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练透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题组一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1.某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对形成于两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晚期粪便的研究发现,某地区曾经是一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海洋世界。这一发现为该地区曾经是海洋世界提供了()A.比较解剖学证据 B.胚胎学证据C.化石证据 D.生物化学证据2.生物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证据,其根本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B.各类不同生物化石在不同地层出现有一定的顺序C.化石能再现生物的结构和生物环境D.化石里的生物是现在生物的原始祖先3.(2023·宁夏银川高一期末)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证明()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一次性同时出现的②地球上的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③生物的进化呈现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④化石不能记录地球和生物进化的历史⑤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⑥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①③④⑤ B.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 D.③④⑤⑥题组二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4.(2023·江苏无锡高一统考)蟒蛇没有四肢但其体内留有后肢骨的残余,说明蟒蛇起源于有四肢的动物。这属于生物进化的()A.胚胎学证据B.化石证据C.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D.比较解剖学证据5.陆生脊椎动物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的胚胎学证据是()A.胚胎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B.胚胎早期出现鳃裂C.一些陆生脊椎动物又回到水中生活D.早期形成的地层中存在大量水生脊椎动物的化石6.为了研究流感病毒的进化史,科学家分析了病毒的基因组,比较它们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水平上的变化,试图探索病毒的起源和进化机制。这属于证明生物进化的()A.胚胎学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C.分子生物学证据 D.化石证据7.已知细胞色素c由104个氨基酸组成,下表是5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组成的比较。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生物名称黑猩猩猕猴鸡果蝇酵母菌与人的细胞色素c有差异的氨基酸数01132744A.以上数据支持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B.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C.以上数据揭示了生物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D.氨基酸的比较属于分子水平的证据,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8.(2023·江西九江高一月考)下列有关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胚胎学证据看,人和其他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有相似的结构B.从分子水平证据看,当今生物的细胞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C.从比较解剖学证据看,对比不同物种的基因序列推断不同物种的进化关系D.从化石证据看,通过较早形成的化石研究较复杂、较高等的生物9.一个古生物学家研究岩石层中的化石层,鉴定出一个物种。他认为这个物种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他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A.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古老的岩石层中B.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新的岩石层中C.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古老和较新的岩石层中D.该物种的化石在岩石层中从未出现过10.(2023·江苏宿迁高一期末)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前者指出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下列不能作为支持这一论点证据的是()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B.细胞内都有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C.人与黑猩猩基因组的差异只有3%D.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11.古孢粉学是孢粉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化石孢子花粉的形态、分类、组合分布及其进化规律的科学。孢子花粉质量轻且数量多,散布极远,各沉积地层中均可保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原始的化石包含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化石B.通过分析不同地层中孢子花粉的组合可以推断植被的演变规律C.相较于其他地层,沉积岩的地层中化石所受破坏较少,保存较为完整D.孢子和花粉可以保存为化石的原因可能与它们有抗高温、高压的外壁有关12.(2022·河北石家庄高一期末)科学家比对了人类与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的相应DNA序列,得出如图所示四种生物之间的进化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相应DNA序列相似度越高,亲缘关系越近,相应DNA序列相似度越低,亲缘关系越远B.分析上述生物的相关蛋白质的结构也可以判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C.黑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不相同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比通过比较DNA序列更可靠和全面13.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期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已经发现的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化顺序。(2)鱼类终身存在的鳃裂,在陆生脊椎动物胚胎早期也出现过,这属于________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研究比较人的上肢、蝙蝠的翼、鲸的鳍、猫的前肢,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3)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如表所示。生物名称黑猩猩猕猴马鸡金枪鱼小麦链孢霉酵母菌氨基酸差异/个01101321354344从表中可以看出,菌类、动物、植物和人的细胞内均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比较人与不同生物在细胞色素c氨基酸组成上的差异,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项比较是从______________水平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14.材料:同源器官是指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鸟的翼、蝙蝠的翼、鲸的鳍、猫的前肢和人的上肢,从外形和功能来看,这些器官很不相同,但是比较它们的内部结构,却基本一致,都是由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排列的方式也基本一致,属于同源器官。请分析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同源器官的存在证明: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进化而来的。(2)这些同源器官的内部结构相似,但形态、功能却相差甚远。这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逐渐进化来的。(3)除了化石、比较解剖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你还知道哪些证据可以证明生物的进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题组一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1.松毛虫鲜艳的花纹是一种警戒色,是一种巧妙的适应,大多数鸟怕吃松毛虫,而杜鹃却爱吃松毛虫。因此,松毛虫的颜色、花纹反而有利于杜鹃的捕食,该实例可以说明()A.适应的普遍性 B.适应的相对性C.适者生存 D.自然选择2.下列有关适应的普遍性与相对性的实例,对应不正确的是()A.普遍性:生活在海藻丛中的一种鱼,当遇到迫害时,身体倒立不动,像一株植物B.普遍性:未下雪的冬季,雷鸟换为白色羽毛C.普遍性: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天敌发现D.