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5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5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5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5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5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留意事项:1.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共15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场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庸以万物并育为其宇宙志向,这一志向与进取精神有何关联?进取精神的有无、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志向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人类的实践是有目的的活动,这个目的,经常以“志向”的形态表现自身。假如志向与现实没有差距,进取精神就缺少生长的土壤;假如志向与现实的差距较小,进取的动力就较弱;假如志向与现实的差距较大,进取的动力就较强。假如说志向与现实的张力是进取精神的源头,那么“中庸”与“进取”就不是对立的,因为“中庸”是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为志向的宇宙秩序,这一志向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剧烈的反差。假如我们冷静地视察现实世界,就会发觉,这个世界,是一个有生有死、万物相争的世界。人与自身、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人与物、物与物的相争与对抗,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万物相争的现实相比,“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一个极其高远的志向,所以,秉持这一志向的儒家,必定要强调刚健有为,必定要储备极大的力气来改造这个世界。这意味着,以“万物并育”为志向的“中庸”,蕴含着一种主动进取的力气,蕴含着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改造世界的志气。中庸以“万物并育”的宇宙秩序为其志向,这一志向确定了它所蕴含的进取精神,具有不同于一般进取精神的价值指向。首先,以万物并育为志向的进取,是重视“秩序”的进取,是强调“关系”的进取。中庸所蕴含的进取精神,不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也不是以群体为中心的。它的重心在个体间、团体间、万物间。但是,它也不是压制个体、压制团体、压制人类的。它所要求的秩序,是万物“并生”的秩序,是万物“各正性命”的秩序。而确定万物之生、确定万物“各正性命”的合理性,必定要赐予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其次,以万物并育为志向的进取,是重视“生存”“发展”权利、推崇“和平”手段的进取。“万物并育”以万物之生为前提,没有万物之生,其他权利就将陷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境地。基于万物之生的,首先是其发展的权利,其他权利,是在万物发展过程中不断增长的权利。没有发展的权利,其他权利也无由产生。以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的中庸,必定以“和平”为主要手段,因为冲突与争斗,首先冲击的就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最终,以万物并育为志向的进取,是重视“同等”与“仁爱”的进取。确定万物并育,就会确定万物在拥有生存和发展基本权利方面的同等性;确定万物并育,就会确定“生生”的价值。“生生”,在儒家看来,是“仁”的最基本的表现。儒者之仁,不限于“爱人”,还包括“赞天地之化育”。圣人“峻极于天”的作用,就是发育万物,这是“仁”的最普泛的表现。中庸以“万物并育”为其宇宙志向,这一志向的终极指向,是合理秩序造就的宇宙共同体。中庸之宏大志向的实现,中庸之艰难事业的完成,离不开显性弘道的进取精神。对儒者而言,“士不行以不弘毅”,是一种源自天命的呼唤,回应这一呼唤,必需具备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进取精神,是儒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刘静芳《“中庸”中的进取精神》)材料二:《中庸》的作者致力于构建哲学思想,其动机缘于忧患意识。《中庸》表现出一种焦虑的心情。《中庸》反复引述孔子“道之不行”的话,主要是哀叹中庸之道的废弃,老百姓缺乏已久,常人不能坚守,小人则肆无忌惮。世上的一切坏事与麻烦,在《中庸》作者看来,都是中庸之道的毁坏所形成的。