
透镜乙替代透镜甲,且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烛焰通过凸透镜乙所成的像是()
A.缩小的实像B.放大的虚像
C.倒立的虚像D.正立的实像
【答案】A
【解析】点燃蜡烛,烛焰通过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成缩小的像,说明物距大于二位焦距;现用焦
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替代透镜甲,且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物距仍大于二焦距,烛焰通过凸透镜
乙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8.(多选)(2023•广西)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凸透
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相同
B.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
C.调节“水凸透镜”的厚度可改变其焦距
D.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答案】CD
【解析】A.由图可知,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所以A错误;
B.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尸15cm,像距片29cm,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说明
/<15cm<2/
29cm>2/
所以此时水透镜的焦距
7.5cm</,<14.5cm
所以B错误;
C.可以向水透镜内注水和排水,通过调节“水凸透镜”的厚度去改变其焦距,故C正确;
D.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沿直线传播,所以蜡烛燃烧变短后,则像向光屏上方移动,故D正确。
故选CD„
9.(2023•龙东)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绘制了像距k随物距u
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此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蜡烛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位置,
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此时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一个近视眼镜,若想在光屏上还能
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甲
v/cm
30
20
【答案】5远离
10
0
2030w/cm
乙
【解析】[1]凸透镜成像时,当
u=v=2f
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乙可知
u=v=2f=10cm
解得此凸透镜的焦距是於5cm。
[2]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使原
来会聚成像的光线往后会聚,像的位置会远离凸透镜,所以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会再次接到清晰的
像。
10.(2023•阜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新透过凸透镜看到烛焰S的像点S,画出光
路图确定像点S的位置,图中。为光心,尸为焦点(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解析】从点S画两条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
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
11.(2023•丹东)小潘同学选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在(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现象更明显;
(2)小潘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
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
(3)小潘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恰好呈现一清晰的像,该像
的性质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
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
到清晰的像,当小潘的眼睛在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选填“正立”
或“倒立”),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
大镜”)。
【答案】较暗光屏中央缩小右变大正立放大镜
【解析】(1)[1]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物体越亮,物
体成像越清晰,因此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2]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应该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
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3]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时,物距
u=50.0cm-10.0cm=40.0cm>2/=30.0cm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4][5]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则物距变小,根据:成实像时,物
近像远像变大规律,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增大像距,即将光屏右移,此时像将变大。
(5)[6]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
“'=50.0cm-40.0cm=10.0cm</=15cm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
解题技巧:
1.口诀法巧记凸透镜成像规律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物近像近像变
小”。
倒立成侦立
而小实像败人实・
।r/rv/v
MKita投影仪放人it
।______,--------
2.两个性质:
(1)焦点分界:2f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了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2)动态特性:物体沿主光轴移动时,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减小(增大),像距(像到凸透镜的
距离)增大(减小),且像变大(小)o
■►考向三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2.(2023•德州)如图所示,小红用相机拍下了石桥与它在水中倒影交相辉映的照片,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与海市蜃楼成像原理相同
B.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桥,原理是光的反射
C.若相机镜头焦距为了,拍摄此照片时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要大于2/
D.桥在相机的底片上成的像是虚像
【答案】B
【解析】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光在不发光的物体表面发生了反射,光线反射进入人眼,我们才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故B
正确;
CD.照相机成像原理,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像距(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D错误;
故选Bo
13.(2023•十堰)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都是倒立缩小的,现在的照相机利用光学
