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2018年5月,百行征信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市,成立了唯一一家具有个人信用报告营业执照的市级信用报告机构。同时,历史上最严格的欧盟《数据保护通用条例》(GDPR)也开始生效。该法规旨在保护欧盟和欧洲经济区中个人信息数据的隐私方面,规范个人信息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并再进一步加强对个人数据的保护。从建立百行征信到出台GDPR,不难看出,国内外都非常重视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共享和保护。信息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只有规范信用调查活动中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很有需要加强对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建立、完善以及个人信用信息的社会共享的实现已成为金融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全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大数据技术的起步、发展和逐步成熟,为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并提供了新的力量支持。它为信息的收集和记录提供了便利,使金融信用行为与客观的数据信息反应,并为信息分析提供多维保障。建立全面,高效的个人信用报告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全社会信用规模,提高资金使用质量和效率,改革个人信用报告业的供给方,使信用供给得以实现。我们的个人信用报告系统与共享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它已成为刺激内需和促进经济蓬勃发展的动力来源。1.2文献综述1.2.1国内研究大数据,云计算和其他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快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还促进了信用信息产业的变革等一些产业的升级。在充分利用这些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大数据信用调查迅速发展。作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国内学者也进行了不懈的讨论和研究。总的来说,国内的主要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大数据信用概念的定义。张紫娟(2015)在《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几点思考》中认为,大数据金融信用信息收集实际上是企业或其他组织和个人在互联网上收集,分类,存储和处理经济交易信息并进行评估和使用的活动。该活动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大数据金融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并最大程度地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的问题。邓舒仁(2015)在《关于互联网征信发展与监管的思考》中认为,大数据信用报告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狭义的大数据信用:它是指信用报告机构,它们处理企业或其他组织或个人在Internet平台上收集的信息,或在使用Internet服务,大数据,云计算和其他过程时Internet跟踪的数据。互联网技术和其他用于信息评估的活动。另一个是广义的大数据信用:它还包含有收集运用互联网金融服务时企业组织和个人留下来的信用数据,比如使用网络离线状态渠道收集的公共信息,和进行信用评估活动的信息。第二个方面是关于信息主体的隐私保护。吴双,冯果(2017)在《论大数据征信时代下“技法结合”的个人信息保护》中提到,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大数据信用信息收集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信息收集的秘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信息使用泛滥和其他方面可能会危害个人信息安全。而且,以前的技术手段和法律法规不能及时跟上这种变化,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存在技术和法律上的矛盾。对此,他们提出,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技术和法律两个方面制定措施。最后是有关大数据信用报告存在的相关法律法规。我们知道,《征信业管理条例》它是目前中国唯一针对信用报告行业发布的特殊法律法规。在现行法律中,以信用报告管理为基础,《征信业管理条例》它是中国信用报告业法律体系中的核心位置,因此对法规的讨论一直是热门话题。穆怀朋(2013)在《<征信业管理条例>的法律地位及意义》中确认其重要的法律地位及其在信用报告行业中的积极作用,但又同时表示《征信业管理条例》它不是完美的,它仍然有一些缺点。例如,关于信用报告机构收集信用信息机构的相关隐私信息的法规不够详细和详尽,并且关于信用报告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法规也不十分明确。1.2.2国外研究国外大数据信用调查研究的主要重点是对大数据信用业务的监督,信息主体隐私权的保护和法律的制定。ChrisJayHoofnagle(2013)关于大数据信用报告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大数据的概念不是创新的,因为在1960年代的消费者报告中已经详细讨论了大数据的概念;第二个是关于大数据信用报告机构的监督,这在《公平信用报告法》中有更详细的规定。FedericoF.Ferretti(2006)总结了英国目前在信用监督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他认为,当前的法律法规应协调信用报告行业与保护隐私和歧视之间的关系。JeffreyChester和EdmundMierzwinski(2012)认为,信用局和金融机构已将互联网科学技术用于财务决策,因此,应对《公平信用报告法》进行修订和调整以加以限制。1.3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和文献分析法,全面探讨了中国大数据信用报告行业的现状,详情如下所示:比较研究法,中国有关大数据信用报告的立法相对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信用报告系统还没有完全成熟,还需要很大的改进空间。