《中庸》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忧患精神,与中国文学的写作精神是相通的,中国文学写作精神出于忧患意识,即司马迁所说的发愤著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认为历史上的圣贤著书大抵起源于人生遭遇不幸。哲学的深思与诗文的写作一样,大都起源于发愤之所为作也。《中庸》认为,世间之人,不管何种出身,大抵行事都是靠着自己的日常推断与性情行事,以一己之见去推断,去行事,鲜有不陷于偏私与无知的。《中庸》为此极言人们达到中庸看似简单,实则极难。《中庸》作者指出,世人不能做到中庸,一种是由于不明中庸之理,朱熹注孔子"道其不行矣夫"时指出:“由不明,故不行。”另一种则是虽然明于道理,但在实践上却难以做到,即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号、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孔子慨叹,世人皆曰知道中庸,但是被人驱遣到了陷阱之中而不知道。可见,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世上没几个人能做到。为什么呢?缘由是人们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这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弱点,唯圣人能够克服人性中的私欲。(摘编自袁济喜《〈中庸〉探赜:心性与审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志向与万物相争的现实存在着张力,儒家秉持这一志向主动进取以改造现实。B.中庸志向高远,重视“秩序”的进取,强调“关系”的进取,所蕴含的进取精神不同于一般的进取精神。C.《中庸》的作者出于忧患意识才致力于哲学深思,与诗文写作一样,都重在表现人生遭遇的不幸。D.为实现中庸的宏大志向,儒者响应“不行以不弘毅”的呼唤,其具备的自强不息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2.依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取精神取决于志向与现实间的张力,志向越大进取精神越强,现实越差进取精神越弱。B.儒家“仁”最基本的表现是“生生”,最主要的要求是“爱人”,其次要求“发育万物”。C.中庸以万物的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必定会只实行“和平”手段,反对冲突与争斗。D.《中庸》认为世人多凭日常推断与性情行事,而“知”“行”是达到中庸的重要因素。3.依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符合“中庸”理念的一项是(3分)A.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和平崛起道路,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生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C.新时代脱贫攻坚是为了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让贫困人口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D.人人需主动进取,只有刚健有为,才能改造世界;只要有决心,就可战胜自然。4.请简要说明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梁惠王询问孟子如何实现王道,下面是孟子的回答。请结合材料内容对孟子的主见进行评价。(6分)“不违农时,谷不行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行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行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橄榄油坛子【意大利】皮兰德娄唐·罗洛在首阳山的农庄的缓坡上种了好大一圈油橄榄树。他预料地窖里的那五只旧的彩陶坛子盛不下新榨的油,因此刚好地预订了第六只容量更大的坛子。人们为他造了一只齐胸高的坛子,肚子威严凛凛地挺起来,似乎是其他五只的统领。已经起先打橄榄两天了。唐·罗洛烦躁担忧,因为农庄里既有打橄榄的农夫,又有往山坡上打算种下一季委蚕豆的地里送堆肥的赶骡人。他苦于没有分身术,不知先监督谁好。最终,他破口大骂,要他们都别想偷懒。他戴着白帽子,挽起衣袖,挺着胸膛,涨红着脸,大汗淋漓,东奔西走,转动着一双狼似的眼睛,生气地搓自己刮过的脸颊,浓重的胡子像是剃刀刚过就钻了出来。到了第三天收工的时候,三位打橄榄的农夫走进磨房放木梯和棍子,望见那只美丽的新坛子开裂成两半,似乎有人在坛子的大肚子上拦腰砍了一刀,眼前的裂缝非常刺眼。当唐·罗洛走上山来,望见裂缝时,简直要发疯了。他把帽子摔到地上,打自己耳光,跺脚,像哭死去的亲人那样悲声号叫:“新坛子呀!四个银币的坛子!还没有用过呀!”农夫们劝他冷静一些,能干的修补匠会把它修好,像新的一样。正好有一位迪马·里卡西大叔,独创了一种奇妙的胶水。他牢牢地保守着胶水的隐私。用这种胶水粘好之后,斧头也砍不开。