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介绍_第1页
移动通信系统介绍_第2页
移动通信系统介绍_第3页
移动通信系统介绍_第4页
移动通信系统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动通信系统01信息的传递方式目录CONTENTS02

03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04古代的通信方式

近现代的通信方式前言名词解释01

何为信息?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02

何为通信?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采用任意方法,任意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地传送到另方。03

何为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信息的传递方式11.信息的传递方式声音视觉触感体感2古代的移动通信方式烽火击鼓古代的移动通信方式

传输距离短

时效性较差传输距离短不定因素多旗语号角传输距离短不定因素多古代的移动通信方式

受天气影响

指向性不高灯塔灯语场景受限制受天气影响古代的移动通信方式

不可移动

受时域影响鸿雁信鸽太多不定性随机性高目标受限古代的移动通信方式驿差风筝玉器符号眼神……较为稳定时效较差古代的移动通信方式4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l

重量约0.9公斤l

通话时间半小时l

售价3995美元

移动通信发展历史

第一代移动通信(1G)系统

——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

年代初,源于系统容量问题。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出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移动通信,提高了系统容量。随后许多国家纷纷推出相类似的系统,如英国TACS等。从此移动通信进入了模拟的1G系统时代。移动通信发展历史第一代移动通信(1G)系统n

主要技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n

系统特点2.4kbps传输速率,只提供区域性语音业务,容量有限、保密性差、通话质量不高、不能提供数据业务;设备成本高,重量重,体积大。n

代表制式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贝尔实验室发明,1978年开发,1982年全美部署,而后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1987年11月18日,国内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中国移动雏形)移动通信发展历史第二代移动通信(2G)系统——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欧洲发起,源于漫游问题。1982年,欧洲电信管理部门开始制定适用于泛欧各国的一种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规范;1988年,确定了全球第一个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规范——GSM标准;1991年,GSM系统投入使用。1995年,美国推出了窄带CDMA系统;移动通信发展历史第二代移动通信(2G)系统n

代表制式GSM1991年在欧洲投入使用,现全球广泛应用使用FDMA、TDMA技术工作频率900/1800MHz,提供9.6kbps的传输速率电话业务、紧急呼叫业务、短信业务、可视图文接入等CDMA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商用以扩频通信为基础的调制和多址连接技术8kbps(IS-95A)、64kbps(IS-95B)通信具有隐蔽性、保密性、抗干扰;通话质量好、掉线少、辐射低、健康环保移动通信发展历史第三代移动通信(3G)系统——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源于多媒体业务传输问题。198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了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的概念;1996年,FPLMTS更名为IMT-2000;1999年,ITU确定3G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2001年,3G商用网开通。2009年,中国发放了WCDMA、CDMA2000和TD-SCDMA。移动通信发展历史第四代移动通信(4G)系统——出现于本世纪初期,源于高质量多媒体业务传输问题。2005年,国际电联(ITU)将B3G/4G移动通信统一命名为IMT-Advanced,即第四代移动通信;2012年,国际电联(ITU)

确定了4G

LTE国际标准;2013年,中国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TD-LTE牌照;2015年,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发放FDD-LTE牌照。目前三大运营商的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