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西方一些较发达的国家(例如德国、法国和英国)的信用报告行业已经相对完善,他们关于大数据信用报告的立法也非常先进。因此,通过比较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大数据信用报告方面的不足,可以解决我们在改进大数据信用报告方面的突出问题,从而加快与大数据信用报告有关的法律制度的改善步伐。文献分析法,为了撰写本文,笔者使用大数据,个人征信,个人信息保护等作为关键字来收集相关的国内学术著作,期刊和其他文献,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来梳理中国当前的问题。同时笔者利用收集到的国外文献对国外个人信用信息保护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制度的法律建议。第2章大数据个人征信体系2.1个人征信的界定个人信息的表达方式不同,例如“个人数据”,“个人记录”等。例如,在各个国家的立法中,在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个人信息数据定义为“识别特定个人的信息”,而在美国,《隐私权法》将“个人记录”定义为“一切能够用于识别某一特定个人的标识”。识别特定个人的“身份”,识别个人信息的核心标准是可识别性,它是指与可以直接或间接识别特定自然人的个人有关的信息。在传统的信用调查活动中,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包括个人贷款、信用卡、担保和其他信用信息、以及个人住房公积金支付信息,社会保险支付还有分配信息,车辆交易和抵押信息,法院判决与执行信息、税收信息、电信信息,个人最低限度安全救济信息,执业资格和奖惩信息共8种公共信息,涉及80多个数据项。然而,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信用调查活动中的个人信息有了新的扩展。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活动形成的个人信息被广泛用于个人信用调查活动。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活动,我们会成为“数据画像”。根据欧盟《数据保护通用条例》的定义,“数据画像”(Profiling)是指以自动化方式处理个人数据的任何一项活动。此活动用于评估个人的特定方面,或专门分析和预测个人的特定方面。包括工作表现、经济状况、位置、健康状况、个人喜好、可信赖度还有行为表现。其中,比如可信赖度,经济状况等与个人信用有关的信息种类。因此,为了对“数据画像”形成的个人信用信息有新的认识,有必要赞同立法的跟进和完善。2.2大数据征信数据是征信的基础和核心,征信业务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数据。与数据相关的技术(批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技术)每一次的进步均推动了征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拓展信息来源、扩大信息内容的维度以及丰富征信应用的场景。数据信息来源广。征信机构除了从传统的信用数据库获得信息外,还会通过信息主体的非金融信息深度挖掘信用价值。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征信机构运用大数据技术抓取、处理、分析消费者上网等非结构化数据。还有,数据信息内容多维度。大数据技术处理数据能力迅速,并能将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呈现几何式增长。通过大数据技术延展更多维度,增强数据的表现能力,就能对传统征信系统中因没有发生过信贷行为而没有信用记录的人们进行评估,使其得到征信服务。最后,大数据征信应用领域广。不仅服务金融机构、政府部门,还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数据是征信发展的基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用信息产业已经从数据源,处理技术,规模和应用场景跃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量大的,分散的,多结构的和有价值的)经过准确,快速的收集,分析和挖掘之后,科学模型和算法被用来从多个角度显示信用主体的信用状况。大数据征信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和运用,实质上是将大数据技术与征信业相结合而已。2.3我国目前的个人征信体系从信用数据的角度来看,不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保留的大量金融和信用数据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在线金融平台持有的社会,消费和行为偏好数据例如在线贷款和分期付款平台,也积累了大量与消费者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共同构成了个人信用的巨大数据库。在中国现有的个人信用报告系统中,中央银行的个人信用报告系统占最重要地位。从2006年以来,央行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进行了不断完善。据统计,截至2017年11月,中央银行的信用信息系统中记录了约9.5亿自然人,其中约4.8亿人拥有信用记录。除中央银行信用报告系统外,各种类型的私人信用报告机构也正在兴起,尤其是很多电子商务平台及其关联的金融服务平台都有他们的信用评分系统,例如芝麻信用,小白信用等。如今,当电子商务平台逐渐控制消费时,这些私人征信机构的影响力不能低估。另外,中央银行于2018年5月批准了中国首个第三方个人信用报告许可证--百行征信,这意味着中国正在逐步进入个人信用报告市场转型的新阶段。2.4国外发达国家个人征信模式欧洲国家普遍采用公共征信模式,即政府建立非营利性信用参考机构和信用信息数据库,并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欧盟高度重视保护消费者权益,并颁布了比如《数据保护指令》《消费者信用指令》之类的文件法案,以在信息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的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意和异议权以及授权其他主题的特定事项等,为个人信用报告提供了法律保护。除了享有应有的权利外,某些系统还阐明了借款人的义务。例如,英国建立了严格的信息更新系统。如果借款人无法履行提供准确,真实和及时的个人信息的义务,将遭受降低信用评级,增加利息罚款和其他罚款,有效抑制借款人行为并降低欺诈风险。美国是由市场主导征信体系。三个主要的私人征信机构(Epuifax,Ex-perian和TransUnion)已形成寡头竞争格局。他们提供的是付费的信用和信用查询服务。