其次天,迪马·里卡西大叔背着一筐工具准时来到首阳山。他是一个跛腿老人,关节粗大畸形,活像一段古老的阿拉伯油橄榄树桩。傲气,或者说是悲伤扎根在他那变形的身躯里了。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理解和观赏他这个未被正式承认的独创家的功劳。迪马·里卡西大叔要让事实说话。他瞻前顾后,生怕别人窃取他的隐私。“让我看看那种胶水。”唐·罗洛用怀疑的眼光端详他好一阵之后才说出这第一句话。迪马大叔严正地摇头拒绝。“补的时候看吧。”“能补好吗?”迪马大叔慎重其事地检查已经搬到打谷场上的坛子。他说:“能修好。”“可是光用胶水,”唐·罗洛起先讲条件,“我不放心。我还要求用钉子补。”“那我走了!”迪马大叔二话不说,站起身,背起筐。唐·罗洛拉住他的一只胳臂。“去哪儿呀?就这么谈生意吗?那么长的裂缝,只用胶水吗?须要钉子。胶水和钉子。我做主。”迪马大叔胀满一肚子的怒气和怨气,起先干活。他用钻头沿着裂缝的边沿打眼,以便用铁丝穿过洞眼把坛子缝合起来,接着他用手指把胶水沿裂缝把裂开的边上涂了一圈;他拿起钳子和打算好的碎铁丝,钻进坛子放开的肚子里,叮嘱农夫把坛子的裂缝对齐。他一边干活一边埋怨自己命苦。“现在你帮我出来吧。”最终迪马大叔说道。可是这只坛子的腹部虽然很宽,颈口却很窄。迪马大叔盛怒之下没有留意这一点。现在,他试了又试,还是爬不出来。那个农夫站在那里笑弯了腰。他被囚禁在由他自己修补好的坛子里了,为了让他出来,就得重新砸破坛子,并且恒久无法修补了。唐·罗洛在嬉笑声和叫喊声中赶来。“这只坛子新的时候,我花了四个银币买来的。你认为它现在值多少钱?”唐·罗洛问。迪马大叔说:“从前价值的三分之一。”“那好,”唐·罗洛说,“依你的话,你给我一又三分之一个银币。”“什么?”迪马大叔问道,似乎没有听懂。“我打破坛子让你出来,”唐·罗洛回答,“你呢,赔给我你估计的那个数目。”“我,付钱?”迪马大叔取笑道,"阁下您开玩笑呀!我打算在这里面变成虫子。”他费了些劲儿从衣袋里掏出一只镶嵌的小烟斗,点燃后抽起来,把烟雾从坛子的颈口里驱除出来。唐·罗洛生气得冲动起来,抬起脚就要踢坛子,但是他缩回了脚,用双手抱住坛子,用劲提动它。“您看多好的胶水!”迪马大叔对他说。“该死的东西!”唐·罗洛怒吼起来,“谁干的坏事,是我还是你?我应当赔钱吗?你就饿死在里面吧!看谁胜谁负!”他走了,迪马大叔却想到用工钱同农夫们一起欢庆这个夜晚。一个农夫去旁边的小酒店里去买酒。似乎是特意支配好的,天上有一轮明月,照得大地犹如白昼一般。已经去睡觉的唐·罗洛,突然被乱哄哄的热闹声吵醒。他从农舍的一个阳台上探出头来,望见谷场上,月光下有很多魔鬼:原来是喝醉了的农夫手拉着手,围着坛子跳舞呢。迪马大叔在里面扯着嗓子唱歌。唐·罗洛这次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像一头发疯的公牛冲过去,把坛子推得沿山坡滚了下去。坛子在醉汉们的笑声中往下滚动,撞在一棵橄榄树上,碎裂开来。(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叙述了唐·罗洛与迪马大叔的两次较量,第一次的较量唐·罗洛赢得了成功。B.打橄榄时唐·罗洛烦躁担忧,表面看是他无法分身,深层缘由是他对别人的怀疑。C.农夫手拉手跳舞、迪马大叔扯着嗓子高唱,在唐·罗洛眼里看来,这分明就是挑衅。D.唐·罗洛气疯了,他像发疯的公牛把坛子沿山坡推滚了下去,迪马大叔成了牺牲品。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橄榄油坛子”为题,坛子是行文的线索,也是主子公较量的对象,同时作者也借坛子刻画出显明生动的人物形象。B.迪马大叔“胀满一肚子的怒气和怨气”,为下文他不经意间把自己封在坛子里、执意要同唐·罗洛分出输赢埋下了伏笔。C.小说对农夫的刻画,侧面刻画了唐·罗洛多疑、苛刻的性格,还为后文迪马大叔与唐·罗洛较劲的情节起到了推动作用。D.小说用“有很多魔鬼”来形容唐·罗洛看到的喝醉了酒围着坛子跳舞的农夫,表现出他被吵醒后难以抑制的生气心情。8.小说运用多种手法取得了剧烈的喜剧效果,从文中举出三处不同手法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初,丹阳人朱治尝为孙坚校尉,见袁术政德不立,劝孙策归取江东。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郎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策为折冲校尉。将兵千余人,骑数十匹,行收兵,比至历阳,众五六千。时周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将兵迎之,仍助以资粮。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进攻横江、当利,皆拔之,樊能、张英败走。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者。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及策至,军士奉令,不敢虏略,鸡犬菜茹,一无所犯。民乃大悦,竞以牛酒劳军。策为人美姿颜,能笑语,性阔达听受,擅长用人,是以士民见者,乐为致死。策攻刘繇牛渚营,尽得邸阁粮谷战具。时彭城相薛礼、下邳相丹阳笮融依繇为盟主,礼据秣陵,融屯县南,策皆击破之。又破繇别将于梅陵,转攻湖孰、江乘,皆下之,进击繇于曲阿。繇同郡太史慈时自东莱来省繇,会策至,或劝繇可以慈为大将。繇曰:“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但使慈侦视轻重。