相对性:浑身长满硬刺的刺猬,一般的敌人在它面前束手无策,狐却洒其尿液,把它熏得舒展开“刺球”,进行捕食题组二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下列哪项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A.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许多性状上存在差异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C.不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会被淘汰D.适应的形成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4.18世纪某山谷中存在趾间有蹼和趾间无蹼的两种鼠,1900年由于筑坝,此山谷成为沼泽。现在人们发现,山谷中绝大多数鼠趾间有蹼,偶然才能找到一只趾间无蹼的鼠。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趾间无蹼的个体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B.趾间有蹼的个体可以生存并繁殖C.山谷环境的改变,使鼠由趾间无蹼向趾间有蹼方向变异D.趾间有蹼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5.(2023·河北邯郸高一月考)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下列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人工选择 B.适者生存C.用进废退 D.定向变异6.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B.“生存”的“适者”,对人类都是有益的C.在自然选择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7.(2023·辽宁大连高一期末)鼹鼠是一种穴居的哺乳动物,毛黑褐色,嘴尖,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眼部退化藏在毛中。鼹鼠的嗅觉发达,能够辨识立体空间方位的不同气味。它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来捕食。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鼹鼠种群中不会出现前肢不发达的个体B.鼹鼠嗅觉发达不利于其穴居生活C.鼹鼠眼睛退化是黑暗环境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D.鼹鼠对穴居生活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8.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没能解决的问题是()A.生物进化的原因B.说明物种是可变的C.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及多样性D.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9.(2021·河北,6)雄性缝蝇的求偶方式有:①向雌蝇提供食物;②用丝缕简单缠绕食物后送给雌蝇;③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④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以上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B.④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缝蝇繁殖失去进化意义C.③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D.④可能由③进化而来10.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点该群体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这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B.a→b的变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斗争的结果C.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D.农药的长期使用使害虫定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11.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图甲,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在树干中的虫。这种虫在树干的深度分布如图乙。有四位同学围绕“下一代鸟喙的可能长度如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四位同学的观点分别阐述如下,其中合理的是()A.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B.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短,因为在树干浅处就很容易捕捉到虫C.下一代鸟的喙一定比亲本长,因为变异是定向的D.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能进化成较长的喙12.(2023·安徽芜湖高一期末)某种苍蝇体内的酶(PM)能够分解杀虫剂T。为探究使用杀虫剂T后PM活性与该苍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科学家进行了几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苍蝇的抗性与PM的高活性等因素无关B.在杀虫剂的诱导下,无抗性苍蝇发生了可遗传变异C.长期在有杀虫剂的环境中,该苍蝇种群会逐渐形成适应D.PM抑制剂能延缓抗性苍蝇的死亡时间13.达尔文对现代长颈鹿进化过程进行了解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长颈鹿祖先过度繁殖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缺乏青草的时期,有的个体能吃到高处的食物而活下来,有的个体因得不到食物而死亡,这个过程叫作______________。这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生存斗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适应有双重含义:一是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应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14.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其他均相同;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处理12小时,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______℃。(2)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存,还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的。(3)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的。(4)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28℃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0℃环境中也将引起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被环境所淘汰。(5)上述实验也表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及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题组一种群和种群基因库1.下列与种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B.基因型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数在种群个体总数中所占的比值C.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中得以保留和发展D.种群的基因频率是恒定不变的2.(2021·广东,8)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15%、85% B.25%、75%C.35%、65% D.45%、55%3.(2023·江苏扬州高一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抽样调查的200人中,各种基因型的人数情况如表所示,则这200人中,b的基因频率为()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人数781487030A.85%B.30%C.20%D.15%题组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及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4.(2023·河北保定高一联考)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直接影响()A.自然选择 B.迁入和迁出C.基因突变 D.随机交配5.达尔文曾明确指出,可遗传的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但有害突变一般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突变产生的新基因,经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快慢与基因控制的性状与环境适应的程度有关6.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来,但在经常遭到暴风雨袭击的岛屿,具有这种突变类型的昆虫因不能飞行,未被大风吹到海里淹死而存活下来。这一事实说明()A.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绝对的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C.突变的利弊与环境有很大关系D.突变多数是有害的题组三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7.