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际交往心理人际交往心理11、自卑心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能力和特长,只是某些人会因为缺乏自信,瞧不起自己。没有信心会让自己的优势特长无法发挥出来。长此以往的无胆量、附和会消磨掉一个人的意志、魄力和胆识,交际圈也会越来越窄。2、怯懦心理:不少人因为性格内向或者阅历不深的问题,会不怎么善于言辞,导致自己原本很好的计划和设想不能很好实现,中成为束缚思想的枷锁。3、猜疑心理:猜疑是人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最大的劲敌,当一个人用猜疑的眼光审视周遭事物的时候。会草木皆兵,觉得任谁都在于自己作对,会捕风捉影挑起事端,最终害人害己。4、逆反心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逆反心理,爱与人抬杠并不能说明标新立异。凡事要讲个理字才能站得住脚,否则只会遭人厌弃和反感。5、排他心理:排他心理是人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如果总是抱着这种心理不愿意接受新思维、新方式会让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狭小圈子里。6、作戏心理:交朋友如果不用真心永远换不来真心,如果随时抱着逢场作戏的心理只会让自己周围的人离自己越来越远。7、贪财心理:朋友不是相互利用,不是对自己有好处的才行。过河拆桥可能让你占了一时便宜,但会招致人格受损。8、冷漠心理:高傲不能说明你有个性,只能说明你没学会怎样与人相处。这样是会让别人不敢接近你,失去更多原本是朋友的人。人际交往心理2良好的心理,是人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交际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相反,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交朋结友和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努力克服以下种种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冷漠心理: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自卑心理: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作戏心理: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怯懦心理: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排他心理: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副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促使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猜疑心理: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逆反心理: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贪财心理: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人际交往心理3一、名词解释1.人际沟通2.社会测量法3.群体规范4.群体的领导5.社会助长6.社会惰化7.去个体化8.群体极化9.群体思维10.从众11.服从二、单项选择题1.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指的是()A.包容需要B.合群需要C.支配需要D.情感需要2.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度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这是一种()A.包容需要C.支配需要B.合群需要D.情感需要3.个体有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个体有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是()A.包容需要B.合群需要C.支配需要D.情感需要4.个体有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个体有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这是一种()A.包容需要B.合群需要C.支配需要D.情感需要5.动物学家哈罗实验发现,小猴在绒布妈妈身旁的时间平均每天达到16小时以上,可见,无论是灵长类动物,还是人类,都表现了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的()A.包容需要B.合群需要C.本能需要D.情感需要6.社会学家霍曼斯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了()A.社会交换理论B.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C.动机需要理论D.本能需要理论7.人们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情感、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叫做()A.言语沟通B.非言语沟通C.人际沟通D.社会沟通8.除了说和写之外的信息传递,人们还使用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身体空间和表情等来传递信息。这是指()A.言语沟通B.非言语沟通C.人际沟通D.社会沟通9.支配型的男性通常能够与顺从型的女性搭配成很好的夫妻,这符合下列人际吸引的条件中的()A.相似性B.互补性C.接近性D.熟悉性10.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同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并与之表现相互吸引,这符合人际吸引的条件中的()A.相似性B.互补性C.接近性D.熟悉性11.学生在排定座位后,同座的和邻座的同学就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因而多半能够互相吸引,成为好朋友。这符合人际吸引的条件中的()A.相似性B.互补性C.接近性D.个人品质12.人际关系的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社会测量法,它的创立者是心理学家()A.莫雷诺B.卡特尔C.施特恩D.吉尔福特13.同一群体的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会表现出观念与行为的一致性,当与其他群体相比较时,成员就会产生一种属于自己群体的感觉,这就是()A.归属感B.认同感C.社会性支持D.自尊感14.同一群体的成员对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的认识倾向于与群体保持一致。但个人对外界情况不明时,有时甚至会盲目地与群体认识保持一致。这就是()A.归属感B.认同感C.社会性支持D.自尊感15.当个体的思想与行为符合群体要求时,就会受到群体的赞许与鼓励,从而强化了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一致性,使个体获得()A.归属感B.认同感C.社会性支持D.自尊感人际交往心理4人际交往中那些要不得的异常心理。在生活中,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社交。社交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生活质量都有一定关系。一些人不善于社交,所以很难结识到朋友。其实社交与个人心理关系密切,那么社交中常见的异常心理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揭秘。