时独与一骑卒遇策于神亭,策从骑十三,皆坚旧将辽西韩当、零陵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繇与策战,兵败,走丹徒。策入曲阿,劳赐将士,发恩布令,告谕诸县:“其刘繇、笮融等家乡部曲来降首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不乐者不强。”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孙氏据江东》)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B.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C.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D.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东,地区名,秦以后习惯上称长江芜湖、南京段以下南岸的地区为“江东”。B.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以后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也泛指奉命出访的人。C.兜鍪,古代战士头盔,形态像鍪,用以防卫兵刃,秦汉以前称胄,后称为兜鍪。D.部曲,可指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又可指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文中指前者。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策听取了朱治的建议,以辅佐为由返回江东,边走边招兵买马,将队伍扩大到五六千人,后周瑜迎接他,并予以财物和粮食。B.孙策渡江后战无不胜,各地百姓官员听说孙郎要到了都弃城而逃,后来发觉孙策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于是争着送去牛肉和美酒。C.孙策先攻取牛渚营,夺取粮食武器,又战胜了据守秣陵城的薛礼、驻扎在秣陵城南的笮融,接着进攻梅陵、湖孰、江乘,摧枯拉朽。D.刘繇怕被人讪笑而不重用太史慈,只让他负责侦察敌情,太史慈在神亭和孙策相遇,以寡敌众,毫不畏惧,与之交战后不分输赢。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性阔达听受,擅长用人,是以士民见者,乐为致死。(2)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不乐者不强。13.孙策是如何赢得人心的?请依据文意进行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从军行李白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①。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②。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注】①金微山: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②明月环:古代大刀的圆形刀柄。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五言律诗描写出大唐将士开赴战场、杀敌报国的豪迈情怀和英雄气概,诗骨刚健。B.颔联不言军旅艰辛,着力描写前方将士吹起梅花曲、高举明月环,想象奇妙,意象唯美。C.尾联“愿斩”直抒胸臆;“长驱”“单于”分别照应首联“逐”“虏”二字,结构严谨。D.诗人盼望大唐出现良将斩敌首领,驱除敌军,保住边疆,体现出诗人对斗争成功的渴望。15.同样是描写战场,本诗颈联与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有何相同之处?在传情达意方面又有何不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望海潮》中,把当时北宋时的杭州市场的旺盛、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透露出作者希望唐敬宗以史为鉴,戒奢爱民。(3)长安本是汉唐都城,而宋代文人在诗词作品中常以长安代指宋都汴京,例如宋人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贾谊《过秦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保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北京航天飞行限制中心的"北京明白"继"神舟十二号"任务后再次迎来网友纷纷点赞。从这个由9名"90后"组成的"北京明白"团队,让人看到了航天人青春的样貌、蓬勃的活力。让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就要放手运用。有担子才能压重,就是要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在关键岗位上和重大项目攻关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能。