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通渭县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37年至1939年,武汉与广州取代上海和北平成为文学活动的新的中心。1939年的重庆“文学活动十分活跃,几乎像二十年以前文学革命期间的北京一样。”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A.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 B.近代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动C.文化中心的逐渐西移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2.明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进出口商船的登记、纳税、收买舶船带来的货物,具体的商务则由“官设牙行与民贸易”。隆庆之后,牙行由纯粹的买卖中介成为包销外国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商业团体。牙行的出现A.体现了明朝政府对中外贸易的管控B.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C.反映出传统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松弛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传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A.秦代 B.汉代C.唐代 D.宋代4.据统计,在清末72家民族工业企业中,上海38家,广州8家,福州4家。上海自1849年至1911年,各类各级新式学校有259所;各类中外文报刊达60多种。材料可以表明A.租界推动了上海市政现代化进程B.上海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贸易金融中心C.租界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D.上海走在近代经济文化现代化的前列5.下表是以棉纺织业为先导的工业革命时期各主要国家棉纺锭总量(单位:千枚)。表中现象表明1834年1852年1861年1867年英国10000180003100034000美国14005500115008000法国2500450055006800德国62690022352000瑞士58090013501000A.英国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B.英国棉纺工业呈持续发展状态C.各国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D.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6.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1923年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A.牛耕的出现不晚于战国时期 B.文献记载的可信度不高C.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D.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7.近年在德国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这位哲学家的思想核心是A.“仁” B.“仁政” C.“法治” D.“无为而治”8.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20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一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B.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C.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9.有学者指出,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该学者旨在强调A.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发展 B.企业致力于新技术研发C.科学研究以盈利为目的 D.工业革命促进科技进步10.有学者说:“古来帝王,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其中的“国家政体”指:()A.王位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文官体制 D.监察体制11.明代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这一变化反映了A.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B.社会经济的发展C.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D.等级制度的解体12.在近代思潮演进过程中,曾出现过报刊或者杂志。按创办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时务报》、《新青年》、《申报》、《民报》B.《时务报》、《民报》、《申报》、《新青年》C.《申报》、《时务报》、《民报》、《新青年》D.《时务报》、《申报》、《民报》、《新青年》13.殷商时期,巫风弥漫,祭祀鬼神的现象相当普遍;西周时期,当政者认为,执政必须注重重民众需求,即使上帝百神和先公先王也曾是考虑民众愿望的“至上神”。这一变化说明西周时期A.祭祀对象发生变化 B.民本思想逐渐显现C.平民地位有所提升 D.族权色彩日渐浓厚14.1937年9月6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中国共产党将陕甘苏区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并成立了边区政府,它是一个边区的自治性地方政府,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一个直辖行政区域;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对材料完整准确的理解是:A.是为了推动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B.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C.是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是为了发动根据地工农群众抗日15.《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6.1853年太平天国正式开科取士,规定:“人人都可考,凡应试者皆及第”,考试内容为拜上帝教的教义,考试还打造出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据此判断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A.实现了男女平等的主张B.表达了对封建正统的反叛C.争取到士人的广泛支持D.向民众普及了天主教教义17.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18.1953年,毕加索根据斯大林年轻时的照片创作了《斯大林画像》。苏联和法国的共产党人指出,虽然毫不怀疑毕加索对劳工阶级的认同,但“作为斯大林同志特点的至高无上的善良和高贵通通不见了。”以上材料可用于说明A.现代派绘画反传统的特点 B.意识形态对抗呈白热化C.斯大林个人权威开始动摇 D.现实主义艺术仍占主流19.雍正时有人说过:“商人积丝不解织,放与农家预定值;盘盘龙凤腾向梭,九日辛勤织一匹。”苏州道光二年一个碑文上写道:“查民间各户,将经丝交织机匠工织”。各户把经丝等原料及一些工具交给机匠织造,回收成品,机匠“计工受值”。这表明,当时中国A.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分工细致 B.已出现大量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C.商业资本的规模比较庞大 D.存在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20.据《宋会要辑稿.蕃夷》所载,宋代来华朝贡的国家有26个,朝贡次数为302次,其中所贡之物主要是本国土特产,宋朝对贡物采用“估价酬值”的办法,贡物估值后,回赐金、银、钱、丝织品等以偿其值,回赐物通常高于贡物价值。其结果是A.催生了新的经济因素 B.推动了海外贸易繁荣C.增加了中央财政支出 D.维护了国家边疆稳定21.下列对罗马法主要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属于罗马公民法C.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D.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上帝万能”22.“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解决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其获人大通过正式成为国家法律制度是在A.1980年,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B.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C.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23.