一、自卑心理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理如不克服,会磨损人的独特个性。二、怯懦心理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言词的人,由于怯懦,在社交中即使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却不敢表达出来。这种心理别人也能观察出来,结果对自己产生看法,不愿成为好朋友。三、猜疑心理有些人在社交中或是托朋友办事,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目光审视对方,无端猜疑,捕风捉影,说三道四,如有些人托朋友办事,却又向其他人打听朋友办事时说了些什么。结果影响了朋友之间的关系。四、逆反心理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说明自己标新立异,对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我就认为坏;你说对,我就说它错,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反感。五、作戏心理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逢场作戏,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处处应付,爱吹牛,爱说漂亮话,与某人见过一面,就会说与某人交往有多深。这种人与人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没有感情深厚的朋友。六、贪财心理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见到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朋友才交往,而且常是“过河拆桥”。这种贪图财利,沾光别人的不良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七、冷漠心理有些人对各种事情只要与己无关,就冷漠看待,不闻不问,或者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人格”,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一些朋友。异常心理会阻碍一个人的社交关系的发展,所以大家要避免这些异常心理,以免影响社交,不能结交到朋友,最终让职业生涯和生活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要认识到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是要意识到他人的存在,理解他人的感受,既满足自己,又尊重别人。下面有几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原则:1、人际关系的真诚原则。真诚是打开别人心灵的金钥匙,因为真诚的人使人产生安全感,减少自我防卫。越是好的人际关系越需要关系的双方暴露一部分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真实想法与人交流。当然,这样做也会冒一定的风险,但是完全把自我包装起来是无法获得别人的信任的。2、人际关系的主动原则。主动对人友好,主动表达善意能够使人产生受重视的感觉。主动的人往往令人产生好感。3、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人们之间的善意和恶意都是相互的,一般情况下,真诚换来真诚,敌意招致敌意。因此,与人交往应以良好的动机出发。4、人际关系的平等原则。任何好的人际关系都让人体验到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如果一方受到另一方的限制,或者一方需要看另一方的脸色行事,就无法建立起高质量的心理关系。人际交往心理5自卑心理: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己短不知己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怯懦心理: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猜疑心理: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排他心理: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副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使得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里兜圈子。作戏心理: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贪财心理: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冷漠心理: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人际交往心理6概述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相关知识。人际交往中四种有趣的心理效应1第一:首因效应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这里就存在着首因效应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2第二:近因效应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明,给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会在他的心中美化起来。有可能这种美化将会影响你的生活,因为,你有可能成为一种“光环”人物,这就是光环效应。3第三:光环效应当你对某个人有好感后,就会很难感觉到他的缺点存在,就像有一种光环在围绕着他,你的这种心理就是光环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在相恋的时候,很难找到对方的缺点,认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对的,就连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在对方看来也是无所谓,这就是种光环效应的表现。光环效应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你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伪,容易被人利用。所以,我们在社交过程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具备一定的设防意识,即人的设防心理。注意事项在两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们不时地会有些防范心理;在人多的时候,你会感到没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物品是否安在;你的日记总是锁得很紧,这是怕别人夺走你的秘密。为了这些,你要设防。这种设防心理在交往过程中会起到一种负面作用,它会阻碍正常的交流。人际交往心理7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如果一个人被别人抛弃或拒绝于团体之外,他便会产生孤独感,精神会受到压抑,严重的还会产生无助、绝望的情绪,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而他的学生舒茨则在《人际行为三维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倾向是包容、情感和控制,并在人格特质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这种人际交往的三维倾向,呈现主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和被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这一观点对指导人们的人际交往行为模式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参不参加群体游戏的孩子一眼就能辨出来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家庭两个孩子是少的,三四个是普遍的。