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际联系
(一)区际联系的形成
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它是人们对世
界的认识实践的需要,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由于不同区域所在地理位置和地形
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进而形成不同的地理自然环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然在
不同的区域,人文地理特征也会表现出差异。尽管是同一区域,由于空间尺度划分的不
同,其与背景区域、该区域的相关区域地理特征也也产生差异。正是这些区域差异,加
上区域具有的开放性,区域之间需要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区域分工,推动区域的协调发
展,形成区际联系。
当今世界,区际联系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能离开其他区域而孤立发展。
国家内部需优化要素配置,合理地域分工,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国家整体发展。国家之
间需加强国际合作,优势互补,促进要素跨国流动,以谋求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比
较突出的表现区域联系的基础条件一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国家内和国家间的
资源跨区域调配、国家或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国家或地区间的“一带一路”的建设。
(二)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区际联系的形成,离不开物流、人流和信息流,这些都是人类活动的方式,人类活
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交通运输、现代通信和商业贸易,这里主要梳理交通相关知识
方式优点缺点
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占地多、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运费较贵
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受水文和气象影响大
航空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量小、运费高、能耗大
管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连续性强、损耗小运量大。铺设管道投资大,灵活性差
点。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
2.交通运输的选择:
铁路:量大的鲜活的长途运输;大宗笨重的货物,如牲畜、矿产
公路:鲜活量小的短途运输
空运:贵重的急需的
水运:大宗笨重的,不急需的
管道:气、液体、粉末状
3.交通线路布局
(1)自然方面:
地形地质: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②
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
“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降低投资和施工量
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
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社会经济方面:
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
路)
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
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4.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交通本身的意义:完善铁路网,缓解交通紧张状况
经济意义:①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②
促进商业繁荣和对外开放;③有利于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相互交流,缩小经济差距
科技:促进科技创新和进步
社会、政治: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②促进少数民族和革命老区经济文化发展
例: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自身意义:完善铁路网,缓解交通紧张状况
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②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
进外向型经济发展。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政治意义:①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③有利于社会稳
定;
战略意义:①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②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5.交通运输点布局
(1)港口:是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他的区位因素从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决定位置)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水域条件:港阔水深、风浪小、潮差
小)、筑港条件(地形平坦开阔,供水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腹地条件(决定港口兴衰)和城市依托。后三个为陆域条件。
选址:河港(河宽水深,靠近城市,陆域交通发达)、海港(港阔水深,背风避浪)。
(2)航空港: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气候:云雾少,少大风,跑道与盛行风向一致,天气晴朗;
地形:平坦开阔,有一定坡度用于排水;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但是离城市一定距离(地价、噪音);有交通干
线与市区联系。
【典题】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
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缶汽修囊W5缓解用地紧张③增加用地成本④提高设备水平
A.CD®B.CD@C.(2X4)D.(3X4)
2.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A.缓解交通拥堵B.提高通关效率C.拓展腹地范围D.减少环境污染
3.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A.服务外包产业B.高科技产业C.资源加工产业D.前瞻性产业
【答案】
1.A2.C3.C
【分析】本题考查港口的发展和影响港口建设的条件
1.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提
升了港口的服务能力,影响范围更大,扩大了承载规模,①正确。不再扩大海港的规模,
减少土地使用,缓解用地紧张的问题,用地成本下降,②正确,③错误。海港的规模没
有进一步扩大,设备水平没有较大影响,④错误,故选择A项。
2.陆港对交通状况没影响,A错误。报关效率是由工作人员的操作和管理决定的,B错
误。陆港可以使港口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展腹地范围,C正确。陆港远近与污染
无关,D错误。
3.远海陆港距离海港远,交通不便,资源加工产业对时间要求不严格,可以依托远海
陆港发展,C正确。服务外包,高科技、前瞻性产业时效性强,需要更跨快速便捷的交
通,ABD错误。
(三)资源跨区域调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
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
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
况入手。如下表:
资源调出区资源调入区
⑴资源储量丰富。⑴经济发达,资源消费
⑵资源生产量巨大。量大。
⑵日内资源储量小或资
⑶区内经济、社会发
源产量难以满足资源消费
展所需的资源消费量
需求。
⑶言源问题制约了经济、
