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等部分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天津市宝坻区等部分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天津市宝坻区等部分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天津市宝坻区等部分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天津市宝坻区等部分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宝坻区等部分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2.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A.1/2 B.1/4 C.1/6 D.1/83.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及其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能够直接使小鼠患败血症B.R型肺炎双球菌可通过基因重组转化成S型肺炎双球菌C.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D.S型肺炎双球菌的多糖不是使R型肺炎双球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4.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它们共有的特征是A.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B.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C.亲、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D.出现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5.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代代如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捕食关系B.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不存在着信息交流C.平腹小蜂、荔枝椿象、荔枝和龙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D.荔枝椿象和平腹小蜂数量保持相对平衡受负反馈调节影响6.下列有关生物育种技术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产青霉素菌株培育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杂交水稻和产人凝血酶山羊的培育原理都是基因重组C.白菜一甘蓝的培育涉及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组织培养等技术D.对愈伤组织进行人工诱变可获得抗盐碱野生烟草7.下表各选项是针对图甲、乙、丙、丁之间关系的判断,其中有误的是()选项甲乙丙丁A噬菌体蓝藻细菌原核生物B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质真核细胞结构C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被动运输物质跨膜运输方式D苯丙酮尿症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人类遗传病A.A B.B C.C D.D8.(10分)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二、非选择题9.(10分)棉蚜吸取棉花植株汁液为食,其排泄物含糖量很高可吸引一种黄蚁来取食。科研人员对某地棉田中的棉蚜的种群数量及其防治展开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学上可以通过调查害虫的___________来预测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数量“S”型曲线,属于建立________模型的方法描述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2)瓢虫是棉蚜的天敌,黄蚁可帮棉蚜驱赶瓢虫,棉蚜与黄蚁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某种药物防治棉蚜,施药超过一定次数,棉蚜的数量不降反增,请从进化和种间关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大规模单一栽培棉花相比,在棉田周围设置以苜蓿为主的防护带,可降低棉蚜的病虫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某兴趣小组对CMTl腓骨肌萎缩症(基因A、a控制)和鱼鳞病(基因B、b控制)进行广泛社会调查,得到下图1的遗传系谱图,图2是乙家庭中的部分成员的鱼鳞病基因电泳图,图3是生物体中的两个基因的碱基部分序列图。请分析回答:(1)结合图1和图2判断,CMTl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方式为______,鱼鳞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2)Ⅰ1的基因型为______;若Ⅱ­2和Ⅱ­3想再生一个孩子,他们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_____。(3)图3是Ⅱ5与Ⅱ6所生孩子的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正常情况下,基因M在其一个细胞中最多有______个,所处的时期可能是______。基因R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填“a”或“b”)链中。若基因R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A—T突变为T—A,其对应的密码子变为______。11.(14分)某同学在学习“生态系统”相关内容后,制作了如右简易生态瓶,回答下列问题:(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土壤层生物生存的场所在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中称为________________层。(2)该同学往生态瓶中加入了少量的小鱼小虾,小鱼小虾以植物、苔藓为食,其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营养级。(3)由于某些原因,鱼虾的死亡导致生态系统加速破坏,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调节,该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______。人工生态系统由于________________弱,因此容易被破坏。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12.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会导致人患严重的肺炎。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一致抗疫。2020年2月15日,官方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取得了新进展,已完成了基因序列合成,正在进行重组质粒构建和工程菌筛选工作。请联系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工程的四个基本操作步骤是获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其表面的S一蛋白与宿主表面ACE2蛋白结合完成感染,在研制疫苗时需要获取病毒的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利用___________技术扩增。(3)腺病毒是一种DNA病毒,编码数十个腺病毒的结构和功能蛋白,其中E1区蛋白与腺病毒的复制有关而且对宿主细胞的毒性很强。研究中将E1基因缺失的腺病毒作为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改造后的腺病毒应该具备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目的基因与腺病毒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必须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等。(4)重组腺病毒载体侵染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翻译出____________________,引发机体免疫反应,产生可用于治疗的抗体。在转录过程中,识别其启动子的酶是___________。A.病毒的DNA聚合酶B.宿主的DNA聚合酶C.病毒的RNA聚合酶D.宿主的RNA聚合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由图示可知,用CTK处理比正常叶片中(用蒸馏水处理)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下降慢,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A正确;而用CTK+ABA处理比用CTK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快,说明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B正确;NADPH是光反应产物,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使水光解产生,ABA组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快于CTK组,光反应慢,形成NADPH的速率慢,C错误;ABA处理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下降快,说明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实验,要求考生通过正确分析单独使用CTK、ABA和共同使用CTK+ABA与对照组比较及相互比较得出正确结论。2、D【解析】

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女性基因型为:XBXB、XBXb,色盲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BY,色盲男性的基因型为XbY。【详解】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说明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他们所生正常女儿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与正常的男性即XBY婚配后代是XBXb的概率是:1/2×1/4=1/8。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A【解析】

肺炎双球菌有光滑型(S型)和粗糙型(R型)两种类型。其中S型细菌外面有多糖类的荚膜,有致病性,其菌落是光滑的;R型细菌外面没有荚膜,无致病性,其菌落是粗糙的。在众多的肺炎双球菌菌株中,光滑型菌株(S型菌)是唯一能够引起小鼠患败血症且能引起人类患肺炎的类型。当细菌进入人或动物体后,由于自身免疫的存在,都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消灭。但是由于S型细菌有荚膜,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因为有荚膜的保护,就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发生疾病。【详解】A、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仍活着,说明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不能直接使小鼠患败血症,A错误;B、将S型的DNA和R型一起培养,可以得到S型菌,说明R型肺炎双球菌可通过基因重组转化成S型肺炎双球菌,B正确;C、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使其不易受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C正确;D、S型肺炎双球菌的多糖不是使R型肺炎双球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NA是其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A。4、A【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的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亲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减数分裂过程的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详解】A、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会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B错误;C、经有丝分裂后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亲代细胞的一半,C错误;D、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D错误。故选A。5、D【解析】