用不着大人过多地费心,兄弟姐妹间就会苦乐同享相互照顾,而且还是很好的玩伴。曾粗略地算过儿时居住的那个四层十几户人家的单元里,大大小小的孩子加起来有四十来个。大院有近三十个单元,想玩什么游戏随便一招呼就会有十几个孩子跑出来响应。女孩们在嬉笑玩耍中自然少不了吵嘴哭鼻子;男孩们在开开心心的打杀中受伤挂彩也是常有的事。那会儿的孩子们最不缺的就是小伙伴和做游戏。不过与热热闹闹、不知道什么叫郁闷的孩子们相比,那些为数极少的独生子女们,以及被父母关在家里的“乖宝贝”们,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因为这些孩子的脸上往往缺少一种灿烂,多了一点孤寂带来的郁闷,而在待人接物时他们也常打出一块“不合群”的招牌。包容于群体之中是人际交往需求的根基的确,每个成年人的身上都会带着儿时的印迹。独生子女及倍受溺爱的孩子,在长辈、父母的娇宠下往往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他们一旦走出家门步入群体之中,其内心的感受是会相当复杂的。他们一方面在本能无意识的状态驱动下渴望融入集体,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习惯于后天养成的惟我的行为模式。由于他们适应不了,接受不了,理解不了同龄人之间那种平等的争吵、合理的冲撞和正常的磨合的自然法则,因此客观上集体包容不了他们;主观上自己也容纳不下集体。当他们走入社会,常会在活动中感到十分困难,而不能成为“社会活动家”。因为他们从没有很好地将自己包容在群体之中,也没有把群体作为生命中的依托,而是把自己孤独地悬挂在了半空中——身悬心空也就没有了根基。包容行为的主动型与被动型之差异舒茨把人际包容的心理需求倾向的行为表现,按人格特质分为主动型包容与被动型包容。具有主动包容行为类型的人能主动与他人交往,能坦然共处于群体之中,热情参与人与人之间的交锋或合作性的工作,在交往中能主动定位于某一角色,灵活地随群体的动态变迁而不断变换不同的角色,能容纳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态度是合群附众,求同存异。具有被动包容行为类型的人常常表现为少言寡语。这应归咎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成长经历;归咎于其成长环境中人际关系过于单一,没有机会接受各种不同人际交往刺激的训练。他们一旦步入社会,便会疏远人群,若被迫参加某一组织或活动,也不能主动地选定自己适当的角色,在独来独往中被动地期待和感受群体的包容。他们需要被包容,但是在被包容于群体之中时,又往往是处于缄默孤癖之境地。同一场合中,有尽兴的,有不尽兴的参加各类沟通信息、联络感情的聚会时,总会发现有些人在活动中,向来是情绪饱满、畅所欲言,而且善于调节和活跃气氛;有些人习惯没精打采、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让组织者很是尴尬,不知他愉快呢,还是不愉快;还有些人则借机宣泄,借酒撒疯,又摔又砸,又哭又闹,惹人生厌。能量的释放是人际交往的情感需求情绪情感是人际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在情绪反应中,通过面部表情、声调变化和身体姿态,来实现信息传递并达到互相了解。一个人哭,发出的是不舒服、痛苦的信号;一个人笑,发出的是愉快、幸福的信号。传递情绪情感的信息是人类心理能量在无意中的释放,而接收情绪情感的信息是人类心理在自然而然中的感受。它们可以随时地不受限制地作用于人群中,决定着交往的质量。比如,一个真诚微笑的人会吸引许多朋友,一个怒不可遏的人则可能吓跑许多朋友。情绪情感的表现特质在情感交流中,有人善于表达或传递情绪情感的信息,而有人则善于感受或接收情绪情感的信息。这就呈现出主动型和被动型不同的情感表现特质。假如一个人的社会化环境是自由的、开放的,周围有许多同龄伙伴,他的情感交流是平等的、宽松的、直接的,那么他们的情感表现特质就是主动型的。假如一个人的社会化环境是封闭的、拘谨的,周围很少有同龄伙伴,而是长辈或隔代人,那么他先要观察他们的情绪情感,再来决定自己是“大叫”还是“小打”,因此,他的情感表现特质是被动型的。无疑,这两种情感表现特质的联结取决于后天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人际交往中,主动情绪情感和被动情绪情感,又分别具有正情绪情感和负情绪情感两极性的表现形式。主动正情绪情感表现为:理解、友善、亲密、热情、照顾和同情;主动负情绪情感表现为:冲动、愤怒、喋喋不休、轻蔑和厌恶。被动正情绪情感表现为:随和、接受、温情、亲情和顺情;被动负情绪情感表现为:怯懦、无奈、害羞、冷漠和厌倦。情绪情感无时无刻不渗透在我们的行为当中,因此,也就时刻参与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如果你像故事中那些总是处于主动正情绪情感状态下的人,自然就会有许多人走近你;如果你像那些总是处于主动负情绪情感状态下的人,难免很多人会因为讨厌而远远地躲开你;如果你像那些总是处于被动正情绪情感状态下的人,你或者走向别人,或者期待、接受友情的出现;如果你像那些总是处于被动负情绪情感状态下的人,你就会固守在自我的小圈子里,成为一个孤独缄默的人。如果真是“人心隔肚皮”的话,那么我们何以了解人际交往的奥秘呢?对此,认知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即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认知乃是人际交往形成的始发的心理要素。小倩虽然聪慧,但心理素质却不高小倩是个文静内向的女子。大学毕业不久,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不错的男人,双方都很满意,一年后结婚,两年后生子。生宝宝那年,小倩辞去了工作。有理论说,婴幼儿时期的教育至关重要,她便全心全意守在家里围着宝宝转了三年。如今宝宝上了幼儿园,朋友在电视台的娱乐栏目组帮她找了个位置。可是从家那样简单平静的环境,一下子跳到这样一个喧闹繁杂的氛围中,小倩真不知道怎么张口说话、说什么话,她也不会展示自己,一个多月了她就是这么闷闷不乐地待着。看着别人忙前忙后、谈天说地的好不热闹,她心里有说不出的紧张和不安,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适应这份工作。她甚至气馁地想,这样的工作本来就不适合我,不如走了算了。人际交往的认知意象来自经历与感受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与人交往的经历就像输入大脑的信息,人与人交往时产生的感受好像一个软件包,经过当时的加工处理与实施则组合成文件。像小倩这样文静内向又少与人接触的人,以及那些常被父母关在家里的孩子们,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与人交往的客观环境,缺乏与人语言交流的能力,所以形成不了与人交往的经历和与人交往的现实感受,因此也就无从形成人际交往的认知意象。人的大脑是通过客观交往经历信息的不断输入,加之主观的各种感觉,而形成许多交往的印象,当一触动某个键时,立刻就会有相应的反映出现。可是小倩的大脑在这些方面的反映几乎是空白的,不可避免她会为这样的空白而感到心慌、无措和缺乏信心啦。人与人之间必须发生一些事件或连续不断的来往,才会形成一个个交往的经历,同时也会相应地产生许多交往的感受。与读书学习的单向感受不同,交往感受是双向或多向的。一个人交往顺利与别扭,不仅与他的交往经历有关系,还与他当时的情绪、气质以及阅历、经验、个性和能力有关联。提高与人交往的心理素质,需要通过不断地积累经历与刺激感受,从而使交往的认知意象一步步强化来得以实现。和唯利是图的人怎么做朋友?加应曾对人说:“所以特别愿意和桃子交朋友,不是因为她长得好看,而是因为她为人善良、真诚,她尊重别人,不会伤害别人。在商界干了这么多年,我见过的人真是不少,但大家都是利益关系,有了利益冲突,就会相互坑害、斗狠,哪儿会有什么真心和友善?我受过的胯下之辱数不清,我觉得很难和这样的人交往做朋友。有时想起来,真的很寒心。”人际交往的认知表征决定了模式与态度在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摩擦,传情达意会产生相应的心理感受。它们都可以作为信息或称为外部刺激,在大脑引起种种神经冲动,并留下“痕迹”。经验和知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识他人的前提,并形成我们的交往定型。交往定型应当是人格组成的一部分。