“400(多)年前……哥伦布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是指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24.解放战争中,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陈再道曾回忆说:“前几个月在冀鲁豫地区拉锯式的战斗,打过来,打过去,有些地方,老百姓的耕牛、猪、羊、鸡、鸭几乎全打光了。地里种不上粮食,部队没饭吃,怎么能打仗。……我们早一点打出去,就可以早一点减轻解放区人民的负担。”为此,中共中央做出的决策与如图相符的是A. B.C. D.25.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西汉早期,我国可能己经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②文人画为满足市民文化的需求,充分展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③宋代商业有多方面的重大突破,其中之一是出现合法的“夜市”④《武经总要》记载了明朝领先世界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26.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一文中评价新文化时代的人物时曾说道:“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将陈胡并立是因为他们:A.反对专制独裁,讴歌十月革命B.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掀起白话文运动C.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五四运动D.崇尚美国的政治模式,号召民主革命27.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A.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B.民族认同感的增强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 D.中原文化已经统一28.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致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克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29.以下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分别是A.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C.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30.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广东南海市逐步在农村推广土地股份制。即以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为基础,将集体所有的财产、土地和农民承包权折价入股,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这一做法A.否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C.恢复了农业生产合作化道路 D.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材料二:(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件,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贞观政要》材料三:是岁(贞观4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民不犯法,刑无作用),东至于海,南至于岭(岭南),皆外户不闭……《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卷198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2)概括材料二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指出这一思想和材料一的联系。(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根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关史实,简述材料一孔子政治主张的积极意义。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经过二百多年发展,今天的西方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监察经验并建立了完善的行政监察制度。作为世界上最早设立专职行政监察机构的瑞典,其行政监察机构就彻底摆脱了对监察对象的依附关系,地位相当超然、独立。新加坡的监察体系中,既有预防性立法,如《公务员法》、《公务员行为准则》、《公务员纪律条例》、《财产申报法》等系列规章制度,又有惩治性法规,如《公务员惩戒规则》。法国政府制定的公务员《道义法规》,对公务员的道德行为标准也作了具体规定。加拿大的《知情权法》,规定一切政务信息除涉及国家安全、他人隐私外,都应向公民公开。美国联邦刑法典规定,任何政府官员如果收受的财物价值超过7000美元,就要处以相当于其收受财物价值3倍的罚金,或者判15年以下的监禁,或者取消其政府官员的资格。——摘编自樊曼莉《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概括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发展的历史背景。33.科技在文明进程中起着独一无二的推动作用,也几乎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获得叠加性进步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里士多德对他那个时代的主要哲学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哲学体系……后来,欧洲的基督教社会从阿拉伯人手中重新得到了他的著作,并将其译成拉丁文,他的学说中那种严密的逻辑、那种压倒一切的解释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从此,他的观点具有了权威性,并逐渐被推崇到了神圣的地位,成了教条。到后来,甚至他的最不正确的说法,人们也很乐意接受。——摘编自江晓原主编《科学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逐渐被推崇到了神圣的地位”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观点已被时代证明是错误的,但有一门工具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请写出该工具科学的名称及其主要理论。材料二从牛顿开始的200多年间,最先进、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机械方法论了。今天我们谈起机械论的时候,可能会觉得那是过时的、僵化的思想,但是在启蒙时代,这种思维方式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牛顿等科学家告诉世人:世界万物是运动的,那些运动遵循着特定的规律,而那些规律又xkw是可以被发现的。只要利用那些定律和定理,就能制造出想要的机械,合成想得到的光,并且了解未来。在牛顿之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充斥着迷信和恐惧,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日月星辰为什么会升起,天上为什么会出现彩虹,这些在今天看似无须解释的现象,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都是谜。人类只能把一切现象的根源归结为上帝。直到牛顿等人出现,人类才开始摆脱这种在大自然面前的被动状态。从此,人类开始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一切的已知和未知。——摘编自吴军著《全球科技通史》(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机械论在启蒙时代“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原因。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发明家们在利用机械论解决动力装置和交通运输方面的难题时,取得了怎样的成功范例?材料三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一文,提出“狭义相对论”,否定了绝对的时空观,把牛顿力学中的物体运动作为物质低速运动的特例,提出了更为广阔的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不仅使物理学,而且使整个科学界、思想界发生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摘自董正华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狭义相对论创立的意义。同一年,爱因斯坦还提出了哪一假说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正处于全民族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全面侵华,上海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陪都”,故A正确;B与材料无关;C不是材料主旨;D与材料无关。【点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1937年到1939年”,考查的是学生对全面抗战时期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程度。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2、A【解析】