由题可知,荔枝、龙眼等果树属于生产者;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属于初级消费者;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是寄生关系,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详解】A、平腹小蜂把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寄生关系,A错误;B、平腹小蜂把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代代如此,说明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信息交流,B错误;C、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平腹小蜂、荔枝椿象、荔枝和龙眼所生活的区域还有其他生物种群,它们全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错误;D、当荔枝椿象数目增多时,平腹小蜂数量也会增多,而平腹小蜂数量的增加又会导致荔枝椿象数目减少,它们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D。6、A【解析】

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依据原理常用方法

优点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杂交→自交→选育→自交

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作物空间技术育种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经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处理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幼苗器官巨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详解】A、高产青霉素菌株的培养采用的是诱变育种的方法,其原理是基因突变,A错误;B、杂交水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产人凝血酶山羊的培育属于基因工程育种,原理也是基因重组,B正确;C、白菜一甘蓝的培育涉及去除细胞壁后的原生质体融合及将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植物组织培养等技术,C正确;D、愈伤组织分裂旺盛,较易发生基因突变,故进行人工诱变后经筛选可获得抗盐碱野生烟草,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属于高频考点,平时学习需可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将易混知识区分清楚。7、A【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甲、乙、丙、丁之间的关系图,其中丁包含了丙和乙,丙又包含了甲,回忆生物的分类、细胞结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人类遗传病的种类等知识点,结合选项分析答题。【详解】A、噬菌体(甲)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A错误;B、真核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细胞质中有核糖体,B正确;C、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D、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等,苯丙酮尿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D正确。故选A。8、B【解析】

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2、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详解】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的装片,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图中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观察不到细胞核,因为,细胞核在有丝分裂前期逐渐消失,B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据以上特点,可以在图像中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C正确;碱性染料易于与染色体结合,而不易与其他结构成分结合,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原理,以及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再根据题意作答。二、非选择题9、年龄组成数学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随着施药次数增加,棉蚜的抗药性增强;药物在杀灭棉蚜的同时可能杀死了棉蚜的天敌提高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或为棉蚜的天敌提供食物和栖息的场所)【解析】

1.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2.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共生生物之间呈现出同步变化,即"同生共死,荣辱与共”。【详解】(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其中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数量“S”型曲线,属于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2)瓢虫是棉蚜的天敌,黄蚁可帮棉蚜驱赶瓢虫,同时黄蚁还以蚜虫的排泄物为食,据此可知,棉蚜与黄蚁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表现为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3)使用某种药物防治棉蚜,施药超过一定次数,棉蚜的数量不降反增,从进化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通过农药的选择作用棉蚜的抗药性增强;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药物在杀灭棉蚜的同时可能杀死了棉蚜的天敌。(4)与大规模单一栽培棉花相比,在棉田周围设置以苜蓿为主的防护带,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使得营养结构变得复杂,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棉蚜的病虫害。【点睛】熟知种群的特征以及与个特征与种群数量之间的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关注抗药性的形成以及化学防治的危害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aXBY3/164有丝分裂DNA复制后到末期前或减数分裂DNA复制后到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前aGAA【解析】

分析系谱图1:甲家族中,Ⅰ-1和Ⅰ-2都不患CMT1腓骨肌萎缩症,但他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家族中,Ⅰ-3和Ⅰ-4都不含鱼鳞病,但他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儿子,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图2电泳图可知Ⅰ-3不携带鱼鳞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MT1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鱼鳞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根据Ⅱ-1和Ⅱ-4可推知Ⅰ-1的基因型为AaXBY;Ⅲ-1两种病都患,因此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Ⅱ-3的基因型为AaXBY,他们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4×1/4=3/16。

(3)若Ⅱ9与Ⅱ10所生孩子的基因M为纯合子,则有丝分裂DNA复制后到有丝分裂末期前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后到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末期前最多可以出现4个M基因;由于M基因的b链转录形成的碱基序列是AUGGUCUCC,其前三个碱基可以构成起始密码,因此b链是模板链;若基因R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对A—T突变为T—A,其对应的密码子变为GA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根据系谱图判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11、(植物、苔藓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底泥生产者(第一)正反馈稳态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解析】

该图是简易生态瓶的图,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输出、传递、转化和散失;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提高了生物群落对阳光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所能容纳的最大生物量,环境容纳量与生存的环境、资源有关。【详解】(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瓶中的植物、苔藓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土壤层生物生存的场所在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中称为底泥层。(2)该同学往生态瓶中加入了少量的小鱼小虾,小鱼小虾以植物、苔藓为食,其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摄入的生产者(第一)营养级的能量。(3)由于某些原因,鱼虾的死亡导致生态系统加速破坏,这个过程偏离了正常范围,称为正反馈调节;该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人工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多样性低,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弱,因此容易被破坏。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群落的结构等问题,实际能量流动的特点、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12、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指导S—蛋白合成的基因以病毒的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合成相应的基因(或化学合成法)PCR能够侵染宿主细胞,具有多个限制酶切位点,不能复制,不易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病毒的蛋白(或“S一蛋白”或“病毒的S—蛋白”)D【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