随着全球范围内抗生素的广泛和大量使用,抗药细菌不断出现,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抗生素产生抗性,抗生素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一堆废物。请分析抗生素对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所起的作用()A.抗生素的不断使用,使细菌逐渐适应而产生抗药性B.细菌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C.细菌的变异是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D.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8.(2022·广东,14)白车轴草中有毒物质氢氰酸(HCN)的产生由H、h和D、d两对等位基因决定,H和D同时存在时,个体产HCN,能抵御草食动物的采食。如图表示某地不同区域白车轴草种群中有毒个体比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B.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种群的进化C.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h的基因频率更高D.基因重组会影响种群中H、D的基因频率9.(2021·广东,10)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关于种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缺少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B.引入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C.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D.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10.镰状细胞贫血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8%。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a基因的基因频率大约为30%B.美洲黑人中a基因频率的下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非洲疟疾流行地区,镰状细胞贫血基因携带者的比例可能会增加D.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基因11.选择系数是表征某基因型在特定环境中不利于生存程度的指标,即某基因型的个体在某环境中适应性越差,选择系数越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基因型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中选择系数一般不同B.若某基因型的选择系数不变,相关基因频率不变C.某基因型的选择系数越大,相关基因频率变化越慢D.环境通过直接作用于基因型来选择淘汰选择系数大的基因型个体12.(2023·河北保定高一质检)某果蝇种群中的个体自由交配,在Ⅰ、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代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Ⅰ时间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B.在Ⅱ时间段内,出现的变化是基因突变造成的C.在Ⅰ→Ⅲ时间段内,该果蝇种群发生了进化D.同一基因型个体在不同时期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不同的13.果蝇是常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了__________,经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可遗传的_______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约是________个。(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为AA(灰身)的个体35只,基因型为Aa(灰身)的个体60只,基因型为aa(黑身)的个体5只,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4)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进行遗传学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023·江苏连云港高一月考)某害虫的抗药型(R)对敏感型(r)为显性,如表为在T1、T2和T3时间点,害虫种群中RR、Rr和rr的基因型频率。T1~T2时间段,对该种群施用杀虫剂。T2~T3时间段,该种群度过越冬期。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时间点基因型频率T1T2T3RR0.050.600.05Rr0.350.300.15rr0.600.100.80(1)R与r基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T1时害虫种群中R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施用杀虫剂后,R基因频率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杀虫剂和冬季条件对害虫的选择作用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据表提出有效降低害虫抗药性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题组一物种及隔离的概念1.下列关于物种和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A.同一种群一般不存在地理隔离B.同一物种可包括多个种群C.同一物种不存在隔离D.不同物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2.(2023·广东珠海高一期末)狮与虎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不能自由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产生的后代——狮虎兽也是不可育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地理隔离 B.生殖隔离C.诱变育种 D.无性繁殖3.下列现象属于生殖隔离的是()①动物因为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而不能杂交③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题组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4.生活在某大峡谷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了两个种群,南北岸的松鼠经过大约一万年的演变,在形态和体色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差异。下列叙述不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两个种群形态和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C.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D.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导致两个种群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同5.多年前,某地的鳉鱼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往返于湖泊a、b、c、d之间。之后气候干旱,小溪消失(如图所示)。现将a、b两湖的鳉鱼杂交,能产生后代,但后代高度不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变异都可为鳉鱼的进化提供可选择的原材料B.现在a、b两湖的鳉鱼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属于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C.各湖泊的环境互不相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异D.若c、d两个湖泊的环境始终相同,则两个湖泊中的鳉鱼产生的突变情况相同6.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与原物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7.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在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B.花期不同阻止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C.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8.(2022·浙江1月选考,16)峡谷和高山的阻隔都可能导致新物种形成。两个种的羚松鼠分别生活在某大峡谷的两侧,它们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大峡谷形成之前;某高山两侧间存在有限的“通道”,陆地蜗牛和很多不能飞行的昆虫可能会在“通道”处形成新物种。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大峡谷分隔形成的两个羚松鼠种群间难以进行基因交流B.能轻易飞越大峡谷的鸟类物种一般不会在大峡谷两侧形成两个物种C.高山两侧的陆地蜗牛利用“通道”进行充分的基因交流D.某些不能飞行的昆虫在“通道”处形成的新物种与原物种存在生殖隔离9.(2021·湖南,8)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B.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C.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D.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10.