这部分人格内容包括交往模式和交往态度。实际上,在与人交往时,我们本身也会因为以往的经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倾向性,例如,加应的交往态度就是根据她的好恶所决定的。人际交往的认知概念取决于容量与扩散认知心理学中的容量,是指感觉阈限和记忆容量大小。把容量引进人际交往则体现交往信息的多寡,它可以决定一个人交往的层次与质量。认知心理学中的扩散,是指知觉整合和思维扩散程度。整合性知觉、扩散性思维,可以决定一个人在交往中是否自如、全面与和谐。人际交往心理8人际关系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也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社会不是抽象的,而是由具体的人及其相互之间的交往编织起,对于大学生来说,与周围的同学、辅导员融洽相处,使自己减少烦恼,身心愉快,为集中精力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一个健康的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过去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中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或喜欢过孤独的生活,往往不会从心理不健康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乐于交往的人,既愿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又能坦然接受别人的言谈举止,容易与周围的同学保持一种和谐的交往关系,而离群索居、喜欢孤独、乱离朋友、不愿交往的人往往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因此,大学生健康的心理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一个人要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要素很多,其中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不可忽视的前提条件。因为人际交往是青年人增长才学、开启心智;适应社会、准确定位;认识自我、完善自身;协调关系、攻克难关的有效途径,而这些又是青年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四、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未来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只有善于与他人交往,对他人才能于所了解,又了解才能有沟通,有处理好各种关系。在不久的将来,你们都会拥有自己的小家庭,家庭生活是否幸福美满,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取决于你们自身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但许多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有困惑:缺少知心朋友,与个别人难以相交,与他人交往平淡,感到交往有困难,社交恐惧症。原因有三:一、自私自利。如今像你们这样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期盼,对自家“独苗”的呵护,成为培育“一切为我”的温床。当你们来到大学校园,独立地过集体生活,与同学相处时,一些同学自小养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就暴露无余。二、素质教育的匮乏。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一些家长、学生、老师更多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却忽视了无法用分数衡量的内在素质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个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人际交往心理91、“我不在乎”当你说这句话时,别人接收到的是“一边儿去,我有更重要的事做。”你应该和他们说明你很愿意倾听,但是现在不是很合适。每个人都很重要,不在乎他们就如同否定他们的存在:如果别人对你重要,你对他们一样重要。2、“你错了”当你这样说时,别人接收到的是“你个蠢蛋,真是无知,一点儿用没有。”尝试用更委婉的句子:“我原来真没有想过……”,“我的理解是……”通过问问题来确定你和别人看法一致。3、“你不行”当你这样说时,别人接收到的是“不管你怎么努力,你就是不行。干嘛还要费力去做呢?”你为什么就认定别人一定失败呢?我理解你不想你的朋友意气用事,你不想他们到头来伤害自己,但是我想问你:你怎么就知道什么对别人就是好的呢?如果失败就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呢?鼓励那些选择更具挑战性的道路的人。“好的判断来自经验,但经验却来自过往错误的判断。”——威尔·罗杰斯4、“那很简单”当你这样说时,别人接收到的是“对于大多数来说这个都很简单,如果你不会做,那你就是傻瓜。”难度等级对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长处。如果你告诉别人他的工作简单,那你就在轻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你也在告诉他们不配获取现在的报酬。如果别人有困难而又寻求帮助,他们一定是信任你才暴露自己的短处。不要不留情面说“那很简单”。承认别人遇到的挑战,珍视他们克服的决心。5、“早跟你说了”当你这样说时,别人接收到的是“你没听我的,现在这样都是你的错,我比你能干多了。”这句话是常见的不该说的话。不要做事后诸葛亮,尤其当别人正需要你的帮助时。不要着眼于孰是孰非。如果有一场比赛的话,那么计较的人一定是败者。帮助别人,不要附加侮辱和伤害。6、“我已经告诉你了”当你这样说时,别人接收到的是“你不听我的,你非让我重复,真是烦人又愚蠢。”这是一个隐晦的话题终结者。如果有人问你问题而你说你已经回答过了,那么你就扼杀了他们想要学习的积极性,更别说对你所说的有任何兴趣了。换一种方式来表述。“首先告诉他们你打算说什么,然后告诉他们你要说的,最后告诉他们你说了些什么。”——亚里士多德人际交往心理10一、基本资料与主要问题小武今年读五年级,是个长得眉清目秀的女孩子,她成绩中等,人很聪明,可是她却无法和同学、老师好好相处,在她身上表现出谎话连篇、异性关系混乱以及非常严重的拖延行为导致的生活难以自理等问题。二、背景资料1、家庭背景:这个女孩子很小时父母离异,由父亲抚养。小武的父亲平常在外打工,一个月不在家几天,回到家也是喝酒,和孩子接触比较少,照顾较少,而且脾气比较暴躁,常用过激的语言责骂小武,父亲与孩子关系非常紧张,小武曾用刀将父亲的'房门刺了一个大洞。小武的父亲在其三年级时再婚,几个月后又在离婚。继母与小武关系尚好,但父亲家的亲戚根本不承认小武是自家的孩子。孩子与生母联系较少,其生母虽然会在电话里稍微安慰孩子,但并不真正为她解决问题,来关心她。2、本人情况:该生和同学相处时总觉得自己受到欺侮,爱记恨,和同学关系紧张,于是在校外寻求认同。本学期该生和外校小混混来往更加频繁,经常以自己在外校的男朋友来威胁同学,并多次在和外校男生约会时被搬上同学看见,更被同学们排斥。老师们也感到该生常以谎言来博取老师们的同情,往往当面答应老师好好生活、好好学习,但行为上却没有改变,使老师对她一再失望,该生在学校更加孤立。三、原因分析与诊断(一)原因分析:1、缺乏家庭中的关怀、榜样:从和该生的会谈中,我感到她非常渴望被人接受关爱。该生的家庭存在三个问题:首先,该生在家庭中长期缺乏关怀和爱,自卑感非常深。弗洛伊德曾说过:“得到母亲的爱的孩子将会终生自信。”母爱被认为是无条件的、最坚强的,是孩子生存的基础,缺乏母爱使孩子对自己的存在缺乏认同和自信,无法从容的接纳自己。其次,在会谈中,我发现该生会将想象中父亲对自己的重视、慈爱当做现实的告诉我,这虽然是谎言,但却可以看出她心中对良好家庭关系的渴望。女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需要通过认识父亲而了解异性,并习得和异性交往的方式。而其父亲对她缺乏关心和尊重,经常粗暴责骂,使其在异性面前不会表现出自尊自爱的品质。另外,该生的生活存在经济上的困难,使她在生活中无助感更强。