它的数据库包括了所有消费者;另外还有400多家信用信用报告机构提供垂直细分或区域服务。美国是首个将大数据引入信用报告的国家,它引用了诸如社会,消费,驾驶和租金交付等非信用数据,以便对消费者信用进行多角度评估并提高信用准确性。美国的信贷标准化程度很高,例如,三大征信机构运用统一标准的报告格式和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FICO等,使信用决策尽量可以客观公正,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信用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在美国,信用状况差的人不仅会受到许多信贷限制,还会遇到许多与生活有关的问题,例如消费和找工作。惩罚力度很大,借款人的违约成本非常高,大大增加了消费者整体信用水平。第3章中国个人征信制度存在的短板3.1征信业务缺乏法律保护,存在法律漏洞如今,信用信息产业已成为刺激中国经济水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随着在线实名制政策的发展,个人信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际上,中国的个人信用调查起步较晚。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法律制度仍然存在重大缺陷。尤其是对于西方那些发达国家,信用调查的法律建设还处于较低水平。公民缺乏信贷与我们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直接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人大几次审议,我国法律又增添了一些法律法规,逐步将现有法律扩展到其他领域,有效弥补了中国法律的不足。但是,社会发展非常快,法律条款的更新也相对较慢。这导致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即法律将偏离社会,无法通过个人努力来实现。因此,中国信用制度中的法律存在盲点。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使公民的信用管理不便,还没有形成法律法规,也由于公民对法律的个人认识不全面,没有得到充分的制约,这是由于我国人民群众对法律的认识不全面而导致的。会直接造成银行大风险。从其他国家的情况可以看出,迫切需要实践更加系统和完善的个人信用法,以确保国家和个人的财产。3.2我国征信制度缺乏数据最小化原则的制度设计《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要求按照合法、正当还有必要的原则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其中,必要性原则可以理解为数据最小化原则在保护个人隐私中的体现。数据最小化原则要求组织在达到法律目标的范围内限制对个人数据的最少收集和处理。数据最小化原则旨在对个人数据采用限制性的规定,用来限制信贷信息机构通过严格的程序和严厉的处罚之后再侵犯个人信息。但是,这种限制性措施与大数据环境下的个人数据收集,处理和使用原则背道而驰,并且存在法律规则与技术创新相冲突的现象。因此,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数据最小化的原理在适应大数据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应该有不同的解释。通过技术手段对个人数据进行匿名处理,并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个人数据在信用报告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防止由于匿名数据在系统设计中引起的法律风险,而不仅直接限制了个人对个人数据的使用或公共利益角度。在中国现行的信用报告系统中,《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需要当事人的同意,个人信息的使用不得超出约定的使用范围,并且在一定时期后应删除个人不良信息。同意制度和限制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个人信息,但同时也阻碍了信用咨询机构的有序征信活动;信息主体本身的删除权对没有信用价值的信息没有影响。保护具有制度上的保证,但是在是否应该删除已删除的信息之间没有区别,因此仅规定删除权不利于信用报告活动的有序进行。我们可以使用技术匿名处理个人信息以供日后使用。可以对其进行重新标识,以便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可以确保信用报告机构有效地开展信用报告活动,并促进大数据充分发挥作用在信用报告活动中。在中国的征信系统中,对个人信息的匿名化和重新识别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法律制度尚未得到跟进。因此,有关信用数据挖掘的立法重点应从个人数据扩展到匿名数据,重新识别技术被看成重要的保护措施,还考虑了数据保护和责任的原则。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将立法重点从对个人信息是否可识别的审查转向对信用报告机构的重新识别和信用报告机构对匿名数据的监视的审查。3.3大数据技术所需人才欠缺,技术跟不上大数据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对传统信用信息行业的最大突破是使用技术有效地处理信用信息。但是,中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诸如数据分析不足,数据挖掘技术实力不足,数据块协调性差以及容易受到攻击等问题可能导致全面瘫痪。使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个人信用报告系统需要信用开发人员和数据库开发人员在开发的早期阶段进行深入的沟通。数据库开发人员需要从信贷员那里了解市场需求,并了解应该通过技术解决的问题;信贷员需要从数据库中进行开发人事办公室了解大型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在发展的后期,信贷从业者将逐渐发展成为既具有信贷招聘经验又具有信贷招聘知识,对信息敏感,与此同时还拥有大数据技术的新人才。麦肯锡全球机构预测,2018年将出现14万至18万个数据专业人员稀缺。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大学已经开设培养数据专业人员的课程。很明显,这种跨领域的人才培养并不简单。建立专业、高效、灵活的大数据分析团队并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工作。3.4我国个人信用信息监管方式不符合大数据发展要求中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和《征信机构管理办法》规定了现场检查和跨地区检查两种方法。