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考生相关信息,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意象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相比中国当代诸多美学派别,意象美学有一个

特点,那就是它将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方面,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

之所以重视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一个重栗原因就在于,深入研究和梳理意象理论的思

想资源,对于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文化是尚象重

象的文化,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包含着丰富的“象”的文化基因,这从远古时期的神话和器具

意识的起源、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构造、《易经》的卦象符号创造中就充分体现出来。先

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正是在此基础上对“象”进行哲学阐释和理论超越,提出一系列重要命题与

观点,如老子将“道”“气”“象”联结起来的哲学观念,庄子的“象周”命题和关于“言意

关系”的理解,《周易》的“立象以尽意”“观物取象”哲学命题,先秦儒家以“象”比德和

《诗》之“比兴”的观念等,对于中国古代意象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

中国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活水源头。

其次,它可以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

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宗白华提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不仅

要注意理论形态的著作,而且尤其要重视几千年的艺术创造。中国美学史面对的审美形态和艺

术形态十分丰富,不仅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诗、书、画、音乐、舞蹈、戏剧,而且有建筑、

雕塑、陶瓷、玉器、青铜器等艺术审美形态,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

中国古代美学家和艺术家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如诗论中的“比兴”

“情景交融”“境生于外象”,书论中的“澄怀味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论中的“传神

写照”“气韵生动”,乐论中的“人心之感于物”“和声无象”。园林艺术的“虽由人作,宛

在天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等。不少理论家也是围绕着艺术的审美意象创造来

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这对于把握和认识中国美学史本来面貌和特色有着重要意义。

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研究,还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美学史面貌提

供方法论的启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是从形而上的哲学美学方法入手还是从具体的艺术审美

实践出发,学术界是存有不同看法的。对于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来说,这两

种方法是可以统一的。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意象审美

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形而上的审美意识与追求,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实践的产物。中国美

学家提出的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与命题,是可以通过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审美意象创造来印

证的。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将“意象”作为中国美学和文艺审美的核心范畴,并提出“神

与物游”“感物吟志”等诸多命题,不仅很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和心物观,而且也

在中国古代诗歌审美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以意象为中心来展开,还突出了

范畴命题对于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和体系建构的意义。意象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体现了中

国美学运思的基本特点,也体现了中国古人最基本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所以它具有很强的

统摄力,其所包含的“意境”“妙悟”“平淡”“飘逸”“沉郁”“空灵”等概念范畴组成了

一个强大系统。通过对“意象”概念系统以及相关范畴命题的分析,不仅能凸显出意象在中国

美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也有助于人们把握中国古人特有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和运思方

式。

(摘编自毛宣国《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的价值意蕴》)

材料二:

意象,是汉语诗歌的核心与标识。通过意象抵达至美的境界,从而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思想

情感,这就是中国诗歌美学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大不同于外国诗歌之所在。汉语诗

歌注重意象,体现了中华文化取象于物、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

“立象尽意”,要点有三。首先,“象”充满了画面感,表情达意因此变得形象可感、生

机勃勃。其次,“立象尽意”弥补了“言不尽意”的局限,非但能以生动的具象传达作者幽微

的情意,而且可以通过“象”的调遣引发读者的参与。最后,“立象尽意”使得诗人在“我”

与“世界”之间找到了“象”这个中介,建立起“世界一象一我”这样的表这格局,从而获得

了对于世界的隐喻式表达;而隐喻正是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核心要素。

(摘编自梁文勤《意象:汉语诗歌的核心与标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聚焦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重视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这是美学有于中国当代其他

美学派别的一个特点。

B.中国文化是尚象重象的文化,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正是在此基上对“象”进行哲学阐释和理

论超越,从而提出相关命题与观点。

C.刘勰将“意象”作为中国美学和文艺审美的核心范畴,并提出“神与物游”等命题,这在中

国古代诗歌审美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

D.意象是“我”与“世界”之间的中介,中国古典诗歌正是通过这一中介达到至美境界,而传

达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文章以“活水源头”为喻,形象论证了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提出的命题与观点,为中国美