最后,她缺乏学校中老师、朋友的支持。小武四年级转学到我校,由于自卑的心理,总觉得父母、师生不关心他,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同时又希望有机会改变现状,虚荣心变得强烈起来,因此她在和同学交往时非常强烈的想要表现优越感,同学们不乐意和她相处。由于说谎的行为,班级老师对她印象不好,虽然没有对她特殊对待,但老师的态度也影响了小武在班级中的地位,使同学们对她更加疏远。在学校她很难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关怀。(二)诊断:对于该生而言,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根本目标:认识真正的自我和学会用适合而灵活的方式和人交往,这个目标不是短时期内能实现的,仅凭学校心理辅导较难实现,还需要她的家长共同配合,并进行长期的努力。现在已经五年级,临头的问题是必须通过毕业考试,顺利进入初中,因此对于小武而言,当务之急是改变其非常不能被社会接受的行为,例如到异性家外宿、逃学以及参与校外斗殴行为。四、辅导过程根据小武的情况,经过分析,我决定对其实施多渠道、综合性的心理辅导。首先对其本人通过面谈进行直接辅导,倾听她的心声和需求,坦率地表示自己的看法,与她坦诚相见,对她积极关注。从而使之产生老师是可信、可靠的观念,与她建立起心灵互动的关系。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这个女孩子一开始几乎没有办法完整的说完一件事情,往往说上一两句,就把话题转到了其他方面,把现实用大量的幻想混淆,在我和她的老师采集资料时,她的老师对她最不满意的就是这一点,觉得是一种不诚实。但是,经过分析,我发现这是由于孩子强烈的自卑感造成的,而且几乎所有撒谎成性的孩子都可能有这个问题。孩子需要生长在一个充满接纳、包容的环境,那么她才会接受、喜欢真实的自己,所思所言生活中的现实。而小武的情况,与其说是“说谎”不如说是在“扮演”一个更好的自己。在孩子的内心中,母亲遗弃了她,父亲也很可能不再关怀她,她非常迫切地希望得到认可,可是现实中的自己,有那么多的缺点错误,(来自家庭长期的忽视和挑剔斥责让孩子这样看待自己)怎么可能得到爱呢?除非我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弱点、困境,但在关爱接纳的环境中,他能接受这就是现实,而付出努力,去改善它们,最终真正获得成长。在小武的内心中在她的心理此基础上进行自尊心、羞耻心教育,培养小谢的自信心,通过行为指导,锻炼他的意志力。其次对影响小谢的相关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是加强与其父母以及同学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1、对学生的辅导(1)首先,我采用了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因为我觉得"尊重与理解"是心理辅导过程中对待学生态度以及师生关系方面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每个学生存在的权利,承认他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立的个体,承认他与教师、与其他人在人格上具有平等的地位,这是心理辅导成功的前提。另外,教师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的所作所为,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感到被他人理解了,才会产生一种"遇到自己人"的感觉,才会对你吐露心声,才会对心理辅导丝毫不产生抗拒。自从担任了小谢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后,我就在他补做完作业后,表扬他作业中的闪光之处,然后再询问他为什么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同时问他是否能帮助他。如果他愿意交流,再与他讨论以后如何来按时完成作业。如果他不愿意回答,也不强迫。有时,我还设身处地地为他考虑,充分考虑他的感受。比如,前一天的作业没补好,可是当天的功课较多,我就会让他以后再补。也许小谢感觉到了老师对他的尊重和理解,他慢慢对我产生了信任,愿意向我倾吐内心的渴望、苦闷。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辅导获得成效的基本条件。(2)其次,我采用了学生主体性原则在与小谢沟通的过程中,作为辅导者,我尽量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而是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与他谈话。例如,"我能理解"、"请听听我的意见"、"我有个建议"等。他们小队要布置宣传栏,我建议他也去参与。开始他不肯去,说小队同学不会欢迎他。我再三说明只要他去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一定不会拒绝的。在布置工作中,他边学边做,表现积极,一会儿给别人出主意,一会儿帮同学涂色,忙得不亦乐乎。在回家的路上,我与他边走边谈,他说他很累,但不愿让人瞧不起,所以一定要坚持下来,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愿意和他相处了。我就马上表扬他,并希望他将这种精神用到期末复习中去,争取考出好成绩。我还和他一起研究制定了改进计划,我负责帮他找一个好学生帮助他,包括上课提醒他听讲,课后帮他辅导、检查作业等等,他表示一定配合,同时表示一定克服困难,让大家刮目相看。小谢很努力,在不久以后的期末考试中终于及格了。每当他有些许进步,我就及时加以表扬,有时再给他一些奖励。但由于他坏习惯已养成,再加上自控能力差,所以反复性较强,一个暑假过去,他又故态复萌。2、与其他老师及有关同学的沟通(1)与其他任课老师沟通。经常了解小谢的情况,希望他们多给他关心,多给机会,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爱心。(2)与小谢的同班同学经常沟通。有意识地找到素质较好的同学,对他们提出要求,让他们多带小谢参加活动,与他交心,主动关心他,帮助他一同进步,同时与他们一起商量帮助小谢的方法、时间、内容等。3、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我主动与小谢的父母沟通。了解他在家情况,对他家庭的情况表示同情,并与他们一起商量转变小谢的方法,同时也把学校的意图告诉他们,希望他们配合。五、结果与思考(一)结果:师生反映:小谢自觉性提高了,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也能坚持听半节课,课后与同学们一起玩,学习习惯大有好转。母亲反映:回家比以前懂事了,有时也能帮母亲做点家务,母亲不在家时,常常能坚持先写作业后看电视。小谢自己:现在我不怕来上学了,上课也不再觉得无聊了,有时我觉得老师讲的课还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我考试也能基本及格了。(二)反省与思考:1、从结果来看,这次辅导基本上是成功的,对其辅导还将持续下去,因为由于年龄关系,反复性较强。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3、对于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帮助,要转变一个后进生首先应尊重他,然后再引导他,而心理引导应摆在第一位。因为作为主体的学生如果缺乏主动精神,缺乏受辅动机,我们强行对他进行辅导,则这种辅导必定会由于学生的抗拒、冷漠和敌意而毫无效果。心理辅导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生自我理解与自我指导的能力、自主地把握个人命运与独立地应付生活挑战的主体精神。只有当学生以主体的身分积极加入心理辅助活动时,这一目标才有可能达到。人际交往心理11一、大学生比中学生更富挑战性和独立性大学是高智商人群的聚集处,与中学相比它的竞争更加激烈,社会性更强。中国各大学按新生高考分数划线录取,同一所大学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接近,大学生无论在文化知识、思想深度、性格发展上均达到一定高度,视野和面对的天地更加广阔,各种机遇层出不穷。