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照相机靠近被拍摄者,所成的像变大D.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
【答案】B
【解析】A.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物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照相机靠近被拍摄者,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原理都是u>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14.(2023•鄂州)如图所示,透过手表表盘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读出日期信息,光滑透
明凸起部分相当于,观看到的是日期数字(选填写“实”或“虚”)像。手表的背面打
磨得非常光滑,能清晰地照出小明像,此像的大小与小明本人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答案】凸透镜虚不变
【解析】[1][2]透明凸起的部分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手表数字在凸透
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手表的背面打磨得非常光滑,相当于平面镜,能清晰地照出小明像,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
所成的像与小明本人大小相同。
15.(2023•甘孜)如图所示,患近视的同学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前,要使像成在视网膜
上,人应该(选填“靠近”或“远离”)物体,或者佩戴一个由合适的(选填“凸”或
【解析】[1]患近视的同学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前,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人应该靠近物
体,也即是减小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2]患近视的同学可以佩戴由适当度数的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这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
用,平行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射入晶状体,能增大光线聚焦范围,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
解题技巧:
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比较
照相机投影仪或幻灯机放大镜
原理企Jq
成像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实际像的正、正立、放大的虚像
性质倒与透明胶片的方位有关)
物近像远像变大(要物近像远像变大(要想屏幕上成物远像远像变大(要
调节
想胶片上成的像大一些,的像大一些,则镜头要离透明胶片近想看到的像大一些,则放
则镜头要离人近一些,即一些,即镜头往下调节)大镜要离物体远一些)
镜头往前伸)
2.近视眼特点是“怕远不怕近";远视眼特点是“怕近不怕远”
©©新:考:法:
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
1.i新情境r(2023•陕西)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战斗机上的光电搜索跟踪系统。该系
统功能与人眼相似,能为战斗机提供感知外界的“视觉”,系统内置的光电传感器,相当于人眼的视网
膜,最外层窗口和传感器之间的光学元件,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关于该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系统的光学元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该系统在光电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周围景物通过该系统成像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2倍焦距
D.该系统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答案】B
【解析】A.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以该系统的光学元件相当于凸透镜,故A不符合题
思;
B.人眼在成像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次光学元件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
C.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要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故C不符合题意;
D.该系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R跨学科)(2023,日照)某兴趣小组开展“创新服务生活,科技改变未来”的科技创新活动,
模拟制作一款“智能”行驶玩具车。该玩具车利用车载传感器(摄像头、雷达)采集生成道路特征数据,
完成“自动”驾驶。作为传感器之一的摄像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的镜头是凹透镜
B.遇障碍物时,要想生成更大的像,镜头应该向前伸
C.摄像头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D.成像时障碍物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内
【答案】B
【解析】AC.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摄像头成像的原理
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故AC错误;
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遇障碍物时,要想成更大的像,镜头应该向
前伸,故B正确;
D.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摄像头成像时障碍物位于镜头的两倍焦
距以外,故D错误。
故选B。
3.・新■法)|(2023•扬州)如图1,在装有水的杯子里,小红将一支铅笔分别紧贴杯壁内、外竖直
放置,两次都观察到铅笔放大的像,俯视图如图2、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图1
A.图2中铅笔向前移,像一直变小
B.图2中铅笔向前移,像先变小后变大
C.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一直变大
D.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A
【解析】AB.圆柱形水杯相当于凸透镜,图2中,铅笔紧贴杯子后面部分的内壁,此时杯子前面部分
相当于凸透镜,当铅笔前移时,位于焦点以内的铅笔物距不断减小,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逐渐变小,故A
正确,B错误;
CD.图3中,铅笔向后移,凸透镜焦距不变,在焦点以内,铅笔的虚像随着物距的增大而变大,移动
到焦点以外,随着物距的增大,铅笔所成的实像逐渐变小,即像先变大后变小,故CD错误。
故选Ao
1.(2023•常州)2023年3月7日凌晨,在清华大学校园内,张嘉奇等同学用照相机拍到“太空中
的中国空间站”的照片,如图所示。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拍照时像距()
A.略小于fB.略大于fC.略小于2/D.略大于27
【答案】B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照相机的物距大于2£像距大于f小于2£拍“太空中的中国空间
站”时,物距非常大,像会靠近焦点,即像距略大于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3•仙桃)如图是超市安装的一种刷脸自助储物柜。某顾客站在屏幕前50cm处,按下“存”
按钮,屏幕上方的摄像头启动,出现人脸缩小的像,柜门打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0.20m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答案】C
【解析】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站在透镜二倍焦距之间以外时,在摄像机中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该摄像头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