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思想资源。

B.“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说法是在园林审美创造的基础上提出的,可见重视艺

术创造实践有助于美学理论的建构。

C.鉴于学术界对美学史的研究存有不同看法,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指出应将形而上的哲学美

学方法和具体艺术审美实践相统一。

D.意象具有很强的统摄力,其所包含的“意境”“飘逸”等概念范畴组成了强大的系统,这都

因为意象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

3.下列不能支持“中国艺术审美形态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先秦时期,中国青铜器上就大量出现玄鸟纹、百乳纹、夔凤纹、卷龙纹等动物纹饰。

B.“门环得古青绿蝴蝶兽面,或天鸡饕餐之属,钉于上为佳。”(明代《长物志•门》)

C.《诗经》“如鸟斯革,如晕斯飞”的诗句,歌咏屋顶和出檐像鸟舒展翅膀那样轻盈。

D.“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钱钟书)

4.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的价值。(4分)

5.运用材料二“立象尽意”的相关知识,分析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

音”一联。(6分)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主角

陈彦

“哎,米兰,我问你,离开宁州,当时你就真那么情愿吗?”

米兰慢慢品下一口红酒说:“说心里话,很难过。对那个结婚对象,当时也不是太满意。

那时,宁州县城追求我的有好几个,但我就是想离开。也必须离开,离开我最喜欢的事业。因

为太伤心了。活得那么累,那么艰难,何苦呢?走了很长时间我还在想,唱戏到底是什么职业

呢?让人这样想朝台中间站?不站,好像活不下去了一样。在美国很长时间,我还做梦在宁州

演戏。梦见你胡彩香给我胖大海里下了药,让我站到台中间,连一句都唱不出来。观众把臭鞋

都扔到我脸上了。”

胡彩香一拳头砸过去说:“哎,米兰,凭良心说,我胡彩香是这样的人吗?跟你争角色是

事实,背后嚼过你的舌根子也是事实,可我能给你水里下毒吗?我有那么坏吗?你说,你说,

你说!”胡彩香说着,还用手去胳肢她的腋下。

她们十一二岁就到剧团学戏,一直滚打在一起,相互间最严重的惩罚,就是集体胳肢那个

最捣蛋的人,非让她笑死过去不行。

米兰是真的笑得泪流满面了,她说:“彩香彩香,快饶了我,那就是梦,打死我都不相信,

你会给我下毒的。你就是那种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饶了师妹,快饶了师妹吧。”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没想到,你把师姐想得这坏的。我偏不饶你,看把你笑不死。

两人硬是玩得扭打在一起,完全成孩子的嬉戏打闹了。

在旁的忆秦娥不仅笑得满眼是泪,而且也感动得满眼是泪。师姐师妹当初的那点梃1,在跳

出了年龄充满童稚、童趣的一阵相互胳肢中,无影无踪了。

忆秦娥可惜着自己没有这样的童年。她十一岁进剧团,十二岁多一点,就被弄到伙房烧火

去了。她喜欢看其他孩子的嬉戏打闹,喜欢看她们相互胳肢。可都不胳肢她,也不准她胳肢人。

都说她身上有一股饭菜味儿,凑近了太难闻。

这天晚上,米兰也讲出了她心里的不快。她说,看了茶社的演出,觉得心里堵得慌。

胡彩香问为啥。

她说:“我们从十一二岁起,就把生命献给了这行事业,难道结果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出、

来回报吗?我从小向往的主角,就是在舞台上,剧情呼之欲出的时候,锣鼓音乐一齐响动然后

出场、亮相。当然,那是样板戏的做派。可舞台上的任何严肃演出,一定是要让主角尊出场、

尊严表演、尊严谢幕的。观众面对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要满怀谦卑、满恭敬,

甚至是要高山仰止的。怎么能是这样居高临下的狎玩态度呢?秦娥,你付出了那么多生代价,

用十几年的奋斗,唱得这样撼人心魄、精彩绝伦,难道就是为了赢得这些人,一晚上几千条施

舍给你的红绸子吗?”