远小于资源生产量,
能够满足输出。社会的长远发展。
西部地区天然气储东部地区天然气储量
量巨大,而经济发展水小,经济发达,能源消费
平较低,天然气消费量量大,而其他能源生产无
小,天然气资源得不到法满足发展需要,制约经
西气东卜
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优济发展。同时以煤为主的
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能源消费结构造成严重的
发展水平提高缓慢。环境污染。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
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如下表:
对调入地区的意义对调出地区的意义
资源①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①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跨区②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②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域调③带动资源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设施的完善③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④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西气①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
东输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长点
工程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②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
(典③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而
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
④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④实现西部能源结构气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
的大气质量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2.我国其他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西电东送工程
对输入地对输出地
概况线路(主力电源)
的影响的影响
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①把资源优势转化
西电东送工程指开发贵州、①缓解能源紧张局
黄河上中游(水电)一环渤海地区为经济优势;②带
有南、广西、四川、内家古、面,促进经济发展;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一华动相关产业发展,
山西和陕西等地区的电力②改善能源消费结
东地区增加就业机会;③
资源,输送电力到广东、上构,减轻环境污染;
南线:乌江、澜沧江、南盘江、缩小东西部差距,
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等③减轻铁路运输压
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黔、滇对社会安定起重要
电力紧缺地区力
(火电)一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作用
(2)南水北调
1.南水北调三线方案图示
2.南水北调三线比较
调水路线西线中线东线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
水源区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江阴段
碧江、大渡河库
西北干旱地区,重点是青、
京津、华北平原中西部及沿线
供水区甘、宁、内蒙古、陕、晋六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
湖北、河南部分地区
省(区)
可调水量
调水量较小、水质最好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调水量最大、水质较差
与水质
地形、地势
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
对调水线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北方河后顺地势北流
路的影响
现有可用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
差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
设施泊可利用
3.晋煤外运
类型主要线路
通往
东北集通线、京包一京沈线、滨洲线
东西运
煤通道通往京包一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一京
华北石一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
口)、神黄线等
南北运宝成一成昆线、同蒲一太焦一焦柳线、京广线、京九
煤通道线、京沪线
沿海运煤通道以海港为枢纽
[资源跨区域调配答题模板建构]
⑴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一
一T
供
而
行
进
需
矛
源
资
盾
配
调
⑵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及产生的影响
线路选择:长
供短、施工难度、
应市
有利影响卜调对生态影响疡调《
入
不利影响
Lft区I
2.答题技巧
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答题模板
•.位于Xx气候区(背、迎
气特征风坡),降水少(多);XX
资源分布.
-----------
••叔于Xx发达(不发达)
工业、农地区,人口稠密(稀少),
亚、人口.资源需求量大(小)
V
.,污染严重、浪费严重,利用
染、浪费・”率低
L利用।
⑵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答题模板
有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
供需能力
能力
线路长(短),经过河流多,需架
A桥,地质条件复杂(稳定),施工
/线路线路民难度大(小),’建筏成本高(低)
.一短;施一
乜择[I工难度
V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嫄弱)地区,
对环墙•,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的影响[一
⑶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题模板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
[经济].槃张,促进经济发展
A莺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带动城
对区域,市化、工业化发展
(发展的
影响/
.•」徙进资源消费结构调整,缓解环境压
V
Lrw/九出污…,具有"
(四)产业转移(以东亚产业转移为例)
1、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一
原产地生产成本增加,-一
产
根
最
企业生产利润减少
业
终
本
目
转
曷
的
产品销售市场改变,移
扩大市场面临障碍
2、产业转移的规律
(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和重
工业转移。
积累资金加强基础工业
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工亚
提高技术提高科技水平J
(初期)(中期)(后期)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从产业转移的规律分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主要是因为本国发展
制约性增强,发展中国家资源优势明显,可以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优势;发展中
国家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增强,市场需求量增大。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
劳
动
力
因
素
-一工H
国家
地
-用
国
经
境
际
环
策
地
价
济
势
形
染
污
fe知
调
紧
昂
的
化
变?
