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阅读与训练主题+孰轻孰重(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阅读与训练主题+孰轻孰重(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阅读与训练主题+孰轻孰重(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阅读与训练主题+孰轻孰重(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阅读与训练主题+孰轻孰重(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阅读与训练主题+孰轻孰重(含答案)高三语文阅读与训练----主题“孰轻孰重"

作文训练指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6年来蝉联冬奥男单花滑冠军第一人的羽生结弦,在北京冬奥会上选择挑战超出人类体能极限的4A超高难度动作,而这意味着有可能放弃冬奥三连冠。他说:“已看淡所有的荣耀,不在意比赛胜负,挑战不完美并不重要,突破自我拼尽全力的人生才更厚重。”

材料二:鲁迅曾在杂文《最先与最后》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材料三:信仰比生存重要,品格比外貌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不知轻重者,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有时候影响结果的,又看似很轻,其实很重。所以我们唯有在不断自省中知轻重,才能知急缓进退。看清孰轻孰重,是一种大智慧。

上述材料反映出人们对“轻与重”的不同认识,能给人以很深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与人生发展谈谈你对“轻与重"的思考,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审题

三则材料中,第一则借羽生结弦力求突破自己,不再重视金牌的选择,彰显了羽生结弦心中的“轻与重”。材料二借鲁迅的话,指出了体育赛事上轻成绩、重在参赛者坚持完成比赛的体育精神和观众重其精神轻其成败的态度。材料三则在孰轻孰重的辨析中,指出了信仰、品格、成长等内在比外在要重要的事实,并由此得出能看清孰轻孰重,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由此可知,这里的“轻"与“重”是相对的,“轻"可以指不重要的、次要的,如名利、地位等;“重”可以指重要的、主要的,如责任、义务、亲情、民族大义等。有些事物对我们重若泰山,有些则风轻云淡。唯有把握好生活的轻重,理性面对。

因此,我们在讨论“孰轻孰重"时,应该要指出哪些是值得我们“重”的事物,哪些是需要“轻"的东西。比如孟子的舍生取义,为了生命活出其应有的价值,我们必得轻视、舍去一些事物,才有可能获得更珍贵的事物,而其中的评判标准,就是我们的人生理想与追求。

参考立意

1.把握人生关键,明辨孰轻孰重。

2.明辨轻与重,赢得无悔人生。

3.心系家国重担责,无愧本心轻得失。

优秀例文

心怀轻重方知进退

北京冬奥会上,羽生结弦那“翩若惊鸿”般的身姿是对人类体能的挑战,虽有遗憾,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相比于胜负,他更看重的是那超越自我拼尽全力的人生突围。正如鲁迅对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充满敬意一般,有见识的人早已把关注点放到了胜负之外的体育精神之上。人生亦如此,只有每个人都能正确地“看重"抑或“看轻”,才能发现人生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心怀轻重,方知进退,实乃人生大智慧。

《淮南子》中说:“欲知轻重而无以,予之以权衡。"权衡轻重,才能有分寸,在面对是非宠辱时,方能不失偏颇。有时候我们急于到达顶峰或实现某种目标,但行至最后,回首来时路,却发现最美的风光往往在沿途;当我们欣喜于实现目标的那一刻,殊不知,一路走来这艰辛的历程却更让我们感动。当我们发现那些一直过分看重的却往往离我们很远,以致焦虑、苦恼。其实这正是不知轻重,“重者为轻,轻者为重”。仓央嘉措说过:“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停滞不前。"可见,权衡轻重,在不断反省中明晰人生孰轻孰重,方知进退缓急。

心怀轻重是一种远见、格局,人生也因此而更加辽阔。

人生的境遇如连绵群山,首尾相系。一时的不知轻重,可能会换来满地狼藉。而知轻重的人,多是顾大局的人,有远见,有格局,在岁月的更迭中,变得愈加成熟、睿智。面对廉颇的扬言羞辱,蔺相如常常是“引车避匿”。门客不解,认为有损门面;但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气度格局,让廉颇负荆请罪,最终二人成为刎颈之交,成就赵之强大。他看重的是家国,个人的忍辱负重又算得了什么?这是一种人生的大格局。“看轻”自我,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顾全大局,在时代的发展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国之大者"。战争年代的看轻生死,疫情前线的不计得失,以人民为重,他们权衡轻重,站位高、格局大,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而奋战高考的你我,又应如何做到“看轻”与“看重"呢?虽为结局完美,但也应看轻结果,看重奋斗的过程。追求过程的完美,每一天都有长进,都有所得,最后结局自然不差。不求万事如意,惟愿如你所想。看重每一天的努力吧,你会离梦想越来越近。

学会选择,选准方位,瞄准靶心,心怀轻重,人生才会进退自如!