C.顾客刷脸时,距摄像头50cm,物距
u=50cm>2/
由此可知,该摄像头的焦距/<25cm,因此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0.20m,故C正确;
D.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该摄像头成像原理与凸透镜成像原理相同,都是光的折射,故D错
误。
故选Co
3.(2023•株洲)如图,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下列能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
仁―二
【答案】C
【解析】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成正
立、放大的虚像;
A.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从平面镜看到蜡烛,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符合
题意;
D.蜡烛与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4.(2023•郴州)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区:C区D区:E区
A.当蜡烛放在图中4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
B.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C.若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蜡烛可能放在图中8区域
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蜡烛应该放在图中。区域
【答案】B
【解析】A.蜡烛放在图中/区域,即蜡烛在该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在透镜另一侧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即图中的£区域,故A错误;
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远,所成的实像越小,图中蜡烛位于该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实像会逐渐变小,故B正确;
C.蜡烛放在图中8区域,即该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的位
置在透镜另一侧的两倍焦距以外,即如果蜡烛放在图中8区域,则在图中的尸区域的光屏上能找到像,故
C错误;
D.当蜡烛放在图中C区域,即该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是用光屏承
接不到的,故D错误。
故选B。
5.(多选)(2023•贵州)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厚薄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
卫生,可能导致对晶状体厚薄的调节能力减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晶状体变薄时,对光有发散作用
B.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
C.若晶状体太薄,容易形成远视眼
D.若晶状体太厚,可用凹透镜矫正
【答案】BCD
【解析】AC.晶状体变太薄时,对光的会聚能力减弱,容易形成远视眼,但没有发散作用,故A错
误,C正确;
BD.晶状体变太厚时,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容易形成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故BD正确。
故选BCDo
6.(2023•徐州)徐州市博物馆展出了一枚“彭城御丞”印章。为了方便观看印文细节,印章前放
有如图所示的装置,请你解释其中的物理道理:O
【答案】该装置是凸透镜,印章置于凸透镜下方一倍焦距以内,从上方看到放大正立的虚像
【解析】为了方便观看印文细节,则该装置应使印章的印文细节放大,所以该装置是凸透镜,根据凸
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印章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2023•威海)如图所示,深秋的清晨观察到草叶上形成了串串露珠,透过露珠能够看到远处景
物倒立的像,露珠相当于(填光学元件);在生活中利用该成像原理的仪器有:(写
出一个即可)。
【答案】凸透镜照相机
【解析】[1][2]露珠呈球状,露珠相当于凸透镜,透过露珠能够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缩小的实像,生
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了该原理。
8.(2023•德州)如图所示,小刚自制了一架模型照相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外壳的长度
为20cm,若将凸透镜对准窗外景物,在外壳内前后移动内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以得到景物(选
填“倒立”或“正立”)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若将凸透镜正对燃烧的蜡烛,当蜡
烛距离凸透镜至少cm时,可以在外壳内移动的半透明膜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外壳
【解析】[1][2]半透膜相当于光屏,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窗外景物处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此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因为外壳的长度为20cm,即像距处于大于一倍焦距小于等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
知,蜡烛距凸透镜至少20cm时,才可以在外壳内移动的半透明膜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22.(2023•攀枝花)正常眼睛观察近距离物体的明视距离约为25cm。小刚看书时,把书本放在眼
睛前15cm处,为了看清书上的文字,晶状体将会变厚,焦距(选填“不变”、“变大”或“变
小”),长此以往,就可能会形成(选填“近”或“远”)视眼。
【答案】变小近
【解析】[1][2]把书本放在眼睛前15cm处,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焦距变小,长此以往,晶状体的调
节能力变弱,看远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
9.(2023•遂宁)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控制外来人员出入小区,遂宁很多小区装备了人脸识别系统
(如图所示)。其中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4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则摄像机镜头的焦距应小
于(m),该镜头与眼镜属同一类透镜。
【解析】[1]摄像机摄像时应用的原理是物距大于凸透镜二倍焦距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摄像机可
以自动将镜头前0.4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说明0.4m大于二倍焦距,即凸透镜焦距小于0.2米。
[2]因为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它是与矫正远视眼的眼镜属于同一类透镜。
10.(2023•呼和浩特)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
置如图所示,此时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倒立、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虚像”或“实像”);
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从图示位置开始,将蜡烛沿光具座向右移动,移动过程中,不断调节光屏位置,在
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直到移动光屏不成像时,这个过程像的大小(选填“逐渐变大”或“逐
渐变小”或“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继续将蜡烛沿光具座向右移动,人在透镜的.