由材料信息“官设牙行与民贸易”“成为包销外国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商业团体”可以看出明政府设立的牙行主要负责管理对外贸易,这体现了明朝政府对中外贸易的管控,故选A项;政府对中外贸易的严格控制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说不上繁荣,故排除B项;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的是对外贸易,不能体现反映出传统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松弛,故C项错误;政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政府不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对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限制作用,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排除D项。3、B【解析】董仲舒改造的汉代儒学属于“外儒内法”。符合材料“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B正确;A主张法家思想;C和D都是儒家思想。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清末……民族企业……上海……各类各级新式学校……各类中外文报刊”即可选出D项;题目中未涉及市政、金融方面的信息,故排除AB两项;题目中未涉及租界对上海社会发展的消极性,故排除C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上海经济的发展5、B【解析】
从表中数据可知,英国棉纺锭总量在1834—1867年间一直呈上升状态,且均领先于其他国家,这表明英国当时棉纺工业持续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仅反映出英国棉纺工业在欧洲棉纺织业中占优势,无法反映出英国在当时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故A项排除;表格信息中无法得出各国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故D项排除6、A【解析】
出土文物是一手史料,文献记载是二手史料,两者结合可知,我国牛耕出现的时间不晚于战国时期,A正确;文献记载有一定的可信度,排除B;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之后也能反映历史真实,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7、A【解析】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故“这位哲学家”指孔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故A符合题意;B是孟子的观点,C是法家学派的观点,D是道家学派的观点,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8、A【解析】
据材料“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20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一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并结合所学可知,自19世纪中期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不断地向西方学习,但一战结束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使中国人认识到西方列强的本质,A正确;B与材料无关;新文化运动时期国人提倡西方民主科学,而不是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C与材料不符,C错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材料“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不符,D错误。9、A【解析】
由材料信息“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可以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对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刻认识,故A正确;B项只看到表面现象,故错误;科学研究以盈利为目的不是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工业革命促进科技进步,故D错误。10、B【解析】
略【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故B项符合题意;王位世袭、文官体制和监察体制都不属于国家政体,排除ACD项。11、B【解析】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材料中“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可知明代户籍的变化是适应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的需求,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科举取士的范围,故A错。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与材料表达不符,故C错。D项史实明显错误,故错。12、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申报》是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时务报》是在1896年8月在上海创刊;《民报》创刊与1905年;《新青年》是在1915年9月创刊,因此C选项是正确排序,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选项排序错误,排除。13、B【解析】
由殷商到西周,由祭祀鬼神相当普遍到执政必须注重民众需求,说明到西周时期民本思想逐渐显现,故选B项;注重民众需求并不意味着祭祀对象发生变化和平民地位上升,排除A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族权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14、B【解析】
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陕甘宁边区……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一个直辖行政区域”“三三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国内的主要任务是抗战,中共的这些调整都是为抗战服务的,都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故B项理解正确;从材料时间来看,第二次国共合作已经实现,故A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内容,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发动根据地工农群众抗日只是材料的部分解读,理解并不完整准确,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并判断出此时国内的主要任务是抗战。15、C【解析】
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运动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它以失败而告终,没能阻止中国民族危机继续加深,A项错误;戊戌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也没改变中国的君主专制体制,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项错误: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但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C项正确;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项不是戊戌变法的作用,D项错误;应选C。16、B【解析】