对基于金融信用信息的基础数据库的提供和查询进行现场检查,主要是对传统信用报告中结构化数据的合规性审查,而查询和检查的监管手段仅对个人信用进行已经形成的信息正式审查,而不监督个人信息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因此征信机构在数据挖掘过程中该行为缺乏法律限制,这导致信用报告机构滥用数据挖掘技术,并侵犯个人隐私。因此,现有的监管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规范信用报告机构在数据挖掘中的行为,并且个人信用信息的监管存在严重的缺陷。第4章完善我国个人征信法律制度的建议4.1完善大数据征信法律规定4.1.1提高立法效力等级 加快制定实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征信制度方面的法律,在最高法律效力上保障我国征信制度建设尤为迫切。我国当前在征信制度方面颁布施行的法律法规数量少之又少,造成征信实践当中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况。另外在法律效力级别上较低又造成征信实践中执行力不强,任意违反规定采集、加工信息主体的侵权行为也是不在少数。目前我国征信行业最主要的法律依据是国务院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征信机构管理办法》,这二部法律规定的法律效力等级不足,实际执行中缺乏强制约束力难以保证效果。因此,制定最高法律效力的征信行业法律是我国征信行业长足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也是我国建设信用社会体系所必需的法律保障。4.1.2完善大数据征信法律体系我国现行的关于征信行业的法律法规比较分散,不成体系。比如我国《宪法》和《侵权责任法》中都有关于个人隐私权的保护规定;中国《民法通则》与《合同法》中都对诚实信用有一定的规定,并且诚实信用是用作基本原则写进这二部法律的。但是在针对性的法律规定方面,我国目前尚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目前征信行业实践中只有国务院及其下属机构出台的部门规章方面的规定。因此,加快征信行业的有关立法进程是我国当下征信制度建设的中重要工作,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实际的需要,法律的制定也要同步进行,不断修订出新,不断完善。4.2加强对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互联网、云计算等强大的科技力量为大数据征信机构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使用的过程中提供了极大便利,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很大程度地降低了信息的采集成本。因为网民留在互联网上的万千数据能够被互联网企业实时记录着,收集极其便捷,但也由此出现了一大安全隐患:信息主体隐私容易被侵犯。对于大数据征信机构来说,互联网上的个人或企业无异于透明的:个人基本信息、兴趣爱好、消费习惯和社交圈层等信息都是一目了然的,倘若被别有用心的不法机构获取利用,不但造成个人隐私信息的大量泄露,还造成社会金融风险的增加。因此必须用强有力的法律来规范征信机构的信息采集和使用行为,对征信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制定具体规范,使征信主体在法律的必要限制内进行征信活动。我国关于个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只是散落于部分法律当中,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有专门的关于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所以制定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专门法律是解决大数据征信中信息主体个人隐私易被侵犯的问题的有效方法,规定征信主体的法律义务和违法的法律责任。制定专门法律保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我国征信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又有法可依,也促进征信主体在法律范围内合理地从业。4.3建立标准化信息共享机制4.3.1积极引导大数据征信机构数据库和央行征信系统的对接大数据征信机构依赖互联网技术方面的优势可以获取海量的网络主体信息数据,并且数据信息的采集成本也不高。相反,央行征信系统中的数据信息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记录为主。如果将大数据征信机构的数据库和央行的征信系统实现对接,使二者优势互补,那么对于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央行一直也在计划着扩充基础征信系统,拓宽其覆盖面。而不论是央行征信系统数据还是大数据征信机构的系统数据,都关系着众多信息主体的信息,甚至关系着国家的安全信息。所以在二者实行对接的时候必须要有法律依据,用法律来支撑二者对接中的程序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大数据征信机构把它存于数据库中的信用主体的信息共享给央行后,其也能从央行的数据征信系统中共享有负面信用记录的信息主体,并纳入到自己平台的风控中去。从而可以在交易的时全面掌握特定主体的信用风险。同样,央行征信系统在接入大数据征信机构的数据系统后,可以全面了解相关信息主体的网络平台信用状况,进而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征信评估报告。这些对于预防资质不良的信息主体骗贷、多头借贷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提取某信息主体征信记录时候能够一目了然相关信息,可以当即决定是否对其提供信贷服务业务,这样也提高了银行信贷服务的水平和效率。4.3.2尽快实现大数据征信机构之间信息共享早期的大数据信用报告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一直依靠他们掌握的互联网技术,在征信行业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于新涉足该行业的机构,由于存在竞争关系,前者自然不会轻易将自身掌握的数据信息分享给后者。因此想要实现大数据征信机构和其他机构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机构之间,机构各政府部门之间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在行业之间可以尝试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让互联网协会出面协调,讲述本行业间可以分享交流的信息范围,引导具有数据信息优势的大数据征信机构尽可能地共享部分数据信息。其次,政府有关部门也是能起到重要作用的。