面对日益开放的未来社会,身处的现实环境,当代大学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时机,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能否把握机遇非常重要,所以大学生比中学生更富挑战性。多数大学生摆脱了他们早已厌倦的、父母的唠唠叨叨,远离家乡进入大学,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做主,过上了真正的独立生活,这无疑为独立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因此,大学生自理能力明显增强,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独立意识由个体性独立向社会性独立高一级水平发展,由自立于家庭、自立于伙伴向自立于社会过渡。他们能够通过理性的思维去辨析事物,对外界的依赖性小,对事物有独特见解,更具有独立性。与老一代大学生相比,他们更少有思想上的禁锢和束缚,不迷信、不盲从,不仅能够认真思考、判断、处理自己身边的问题,亦关心社会,且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提出各种疑问和不同意见;但由于他们的经验不足,极易出现自以为是和偏激情绪。二、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具有强烈的成才欲望大学生是最富有朝气的一群人,大学里老师素质较高,学校设有图书馆,各种信息较多,观念较新且容易更新,每天都会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在大学不仅能学到很多新的专业知识,还能接受到文化的熏陶。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信息化和开放的环境使当代大学生涉猎面广,知识量急剧增加,思路开阔、活跃,大学正处在信息爆炸的中心和风口浪尖上,极强的竞争性使生活节奏加快,学习与生活紧张度高,只有勇往直前、接受挑战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大学生们明显感受到这种沉重的压力,他们求知欲旺盛、渴望成才,他们深深懂得,面对激烈竞争,没有知识和过硬的本领是很难在社会中立足的;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和“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就足以说明大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成才欲望。三、大学生思维的特点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强烈的创造动机(需要)的推动下,将个体的各种认识能力(或称智慧能力)进行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从而产生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复杂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的确立是大学生发现、认识、利用规律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他们思维能力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取代经验型思维而占据了主导地位,富有创造精神。他们通过对外界各种信息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归纳、演绎,对事物分析能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面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不愿沿袭现成的方法,也不愿依赖别人,希望独立地去探索新的途径,获得新的结论,求得自己的独创性见解。色彩斑斓的生活常使某些意志薄弱、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很难适应。如果说中学生的自信心来自分数的高低和力量的大小,而大学生自信心的确定则依据多维标准,如才华、学识、风度、能力、观念等。中学生的自控能力限于听话和不违反纪律,现在这种他律性自控能力显得很弱,需要自觉地按照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他律性在向自律性过渡。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1.自卑。有的学生总是怀疑自己的知识、能力与旁人相比欠缺,在班级的学习、生活中害怕担风险,畏畏缩缩。这种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了自信心,导致很难与周围同学相处,限制了交往范围,并且还可造成自身的内心矛盾体验,增加心理负担,是一种阻碍人际交往的消极情感。2.腼腆。这往往也是由自卑引起的。好多学生不敢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很少在班级众人面前讲话,总习惯独自躲在角落里。学习上碰到难处,宁肯自己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也不愿意求助于老师和同学。长此以往,割断了与身边同学的接触和联系,阻塞了信息沟通的渠道,使个人的交际范围变得狭窄。3.嫉妒。一些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容易存在此种心态。有的学生看到班级其他人在某一方面超过自己时,从心里觉得很不好受,有时为了发泄内心的不服,没事也找茬跟人家吵嘴,这是一种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进而恼怒他人的情感。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交际范围比较小,格调较低,致使人际关系紧张、失和,阻碍了与同学间的正常交往。4.多疑。个别学生(女生多见)整天疑心重重,怀疑一切,毫无根据地乱猜测,看到其他同学聚在一起,总以为是在议论自己,浑身感到不自在。这是典型的猜疑心理。此种不正常的情感,会使这类学生经常处于惊恐、不安之中,由于缺少知心朋友,起码的人际关系都难以维持。人际交往心理12【摘要】大学生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需要,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应该在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中发挥主导作用。本文从高校和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角度,提出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策略。【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近些年,大学生就业总是新闻媒体的热门话题。他们能否顺利地走上社会,的确为全社会所关注。各高校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上,除去宏观形势、大学生择业心态等因素外,大学生的交际与沟通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动力,因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的能力则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面对用人单位开出的招聘条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1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涵义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为三种:表达理解能力: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人际融合能力: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交往能力不尽如人意。