尤其是对年轻的帅才苗子要打破,促其快速成长。有传承才能更好地接续奋斗,在社会高度关注的航天领域,正是老一辈航天专家和"传帮带"的人才培育模式,为新一代青年人才传授学问、共享阅历、淬炼信念,从而造就了一支年轻又有才能的航天人才队伍,成为中国航天将来最可依靠的力气。托举年轻人才的腾飞,须要真抓实干、真金白银。依据科技部最近公布,在启动的首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支配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80%。而且,在这些专项中设立了"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申报"不设门槛",对揭榜团队负责人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真正体现创新,英雄不论出处。信任只要给年轻人供应更广袤的舞台,他们很快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角,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更精彩的剧目。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拘一格按部就班言传身教不追既往B.独具匠心论资排辈耳提面命不追既往C.不拘一格论资排辈言传身教不问出身D.独具匠心按部就班耳提面命不问出身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依据科技部最近公布显示,在启动的首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支配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占80%左右。B.依据科技部最近公布的结果,在首批启动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支配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80%左右。C.依据科技部最近公布的信息,在首批启动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支配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80%。D.科技部最近公布,在启动的首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支配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占80%左右。19.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冰墩墩雪容融北京冬奥会祥瑞物“冰墩墩”,eq\o\ac(○,1)。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流淌的光明色调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挥动的左手及掌心的心形图案,eq\o\ac(○,2),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建非凡、探究将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对将来的无限可能。北京冬残奥会祥瑞物“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雪,象征雪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意喻包涵、宽容,沟通互鉴;融,eq\o\ac(○,3)。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沟通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建一个更加包涵暖和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妙愿景。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B.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C.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名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D.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名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60分)从前有两只鸽子生活在一起,似乎兄弟。有只鸽子突然要飞出去,看看大千世界的奇异。另一只鸽子眼泪汪汪:“你在世界上游荡能有什么好处?莫非你想抛弃你的挚友?留在家里吧,咱们在一起不是很愉快吗?我做起梦来也只会见到罗网、鹞鹰和风暴,我会始终为你的不幸而担忧。”这只鸽子劝慰说:“别担忧,我会很快飞回来的。