政府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收集了非常多的个人或者企业信息,这些信息当中除了较为隐蔽的个人隐私信息和商业秘密外,很多信息是可以与其他机构共享的。最后《征信业管理条例》的有关条款需要进一步细化,作详细的说明,以便于征信机构和执法机关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执行。4.4发展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行业自律组织是由特定行业中的市场交易实体组成的非营利组织,并为加入的成员单位提供服务。主要用于制定行业规范、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及协调解决行业纠纷的职能,在弥补政府监管不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较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具有与市场主体距离更近,信息汲取能力更强,对会员单位的约束力更大,监管成本更低等优势。目前,我国虽然也建立了一些有关征信业的行业组织,如中华资信评估联席会、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但这些行业组织存在规模小、影响力弱等问题,并没有完全起到征信业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所以,可以借鉴美国的成熟经验,成立全国信用业协会,针对征信活动中的个人信用信息进行保护。全国信用业协会可以通过以下职能的行使,加强征信活动中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1)根据本行业特点提出立法建议,推动信用立法,为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提供法律支持。(2)制定行业标准,包括征信人员职业标准、征信机构操作规程和其他行业内部标准,为本行业发展中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提出高标准、高要求。(3)规范会员行为,组织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征信从业人员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结语个人征信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事物。随着其发展,它对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需要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护。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得出,想要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个人征信体系,借鉴成熟的国内外经验,对完善个人征信制度这个大工程大有裨益;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能够将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充分运用到征信业中,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将事半功倍;任何领域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建立健全征信法律制度,为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保驾护航。构建适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征信体系是必然选择,以规范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加大对信息主体权利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修复机制,促进征信业行业自律组织发展,构建一个平衡的制度、和谐的社会。受限于个人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本文对大数据背景下个人征信制度的完善的研究还处于粗浅阶段,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研究尚未到位,对国内外相关制度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如何完善个人征信制度的问题还有待更多的研究和讨论。参考文献:张紫娟:《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几点思考》,载《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11期。邓舒仁:《关于互联网征信发展与监管的思考》,载《征信》2015年第1期。吴双、冯果:《论大数据征信时代下“技法结合”的个人信息保护》,载《科技与法律》2017第4期。马运全:《个人金融信息管理:隐私保护与金融交易的权衡》,2014年山东大学博士论文。穆怀朋《<征信业管理条例>》的法律地位及意义》,载《中国金融》,2013年第6期。Hoofnagle,ChrisJay.“HowtheFairCreditReportingActRegulatesBigData”,FutureofPrivacyForumWorkshoponBigDataandPrivacy:MakingEndsMeet,2013,September10,2013.FedericoF.Ferretti.“Re-thinkingtheregulatoryenvironmentofcreditreporting:Couldlegislationstemprivacyanddiscriminationconcerns?”,JournalofFinancialRegulationandCompliance,vol.14,2006.EdmundMierzwinski,JeffreyChester.“SellingConsumers,NotLists:TheNewWorldofDigitalDecision-MakingandtheRoleoftheFairCreditReportingAct”,SuffolkUniversityLawReview,October1,2012.吴旭莉.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用信息保护——以个人征信制度的完善为契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165-176.孔婷.对搭建我国征信行业自律组织的路径思考[J].西部金融,2017(2):4-4.吴沈括霍文新.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国标填补规则空白[J].网络传播,2018(2):3-3.苏皓.