(2022·湖南,12)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为探究它们之间的生殖隔离机制,进行了种间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交配(♀×♂)①×②②×①①×③③×①②×③③×②交配率(%)081624618精子传送率(%)0000100100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A.实验结果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B.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②和③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11.穿梭育种是将一个地区的品种与其他地区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间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优良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目前穿梭育种已经在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作物上取得了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穿梭育种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基因重组B.不同地区作物种群的基因库之间存在着差异C.人工选择作用的本质是提高作物种群中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D.穿梭育种打破了地理隔离,实现了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12.(2023·河北唐山高一联考)斑马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2对,驴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31对,斑马和驴的杂交后代兼具斑马和驴的特征,俗称“斑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斑驴体内没有可以联会的同源染色体B.斑驴的出现说明斑马和驴不存在生殖隔离C.斑驴不可育是由于种群数量少D.斑驴的出现说明斑马和驴存在地理隔离13.科学家在研究北美大陆两种不同种果蝇(物种1与物种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①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型(如图所示);②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在个体中时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基因E与F同时出现也发生胚胎早亡。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所有的果蝇可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美大陆不同区域的果蝇在阶段Ⅰ出现了基因结构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3)果蝇最多只能飞越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Ⅰ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差异的最高级别属于__________(填“物种”“个体”或“基因”)之间的差异。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北美大陆在阶段Ⅱ时,一些地区的果蝇类型消失,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多选)。A.某些类型的果蝇不适应逐渐改变的环境B.环境导致果蝇的基因发生定向突变C.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亡的基因D.某些类型的果蝇天敌大规模增加14.(2023·江苏镇江高一期末)南美洲大陆上的地雀被迁徙到甲、乙两个海岛,经过长期演化最终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五个不同的物种(A~E),请回答下列问题:(1)迁到乙海岛的B地雀没有进化为E地雀而进化成D地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什么具体证据可以帮助你确定D和E不是同一个物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雀种群中存在控制羽毛颜色的一对等位基因(A-深色,a-浅色)。某一年B地雀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50%、30%,环境变化后,生活于其中的地雀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了原来的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一年后B地雀种群________(填“发生”或“没有发生”)进化。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题组一协同进化1.(2023·河北沧州高一质检)下列有关协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猎豹和羚羊这两个物种的进化过程属于协同进化B.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进化C.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所有生物的进化都是同步进行的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协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存在协同进化,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蛾与浅色桦尺蛾之间表现为协同进化C.非洲野牛与狮子之间可通过种间竞争、捕食等实现协同进化D.光合生物产生了氧气,而氧气也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这属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3.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距,花距底部储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距变异的方向B.花距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距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题组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目前来看,最早的生物化石是古细菌化石B.先出现原核生物,然后出现真核生物C.先出现单细胞生物,然后出现多细胞生物D.先出现生产者、消费者,然后出现分解者5.(2023·江苏泰州高一模拟)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下列叙述中,属于生态系统多样性层次的是()A.全球的生态系统有数千个类型B.我国特有脊椎动物达300多种C.我国栽培作物种类达600多种D.秀丽隐杆线虫成体约有20000个基因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自然选择和协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不同的物种及其所包含的基因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并加速了生物进化题组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⑤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8.下列叙述中,不符合中性突变学说的是()A.基因突变大多数是中性的,自然选择对它们不起作用B.中性突变被随机地固定,日积月累、积少成多C.生物性状的改变大多数是中性的,无利也无害D.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差别是中性突变积累的结果9.(2023·贵州安顺高一月考)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的开花时间和分布区域均有所重叠,它们能够通过人工杂交产生可育的后代;但在自然界中,它们的传粉者大小明显不同,黄花杓兰由丽蝇和熊蜂工蜂传粉,而西藏杓兰由体形较大的熊蜂蜂王传粉,由于传粉者不同,二者在自然界中不能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黄花杓兰和西藏杓兰种群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传粉者大小不同,据此推测它们花的形态结构可能存在差异C.黄花杓兰和西藏杓兰会与各自的传粉者以及无机环境协同进化D.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两者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10.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B.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变异的种类不同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D.人工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的遗传多样性11.(2023·甘肃天水高一期中)下列有关地球的生命进化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细胞是原核细胞B.地球大气环境的改变离不开蓝细菌C.蓝细菌释放的O2为真核生物的起源创造了条件D.CO2含量的升高为陆生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12.(2023·河北衡水高一期末)科学家普遍认为,地球上的多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特别是经过协同进化才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下列有关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协同进化是指同种生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B.