拓展阅读---美文阅读

把握生活的“轻”与“重"

生活于我们不是一片平原,它时而重峦叠嶂,时而小桥流水,正如一些事物对我们重若泰山,另一些则风轻云淡。唯有把握好生活的轻重,理性面对,我们才能自由徜徉于山水之间。

学会“看重”,人生才有可能获得境界的飞跃,登上高峰。“看重"是重些什么?对爱因斯坦而言,是对科学之美的深入挖掘;对塞林格而言,是对文学麦田的守望;对梵高而言,是让艺术散发向日葵般的光芒。看重的事物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而在它们的身上都体现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而最终他们也成为各自领域中的一块里程碑。可见,唯有对理想倾注身心之“重”才有可能让人生站上新的高峰,而这条道路是充满着艰险与负重的。“我担心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做到了,他将他的苦难与其一生都倾注在了书写底层的命运之中,他的人生因而完满。面对生活之“重”,我们若想达到理想的高度,必要背负与之相应之“重”,而结果必会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光彩。

同时,学会“看轻”,人生才能变得自由。人生而不自由,生活赋予了我们许多枷锁,世俗的功名利禄,荣辱得失,这些往往都成了通往理想之路的绊脚石,学会看轻,我们才能自由前进。王维行到路穷时,坐看云起时;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一骑白鹿游访青崖;托尔斯泰放下贵族身份,来到林间回归自然本真。他们放下了牵绊自己的事物,在理想之路上自由前行,如此这般的洒脱,人生怎不叫大自由呢?雨果有言:“心灵是人类的枷锁。"若要解开这束缚,我们还得学会一份看轻,让心灵真切地看到比起那些琐碎的事物,真正的重要的事物在何方,如此一来,人生之路将更加清明。

说到底,看重与看轻终究是统一的,看清一些事物,看重一些事物,都是为了人生能行到更远处,更高处。孟子的舍生取义便是这个道理,为了生命活出其应有的价值,我们必得舍去一些事物,才有可能获得更珍贵的事物,而其中的评判标准,是我们的人生理想与追求,把握了这般轻与重的关系,何愁人生不能更高、更远?

孰轻?孰重?用一颗充满理想与热情的心去看清,让风景洒满人生之路!

试题链接

语用试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劳动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破解发展过程中人们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如果没有劳动,生命里的一切辉煌也就无从铸就。人们①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警句,也从惜物的角度,提醒我们珍视劳动的价值。(1)只要珍视劳动的价值,就能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但是,一些人对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一定程度存在着“重书本教育、轻劳动教育”的倾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学校肩负重任。如何创新机制、优化模式,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一道现实考题。一方面,学校应真正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2)学校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学生也必能认真对待劳动课。另一方面,要②,编制相关课程内容。各校有各校的校情,不可盲目照搬。(3)多措并举,春风化雨,才能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青少年心中。

其次,要重视家庭教育、社会引导。在学校的劳动课程之外,家长也应③_____________,做孩子的榜样,同时鼓励孩子做一些家务,让他们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4)而孩子有了热爱劳动的意识,将来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进而言之,在全社会倡导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5)让热爱劳动蔚然成风,青少年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劳动的理解,真正以劳动为荣。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含有条件关系的排比句,可适当增删、替换词话,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五处有三处存在逻辑推断问题,请找出其他两处。并参照(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

(1)珍视劳动的价值和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没有必然联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少年是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一个国家的崛起,从青少年热爱科学开始。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对科学的兴趣,对后续学习以及是否从事科学领域工作有重要作用。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10.56%,总体水平偏低,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___①___。

当然,提高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不可能___②___,需要在循序渐进、逐步发展中实现。想让更多的青少年拥有科学梦想,科普和科学教育一定要“下沉"。过去一段时间,在一些地方,青少年所接受的科普教育还比较有限,大多数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没有得到激发,对科研方法也缺少了解,科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还一直存在。如此下来,被置于“神坛”的科学总是披着面纱,___③___。牛顿定律不只是几组公式,万有引力不只是书上的名词。青少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或亲切可感的场景中,对有趣的现象进行思考与观察,并通过动手操作一窥其中迷雾。如此,科学才能摘掉“高冷"标签,走进青少年的内心,这也正是“天宫课堂”坚持的基本原则。

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

一、1.①耳熟能详

②因地制宜

③以身作则

人世间的美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