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华北金融,2009(09):54-56.黄子河.个人信息安全国家标准蓄势待发[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2(07):92-93.侯东德苏成慧.证券投资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J].法学杂志,2018(9):12-12.胡宗金.论大数据的财产性质及法律保护[J].现代管理科学,2019(07):102-104.卢桐.从财产到隐私——对个人信息权利基础的宪法回应[J].研究生法学,2019(01):14-24.上官晓丽.我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情况综述[J].保密科学技术,2018(1):5-5.程雷.大数据侦查的法律控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8(11):157-181.周雯雯雷建业.浅析快递行业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J].法制博览,2018(24):39-41.赵敏.个人信息权载入民法典对公安执法工作的影响[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7(6):5-5.苏莉文杜纲徐磊赵晓天.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分析及模型构建[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10):134-138.张伟锋李建霞.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监管研究[J].西部金融,2014(09):23-26.苗艺锦.试论基于大数据环境下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J].中国商论,2017(17):169-170.曹鑫磊.我国个人征信法律制度的完善刍议[J].商,2016(13):235.于欣言.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征信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常征:《大数据环境下的征信体系》,载《中国金融》2017年第7期。[美]玛格里特米勒:《征信体系和国际经济》,王晓奮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德]尼古拉杰因茨:《金融隐私:征信制度国际比较》,力存知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致谢时光荏苒,大学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首这段人生旅程,有欢笑有泪水,有收获也有遗憾。初来时,它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离开时,带着满满的人生感悟。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是虚度,都会带给自己或多或少的成长。感谢我的父母,给了我生命,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我力量,让我能够心无旁骛的学习生活。感谢大学里的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怀和帮助,还有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在此谨向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温明辉2020年5月附录备注:有附录的,另起一页,如无附录,到“致谢”部分完。
修改毕业论文常用方法一、论文修改的方法毕业论文的修改方法有多种,且因人因文而异.但根本方法只有一种,即由学生自己进行认真修改,所谓具体的方法也就是在学生自己进行认真修改的基础上多借助于一些外在的力量而已.(一)读改式所谓读改式,是指修改文章时边读边改的修改方式.这是论文修改的主要方式.完成论文初稿后,由作者自己认真通读全文,并放声地读,多读几遍.这样,凭借语感的作用就能发现问题.语感与人们平时的读书或谈话联系紧密,语感对检查语病、缺字错别字十分有效,也能使语句哕嗦、语句不通畅等问题随时被发现.所以,初稿写出来后,自己要大声读上几遍,边读边改,这是人们常常采用的一种修改方法.(二)冷改式所谓冷改式,是指初稿完成后.先搁置一段时间再修改的一种方法.许多人常有这种情况,有时初稿写好了,也很想马上把它修改好,可是自己怎么也发现不了毛病,自我感觉相当不错,不愿修改或不知怎么修改.这时候,可以采取冷改式,把初稿放一段时间再修改,就会发现要修改的地方还很多.这种拉开时间距离的阅读与修改,容易使作者心明眼亮.此时作者的思维比较容易跳出原有的圈子,从另外一种角度冷静地审视自己的论文.只要时间允许,改好的论文可以搁一搁再进行修改,如此反复数次,有益于提高论文质量.(三)热改式所谓热改式,是指初稿完成后.趁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学科融合:《独特的装扮》课件创新应用
- 压力焊考试题库及答案
- 药理学期末试卷
- 2024年英美概况教案:如何提升教学效果
- 基于2024年教育标准的三角形教学法
- 成果鉴定-成果登记-申报奖项流程说明
- 第五章-缔约过失责任-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3章不等式3.3.2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不等式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 三年级语文楚才杯同步获奖作文表情包13
- xx学校未成年人性教育工作方案
- 2024-2030年组氨酸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规划
- 屠宰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部编版(2024秋)语文一年级上册 6 .影子课件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刑事诉讼法学》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
- 病例讨论英文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液压与气压传动》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实验报告)试题及答案
- 【课件】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
- 相对湿度计算公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