捕食者吃掉多病、年老的被捕食者,可促进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C.“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的物种多样性D.生物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物种的产生,也有原有物种的绝灭13.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中①③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物进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④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仅保留显性性状,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________,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经过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草本植物报春花多数为二型花柱,少数为同型花柱(如图1所示)。花药的位置明显低于柱头的为长柱型花;柱头位置明显低于花药的为短柱型花。同型花柱的花中,花药与柱头高度相近。请回答下列问题:(1)熊蜂、蝴蝶和天蛾等昆虫,它们的喙细而长,在吸食花筒底部花蜜的同时,也起到帮助报春花传粉的作用,这是长期______________的结果。(2)研究发现,随着海拔高度增加,高山上环境温度降低,传粉昆虫减少,同型花柱的花比例增大。为研究上述现象,科研人员进行模拟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①本实验中,套袋处理可以防止____________,模拟了高山上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②据图可知,套袋处理后同型花柱的花结实率较高,二型花柱的花结实率明显降低或不结实,推测同型花柱报春花传粉方式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3)结合图1和图2分析,二型花柱的花主要传粉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传粉方式虽然有利于增加报春花的________多样性,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高海拔环境下同型花柱的花比例增大。重点突破练(六)题组一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1.(2023·江苏淮安高一期中)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和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杂合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1%和0.99% B.1%和1.98%C.1%和3.96% D.1%和0.198%2.若某种群中原本只存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由于外界因素的改变,该种群被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如图表示分割后的两个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B.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0.5C.甲、乙种群均未发生进化D.环境通过对基因型的选择影响基因频率3.(2022·广东佛山高一期末)某随机受粉植物,其高茎(H)与矮茎(h)、绿茎(G)与紫茎(g)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对一个处于遗传平衡中的该植物种群进行调查,获得的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表型高绿茎高紫茎矮绿茎矮紫茎比例63%21%12%4%A.该种群内基因h和基因g的频率分别为40%、50%B.在该种群内基因型为Gg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0%C.H、h和G、g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继续随机受粉,该种群内矮紫茎个体所占比例不变4.大熊猫最初是食肉动物,经过进化,其99%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一个较大的大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大熊猫种群中全部B和b构成大熊猫种群的基因库B.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雌熊猫的概率约为28.6%D.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种群中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40%题组二生物进化的原理5.蔗蟾蜍曾被某国引入用来控制甘蔗园中的害虫,由于蔗蟾蜍本身有毒,在当地鲜有天敌,且繁殖速度快,变异频率高,几十年来迅速扩散,成为入侵物种,造成生态灾难。研究发现,它们的进化速度惊人,进化出长而有力的后腿,生存能力剧增。对上述材料分析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蔗蟾蜍进化的方向B.蔗蟾蜍的变异可来自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C.自然选择导致蔗蟾蜍种群长腿基因型频率增加,标志着蔗蟾蜍种群的进化D.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蔗蟾蜍与害虫协同进化6.如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7.(2023·河北石家庄高一期末)在群体遗传学中,把由于群体小引起的基因频率随机减少甚至丢失的现象称为遗传漂变。例如,某基因库中有A、a两个等位基因,携带a基因的个体很少,若这些个体因偶然因素在幼年时期死亡而没有产生子代,则a基因在子代中便会消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种群越小越容易发生遗传漂变B.自然选择是引起遗传漂变的主要原因C.遗传漂变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具有随机性D.遗传漂变会使种群发生进化题组三物种的形成、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8.(2022·山东烟台高一期末)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经过长期演化已经形成两个物种,演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表示地理隔离,b表示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表示生殖隔离B.自然界中物种的形成只能通过a到达cC.①~⑥的存在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D.物种1和物种2的基因库不同9.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基因突变),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可能发生了变化B.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D.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环境10.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进化成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C.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差异很大,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1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包含维修条款的2025年度二手手机买卖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桉树种植与星海生态教育合作项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国留学学费支付及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煤炭运输合同范本: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服务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文化中心场地租赁协议书4篇
- 2025年度海洋工程聘用工程师及项目实施合同4篇
- 2025版充电桩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制定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智慧医疗路演投资合同范本4篇
- 二手房交易详细合同2024年版版B版
- 2025版工业机床设备买卖及零配件供应合同3篇
- 2025年度版权授权协议:游戏角色形象设计与授权使用3篇
- 心肺复苏课件2024
- 《城镇燃气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指导手册》专题培训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专升本管理学真题
- 全国身份证前六位、区号、邮编-编码大全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一(上)适应性训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
- 《零售学第二版教学》课件
-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房地产行业职业生涯规划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MOOC 数字电路与系统-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