忆秦娥的嘴微张着,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胡彩香说:“米兰,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痛。你有钱了,日子过好了,可我们要讨生活,你

知道不?得生活。秦娥还有一个有病的儿子,得看病。一大家子人都来西京了,也指靠她唱戏

过活呢。”

米兰又问了问她儿子的情况,就没话了。

这时,天边已露出鱼肚白了。

酒店不远处的城墙上,突然传来了一声凄厉的秦腔板胡声。随后,又有了秦腔黑头的“吼

破撒(头)”声:

呼唤一声绑帐外,

不由得豪杰笑开怀。

某单人独马把唐营踹,

只杀的儿郎痛悲哀。

“西京到处都在唱秦腔,难道都没有正式舞台演出了吗?”米兰问。

“有,但很少。”

“最近有没有,我想看一场舞台正式演出。就看秦娥你的。”

忆秦娥说:“倒是有一场。是外国人来看,说是外事上选出访节目呢。”

“演的什么?”

“《打焦赞》《盗草》,还有《鬼怨》《杀生》。都是我的戏。”

“好,我一定要看。”

随后,米兰就专程看了忆秦娥的舞台演出。

那天是胡彩香陪着看的。事后胡彩香告诉忆秦娥说:“你可是把米兰给征服了。她在看几

折戏的整个过程,都激动得不行,手在抖,嘴唇也在抖,一个劲地说:'这孩子怎么这么优秀

啊!天哪,秦娥的功夫怎么这么好!天哪!今天还有这么好的武旦吗?天哪!看看孩子的做功、

唱功,天哪!看看孩子的扮相……彩香,看来我们当初帮着她从伙房里走出来、学唱戏是对的。

我有时也以为,让她唱戏是害了她呢,也许学做饭更幸福些。可这孩子,天哪,她的付出……

是值得的!我要给孩子献花!你快去给秦娥买一束鲜花来,要最名贵的。'”

戏看完后,米兰就不顾一切地走上舞台,毕恭毕敬地把鲜花捧给了忆秦娥。并且还当着很

多人的面,给忆秦娥深深鞠了一躬。她说:

“秦娥,你就是到百老汇、到世界上最顶尖的舞台上演出,都是最棒的艺术家!”

在米兰离开西京的时候,她们送到机场,相互拥抱完后,米兰突然深情地说: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在美国看到秦腔。是忆秦娥唱主角的秦腔。”

(选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主角》,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时你就真那么情愿吗”,节选部分胡彩香的发问设置了悬念,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

趣。

B.师姐妹分别多年,远隔重洋,但从她们重逢时率性的对话和充满童趣的“胳肢”来看,她们

情谊深厚。

C.“尊严出场、尊严表演、尊严谢幕",运用反复的手法凸显了说话人对主角的崇拜和渴望成

为主角的心理。

D.文章通过胡彩香之口,描述米兰观看演出时异常激动的剧烈反应,侧面烘托了秦娥演出的精

彩绝伦。

7.下列关于米兰这一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米兰讲述了自己离开最喜欢的事业,还做梦在宁州演戏,这反映了她矛盾的心理,体现了对

秦腔艺术的不舍之情。

B.米兰看了茶社的演出,心里堵得慌,因为她觉得茶社的演出与她心目中秦腔表演的水平相差

太大,令人失望。

C.米兰在看秦娥演出的过程中手在抖,嘴唇也在抖,演出结束后给秦娥献花,可见她是完全被

秦娥的表演折服了。

D.“希望能在美国看到秦腔。是忆秦娥唱主角的秦腔”,米兰的话表现了对秦娥表演的信心以

及对秦腔艺术走向世界的期待。

8.文中画横线部分是秦腔的唱词,谈谈此处直接引用入文的艺术效果。(4分)

9.有论者认为,本文和《秦腔》(教材节选部分)都隐含着作者对“秦腔”发展前景的担忧。

对此,你是否同意?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好古知兵,举动必先料敌。敌无变动,则待之;乘其有变,随而

应之,乃利。法日:“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五代梁末,魏博兵乱,贺德伦降晋。庄宗人魏,梁将刘①乃军于莘县,增垒泼池。自莘至

河,筑甬道饷。梁帝诏出战。日:“晋兵未易击俟彼进取苟得机便岂敢坐滋患害?旁遣使问那

以决胜之策,对日:“臣无奇谋,但人给十斛粮,尽乃破敌。”帝怒日:“将军留米疗饥耶?”