2人际交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有可能受到一些人不好的影响,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社会阅历浅,易感情用事,缺乏辨别力,受到不良思想、行为的侵蚀。如:抽烟、酗酒、打架、赌博、沉迷网络等等。现代大学生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没有良性的疏通渠道,就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没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和渠道,就无法形成健康的心理支撑系统,这可能导致两种情况:一是不良的交往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和加重;二是由于长期情绪、压力无法排解,没有形成正确的疏导渠道,而使心理疾病产生和加重。有可能形成小团体,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小团体一般都具有封闭性和排外性,思维固化性。在团体内的人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习惯和方式,对外来的人和思想有一定的抵触性,直接导致了思维的固化性。关心团体内的人多,和外界交流少,无法形成正常健康的沟通交流渠道。这种小团体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如老乡会。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人际交往具有泛指意义,它不仅仅指学校、同学之间的交往。我们的校园同样不是封闭的,人际交往还包括与社会人员的交往和网络交往。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社会阅历浅,容易被社会人员利用,陷入网络陷阱。3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1年级不同表现不同大一是适应阶段,也是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有着不同于中学生又有别于大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刚刚从竞争激烈的入学考试中挣脱出来,满腔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特别是面对来自五湖四海、个性迥异的同龄人,更让他们兴奋、好奇。交往的范围比较广,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二年级经历了一年级的大学生活,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转变,通过一年的接触大家逐渐相互了解,交往范围缩小,学习开始繁忙起来,大都有针对性地交往有限的一些朋友。到了大三,学习压力相对小一些,并已习惯了大学及所在城市的生活,这个时期会更多地接触与了解社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而进入大四,面临就业、考研等各种压力,很多人都在为自己的将来而忙碌,人际交往的意愿和行动会少一些。3.2性别不同表现不同不同性别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能力有显著性差异。在对人和人际交往的认知和评价取向、人际交往的社会退缩取向、对交往的意向性取向维度上,在对交往的自我评估、交往的外倾性、交往的坦诚性等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都是女生的得分要高于男生。这表明,男性大学生在交往上可能显得更封闭些。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各维度和特征的比较可以看出,男生的心理问题要多于女生。这种性别间的差异原因有很多,出现这一结果,除了男女生生理基础不同,女生比男生早熟外,还与男女生回答问卷的真实性程度有关系。在使用问卷法时,当问卷触及到的敏感问题,男生回答要比女生坦诚,少一些掩盖性。此外,男女性别角色的社会期望不同,社会与传统文化对两性性别角色及行为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看法或观念,认为男性应当坚强,要有责任、敢担当。这种性别角色偏见和期待,使得男性在遇到挫折时,常常选择压抑自己的内心痛苦,不愿意敞开心扉与他人谈论自己的情感问题,更不愿意向他人寻求帮助,以维护其男性自尊。而女性则被容许脆弱,在遇到挫折感到痛苦时,往往会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并善于通过倾诉等方式来宣泄被压抑的情绪,来缓解乃至消除心理上的障碍。3.3专业不同表现不同不同专业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王军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在交往的外倾性、交往的互助性、对交往的理念上存在差异,都是理科生的得分要高于文科生。应当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所学专业特点有关。理科学生平时得到的大多属逻辑推理训练,思维严谨。因此,在交往的理念上会比文科生更明确,更理性,对于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就会主动去追求,因此,也表现出一定的外倾性。由于理科专业的性质,有很多实践性的知识(比如实验)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表现了较好的互助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情绪失调上存在差异,文科生的问题要多于理科生。文科生由于平日接受各方面文化的教育,对生活、文化的体悟比较深刻,与理科生相比,有更多的情绪体验,容易多愁善感,因此情绪更容易失调。4结束语很多专家都把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看作是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满意程度与稳定程度状况,除了受其人格的影响外,直接由人际交往能力制约。但是以往研究都是关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人际的作用、原则和技巧等方面,很少有人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这个角度对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可见,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否影响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黄巧香.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3[2]周晓虹.大学教育与管理心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xx人际交往心理13人际交往要知道这几个心理1、自私、自钡,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上:有的人大与别人交往时处处从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把别人当作自己达到的目的、满足私欲的工具。不尊重生他人的价值和价格,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在交往中,日中无人与同伴相聚时,不顾场合,也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高谈阔论,手舞足蹈高兴时,由抑郁寡欢或乱发脾气。这种人在交往中,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无论他们多么精明,掌握了多少交往,永远也不会与人建立牢固、持久的良好人际关系。只有好些心地善良,待人以诚,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才可获得挚友。