(选填“左侧”或“右侧”)可以看到烛焰正立放大的像。
右侧
50.0cm-10.0cm=40.0cm
像距为
70.0cm-50.0cm=20.0cm
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沿光具座向右移动,物距减小,像
距变大,所以调节光屏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直到移动光屏不成像时,像逐渐变大。
[3]继续将蜡烛沿光具座向右移动,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所成虚像与成像物体
在凸透镜的同侧,应从凸透镜的右侧观察。
11.(2023•河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小强发现用凸透镜看远处物体时,可以看见倒立、缩小的像:用该凸透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能
看见正立、放大的像。由此猜想: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能与有关;
(2)在光具座上,将蜡烛、光屏安装在凸透镜两侧,调节三者的高度时,(选填“需要”或
“不需要”)点燃蜡烛;调节高度的目的是使像能呈现在;
(3)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蜡烛清晰的像(像未画出),
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答案】物距需要光屏中央照相机
【解析】(1)[1]观察远近不同的物体,小强看到了不同特点的像,说明凸透镜所成像的特点与物距
有关。
(2)[2][3]实验时需要调整烛焰的中心、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确定烛焰的中
心,需点燃蜡烛,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4]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
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12.(2023•哈尔滨)在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对比两图可以得到结论:光从空气射入凸透镜时,;
(2)小明利用此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继续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录部分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
160.012.0倒立缩小实像
235.014.0倒立缩小实像
330.015.0倒立缩小实像
420.020.0倒立等大实像
512.550.0
小明根据表中数据发现:
①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是;
②当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像的性质是;
③小明进一步猜想,当物距为12.5cm时.成像的性质是;
④观察前三组数据,小明发现同一物体都成缩小的像,那么随着像距的增加,像会变大吗?为了探究
这个问题,原表格中还需要增加的项目是。
【答案】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像距小于物距倒立等大实像倒立放大实像
像的大小变化
【解析】(1)[1]对比两图可以看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2]由表中前三组数据可知,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像距小于物距。
[3]由表中第4组数据可知,当像距等于物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
[4]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时,凸透镜位于2倍焦距处,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则当物距为
12.5cm时,此时物体位移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
[5]要观察像的变化,需要记录的项目是像的大小变化。
13.(2023•大连)某小组同学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室中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由发光二
极管组成的“F”和“T”形光源、凸透镜、光具座、光屏等:
(1)他们选择了“F”形光源进行实验,与“T”形光源相比,“F”形光源的好处是:;
(2)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点亮光源,移动光屏,光屏上承接到不完整的像,如
图所示:这是因为他们遗漏了一个实验步骤,这一步骤是:;
(3)在探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的成像特点时,改变物距做了三次实验,与做一次实验相比较,做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债务担保服务合同标准文本3篇
- 2024年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年鲁人新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
- 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科技教育中的应用
- 办公环境下的家庭健康菜谱推广策略
- 商务礼仪在家庭与社交中的艺术运用
- 中小学教育中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融合教学的案例分析
- 办公心理学与家园共育的融合实践
- 不同年龄段对教育信息接受度差异的深度研究
- 2025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限公司招聘189人(三)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DBJT45T 037-2022 高速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管理指南
- 期末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期末考试-公共财政概论-章节习题
-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 齿轮传动的设计论文
- 国家开放大学《纳税筹划》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上海市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 EVM500在电缆中应用
- 联想集团内训师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