整
张
贵11
工
倏他因素|
(4)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的提高以及环境的恶
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到土地、
劳动力成本较低、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
海外产业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范
八
斤■环渤海经济区围的逐步扩大,具有
西海产业基础、科技实力、
部q
长江三角洲外人才队伍、腹地范围
地S
区业优势的长三角经济圈
2-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兴起,
一改革开放初期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
造业开始向这些地区
海外产业一20世纪90年代
转移
O21世纪初期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凭借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
调整、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优惠的机遇,以及良好的区位条
件和侨乡等优势,吸引了海外产业向这里转移
(5)产业转移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影响
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迁出区和产业迁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
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
(迁出区)产业转移(迁入区)
<=对区域发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地区展的影响F和欠代发,达上支地
区
国内生产要素促航域
集中,到利新利兴K产厂__加快经济结构调
业,为产业结构V—哈兴结构二整,缩短产业升
调整创造条件调整级时间,加快工
皿化讲木星
发展处于开发期
促进区域
和增长阶段的产发展处于成熟
产业分工
业,进行产品的期或衰退阶段
与合作
设计和组织营销的产共,从事
口产品加工」一
污染产业移出,
改变区域
环境质量改善,接受污染产业,
地理环境
区域景观变化环境污染加重,
区域翩变化
随着产业迁出,改变劳动
国内就业机会<]=力就业的大量产皿入,
减少,失业人7^空间分布就业机会增加,
口增多缓解就业压力
【典题】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
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零部件生产厂家
原有组装厂
△组装厂
市场
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A.创新技术B.拓展市场C.扩大规模D.降低成本
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A.消费习惯相近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C.运输费用较低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A.进口量增多B.出口量增多C.销售量增多D.生产量增多
【答案】
1.D2.C3.A
【解析】
1.部分零部件生产涉及核心技术,产品价值高;组装厂属于加工组装环节,利润低于
零部件生产厂家,图中市场甲国大于乙国,综合以上信息可知,甲国经济较发达,乙国
经济不发达。组装需要大量劳动力,组装厂由甲国转移到乙国应该是看重乙国劳动力价
格低,同时土地价格低等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D正确。乙国经济不发达,组
装厂在乙国不可能达到创新技术的目的,A错误。拓展市场是次要目的,主要是市场是
甲国,B错误。据图分析,生产过程只是布局调整,规模扩大没有体现,C错误。故选D。
2.该企业是汽车企业,零部件体积、重量较大,若远距离运输会导致运费大量增加,
企业成本会增加,达不到产业转移的目的,因此此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可
以降低运输费用,C正确。消费习惯影响的是汽车成品销售,对生产环节布局影响不大,
A错误。据以上分析,甲国经济较发达,乙国经济不发达,经济差距较大,若经济发展
水平接近,企业布局应该是全部环节都在邻国,B错误。甲国经济较发达,乙国经济不
发达,乙国劳动力价格低,研发成本乙国小,D错误。故选C。
3.原来汽车组装后直接销售到甲国,汽车可以出口;该产业布局调整后汽车在乙国加
工组装再销售到甲国,导致甲国从乙国进口量增加,甲国不在出口汽车,甲国变为汽车
消费市场,汽车销售量减少、汽车生产量减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五)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出去)
1、“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和经贸合作的通道与桥梁。自西汉张骞出使
西域以求,中国与中亚地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政治经济交往。唐朝中后期,“海上丝绸之
路”兴起。中国与这些地区久远浓厚的历史联系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供了良好基
硝。
“一带一路”即指“丝绸之路经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
带”有三大走向:一是从中国西北、东北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二是从中
国西北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从中国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21
世纪海上丝间之路”有两大走向:一是从中国沿海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延
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向太平祥延伸。
“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中俄蒙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一中
亚一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2、“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理背景
(1)地缘上的联系性
“一带一路”地理覆盖范围广,包括了整个欧亚大陆及非洲部分地区,联通了太平洋、
印度洋、大西洋,沿线合作国家已达6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地缘的临近性和联系
性增强了沿线国家及地区间的联系,促进了人口、资源、资金、信息的流通,有效推动了
国家间的协作发展。但同时,“一带一路”途径地区地形、气候类型多样,自然地理环境
差别较大,经济发展、文化、宗教等也存在空闻分异,对国家及地区间的协作发展产生一
定影响。
(2)资源禀赋的互补性
资源禀赋的互补性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基础。各国资源条件差异产生的供需矛
盾,促使各国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例如,中亚国家的
油气、东南亚的有色金属,都是我国急需的矿产品;而我国丰富的稀土和铝资源以及广
阔的市场需求也可为相关国家所用。
(3)交通通信的联通性
交通运输与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的互联互通是支撑国际合作的基础条件。新亚欧大
陆桥的贯道、中俄和中缅石油管线的建威、昆曼公路和泛亚铁路国内段的通车,以及正
在规划或建设中的中俄高铁、中俄天然气管道、中巴铁路、中缅印铁路、北斗卫星的全
球覆盖等,促进了国际交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一带一一路”
建设。
(4)经济发展的互助性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共性问题;但同时
在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有些国家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有些
国家处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经济发展有很好的互助和互补性,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
3、“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其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在全球层面,“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利干塑造安全文明、和平和谐的国际秩