根据题干“人人都可考,凡应试者皆及第”“…打造出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可知太平天国时期,传统科举规则与内容被打破,突破了封建礼教束缚,故B项符合题意。“实现了男女平等的主张“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C项,材料未体现士人对太平天国科举政策的支持,排除。D项,题干不能反映天主教教义通过科举考试实现普及,排除。17、C【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影响的理解与分析。罗斯福把“老绅士”比喻为资本家,因为新政将他们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挽救出来,所以“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罗斯福虽挽救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但他在经济上实行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等一些措施,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因此“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故本题选C。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对资产阶级的影响【详解】18、A【解析】
现代主义美术是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来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依据材料“作为斯大林同志特点的至高无上的善良和高贵通通不见了”来看,毕加索的斯大林画像符合这一特点。A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意识形态的对抗,,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毕加索画像的特点,与斯大林权威动摇无关,C错误;材料未反映现实主义艺术的地位,D错误。故选A。19、D【解析】
据“放与农家预定值”、“户把经丝等原料及一些工具交给机匠织造,回收成品”、“计工受值”等信息可知当时出现了雇佣关系,存在商业资本项工业资本转化的倾向,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雇佣关系的出现,ABC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20、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采取“厚远薄己”的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支出,C正确;新的经济因素是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中叶后出现的,A排除;宋朝的这种朝贡外交不利于海外贸易发展,主要是以政治目的为主,B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21、D【解析】
根据所学,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至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22、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故C选项正确;排除A、B、D选项。23、C【解析】
根据“哥伦布”即可判断此进程应该是新航路开辟,发现的是美洲新大陆,故选C项;哥伦布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24、A【解析】
根据题干“……我们早一点打出去,就可以早一点减轻解放区人民的负担”结合所学可知,解放战争中在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后,我军掀起外线作战,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故A项正确;B图为辽沈战役地图,排除;C图为淮海战役地图,排除;D项图为平津战役地图,排除。故选A。25、B【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现今考古发掘最早的纸出现于西汉时期,①正确;风俗画是为了满足市民文化需求而创作的画作,排除②;宋朝时期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③正确;《武经总要》是宋朝时期编写的,排除④,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26、B【解析】试题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期讴歌俄国十月革命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AC两项均排除。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学革命,开始的标志是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倡导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陈独秀、胡适都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他们不可能号召民主革命,D项排除。故选B。27、A【解析】
根据“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可知从先秦到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不能体现民族认同感的增强和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故排除B、C项;中原文化已经统一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故选A。28、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把大批的物资、大学迁往西南地区,主要是为持久的抗战做准备,故D正确;日本帝国主义已经掠夺了沦陷区的资源,排除A项;西迁是适应战时的需要,并不能改变中国的工业布局,排除B项;C项不属于最重要的意义,排除。29、A【解析】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在沈阳附近的柳条湖,1937年的七七事变发生在北平附近的卢沟桥,故答案为A项;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上海,西安事变发生在陕西西安,排除B、C、D项。30、D【解析】
南海市将集体所有的财产、土地和农民承包权折价入股,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这一做法顺应了市场经济,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D正确;这一做法并未否定农民对土地承包权,只是在形式上进行了调整,不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排除A;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两者并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生产合作化不同,后者不利用市场,因此不能简单认为前者是对后者的恢复,排除C。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主张:为政以德(或德政、以德治民、反对任意刑杀、反对暴政)。(2)治国思想:存百姓(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联系:是对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或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政绩: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相对和谐(或民族联系和团结加强)。【解析】
(1)根据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可归纳出为政以德。(2)根据材料“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可归纳出存百姓的主张。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二者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3)根据材料“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可归纳出经济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范例要上职代会
- 上海行李托运合同模板
- 基金协会合同范例
- 围墙框架合同范例
- 夜场红酒供货合同范例
- 土地承包协议合同范例
- 二十类合同模板
- 仓储信息咨询合同范例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 第1章 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1.2 弧度制(教师用书)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4
- 医疗设施租赁合同范本
- PVC热稳定剂常见测试方法解析
- 多功能会议室系统建设配置清单及预算
- DB63∕T 1996-2021 自然保护地 特许经营
- Module 4 外研版英语九(上)模块主题写作详解与训练
- 高大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 个人晋升述职报告PPT课件(带内容)
- 商业发票模板(INVOICE)
- 医院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及实施细则
- 水工环地质调查技术标准手册
- 血液科常用化疗方案(1)
- 7上unit2reading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