又遣。中使督战。鄂谓诸校日:“大将专征,君命有所不受,临敌制变,安可预谋。今彼自气

盛,难可轻克,诸君以为如何?”众皆欲战,默然。乃复召诸将列军门,人给河水一杯,因命

饮之,众未测其意,或饮或辞。曰:“一杯之难若是,滔滔河流,可胜既乎?”众皆失色。时

庄宗以兵压都营,亦不出。帝又数遣人促之,以万人薄其营,俘获甚众。少顷.晋兵继至,退。

后战于故元城,庄宗与李嗣源、李存审夹击,都兵大败。

(刘基《百战奇略•变战》)

材料二

是时,庄宗在魏,数以劲兵压挟营,挨不肯出,而末帝又数促狼,使出战。庄宗与诸将谋

日:“刘揆学《六韬》,喜以机变用兵,本欲示弱以袭我,今其见迫,必求速战。”乃声言归

太原,命李存审守魏,阳为西归,而潜兵贝州。换果报末帝曰:"晋王西归,魏无备,可击。“

乃以兵万人攻魏城东,庄宗自贝州返趋击之。挨忽见晋军,惊日:“晋王在此邪!”兵稍却,

追至故元城,庄宗与李存审为两方阵夹之,换为圆阵以御晋人。兵再合,挨大败,南奔,自黎

阳济河,保滑州。末帝以为义成军节度使。明年,河朔皆入于晋,陶版亳州团练使。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二十二》)

【注】①刘郡(xiln):本名刘揆,后梁将领。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晋兵未易同击回俟彼©进回取回苟得机回便回岂敢坐回滋患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浚,疏通水道,与《谏太宗十思疏》“必浚其泉源”的“浚”意思相同。

B.克,克制,与《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的“克”意思相同。

C.去上退却,与《过秦论》”却匈奴七百余里”的“却”用法不同。

D.降,降职,古代表示贬官的词还有“左迁”“迁削”“谪降”“贬黜”等。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梁末年,魏博镇发生兵变,后梁将领刘驻扎于莘县,以发展战备工程为主要任务,修筑通

道确保粮饷运输无阻。

B.梁帝询问刘克敌制胜的策略,刘称并无特别的谋略,只希望梁帝能供给部下每人百斗粮食,

这引起了梁帝的不满。

C.刘以大将出征可以不受君命为由激励将士,并分析了敌我形势,达到了鼓舞士卒的效果,因

此众人都主动要求出战。

D.梁军主动出击取得的军事成果,实则为庄宗诱敌的计谋,随着战局的深人,两军在故元城大

战,刘郡败退至滑州。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帝又数遣人促之,以万人薄其营,俘获甚众。

(2)乃声言归太原,命李存审守魏,阳为西归,而潜兵贝州。

14.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梁晋之战中,双方是如何“应变”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过虞山①

元•倪瓒

陈蕃悬榻处,徐孺过门时②。

甘冽言游③井,荒凉虞仲祠④。

看云聊弄翰,把酒更题诗。

此日交欢意,依依去后思。

【注】①此诗作于倪瓒晚年,作者访好友伯琬高士,因作《虞山林壑图》,并题五言以纪来游。

②徐孺:东汉高士。《后汉书》载,陈蕃为太守时,在郡概不待客,唯徐孺来特设一榻,去则

悬之。③言游: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故居在虞山东麓。④虞仲:商末高士,虞山因其葬于此

得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借东汉“陈蕃悬榻”的典故表现宾主性情相投,也暗示了两人是君子之交。

B.颔联描写了具有虞山地方特色的两处景点,起到了照应诗题、激发联想的作用。

C.颈联写诗人舞墨题诗,心境洒脱,对仗工整,诗歌也由叙事自然转入到尾联的抒情。

D.尾联诗人回味与好友交游之趣,饱含依依惜别之情,难掩人到晚年的哀婉遗憾之感。

16.倪瓒诗书画俱佳,艺术风格“言简意远”,本诗亦能体现这一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和苏轼《赤壁赋》中“”,