到那时我们就能谈谈很多好玩的故事,你一边听我讲,一边把这一切生动想象。仿佛你亲自同我一起周游世界。”在飞行的途中,这只鸽子果真遭遇了暴雨、罗网和鹞鹰。好不简单逃诞生天,一个小孩用碎石片瞄准鸽子,于是这位旅行家带着一个被砸破的脑袋,一条瘸了的腿,牵强挣扎回到家。还算幸运:友情正在那等待它!它在友情中得到快乐,得到了劝慰、治疗和帮助,不久便忘了旅途中的不幸和苦痛。这则寓言故事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相识和思索。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25届高三(下)期初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C解析:“都重在表现人生遭遇的不幸”错误,这是动机源起。2.D解析:A项,志向与现实的差距确定进取精神的大小。B项,原文没有“最主要”“其次”之分。C项,“必定会只实行”错误,原文是“以*和平’为主要手段”,意为还有其他手段。3.D解析:D项后半部分强调一种人与物的相争与对抗。A项,“和平崛起”符合推崇“和平”手段的进取。B项,“要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生态”体现“儒者之仁,不限于“爱人””的精神。C项,“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让贫困人口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确定万物在拥有生存和发展之基本权利方面的同等性”。4.开篇提出问题,“中庸”与“进取”有何关联;继而作者亮明观点,“中庸”与“进取”不是对立的,运用因果论证法,证明以“万物并育”为志向的“中庸”,蕴含着主动进取的力气;接着作者运用对比论证法,从三方面强调了“中庸”所蕴含的进取精神,具有不同于一般进取精神的价值指向;最终总结,以“万物并育”为志向的“中庸”,离不开显性弘道的进取精神。(一点1分)5.①孟子的回答在确定程度上符合“万物并育”的思想:“不违农时”“数罟不人湾池”“斧斤以时人山林”等主见体现了孟子敬重自然规律,赐予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②孟子认为行王道应发展农业保障百姓基本生活,这是儒家的中庸中重视“生存”“发展”权利的进取精神的体现,如此才能实现万物并育的志向。③孟子认为行王道应重视学校教化和伦理教化,这是儒家的中庸中重视“同等”与“仁爱”的进取精神的体现。(每点2分)6.D解析:“迪马大叔成了牺牲品”,理解错误。迪马大叔实则笑到了最终。7.B解析:是做铺垫,不是埋伏笔。8.①运用夸张手法营造喜剧效果。比如,唐•罗洛发觉坛子开裂,用“打自己耳光,跺脚,像哭死去的亲人那样悲声号叫”突出他的痛心。②通过设计意外、巧合的情节增加喜剧效果。比如,迪马大叔将自己封在坛子里是意外,橄榄油坛子最终恰巧撞在一棵橄榄树上是巧合。③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加人物形象的喜剧效果。比如,坛子“肚子威严凛凛地挺起来”,形容唐。罗洛“一双狼似的眼睛”“像一头发疯的公牛”,幽默风趣,画面感很强。(每点2分)9.B解析:“家有旧恩在东”的意思是“我家过去对江东地区的民众有恩”,“愿助舅讨横江”主语是孙策,前面不应有其他内容,解除A.D项。“因投本土召募”是一种做法,后面“可得三万兵”是对招募结果的预料,中间应断开,解除A、C项。10.D解析:“文中指前者”错误,应当指后者。11.B解析:“于是争着送去牛肉和美酒”的人是百姓,不包括官员。12.(1)(孙策)性情大度,能听取看法,擅长用人,因此见过他的士人和百姓,乐意为他效死。(关键词:阔达,心胸开阔,大度;听受,听取看法;士民见(之)者,一说见者士民,都认可。)(2)一律不问罪,一家有一人乐意从军的,免除全家的赋税(徭役);不情愿从军的也不牵强。(关键词:一,全;一律;问,问罪,追究过错;复除,免除徭役;门户,家庭,人家;强,牵强。一句1分,见错无分。)13.①军纪严明,爱惜百姓。②豁达亲民,擅长听取看法。③奖罚分明,善侍俘虏。(每点1分,共3分)14.D解析:“盼望出现良将”无中生有。15.①都调动了视听结合的手段来描写战场环境。李白诗写听到鼓声鸣起,看到兵气人云;李贺诗写听到角声震天,看到鲜血凝紫。②都以侧面描写方式描写斗争场面。李白诗通过鼓声、兵气侧面渲染烘托战场气概;李贺诗通过角声、血色侧面烘托战斗的激烈。③感情表达内容的不同之处:《从军行》的颈联旨在赞美我方将士在前线杀敌的豪迈英勇;《雁门太守行》中此两句旨在传达对两军厮杀后战场血腥场面的悲怆叹惋。(每点2分)16.(1)市列珠玑,户盈罗绮(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西北望长安,可怜多数山(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5)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17.C(略)18.C解析:原句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是“依据科技部最近公布”成分残缺;其次处是“启动的首批”语序不当。除这些错误之外,A项“依据科技部最近公布显示”杂糅,B项“约占80%左右”重复。19.将给年轻人供应机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