2、冷漠、孤僻、人际交往中的封闭性:有些人在与别人交往时,总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在他们看来,人世一切是那么无聊,令人厌倦、平淡、无意义。他们往往缺少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他们的行为和习惯有时令人难以理解。这种人交往的失败就在于在心理上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无法与别人沟通。因此,他们只有啬自我的“透明度”,敞开自己的心扉,用热情、坦诚去赢得别人的理解。这种合适的自我坦露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吸引力。3、自卑、多疑,人际交往中的戒备和敌以性:在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往往对自己过于苛求,估计太低。如有些青年人感到自己的身体、相貌缺乏魅力,或感到自己能力欠缺,产生自卑心理,然而事实上,他们并不一定是没有魅力、能力差,或事业成就低下者反则是自己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对别人的广告过于敏感,总是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与人交往过程中可有犯这种错误呢?1、不做自我介绍无论何种场合,相互认识是进一步交流的前提。遇到陌生人,主动自我介绍是避免尴尬的关键点之一。2、接电话时不回避在公共场合,大声打电话会特别显眼、甚至招人厌,最好先道歉并把音量放小声点,这是避免他人反感的不二法宝。3、夸夸其谈、自吹自擂聊天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话题往自己身上引,往往给人以自恋、爱显摆的印象,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4、对待服务员态度粗暴态度是良好沟通的前提,无论他人是什么身份,粗暴的态度、自以为是的神情,只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不可理喻。5、总是迟到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迟到虽然能找借口蒙混过关,但会让对方觉得你不重视这段关系。次数一多,感情也会打折扣。6、不让座让座给更需要的人,是最基本的人性表现。如果光想着让自己舒服一点,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人留下自私、冷漠的印象。人际交往心理14富兰克林深受世人的敬仰,不仅因为他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和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更因为他一直被后人推崇为人类精神最完美的典范。下面看看富兰克林教给我们的心理启示。一天,富兰克林和年轻的助手一道外出办事,来到办公楼的出口处时,看见前面不远处正走着一位妙龄女郎。也许是她步履太匆忙,突然脚下一个趔趄,身体失去平衡,一下子就跌坐在地上。富兰克林一眼就认出了她,她是一位平时很注重自己外在形象的职员,总是修饰得大方得体、光彩照人。助手见状,刚要迈开大步,上前去扶她,却被富兰克林一把拉住,并示意他暂时回避。于是,两人很快折回到走廊的拐角处,悄悄地关注着那位女职员的动静。面对助手满脸困惑的神情,富兰克林只轻轻地告诉他:不是不要帮她,但现在还不是时侯,再等等看吧。一会儿,那位女职员就站起来,她环顾四周,掸去身上的尘土,很快恢复了常态,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等那位女职员渐行渐远,助手仍有些不解。富兰克林淡淡一笑,反问道:年轻人,你难道就愿意让人看到自己摔跤时那副倒霉的样子吗?助手听后,顿时恍然大悟。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谁都会有“摔跤”的时候,当初的尴尬、狼狈,暂时的脆弱、痛楚也在所难免。这个时候,一个人最需要的是有一个独自抚平创伤、恢复自尊的时间和空间。诚然,这世界需要爱,并因为爱而充满希望。但当你向对方表达善意、施与关爱的同时,千万别误伤了对方的自尊,哪怕他是你最亲近的人。富兰克林说:彼此的自尊,是人际交往的底线。人际心理:朋友间的楚河汉界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心理空间。从心理发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渐形成的。胎儿在母亲体内,他感觉到他和母亲是一体的,母亲就是他,他就是母亲的一部分。出生以后,虽然在肉体上与母亲已经分开,但在心理上仍然是连在一起。没有母亲或母亲的替代者,他一天也活不下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与母亲的心理距离也就越来越远。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与母亲在心理上分离的过程。分得越开,也就意味着成长得越好。遗憾的是,好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与母亲一部分分开、另一部分还连在一起的状况,这是一种不完全的成长。换一种说法,就是:处于这种状况的人,他的自我与母亲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这种界限不清楚的状况会投射到他的所有人际关系中。具体表现是:一方面,他会过多地在他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过分地渴望他人了解自己,并过度地依赖他人,希望他人在本来该自己做出决定的方面代替自己做出决定;另一方面,他会过多地想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以便获得与别人融为一体的感觉,还想别人依赖自己,希望参与别人即使是很私人化的决定,等等。在自我界限不清楚的人的内心里,总是存在着成长与不成长之间的冲突。成长的力量当然是十分巨大的。曾经有科学家做过植物成长的力量的试验:用一些较薄的铁条捆住小南瓜,小南瓜慢慢长大,轻而易举就把铁条绷断了。然后逐渐增加铁条的厚度,直到铁条的厚度到了预计值的十倍时,才没有被绷断。植物的成长的力量都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visio2024教程:图形界面全探索
- 2024年教案革新:《上学歌》设计理念与实践
- 《接触网施工》课件 4.9.2 电连接线压接
- 2024年教育革新:《生理学》电子教案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 2024年全新策划:列夫·托尔斯泰的7个维度
- 《拿来主义》课堂实践案例汇编2024
- 第45届世赛全国选拔赛初步技术思路(烘焙项目)
- 2024年教育创新:《圆柱的认识》课件实践与探索
- 2024年物流行业:《最佳路径》课件提高货车运输效率
- 静音木门厂账务处理-记账实操
- 初级经济师(初级建筑与房地产经济)题库【重点】
- 化验室安全操作
- MOOC 摄影艺术创作-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电子线路设计、测试与实验(一)-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设备-往复式压缩机结构原理
- 大型活动策划方案流程
- 2024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技能考试-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作业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智慧口岸查验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 2023.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人力资源管理》机考问答题库(珍藏版)
- Unit4-Hows-the-weather-today-说课(课件)人教精通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大学新生心理压力与情绪管理策略与心理调整与发展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