序。“一带一路”建设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
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对区域而言,“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经挤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
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开展更大范国、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实现政策沟通、设
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自,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对沿线各国而言,〃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沿线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
系,为沿线国家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沿线国家的发展。
对我国而言,“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形成“一体两翼”的合作态势,对推进我国
新一轮对外开放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举例分析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对中国和非洲的影响也不断
加深。以中非经济合作为背景,考查区域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影响工程的区域因
素,中非合作的意义等,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
(1)双方优势
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且租金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市场潜力大,
政府政策支持,等等。
中国:工业基础较好,产业协作条件好,资金充足,科技力量雄厚,交通较为发达,
市场广阔。
(2)双方劣势
非洲: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素质低,工业化水平低,产业协作条件较差,
科技水平低,部分国家政治、政策等条件差。
中国:部分资源相对短缺,部分产业过剩,国内竞争激烈,市场容量有限。
(3)中非合作意义
对非洲:可以加快自然资源的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劳动力素质。
对中国:缓解资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加快过剩资本、产能的输出,扩大市
场;提高国际地位。
近年来,非洲在全球油气格局中的地位快速提升,探明储量增长很快,产量前景广
阔。非洲水力资源储量丰富,地区可开发水电资源约为全球的12.2%,但目前水资源发
电率仅为8%,远低于目前世界60%的平均水电利用率。新能源方面,非洲也具备得天独
厚的优势,新能源资源品种齐全,蕴藏量巨大,绝大多数资源都可以进行大规模开发,
并且新能源资源开发程度普遍较低。同时,非洲又是全球新能源利用市场需求最为广阔
的地区。
另外,非洲地区正在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而非洲国家普遍电网建设落后,输
电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输电能力显著落后于发电能力,是目前制约非洲电力行业发
展的结构性问题,电力开发需求迫切,电力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6.大城市辐射(长三角城市群)
(1)城市辐射
中心城市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与周边城市形成紧密联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金、
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有高等级城市向低等集成是流动,也是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
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称为城市辐射。
城市辐射功能的强弱与城市的规模等级高低及城市的功能有关,其辐射能力的大小
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围来表示。一般来说,城市腹地范围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
展规模和潜力越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强。
从空间组织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
的城市体系。城市之间通过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等,将区域内各种活动和联系
围绕城市组织起来,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城市规模越大,交通运输网络
越密,联通效率越高,联系强度越大。辐射范围越大,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越高。
(2)城市辐射两大规律
距离衰减规律: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距离成反比,随着距离增加,相互作用的强度逐渐减小。
空间近邻效应:指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产生的影响。空间近邻
效应遵守距离衰减规律,由于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都有节约成本的内在要求,所以在可
能的前提下,社会经济活动就近扩散。
(3)城市体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
城市是区域的服务和管理中心,也是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城市活动包括为自身服务
和为城市自身以外的地区服务两方面。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少,
服务范围越大,职能种类越多,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机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数据科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油橄榄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油橄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乐理视唱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中医药大学《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建设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山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河南省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2025河南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福建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上海市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滞销风险管理制度内容
- 关于物业服务意识的培训
- JJF 2184-2025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
- 排污许可证办理合同1(2025年)
- GB/T 44890-2024行政许可工作规范
- 上海科目一考试题库参考资料1500题-上海市地方题库-0
- 【7地XJ期末】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 设备操作、保养和维修规定(4篇)
-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100题直接打印版
- 玻璃瓶罐的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63699
- 高层住宅(23-33层)造价估算指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