都用蛟龙起舞衬托音乐的美妙动听。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两句

评价屈原的文章以小见大、言近旨远的特点。

(3)《春江花月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都采用了“以景结情”的艺术手法,请写出

其中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一直以来,针对燃放烟花爆竹这个话题(1)。有网友觉得,因为地方全面禁

了烟花爆竹,传统节日少了热闹喧嚣,年味变得越来越淡;也有网友担心,放开燃放烟花爆竹

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还有可能导致各种安全事故;①还有网友忧虑,②冬天甲流高发,③放鞭

炮会引起人群聚集和空气污染都不利于呼吸道健康。

“热闹”是中国人过年的关键词之一,“爆竹声声辞旧岁”的民俗也已延续千年。诚然,

燃放烟花爆竹需栗一定管控,但⑵,似乎办法过于简单,有些不近情理,未

能兼顾群众呼声、社会诉求。

解答这个难题需要智慧,更需要担当。各地政府部门不妨多听听群众的意见,④综合考虑

当地大气环境容量、城市体量、消防安全、传染病防控等因素的基础上,⑤合理调整本地区烟

花爆竹燃放政策,⑥像一些中小城市、乡镇农村、偏远地区没有必要跟风“最严”,可以限定

燃放的时间、燃放的区域。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

严密,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通往交道口电影院的路,永远是一条快乐的路。那时的北京蓝天白云,细长的小街上一半

是灰暗错落的屋影,一半是安闲明激的阳光。一票在手有如节日,几个伙伴相约一路,可以玩

弹球儿,可以玩“骑马打仗”,还可在沿途的老墙和院门上用粉笔画一条连续的波浪,碰上院

门开着,便站到门旁的石墩上去,着脚尖让那波浪越过门楣,务使其毫不间断。倘若敞开的院

门里均无怒吼和随后的追捕,这波浪便可一直能画到影院的台阶上。

坐在台阶上,等候影院开门,钱多的更可以买一根冰棍等供地嗫。大家瞪着眼看他和他的

冰棍,看那冰棍迅速地小下去,必有人图不可多,说:“喂,开咱一口。”开者嗫也,你就要

给他上一口。继续又有人说了:“也开咱一口。"你当然还要给,快乐的日子里做人不能太小

气。大家在灿烂的阳光下坐成一排,裁,一地等候,小心地嚷——这样的时刻似乎人人都有责任

感,谁也不忍一口喷去太多。

20.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谁”和文中划横线处的“谁”,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癞皮狗,你骂谁?”王胡轻蔑的抬起眼来说。

B.此刻谁都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一下扑过去,将敌人彻底消灭。

C.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的呢,这岂不冤枉!

D.二诸葛还没有看清是谁,这女人就一把把他拉住,带哭带闹。

2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骄傲”展现了特定年代里有钱买冰棍并能在小伙伴面前炫耀的得意和神气。

B.“忍无可忍”看似不合情理,实则生动刻画了孩子们嘴馋时急不可耐的心理。

C.“舒心”写出了孩子们一边分享冰棍一边等待影院开门时既满足又放松的状态。

D.“曝”多次出现,强调孩子吃冰棍时毫无顾忌又非常留恋、舍不得松口的样子。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否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中阶段即将面临重栗的选择,如报考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未来从事什么职业等。班级计

划举行“生涯规划”主题班会,邀请你在会上发言。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可以预测未来最有前景的职业;可以思考选择职业要考虑的

种种因素;可以谈谈自己最心仪的职业,介绍该职业的情况并阐述你选择它的理由等等。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B2.C3.D

4.①对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重要意义。②使人们意识到中

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

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③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美学史面貌提供方法论的启示。

(4分。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

5.这一联描绘了春日葱翠绿草映着石阶,繁密树叶中黄楣啼叫的景象,充满画面感:

美好的春天景象无人欣赏,“自”“空”两字隐含着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感伤;此联写景

状物,引发读者去思考诸葛亮的一生,去体验杜甫复杂的情感。

(6分。一点2分,基本符合即可〉

6.C7.B

8.①突出秦腔唱词粗犷、恣肆的特点,富有鲜明浓郁的地域特色;②让读者更具体、

直观地感受秦腔的魅力:③舒缓叙述节奏,使行文具有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